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

合集下载

泰业兼并重组整合地质报告

泰业兼并重组整合地质报告

第一章概况第一节目的任务一、目的任务经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重组办发[2009]23号《关于吕梁市临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批准,以山西楼俊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为主体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原山西临县泰业煤矿有限责任公司、原山西临县富欣煤业有限公司、原山西银富煤业有限公司3家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后企业名称为山西楼俊集团泰业煤业有限公司。

2009年11月3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换发了C1400002009111120041616号《采矿许可证》,批准开采4-9号号煤层,井田面积6.5099km2,生产规模120万t/a。

原山西临县泰业煤矿有限责任公司批准开采4、5、8、9号煤层,井田面积3.3386km2,生产规模30万t/a;原山西临县富欣煤业有限公司批准开采4、5号煤层,井田面积1.9303km2,生产规模15万t/a;原山西银富煤业有限公司批准开采5号煤层,井田面积0.9737km2,生产规模15万t/a。

兼并重组整合后,利用原山西临县泰业煤矿有限责任公司主、副斜井作为新生产系统的主、副井,回风井作行人井,井田东部的旧主井扩为回风井,以井田东部为首采区,采煤工艺为综采。

为满足矿井设计建设需要,山西楼俊集团泰业煤业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编制《山西楼俊集团泰业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

主要任务是:1.详细查明井田地层、构造,评价井田的构造复杂程度;2.详细查明可采煤层层位和厚度、结构及可采性等;3.详细查明可采煤层的煤类、煤质特征及其变化情况,并评价煤的工业利用方向;4.详细查明井田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矿井充水因素,预算矿井涌水量,预测开采过程发生突水的可能性及地段,评述开采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条件的可能变化,评价矿井水的利用可能性及途径。

确定矿井水文地质类型;5. 详细研究可采煤层顶底板的工程地质特征、煤层瓦斯、煤的自燃倾向性、煤尘爆炸危险性及地温变化等开采技术条件,并做出相应的评价;6. 查明井田采(古)空区积水、积气及火区情况;7. 估算井田内可采煤层资源/储量。

地质报告评审意见书

地质报告评审意见书

山西吕梁离石炭窑坪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联合会审意见书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重组办发[2009] 25号文件《关于吕梁市离石区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由原山西离石鹏宇煤业有限公司、山西大土河永盛煤业有限公司、山西大土河永兴煤业有限公司和山西大土河永娜煤业有限公司等4个生产煤矿重组整合为山西吕梁离石炭窑坪煤业有限公司,其重组整合主体企业为山西大土河焦化有限责任公司,重组后矿井生产规模为120万t/a。

2009年11月21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了C1400002009111220046087号采矿许可证,批准开采3号-10号煤层,井田面积13.9851km2。

为满足兼并重组整合后矿井建设的需要,山西吕梁离石炭窑坪煤业有限公司委托山西地宝能源有限公司于2009年9月-2010年3月对本田进行了补充勘探,按照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晋煤规发【2010】177号文要求,于2010年5月编制成《山西吕梁离石炭窑坪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

山西省煤炭工程项目咨询评审中心受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委托,根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晋煤规发[2010]177号文精神,于2010年6月11日组织省、市、县煤炭管理部门及煤矿企业负责人在太原召开会议,对该报告进行了联合会审,会后报告编制单位按照专家组及与会人员提出的意见对报告进行了修改、补充和完善,经复核后,最终形成联合会审意见如下:一、井田概况(一)井田位置和交通山西吕梁离石炭窑坪煤业有限公司井田位于吕梁市离石区城区南3km处的莲花街道办事处刘家湾-杨家掌一带,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1°06′44″~111°10′28″,北纬37°28′05″~37°30′03″。

井田西北距离石城区3Km,307国道、汾离高速公路均由井田北侧通过。

井田与307国道和汾离高速公路之间有柏油公路相连,井田距孝柳铁路交口站2km,交通运输较为便利。

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关于山西浑源百川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开工建设的批复

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关于山西浑源百川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开工建设的批复

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关于山西浑源百川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开工建设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公布日期】2010.10.15•【字号】晋煤办基发[2010]1235号•【施行日期】2010.10.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关于山西浑源百川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开工建设的批复(晋煤办基发[2010]1235号)大同市煤炭工业局:你局上报的同煤规字[2010]182号《关于申请审批“山西浑源百川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开工建设”的请示》收悉。

山西浑源百川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是由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以晋煤重组办发[2009]6号文批准的整合矿井,由原山西浑源恒山百川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原山西浑源恒山兴源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原山西浑源古瓷窑煤矿有限责任公司、原山西浑源刁窝煤矿有限责任公司及空白区资源整合而成,整合后矿井能力为300万吨/年。

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分别以晋煤规发[2009]338号和晋煤办基发[2010]448号文批复矿井地质报告及初步设计,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以晋煤监安二字[2010]502号文批复安全专篇设计,山西省环境保护厅[2010]869号对变更的环境影响报告做出了批复。

建设单位出具了建设安全承诺书,至此,矿井的前期审批文件及程序已全部完成。

截止目前,该矿井已选择了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进行施工并已在省厅基建局备案,监理合同已与山西省煤炭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签订,质量监督已在煤炭工业大同地方煤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注册登记,矿井管理组织机构已建立,施工组织设计已编制完成并通过汇审,矿井的前期准备及“四通一平”工作已全部完成,已具备正式开工建设的条件。

鉴于此,同意你局请示意见,山西浑源百川煤业有限公司300万吨/年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可于2010年10月15日正式开工建设,建设工期6个月。

山西吕梁离石贾家沟地质报告修改

山西吕梁离石贾家沟地质报告修改

山西吕梁离石贾家沟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山西地宝能源有限公司二○一○年五月山西吕梁离石贾家沟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主编:白建录技术负责:费岳如部门负责:贾军萍编制部门: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总工程师:郭景林经理:张春燕山西地宝能源有限公司2010年05月10目录第一章概况 (1)第一节目的任务 (1)第二节位置及交通 (3)第三节自然地理 (5)第四节周边矿井及小窑 (7)第五节地质勘查及矿井地质工作 (10)第二章矿井地质 (29)第一节区域地质简况 (29)第二节矿井地质 (32)第三章煤层、煤质及有益矿产 (39)第一节煤层 (39)第二节煤质 (42)第三节有益矿产 (53)第四章水文地质 (55)第一节区域水文地质 (55)第二节矿井水文地质 (60)第三节矿井充水因素分析及水害防治措施 (62)第四节矿井涌水量预算 (68)第五节供水水源 (70)第五章其他开采技术条件 (71)第一节煤层顶底板岩石工程地质特征 (71)第二节瓦斯 (72)第三节煤尘爆炸危险性 (73)第四节煤的自燃倾向性 (74)第五节地温、地压 (75)第六章环境地质 (77)第一节地震与矿井稳定性 (77)第二节地质灾害 (78)第三节井田水文环境 (80)第四节有害物质 (81)第七章矿山开采 (83)第一节煤矿生产建设情况 (83)第二节井田内小窑开采情况 (87)第三节探采对比 (88)第八章资源/储量估算 (90)第一节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及估算指标 (90)第二节资源/储量估算方法与参数确定 (90)第三节资源/储量类别划分原则 (92)第四节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92)第五节资源/储量估算需要说明的其它问题 (94)第九章结论及建议 (95)附图目录顺序号图号图名比例尺1 1 区域地质图 1:1000002 2 地形地质及水文地质图 1:50003 3 地层综合柱状图 1:5004 4 煤岩层对比图 1:2005 5-1 1—1′剖面图 1:20006 5-2 2—2′剖面图 1:20007 6-1 4号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 1:50008 6-2 6号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 1:50009 6-3 10号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 1:500010 7-1 4 号煤层采掘工程平面图 1:500011 7-2 10号煤层采掘工程平面图 1:500012 8-1 4 号煤层井上下对照图 1:500013 8-2 10号煤层井上下对照图 1:500014 9-1 4号煤层矿井充水性图 1:500015 9-2 10号煤层矿井充水性图 1:500016 10-1 ZK6-1钻孔柱状图 1:20017 10-2 ZK6-2钻孔柱状图 1:20018 10-3 ZK7-1钻孔柱状图 1:20019 10-4 ZK7-2钻孔柱状图 1:20020 10-5 ZK9-1钻孔柱状图 1:20021 10-6 ZK9-2钻孔柱状图 1:20022 10-7 ZK10-1钻孔柱状图 1:20023 10-8 ZK10-2钻孔柱状图 1:20024 10-9 ZK10-3钻孔柱状图 1:20025 11-1 ZK6-1钻孔解释成果图 1:20026 11-2 ZK6-2钻孔解释成果图 1:20027 11-3 ZK7-1钻孔解释成果图 1:20028 11-4 ZK7-2钻孔解释成果图 1:20029 11-5 ZK9-1钻孔解释成果图 1:20030 11-6 ZK9-2钻孔解释成果图 1:20031 11-7 ZK10-1钻孔解释成果图 1:20032 11-8 ZK10-2钻孔解释成果图 1:20033 11-9 ZK10-3钻孔解释成果图 1:2001、巷道测量成果表2、钻孔施工情況一览表3、4号煤层成果綜合利用表4、6号煤层成果綜合利用表5、10号煤层成果綜合利用表6、井下见煤点利用成果表7、4号煤层煤质化验分析成果表8、6号煤层煤质化验分析成果表9、10号煤层煤质化验分析成果表10、各煤层煤质化验成果汇总表11、资源/储量估算基础表12、资源/储量估算汇总表1、山西吕梁离石贾家沟煤业有限公司采矿许可证2、整合前各煤矿采矿许可证复印件3、整合前各煤矿企业营业执照和煤炭生产许可证4、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重组办发[2009]25号文件5、吕梁市煤炭工业局吕煤安字[2008]557号文6、检验报告7、自燃倾向性、煤尘爆炸性测试报告8、采(古)空区积水、积气及火区调查报告9、地质勘查资质证书10、委托书11、承诺书第一章概况第一节目的任务按照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精神,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人民政府对全区现有生产煤矿进行了重组整合规划,本着资源整合,联合改造,扩大规模、规范生产的煤矿企业发展原则,根据全区煤炭资源分布情况和现有煤矿实际生产规模,经过认真研究,提出了全区《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目的是通过重组建设,为全区煤矿企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安达煤业矿井简介

安达煤业矿井简介

山西通洲集团安达煤业有限公司矿井简介2012年7月10日矿井基本情况一、地理位置及兼并重组整合情况山西通洲集团安达煤业有限公司位于山西省沁源县郭道镇新庄村,距汾屯公路5 km,行政区划属郭道镇管辖。

是经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重组办发…2009‟82号文)批准的整合矿井,由原山西沁源安达煤业有限公司、原山西沁源安新煤业有限公司、原山西沁源聪子峪煤业有限公司三个矿井及新增资源整合而成。

主体企业为山西通洲煤焦集团有限公司。

我矿属于新建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20万吨/年。

矿井地质报告、初步设计、安全专篇、水文类型划分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开工报告等手续齐全,七长全部到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健全,现有干部职工450余人。

二、煤层及储量情况整合后的井田面积为13.3032km2,批准开采煤层为2#-11#煤层,矿井地质资源/储量7221万t,工业储量6966万t,设计可采储量4708万t。

矿井设计服务年限29.4a。

三、瓦斯、煤尘鉴定情况根据2009年度瓦斯等级鉴定资料显示矿井最大相对瓦斯涌出量为29.36m3/t,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为3.67m3/min,属高瓦斯矿井。

2010年12月由山西省煤炭地质研究所测试我矿2#煤层,鉴定结果:煤尘有爆炸性危险;煤层自燃等级为Ⅱ级,属自燃煤层;2012年2月由山西公信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测试我矿9+10#煤层,鉴定结果:煤尘有爆炸性危险;煤层自燃等级为Ⅱ级,属自燃煤层。

四、井田开拓方式我矿采用斜井开拓方式,在井田中部新掘主斜井、副斜井、回风立井,布置三个井筒,全井田分两个水平开采,以+1130水平联合开采2#、3#煤层;以+1070水平联合开采9#、10(9+10)#、11#煤层。

五、建设情况(一)井巷工程主斜井:方位角155°,倾角16°,斜长748m,半圆拱,锚网喷+锚索支护,净宽6.0m,净高4.5m,净断面23.14m2,井筒已施工完毕,现进入二期工程,施工+1070水平集中胶带大巷、回风大巷。

兼并重组资源整合矿井设计对策_姬刘亭

兼并重组资源整合矿井设计对策_姬刘亭

收稿日期:2012-03-29作者简介:姬刘亭(1982-),男,河南柘城人,工程师,2006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采矿工程专业,现在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从事煤炭工程设计、咨询方面的工作。

兼并重组资源整合矿井设计对策姬刘亭(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北京100120)摘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符合当前煤炭工业的产业政策,也是煤炭工业十二五规划的重点之一。

文章针对山西省兼并重组资源整合矿井的地质条件和技术特征,分析和总结了影响该类矿井设计的主要因素,据此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对策,其论述对兼并重组资源整合矿井设计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兼并重组;资源整合;矿井设计;小煤矿中图分类号:TD21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0959(2012)05-0008-02Countermeasures to Integrated Mine Design with Mergerand Reorganized ResourcesJI Liu -ting(Beijing Huayu Beijing Corporation Ltd.,Beijing 100120,China )Abstract :The merger and reorganization of the coal enterprise could meet the industrial policy of the present coal industry and is one of the 12th Five Years Planning of coal industry.According to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the technical features of the mine with the merger and reorganized resources in Shanxi Province ,the paper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the main factors affected to the mine design and provided the related design countermeasures.The paper stated would have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s to the integrated mine with the merger and reorganized resources.Keywords :merger and reorganization ;resources integration ;mine designed ;small mine 近年来,在国家煤炭工业产业政策的指引和各级地方政府的推动下,全国范围内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培育、中小型煤矿重组联合改造、落后非法小煤矿淘汰关闭的工作如火如荼展开。

临汾煤运公司金辛达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

临汾煤运公司金辛达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

临汾煤运公司金辛达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山西省煤炭地质144勘查院2010年11月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金辛达煤业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主编:陈春光总工程师:张学彦院长:郝风鸣提交报告单位:山西省煤炭地质144勘查院报告提交日期:2010年11月《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金辛达煤业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编制人员目录第一章概况 (1)第一节目的任务 (1)第二节位置及交通 (2)第三节自然地理 (3)第四节周边矿井及小窑 (5)第五节地质勘查及矿井地质工作 (8)第二章矿井地质 (15)第一节区域地质简况 (15)第二节矿井地质 (18)第三章煤层、煤质及有益矿产 (22)第一节煤层 (22)第二节煤质 (25)第三节有益矿产 (32)第四章水文地质 (33)第一节区域水文地质 (33)第二节矿井水文地质条件 (36)第三节矿井充水因素分析及水害防治措施 (37)第四节矿井涌水量预算 (41)第五节供水水源 (43)第五章其它开采技术条件 (44)第一节煤层顶底板岩石工程地质特点 (44)第二节瓦斯 (45)第三节煤尘爆炸危险性 (47)第四节煤的自燃倾向性 (47)第五节地温、地压 (47)第六章环境地质 (49)第一节地震与矿井稳固性 (49)第二节地质灾难 (49)第三节井田水环境 (49)第四节有害物质 (50)第七章矿山开采 (51)第一节煤矿生产建设情形 (51)第二节井田内小窑开采情形 (54)第三节探采对比 (54)第八章资源/储量估算 (56)第一节资源/储量估算范畴及估算指标 (56)第二节资源/储量估算方法与参数确定 (56)第三节资源/储量类别划分原则 (57)第四节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58)第九章结论及建议 (59)附图目录顺序号图号图名比例尺1 1 区域地质图 1:1000002 2 地势地质及水文地质图 1:50003 3 地层综合柱状图 1:5004 4-1 煤岩层对比图(一) 1:2005 4-2 煤岩层对比图(二) 1:2006 5 2-2地质剖面图 1:20007 6-1 2号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 1:50008 6-2 9号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量估算图 1:50009 6-3 11(9+10+11)号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 1:500010 7-1 2号煤层采掘工程平面图 1:500011 7-2 11(9+10+11)号煤层采掘工程平面图 1:500012 8-1 2号煤层井上下对比图 1:500013 8-2 11(9+10+11)号煤层井上下对比图 1:500014 9-1 2号煤层矿井充水性图 1:500015 9-2 11(9+10+11)号煤层矿井充水性图 1:500016 10-1 JX101号钻孔柱状图 1:20017 10-2 JX102号钻孔柱状图 1:20018 10-3 JX201号钻孔柱状图 1:20019 10-4 JX202号钻孔柱状图 1:20020 10-5 JX203号钻孔柱状图 1:20021 10-6 JX204号钻孔柱状图 1:20022 10-7 JX301号钻孔柱状图 1:20023 10-8 JX302号钻孔柱状图 1:20024 10-9 JX303号钻孔柱状图 1:20025 10-10 JX304号钻孔柱状图 1:20026 10-11 JX305号钻孔柱状图 1:20027 11-1 JX101号钻孔测井曲线柱状图 1:200 1:5028 11-2 JX102号钻孔测井曲线柱状图 1:200 1:5029 11-3 JX201号钻孔测井曲线柱状图 1:200 1:5030 11-4 JX202号钻孔测井曲线柱状图 1:200 1:5031 11-5 JX203号钻孔测井曲线柱状图 1:200 1:5032 11-6 JX204号钻孔测井曲线柱状图 1:200 1:5033 11-7 JX301号钻孔测井曲线柱状图 1:200 1:5034 11-8 JX302号钻孔测井曲线柱状图 1:200 1:5035 11-98 JX303号钻孔测井曲线柱状图 1:200 1:5036 11-10 JX304号钻孔测井曲线柱状图 1:200 1:5037 11-11 JX305号钻孔测井曲线柱状图 1:200 1:5038 12 JX202号钻孔Ct石灰岩含水层抽水试验3综合成果图 1:500附表目录序号表号名称页号1 1 钻孔施工情形一览表 12 2 各钻孔煤层综合成果表 43 3 各煤层综合成果表 224 4 各煤层资源/储量估算表 305 5 各煤层煤芯煤样化验成果表 336 6 2号煤层简易筛分、浮沉试验成果表(JX202) 397 7 11号煤层简易筛分、浮沉试验成果表(JX202) 468 8 各煤层瓦斯含量测试成果表 539 9 井田水文地质钻孔成果表 56附件附件1、山西省煤炭地质144勘查院地质勘查资质证书复印件附件2、144勘查院测绘资质证书复印件附件3、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金辛达煤业采矿许可证复印件附件4、《关于临汾市尧都区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晋煤重组办发[2009]88号文)复印件附件5、《关于全市2008年第一批114座矿井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结果的批复》(临煤审发[2008]69号文)复印件附件6、《关于2007年第二批94座矿井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结果的批复》临煤审发[2007]412号复印件附件7、煤层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复印件附件8、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复印件附件9、采(古)空区积水、积气及火区调查报告复印件附件10、承诺书(144勘查院)附件11、承诺书(矿方)附件12、托付书(矿方)第一章概况第一节目的任务一、目的任务为认真贯彻落实《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实施意见》(晋政发〔2008〕23号), 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和产业水平及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有关问题的通知(晋政发〔2009〕10号),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剔除落后产能,推进煤炭工业转型进展、安全进展、和谐进展,山西煤炭运销公司依据晋煤重组办发〔2009〕88号《关于临汾市尧都区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实施方案》,以山西煤炭运销集团为主体,将原山西临汾尧都鑫沟煤业、原山西临汾尧都枕头西道煤矿、山西临汾万泰荣煤业公司(关闭)、临汾市枕头乡马家梁村中西沟煤矿(关闭)四个煤矿进行整合,整合后矿井名称为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金辛达煤业,整合后井田面积(含新增空白区面积)为11.0021km 2,生产能力由原先30万t/a、30万t/a、9万t/a提升至90万t/a,新增生产能力59万t/a。

山西金晖隆泰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

山西金晖隆泰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

山西金晖隆泰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前言一、概述山西金晖隆泰煤业有限公司井田位于山西省沁源县王和镇铁水沟村东,行政区划属沁源县王和镇管辖。

矿井工业场地至王和镇约5km,为土石公路,即与汾—屯公路接运。

汾—屯公路全程为沥青质路面。

沿其向北约32km,即到达平遥县城,与南同蒲铁路及大运公路接运。

山西金晖隆泰煤业有限公司隶属于山西金晖煤焦化工有限公司,山西金晖煤焦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能源、化工、电力、物流仓储为一体的大型煤焦化民营企业。

目前公司拥有资产总额30亿元,职工总数4000余人。

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

现已形成500万吨煤炭、120万吨焦炭、5万吨煤焦油、1万吨粗苯的产品生产能力。

公司于1999年经批准获得自营出口权,产品行销国内10余家大型钢铁公司,并外销欧美、日本、印度市场。

公司自备铁路专用线八条,可发运煤炭、焦炭、化工产品。

公司是国家发改委首批公告通过的74家焦化行业准入企业,是山西省焦化行业“五十强”企业,是山西省“十一五”期间重点扶持的77个三大方阵企业,是山西省政府“十一五”期间重点培育的煤化工大企业、大集团之一。

是山西省纳税重点企业之一。

本次全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中,《长治市山西汾西正新煤焦有限公司贾郭煤矿等3处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经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审查通过,并于2009年12月9日在晋煤重组办发【2009】118号文《关于长治市山西汾西正新煤焦有限公司贾郭煤矿等3处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中予以批复。

山西金晖隆泰煤业有限公司由沁源万峰铁水煤矿有限公司和山西晓利煤业有限公司两矿及中间部分空白资源区兼并重组整合而成,重组整合后批准生产能力900kt/a,山西晓利煤业有限公司(300kt/a)为2010年底关闭矿井,沁源万峰铁水煤矿有限公司(300kt/a)为兼并重组主体矿井。

2009年12月30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为山西金晖隆泰煤业有限公司颁发了采矿许可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编制提纲山西省煤炭工业厅二○一○年三月目录第一章概况 (1)第一节目的任务 (1)第二节位置及交通 (1)第三节自然地理 (1)第四节周边矿井及小窑 (1)第五节地质勘查及矿井地质工作 (2)第二章矿井地质 (2)第一节区域地质简况 (2)第二节矿井地质 (3)第三章煤层、煤质及有益矿产 (3)第一节煤层 (3)第二节煤质 (4)第三节有益矿产 (4)第四章水文地质 (5)第一节区域水文地质 (5)第二节矿井水文地质 (5)第三节矿井充水因素分析及水害防治措施 (5)第四节矿井涌水量预算 (6)第五节供水水源 (6)第五章其他开采技术条件 (7)第一节煤层顶底板岩石工程地质特征 (7)第二节瓦斯 (7)第三节煤尘爆炸危险性 (7)第四节煤的自燃倾向性 (8)第五节地温、地压 (8)第六章环境地质 (8)第一节地震与矿井稳定性 (8)第二节地质灾害 (8)第三节井田水环境 (9)第四节有害物质 (9)第七章矿山开采 (9)第一节煤矿生产建设情况 (9)第二节井田内小窑开采情况 (10)第三节探采对比 (10)第八章资源/储量估算 (10)第一节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及估算指标 (10)第二节资源/储量估算方法与参数确定 (10)第三节资源/储量类别划分原则 (11)第四节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11)第五节资源/储量估算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11)第九章结论及建议 (12)附图比例尺1、区域地质图 1:50000-1:100000(含勘查工作程度图)2、地形地质及水文地质图 1:5000-1:100003、地层综合柱状图 1:200-1:5004、煤岩层对比图 1:200-1:5005、地质剖面图 1:2000-1:50006、可采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 1:5000-1:100007、开采煤层采掘工程平面图 1:2000-1:5000(要求:标明矿井及相邻矿井各煤层采(古)空区的回采时间、积水范围及积水量、越界开采情况、火区分布范围及现状;加盖县级煤炭工业管理部门(或集团公司地测部门)及地质勘查单位测绘专用章)8、开采煤层井上下对照图 1:2000-1:50009、开采煤层充水性图1:200010、代表性钻孔柱状图 1:200-1:500附表1、工程(包括勘查工程、巷道及井下见煤点)测量成果表2、钻孔施工情况一览表3、各煤层综合成果表(包括钻探、测井、井下见煤点、综合采用成果)4、煤质化验测试成果表5、煤的可选性试验及工艺性能试验成果表6、水文地质孔抽水试验成果表7、历年矿井涌水量及区域降水量统计表8、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成果表9、瓦斯、煤尘及煤的自燃等检测成果表(加盖测试单位公章)10、古窑及生产矿井调查表11、资源/储量估算基础数据表12、资源/储量估算结果汇总表附件1、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批复的兼并重组整合方案复印件。

2、报告编制单位的地质勘查资质证书复印件和测绘部门资质证书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

3、矿井采矿许可证、企业营业执照等复印件。

4、报告编制单位及业主对报告资料真实性承诺书(有法人签名及单位公章)。

5、采(古)空区积水、积气及火区调查报告。

(1)详细阐述建设前矿井的排水系统、排水设备及能力;古空区范围的确定方法;矿井及周边矿井采(古)空区积水范围及积水量的确定方法及依据;火区范围的确定方法、着火时间及现状。

(2)对于多煤层开采的矿井,在开采下部煤层时,若上部煤层采空区有积水,需计算下部煤层开采形成的导水裂隙带能否沟通采(古)空区积水,进行透水性评价。

(3)调查报告要加盖调查单位及建设单位公章并有调查人签名。

6、附设计单位划定的先期开采地段或首采区开拓方案。

7、勘查工程监理报告书。

第一章概况第一节目的任务扼要叙述编制矿井地质报告依据的有关文件精神,简述本次兼并重组整合基本情况及有关内容,进行矿井建设的煤矿名称,批准开采煤层,井田面积,生产规模及净增能力;叙述编制该报告的主要地质依据,简述矿井开发利用方案的有关内容,叙述本次编制矿井地质报告的目的、任务及工作方法,要求达到勘探程度。

若全井田达不到勘探程度需划分先期开采地段或首采区的,要求单独说明。

第二节位置及交通简述矿井的地理位置(附交通位置图)与地理坐标,所在行政辖区。

叙述井田边界坐标、长宽、面积,简述主要铁路、公路交通线、井田至邻近主要城镇或交通枢纽的方位及距离。

第三节自然地理简述矿井的地形、地貌、水系、河流、水库、气象、地震、社会经济状况等。

第四节周边矿井及小窑详述矿井周边煤矿、小窑(包括已关闭矿井)的分布、生产建设、废窑破坏范围等调查情况等。

对各煤矿要叙述其生产能力、实际生产能力、已采煤层、现采煤层、开采范围、采煤方法、有无越层越界行为、瓦斯、煤尘爆炸性、煤的自燃及矿井排水量等情况(附周边煤矿分布示意图)。

第五节地质勘查及矿井地质工作一、以往勘查地质工作叙述以往与本矿井有关的地质勘查工作情况,提交的地质报告名称、时间、编制单位、审批情况、利用的成果资料及其质量情况。

二、矿井地质工作及本次勘查工作叙述煤矿以往生产过程中矿井地质工作,叙述本次建设中进行的地质勘查工作、采用的勘查方法、完成的勘查工作量(包括井下见煤点的测量方法、煤样采取方法、数量、测试项目等)并进行质量评述。

三、井田地质勘查程度评价叙述报告所使用地形地质及水文地质图来源,综述勘查工作中工程测量、地面物探、钻探工程、测井、采样数量、测试项目等工作成果及其质量评价并说明其可靠程度,简述验收评价使用标准以及存在问题。

第二章矿井地质第一节区域地质简况一、区域地质叙述井田所处的区域构造位置及区域地层(列表说明)层序、时代、厚度、岩性特征、地层的接触关系、区域构造、岩浆岩特征。

二、区域含煤特征叙述区域含煤地层及含煤特征,可采煤层编号及特征(列表说明)。

第二节矿井地质一、地层叙述本井田在所处煤田及国家规划矿区中的位置。

叙述井田基岩出露分布情况、矿井内地层层序(由老至新)、时代、厚度、岩性特征、含煤地层及可采煤层赋存层位等地质特征。

二、构造叙述井田内褶曲、断层和陷落柱的分布基本特征、延展情况及其控制和研究程度,构造对煤层破坏程度(插主要构造一览表)。

叙述井田内岩浆岩的时代、名称、产状、分布规律、控制研究程度及对煤层、煤质的影响程度和范围。

叙述井田总体构造形态,确定构造复杂程度。

第三章煤层、煤质及有益矿产第一节煤层一、含煤性简述含煤地层及煤层的总厚度、含煤系数,叙述煤层的层数、层位、可采煤层层数。

二、可采煤层评述各可采煤层赋存层位、分布特征、煤层间距(最小、最大、平均值)、厚度及变化、夹矸层数、夹矸厚度及岩性、煤层结构分类、顶底板岩性、煤层的稳定性与可采性(插可采煤层特征一览表、煤层等厚线图、可采煤层间距等值线图)。

三、煤层对比叙述各可采煤层的对比方法、依据及对比可靠程度。

第二节煤质一、物理性质叙述各煤层的物理性质(硬度等指标)、宏观煤岩组分、宏观煤岩类型,显微组分含量和显微煤岩类型、镜煤最大反射率、煤的变质阶段、变化规律等。

二、煤的化学性质、工艺性能据勘查钻孔煤芯样及井下采样测试结果(对井下见煤点要有1/2-1/4的点采取煤样,并测试相关项目),叙述各可采煤层的水分、灰分、硫分、挥发分、磷、发热量等主要煤质指标及其变化范围,叙述煤的工艺性能,确定煤类及其空间分布(插可采煤层煤质特征表、主要煤质指标等值线图)。

三、可选性叙述可采煤层的可选性试验成果,收集主要可采煤层筛分、浮沉大样试验报告,评价煤的可选性(±0.1含量法),并插相应的图表。

四、煤的风氧化叙述各可采煤层风氧化带的确定依据、分布范围、风氧化煤煤质特征及其利用评价。

五、煤质及工业用途评价综合以上煤质特征对各可采煤层的煤质及其研究程度,对煤的工业利用方向进行评价。

第三节有益矿产叙述井田赋存的有益矿产种类、质量及相关化验测试结果,评述其利用价值。

第四章水文地质第一节区域水文地质扼要叙述井田所处区域地表水流域及其水文特征,岩溶水水文地质单元及其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等水文地质特征,叙述区域含(隔)水层水文地质特征,(插泉域范围图并标注井田在泉域中的位置)。

第二节矿井水文地质叙述井田内地表水分布及其水文特征,井口及工业场地周边历史最高洪水位标高。

叙述井田内各含水层的岩性、厚度、埋藏条件、分布范围及其变化情况,裂隙与岩溶的发育程度及分布规律,各含水层的补、径、排条件、水位标高、富水性、水质及各含水层间水力联系等,评价隔水层的岩性组合厚度及其隔水性。

第三节矿井充水因素分析及水害防治措施评述井田内地表水体(河流、水库等)对矿井开采的影响。

评述构造破碎带的发育程度、规模、性质、导水性以及对矿井充水的作用和影响。

详述被整合矿井生产过程中的涌水或突水地点、水源、水量、动态变化及对生产的影响。

详述矿井发生过的水害事件。

根据开采过程中涌水量的变化情况及各种影响因素,详细分析论证影响涌水量的主要及次要因素。

详述采空区、古空区积水分布范围及积水量,分析其对矿井充水影响。

若存在采(古)空区积水威胁,需评价下部煤层开采形成的导水裂隙带能否沟通上部采(古)空区积水。

批采煤层位于奥灰岩溶水水位之下,需圈定各煤层带压范围、计算带压开采煤层承受的突水系数,并进行安全区划分,辅以插图表示。

综合各影响因素,确定矿井水文地质类型。

根据矿井充水因素及水害类型,提出具体的矿井水害防治措施。

第四节矿井涌水量预算叙述矿井目前开采状况下的正常涌水量及最大涌水量。

根据水文地质特征和矿井充水因素分析,确定矿井涌水量计算方法,选择公式和确定参数的依据,预算建设后矿井涌水量并评述其可靠性。

第五节供水水源论述矿井建设前的供水水源情况,若目前供水水源不能满足建设后的要求,提出今后供水水源的勘查方向,并对其水量及水质做出评价。

对需要进行专门供水水源勘查工作的井田,应叙述可能作为供水含水层的水文地质情况。

第五章其他开采技术条件第一节煤层顶底板岩石工程地质特征收集并叙述井田内及邻区生产矿井、小煤矿有关井巷的煤层顶底板工程地质特征和管理维护现状。

叙述矿井内各可采煤层顶底板的岩性、厚度、节理、裂隙及其他结构面发育情况、物理力学性质,评价煤层顶底板稳定性。

评价井田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针对矿井可能出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防治意见。

第二节瓦斯叙述本矿井及邻近煤矿近三年度瓦斯、二氧化碳相对涌出量及绝对涌出量的鉴定结果。

收集并叙述本矿井及邻近煤矿有关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资料,分析事故的原因。

利用钻孔各煤层瓦斯含量测试成果,叙述井田内瓦斯成分、瓦斯含量、瓦斯分带及其在平面上、垂向上的变化规律(可插瓦斯含量等值线及瓦斯分带图)。

评述瓦斯对矿井建设和安全生产可能产生的影响。

第三节煤尘爆炸危险性据本矿井及邻近煤矿煤尘测试成果,评价井田可采煤层煤尘爆炸危险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