曾仕强易经与人生讲稿

合集下载

曾仕强:易经只讲3个字

曾仕强:易经只讲3个字

曾仕强:易经只讲3个字《易经》广大精微,无所不包。

“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吕氏春秋》),这两句话大家非常熟悉。

大到没有外面,够大的吧!小到没有里面,够小了吧!这样广大精微的一本书,很多人都会觉得很难读,难记,难懂,难应用。

其实,整部《易经》,只讲到3个字而已。

第一个是上。

上下的这个上,跟上梁的上是同一个字。

一个人,不管做什么事情,一生都不要忘记,要不停地求上进。

这个上进,就是往上梁的方向去迈进。

所有中国人没有一个不从小就求上进,全世界找不到像我们一样,不管到哪里都是求上进的。

请问中国人为什么那么命苦,一定要求上进?就是中国人太势力。

今天你是总经理,有权有势,谁看见你都恭恭敬敬的。

哪一天你离开了,没钱没势,大家只做一件事,就是看见你也装作没看见。

这就叫做“总不理”,就差一个字而已。

所以你还说势力不好,势力有什么不好呢?凡事有得必有失,有利必有弊。

千万记住道永远有两面性,当人家对你笑的时候,你不要开心,说不定当中有什么问题;当人家对你不笑的时候,你更要提高警觉,这当中一定有什么问题。

有人说这样做人不是很累吗?不会累。

因为脑筋越动越灵活,怎么会累呢?其实,只要我们牢牢记住,凡事都有两面性,有一利必有一弊,同样有一弊必有一利。

所以,遇到“好事”别得意,遇到“坏事”别沮丧。

如果真能做到全面地看待事物和问题,那我们的人生,将会少一些苦恼,多一些快乐。

第二个字是止。

“上”,经常要加一个竖,叫做“止”,适可而止。

任何事情在求上进的过程中,都要适可而止。

这个止非常重要,因为止不住冲过头,那就完了。

人的寿命是有限的,一路求上进,有足够的时间吗?有足够的精力吗?什么叫做止?其实很简单,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今天你是最高的领导,你要掌握那个仁字。

你看就连义都不是你首先要做得事情,仁与义是不一样的,仁就是凭良心,义就是合理,怎么合理?那是下面人的事情,不是我的事。

《易经》与人生

《易经》与人生

《易经》与人生《易经》与人生《易经》与人生1《易经》是一部中国最古老最神秘的著作,人们觉得它深奥难懂却又非常渴望了解它、掌握它.几千年过去了,在变幻莫测的现代社会中,这本古老而神秘的经典,竟成了某些人卜卦算命的工具.作者:曾仕强作者单位:刊名:文化博览英文刊名:CULTURE VISION 年,卷(期): 20xx ""(7) 分类号:关键词:《易经》与人生2《易经》的由来我们平时讲《易经》,亦称《周易》。

其实《易经》是个统称,分为三部《连山易》《归藏易》《周易》。

《周易》只是周朝时期的《易经》,前面的两部在历史的洪流中丢失了,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李斯将《周易》列为医术占卜书而幸免于难。

所以《周易》和《易经》这两个词现在通用,但是从源头上讲还是有区别的。

夏代时期的《连山易》,以“艮卦”为首。

为什么选择“艮挂”为第一卦?艮,代表山。

古时西北高山众多,古人想像山是最重要的,于是“艮卦”被放在了首位。

到了商代,人类的文明不断向前推进,发现大地很重要,五谷杂粮都是从大地里产生的,所以把“坤卦”放在《归藏易》首位。

到了周代,人们则认为天很重要,所以把“乾卦”放在了《周易》首位。

对其书名,理解不一。

“周”有周朝、周代;周全;周转等不同解释,“易”有变易、不易、对易等不同解释。

《汉书·艺文志》提出“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之说,说明《周易》的产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也不是由哪个人写了这本书,现在著书都有作者,而《周易》的作者不详。

历史上认为是由伏羲氏画八卦,周文王演六十四卦、作卦爻辞,孔子作传解经。

《易传·系辞下》云:“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古时候,伏羲氏作为天下的君王,仰头观察天象,低头观察地理,观看鸟兽的斑纹和土地所宜,近处取自于自身,远处取自于万物,于是开始创作八卦,用来领会神明的道德,用来表达万物的情状。

人生观演讲稿(7篇)

人生观演讲稿(7篇)

人生观演讲稿(7篇)何谓:“齐家”?中国台湾的曾仕强教授在“百家讲坛”中讲《易经》这布书当中的一句话很深刻,也很棒,大家不妨参考一下,他说:“一个人只要把和自己在家中唯一的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的关系处的好,那家就齐了。

”我认为这话很有道理,因为在家里和你唯一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就是妻子[丈夫]。

因为其他人都和你有血缘关系,俗话说,打断了骨头还连着经呢!但是现在就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夫妻关系很好,但是和自己长辈小孩的关系就不怎么样了。

这是什么原因呢?道理很简单,他们不懂得去理解,不懂得去换位思考,以至于自己的孩子早恋,和自己的父母要分家。

这是什么原因呢?我想就是大家不理解对方,而且还常常为了些小事不分清红皂白要责骂打孩子。

孩子当然不会和你交心了,你也和孩子越走越远。

孩子呢?当然是去找有共同语言的人讲心事了,再加上孩子的抵御能力又不强,这一来二去不发生点什么才怪。

所以我认为人要想齐家,首先要把理解放在第一位,发现自己的孩子作错了不是一味的去责骂他。

而是要和他讲道理,让他从自身去了解自己的错误。

对待老人,不是说给他们吃好喝好就是孝顺,我们也应该理解他们内心的孤独,要设身处地的考虑,正和前几年流行的一首一样常回家看看。

我认为把以上所说的都做到了,那你的家就算齐了。

当然我们除了“修身”,“齐家”外就算是一个完整的人生吗?当然不,我们还应该有自己的理想,以及实现理想的过程。

当然实现自己的理想是非常困难的。

我还记得初中的语文书上的一篇课文上说:“一个人小时候的理想是很大的,然而当你长大踏入社会后,你的理想就会因为现实而慢慢变小了,甚至有的人就干脆没有了,成了一台赚钱的机器。

”这当然不是原文,因为原文我忘记了。

但是这个事实却实实在在的摆在我们面前。

这是为什么,因为现实是残酷的,你必须有钱才能养活自己,养活自己的家人,这就是我们之前所说的“齐家”。

这个问题困饶了我很久。

直到我学了我们老祖宗留下的《易经》才解决了这个问题。

易经的奥秘——曾仕强

易经的奥秘——曾仕强

易经的奥秘——曾仕强易经是一部群经之首,包含广泛精微的内容。

XXX、XXX、XXX三位圣人分别代表上古、中古、近古,是易经的重要传承者。

易经以阴阳为基本元素,是解开宇宙秘密的关键。

XXX八卦、XXX64卦、XXX《十翼》是解锁宇宙之谜的三把钥匙。

易经不仅是自然科学,也是人伦道德的重要指导。

研究易经可以纠正似是而非的观念,理解其神秘性和道德性,求同存异。

阴阳是相对的,不可分的,是宇宙万物共存的关键。

阳代表白天、天、手心、大拇指、奇数、头,阴代表晚上、地、手背、四手指、偶数、脚。

人要刚柔并济,像手指和星宿一样,共同构成完整的生命体。

阴阳会变动,但是阴阳合一是不变的。

要像圆形一样,不去伤害别人,但一定要XXX。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互动,是万物共生的关键。

太极由“大”和“点”两部分组成,意味着大急了又小极了。

它是宇宙万物共同生存的平台,是生两仪的关键。

太极是宇宙万物万象的基因,它代表着阴阳的平衡和共存。

做别人的太太就要知道该大的时候大,该小的时候就要小,这就是太极的精髓。

在宇宙中,自然是唯一的主宰。

如XXX所说,顺乎自然则吉,不顺乎自然则凶。

规律是存在于变化中的不变之物。

虽然道理是直的,但路却永远是弯的。

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则是告诉我们,即使你知道某些事情,如果这个人不该知道,你也不能说你知道。

XXX也曾说过,“夏虫不可以语冰”,不同的事物有着不同的语言和沟通方式,这是随机应变的表现。

天不是神,也不是,天就是自然,这是XXX的又一名言。

所有合乎自然的事情都是正确的,不合自然的迟早会被证明是错误的。

八卦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概念。

其中乾象代表健康和创造力,坤象代表柔顺,坎象代表欠缺土地的水,离象代表隔离和救火,艮象代表适可而止。

在做任何事情时,要适可而止,不要过分奢求。

快则快,慢则慢。

雷象代表震动,风象代表齐心协力,泽象代表XXX相关。

八卦图告诉我们,人生最重要的是定位。

我们需要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怎样守位,即守分,以及不断改善自己。

曾仕强《易经的奥秘》第十一集:乾坤人生

曾仕强《易经的奥秘》第十一集:乾坤人生

《易经的奥秘》第十一集:乾坤人生乾卦和坤卦是六十四卦中最特殊的两个卦。

乾卦是全阳的,坤卦是全阴的,当这两个卦象合在一起看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乾坤是绝配。

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乾坤绝配,但为什么有的乾坤配流芳青史,而有的乾坤配却留下千古骂名呢?《易经》通过自然的原理,推论出人生的哲理,就是水深火热的循环往复。

《易经》中的六十四卦,既代表了宇宙中的六十四种情境,也代表了人生中的六十四种状况,这六十四种状况虽然完全不一样,但有一种共同的规律,这种规律是什么?对我们的人生又有什么警示作用呢?让我们继续跟随,台湾师范大学曾仕强教授,一起来探索:易经的奥秘,第十一集:乾坤人生。

乾卦和坤卦是64卦中最特殊的两个卦。

乾卦是全阳的,坤卦是全阴的,当这两个卦象合在一起看的时候,叫做乾坤的绝配。

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乾坤绝配,但为什么有的乾坤配流芳青史,而有的乾坤配却留下千古骂名呢?《易经》通过自然中的原理,推论出人生的哲理。

《易经》中的64卦,既代表了宇宙中的64种情境,也代表了人生中的64种状况,这64种状况虽然完全不一样,但有一种共同的规律,这种规律是什么?对于我们的人生又有什么警示作用呢?《易经》64卦中只有乾卦是纯阳的,坤卦是纯阴的,但是这两个完全相反的卦象,却有四个共同的字,这就是元、亨、利、贞。

那么为什么乾坤两卦中都会有这四个字?这四个字又是什么意思呢?如果说乾卦代表了一个成功的开拓者,那么坤卦就代表了一个优秀的配合者。

历史上可以列举出来许多乾坤的绝配,但是为什么有的乾坤配为人们所称赞,而有的乾坤配却留下了千古骂名呢?几乎每一位父母都望子成龙,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飞龙在天,很少有父母愿意培养孩子,去当一匹脚踏实地的马。

但是曾仕强教授为什么说,龙就是马,马就是龙呢?又为什么说,我们的教育,就是在望子成龙这个问题上搞错了呢?《易经》中的64卦,既代表了宇宙中的64种情境,也代表了人生中的64种状况,这64种状况虽然完全不一样,但有一个共同的规律,那就是每一个卦象都是6个爻,也就是每一种状况都可以分成6个阶段,而这6个阶段的发展规律是有共同之处的,那么这些共同之处都是什么呢?64卦每个卦象中的6个爻,都有一个共同规律:初难知,上易知,就是说无论是人生还是事业,在开始的时候,是很难看清楚的,但发展到最后的结果,是很容易看明白的。

曾仕强《易经的智慧》(1篇)

曾仕强《易经的智慧》(1篇)

曾仕强《易经的智慧》(1篇)曾仕强《易经的智慧》 1《易经》为群之首,是中国经学中最高深的一门学问,一般人都以为《易经》有如天书,很难理解,实则中国人认识中国的字,去研究中国的学问,是世界上非常简单的事,只是一般人不肯花工夫,用心思而已。

如果明白《易经》的关键,了解它的原理,知道它的条例,则研究《易经》就易如反掌。

《易经》是研究宇宙人生的现象和道理,说明宇宙人生变化的法则和运用和方法的一门学问。

它的开始是以阴阳八卦的符号,和数理的选择,来说明宇宙人生的现象和道理。

如果你要问世上最早的哲学,最早的数理和符号逻辑,最早指出宇宙人生奥秘的学问是什么?那么可以肯定地回答你,就是中国的《易经》。

【主讲人简介】曾仕强,中国式管理大师,全球华人中国式管理第一人,被称为“中国式管理之父”,现任__智慧大学校长,__交通大学教授,__兴国管理学院校长;曾仕强学历:英国牛津大学管理哲学荣誉博士、英国莱斯特大学管理哲学博士、美国杜鲁门大学行政管理硕士、国立__师范大学教育学学士;著有《胡雪岩的启示》、《易经的奥秘》、《家庭教育》、《孙子兵法与人力自动化》等。

2010年11月15日,“2010第五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重磅发布,曾仕强以780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5名,引发广泛关注。

【内容简介】《易经》为群之首,是中国经学中最高深的一门学问,一般人都以为《易经》有如天书,很难理解,实则中国人认识中国的字,去研究中国的学问,是世界上非常简单的.事,只是一般人不肯花工夫,用心思而已。

如果明白《易经》的关键,了解它的原理,知道它的条例,则研究《易经》就易如反掌。

《易经》是研究宇宙人生的现象和道理,说明宇宙人生变化的法则和运用和方法的一门学问。

它的开始是以阴阳八卦的符号,和数理的选择,来说明宇宙人生的现象和道理。

如果你要问世上最早的哲学,最早的数理和符号逻辑,最早指出宇宙人生奥秘的学问是什么?那么可以肯定地回答你,就是中国的《易经》。

曾仕强教授《易经的奥秘》第1讲何谓易经

曾仕强教授《易经的奥秘》第1讲何谓易经

曾仕强教授《易经的奥秘》第1讲何谓易经易经,又称《周易》,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经典之一。

作为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著作,易经不仅影响了中国的哲学、文化和历史,也对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曾仕强教授深入研究易经多年,针对易经这个独特的哲学体系进行了探索和阐释。

在他的《易经的奥秘》第1讲中,我们将一起来探讨何谓易经。

易经一词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易”和“经”。

所谓“易”,是变化的意思,强调了世间事物的不断演变和发展。

而“经”则是指经书,即一种记录知识和智慧的著作。

因此,易经可以理解为一本讲述世界万物变化之道的经书。

易经最早的版本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那时候它只是一个用于皇室决策的预测工具。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易经逐渐发展为一种哲学体系和实践方法,被广泛运用于军事、政治、医学、科学等各个领域。

易经的核心理念是“阴阳”和“五行”。

阴阳是指天地间的两种对立但又相互依存的力量。

阴阳有着互相转化、互相制约的特性,代表了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对立统一。

而五行则是指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基本元素,它们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构成了宇宙间的万物。

根据易经的理念,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自然界中的变化和运动,来了解宇宙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易经认为人类的行为和命运与宇宙万物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运用易经的方法,我们可以了解自己的处境、预测未来,并作出明智的决策。

对于易经的研究和理解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曾仕强教授的《易经的奥秘》作为一门专注深入易经内涵的课程,为广大学习者提供了理解易经的机会。

他将课程分为多个模块,详细讲解易经的构成、思想和应用,让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易经的奥秘。

在《易经的奥秘》第1讲中,曾仕强教授首先介绍了易经的背景和起源。

他指出,易经不仅是一部记录古代哲学思想的著作,更是一种智慧的积累和传承。

随后,曾仕强教授详细解释了易经中的阴阳和五行的概念,并举例说明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此外,曾仕强教授还介绍了易经的六十四卦象,这是易经的核心内容之一。

曾仕强:《易经》与人生

曾仕强:《易经》与人生

曾仕强:《易经》与人生1 曾仕强:《易经》与人生台湾师范大学教授曾仕强认为,《易经》是中国哲学思想的源头,而“易”字就是变化的意思,64卦只是表示一种现象,根本没有好卦坏卦之分,《易经》告诉我们:应该如何认知世界,应该如何认知自我,从而做到持经达变,通达乐观。

曾教授,在美国获得了管理学硕士学位,在英国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回台湾工作后,他常常觉得中国人很难理解,39岁那年,他被复杂的人际关系,弄得身心疲惫,而学习《易经》后,他发现许多困扰他的问题,用《易经》中的道理解释,就都能够理解了。

曾仕强教授做客《百家讲坛》,在“我读经典”系列节目中主讲:《易经》与人生。

他说:我的名字虽然叫曾仕强,但是在39岁那年,身体一度非常衰弱,一点都不强。

总觉得头重脚轻,两脚无力,上下楼梯,都要小心翼翼。

他父亲知道此事后就对他说:早叫你读《易经》,你为什么不读?曾教授说:读《易经》跟我生病有什么关系?据我所知,《易经》是用来算命的,用来看风水的。

我是学科学的,我根本不信那一套。

父亲说:那是一般人的错误观念,把这部经典给害苦了。

《易经》,是讲未来变化道理的。

我们中国人,有一句叫“无三不成理”,把任何东西都分成三块,外国人是经常分成两块。

时间有过去,现在和未来,一天有上午,中午和下午,连孔子都说,人分中人以上,中人和中人以下。

《易经》告诉我们,未来是变化的,一个人要重视你的未来,但未来又是不确定的,是会变化的,而这种变化又是有一定规律性的,这就是我们所要去掌握的。

听了父亲的一番话,我觉得有道理,就说我去读读看。

回去以后,我就开始读《易经》,但怎么读也读不懂,有七八本书都是说怎么算命的,怎么看风水的。

看不懂的书有什么用?爸爸说:你先读《易传》,读懂了《易传》,再去看《易经》,你就会觉得很清楚了。

果然,当我读完《易传》,有很多感悟,最大的收获是:我终于看懂了中国人。

说实话,我那个时候和现在的年轻人一样,很羡慕做外国人的,但是自从我读了《易经》以后,我的观念彻底改变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家讲坛曾仕强易经与人生讲稿《易经》是一部中国最古老,最神秘的经典著作。

人们觉得它深奥难懂,又非常渴望认识它、了解它、掌握它。

但几千年过去了,在变化莫测的社会中这部神秘的经典却成了一些人卜命算卦作业的工具。

台湾学者曽仕强教授《易经》是中国哲学思想的源头,而“易字”就是变化的意思,六十四卦只是表示一种现象根本没有好卦、坏卦之分。

而《易经》的意思就是告诉我们应该如何认识世界,如何认识自我从而作到“持经达变”,“通达润怀”。

那么《易经》是不是很难看懂呢?曽仕强教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习易经,又是如何学习的,又是怎样通过学习而逐渐了解社会和认识自我的呢?我觉得《易经》给我们最宝贵的东西,四个字,也是中华文化里面最可贵的四个字,叫做“持经达变”。

什么叫“经”?经,就是不能变的东西。

一个人有了经以后,你还不会变,你还是不会用。

原则是不能变的,但方法是一定要变的。

可是我们现在受美国影响很严重,我们说,什么都在变。

我是不接受这句话的。

各位,你如果相信一切一切都在变,什么都在变的话,请你今天晚上回去,看看你爸爸变没变?还是老一个嘛!如果你发现全家人都变了,你爸爸也变了,没有那回事。

其实《易经》告诉我们,世界上如果没有不变,你就不可能有变;如果没有变,你就不可能有不变,它根本就是相对的。

其实《易经》是全世间最高明的辩证法。

你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中国人,你会发现,中国人说要就是不要,说不要就是要。

你送礼给外国人,外国人会当场拿来,告诉你,我最喜欢这个东西。

中国人会吗?中国人你送礼给他,他说不要,千万不要,好好,搁那儿好了。

最后还是要了。

我小时候还是很讨厌这个的,根本虚伪,假的嘛。

后来我才懂,我读了《易经》才懂,学理很简单,叫做“站在不要不要的立场来要,才不会乱要”这样就对了;站在没有没有意见的立场,来发表意见才不会乱讲。

这样就对了;站在退让退让的立场来不让,最后当仁不让嘛!当仁就不应该让嘛!这就是最好的逻辑。

《易经》告诉我们:当不当就是应该不应该的意思。

只有一句话,尤其是对年轻人,特别特别要小心“少问喜欢不喜欢,多问应该不应该”。

现在是,我喜欢。

你喜欢就糟糕了。

我经常讲,外国人因为他脑筋是一半的,我们脑筋是全的,因为我们有阴有阳,同时要兼顾。

所以外国人讲话,经常讲一半的话,他们最流行的话是:不自由毋宁死。

现在年轻人都上当,说对对对对,你就糟糕了。

他只讲了一半“不自由毋宁死”,还有一半他没讲,从来没讲,只有中国人才懂:“一自由就堕落。

”不自由当然不好,但太自由更不好。

你说有钱多好,这句话也不对啊,钱是怎么样?钱是不够很紧张,太多了很烦恼,刚刚好最愉快。

这就好了嘛!还是三段!怎么分都是三段。

所以,我觉得我读完《易经》后,我不但生理健康心神愉快,而且我懂得很多道理,我就开始把我们易经的道理,一个一个整理出来。

(《易经》都包括一些什么道理?为什么曾仕强教授读完易经后会心情愉快,身体健康。

我们又应该如何去理解《易经》中的道理呢?)《易经》它讲六个字:明象位,立德业。

一个人,他一定要搞清楚现象,象就是现象,位就是你的位置。

我们今天就是位置站错了嘛。

位置,我们用通俗的话讲叫“地盘”。

我问你,你是武艺高强还是占到地盘比较好?占到地盘比较好。

武艺高强经常挨打的。

一个人占到好地盘,占到合理的地盘,你比谁都强。

所以,我们常常讲位置错了没有?就是你的位在哪里?很多人就是位置搞错了,讲话讲错了,做事也做错了,最后自己倒霉。

而位置,什么叫对,什么叫不对,是看当时的现象,而现象是变化的。

孟子说:男女授受不亲。

但是你的嫂嫂掉到水里去了,你无论如何要去拉她,这时讲授受不亲,所有人都要骂你,你见死不救,可见它有例外。

你把嫂嫂拉起来就该放了,一直拉,人家就要说你拉够没有?那就糟糕了嘛!从这个实例,你可以了解到:一切都要恰到好处。

什么叫《中庸》?不要解释说不极端,不要这样解释。

就是恰到好处!中庸就是恰到好处。

我们现在都是中国人,我问你,什么叫“中”?中就是合理。

中国就是讲究合理的国家,就叫中国。

不是随便哪个国家可以叫中国。

中国人更难,处处都合理的人,才叫中国人。

多神气!从现在开始,任何时候、任何话要找到合理点,然后你才去讲。

你看,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表示我们是很重视“理”的。

所以要把《易经》的道理,把它提炼出来,在日常生活当中好好去运用。

运用到你自己变成很好的习惯以后,那你什么病都没有了,我敢保证。

我现在七十几岁,我回观我当年三十九岁的样子,完全不一样了。

所以我常常给很多人讲,《易经》救了我,要不然我就没命了。

怎么没命呢?一句话讲过来,气都气死了,还有命吗?只要你看不懂中国人,你一定活活被中国人气死,你看懂以后,就觉得中国人很可爱。

我懂得怎样和他呼应,那不是很好吗?中国人,我的研究,是《易经》的民族。

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懂得《易经》的道理。

我们只是没有去整理、去提炼而已。

你看我们平常所作所为,你从《易经》去看,都是合乎它的道理的。

你看事不过三,《易经》画到三划卦,就不画了。

各位,做事情要简单,你看看简单的时候,要复杂化,不然会阴沟里翻船;你看到复杂时要简单化,否则越来越复杂,最后根本没办法解决;你看到简单就觉得很简单,最后一定阴沟里翻船,大意失荆州。

这样就对了。

所以,我慢慢地就去把六十四卦整理出来,我感觉每一卦都是宝贝。

(很多人认为,卦有好有坏,而曽仕强教授人为,每一卦都是用来了解自己和周围社会的。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认识《易经》中的卦呢?《易经》中的卦常常被人用来算命,而曽教授认为,卦是用来了解自己认知社会的。

)就拿第一卦乾卦来说,它一共六个字就讲完了。

乾卦有六个原则,每个卦都有六个原则。

一个原则告诉你,你如果搞不清楚这个状况,你不要随便表现,很多年轻人(认为)有能力不表现那有什么用?他错了。

你搞清楚了才表现,你没搞清楚一表现就被打死的。

有很多年青人很有才干,一表现所有人都打他,这是必然的。

你没有能力,别人打击你干什么?你有能力才要打击你嘛,这有什么错?没有错嘛!问题是表现的人自己不知道。

你要看看清楚,可以表现到什么地步,你才来表现,但是一直低调一直低调,这个人就没有前途了。

中国人低调低调当中还要去看机会,有机会一定要抓住,一抓住你就飞龙在天,你就上去了。

所以孔子告诉我们,一个人到了四十五十,如果还没有什么成就的话,这辈子大概就没有什么后劲,这些都在卦中。

没有好卦也没有坏卦。

一般人说,我卜到一个好卦,那是错误的。

卦没有好坏,它只是告诉你,你处在这种位置,你看到什么现象,你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如此而已。

所以前面那三个字很重要“明象位”,但后面这三个字才是根本,叫“立德业”。

一个人学问再好不能担保你有成就;能力再高,不能担保你会发达;钱再多也没什么用,最要紧是品德要好。

教育最要紧的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品德。

我在大陆受的国学基础教育,我那个小学教师是最了不起的。

我还记得那个时候我们很惨的,在庙里上课,那里有教室。

老师第一天把国语课本发给我们,只讲一句话,你们拿回去以后就开始背,不管你懂不懂,背!你背了一课,到我这里来,我给你盖个章。

我们好开心呵,回去不管躲在防空洞里、躲在家里也好,天天背,拼命背。

差不多一个星期,一本书就背完了。

记住,年纪小的时候记忆力最强,理解力不高。

懂不懂无所谓,你让他背。

他背就记住了,记住了将来到了十几岁二十几岁,他就会把记住的东西吐出来,跟牛一样吐出来,然后来嚼嚼嚼。

才有东西可嚼嘛,你小时候不背,脑袋空空,想什么,不知道!只有上网去玩,这很可惜的。

一个人小时候记忆力很好,让他多背,理解力不行,没关系,慢慢长大,理解力越来越好,你就把你以前背的东西,一个一个拿出来,好好整理,去体悟,然后得到你的东西。

你有了品德以后,你比较会照你心中这把尺子去做。

你一旦没有照这把尺子去做,你就会歪的,就回走歪路。

所以我们中国人经常讲一句话:要凭良心。

做人,别的都不是很重要,最要紧的就是凭良心。

凭良心是很难的事情,所以我常常告诉你,上半夜要想想自己,后半夜要想想别人。

所以我们很多的道理,其实一以贯之,就是说,从小要告诉他:做人要实实在在,做事要规规矩矩,然后才来学应变。

一个不务实的人是没有资格来讲应变的,而一个不懂得应变的人,他是没有什么前途的。

因此我们再把刚才那四个字再说一遍,叫“持经达变”。

应变就是适应不同的人,让大家都能够接受你的原则,不能够强制,因为强制没有用;也不是说一定要把他拉过来,也没有必要。

中国人到最后发展就是“和而不同”。

我们很和谐,但看法不一定一样,和谐绝不是和稀泥,和稀泥就完了,和稀泥就是怎么样都行、都可以,那个做得就没意思了。

我有我的原则,你有你的原则,我们不一定要完全相同,但是彼此要尊重。

你看动植物要多元才能生生不息,人也是要多元才能生生不息。

没有办法把所有的人都变成跟你一样,没有必要。

我们彼此尊重、互相包容,然后我们一定在和谐当中商量到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东西,这多愉快!(《易经》中有六十四卦,这些卦没有好坏之分,只是告诉我们,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如何为人做事。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些卦呢?学习《易经》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所以为什么我刚才讲,没有好卦坏卦,我还是要修正一下,就是说八八六十四卦里面有一个从头到尾都好的卦,就是谦卦。

做人一定要谦虚。

只要人家说你不对,一定不要马上反应说不要,听听看嘛,有什么关系?也许正好是你没有想到的那一点,你把它包容进来不是更好吗?每一个人多少有一点他独特的地方。

你听听嘛,有什么关系?实在不行,你把他去掉好了。

我年纪越大,越感觉到,马上反应是很危险的,是非常危险的。

所以我给各位建议,真正学懂《易经》的人,《易经》就是开关而已,一开一关,阴就是开,阳就是关。

你可以这样想,从现在开始碰到任何刺激,外面有任何东西进来,第一个把嘴巴闭起来。

我们的坏处就是一进来就把嘴巴,罗罗罗,然后得罪一大堆人,回去就后悔了,哎呀,今天早知道不说就好了,很痛苦的。

养成习惯,听到什么话把嘴巴闭起来,嘴巴闭起来才能经过脑袋想,想妥当了再讲,想妥当了再做,我保证你没有事情。

连孔子都讲他读了《易经》,就可以没有大过失,他不会犯大过失。

因为《易经》告诉你,你如果这样将来会那样,如果这样将来会那样,如果这样将来会那样,你自己去选择。

你经过判断,经过理性地选择,那你还会犯什么大错呢?不会了。

那就非常好,所以年纪轻的多花一点时间学《易经》,你后面用的时间很长;年纪大的,花点时间看看《易经》,你才知道这辈子你到底过得如何?过得怎么样?但是我们希望各位了解,入门比较难,所以将来我们有时间,我们会来一步一步地把它说清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