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中的气压变化教学设计
大气压的变化教案范文

大气压的变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气压的概念,知道大气压的存在。
2.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大气压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 让学生理解大气压与海拔高度、温度等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1. 大气压的概念介绍。
2. 大气压的测量方法介绍。
3. 大气压变化的原因分析。
三、教学重点:1. 大气压的概念。
2. 大气压的测量方法。
3. 大气压变化的原因。
四、教学难点:1. 大气压的测量方法。
2. 大气压变化的原因。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大气压的概念、测量方法和变化原因。
2. 实验法:观察大气压的变化。
3. 讨论法:分析大气压变化的原因。
一、大气压的概念介绍1. 讲解大气压的定义:大气压是指大气对单位面积的压力。
2. 举例说明大气压的存在:如吸管吸饮料、覆杯实验等。
二、大气压的测量方法介绍1. 讲解气压计的原理:利用气压对液体高度的影响来测量大气压。
2. 演示气压计的使用方法:如何正确测量大气压。
三、大气压变化的原因分析1. 讲解海拔高度对大气压的影响:海拔越高,大气压越低。
2. 讲解温度对大气压的影响:温度越高,大气压越低。
四、实验观察大气压的变化1. 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海拔高度和温度下大气压的变化。
2. 引导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
五、大气压的应用实例1. 讲解大气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水泵、吸管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大气压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六、大气压与天气的关系1. 讲解大气压与天气的关系:大气压的变化对天气有重要影响。
2. 引导学生关注大气压与天气的关系。
七、大气压与健康的关系1. 讲解大气压与健康的关系:如高原反应等。
2. 引导学生关注大气压对健康的影响。
八、大气压的数值表示方法1. 讲解大气压的数值表示方法:如百帕、毫巴等。
2.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大气压的数值表示方法。
九、大气压的测量误差及减小方法1. 讲解大气压测量误差的原因:如温度、湿度等。
化学实验中的气压变化课件

⑵上述6个实验实际所依据的共同原理是
⑶如果有同学质疑,认为上述实验设计没有排除CO2可能溶解与 NaOH溶液的假设,你如何进一步设计实验证明CO2和 NaOH溶液肯 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学习交流PPT
17
当用弹簧夹夹住胶皮管时,产生的气体 使试管内的压强增大,液体被压回长颈漏斗 中,与固体反应物脱离,反应便会停止。
学习交流PPT
8
你学会了吗?
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原理:利用装置内气 压的变化,使反应物接触或者分离
学习交流PPT
9
回顾课本
排开水的体积
收集气体的体积
学习交流PPT
10
回顾课本
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进入的水的体积 消耗的氧气的体积
学习交流PPT
11
测定气体的体积
原理: 根据大气压强,进去的水或排出的水的
体积等于减少的气体或生成的气体的体积。
学习交流PPT
12
你学会了吗?
CO2
植 物 油
一定量的石灰石与足量稀盐酸充分 反应,如何测定产生二氧化碳的体积?
学习流PPT
13
回顾课本
瓶子变瘪 瓶子变瘪 瓶内气压减小 瓶内气体减少
学习交流PPT
4
回顾中招
推
用弹簧夹夹住胶皮管,往长颈漏斗中注入 水至液面高出漏斗颈的下端管口,若能观察 __漏__斗__颈__中__形__成__一__段__稳__定__的__水__柱____现象,即可 证明此装置不漏气。
学习交流PPT
5
气密性的检查:
水
推
思路: ① 制造密闭体系
② 改变装置内的气压 (加热、注水等)
回顾中招
锥形瓶中 胶头滴管中的物 观察到气球(A、
高中化学气体气压原理教案

高中化学气体气压原理教案主题:气体与气压教学目标:1. 了解气体的特性和性质;2. 了解气压的概念;3. 掌握气体压强的计算方法;4. 能够应用气体和气压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1. 气体的基本性质;2. 气压的概念及测量方法;3. 气体压强的计算。
教学难点:1. 理解气体的行为规律;2. 掌握气体的相关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1. 教材《高中化学》;2. 实验器材:气压计、气体收集瓶等;3. 教学PPT。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通过展示气球被吹气膨胀的实验,引导学生思考气体的性质以及气压对气体的作用。
第二步:讲解气体基本性质介绍气体的特性和性质,如无定形、可压缩性、扩散性等,并与固体、液体做对比。
第三步:介绍气压的概念解释气体分子撞击容器壁产生的压强,引入气压概念,并介绍气压的单位及测量方法。
第四步:气体的压强计算讲解气体的压强计算公式及相关计算方法,包括标准大气压、气压计算等。
第五步: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气体的压强计算和气压的测量方法,让学生亲自操作并记录实验结果。
第六步:课堂讨论展示实验结果,让学生分析实验现象,讨论气体和气压的相关问题,并引导学生探讨气体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第七步: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对气体和气压的理解,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相关知识。
作业布置:1. 阅读教材相关章节,复习气体和气压的概念;2. 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气体的基本性质和气压的计算方法。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气体和气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了相关的计算方法。
同时,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增强了对气体和气压的认识,提高了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进一步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化学实验中的气压问题

教学设计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实验中的气压问题天长实验中学崇雯一、相关分析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要求学生会检查气密性,但实际操作中训练很少。
少部分同学没有掌握装置气密性检查的基本方法,大部分同学没有深入探究气密性检查的本质——压强改变,因而遇到稍微复杂的题目就不能进行灵活应用。
本课题就是在此基础上,以气密性检查为铺垫,探究和化学有关的气体压强问题。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利用改变气压来进行装置气密性检查;2、知道产生或吸收气体、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气体压强。
3、灵活应用改变气体压强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具体实验分析,掌握气密性检查的原理,掌握造成气压变化的常见情况。
2、通过探究活动,学生学会分析实验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养成追本溯源的思维习惯,并能从中体会化学实验的科学性、严密性,养成良好的化学学科素养。
2、在充分的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中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合作、参与意识。
三、教学重点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原理及改变气压的方法。
2、气压增大和气压减小的几种常见情况。
四、教学难点气压变化的综合应用五、教学过程学生活动:复习板演符合要求的化学反应,完成学案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
引入新课:展示图片,思考问题。
图中现象与气压变化有关吗?怎样分析气压的变化?气压变化有哪些情形?整理知识储备:从书写的12组化学方程式中整理引起气压变化的几种情况。
将气压变化分为气压增大类和气压减小类分别探究。
复习检查气密性的方法,启发思考:为什么要用手紧握试管?展示典型例题,共同探究,归纳整理,发现规律:气压增大类:1 升温CaO与H2O反应放热NaOH、浓H2SO4等溶解放热2 生成气体:三大气体CO2、O2、H2的制取反应气压减小类:1 降温NH4NO3溶解吸热2 气体被吸附活性炭3 气体被溶解CO2、NH3、HCl4 气体被反应消耗学以致用:进行题型分析,完成学案习题。
大气压的变化教案范文

大气压的变化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大气压的概念及作用;2. 掌握大气压的变化规律;3. 能够运用大气压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验观察大气压的变化;2.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大气压的变化规律;3. 运用实验现象,解释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大气压的概念及作用;2. 大气压的变化规律;3. 运用大气压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难点:1. 大气压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观察与分析;2. 运用大气压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实验器材:气压计、水银柱、玻璃管、水槽等;2. 教学课件;3. 生活实例素材。
学生准备:1. 预习相关知识;2. 准备好实验器材;3. 思考生活中可能与大气压相关的问题。
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1. 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大气压的存在及作用;2. 学生分享预习成果,介绍大气压的概念;3. 教师总结大气压的作用,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环节二:实验探究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器材,讲解实验原理;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大气压的变化规律;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4. 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准备进行数据分析。
环节三:数据分析与总结1.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分享观察到的大气压变化规律;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总结大气压的变化规律;3. 学生通过课件或黑板,展示大气压变化图示,加深理解。
环节四:生活应用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与大气压相关的问题;2. 学生分组讨论,运用大气压的知识解释生活现象;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环节五: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大气压的概念、作用及变化规律;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3. 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提出改进建议。
大气压强的变化教案设计

大气压强的变化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大气压强的变化规律。
3.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大气压强的概念及其测量。
2. 大气压强的变化规律。
3. 影响大气压强的因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大气压强的概念、测量方法及变化规律。
2. 教学难点:大气压强的变化规律及其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大气压强的变化。
2.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大气压强的变化规律。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气压计、水银柱、玻璃管、气球等。
2. 教学课件:大气压强变化规律的动画演示。
教案一、导入(5分钟)1. 利用课件展示大气压强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提问:同学们知道大气压强是如何测量的吗?二、实验演示(15分钟)1. 演示气压计的使用方法,让学生了解气压计的工作原理。
2. 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不同海拔高度的大气压强。
3.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探讨大气压强的变化规律。
三、知识讲解(15分钟)1. 讲解大气压强的变化规律及其原因。
2. 介绍影响大气压强的因素,如温度、湿度、海拔等。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大气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有趣的现象和实例。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实验和讨论中的收获,提出疑问。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绘制大气压强与海拔高度的关系图。
2. 举例说明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实验操作的正确性。
2. 学生对大气压强变化规律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八、教学拓展1. 邀请气象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大气压强的应用。
2.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观察并记录大气压强的变化。
九、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提出改进措施。
初中化学中气压的教案

初中化学中气压的教案
主题:气压
年级:初中
时间:1课时
目标:
1. 了解气压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气压的测量方法;
3. 知道气压对于生活和自然界的影响。
教学内容:
1. 气压是什么?
2. 气压的单位和测量方法;
3. 气压的应用和影响。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展示气压计和气压计的工作原理引起学生对气压的兴趣。
2. 讲解:向学生介绍气压的概念和特点,解释气压对于气体、液体和固体的影响。
3. 示范:演示气压的测量方法,让学生亲自操作气压计,理解气压与大气压强的关系。
4. 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气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气球膨胀、吸管上提液体等现象是由气压引起的。
5. 总结:总结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强调气压的重要性和广泛存在性。
6. 练习:布置练习题,检测学生对于气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7. 反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讨论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8. 拓展:鼓励学生发现身边与气压相关的现象,拓展对气压的认识。
教学工具:
1. 气压计;
2. 图片或视频资料;
3. 练习题。
评价方法:
1. 参与度和表现;
2. 练习题成绩;
3. 课堂讨论。
拓展阅读:
1. 《化学中的气压》;
2. 《气压引起的现象》;
3. 《气压的应用与改进》。
化学实验中的压强问题教学设计

“化学实验中的压强问题”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1.知识分析正文(宋体,小4号字)可包括课标、中考说明要求,知识本身地位、作用的分析等。
2. 学情诊断分析从零模试卷到一模试卷,我发现学生在遇到气体压强的相关题时,常常一头雾水,无从下手。
他们之中多数往往可以分析出压强变大还是变小,但对于压强变化之后的实验现象描述不准确,甚至是不知道。
于是我就想能不能以化学实验与气体压强原理为主线,将我们平时实验原理题中遇到的问题加以串联,上一节学生感兴趣、涵盖面广、并与中考考点密切相关的复习课,深化学生认识实验过程中气压变化的实质。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归纳出影响气压变化的因素与物质并能说出气压变化导致的实验现象过程与方法:通过以气压变化为主线初步学习运用归纳、比较、分类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动手实验,增进对科学探究的体验,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逐渐形成勤于思考的科学品质三、教学重、难点及处理策略教学重点:影响气压变化的因素与物质教学难点:描述气压变化引起的现象处理策略:以化学实验与气体压强原理为主线,将我们平时实验原理题中遇到的问题加以串联,深化学生实验操作会引起压强变化,压强差决定气液流动,从而描述现象。
四、教学思路与教学流程图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检测提问: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现象?水倒吸原因?巡视学生完成情况,发现学生存在问题思考完成课前检测从已学知识入手,分析压强变化分析原因提问: 哪些因素会造成气压变化?都有哪些物质?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归纳总结已学过的会引起压强变化的物质完成导学案例1,通过小组分析讨论,总结压强变化原因通过思考讨论,落实引起压强变化的因素与物质拓展提升提问:气压改变气液流动方向怎么改变?有什么技巧?引导学生分析压强差与气液流动的关系,并总结答题技巧先完成例2,小组实验验证依据实验现象画出气液流动方向通过对比分析、总结气压差与气液流向的关系,并准确描述现象实践练习巡视观察学生完成情况,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思考完成练习体会实验操作引起压强变化,压强差决定气液流向这一过程,学以致用随堂检测检查学生完成情况,了解学生本节课收获独立完成检测检验学习成果六、板书设计化学实验中的压强问题一、压强变化的原因二、气压差决定气体(或液体)流向温度升高压强变大气体增多温度降低压强变小气体减少七、课堂练习与学习评价设计化学实验中的压强问题课前检测: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现象:打开止水夹前:打开止水夹后:水倒吸的原因:一、压强变化的原因例1:锥形瓶内盛有物质Y,分液漏斗内盛有液体X,U形管内盛有红墨水,开始时a、b处于同一水平线,把X滴入锥形瓶内时(1)若U形管内a液面高于b液面,则X与Y的组合可能是: _________ ___;(2)若U形管内a液面低于b液面,则X与Y的组合可能是: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