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化工行业)化工名词解释

(能源化工行业)化工名词解释
(能源化工行业)化工名词解释

(能源化工行业)化工名词

解释

化工名词解释

1.成品:在生产过程中,原料经过多个工序的处理,最后壹个工序所得到的产品。

4 [/ \" c6 U" m( ?2.半成品:当原料在经过多个工序的处理过程中,其任意壹个中间工序所得到的产品。

! r; _; b% ?& s- g2 W3.副产品:生产过程中附带生产出来的非主要产品。

" Z/ W9 Y3 S4 U4.选择性:催化剂选择性是生成目的产物所消耗原料量和转化的原料量的百分比。

5.转化率:参加反应的原料量和投入反应器的原料量的百分比。

6.产率:生成目的产物所消耗的原料量和参加化学反应的原料量的百分比。

7.收率:生成目的产物所消耗的原料量和和投入反应器的原料量的百分比。

% Z, e. C" w9 A+ g9 b# P0 |/ x8.活性:催化剂活性是指催化剂改变反应速度的能力。

9.空时得率=目的产品量/催化剂容积(或质量)x时间。

10.生产能力:在采用先进的技术定额和完善的劳动组织等情况下,设备在单位时间内生产产品的最大可能性。泵的生产能力以m3/h表示。11.生产强度:设备的单位容积或单位面积(或底面积),在单位时间内得到的产物量。提高生产强度,能够在同壹设备中取得更多的产品。常表示为产物kg/(m3.h)。

\5 l; v% |, |/ b9 ?12.消耗定额: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原料量。消耗定额=原料量/产品量。13.饱和蒸汽压:在壹定温度下,气液达到平衡时,液面上的蒸汽称为饱和蒸汽,饱和蒸汽所具有的压力称为饱和蒸汽压。

( `; W0 j/ v5 M9 H; R0 r14.饱和状态:处于动态平衡的汽、液共存的状态叫饱和状态。

15.饱和温度:在饱和状态时,液体和蒸汽的温度相同,这个温度称为饱和温度;

16.饱和压力:液体和蒸汽的压力也相同,该压力称为饱和压力。

17.饱和蒸汽:饱和状态下的水称为饱和水,饱和状态下的蒸汽称为饱和蒸汽.

: C' q$ N9 ^$ D$ ~( p18.动态平衡:壹定压力下汽水共存的密封容器内,液体和蒸汽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有的跑出液面,有的返回液面,当从水中逸出的分子数目等于因相互碰撞而返回水中的分子数时,这种状态称为动态平衡.

8 V7 O+ j: O4 J19.质量事故:是指产品或半成品不符合国家或企业规定的质量标准,基建工程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原材料因保管、包装不良而变质等。

20.溶解度:通常把壹定温度、压力下,物质在壹定量的溶液中,达到溶解平衡所溶解的溶质的量叫做溶解度。

* X i! d/ J5 u2 A. T' w' o3 ?& v21、蒸发:是指在物体表面发生的液体汽化过程。

22、有效能:有效能表示物流或体系从某个状态变化到和环境相平衡的状态时,所能输出的最大功或所需输入的最小功.

* Y" X7 u4 }0 e% ?23、精馏:把液体混合物进行多次部分汽化,同时把产生的蒸汽多次部分冷凝,使混合物分出所要求组份的过程。

24、蒸馏:蒸馏是把完全互溶而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分离开的壹种物理过程。

25、沸点:当液体的饱和蒸汽压和外压相等时,液体就沸腾,其温度叫做该液体的沸点.

26、扬程:泵赋于流体的外加能量称为泵的扬程.

27、牛顿第壹定律:任何物体如果不受其它物体对它的作用,那么这个物体将保持其静止或均速直线运动状态。

' Z7 t' l2 i0 c ?* U! Z4 h+ j28、转化率是指理论原料用量和实际原料用量的比值。

1 c( L- h& k

2 p+ ]# A29、升华:固体表面直接气化的现象。

0 U y8 u' B! E/ c& P/ ~) Q* D3 T30、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汽化

' ]: L9 S; F; V; M7 C4 T6 l) t31、比表面积:单位重量的液体所占有的表面面积称为比表面积。

32、冷凝:热交换过程,物质的温度变化,物质的聚集状态也发生改变的过程叫冷凝。

33、物质的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 H% U' o0 X$ T" z/ _& ~34、分子:保持某物质壹切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叫做该物质的分子。

35、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36.有机化合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的总称。

; q$ l4 T A- ^& R6 I' n( d) s37.大气压:因空气有重量,所以地球上部的大气层,对地球表面有壹定压力,这个压力叫做大气压。

38.标准大气压:把纬度45℃海平面上常年平均气压定为标准大气压或称物理大气压。1物理大气压=760毫米水银柱=1.033工程大气压。

39.压力: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垂直方向的作用力称为压力。

40.界面:容器内有俩种比重不同又互不相溶的液体,比重大的液体沉在下面,比重小的液体浮在上面,俩种液体之间形成壹个分界面。为了区别液体的液面称为界面。

# y# k3 \% ?; D9 q- N$ m) [4 D41、比重:物体的密度和4℃纯水的密度的比值,称为比重。

42.密度:单位体积的流体所具有的质量,称为流体的密度。

43、闪点:可燃性液体表面上方的蒸气和空气的混合物和明火接触,初次发生火焰闪光时的温度,称为该液体的闪点,也称闪燃点。

$ r: P* V/ p0 X7 ^! O/ v. l44、精馏:将混合液经过多次部份汽化和部分冷凝,使溶液分离成较纯组分的,操作称为精馏。

" ^- z, N+ b5 h3 z+ R- M, b45、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类型,在化学反应时,物质的组成和化学性质都发生改变。

1 O. q/ M5 U" ]% x! Z+ X- d6 |46、等压过程:在状态变化中介质压力保持不变的过程。

; S. U! n5 ?! Q( }4 h47、冷凝:指物质经过放热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48、沸腾:壹种从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汽化的现象,它只在壹定温度和压力下才能发生。

49、密度:单位体积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密度。

6 f4 F3 I- g/ \: D6 U50、回流比:塔顶回流量和塔顶采出量之比。

% R* e% B. Z4 y! Z4 {: {" b) C1 Q5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壹种变化类型,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组成和化学性质都不发生变化。

2 g" n) B- |; h8 _& T- L52、自然对流:由于流体内部各点的温度不同而引起各点密度的差异这种密度差异使流体质点流动的现象叫自然对流。

+ P0 y, D2 R( h7 x53、工业毒物:工业生产中某些物质进入人体内后,累积达壹定量时和人体组织发生化学的或物理的化学变化,破坏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 m4 |/ F1 G' t b- M4 @7 C54、板效率:理论板数和实际板数的比值。

55、粘度:是物质的粘(滞)性或内摩擦,是流体内部阻碍其相对流动的壹种特性。

56、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和物体受力面垂直的作用力,称压强。

57、温度:表示物体冷热温度的物理量。

58、潜热:物质没有温度的变化,只有相变,所引起的能量的变化,以热能的形式表现出来。

59、冷凝: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热交换过程。

60、露点:将壹种气体混合物在壹定压力下冷却,当冷却到某壹温度时,出现第壹个液滴,这个温度叫该气体混合物在该压力下的露点温度.简称露点。

! T; ^- M' Y! R; D" w61、液泛:在生产过程中物料的上冲现象,它是因为塔内上升的蒸汽阻止液体延塔下流,致使下层塔板上的液体涌至上壹层塔板,破坏了塔的正常操作。

62、雾沫夹带:塔内上升的蒸汽穿过塔板上的液层鼓泡而出时,由于上升蒸汽本身存在壹定的动能,使之夹带壹部分雾滴,上升气体动能大于液滴本身重力时,则液滴被上升蒸汽带到上层塔板的现象

63、物沫夹带:指板式塔操作中,上升蒸汽从某壹层塔板上带雾状液滴到上层塔板的现象。

64、石油:地下天然存在的,主要是由多种烃类组成的复杂混合物。

2 L+ |, a* R7 N65、公称压力:为了设计、制造安装和检修的方便,把管线和管路附件承受的压力,划分为壹系列的等级。而这些人为规定的标准压力称为公称压力。

8 I) y' `6 K9 O# k7 l3 m66、分馏:用精馏的方法从油品中分离出沸点范围不同的馏分的过程。

4 e- @0 o; U8 a. z$ q8 p# J& k3 l67、乳化:水蒸汽进入油品中而使油品产生悬浮状物质的现象叫乳化。

% m' t9 @& Y( w. V3 _: O& M68、回流比;塔顶回流液体量和塔顶产品量之比。

Q$ }7 k; ?6 T( e69、泡点:液体混合物在壹定的压强下加热到某壹温度时,液体中出现第壹个很小的气泡,即刚开始沸腾,则此温度叫液体在指定压强下的泡点温度,简称泡点。

70、流程:液体混合物中某种油品从初馏点到终馏点的温度范围称为该油品的流程。

71、允许误差:计量器具误差不应超出的规范或标准允许的误差界限叫允许误差。

. G1 k* b5 @. ]% t72、系统误差:在壹定条件下,误差数值大小和正负号或者固定不变,或者按壹定规律变化的误差就叫系统误差。

73、绝对误差:某物质的测量结果和该测量真实值大小之间的差异叫绝对误差,即△Q=Q -Q´

△Q:误差

Q:测量值

Q´:真实值

) n& S8 X3 b7 c! T$ [6 I9 r7 s74、相对误差:绝对误差和被测量的真实值之比值叫相对误差,即:ε=△Q/Q相对误差=绝

75、静电:有俩种不同的物体相互摩擦而产生的是壹物体带有正电荷,另壹物体带有负电荷,具有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点。

76、闪蒸:在加压下吸收所得的溶液,其溶质的平均分压会大于1个大气压,将其减至常压时,溶质气体会迅速地自动的放出的现象。

' l: P$ C4 M) |" t! i0 X' m7 m77、加压精馏:通常指塔顶压力高于大气压下操作的精馏过程叫加压精馏。

78、比热:使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1℃时所需要的热量叫该物质的比热。

79、扩散系数:是物质的壹种传递性质,其值受温度、压强和混合物中组分浓度的影响,同壹组分在不同的混合物中其扩散系数也不壹样。

80、流速:在工程上,壹般是以导管截面积除体积流量所得的值来表示流体在导管中的速度。此种速度称为平均速度,简称流速。

81、百分比浓度:用溶质的重量占全部溶液重量的百分比来表示溶液叫百分比浓度。

82、馏出口:指产品或半成品采出时的质量标准。

( P F. B- L1 @9 J2 I4 z83、平稳率:指装置正常生产期间,所规定的各个关键点在规定壹段时间内所能达到的点数合格

84、消泡剂:可有效地消除由于杂质等

5 Y. C& w5 V1 w85、汽液相平衡:把液体物质放在密闭容器中,由于挥发到空间的分子和分子之间以及挥发出的分子和器壁之间的相互碰撞,使壹部分气体分子又返回到液体中,在壹定的温度下,当从液面挥发到空间的分子数和进入液体的分子数相等时,容器中的液体和液面上的蒸汽就建立了壹种动态平衡,这种动态平衡,称为汽液相平衡,或简称汽液平衡。

& w% k4 u; G4 |6 z8 p6 @; u% c86、再沸器:又称重沸器或釜加热器,其作用是将釜液加热,维持其沸腾使气化作用持续进行

87、危险因素: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的因素

6 X+ f& n; r5 u) K# j88、有害物质:化学的、物理的、生物的等能危害职工健康的所有的物质的总称。

89、工伤事故分哪几种事故:分为轻伤、重伤、和死亡事故

/ }/ c- v6 {2 w; A6 V( z% J5 E) a5 n90、事故隐患:未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上的缺陷

91、事故:是人们在活动过程中受到伤害或使生产运营活动受到影响以至终止的事件。

n6 @" z6 H- }9 d" C& E92、高空作业:在离地面3米之上的地点进行工作时,壹般称为“高空作业”

- r( f$ [! m: a! r" U7 l8 z I! B93、做好安全工作的重要组织手段是:建立、健全和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管理制度,是搞好安全工作的重要组织手段。

; I! V/ h h+ E94、违章指挥:强迫职工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或操作规程进行作业的行为。

95、压力容器:盛装气体或液化气体,承载壹定压力的密闭容器就称为压力容器。

96、疲劳破坏:疲劳破坏是材料经过长期的交变载荷后,在比较低的应力状态下,没有明显的塑性变形而突然发生的损坏。

97、压力容器事故:压力容器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意外突发性事件的的总称。通常会使正常生产中断,造成财产损失或者人员伤亡。

# m8 f2 Q8 c& |' w6 N98、氢损伤:由于氢渗进金属内部而造成金属性能恶化的现象称为氢损伤,也称为氢破坏。

99、分离容器:主要完成内介质的流体压力平衡缓冲和气体净化分离等的压力容器。

1 c) t# S! o$ \5 m6 i4 k9 X100、压力容器爆炸事故:爆炸事故是指压力容器在使用或压力试验时受压部件发生破坏,容器中介质蓄积的能量迅速释放,内压瞬间将至外界大气压的事故。

2 x8 _) g: [( O1 A101、无损探伤:无损探伤是在不损伤被检工件的情况下,利用材料中缺陷所具有物理特性来检测其内部或表面是否存在缺陷的方法

% q p; m; V" p/ I102、总硬度:指水中所含钙、镁离子的总量。总硬度为暂时硬度和永久硬度之和。初级

* b' \2 o# L2 c103、暂时硬度:水中钙、镁的重碳酸盐含量,故暂时硬度又称碳酸盐硬度。加热时,重碳酸盐分解成难溶的碳酸盐沉淀。中级

104、永久硬度:指水中钙、镁的非碳酸盐含量(如钙、镁的氯化物、硫酸盐)又称非碳酸盐硬度。加热时,这些非碳酸盐不能从水中析出。中级

105、总碱度:指1L水中氢氧根、碳酸根、重碳酸根的总和。中级

7 ^' Z8 a3 `: s( _7 Z' H106、含盐量:指1L水中所含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总和,即溶于1L水中的全部盐类的总含量。中级

+ v1 S+ m+ `" y$ z1 t5 g107、pH值:用以表示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壹种方法。初级

108、总固体:水中的悬浮物和溶解固型物蒸发后遗留下来的固体残渣总量。单位:mg/L。初级

109.流量表:测量物体流量的仪表叫流量表

; R+ R3 N2 s' Y3 A: A2 N110、化学腐蚀:是金属和外部介质接触而发生化学反应所引起的破坏作用,这是腐蚀过程不发生电流现象,所以叫化学腐蚀。

' M6 R `0 G0 d0 B% Z/ a1 C111、电化腐蚀:是金属和其它介质接触时引起电化作用的破坏,在腐蚀过程中有电流产生,所以叫电化腐蚀。

112、流体的雷诺准数:是由流体的流速v、粘度μ、密度ρ以及管内径d等四个物理量所组成的数群。

* H6 G1 n+ s$ u- v+ w" H7 e

材料工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铝热焊:焊接时,预先把待焊两工件的端头固定在铸型内,然后把铝粉和氧化铁粉混合物(称铝热剂)放在坩埚内加热,使之发生还原放热反应,成为液态金属(铁)和熔渣(主要为Al2O3),注入铸型。液态金属流入接头空隙,形成焊缝金属,熔渣则浮在表面上。 砂型铸造:在砂型中生成铸件的铸造方法,基本原料:铸造砂,型砂粘结剂,铸型由外砂型和型芯组合而成。为了提高铸件的表面质量,常在砂型和型芯表面刷一层涂料。涂料的主要成分是耐火度高、高温化学稳定性好的粉状材料和粘结剂。 注射成型:塑料在注塑机加热料筒中塑化后,由柱塞或往复螺杆注射到闭合模具的模腔中形成制品的塑料加工方法。此法能加工外形复杂、尺寸精确或带嵌件的制品,生产效率高。屈服强度:大于此极限的外力作用,将会使零件永久失效,没法恢复。这个压强叫做屈服强度。 退火:将金属构件加热到高于或低于临界点,保持一定时间,随后缓慢冷却,从而获得接近平衡状态的组织与性能的金属热处理工艺。 回火:将淬火后的钢,在AC1以下加热、保温后冷却下来的热处理工艺。 Q195:是一种碳素结构钢。屈服强度195MPA。 45:优质碳素结构钢,平均含碳量为0.45% 9CrSi:含碳量为0.9%,铬、硅含量均小于15%的合金工具钢 胶合板:是由木段旋切成单板或由木方刨切成薄木,再用胶粘剂胶合而成的三层或多层的板状材料,通常用奇数层单板,并使相邻层单板的纤维方向互相垂直胶合而成。 纤维板:采用木材加工的废料或植物纤维做原料,经过破碎、浸泡、制浆、成型、干燥和热压等工序制成的一种人造板材。 熔模铸造又称失腊法。通常是指在易熔材料制成模样,在模样表面包覆若干层耐火材料制成型壳,再将模样熔化排出型壳,从而获得无分型面的铸型,经高温焙烧后即可填砂浇注的铸造方案。 压力铸造:实质是在高压作用下,使液态或半液态金属以较高的速度充填压铸型(压铸模具)型腔,并在压力下成型和凝固而获得铸件的方法。 金属型铸造:又称硬模铸造,它是将液体金属浇入金属铸型,以获得铸件的一种铸造方法。特点:铸型一般由金属制成,铸件重量和形状都会有所限制。 点焊:是焊件在接头处接触面的个别点上被焊接起来。点焊要求金属要有较好的塑性。碳化焰:在燃烧过程中,可燃气体乙炔过量,火焰中有黑烟。游离的碳会渗入到熔池,增加焊孔的含碳量。如果有过多的氢气进入熔池会产生气孔裂纹。 中性焰:在燃烧过程中,氧量的供给量恰好等于气体完全燃烧的需氧量,燃料后的产物中既没有多余的氧气也没有因缺氧而生成的一氧化碳等还原性气体的火焰。 脱模斜度:也就是拔模斜度,是为了方便出模而在模膛两侧设计的斜度。脱模斜度的取向要根据塑件的内外型尺寸而定。 加强筋:在结构设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结构体悬出面过大,或跨度过大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结构件本身的连接面能承受的负荷有限,则在两结合体的公共垂直面上增加一块加强板,俗称加强肋(在工程上念JIN筋),以增加结合面的强度。 榫结合:材料设计成互相扣紧的凹凸,不需要钉子胶水等连接,只需敲打。 胶结合:是木制品常用的一种结合行式,主要用于实木板的拼接及榫头和榫孔的胶合,其特点是制作简便、结构牢固、外形美观,产品形式不受手工工艺的局限。

化工热力学复习题

化工热力学复习题 1、等熵膨胀后的温度一定是。 2、汽轮机出口压力下降,会使朗肯循环的效率 3、在相同温度区间工作的制冷循环,以逆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为(最大、最小、不定) 4、在制冷循环中,所用的装置有,, 5、理想气体的微分节流效应系数(Joule-Thomson系数)等于,这也意味着节流前后理想气体的温度(降低、升高、不变,不确定)。 6、理想气体节流膨胀后,节流效应系数μH效应。 7、在相同温度区间工作的蒸汽动力循环,以卡诺循环的热效率为(最大、最小、不定)。 8、消耗外功,实现热由低温区向高温区传递的逆向循环中,维持低于环境温度操作的叫循环,维持高于环境温度操作的叫循环或循环。 9、为提高朗肯循环热效率可采用: 11、朗肯循环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12、节流膨胀是:。 13、热泵是指 14、制冷是将体系的温度降低到的操作。 三、名词解释 1、制冷 2、节流膨胀 3、干度 4、自由度 四、作图及简答 1、改进朗肯循环的途径有哪些? 2、请画出朗肯循环的示意图,并画出其在温熵图上的表示? 3、μJ的变化对截流后温度的变化有何影响? 4、试述蒸汽参数对朗肯循环热效率的影响? 5、画出双级复叠式制冷循环的实物图,指明设备的名称,并在TS图上作出制冷循环示意图 6、选择制冷剂应满足什么要求? 7、简述吸收制冷循环的过程并画流程图 8、简述复叠式制冷循环的特点。 9、影响朗肯循环热效率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为什么回热循环能提高循环的热效率? 10、卡诺循环中,冷热源温差越大,制冷系数是越大还是越小,为什么? 11、选择制冷剂时要求制冷剂在大气压力下沸点要低,为什么?

五、计算题 1、某制冷机中采用氨做制冷剂,以25℃的饱和液体进入节流阀,离开阀的温度为-20℃,试求:(1)节流过程的有效能损失。(2)当节流过程中制冷剂从环境吸收4.2kJ/kg热量时,有效能的损失。设P0=0.1Mpa,T0=27℃For NH3 4、蒸气动力循环中锅炉产生的蒸汽压力为60×105Pa,温度为500℃,该蒸汽经节流做绝热膨胀后压力降至40×105 Pa,然后进入汽轮机作可逆绝热膨胀到排气压力0.06×105 Pa.(1)画出T-S图、H-P图(2)乏汽的干度(3)气轮机对外做的功(4)热力学效率 5、某柴油机的功率为35KW,该机热力循环的最高热源温度为1800K,低温热源温度为300K,每Kg柴油燃烧后放热为42705KJ,试求柴油的最低消耗量。如果实际循环的热效率为相应卡诺循环的40%,则柴油消耗量为多少? 6、朗肯循环中水蒸气进气轮机的蒸气压力为50×105Pa,温度为360℃,乏气压力为0.1×105 Pa,为减少输出功率,采用锅炉出口的水蒸气先经过节流阀适当降压再送进气轮机膨胀作功,如果要求输出的功量降至正常情况的84%,问节流后进气轮机前的蒸汽状态?画出T-S 图 已知:P=50×105Pa, T=360℃时H=3188.7kj/kg,S=7.666 kj/kg.k P=0.1×105Pa时,饱和液体的H=191.83 kj/kg, S=0.6493 kj/kg.k 饱和蒸汽的H=2584.7 kj/kg, S=8.1502 kj/kg.k 7、朗肯循环中水蒸气进气轮机的蒸气压力为7000 kPa,温度为550℃,乏气压力为20 kPa, 汽轮机和泵的效率均为0.75,要求输出功率为100000 kW。 1)作出理想朗肯循环和实际朗肯循环TS图2)计算该循环的热效率3)确定蒸汽流量(吨/小时)

化工热力学详细答案

化工热力学详细答案

————————————————————————————————作者:————————————————————————————————日期:

化工热力学第二章作业解答 2.1试用下述三种方法计算673K ,4.053MPa 下甲烷气体的摩尔体积,(1)用理想气体方程;(2)用R-K 方程;(3)用普遍化关系式 解 (1)用理想气体方程(2-4) V = RT P =68.314673 4.05310 ??=1.381×10-3m 3·mol -1 (2)用R-K 方程(2-6) 从附录二查的甲烷的临界参数和偏心因子为 Tc =190.6K ,Pc =4.600Mpa ,ω=0.008 将Tc ,Pc 值代入式(2-7a )式(2-7b ) 2 2.50.42748c c R T a p ==2 2.5 6 0.42748(8.314)(190.6)4.610???=3.224Pa ·m 6·K 0.5·mol -2 0.0867c c RT b p = =6 0.08678.314190.6 4.610 ???=2.987×10-5 m 3·mol -1 将有关的已知值代入式(2-6) 4.053×106= 5 8.314673 2.98710 V -?-?-0.553.224(673)( 2.98710)V V -+? 迭代解得 V =1.390×10-3 m 3·mol -1 (注:用式2-22和式2-25迭代得Z 然后用PV=ZRT 求V 也可) (3)用普遍化关系式 673 3.53190.6 r T T Tc === 664.053100.8814.610r P P Pc ?===? 因为该状态点落在图2-9曲线上方,故采用普遍化第二维里系数法。 由式(2-44a )、式(2-44b )求出B 0和B 1 B 0=0.083-0.422/Tr 1.6=0.083-0.422/(3.53)1.6=0.0269 B 1=0.139-0.172/Tr 4.2=0.139-0.172/(3.53)4.2=0.138 代入式(2-43) 010.02690.0080.1380.0281BPc B B RTc ω=+=+?= 由式(2-42)得 Pr 0.881110.0281 1.0073.53BPc Z RTc Tr ???? =+=+?= ??? ???? V =1.390×10-3 m 3·mol -1 2.2试分别用(1)Van der Waals,(2)R-K ,(3)S-R-K 方程计算27 3.15K 时将CO 2压缩到比体积为 550.1cm 3·mol - 1所需要的压力。实验值为3.090MPa 。 解: 从附录二查得CO 2得临界参数和偏心因子为

(能源化工行业)化工工程师

(能源化工行业)化工工 程师

化工工程师公共基础考试科目和主要内容 1.数学(考题比例20%) 1.1空间解析几何向量代数、直线、平面、柱面、旋转曲面、二次曲面和空间曲线等方面知识。 1.2微分学极限、连续、导数、微分、偏导数、全微分、导数和微分的应用等方面知识,掌握基本公式,熟悉基本计算方法。 1.3积分学不定积分、定积分、广义积分、二重积分、三重积分、平面曲线积分、积分应用等方面知识,掌握基本公式和计算方法。 1.4无穷级数数项级数、幂级数、泰勒级数和傅立叶级数等方面的知识。 1.5微分方程可分离变量方程、壹阶线性方程、可降阶方程及常系数线性方程等方面的知识。 1.6概率和数理统计概率论部分,随机事件和概率、古典概率、壹维随机变量的分布和数字特征等方面的知识。数理统计部分,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及壹元回归分析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热力学(考题比例9%) 2.1气体状态参量、平衡态、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的压力和温度的统计解释。 2.2功、热量和内能。 2.3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原理、理想气体内能、平均碰撞次数和平均自由程、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 2.4热力学第壹定律及其对理想气体等值过程和绝热过程的应用、气体的摩尔热容、焓。 2.5热力学过程、循环过程。 2.6热机效率。 2.7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统计意义、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熵。 3.普通化学(考题比例14%) 3.1物质结构和物质状态原子核外电子分布、原子和离子的电子结构式、原子轨道和电子云概念、离子键特征、共价键特征及类型。分子结构式、杂化轨道及分子空间构型、

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分子间力和氢键。分压定律及计算。液体蒸气压、沸点、汽化热。晶体类型和物质性质的关系。 3.2溶液溶液的浓度及计算。非电解质稀溶液通性及计算、渗透压概念。电解质溶液的电离平衡、电离常数及计算、同离子效应和缓冲溶液、水的离子积及pH、盐类水解平衡及溶液的酸碱性。多相离子平衡及溶液的酸碱性、溶度积常数、溶解度概念及计算。 3.3周期律周期表结构:周期和族、原子结构和周期表关系。元素性质及氧化物及其水化物的酸碱性递变规律。 3.4化学反应方程式,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化学反应方程式写法及计算、反应热概念、热化学反应方程式写法。化学反应速率表示方法、浓度和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速率常数和反应级数、活化能及催化剂概念。化学平衡特征及平衡常数表达式,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及计算,压力熵和化学反应方向判断。 3.5氧化仍原和电化学氧化剂和仍原剂、氧化仍原反应方程式写法及配平。原电池组成及符号、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标准电极电势、能斯特方程及电极电势的应用、电解和金属腐蚀。 3.6有机化学有机物特点、分类及命名、官能团及分子结构式。有机物的重要化学反应:加成、取代、消去、缩合、氧化、加聚和缩聚。典型的有机物的分子式、性质及用途:甲烷、乙烷、苯、甲苯、乙醇、酚、乙醛、乙酸乙酯、乙胺、苯胺、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酸酯类、工程塑料(ABS)、橡胶、尼龙66。 4.工程力学(考题比例15%) 4.1理论力学 4.1.1静力学平衡、刚体、力、约束、静力学公理、受力分析、力对点之矩、力对轴之矩、力偶理论、力系的简化、主矢、主矩、力系的平衡、物体系统(含平面静定桁架)的平衡、滑动摩擦、摩擦角、自锁、考虑滑动摩擦时物体系统的平衡、重心。4.1.2运动学点的运动方程、轨迹、速度和加速度、刚体的平动、刚体的定轴转动、转动方程、角速度和加速度、刚体内任意壹点的速度和加速度。4.1.3动力学动力学基本定律、质点运动微分方程、动量、冲量、动量定律。动量守恒的条件、质心、质心运动定理、质心运动守恒的条件。动量矩、动量矩定律、动量矩守恒的条件、刚体的定轴转动微分方程、转动惯量、回转半径、转动惯量的平行轴定律、功、动能、势能、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惯性力、刚体惯性力系的简化、达朗伯原理、单自由度系统线性振动的微分方程、振动周期、频率和振幅、约束、自由度、广义坐标、虚位移、理想约束、虚位移原理。

金属工艺的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强度——强度是金属材料在静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 屈服点----开始出现微量的塑性变形的应力。 抗拉强度----断裂之前所受最大应力。 塑性——塑性是金属材料在静载荷作用下产生永久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塑性指标用伸长率δ和断面收缩率ψ来表示。δ、ψ值越大,表示材料的塑性越好。 硬度——硬度是衡量金属材料软硬的一个指标。 布氏硬度----HBS(钢球)HBW(合金球)-----数值+字符+直径/载荷/时间 洛氏硬度---- HRA与HRC(金刚石顶角为120°的圆锥体)HRB(钢球) 维氏硬度----HV向对面间为136°的正四棱锥金刚石 韧性——金属材料抵抗冲击载荷作用而不破坏的能力,称为韧性。 疲劳强度——金属材料在无限多次交变载荷作用下而不破坏的最大应力称为疲劳强 晶体——指其组成微粒(原子、离子或分子)呈规则排列的物质 晶格——抽象地用于描述原子在晶体中排列形式的空间几何格子,称为晶格。 晶胞——组成晶格的最小几何单元称为晶胞。 单晶体—一块晶体内部的晶格位向(即原子排列的方向)完全一致,称这块晶体为单晶体。 多晶体——由许多晶粒组成的晶体称为多晶体。 晶界—一将任何两个晶体学位向不同的晶粒隔开的那个内界面称为晶界。 晶粒—一多晶体材料内部以晶界分开的、晶体学位向相同的晶体称为晶粒。 结晶—一通过凝固形成晶体的过程称为结晶(包含晶核的形成与晶核的长大)。 变质处理—一在浇注前,将少量固体材料加入熔融金属液中,促进金属液形核,以改善其组织和性能的 合金—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元素或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金属材料。 组元—一组成合金最基本的、独立的物质称为组元。 .相—一在一个合金系统中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并与该系统的其余部分以界面分开。 组织—一金属及其合金内部涉及晶体或晶粒的大小、方向、形状、排列状况等组成关系的构造情况。 固溶体——一个(或几个)组元的原子(化合物)溶入另一个组元的晶格中,而仍保持另一组元的晶格类 型的固态金 属晶体,固溶体分间隙固溶体和置换固溶体两种。 固溶强化——由于溶质原子进入溶剂晶格的间隙或结点,使晶格发生畸变,使固溶体硬度和强度升高 弥散强化——金属化合物细小均匀分布在固溶体基体上是,能显著提高合金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的现象 化合物——合金组元间发生化合作用,生成一种具有金属性能的新的晶体固态结构。 机械混合物——由两种晶体结构而组成的合金组成物,虽然是两面种晶体,却是一种组成成分,具有独立的机械性能。 铁素体—一α-Fe内固溶有碳所形成的体心立方的固溶体F(或α) 奥氏体—一γ-Fe内固溶有碳所形成的面心立方的固溶体,常用符号A(或γ)

化工热力学考试题目三

化工热力学考试题目3 一、选择题 1、关于化工热力学用途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可以判断新工艺、新方法的可行性; B.优化工艺过程; C.预测反应的速率; D.通过热力学模型,用易测得数据推算难测数据,用少量实验数据推算大量有用数据; E.相平衡数据是分离技术及分离设备开发、设计的理论基础。 2、纯流体在一定温度下,如压力低于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则此物质的状态为( )。 A .饱和蒸汽 B.饱和液体 C .过冷液体 D.过热蒸汽 3、超临界流体是下列( )条件下存在的物质。 A.高于T c 和高于P c B.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下 C.低于T c 和高于P c D.高于T c 和低于P c 4、对单原子气体和甲烷,其偏心因子ω,近似等于( )。 A. 0 B. 1 C. 2 D. 3 5、关于化工热力学研究特点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研究体系为实际状态。 B 、解释微观本质及其产生某种现象的内部原因。 C 、处理方法为以理想态为标准态加上校正。 D 、获取数据的方法为少量实验数据加半经验模型。 E 、应用领域是解决工厂中的能量利用和平衡问题。 6、关于化工热力学研究内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判断新工艺的可行性。 B.化工过程能量分析。 C.反应速率预测。 D.相平衡研究 7、分) ,400K 的2N 1kmol 体积约为( ) A 3326L B 332.6L C 3.326L D 3 m 8、下列气体通用常数R 的数值和单位,正确的是( ) A K kmol m Pa ???/10314.83 3 B kmol K C K atm cm /3 ? D K kmol J ?/ 9、纯物质 PV 图临界等温线在临界点处的斜率和曲率都等于( )。 A. -1 B. 0 C.1 D. 不能确定 10、对理想气体有( )。 0)/.(??T P H B 0)/.(=??T P H C 0)/.(=??P T H D 11、对单位质量,定组成的均相流体体系,在非流动条件下有( )。 A . dH = TdS + Vdp B .dH = SdT + Vdp C . dH = -SdT + Vdp D. dH = -TdS -Vdp

化工热力学答案(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化工热力学第二章作业解答 2.1试用下述三种方法计算673K ,4.053MPa 下甲烷气体的摩尔体积,(1)用理想气体方程;(2)用R-K 方程;(3)用普遍化关系式 解 (1)用理想气体方程(2-4) V = RT P = 6 8.314673 4.05310 ??=1.381×10-3m 3·mol -1 (2)用R-K 方程(2-6) 从附录二查的甲烷的临界参数和偏心因子为 Tc =190.6K ,Pc =4.600Mpa ,ω=0.008 将Tc ,Pc 值代入式(2-7a )式(2-7b ) 2 2.50.42748c c R T a p ==2 2.56 0.42748(8.314)(190.6)4.610???=3.224Pa ·m 6·K 0.5·mol -2 0.0867c c RT b p ==6 0.08678.314190.64.610 ???=2.987×10-5 m 3·mol -1 将有关的已知值代入式(2-6) 4.053×106= 5 8.314673 2.98710V -?-?- 0.553.224 (673)( 2.98710) V V -+? 迭代解得 V =1.390×10-3 m 3·mol -1 (注:用式2-22和式2-25迭代得Z 然后用PV=ZRT 求V 也可) (3)用普遍化关系式 673 3.53190.6 r T T Tc === 6 6 4.053100.8814.610r P P Pc ?===? 因为该状态点落在图2-9曲线上方,故采用普遍化第二维里系数法。 由式(2-44a )、式(2-44b )求出B 0和B 1 B 0=0.083-0.422/Tr 1.6=0.083-0.422/(3.53)1.6=0.0269 B 1=0.139-0.172/Tr 4.2=0.139-0.172/(3.53)4.2=0.138 代入式(2-43) 010.02690.0080.1380.0281BPc B B RTc ω=+=+?= 由式(2-42)得 Pr 0.881110.0281 1.0073.53BPc Z RTc Tr ???? =+=+?= ??? ???? V =1.390×10-3 m 3·mol -1

(能源化工行业)常用化工原料

(能源化工行业)常用化工 原料

硫酸镍 化学式及产品介绍 化学式为NiSO4 硫酸镍分为有无水物、六水物和七水物三种。商品多为六水物,有α-型和β-型俩种变体,前者为蓝色四方结晶,后者为绿色单斜结晶。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易溶于醇和氨水。 二、作用和用途 硫酸镍主要用于电镀工业,是电镀镍和化学镍的主要镍盐,也是金属镍离子的来源,能在电镀过程中,离解镍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无机工业用作生产其他镍盐如硫酸镍铵、氧化镍、碳酸镍等的主要原料。另外,仍可用于生产镍镉电池等。 包装和贮存 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和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氯化镍 化学式及产品介绍 化学式为NiCl2别名:氯化亚镍 氯化镍的性状为绿色结晶性粉末。在潮湿空气中易潮解,受热脱水,在真空中升华,能很快吸收氨。溶于乙醇、水和氢氧化铵,其水溶液呈酸性,pH约4。 二、作用和用途 氯化镍主要用作电镀和催化剂,由镍和硫硝混酸反应得到。 三、包装和贮存 密封阴凉干燥保存。 氨基磺酸镍 化学式及产品介绍 化学式为Ni(NH2SO3)2.4H2O 氨基磺酸镍的性状呈绿色结晶,易溶于水、液氨、乙醇,微溶于丙酮。水溶液呈酸性,有吸湿性,潮湿空气中很快潮解。干燥空气中缓慢风化,受热时会失去四个分子水,温度高于110时开始分解且形成碱式盐,继续加热生成棕黑色的三氧化二镍和绿色的氧化亚镍的混合物。 二、作用和用途 氨基磺酸镍是壹种优良的电镀主盐,因其内应力低、电镀速度快、溶解度大、无污染等,而成为近年国际上发展较快的壹种电镀主盐。已广泛应用于冶金、镍网、电子、汽车、航天、兵器、造币、无线电、彩色铝合金等行业。 三、包装和贮存 贮存于通风、干燥的库房中。包装必须完整密封,注意防潮。运输过程中要防雨淋和日光曝晒。消泡剂 分子式及产品介绍 破泡剂·抑泡剂·脱泡剂总称为消泡剂。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有害泡沫,需要添加消泡剂。消泡剂的种类很多,有机硅氧烷、聚醚、硅和醚接枝、含胺、亚胺和酰胺类的,具有消泡速度快,抑泡能力强的特性。 二、作用和用途 消泡剂广泛应用于线路板、工业清洗、清除胶乳、纺织上浆、食品发酵、生物医药、涂料、石油化工、造纸等行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泡沫。 三、包装和贮存 密封,放置在阴凉干燥处远离火源。 氢氧化钠 化学式及产品介绍

金属工艺学名词解释

《金属工艺学》名词解释 第二篇铸造 1、铸造:将液态金属浇注到铸型中,待其冷却凝固,以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毛坯或零件的成形方法,称为铸造。 2、充型:液态合金填充铸型的过程,简称充型。 3、液态合金的充型能力:液态合金充满铸型型腔,获得形状准确、轮廓清晰铸件的能力,称为液态合金的充型能力。 4、合金的流动性:液态合金本身的流动能力。 5、逐层凝固:纯金属或共晶成分合金在凝固过程中因不存在液、固并存的凝固区,故断面上外层的固体和内层的液体由一条界线清楚地分开。随着温度的下降,固体层不断加厚、液体层不断减少,直达铸件中心,这种凝固方式称为逐层凝固。 6、糊状凝固:如果合金的结晶温度范围很宽,且铸件的温度分布较为平坦,则在凝固的某段时间内,铸件表面并不存在固体层,而液、固并存的凝固区贯穿整个断面。由于这种凝固方式与水泥类似,即先呈糊状而后固化,故称糊状凝固。 7、中间凝固:大多数合金的凝固介于逐层凝固和糊状凝固之间,称为中间凝固方式。 8、收缩:合金从浇注、凝固直至冷却到室温,其体积或尺寸缩减的现象,称为收缩。 9、缩孔:集中在铸件上部或最后凝固部位容积较大的孔洞。 10、缩松:分散在铸件某区域内的细小缩孔,称为缩松。 11、顺序凝固:在铸件上可能出现缩孔的厚大部位通过安放冒口等工艺措施,使铸件远离冒口的部位先凝固;然后是靠近冒口部位凝固;最后才是冒口本身的凝固。

第三篇金属塑性加工 1、金属塑性加工:利用金属的塑性,使其改变形状、尺寸和改善性能,获得型材、棒材、板材、线材或锻压件的加工方法。 2、锻造:在加压设备及工(模)具的作用下,使坯料、铸锭产生局部或全部的塑性变形,以获得一定几何尺寸、形状和质量的锻件的加工方法。 3、冲压:使板料经分离或成形而得到制品的工艺统称。 4、挤压:坯料在封闭模腔内受三向不均匀压应力作用下,从模具的孔口或缝隙挤出,使之横截面积减小,称为所需制品的加工方法。 5、轧制: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在旋转轧辊的压力作用下,产生连续塑性变形,获得所要求的截面形状并改变其性能的方法。 6、拉拔:坯料在牵引力作用下通过模孔拉出,使之产生塑性变形而得到截面小、长度增加制品的工艺。 7、塑性变形:当外力增大到使金属的内应力超过该金属的屈服点后,即使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取

化工热力学名词解释

化工热力学名词解释 1、(5分)偏离函数:* M M M R -= 指气体真实状态下的热力学性质M 与同一T ,P 下当气体 处于理想状态下热力学性质M* 之间的差额。 2、(5分)偏心因子: 000 .1)lg(7.0--==r T s r P ω 表示分子与简单的球形流体(氩,氪、氙) 分子在形状和极性方面的偏心度。 3、(5分)广度性质 4、(5分)R-K 方程(Redlich -Kwong 方程) 5、(5分)偏摩尔性质:偏摩尔性质 i j n P T i i n nM M ≠??=,,]) ([ 在T 、P 和其它组分量n j 均不变情况下,向无限多的溶液中加入1mol 的组分i 所引起的一系列热力学性质的变化。 6、(5分)超额性质:超额性质的定义是 M E = M -M id ,表示相同温度、压力和组成下,真实 溶液与理想溶液性质的偏差。ΔM E 与M E 意义相同。其中G E 是一种重要的超额性质,它与活度系数 7、(5分)理想溶液:理想溶液有二种模型(标准态):^ f i id = X i f i (LR ) 和 ^ f i id = X i k i (HL ) 有三个特点:同分子间作用力与不同分子间作用力相等,混合过程的焓变化,内能变化和体 积变化为零,熵变大于零,自由焓变化小于零。 8、(5分)活度: 化工热力学简答题 1、(8分)简述偏离函数的定义和作用。 偏离函数定义, * M M M R -= 指气体真实状态下的热力学性质M 与同一T ,P 下当气体处于理想状态下热力学性质M* 之间的差额。如果求得同一T ,P 下M R ,则可由理想气体的M* 计算真实气体的M 或ΔM 。 2、(8分)甲烷、乙烷具有较高的燃烧值,己烷的临界压力较低,易于液化,但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既不是甲烷、乙烷也不是己烷,而是丙烷、丁烷和少量的戊烷。试用下表分析液化气成分选择的依据。

化工热力学习题集(附答案)

模拟题一 1. T 温度下的纯物质,当压力低于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时,则气体的状态为( c ) A. 饱和蒸汽 B. 超临界流体 C. 过热蒸汽 2. T 温度下的过冷纯液体的压力P ( a ) A. >()T P s B. <()T P s C. =()T P s 3. T 温度下的过热纯蒸汽的压力P ( b ) A. >()T P s B. <()T P s C. =()T P s 4. 纯物质的第二virial 系数B ( a ) A 仅是T 的函数 B 是T 和P 的函数 C 是T 和V 的函数 D 是任何两强度性质的函数 5. 能表达流体在临界点的P-V 等温线的正确趋势的virial 方程,必须至少用到( a ) A. 第三virial 系数 B. 第二virial 系数 C. 无穷项 D. 只需要理想气体方程 6. 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 a ) A. 丙烷、丁烷和少量的戊烷 B. 甲烷、乙烷 C. 正己烷 7. 立方型状态方程计算V 时如果出现三个根,则最大的根表示( ) A. 饱和液摩尔体积 B. 饱和汽摩尔体积 C. 无物理意义 8. 偏心因子的定义式( ) A. 0.7lg()1s r Tr P ω==-- B. 0.8lg()1s r Tr P ω==-- C. 1.0lg()s r Tr P ω==- 9. 设Z 为x ,y 的连续函数,,根据欧拉连锁式,有( ) A. 1x y z Z Z x x y y ?????????=- ? ? ?????????? B. 1y x Z Z x y x y Z ?????????=- ? ? ?????????? C. 1y x Z Z x y x y Z ?????????= ? ? ?????????? D. 1y Z x Z y y x x Z ?????????=- ? ? ?????????? 10. 关于偏离函数M R ,理想性质M *,下列公式正确的是( ) A. *R M M M =+ B. *2R M M M =- C. *R M M M =- D. *R M M M =+ 11. 下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纯物质无偏摩尔量 。 (B )任何偏摩尔性质都是T ,P 的函数。

能源化工产业

银川市重点产业技术需求汇编 银川市科学技术局 二O一一年九月 能源化工产业 一、共性技术需求 1、煤矸石综合利用技术; 2、高盐废水和生化处理后的污泥处理与无害化利用技术; 3、脱硫废液处理与无害化利用技术; 4、煤气中的硫化氢处理与副产品利用技术(每方米达到20毫克以下); 5、煤炭地下深层气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6、风能利用技术:导风墙、风道、涡轮发电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7、薄膜太阳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8、锅炉、煅烧炉、燃气炉热能回收技术。 二、个性技术需求: 1、汽油加氢工艺与催化剂国产化技术; 2、二氧化碳减排与利用技术; 3、化纤中间体合成技术 4、PX、PTA的生产技术与环保技术。 5、GSP干煤粉气化技术的消化吸收(主要解决合成气带灰与洗涤水带灰渣问题); 6、MTP技术的消化与吸收(主要解决进一步提高丙烯

收率问题与MTP催化剂的国产化研究应用问题); 7、煤炭间接液化项目国内与国外的技术比选; 8、煤炭直接液化项目国内与国外的技术比选; 9、煤制天然气项目国内与国外的技术比选; 10、高硫焦炭的脱硫技术; 11、烟气中氮氧化物的去除技术; 12、焦炉废气余热利用技术; 13、炼焦、焦炉煤气及煤焦油深加工产品技术。 14、电石下游产品链的开发; 15、二氧化碳回收利用技术; 装备制造产业 一、共性技术需求 1、三轴以上机床数控系统,国外限制进口,国内尚无解决方案,希望有较高可靠性,与国外产品相当,价格适中的国产系统配套。 2、机床数控系统现从国外进口,希望能够自主研发实现国产化,有较高可靠性,与国外产品相当,降低系统配套价格。 3、三维实体设计软件的应用推广。目前普遍应用SolidWorks软件,但在装备制造业普及率不高,软件的二次开发难度较大。 二、个性技术需求 1、数控机床研发 (1)机床防撞技术;

机械制造工艺学名词解释

1.生产过程:指把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全过程。 2.工艺过程:机器生产过程中,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物理、力学性能 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 3.热处理工艺过程:在热处理车间,对机器零件的半成品通过各种热处理方法,直接改变 它们的材料性质的过程,称为热处理工艺过程。 4.装配工艺过程:将合格的机器零件和外购件,标准件装配成组件,部件和机器的过程, 则称为装配工艺过程。 5.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用机械加工方法逐步改变毛坯的形态,使其成为合格零件所进行的 全部过程。 6.生产纲领:机器产品在计划期内应当生产的产品产量和进度计划称为该产品的生产纲 领。 7.生产批量:指一次投入或产出的同一产品或零件的数量。 8.生产类型: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大量生产(13年、14年) 9.工艺规程:规定产品或零部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 10.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规定产品或零部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 (14年) 11.基准:在零件图上或实际的零件上,用来确定其它点、线、面的位置时所依据的点、 线、面。

12.设计基准:零件工作图上用来确定其它点、线、面位置的基准。 13.工艺基准:加工、测量和装配过程中使用的基准。(13年) 14.工序基准:在工序图上用来确定本工序所加工表面加工后的位置尺寸和位置关系的基 准。 15.定位基准:加工中用于定位的基准。(14年) 16.测量基准:工件测量时所用的基准。 17.装配基准:在装配时用来确定零件或部件在机器中的相对位置所采用的基准。 18.工件定位:采取一定的约束措施来限制自由度,通常可用约束点群来描述,而且一个 自由度只需要一个约束点来限制。 19.定位:使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中占有正确的位置。 20.装夹:将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定位,夹紧的过程称为装夹。 21.定位误差:指由于工件定位造成的加工面相对工序基准的位置误差。 22.基准不重合误差:由于定位基准与工序基准不一致所引起的定位误差。 23.基准位置误差:由于工件的定位表面或夹具上的定位元件制作不准确引起的定位误差。 24.六点定位原理:用六个支承点来分别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从而使工件在空间得到 确定定位的方法。 25.完全定位:工件的六个自由度完全被限制的定位。(14年)

化工热力学各章节习题

化工热力学各章节习题 第一章 绪论 一、选择题(共3小题,3分) 1、(1分)关于化工热力学用途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可以判断新工艺、新方法的可行性。 B.优化工艺过程。 C.预测反应的速率。 D.通过热力学模型,用易测得数据推算难测数据;用少量实验数据推算大量有用数据。 E.相平衡数据是分离技术及分离设备开发、设计的理论基础。 2、(1分)关于化工热力学研究特点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研究体系为实际状态。 (B )解释微观本质及其产生某种现象的内部原因。 (C )处理方法为以理想态为标准态加上校正。 (D )获取数据的方法为少量实验数据加半经验模型。 (E )应用领域是解决工厂中的能量利用和平衡问题。 3、(1分)关于化工热力学研究内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判断新工艺的可行性。 B.化工过程能量分析。 C.反应速率预测。 D.相平衡研究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3小题,3分) 1、(1分)C 2、(1分)B 3、(1分)C 第二章 流体的PVT 关系 一、选择题(共17小题,17分) 1、(1分)纯流体在一定温度下,如压力低于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则此物质的状态为( )。 A .饱和蒸汽 B.饱和液体 C .过冷液体 D.过热蒸汽 2、(1分)超临界流体是下列 条件下存在的物质。 A.高于T c 和高于P c B.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下 C.低于T c 和高于P c D.高于T c 和低于P c 3、(1分)对单原子气体和甲烷,其偏心因子ω,近似等于 。 A. 0 B. 1 C. 2 D. 3 4、(1分)0.1Mpa ,400K 的2N 1kmol 体积约为__________ A 3326L B 332.6L C 3.326L D 33.263 m 5、(1分)下列气体通用常数R 的数值和单位,正确的是__________ A K kmol m Pa ???/10314.83 3 B 1.987cal/kmol K C 82.05 K atm cm /3 ? D 8.314K kmol J ?/

化工热力学作业答案

一、试计算一个125cm 3的刚性容器,在50℃和18.745MPa 的条件下能贮存甲烷多少克(实验值是17克)?分别比较理想气体方程、三参数对应态原理和PR 方程的结果。 解:查出T c =190.58K,P c =4.604MPa,ω=0.011 (1) 利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nRT PV = g m RT PV n 14872.0=?== (2) 三参数对应态原理 查表得 Z 0=0.8846 Z 1=0.2562 (3) PR 方程利用软件计算得g m n mol cm V 3.1602.1/7268.1223=?=?= 二、用virial 方程估算0.5MPa ,373.15K 时的等摩尔甲烷(1)-乙烷(2)-戊烷(3)混合物的摩尔体积(实验值5975cm 3mol -1)。已知373.15K 时的virial 系数如下(单位:cm 3 mol -1), 399,122,75,621,241,20231312332211-=-=-=-=-=-=B B B B B B 。 解:混合物的virial 系数是 44 .2309 399 212227526212412022231 132332122132 3222121313 1 -=?-?-?----= +++++==∑∑==B y y B y y B y y B y B y B y B y y B ij i j j i 298.597444.2305.0/15.373314.8/=-?=+=B P RT V cm 3 mol -1 三、(1) 在一定的温度和常压下,二元溶液中的组分1的偏摩尔焓如服从下式2 211 x H H α+=,并已知纯组分的焓是H 1,H 2,试求出H 2和H 表达式。 解: ()112221 2 2121121222dx x dx x x x dx dx H d x x H d x x H d αα-=-=???? ??-=- =得 2122x H H α+= 同样有2211 x H H α+= 所以 212211x x x H x H H x H i i α++==∑ ()()1,,o r r r r Z Z P T Z P T ω=+323.1518.745 1.696 4.071190.58 4.604r r T P = ===0.88640.0110.25620.8892Z =+?=30.88928.314323.15127.4/18.745 ZRT V cm mol P ??= ==1250.9812127.4t V n mol V ===15.7m g =

(能源化工行业)化工论文

(能源化工行业)化工论文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 顶岗实习的岗位技术工作报告 制粒的基本操作规程 姓名:李东阳 学号:1204080237 专业:应用化工技术(煤化方向) 班级:30802班 指导老师:邸青 第壹章实习单位简介 葵花药业集团(衡水)得菲尔有限X公司是壹家集科研开发、药品制造、医药商贸于壹体的综合型医药企业。X公司现有职工1000余人,其前身为河北(冀衡集团)华威制药有限X 公司,2009年X公司被认定为衡水市重点发展企业;在2009年河北省重点行业排头兵企业名单的医药制造业中,得菲尔位列第七,成功跻身省药企八强。2010年4月22日起,葵花药业集团正式在X公司控股,原华威得菲尔药业有限X公司正式更名为葵花药业集团(衡水)得菲尔有限X公司。 葵花药业集团(衡水)得菲尔有限X公司始终秉承“心系健康、宽广未来”的企业理念,坚持诚信为本和“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高绩效”的发展原则。在八年的发展历程中,葵花药业集团(衡水)得菲尔有限X公司生产及销售范围囊括了颗粒剂、片剂、硬胶囊剂、糖浆剂等共计十壹个剂型,二百壹十多个品种,且以颗粒剂生产为企业竞争优势,是全国最大的颗粒剂生产基地。X公司拥有胃舒宁颗粒和小儿清肺化痰口服液俩个国家二级中药保护品种。 作为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项目之壹的衡水市开发区医药产业园,始建于2007年11月份,占地面积220余亩,工程投资总额近3.6亿元,是目前衡水市经济开发区内正在建设中的最大的生产基地,也是衡水市经济开发区内唯壹壹家制药企业。新的产业园区工程共分五期:I 期工程主要为化药制剂项目,II期工程主要为宿舍办公楼及头孢车间;III期工程主要为中药现代化项目,IV期工程为现代医药物流项目,V期工程主要为注射剂项目。已完工的I期工程正式开始生产后,年生产能力可达普通颗粒剂15亿袋,普通片剂30亿片,普通胶囊10.4亿粒,青霉素类颗粒剂4.0亿袋、胶囊剂8亿粒;II期工程建成达产后,预计年生产能力达头孢菌素类颗粒剂5.8亿袋、胶囊剂6.8亿粒;III期工程建成达产后,预计年生产能力达中药颗粒剂年产10亿袋,中药片剂10亿片,中药胶囊7亿粒;IV期工程建成达产后,预计年销售额达10亿元;V期工程建成后,预计年生产能力达大输液0.6亿瓶袋,小水针1.5亿瓶。建成达产后的整个医药产业园区必将助力X公司发展更上壹层楼。 葵花药业集团(衡水)得菲尔有限X公司这个年轻的药业品牌将继续秉承“心系健康、宽广未来”的企业理念,不断开拓创新,扩大企业规模、拓展市场空间,全面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为衡水市经济快速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壹节岗位要求 1鞋柜的鞋要摆放整齐,鞋柜紧张时要俩人共用,不得将鞋放在地上. 2穿好工作服,戴好帽子,将头发塞到帽子内.不得配戴饰物 3按各设备操作规程严格要求 4操作必须检查个设备内有无异物 5搅拌时不允许将其他异物带入混合机 6清场要彻底不能有上批或上品种遗留物,避免污染、交叉污染和混批混药。 7制好的颗粒要干透均匀色泽壹致无色点

化工热力学名词解释讲课教案

化工热力学名词解释

化工热力学名词解释 1、(5分)偏离函数:* M M M R -= 指气体真实状态下的热力学性质M 与同一T , P 下当气体处于理想状态下热力学性质M* 之间的差额。 2、(5分)偏心因子: 000 .1)lg(7.0--==r T s r P ω 表示分子与简单的球形流体(氩, 氪、氙)分子在形状和极性方面的偏心度。 3、(5分)广度性质 4、(5分)R-K 方程(Redlich -Kwong 方程) 5、(5分)偏摩尔性质:偏摩尔性质 i j n P T i i n nM M ≠??=,,]) ([ 在T 、P 和其它组分量n j 均不变情况下,向无限多的溶液中加入1mol 的组分i 所引起的一系列热力学性质的变化。 6、(5分)超额性质:超额性质的定义是 M E = M -M id ,表示相同温度、压力和组成下,真实溶液与理想溶液性质的偏差。ΔM E 与M E 意义相同。其中G E 是一种重要的超额性质,它与活度系数 7、(5分)理想溶液:理想溶液有二种模型(标准态):^ f i id = X i f i (LR ) 和 ^ f i id = X i k i (HL ) 有三个特点:同分子间作用力与不同分子间作用力相等,混合过程的焓变化,内能变化和体积变化为零,熵变大于零,自由焓变化小于零。 8、(5分)活度: 化工热力学简答题 1、(8分)简述偏离函数的定义和作用。 偏离函数定义, * M M M R -= 指气体真实状态下的热力学性质M 与同一T ,P 下当气体处于理想状态下热力学性质M* 之间的差额。如果求得同一T ,P 下M R ,则可由理想气体的M* 计算真实气体的M 或ΔM 。 2、(8分)甲烷、乙烷具有较高的燃烧值,己烷的临界压力较低,易于液化,但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既不是甲烷、乙烷也不是己烷,而是丙烷、丁烷和少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