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煤业有限公司90万吨年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变更环境保护专篇 精品
山西介休大佛寺旺源煤业有限公司

xx 介休大佛寺旺源煤业有限公司汇报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您们好!首先,我代表大佛寺旺源煤业有限公司全体干部职工,对省政府督察组等各级领导和专家,莅临我公司的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我将我们旺源煤业有限公司90 万吨/年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的基本建设情况和安全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开展情况作一汇报。
一、矿井概况山西介休大佛寺旺源煤业有限公司矿井位于介休市连福镇北坡村,行政区域隶属连福镇管辖,井田位于沁水煤田西部与霍西煤田交界处。
公司是2009年11月2日经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以“晋煤重组办发[ 2009]61 号”文批准的兼并重组整合矿井,由原介休旺源煤业有限公司和山西锦源煤业有限公司二座矿井整合而成,整合后的矿井名称为山西介休大佛寺旺源煤业有限公司,主体企业为山西介休大佛寺煤业有限公司。
整合后矿井规模为90 万吨/年,2009年11月25日在山西省省国土厅换发了采矿许可证,证号为:C4994,井田面积5.4248km,批准开采1-11煤层。
2#设计可采煤层5#、9#、10#、11#,可采储量1545.7万吨,服务年限12.27 年。
5号煤层厚1.25m〜2.62m,平均厚2.02m,原煤灰分平均为22.91%、挥发分平均为23.81%、全硫平均为0.56%、高位发热量平均27.85 MJ/kg。
9号煤层厚0.35m〜6.08m,平均厚2.12m,原煤灰分平均为18.81%、挥发分平均为25.25%、全硫平均为1.88%、高位发热量平均为28.77 MJ/kg。
10号煤层厚1.10 m〜2.95 m,平均厚1.74 m,原煤灰分平均为28.45%、挥发分平均为24.94%、全硫平均为1.42%、高位发热量平均24.41 MJ/kg。
11号煤层厚1.43 m〜6.80 m,平均厚4.42 m,原煤灰分平均为29.32%、挥发分平均为24.61%、全硫平均为1.63%、高位发热量平均25.04 MJ/kg。
安全专篇变更设计说明书

山西吕梁中阳桃园鑫隆煤业有限公司90万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安全专篇部分内容设计变更由于在实际建设过程中现场实际情况的变化及煤矿设备的发展,矿井建设中发生部分与初步设计安全专篇不同的部分,现设计变更如下:矿井监控及有关系统:1、安全监控系统:专篇要求:KJ333 P2 P38 P111 P120变更为:KJ70N变更原因:KJ333系统故障频繁,售后服务不及时。
2、通讯系统:(1)调度通讯专篇要求:SOC8000 P39 P281 P354变更为:KTT103变更原因:SOC8000为系统的程控交换机型号,KTT103是系统的总称。
(2)无线通讯专篇要求:KT25 P282 P354变更为:KT105A变更原因:经考察,现安装系统比原设计系统运行稳定,售后服务评价好。
(3)调度广播系统专篇要求:CMKXY P366变更为:KT199变更原因:经考察,现安装系统比原设计系统运行稳定,售后服务评价好。
3、产量监控系统:专篇要求:ICS-XF P340变更为:KJ219变更原因:经考察,原设计系统产品性能不可靠,售后服务差。
4、工业电视:P39中说到的工业电视检测系统型号为KJ115,实际安装的型号为KT115。
变更原因:安全专篇中KJ115型号打错。
通风部分:1、隔爆水棚:专篇要求:主要大巷要安装GS80-4A型水槽变更为:现场下山安装的为GBSD-60水袋变更原因:下山在运输大件时需拆除隔爆水槽架,给运输带来不便。
2、大巷掘进局部通风机:专篇要求:FBD-No5.6/2×11变更为:FBD-No6.0/2×15变更原因:县煤炭局规定淘汰11kw局扇。
3、顺槽局部通风机:专篇要求:FBD-No5.6/2×15变更为:FBD-No6.0/2×15变更原因:买不到设计型号,5.6与6.0功率一样,参数一样。
4、束管采样与火灾气体色谱分析系统:专篇要求:束管采样KYSC-1型、火灾气体色谱分析系统GC950型变更为:KSS-200型变更原因:KSS-200型系统已包含设计系统中的功能,并且在不降低安全保障水平的前提下,可分析气体: CO、CO2、CH4、O2、C2H4、C2H2、C2H6、N2,并且可实现地面在线监控,地面直接取样。
山西晋煤集团坪上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建设汇报材料(1)

山西晋煤集团坪上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建设汇报材料尊敬的各位、专家: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山西晋煤集团坪上煤业有限公司向莅临我单位检查指导工作的各位及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目前,我公司正处于基建建设关键时期,领导的到来,是对我们莫大的鼓舞与鞭策。
下面,我代表山西晋煤集团坪上煤业有限公司将有关项目建设情况汇报如下:一、项目概况根据晋煤重组办发【2009】38号文相关精神,沁水县坪上煤业有限公司、山西晋煤集团寺河矿北区瓦斯抽放工程井整合重组为山西晋煤集团坪上煤业有限公司。
整合重组后的山西晋煤集团坪上煤业有限公司位于沁水县端氏镇曲堤村,隶属于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沁秀煤业有限公司,井田面积为9.4222km2,批准开采3号、9号、15号煤层,属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3号煤为不易自然煤层,9号煤为自然煤层,15号煤大部分区域也属自然煤层。
3号煤无爆炸危险性,设计能力0.9Mt/a。
根据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于2009年11月27日颁发的采矿许可证(副本)[证号:C1400002009111220045367],生产规模定为0.9Mt/a。
矿井采用斜井开拓方式,共设主斜井、副斜井、进风斜井、回风立井四个井筒,均位于工业场地。
新建主斜井,改造原瓦斯抽放工程井主斜井作为副斜井,改造原瓦斯抽放工程井副斜井作为进风斜井,利用现回风立井担负矿井的回风任务。
采用长壁分层综采采煤方法,工作面内顶板管理为全部垮落式顶板管理方法。
大巷主运输采用胶带输送机,辅助运输采用双滚筒单绳缠绕式矿井提升机。
山西晋煤集团坪上煤业有限公司设计能力为90万吨/年,已通过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晋煤办基发[2010]1325号文批复初步设计,已完成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晋煤规发[2010]522号文批复地质报告,已完成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晋城监察分局晋煤监局字[2010]159号文批复安全专篇。
项目开工审批卡于2010年12月14日由山西省煤炭工业局基建局批准,开工日期2010年12月16日,建设工期47.7月。
兰花口前

山西朔州山阴兰花口前煤业 有限公司
山西朔州山阴兰花口前煤业有限公司 90万吨/年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 竣工验收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口前煤业公司全体干部职工, 对各位领导和专家莅临我公司进行矿井竣工验收工 作,表示最热烈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山西朔州山阴 兰花口前煤业有限公司90万吨/年矿井兼并重组整合 项目,经过四年多的建设,已全部按照《初步设计》 和《安全专篇》以及各批复文件要求建设完成。而 且矿井经过联合试运转,各系统运行正常。下面我 就矿井建设总体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作简要汇报:
目录
一、矿井概况 二、矿井建设项目相关手续批复情况 三、建设项目各类专项验收情况 四、矿井主要生产系统
五、工程招标、施工、竣工验收及质量认证情况
六、劳动用工和职业病防护
七、矿井安全生产准备情况
八、矿井联合试运转
山西朔州山阴兰花口前煤业有限公司是经山西煤矿企 业兼并重组整合领导办公室以晋煤重组办发 [2009]35 号文《关于朔州市山阴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 (部分)的批复》的单独保留矿井。矿井兼并重组整合 项目于 2010 年 11 月 18 日批准开工建设,建设工期为 44.5个月。 山西朔州山阴兰花口前煤业有限公司位于山阴县玉井 镇口前村北,距山阴县城约36km,行政区划属玉井管 辖。井田面积约 4.3012km²。矿井建设概算总投资约 5.37亿元。 井田内可采煤层4号、9号、11号煤层,地质构造简单, 属瓦斯矿井;自燃倾向性为容易自燃,等级为I级, 煤尘均具爆炸危险性;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为中等; 矿井正常涌水量为 86m/h ,最大涌水量为 107m/h,不 存在带压开采。
11、矿井联合试运转
2014 年 11 月 3 日 山西 省 煤炭工 业 厅以晋 煤 办基发 [2014]1269 号文同意山西朔州山阴兰花口前煤业有限 公司90万吨/年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进入联合试运转 阶段,时间六个月,截止到2015年5月2日。
煤业公司职业危害预评价报告书

XX职业危害预评价报告书目录1总论 (4)1.1项目来源 (4)1。
2评价依据 (4)1.3评价目的 (8)1。
4评价范围 (8)1。
5评价内容 (9)1.6评价方法 (9)1.7评价程序 (10)1。
8质量控制 (10)1。
9评价单元 (12)2工程分析 (13)2.1兼并重组前各矿现状 (13)2.2兼并重组后情况 (14)2。
3兼并重组前职业卫生管理 (14)2.4自然环境概况调查 (15)2。
5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9)2.6矿址选择 (23)2。
7总平面布置 (24)2。
8主要生产工艺流程及其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34)2。
9建筑卫生学 (48)3类比调查 (50)3。
1类比企业的选择 (50)3.2类比企业职业卫生调查 (51)3.3类比煤矿工艺流程 (60)3.4类比煤矿建筑卫生学 (64)3。
5类比企业辅助用室 (65)3。
6类比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情况 (65)4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和分析 (108)4。
1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 (108)4.2 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13)4。
3拟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 (120)4.4职业卫生管理 (127)4.5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127)4。
6辅助卫生用室 (127)4.7应急救援措施 (127)4。
8职业卫生经费概算 (134)5改、扩建矿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评价 (134)5。
1矿址选择 (134)5.2总体布局 (137)5。
3建筑卫生学评价 (143)5.4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评价 (144)5.5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评价 (154)5.6应急救援措施评价 (155)5.7辅助卫生用室评价 (157)5.8职业卫生管理评价 (159)5。
9职业卫生专项经费投资评价 (160)6扩建项目职业病危害类别 (161)7控制职业病危害补充措施 (161)7。
1职业病危害防护补充措施 (161)7。
2应急救援补充措施 (165)7.3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补充措施 (168)7.4建筑卫生学的补充措施 (170)7.5辅助用室补充设施 (170)7。
山西介休大佛寺旺源煤业有限公司

山西介休大佛寺旺源煤业有限公司汇报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您们好!首先,我代表大佛寺旺源煤业有限公司全体干部职工,对省政府督察组等各级领导和专家,莅临我公司的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我将我们旺源煤业有限公司90万吨/年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的基本建设情况和安全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开展情况作一汇报。
一、矿井概况山西介休大佛寺旺源煤业有限公司矿井位于介休市连福镇北坡村,行政区域隶属连福镇管辖,井田位于沁水煤田西部与霍西煤田交界处。
公司是2009年11月2日经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以“晋煤重组办发[2009]61号”文批准的兼并重组整合矿井,由原介休旺源煤业有限公司和山西锦源煤业有限公司二座矿井整合而成,整合后的矿井名称为山西介休大佛寺旺源煤业有限公司,主体企业为山西介休大佛寺煤业有限公司。
整合后矿井规模为90万吨/年,2009年11月25日在山西省省国土厅换发了采矿许可证,证号为:C1400002009111220044994,井田面积5.4248km2,批准开采1-11#煤层。
设计可采煤层5#、9#、10#、11#,可采储量1545.7万吨,服务年限12.27年。
5号煤层厚1.25 m~2.62 m,平均厚2.02 m,原煤灰分平均为22.91%、挥发分平均为23.81%、全硫平均为0.56%、高位发热量平均27.85 MJ/kg。
9号煤层厚0.35 m~6.08 m,平均厚2.12 m,原煤灰分平均为18.81%、挥发分平均为25.25%、全硫平均为1.88%、高位发热量平均为28.77 MJ/kg。
10号煤层厚1.10 m~2.95 m,平均厚1.74 m,原煤灰分平均为28.45%、挥发分平均为24.94%、全硫平均为1.42%、高位发热量平均24.41 MJ/kg。
11号煤层厚1.43 m~6.80 m,平均厚4.42 m,原煤灰分平均为29.32%、挥发分平均为24.61%、全硫平均为1.63%、高位发热量平均25.04 MJ/kg。
年产90万吨煤炭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

年产90万吨煤炭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xxx科技发展公司第一章项目概论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年产90万吨煤炭建设项目(二)项目选址某某经济技术开发区项目建设区域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布局相对独立,便于集中开展科研、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并且统筹考虑用地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与项目建设地的建成区有较方便的联系。
(三)项目用地规模项目总用地面积48003.99平方米(折合约71.97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74.38%,建筑容积率1.39,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7.67%,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93.22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项目净用地面积48003.99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35705.3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6725.55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42342.26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5119.20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145台(套),设备购置费4512.56万元。
(七)节能分析1、项目年用电量1377607.75千瓦时,折合169.31吨标准煤。
2、项目年总用水量30949.00立方米,折合2.64吨标准煤。
3、“年产90万吨煤炭建设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1377607.75千瓦时,年总用水量30949.00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171.95吨标准煤/年。
达产年综合节能量70.23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3.99%,能源利用效果良好。
(八)环境保护项目符合某某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规划,符合某某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和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
(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项目预计总投资18935.4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3906.0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3.44%;流动资金5029.4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6.56%。
矿井竣工验收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好!今天山西省煤炭工业厅,省煤炭基本建设局各位领导,专家莅临我公司进行兼并重组合项目综合验收,我代表山西灵石国泰能源有限公司全体干部职工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也借此机会向参加与支持山西灵石国泰能源有限公司工程建设的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表示下面,我从衷心的感谢!山西灵石六个方面就国泰能源有限公司矿井项目建设完成情况汇报如下:一、项目简介成立于2009 年12 月18 日,隶属于银亿集团。
2009 年12 山西灵石国泰能源有限公司月18 日,山西省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以“晋煤重组办发【2009】125 号”文件批准的以国泰能源有限公司为主体,由原灵石县宝华煤矿、山西灵石红岩煤矿、灵石亨元煤矿、灵石鸿利煤矿五个矿整合而成,批准矿井生产能力300万吨/ 年,公司名称为:山西灵石国泰能源有限公司。
矿井位于灵石县夏门镇西河底村附近,行政区域隶属于灵石县夏门镇管辖,紧邻108 国道和南同蒲线,建通便利,占地面积225 亩。
今天位于霍西煤田汾西矿区,今天面积为189.7624 平方公里,美中为焦煤,批准开采煤层为2—11 号煤层,可采煤层有3层,7、10、11号煤层在整合前已经采空,7、10、11号煤层现为主采煤层,7 号煤层军厚1.37 米,10、11号没层军厚2.92 米,资源保有储量5962万吨,设计可采储量为2665.7 万吨。
设计服务年限21.16 年。
2013 年度矿井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结果为:瓦斯绝对涌出量3.20m 3/min, 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4.65m 3/min. 山西省煤炭工业厅以晋煤瓦发[2013 ]648 号文《关于山西灵石国泰能源有限公司矿井联合试运转期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批复山西灵石国泰有限公司为瓦斯矿井。
矿井7、10、11号煤尘均具有爆炸性,属n类自然煤层。
当矿井实际生产能力达900kt/a时,开采7号煤预计产量300kt/a,采用富水系数比拟法,预测正常涌水量为12m 3/h最大涌水量为18m 3/h;开采11 ( 10+11)号煤预计产量为600kt/a,采用富水系数比拟法,预测正常涌水量为24m 3/h,最大涌水量为363m 3/h;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概述1.1概况1.1.1矿井基本情况简介山西X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矿井位于山西省XX县XX镇XX村一带,行政区划属于XX镇管辖。
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2°35′57″~112°37′51″,北纬39°40′55″~39°42′06″。
山西X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矿井于20XX年12月由山西中远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编制了《山西省XX县XX镇XX煤矿资源整合初步设计说明书》,山西省煤炭工业局以晋煤发[20XX]89号文对该项目进行了批复,资源整合后的矿井由原张庄煤矿(核定生产能力为15万吨/年,以斜井开拓,放炮落煤,工作面采用木柱支护,全部跨落法管理顶板,大巷及主井运输采用矿车运输,机械抽出式通风)和原XX煤矿(核定生产能力为21万吨/年,以斜井开拓,放炮落煤,工作面采用悬移支架支护,全部跨落法管理顶板,大巷及主井采用皮带运输,机械抽出式通风)整合而成,利用原张庄煤矿的主斜井作为资源整合后的主井,在原XX煤矿主斜井西侧66m处新建一斜井作为资源整合后的副斜井,利用原XX煤矿的新斜井作为资源整合后的回风斜井,全井田分2个水平对4+9#和11#煤层进行开采。
资源整合后核定生产能力为30万吨/年。
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晋政发[20XX]23号《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实施意见》和晋政发[20XX]10号《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有关问题的通知》等一系列有关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的方针政策,山西省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XX]35号,“关于XX市XX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批复原山西XXXX煤业有限公司为重组整合单独保留煤矿,开采4—11#煤层,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90万吨/年。
重组后的煤矿企业名称改为山西XXXX矿业有限公司。
20XX年8月,山西XXXX矿业有限公司经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晋)名称变核内[20XX]第001157号,变更为山西X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
20XX年11月19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颁发了新的采矿许可证,证号:C14000020XX111220XX5792,批准山西X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开采4#~11#煤层,批准生产规模为90万吨/年,矿井面积4.302平方公里。
依据山西省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XX]35号,“关于XX市XX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20XX年3月,由山西地宝能源有限公司编制了《山西X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并于20XX年7月由山西省煤炭工业厅以晋煤规发[20XX]630号文予以批复;20XX年5月,山西中远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编制了《山西XXXXXX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初步设计》。
根据20XX年7月由山西省煤炭工业厅以晋煤规发[20XX]630号文《山西X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11号煤层未达到勘探程度,开发前应补充勘查工作。
因此本次设计仅对4#~9#煤层的开采进行设计,不包含11#煤层。
1.1.2项目来源及项目前期手续批复情况目前,山西X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已对项目的实施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
20XX 年9月14日,山西X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工程经晋煤重组办发[20XX]35号文通过立项。
20XX年3月,由山西地宝能源有限公司编制了《山西X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并于20XX年7月由山西省煤炭工业厅以晋煤规发[20XX]630号文予以批复;20XX年5月,山西中远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编制了《山西XXXXXX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初步设计》。
20XX年8月13日,山西省煤炭工业厅以晋煤办基发[20XX]815号文对初步设计进行了批复。
20XX 年6月,忻州市水土保持规划队编制完成了《山西XXXXXX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20XX年9月21日山西省水利厅以晋水保函[20XX]379号文进行了批复。
20XX年,山西省卫生厅卫生监督所编制了《山西XXXX煤业有限公司矿井30万t/a资源整合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XX市环境保护局以朔环函[20XX]148号文件对环评报告进行了批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20XX年8月11日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晋煤办基发[20XX]83号文《关于加快兼并重组整合煤矿改造建设工作的安排意见》等有关环保要求,山西X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于20XX年7月委托山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承担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于20XX年12月1日,山西省环境保护厅以晋环函[20XX]139号文批复了其山西X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90万吨/年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变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于20XX年12月委托山西中远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承担本项目的初步设计环境保护专篇工作。
依据晋环函[20XX]1443号文“关于《山西X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90万吨/年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变更环境影响报告》的批复”等法律法规和技术资料,我们编制完成了《山西X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90万吨/年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环境保护专篇》。
1.2设计依据和采用的标准1.2.1环境保护设计依据1.2.1.1任务依据1)山西X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90万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环境保护专篇设计委托书,20XX年12月;2)《矿井初步设计环保专篇编写提纲》(山西省煤炭工业局20XX年10月);3)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文件以晋煤环发[20XX]1621号“关于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初步设计环境保护专篇有关事项的通知”,20XX年12月1日;4)山西省环境保护厅晋环函[20XX]1443号文“关于《山西X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90万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变更环境影响报告》的批复”,20XX年12月1日;5)XX县环境保护局,山环函[20XX]13号,“关于山西省XX县XX镇XX煤矿30万t/a资源整合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复函”,20XX年1月25日;6)XX县环境保护局山环函[20XX]12号关于“山西省XX县XX镇XX煤矿30万t/a资源整合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选用标准的复函,20XX年1月25日;7)关于“山西X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山西中远设计工程有限公司,20XX年8月;8)山西省煤炭工业局文件晋煤规发[20XX]630号文《山西X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资源整合矿井地质报告的批复》。
1.2.2.2环境保护设计法律、法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9月1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XX年6月1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国务院令284号(2000年3月20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XX年4月1日);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29日);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29日、20XX年12月25日修订));8)《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XX年1月1日);9)《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1998年11月29日);10)《土地复垦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89年1月1日);11)《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发[2000]38号(20XX年11月26日);12)山西省环境保护局晋环发[20XX]193号“关于印发《山西省环境保护局建设项目环保管理办法》的通知及附件《山西省环境保护局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13)《煤炭产业政策》(国家发展改革委20XX年第80号公告);14)山西省人民政府晋政发[1997]1号《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贯彻《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的实施办法的通知》(1997年1月);15)《山西省环境保护条例》(1997年7月);16)《山西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1996年12月3日);17)山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的办法(1994年7月);18)《山西省地表水域水环境管理区划方案》山西省人民政府晋政函[20XX]24号;19)国家发改委、国家环保总局,发改能源(20XX)1456号《关于印发煤炭工业节能减排工作意见的通知》;20)《山西省泉域水资源保护条例》(1998年1月1日);21)山西省环境保护局、山西省煤炭工业局晋环发[20XX]445号文件关于加强煤炭开发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22)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晋煤环发[20XX]1621号关于“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初步设计环境保护专篇有关事项的通知”。
1.2.1.3环境保护设计技术、规范依据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2)《煤炭工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矿井、选矿厂)及条文说明》(1992年12月28日);3)《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XX);4)《煤矿井下消防、洒水设计规范》(GB50383-20XX);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XX);6)《煤矿防治水规定》,20XX年;7)煤行管字(2000)第81号关于颁布《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的通知及附件;8)《开发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XX);9)《开发项目水土流失整治标准》(GB50434-20XX)。
1.2.1.4参考资料1)《山西X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90万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变更环境影响报告》,山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20XX年7月;2)山西省环境保护厅晋环函[20XX]1443号文“关于《山西X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90万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变更环境影响报告》的批复”,20XX年1月28日;3)《山西X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初步设计》,山西中远设计工程有限公司,20XX年5月;4)晋煤办基发[20XX]815号“关于山西X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山西省煤炭工业厅,20XX年8月;5)《山西X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资源整合矿井地质报告》,山西地宝能源有限公司,20XX年3月;6)晋煤规发[20XX]630号“关于山西XXXXXXXX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的批复”,山西省煤炭工业厅,20XX年7月;7)《山西XXXXXX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忻州市水土保持规划队,20XX年6月;(6)晋水保函[20XX]379号“关于山西XXXXXX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批复”,山西省水利厅,20XX年9月21日;(7)《开发建设环境管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候正伟,20XX年6月;(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原则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9)其它有关的社会、经济及自然概况统计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