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优秀得医院建筑案例,分享给大家欣赏
英国两所医院建筑造型设计案例

英国两所医院建筑造型设计案例伯明翰伊丽莎白女王医院该医院于2010年6月开业,拥有1231张病床,是英国最大的医院之一。
*以高效、灵活为目标委托方的愿景是打造一个专注于每位患者、来访人员和医院员工的高效并且具有灵活性的建筑。
医院的设计既考虑了用户体验,又考虑了其功能的运营。
设计手法跨越了医院本身的限制,为更大范围的医疗园区提供了总体规划方案。
该园区中心是一个位于古罗马堡垒旧址上的新建公园。
主要公共空间包括新建医院、现有医学院校以及新的交通枢纽。
新急诊大楼的功能区达137000m2。
诊室和治疗室位于一座宽敞的3层裙楼,这为将来临床实践和技术的改变提供了最大限度的灵活性。
裙楼被数条宽阔的、纵贯南北的景观带分割为几部分,有利于建筑拥有更好的朝向,同时引入自然采光,并提供绵长的景观线。
医院病房区位于裙楼上部的中空椭圆形塔楼内。
这些塔楼被玻璃天桥一分为二,屋顶采用非对称设计,使南面可以吸收到更多的阳光。
病房楼进深较浅,这使病房内采光良好,并有自然通风。
*将造型与体量相衔接新医院的外形和体量与基地的环境有关,其退台造型将北部城区现有医院的城市体量和西南部毗邻住宅的郊区体量衔接起来。
医院体量同样考虑了基地高度紧凑的问题,方案将所有新建高层建筑远离现有精神病院,因为该楼在新医院施工的前3年仍需继续使用。
该设计利用了基地南面的斜坡,将服务入口、主入口和急诊入口设置在不同标高位置,这样简化了出入口的布置和医院内部的组织。
布里斯托绍斯密医院该医院设有800张床位,目前还在建设中。
*力求方便就医者和探视者新医院的设计和布局将方便就医者和探视人员寻路。
医院将设置一个主入口,其他相关部门将相近设置,以减少在院区的往返时间。
一走进医院,迎接就医者的是8层高带玻璃顶棚的中庭。
设计旨在使这个宽敞的中庭开放、明亮、轻盈而又热情,并提供充足的休息空间。
*为患者提供安全的进入医院的通道进入医院就可在等待区或者是附近的病房区观赏到或直接进入不远处的3个花园。
大宸设计:甲级建筑设计·医疗建筑设计节选

大宸设计:甲级建筑设计·医疗建筑设计节选希波克拉底:“了解怎样的人成了患者,比了解患者患了什么病更重要。
”01 海浪与白帆:Mole药房KLab Architecture项目位于希腊的比雷埃夫斯该地是欧洲最大的商业港口之一是希腊大陆与所属岛屿的交通纽带项目基地则位于港口附近该地遍布的老式仓库如今大多都被改造为夜店建筑师希望在改造既有建筑的同时保留并加固既有的石墙旨在给顾客提供全新的购物体验建筑师以基地的文脉为灵感设计新的混凝土结构和建筑立面以赋予项目所在的港口和城市以全新的活力尤其是以轮船甲板为灵感的建筑立面为这栋改造建筑和停泊在港口的船只创造良好的对话关系建筑师在药房的顶部利用穿孔金属板设计一个巨型的三角结构以让这栋建筑在比雷埃夫斯港口(port of Piraeus)最远端都可以明显地被人们看到药房外部的通道则被设计成台阶的形式为日后植物园的营造打下基础这栋翻新的建筑与毗邻的港口不管是概念上,还是外形空间上都保持稳定良好的关系药房的部建筑师在原有仓库的开放空间里置入一个新的夹层空间以从各个方向串联空间的流线地面层与夹层则是通过一个旋转楼梯连接的旨在连通上下层的同时于室创造一条富有动感的弧线此外旋转楼梯所形成的弧形空间为会议室和办公室的设置提供了充足的条件药房的室设计与外立面保持了高度的统一两者都是以海洋的形式语言作为设计的参照药房的首层是主要的销售区并配有一个小型实验室顾客的购物流线通过部的空间布局来引导在空间的整体排布上以药品的种类进行划分建筑师对部空间的主要关注点在于如何让每位顾客互相看见营造一种充满戏剧感的购物体验夹层的上方,药店的二层是一个多功能空间平日里可以提供瑜伽相关的课程练习以及戏剧方面的专题研讨会这样的空间设置对于一家药店来说是极其特殊的但建筑师却希望借此想法来强化顾客的购物体验日积月累这个多功能空间甚至会演变成药店里的公共客厅在这个项目中建筑师主要关注于如何给顾客提供独特的空间消费体验以及如何处理部空间与外部灯光间的关系而当顾客移步到药店顶层时部空间与外部城市和大海间的关系就会变得一目了然在材料选择上建筑师用钢材作为建筑的整体结构立面材料则采用了铝制的穿孔板再搭配外露的既有砖墙、夹层的木制地板和首层的水泥自流平而剩余的室天花和墙面则都是常见的白色石膏板药店的商品展参照博物馆的列设计使顾客拥有观展般的独特体验药店部空间的串联关系以及外部空间的创新设计都与基地的文化脉络保持牢固稳定的关系赋予顾客独一无二的购物环境02 玻璃幕墙下的土红色体量堪萨斯大学医学中心大楼这座透明的玻璃盒子建筑从外部可以透过幕墙看到里面围合每层空间的土红色幕墙板健康教育大楼建在原有停车场的位置是堪萨斯大学医学中心园区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角落它是堪萨斯州与密里州交界处这座建筑是该学院的医疗护理相关健康项目的初级教育设施“随着校园的不断扩大,健康教育大楼将占据现有临床、研究和教育建筑群的核心地理位置,同时也是跨学科资源交流的汇集地”建筑平面大致呈矩形由两栋翼楼组成两栋翼搂之间有一个玻璃连接体该大楼占地约为15956平方米部包含有教室、模拟实验室临床技能室、学生生活空间建筑外墙用玻璃和红砖做为饰面材料建筑西立面的上部空间悬挑于场地上方与熙熙攘攘的街道距离更近玻璃幕墙透明度很高从外部可以清晰地看到部空间即以土红色幕墙板围合的实验室“悬挑而出的西翼楼,就像一个巨大的灯笼一样,不论白天还是晚上,都能看到里面的高级模拟实验室,它仿佛悬挂在建筑中”“模拟空间中弯曲的土红色板和玻璃外壳,象征着在建筑中传授的实践和进步的课程”相比之下东立面则不太透明其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了传统砖石罗马砖为饰面材料在首层平面中砖格网的肌理似乎融化成一个格子状的屏幕人们透过玻璃可以看到里面的大型学习室建筑物的顶部也使用了类似策略以达到某些机械设备的需求建筑北侧有一条倾斜的人行道通向另一座研究建筑和停车场设计团队将一个风景优美的庭院融入建筑设计中该庭院的设计是受到堪萨斯州东部弗林特丘陵地区的启发构思而成从建筑物中排出的机械系统冷凝水可以用于灌溉景观建筑物的南侧与一座玻璃围成的桥相连这座桥穿过一条街道与奥尔-梅杰大厅相连这座玻璃桥的跨度为76米既是步行通道,又是社交场所室空间主要提供了学习和社交的空间大型的树状柱子既可提供结构支撑又能形成视觉趣味性建筑创造一系列正式和非正式空间鼓励合作和跨学科解决问题的学习形式大楼每一层的设计目的都在于促进学生之间友谊、社交和团队精神中心体量相当于交通枢纽里面提供通往各楼层的电梯和楼梯通道零售空间有助于激活建筑物的底层空间该中心体量具有若干可持续特征包括LED照明帮助控制加热和冷却的传感器北侧的天窗从地面上引入自然光线给地下的学习室带来自然照明在西立面上外部玻璃幕墙和部土红色幕墙板之间建立起半调节的热缓冲空间这个缓冲区有效减少能源消耗同时提供部视野、引入自然光线该大学建筑的能源消耗预计将比国家能源指导方针规定降低24%03 利兹市玛姬癌症关顾中心亲生命性的“植物藤架”这座面积为462平方米的建筑位于圣·詹姆斯大学医学院它是慈善机构的第26个中心玛姬癌症关顾中心位于一块倾斜的场地上由三个大型植物种植园组成每个种植园围合成一个咨询室它们围绕着该医疗中心的核心厨房以及更具社交性的小组活动空间如图书馆、健身房等进行布置癌症关顾中心采用由资源可持续的云杉木打造的预制结构体系多孔材料,如石灰泥有助于保持这座自然通风的建筑部的湿度这是通过对建筑形式和朝向进行精细考虑而实现的室采用自然而富有触感的材料柔和的灯光及各种带来社交机会和安静沉思的空间窗台和置物架是为游客准备的以放置他们的个人物品营造一种家的氛围赫斯维克工作室用软木和经过加工的山毛榉木材设计了两餐桌将其作为项目的一部分“不像其它典型的临床诊断环境,我们的目标是为饱受癌症之苦的人们创造一个充满温情而舒适的家”“通过仅使用自然可持续的材料,并使建筑沉浸于大量植物中,我们有机会创造一个卓越的环境,在患者艰难的健康之旅中鼓励他们充满希望和不屈不挠的毅力。
经典设计图纸分享—服务类大厅设计(医院大厅设计分享-含各科室门诊设计)附医大附属医院协和医院设计

经典设计图纸分享—服务类大厅设计(医院大厅设计分享-含各科室门诊设计)附医大附属医院协和医院设计附: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北京协和医院设计图纸医院大厅1概述概述1.遵循现代急救医学快速、准确,方便抢救病人的理念。
急诊部应设在医院建筑群中患者和急救车辆方便到达的部位,并自成一区,单独设置出入口。
避免其他交通流线的交叉干扰。
门前应有顺畅的出入交通流线和宽敞的停车区域。
应有防雨遮棚,并方便轮椅、推车的进出。
如考虑设直升机停机坪,应符合航空起降条件,并与急诊部有快捷的通道。
2.应重视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和安全事件的应对。
在院区交通组织上考虑应急预案,开展抢救任务时保证多辆救护车辆能同时停靠在急救区域,尽量减少对正常急诊业务的影响。
3.在空间布局上,可考虑将入口大厅改为大空间的抢救场所,组织成多个临时抢救单元,提高抢救效率。
宜考虑在急诊部相关区域布置医疗气体、水、电等接口,提供医疗救护条件。
宽敞的入口大厅便于就地急救,满足发生意外灾害事故时开展大批量伤员的救治需要。
设计应为危重患者提供绿色通道,使其能在最简短时间内,以最短捷的路线直送抢救区。
可根据需要分别设置急救入口门厅和急诊入口门厅,两厅之间相互连通,可以方便地实现突发情况下的空间扩展。
6.为避免交叉感染,设计时应细分各种人流,合理安排医疗流程和配置候诊空间。
设计参数1.门诊部的规模的确定决定于一天内门诊患者数,以平均日门诊量来表示。
门诊每日总人次,除根据服务地区的居民数,居民年平均就诊次数,以及服务地点,地段的特点,用下列公式表示:居民区居民数某居民年平均就诊次数每日门诊总人次=年工作日(一般7-10次)2.综合医院的日门(急)诊量与编制床位数比值直为3:1,也可按本地区相同规模(床位)医院前三年日(急)诊量统计的平均数确定,国外比例为1.5-3:10如果门诊量与床位数比值超过3:1,考虑相应加大门诊部的规模。
主要用房门诊部用房根据流程及功能要求,概括为四类用房:1.公共部分用房:门厅、挂号厅、挂号处、问讯、预诊、分诊、收费、门诊药房、候药厅、门诊办公、公共卫生间。
这才是牛逼的医院建筑设计方案

这才是⽜逼的医院建筑设计⽅案“⼗⼆五”是我国医疗卫⽣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
国家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励⽀持医疗事业发展,迎来了各级医院建设的⼩⾼峰。
今天与⼤家分享的案例是“海南省肿瘤医院新建项⽬(⼀期)医院主楼”,该项⽬位于海南省海⼝市西海岸长流起步区。
“海南省肿瘤医院新建项⽬(⼀期)医院主楼”建筑⽅案设计荣获“⼗⼆五”全国⼗佳医院建筑设计⽅案奖。
海南省肿瘤医院新建项⽬(⼀期)医院主楼项⽬信息项⽬名称:海南省肿瘤医院新建项⽬(⼀期)医院主楼建设地点:海南省海⼝市西海岸长流起步区⽤地⾯积:104153㎡建筑⾯积:总建筑⾯积235886㎡,医院主楼建筑⾯积111492㎡(地下1层,地上9层)医院主楼造价:53549万元医院规模:1200床开⼯时间:2013-10-08竣⼯时间:2015-12-25设计单位:上海市卫⽣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规划构思在设计⾓度来看,将海南省肿瘤医院定位为⼀个世界尖端的治疗和研究中⼼,为患者及其家属创造⼀种可以不受外界⼲扰⽽专注于治疗康复的环境。
海南省的地理位置属亚热带⽓候地区,设计要充分利⽤⾃然资源的季风特性,确保地块内清新充⾜的空⽓流通,建筑的风格既要有艺术创新,⼜要能融于当地的环境。
在室外的环境空间设计中要与当地的⾃然环境相结合,使场地中不仅有茂密的绿林,⼜在丛林中具有流动的溪流,使整个地块内涵盖了各种⾃然元素。
设计特点和风格依据规划思想,地块的北部布置医院主楼和康复中⼼,地块南部布置倒班宿舍康复楼,建筑物南北遥相呼应,形成了对整个地块的⼀种包围感。
建筑物的外部沿地块周边设置了围合的绿林带,内部形成⼀个中⼼花园,提供患者⼀个治疗和康复的清新⾃然空间环境。
在医院主楼裙房体形上进⾏了处理,设置⼀个∪型凹⼝和⼀个南北穿透空间;在倒班宿舍康复楼底层采⽤部分架空形式,从⽽使中⼼花园向各建筑物⾃然延伸,并与建筑物外界绿化空间天然结合,使各建筑物从⾃然界中⽣长⽽出,建筑融于⾃然,⾃然养育建筑,使整个医院充满了⽣命⼒。
【企业文化】《以建筑的名义》医疗建筑专辑连载之十一——厦门长庚医院

【企业文化】《以建筑的名义》医疗建筑专辑连载之十一——厦门长庚医院Unadorned and Sustainable-Xiamen Chang Gung Hospital朴实无华、永续经营——厦门长庚医院项目名称:厦门长庚医院项目地点:中国福建场地面积:320000m2(医院区),220 000m2(一期工程)建筑面积: 640000m2(规划医院区),225 467.17m2(一期工程)总建筑高度,层数(地上/地下):27.55m、93.10m/19 层(地上5—19 层/ 地下1 层)设计/ 竣工年份:2005—2009/2010合作设计:台湾刘培森建筑师事务所获奖:2011 年度上海市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中国建筑学会第二届中国建筑给排水优秀设计一等奖项目背景2008 年5 月,厦门海沧区马銮湾南岸厦门医学园区内一个巨大的新生儿诞生了——厦门长庚医院门诊医技大楼落成并投入试运营。
厦门长庚医院是台塑企业创办人王永庆先生离世前为回馈大陆而设立的一所集医疗、保健、颐养、科研为一体的平民化、高等级的三级综合医院。
它的诞生也是一曲献给王老先生的新乐章。
设计伊始医院方设定了清晰的功能需求和建设标准。
其办院宗旨为勤劳朴实、止于至善、永续经营、奉献社会。
规划与设计上全面考虑整体园区及四周环境现有及未来规划的交通动线、道路系统、开放空间、自然景观以及其他因素对园区规划的影响。
各医疗部门相对集中,并合理地进行垂直及水平区隔,使医疗动线缩短,提升了医疗品质及效率。
为保障医疗后勤作业之稳定性,减少重大仪器独立建筑之视觉压力及造成院区内之复杂交通,并保障诊察突发状况之急救时效,利用部分地下空间可完善医疗作业需求。
设计涵盖的内容、设计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超过了我们国家建筑设计规定的标准要求。
项目从2005 年开始设计,2008年5 月6 日门诊医技楼(含500 张床位)开幕并投入试运营;与之相连的大地下室和十九层病房楼也于2010 年4 月组织竣工质量验收。
医院建筑设计案例

医院建筑设计案例在当代社会,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医院建筑设计也逐渐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优秀的医院建筑不仅需要具备实用性和功能性,还要融入周边环境,给患者和工作人员带来舒适和愉悦的感受。
本文将通过介绍几个医院建筑设计的案例,探讨医院建筑在实际中的应用。
首先,浦东新区松江中心医院是一座典型的现代化医疗机构。
该医院采用了大量的自然材料,如木地板、竹制家具等,营造出温馨、自然的就医环境。
医院整体设计简洁大方,色彩搭配充满活力,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
此外,医院还特别注重室内采光和通风,将多个景观庭院巧妙地融入医院内部,使得患者和陪护者能够在就医过程中感受到自然的氛围,有助于康复和治愈。
其次,日本东京的国立成育医院具有独特的建筑设计理念。
该医院采用了不同高度、形状和颜色的建筑结构,打破了传统医院建筑的单调和冷漠感。
它通过丰富的色彩和曲线设计,创造了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就医环境。
医院内部也充满了艺术氛围,配备了现代化的医疗设备,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该设计案例的成功表明,医院建筑并不局限于传统的功能性需求,更应该兼顾患者的情感和心理需求。
再次,美国康奈尔大学医院是一座集健康、采光、环保为一体的综合医院。
该医院的建筑设计充分考虑了风景和庭院景观,打造了一个舒适、温馨的医疗环境。
医院内部还设置了多个休闲空间,供患者和陪护者放松和休息。
此外,医院建筑还采用了先进的环保技术,如太阳能光伏板和雨水收集系统,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标。
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环保措施,将医院打造成一个宜居和可持续发展的社区。
最后,澳大利亚悉尼的圣乔治医院是一座以病人需求为中心的设计典范。
该医院在建筑设计上充分考虑患者的舒适性和隐私保护。
医院病房宽敞明亮,家具材料环保无毒,给患者提供了一个温暖、舒适的住院环境。
同时,医院还设置了专门用于家属留宿的空间,并提供了丰富的社交和娱乐设施,使得患者的家属也能在医院中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怀。
医院建筑的设计要点(附案例)

医院建筑的设计要点(附案例)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对医院的关注点也不再只是单一的看病了,在建筑设计中,医疗建筑设计和普通建筑设计不同,需要考虑到的因素更多。
随着医疗建筑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设计模式也与旧时大不相同。
作为承载着治病救人的功能的医用建筑,设计思路也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从以往“功能为设计的主要考虑因素” 逐步转变为“以人为本” 的设计原则。
一、医院建筑总体规划内容和要求一、医院规模医院总体规划的先决条件是医院的规模。
这要根据卫生部的有关规定和医院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但综合性医院一般规模不宜太大。
二、功能分区综合性医院按使用功能,一般划分为医疗区、行政管理或后勤保障区、教学科研区和职工生活区。
三、出入口和院内交通1.出入口是医院对外联系的通道,一般至少需要两个。
门诊人口应结合院外道路综合考虑,方便病人及车辆出入。
住院入口和其他入口要便于管理,少受外部干扰。
2.医院要有立体的交通网络,(水平和垂直交通),并以此为骨架将整个医院的各个功能部分有机组合成相互关联的群体。
可以设有多层医院主街,通过这条主街将门诊、医技科室和住院部等其他部门串连起来。
多层主街不仅可以合理组织疏导人流、物流,还可以布置各类专业系统管道,各行其道目不受气候影响,安全舒适。
3.停车场和自行车库在交通组织时也必须认真考虑。
四、建筑日照和自然通风良好的日照和自然通风对医院建筑有重要意义,在总体规划时,要尽可能争取良好的日照和创造自然通风条件,这不仅对病人恢复健康有利,而且可以降低医院日常费用。
五、绿化绿化的作用众所周知,尤其对于医院更为重要,改善医院环境,绿化是最有效的手段。
六、管线布置综合医院的管线种类繁多,主要有电气、通讯(光缆)、给排水、空调、采暖、供气、供氧吸引等,合理布置各种管线是总体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保证医院建成后能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
二、总体规划一、总体规划中院区出入口的确定是首要解决的问题1. 门急诊出入口:要考虑位置、数量;2. 住院出入口:要有安静的室外环境,要单独设置;3. 后勤货物出入口:要布置集散场地;4. 污物出入口:要隐蔽、易清洁。
医院建筑方案案例

医院建筑方案案例医院建筑方案案例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医疗需求的不断提升,医院建筑也日益重要起来。
一个好的医院建筑方案可以为医院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同时也能够提供舒适的就诊体验。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个医院建筑方案的案例。
该医院位于一个人口稠密的城市中心地带,总建筑面积为50000平方米。
方案设计主要体现了以医疗服务为核心的理念,兼顾了医患关系和工作环境等因素。
首先,建筑外观设计上,该医院采用现代简约风格,以白色为主色调,搭配纯净的玻璃幕墙,使建筑显得洁净明亮,充满了生命活力。
同时,立面设计采用了曲线造型,使建筑更具流线感,也增强了医院的标识性。
其次,院内的空间布局合理,建筑分为临床区、医技区和行政办公区三个功能区域。
临床区分为三个独立的楼层,每层楼的布局相似,设有病房、手术室、门诊等功能区,便于医疗服务的提供和管理。
医技区位于建筑的中心位置,包括影像科、实验室等,与临床区相连,方便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交流和协作。
行政办公区设在建筑的靠近大门处,方便行政人员的办公工作。
再次,内部空间设计上,该方案充分考虑到医患关系的改善。
临床区的病房采用了分病种分区的设计理念,将患者分配到相应的病区,提高了专科医疗的专业性和针对性。
病房的设计也充分考虑了患者的隐私和舒适性,每个病房都设置有单人间,配备了独立的卫生间和休息区,确保患者的隐私权和休憩需求。
另外,该医院强调了绿色环保的理念,使用了可再生能源和节能技术。
建筑屋顶设有太阳能板,以供应部分电力需求。
建筑外墙采用了节能型玻璃,能够减少室内照明的能源消耗。
此外,医院内部的照明系统也采用了智能调控装置,根据不同的时段和光照条件进行调整,降低了能源的消耗。
最后,该医院还注重了景观设计和人性化的细节处理。
院内设置有绿化带和休闲座椅,为患者提供了一个放松和休憩的场所。
建筑内部的走廊宽敞明亮,设置了导向标识,方便患者和员工找到目的地。
总之,该医院建筑方案不仅满足了医院的功能需求,还注重了医患关系的改善和绿色环保的实施,营造了舒适宜人的就诊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批优秀得医院建筑案例,分享给大家欣赏……医院建筑就是指供医疗、护理病人之用得公共建筑。
医院建筑得三要素:医疗部分、供应部分与管理部分总平面布置原则就是以医疗部分为主,使各部分既联系方便又互不干扰。
综合医院有三种基本布局形式:分散式、集中式与半集中式。
分散式就是将各部门分别设于独立得建筑物中,以利于通风、采光,但联系不紧凑,占地多,管线长;集中式就是将门诊、医疗、住院等与供应、管理各部分集中在一整体建筑物中,联系方便,用地省,管线少,但工程较为复杂;半集中式就是将门诊、医疗、住院等部分集中在一起,而将供应、管理等部分分开。
搜建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批优秀得医院建筑案例,分享给大家一起欣赏……01美国·诺斯维尔保健、卡茨妇科医院与扎克伯格楼弧形玻璃立面令这座妇科医院外观显得宽阔而具有张力,而错落有致得竖向结构元素体现内部各类不同得功能。
该设施将各类妇科服务集于一身,不断提高效率,提供优异得、以患者与家庭为中心得护理服务。
这座30,000平方米(300,000平方英尺)塔楼成为19公顷(48英亩)得诺斯维尔保健(原北岸长岛犹太医疗中心)园区新得“正门”。
该大楼得几何形状以古代“鱼鳔体”为基础,它就是繁殖能力得象征,呈重叠得圆形。
由此产生两个凸形表面,一个面对该设施得入口,另一个面对主塔楼。
在内部,弧形设计有助于缓与医疗建筑中常见得漫长走廊带来得压力。
为了进一步提高舒适度,室内装潢模仿住宅与酒店设计。
单人生育套间可以让新生儿父亲陪伴过夜,而大型休息室则为更多家庭成员提供休憩空间。
几乎所有病房都能观赏到旁边得草地景致。
地点: 纽约新海德公园项目完工时间: 2011用地面积: 4、50英亩项目面积: 295,000平方英尺楼层数: 7建筑高度: 140英尺类型: 医疗+科学服务: 建筑、城市设计+规划02丹麦Nyt 医院设计BIG+WHR+Arup组合进入丹麦最大医院竞赛得第二阶段。
医院得新计划把三家医院合在一起,最终要能为300万人提供服务,场地曾经就是丹麦最大森林中一处曾经得狩猎区,内部丘陵连绵起伏,池塘遍布。
医院得方案就是8个环环相扣得环,每个环中间有宽大得庭院,屋顶向自然地形那样起伏。
每个房间都能瞧见内部庭院或者外部森林得绿色。
BIG 得老大Bjarke Ingels表示病人在病床上也可享受到绿色美景。
这个医院得设计在尊重当地历史景观得前提下,创造出内外得与谐交融。
景观在这里无处不在。
与原来得线性走廊不同,这个最大医院得交通围绕一个中心节点放射展开与循环。
病床外不远总就是有温馨得公共空间。
评审委员会认同这个与绿色交融得意愿提出了一个最有助于痊愈得环境理念。
0301南京鼓楼医院南京市鼓楼医院,由加拿大传教士Macklin博士创立;座落在南京市繁华得中心。
它就是中国最著名得医院。
医院得早期扩张就是带动发展得现代医疗技术,以及城市人口得日益增加。
尽管有显着得尺度,大多数这些早期扩张不超过现有功能得简单得与迫切得添加与扩展以满足快速增长得医疗服务得需要。
作为一个结果,层数多功能布局没有被很好得组织与简化为医院得整体运行。
例如,现有门诊部位于中山路东侧,与医院得主要建筑,这就是西侧,只有通过一个狭窄得地下通道,使额外得不便得病人与工作人员。
2004年,在一个较大得与较富裕得城市人口回答迅速上涨得医疗服务需求,鼓楼医院计划在中山路与天津路之间实施一个约32000平方米得新扩展。
站点之间得扩建工程也将随后得重组与现有布局与功能检查。
许多讨论与协商与医院客户后,我们得设计团队在张万桑得领导下使具有长期发展项目。
根据项目,共设有2800个床位,其中1600个就是由新得扩张提供。
日常门诊计划达到10000人。
医院得整体建筑面积230,00平方米。
清晰得规模,该项目实际上就是相等得二期总建筑面积,88层得金茂大厦,当时就是中国最得建筑。
但相反得一个高层医院建筑得普遍预期,我们做了一个瞧似奇怪得选择:而不就是一个又一个得堆积层,导致在一个高容积率,我们决定创建一5、2容积率得一系列得花园。
低层建筑这种偏好去正视对设计得趋势,在当时,这就是由摩天大楼得狂潮主导。
但在目前,它就是很相信我们做出了正确得决定,为低层得计划,不仅降低了应力对垂直交通就是大型综合性医院不断得麻烦,但也创造了与人得尺度得城市空间大得区域。
但带来得好处并不就是自由得。
事实上,通过选择一个比较分散,低层计划,建筑师面临着各种各样得挑战:从组织对新建区安排,理解与分析医院得运行规则,对理想得操作模式得规划新得医院。
更重要得就是,它要求我们重新审视继承医学文化得可能性,探讨医疗服务得新身份。
▼总平面图▼一层平面图▼二层平面图▼三层平面图▼标准层平面图▼剖面图建筑师:Lemanarc SA地点:江苏南京面积:230000平方米04深圳香港大学深圳医院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就是全深圳市最大得公立医院;也就是首间深港合作得公立医院,占地19、2万平方米,投资规模35亿元,停车位2000个。
设计以一条宽约28m得医院街串联起门诊医技各个医疗单元,形成有机整体。
中间为门诊区,右边为住院区,左边为后勤行政学术区。
医院街得东侧端部为开放尽端,可随医院得发展对各个部分进行扩建。
由于医院街得控制,扩建后得建筑依然能够成为一个相互融合得有机整体,充满张力,契合场地。
医院街不但就是医院规划得控制主轴,而且就是医院得交通主轴;它以弧形大厅为起点,贯穿医院整体,可方便到达每一科室。
街内布置绿化,银行、花店、商店、咖啡厅、茶室、书店、环保电瓶车搭乘站, 呈现出一幅动态得生活场景,打破了传统医院冷漠得室内景象。
05中国湖南省保靖县昂洞卫生院中国农村得医疗面临众多挑战,一般来讲,农村得卫生院技术不佳,也存在乱收费现象。
香港慈善机构委托建筑事务所Rural Urban Framework在湖南省保靖县设计中国第一家慈善医院,同时旨在帮助培养农村医疗卫生得新态度。
此项目针对农村地区得医院设计与管理。
建筑师与慈善机构与政府紧密合作,把一个医院得功能重新组织与分布。
设计策略简单直接,利用坡道为所有楼层提供无障碍通道。
这样,坡道与大楼中间形成了一个中央庭院,作为公共开放场域。
材料使用包括再用砖与定制得混凝土镂空砌块。
混凝土砌块砖与再生砖远瞧并无二样,但当人们靠近时会发现与通常造型不一样得砌块圆洞造型(圆洞借由乳胶模具产生),独一无二得造型让建筑在阳光下产生出柔软多变得光影效果。
地点:中国湖南省保靖县设计:林君翰与Joshua Bolchover,城村架构委托捐助者:香港沃土發展社额外捐助者:香港陆谦受慈善基金项目团队:设计师:林君翰与Joshua Bolchover 城村架构就是一个设在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得非牟利设计机构。
项目管理: 马洁怡项目团队: Mark Kingsley, Jeffery Huang,关帼盈,黄稚沄,梁卓嘉摄影:城村架构0605丹麦North Zealand区新医院丹麦North Zealand区计划于2020年,在靠近希勒罗德城得绿色景观中为当地310000名居民建立一座造价38亿丹麦克朗,面积超过124000平方米得现代化医院。
关于医院得设计构想,建筑师期望创造一个与附近腓特烈堡宫具有同等标示意义得建筑体。
医院建筑与自然环境融合,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得治疗环境,为医生提供一个舒适得工作环境,为居民提供一个绿色得休闲环境。
建筑体量有机而柔与,拥有宜人得尺度。
周边得绿色景观紧紧包裹住建筑,建筑得绿色屋顶花园又与庭院交织为一体,带给患者舒适得内外环境。
建筑整体造型像就是柔软弯曲分叉得线,与北方得希勒罗德城,东南方得火车张与新区发生着关系。
主要门诊部放在主入口得下层,创造出更高得隐私度。
面积巨大得内部区域被集合为多个功能块。
医院甚至有儿童游乐空间与可以作为文化聚会场所得圆形剧场。
整个建筑布局紧凑,物流高效,工作交通距离短,节省员工交通时间以便她们有更多时间把中心放在患者身上。
病房排布在中央街道得两侧,内部空间宽敞而简洁,用材选择自然朴实得材料,营造出与外面乡村景色与谐一致得氛围,给患者宾至如归得感受。
病房排布在中央街道得两侧,内部空间宽敞而简洁,用材选择自然朴实得材料,营造出与外面乡村景色与谐一致得氛围,给患者宾至如归得感受。
▼绿色长廊平面图▼大厅层平面图▼大厅上层平面图▼治疗层平面▼病房平面图▼功能分布07西班牙雷伊胡安卡洛斯医院现代得医院建筑必须有效得为市民服务,同时应该降低其给人们带来得抑郁性。
建筑师认为如今得医院应该充满友好,具备高效,同时让人安静。
医院有三个模块:医务,门诊,治疗,她们需要满足功能与交通得清晰性,灵活性,以及容纳性。
这个医院得住院部被安置在两个柔与得椭圆中,这消除了一般建筑呆板得体块印象,同时具有有效得向心式交通。
椭圆塔楼连同裙房形成一个新类型得医疗建筑,人们在这里接受治疗得同时享受着自然光与安静。
建筑设计满足了复杂得功能要求,并没有超过预期造价。
此外建筑师致力于建筑中人性化部分,为空间引入阳光并让公共空间具备多角度可观性,多方协调,实现真正得治疗型空间。
住院部得病人房间得视线多种多样,裙房上空得屋顶被绿化,也就是为了从病人房间眺望出去得景观价值更高。
同各个功能区之间得交通具备最大得灵活性与应变性。
建筑得设计要点之一就是可持续性发展,综合考虑城市环境中太阳,地形灯各项条件,使用绿色环保材料与系统,实现屋顶绿化,为建筑引入自然通风与采光,降低建筑得建造与运营成本。
08佛山顺德第一人民医院顺德建筑设计研究院与美国得HMC事务所合作设计了佛山第一人民医院,它结合了医学与东方文化,同时也包含着西方得创新性。
医院得设计在尊重中国传统医学与实践得同时,还提高了功能性,减少了误差,扩大了生产力,并结合了可持续发展。
医院占地面积:222 967平方米,住院病人可达1500名,日接待门诊病人6000人。
医院还建造了一座“治疗花园”,它结合了东西方医疗实践,为病患与家属提供了放松得环境。
利用当地材料与产品以及再生水资源制冷,这座建筑降低了噪声,增强了视觉愉悦度。
此外,屋顶得光电板与生态中厅内得制冷柱可以为建筑提供天然得制冷。
医院中得涂料都就是无毒得,减少了室内空气得污染。
该项目荣获了2011年美国AIA建筑学院奖医疗设计类未建成建筑奖得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