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推出“全树脂电池”
日本新日铁住金材料公司批量生产LIB用树脂层压不锈钢箔

前强度低的铜箔及铝箔会 降低电池寿命。
( 杨晓婵 摘译 )
切割装置教育视 频
宾夕法 尼亚 州 匹兹堡 一 家美 国钢 铁研 究 院的 下属 部 门钢铁 市场 发 展研 究所 ( S MDI ) ,开 发 出了一个 教育 视 频 ,用来 帮助 急救 人 员采 用 、掌 握 、准 备先 进高 强钢 ( AHs S )的切割 装 置。 这 个视 频谈 论 了怎样 优 化切 割装 置使 急 救人 员 能快速 有 效 的进入 交通 工 具 ,帮助拯 救 生 命 的必要 性 , 并介 绍 了这个 最 新一代 液 压救 助装 备 , 是 通过 采用 AHS S轻 松有 效进 行切 割 的 。 ( 董丽 摘译 )
现代材料动态
2 0 1 3 年 第9 期
日本 新 日铁住金 材料 公司批 量生产 L I B用树 脂层 压不锈钢箔
日本 新 日铁住 金 材料 公司 开发 出作 为锂 离子 二 次 电池 ( L I B ) 、电偶 极 电容器 ( E M D C )等 外包 材料 的树 脂薄 膜层 压 不锈钢 箔 ,并 开始批 量 生产 。另外 ,集 电体用 高强 度极 薄压 延 不锈 钢 箔也 开始 商业化 生 产 。 电池 外包 用树 脂层 压 不锈钢 箔 是 以高精度 箔 制造 技术 制 造 的不锈 钢箔 为 基材 , 进 行树 脂 薄膜 层压 而成 的 。强度  ̄ I N J 性 比此 前使用 的 以铝 箔 为基 材 的外包 材料 高 ,且 化学 稳定 性非 常 好 。因此 比较耐 扎 耐破损 ,且 可大 幅提 高 二次 电池 的安 全 性及 可靠 性 。另外 ,使用 此前 1 / 3 的铝 箔就 能抑 制 由于 内部压 力变 化 导致 的 电池 膨 胀 , 因此 可 延长 电池 寿命 ,减 小 电池 体积 。 外 ,由于 新材 料 具有较 高 的 电化 学 稳定 性 ,不会 与 电解 液 中的锂 发生 反应 而变 质 ,因而 其 优 异 的阻挡 性 能提 高 了二次 电池 的安 全性 。新 材料 还 具有 电绝 缘 性 、冲 压成 形性 、对 电解 液 及 有机 溶 剂 的耐 受性 等 二 次 电池 外 包 材 料 所 要 求 的其 它 特 性 。新 产 品 的 不 锈 钢 箔 厚 度 为 1 5 g n i ,总 厚从 5 1 的极 薄材 料到 2 1 2  ̄ J n 的 高强度 高 刚性 材料 。 另外 ,该公 司 已商业 化 生产适 用于 L I B用 高容 量 活性 物质 、机械 性 能优 异 、厚度 为 1 0 g n i 的集 电体用 极薄 不锈 钢 箔 。与此前 的铜 箔和 铝 箔相 比,由于 在较 宽 电压 区域 内均 稳定 ,因此 正负极 都 能使用 ,可提 高 二 次 电池 的耐 过放 电性 。该 材 料 比 以前材料 耐 热性 能好 ,使 用高 强 度 不锈 钢 箔的集 电体可使 二 次 电池 的安全 性及 可 靠性 大幅 提 高 ,并可提 高 电池 容量 ,延长 电 池 寿命 。 由于 电动汽 车 、 笔 记本 电脑 、 智 能手 机等 耗 电大 的产 品的普及 , 要求 使用 能量 密度 更 高 、 体积更 小 、重量 更轻 的 L I B ,因此 活性 物 质很 有可 能用 高 容量 材料 代替 以前 的碳 。但 是 ,高 容 量活 性物 质 随着 充放 电体 积变化 很 大 ,使 电池 内部 的集 电体 产 生很大 的应 力 ,因此 场所
异质结电池简介

异质结电池简介HIT是 Heterojunction with Intrinsic Thin- layer 的缩写,意为本征薄膜异质结,因 HIT 已被日本三洋公司申请为注册商标,所以又被称为HJT或 SHJ( Silicon Heterojunction solar cell)。
1992 年三洋公司的Makoto Tanaka和 Mikio Taguchi 第一次成功制备了HIT( HeterojunctionwithIntrinsic ThinLayer)电池。
日本 Panasonic 公司于 2009 年收买三洋公司后,连续HIT 电池的开发。
HIT电池结构,中间衬底为N 型晶体硅,经过PECVD方法在 P 型 a-Si和 c-Si 之间插入一层10nm 厚的 i-a-Si 本征非晶硅,在形成pn 结的同时。
电池反面为20nm 厚的本征 a-Si:H 和 N 型 a-Si:H 层,在钝化表面的同时能够形成背表面场。
因为非晶硅的导电性较差,所以在电池双侧利用磁控溅射技术溅射TCO膜进行横导游电,最后采纳丝网印刷技术形成双面电极,使得 HIT 电池有着对称双面电池结构。
开路电压大的原由:除了混杂浓度差形成的内建电池外;资料的禁带宽度的差异也会进一步增添电池的内建电势。
在电池正表面,因为能带曲折,阻拦了电子向正面的挪动,空穴则因为本征层很薄而能够隧穿后经过高混杂的 p+型非晶硅,组成空穴传输层。
相同,在背表面,因为能带曲折阻拦了空穴向反面的挪动,而电子能够隧穿后经过高混杂的n+型非晶硅,组成电子传输层。
经过在电池正反两面堆积选择性传输层,使得光生载流子只好在汲取资猜中产生富集而后从电池的一个表面流出,进而实现两者的分别。
最常有的是p 型硅基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其宽泛应用于光伏家产,因为p型硅片是常有的光伏资料且以 p 型单晶硅为衬底的电池接触电阻较低,可是因为硼和空隙氧的存在,使得以 p 型单晶硅为衬底的太阳电池有较严重的光照衰减问题。
日本利用常温工业试制出全固体薄膜锂离子充电电池

日本剃用常温工业谴 制出 全固体薄膜锂离乎完 电电池
据 媒体报 道 , 日本产 业技 术综 合研 究所与 丰 田 合 作 , 利 用 陶 瓷 材 料 常 温 高 速 涂 装 工 艺一一 气 溶胶 沉 积( rs e o io ,D 法 , Ae oD p s in ) o t A 对 氧 化 物 类 的 正 极 材 料 、 负 极 材 料 及 固 体 电 解 质 材 料 进 行 薄 膜
移 率 达 3 5 0 ( /m) 的 固体 电解 质 膜 。 并 ~ X 1 Sc 且 ,还 在 正 极 材 料 选 用 LCo 及 LMn0、 负 极 i O, i ,
材 料选 用L i 普遍 使用 的 电极材 料后 ,利 i 等 T0
用 AD法 进 行 了3 层 叠 化 处理 。 层
利用A 法 时,原料粒子 向基板冲撞 时会 受 D 到3 P 以上 的非常 高 的压 力 。因此 原料 粉末 以 Ga 非 常 高 的 冲 压 进 行 了粉 体 成 型 ,但 在 利 用 常 温 工 业 的情 况 下 ,各 层 仍 然 均 可 形 成 非 常 精 细 的 膜 构 造 。 另 外 , 由 于 基 材 表 面 以及 进 行 层 叠 的 下 层 薄 膜 的表 面 只 会 有 极 为 有 限 的 区 域 受 到 高 压 , 因此 对基 板及 各层 界面 的损伤 很 小 ,且 也 不 会 出现 受 热 后 互 相 扩 散 的现 象 。此 次对 正 极 、负极及 电解 质 各层 的膜厚 进行 了优 化 ,制 造 出 了氧 化 物 类 全 固 体 型 薄 膜 锂 离 子 充 电 电 池 ,并全球 首次确认 了充放 电特性 。
性。
AD法 是 一 种 通 过 使 微 粒 子 与气 体 混 合 后 在
日本住友电木公司开发出汽车用酚醛树脂新产品

日本新 日铁住金化学公 司等 开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新 型多子L质碳材 料
2014年第 43卷第 3期
石 油 化 工
PETR0CHEM ICAL TECHN0L0GY
·353 ·
品具有表 面硬度稳定 、尺寸精度 高及 毛刺少 等特点 。
首套采用CO:制合成气催化剂 的CO:甲烷 化装置
HydrocProc. 2013— 12—01
Clariant公 司为奥迪公 司位 于德 国Werlte新 的电力转 化 为天然气 设施 的 甲烷化 装置提 供一种 专有 的CO 制合成 气 (SNG)催化 剂 。该 装置2013年6月投 产 ,是 奥迪公 司全 面 可持续发展计划 的一部分。它将产生平均 1.4 Mm /a的可再 生合 成 甲烷 ,化学结合 2 800 t的CO:,相 当于供 1 500辆奥 迪 A3 Sportback g-tron汽 车 年 行 驶 15 000公 里 的 CO2中性 里 程 。 该 装 置 由ETOGAS有 限 公 司 (原 SolarFue1)开 发 建 造 。 该技术还 可用于存储 气体管道 系统 中多余 的能量并针对 需 求来 平衡 能源供应 。
化 学 工业 时 报 (日 ),2013(2836):4
日本新 日铁住金 化学公 司与 日本分 子科学研 究 院共 同 开发 出多孔质碳材料 ,其 商品名称为 “ESCARBON” ,最 近已开始提供样 品。 “ESCARBON”材料是 以乙炔 碳碳 三 键与金属 原子结合形 成的金属 乙炔化合 物作 为前体 ,然后 进行纳米 级结构控制 而获得 的被称为多孔 质的纳米树状 体 (MCND)材 料。MCND由于实现了拥有被石墨烯 片分隔成 细孔 的纳米树 状体结构 ,因此它具 有高导 电性 、耐热性 及 气体 扩散性 。该材料有望 作为各种 电池材料 、催 化剂载体 及气 体吸 附材 料等在诸 多领域被广 泛使用 。并且还将继续 探 索它可 否作 为下一代 环保型汽 车受到关注 的燃料 电池 车 所使用 的燃料 电池 材料 。
丰田全固态电池 技术路径

丰田全固态电池技术路径标题:丰田全固态电池技术路径:创新引领未来一、引言丰田公司,作为世界领先的汽车制造商,一直致力于研发更先进的电池技术,以提供更长续航里程、更短充电时间和更安全性能的电动汽车。
全固态电池作为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电池技术,近年来成为了丰田研发的重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丰田全固态电池的发展历程、技术创新、生产设备升级、市场前景以及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二、丰田全固态电池发展历程及现状丰田在全固态电池领域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
经过多年的积累,丰田已于2020年开始生产全固态电池,并计划在2025年开始大规模生产。
同时,丰田计划将全固态电池应用于多种车型,包括混合动力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
三、固态电解质、隔离膜和负极材料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全固态电池的核心部件包括固态电解质、隔离膜和负极材料。
丰田在这方面的技术创新如下:1. 固态电解质:丰田采用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该电解质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和稳定性,同时也具有较低的界面阻抗。
此外,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在与锂金属负极材料接触时,可抑制锂枝晶的生长,从而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2. 隔离膜:丰田使用多层陶瓷隔离膜,该隔离膜具有优异的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能够有效防止固态电解质与空气或水分发生反应。
此外,该隔离膜还可以提高电池的充放电速度和循环寿命。
3. 负极材料:丰田采用锂金属负极材料,该材料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长寿命等优点。
同时,丰田还开发了一种新型的锂金属保护膜,可以有效防止锂枝晶的生长,从而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和循环寿命。
四、丰田在生产设备升级和量产方面的优势丰田在生产设备升级和量产方面具有以下优势:1. 自动化生产设备:丰田采用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自动化生产设备还可以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2. 灵活的生产线:丰田拥有灵活的生产线,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快速调整生产计划,满足不同车型的需求。
3. 规模效应:随着丰田全固态电池的大规模生产,其生产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同时也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日矿金属公司展出锂离子电池用三元正极材料

研究人员研 发混合光伏材料
荷兰E h vn 技 大学 的研究 人 员通 过 使聚合 物和 纳米 尺度 金属氧 化物 相结 合 ,研 发 mdoe科
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混合光伏材料。当材料被阳光照射时,在聚合物和纳米尺度金属氧化 物 的界面 会产 生 电荷 。
然而 聚合 物和金 属 氧化物 的 不 同的化 学性质 使控 制纳 米结 构产 生 困难 ,这个 问题 通过 前 驱化合 物被解 决 。前驱体 与 聚合物 混合 ,与光 敏层 合成 一 体后转 化成 金属 氧 化物 ,这 又 能 导致进 一步更 好地 混合 并抽提 吸收 光子 的5%为 外部 电路 充 电。 0 有报 告说这 种混 合太 阳能 电池是迄 今 为止这 类 电池 中最 高效 (%)的 。然 而 ,还 必须 2 通过改善对光敏混合物的形态控制进一步提高它们的功率转换效率,才能使它们更具应用 价值 。例如,必须研发能与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的聚合物,必须设计其他的聚合物或分子 使其能吸收大部分太阳光谱 。 该项研究 由F M的联 合太 阳能项 目 (on oa rga O Jit lr o rus e os uggm i cat et N vm和荷兰聚合物研究所共同出资支持 。 et h r h n se e shf Sn r oe c F c n , e ( 黄文梅 摘译)
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纳米管应用研究中心, 通过对单层碳纳米管 ( N ) C T 进行氧化 处理,成功开发出比表面积增大至 24m / 20 2 g的纤维状材料。用该材料试制的电极用于 电容 器,可使电容器能量密度达 2 . / ,功率密度达 9 . W/ ,比用活性炭电极的电容器 4 Wh g 7 k 8k k 9 g 分别提高 1 倍和 28 . 5 .倍。该材料有望用于电动汽车用 电容器等蓄电器件。 作 为 纤维 状材 料 的原料一 单层 C T 是用 产业技 术综 合研 究 所开发 的一种称 为 N s e go t 的 C D法制成的。 u rr h p- w V 用这种方法可高效制备具有垂直配 向结构的单层 C T C T N (N 丛) 。与普通单层 Q盯 相 比,具有直径大、纯度高的特 点。为增大比表面积,对 Q汀 丛进 行氧化, 使其端部及侧壁开孔 。 高温氧化是在干燥的空气中进行 ( I m n 以 * i 的速度加热至 C/ 30 30 ) 5- 0 ℃ 。可通过 改变加热 温度 控制开 孔直径 的大 小 。经 过加热 至 5 0 的开孔处理 后 , 4 0℃ 比表面 积 可达 24a2 , 比市售 的多孔 二氧化 硅 ( 201g / 比表面积 约 70n= )及 活性炭 ( 5 1 比表
日本研发全树脂电池或2021年量产

2019(3)N e w s行业资讯第3期日产发布新款智能密钥系统日产于2019年再度发布了新款智能汽车密钥系统,其将远胜于其他传统密钥系统。
该系统将智能技术植入车钥匙基础系统内,驾驶员只需携带车钥匙,利用R e q u e s t S w i t c h 功能解锁或锁定车门。
日产的新款汽车密钥系统可提供以下功能:无需手动上锁或解锁(所有车门);一键式点火(只需按下1个按钮,就能完成汽车的点火发动);锁定保护(避免关车门时将车钥匙忘在车内或行李箱内)。
从技术上讲,该系统的原理非常直观,其采用了一款类似天线的部件,用于在汽车与密钥、调谐器间传输信号,以便接收信号并将其转化为新的信号。
日本研发全树脂电池或2021年量产日本三洋化成工业与源自庆应大学的初创企业等正在积极研发用树脂代替金属作为电池构件避免起火的“全树脂电池”,将以此追赶目前在新一代电池研发竞争中处于领先的全固体电池和空气电池。
“全树脂电池”有望最早在2021年秋季启动量产。
全树脂电池由含有电解液的凝胶状树脂将锂等电极材料进行包裹,作为电池的正极和负极。
其特点是即使在完全充满电的状态下,无论是钻孔还是切割,都不会起火。
生产成本预计在12日元 W ·h 以下,低于传统锂离子电池的15~20日元 W ·h 。
新电池技术助力电动汽车续航5000k m以上美国普渡大学研发出一项新型电动汽车技术,该技术结合了电池和氢能,能量密度非常高,只需要快速补充电池液就可让乘用车续航里程达到5000k m以上。
该技术使用专利的“液流”系统,通过单电池液产生电力,为电动汽车提供动力,并且可根据需要产生氢能。
单电池液系统可实现更大的能量密度,也意味着可为电动汽车提供更轻、但是续航里程更长的电池,并可使液流电池成为电动汽车动力的有力竞争者。
此外,该新技术产生的氢气可以更低的压力进行存储。
基于该技术正在进一步发展,研究人员认为其可让电动汽车续航里程达到4800~5800k m 。
日本电化扩能ms树脂

28塑料助剂2019年第5期(总第137期)该合金材料的附加值。
3结语(1)选择不同粘度的聚苯醞对合金的性能有不同的影响,低粘度类型的PPO树脂共混合金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更好。
(2)相容剂G2的效果优于G1,添加6份时,性价比最优。
(3)抗氧剂S9228的抗热氧效能优于1098/ 168,添加0.2份能使PPO/PBT合金热老化性能保持97%。
参考文献[1]翟启云,邓友银,黄剑,等.改性聚苯瞇合金在雷达天线罩上的应用[J].电子机械工程,2015,31(02):48-50 [2]刘裕红.高性能无卤阻燃PPO/HIPS合金的改性研究[J].塑料科技,2015,(5):43⑶孙洪利,苑会林,李鑫,等.PP6改性PPO合金性能的研究[CJ.2010年中国工程塑料复合材料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27-29[4]马玫,黄庆武,雷祖碧.PBT的湿热老化性能研究(一)[J].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2012,(41):4-7茂名石化试产高熔融高透明聚丙烯新品8月19日,茂名石化化工分部在2号聚丙烯装置成功试产高熔融高透明聚丙烯新产品PPD-MT60约550t o 高熔融高透明共聚聚丙烯具有流动性好、透明度高、析出少、刚韧平衡性好、注塑周期短、成型快、低翘曲率等优点,特别在高剪切速率下具有低黏度的特性,有助于加工厂商降低加工温度、缩短成型时间,从而节约成本、降低能耗。
该产品还突破了传统的透明塑料成本高、加工难度大、市场受限等因素,适合于快速成型薄壁透明食品容器、整理箱等制品,尤其适合生产奶茶杯。
目前,随着茶饮包装产业升级冲国奶茶杯市场发展迅猛,每年所需奶茶杯以超过15%的速度增长,注塑杯市场聚丙烯用量预计达100kt/a o茂名石化利用现有生产技术优势,开发的高熔融高透明聚丙烯专用料具有广阔市场前景。
(郑宁来)日本电化扩能MS树脂日本综合化学生产商电化(Denka)公司日前宣布,随着液晶电视和显示器的大屏幕化,市场对MS树脂(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的需求量急剧扩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推出“全树脂电池”
据《日本经济新闻》2月14日报道,日本三洋化成工业与源自庆应大学的初创企业等正在积极研发,用树脂代替金属作为电池构件避免起火的“全树脂电池”有望最早在2021年秋季启动量产。
将以此追赶目前在新一代电池研发竞争中处于领先的全固体电池和空气电池。
在锂离子电池面向汽车等不断拓展用途的情况下,新一代产品的研发竞争正变得越来越激烈。
三洋化成将向电池初创企业APB出资。
APB由日本庆应大学研究生院特任教授堀江英明创立。
他曾在日产汽车主持研发纯电动汽车(EV)“聆风”的锂离子电池。
通过取消电池构造物中的金属来从根本上预防起火事故的“全树脂电池”的研发方案也由他提出。
三洋化成掌握着办公复合机墨粉和纸尿布材料的生产技术,将依托该技术生产作为全树脂电池基础材料的凝胶状树脂。
该公司已经与化学厂商和生产设备厂商展开合作,确立全树脂电池的生产方法,并开始朝着量产的方向启动了试制品的供货。
全树脂电池由含有电解液的凝胶状树脂将锂等电极材料进行包裹,作为电池的正极和负极。
其特点是即使在完全充满电的状态下,无论是钻孔还是切割,都不会起火。
生产成本预计在每瓦时12日元以下,低于传统锂离子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