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浣溪沙晏殊(定用)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浣溪沙 课外古诗词诵读教育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浣溪沙 课外古诗词诵读教育课件

写作背景
这首词选自《珠玉词》。 浣溪沙是词牌名。《浣溪沙》 是一首小令,其格式是分上下 两阕(也叫上下两片),各有三 个七字句,一、二、三、五、 六句押同一个平声韵。这首词 写作者在暮春季节的思绪,表 现了年华易逝的伤感。其中无 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 来是传诵名句。
朗读指导
浣溪沙 (宋)晏殊
内容展示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内容展示
诗词解释
浣溪沙: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沙,一作“纱”。 一曲新词酒一杯:此句化用白居易《长安道》诗意:“花枝缺入青楼开,艳 歌一曲酒一杯”。一曲,一首。因为词是配合音乐唱的,故称“曲”。新词 ,刚填好的词,意指新歌。酒一杯,一杯酒。 去年天气旧亭台:是说天气、亭台都和去年一样。此句化用五代郑谷《和知 己秋日伤怀》诗:“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池台。”晏词“亭台”一 本作“池台”。去年天气,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 熟悉的亭台楼阁。旧,旧时。
内容展示
诗词翻译
填曲新词品尝一杯美酒,时令气候亭台池榭依旧,西下的夕阳几时才能 回转?无可奈何中百花再残落,似曾相识的春燕又归来,独自在花香小 径里徘徊。
主旨点睛
这首词的上片写今昔之景 , 叠印时空 , 重在思昔 ; 下片巧借 眼前景物,重在伤今。全词抒发了词人悼惜残春之情,表达 了词人对时光易逝的无限惆怅。
内容展示
诗词解释
夕阳:落日。西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 无可奈何:不得已,没有办法。 似曾相识:好像曾经认识。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后用作成语,即 出自晏殊此句。燕归来:燕子从南方飞回来。燕归来,春中常景,在有 意无意之间。 小园香径:花草芳香的小径,或指落花散香的小径。因落花满径,幽香 四溢,故云香径。香径,带着幽香的园中小径。独:副词,用于谓语前 ,表示“独自”的意思。徘徊:来回走。

人教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教学课件

人教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教学课件

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可以配上乐曲歌唱。词 的句子有长有短,因此又叫长短句。词起初叫做曲、曲子、 曲子词。简称“词”。
词牌是填词时用的曲调的名称 ,它规定某一词牌的字 数、句数、平仄和韵脚。
《采桑子》是词牌。词牌之下,一般另有题目,但这 首《采桑子》只有词牌没有题目。
晏殊生于承平之时,少年得志,后官至宰相,政事之外, 过着“惟喜宾客,未尝一日不宴饮”的生活,征歌逐舞,以 诗酒消遣。这样的地位、生活、思想感情,决定了他的诗词 作品如珠似玉,温润秀洁,字里行间只有些许淡淡的闲愁。 本词所抒发的就是悼惜残春之感。
谢谢观看
课外古诗词诵读
浣溪沙
晏殊
1.了解词人晏殊及相关文学常识。 2.反复诵读,体会词人在词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3.对重点句子进行赏析,进而感悟“无可奈何花落 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蕴含的哲理。
2000多年前,孔子站在大河边长叹:“逝者如斯 夫,不舍昼夜。”现代,朱自清说:“燕子去了,有再 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 开的时候。聪明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 复返呢?”面对时光流逝,“宰相词人”晏殊又有怎样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夕 阳∕西下∕几时∕回? 无 可∕奈何∕花∕落去,似曾 ∕相识∕燕∕归来。小园∕ 香径∕独∕徘徊。
上片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新”“旧”对比, 突出词人对时光流转 的感慨以及物是人非 的惆怅之情
“夕阳西下”是实写,写出年华易逝的无奈
“几时回”三字折射出一种期盼其返而又知 其难返的心态
下片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去来对比,既流露对繁华流 逝的“无可奈何”,也传达 出看到旧时重来的欣喜,惋 惜伤感与通达欣慰交织在一 起,表现惜春伤别怀旧之情

最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浣溪沙》精品教学课件

最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浣溪沙》精品教学课件

词语解释 【落】凋落。 【香径】弥漫着花 香的园中小路。
整体感知
译文吟罢一曲新词饮一杯酒,(往事涌上心头,)
(眼前)还是和去年一样的天气,亭台也和去年毫 无二致。夕阳虽然美好,但终归要西沉下去而不能 返回。
花的凋落和时光的流逝,都是令人惋惜而毫无 办法的,只有归来的燕子,似乎是去年的旧相识。 (真是无可奈何啊,)(我)独自在弥漫着花香的 小路上走来走去。
精读细研
诗词赏析
首句以听歌、对酒开篇,格调娴雅,欲抑先扬,构思 独特。接着品读下去,情绪就不由自主地蒙上了些许淡淡 的哀愁。虽然眼前还是与去年一样的时节,一样的天气, 一样的亭台,但是“夕阳西下几时回”点破了其中蕴含的 深意——时光易逝难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 来”是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慨叹。“似曾相识燕归来”看似 可聊以自慰,实则使词人内心的愁苦更加强烈。词人面对 落花归燕,触目伤怀,抑郁难解,孤独寂寞之中,只能独 自徘徊在花园的小路上,在记忆中寻找逝去的年华。
【回顾总结】
1.同桌之间相互交流本课学习收获。 2.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本课学习知识点,并 总结交流本课学习心得
课后作业
01 完成课后练习题 02 课时练习题(选取)
浣溪沙
知识备查
作者简介
晏殊(991—1055),北宋政
治家、文学家。字同叔,谥号元献。 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其词擅长 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 语言婉丽。今存《珠玉词》及清人所 辑《晏元献遗文》。
整体感知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 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 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精选】初二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 浣溪沙(晏殊)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doc

【精选】初二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 浣溪沙(晏殊)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doc
朗读体会,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散读,结合书下注释,初步理解本词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2、教师范读,引导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感受词中所表现出的感慨抒怀之情。
在朗读中使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理解初步感知本词的字面意思。
这节课主要呈现出两个板块,即在朗诵中体会,在学生创造性地描摹中感悟,使学生初步了解词中所表现的深邃的思想,进而感受词本身所带给我们的艺术享受。该环节主要体现学习过程中的第一个板块。
1、学生交流自己积累的古诗词。
2、引导学生对《黄鹤楼》中“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一句的体会,学生可自由发表见解,并由此导入对晏殊之《浣溪沙》的学习。
1、从学生积累的古诗词入手,意在引导学生对本词学习的兴趣。
2、由学生小学时即积累过的《黄鹤楼》中慨叹时间的茫远、人生变化无常的诗句“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导入对本词主题的理解与探讨。
浣溪沙教学设计
1、在诵读吟咏中感受本词的语言特色。
2、体会词的意境,感悟词人所表达的深刻感受。
说明:
作者是北宋时期的太平宰相,在他的词中多以表现“闲愁”为主题。但本词中似乎于无意间描了司空见惯的现象,而赋予深刻的哲理,启迪人们从更高层次去思索宇宙及人生的问题,这和
作者其它的“闲适”词有所不同。同时,词中涉及到时间永恒而人生有限这样深广的意念,却表
现得十分含蓄,而这些深邃的思考对于人生阅历尚浅的中学学生来说,他们很难有深刻的体会,
故学习本文的过程中,老师指导学生加强对本词语言的体味和欣赏,在对语言的感悟中引导学生
去不断地挖掘本词的深刻内蕴,多角度地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在读读背背中感受语言清丽自然的特点。
2、难点:理解词中“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所蕴含的深邃内涵。

【精品】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浣溪沙(晏殊) 3

【精品】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浣溪沙(晏殊) 3
7
“去年天气旧亭台”,写 词人由今思昔,对去年一次欢 聚的的追忆。天气依然是暮春, 地点依然是亭台。可好景不常, 欢聚难再。词人从人事的变迁, 想到时光是伤春,“似曾相识”是 伤别,“去”是花落去,“来”是燕 归来。再次形成对比,增加了对时光 流逝的惋惜之情。 赏析: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 ,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 抒发了青春易逝,伤别怀旧之情。 千古奇偶
独徘徊
作点分析吗?
14
15
这是晏殊的名篇 之一,其内容为悼惜 春残,感伤年华。
16
思想感情:
由自然规律的变迁更替,透 露出对美好景物及难以忘怀事情 的流连,同时也不免流露出对时 光易逝的无限惆怅。
17
其实作者是志得意满的达官贵人, 他的愁闷伤感并非游子思乡的离愁别恨, 也非动乱时代亡国丧家的愁苦,只不过 是富贵闲人的一种淡淡的花月之愁罢了。 这首词之所以传诵久远,主要是因为诗 人善于以工丽的词语描写景物,文情并 茂,音调和谐,创造了情致缠绵,凄婉 隽丽的意境。
这两句对仗工巧,意 致缠绵,语辞流利,语调谐婉, 为后世传诵的名句。
11
结句写诗人看到眼前花落、燕归 的暮春景色之后惆怅的感情更为 强烈了, 于是在小小的庭院内、 有落花余香的小路上独自徘徊, 流连忘返。“香径”与上句“落 花”相呼应,小路上到处是落花 的幽香,可见花落之多。“独” 字突出了形影相吊,孤寂冷落。 “徘徊”一词通过人物的作,又 强调了诗人伤感惆怅的情绪。
4
5
开头“一曲新词酒一杯”, 歌咏的是自己富贵闲适的生活。 他是一位达官贵人,诗酒是其生 活的重要内容。“一曲新词”表 明诗人尤喜填词,而且常常饮酒 助诗兴。可此刻,他感受到的是 欢乐吗?
6
此刻他感受到的并不是欢乐, 而是怅惘,而且是经年以来 就埋藏在心底的一种寂寞与 惆怅。自吟自饮,借酒消愁。

新部编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浣溪沙-晏殊》PPT课文课件

新部编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浣溪沙-晏殊》PPT课文课件

作者
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
(今属江西)人。北宋词人。景德初年,十四 岁,就以 “神童”的才名应殿试考中进士。在 西溪任上常讲学,后人建有晏溪书院, 故西溪 又称“晏溪”。
晏殊是一名著名的文学家,擅长词令(长短句 ),尤擅小令。风格婉转,历有 “此宗令词之 专精者,首推晏殊”的评价。这首诗是暮春时 节词人看到花落的景象,回忆起了以前的往事, 所以这首诗是对春天的伤春怀旧。
2.诗人徘徊在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夕阳 )、(落花
)、( 归 燕 )等景物,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图画。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这个句子的赏析。
这个句子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借景抒情 表达了作者伤春怀旧以及对时光流 蕴含有哲理:美好事物的消逝,常常会伴随 着新事物的重现。
4.夕阳西下几时回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5.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 千古名句,试简析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 来。”这两句,情致缠绵,音调谐婉, 对仗工整,宛若天成,将自然现象和人 的感情巧妙结合,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赏识
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的伤春怀旧之情,以及对
时光流逝的感慨。
重点提炼: 1.《浣溪沙》的作者是(北宋)的(晏殊 )。
诗词赏识
思想感情: 作埏由自然规律的变迁更替,透露出
对美好景物及难以忘怀事情的流连,同时 也不免流露出对时光易逝的无限惆怅。
雅有情思
淡淡的闲愁
名句赏析
•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联工巧而浑成、流 利而含蓄,声韵和谐,寓意深婉,用虚字构成工整的对仗、唱叹 传神方面表现出词人的巧思深情,也是这首词出名的原因。
➢故地重临,怀旧自不可免, 文中作者的感受是怎样的?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浣溪沙》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浣溪沙》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

这首词多处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请找出一例,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示例一]“新”和“旧”的对比好处:旧的亭台和新词进行对比,突 出了物是人非的惆怅之情。
[示例二]“去”和“来”的对比。好处:“去”的是花,“来”的是 燕子,通过“去”“来”的对比,增加对时光易逝的惋惜之情。
感谢聆听
下片 抒情
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弥漫着花香的园中小路。
诗意: 花儿凋谢,我也无可奈何,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在弥漫花香的园中小路上我
独自走来走去。
[赏析]
下片巧写眼前之景,重在伤今。“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 识燕归来”对仗工整音韵和谐,画面生动,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 光的描写,抒发了词人伤春惜时以及对年华易逝的感慨。“小园 香径独徘徊”写词人独自徘徊,似赏景,又似沉思。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 香径独徘徊。
词语解释 【落】凋落。 【香径】弥漫着花香的园 中小路。
诗词讲 解
上片 写景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诗意: 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夕阳西下何时再回来?
[赏析]
上片写今昔之景,重在思昔。用轻快流利的笔调,写出词人 安逸闲适的情态。但是光阴流转、物是人非,感时的哀伤与惆怅 逐渐涌上心头。想到风物依旧而时光飞逝,词人不禁悄声暗问: “夕阳西下几时回?”惆怅悲哀之情倾泻而出。
《己亥杂诗 》:以“落红” 自喻,表现诗人 虽脱离官场,依 然关心着国家的 命运,不忘报国 之志。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蕴含怎样的哲理?
一切美好事物必然要消逝,无法阻止,但在一个美好事物消逝时仍有其他美 好事物再现,生活不会因为消逝而变得虚无。但是这种“再现”不等同美好事物 原封不动的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浣溪沙》课外古诗词诵读说课教学PPT电子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浣溪沙》课外古诗词诵读说课教学PPT电子课件

创作背景
本词选自《二晏词笺注》。“浣溪沙”原是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 牌名,一般情况下,上下片各三个七字句,共四十二字。此调音节明 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晏殊一生 显达,生活富贵闲适,其词作不外感事伤怀、相思离别、男女爱情之 类。这首词大约作于宴饮歌乐之后,透露出一种深沉的人生感慨。
诗词翻译
填曲新词品尝一杯美酒,时令气候亭台池榭依旧,西下的夕阳几时才能 回转?无可奈何中百花再残落,似曾相识的春燕又归来,独自在花香小 径里徘徊。
主旨点睛
这首词的上片写今昔之景 , 叠印时空 , 重在思昔 ; 下片巧借 眼前景物,重在伤今。全词抒发了词人悼惜残春之情,表达 了词人对时光易逝的无限惆怅。
疏通词意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 听一曲以新词谱成的歌,饮一杯酒。 • 去年这时节的天气、旧亭台依然存在。 • 但眼前的夕阳西下了,不知何时会再
回来。
疏通词意
无可奈何花落去, • 无可奈何之中,春花正在凋落。 似曾相识燕归来。 • 而去年似曾见过的燕子,如今又飞回
到旧巢来了。
品读感悟
3、体会这首词中的“去年天气”“旧亭
台”“夕阳”“落花”“归燕”分别象征什么?
“去年天气” “旧亭台”
——生命之中 看似不变的事物
“夕阳”
——时光的一去不回
“落花”
——生活中消逝的美好
“归燕”
——似曾相识的新的美好
品读感悟
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 名句,试简析这两句好在哪里。
小园香径独徘徊。 • (自己不禁)在小花园中落花遍地的
小径上惆怅地徘徊起来。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浣溪沙
晏殊
作者简介
晏殊(991-1055),字同叔,临川 (今属江西)人。北宋词人,被后 人称为“北宋倚声家初祖”。著有 《珠玉词》,今存140首。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浣溪沙》是晏珠《珠玉词》中 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这首词抒写对 人事变迁、聚散无定的惆怅和对春意衰残、 时光流逝的悼惜。
如果上片是从时空这一大
的范畴来提出问题,思考
问题,那么,下片则是通
过时空中的某些生活细节 来深化意境的。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花落”是伤春,“似曾相识”是 伤别,“去”是花落去,“来”是燕 归来。再次形成对比,增加了对时光 流逝的惋惜之情。 赏析: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 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抒 发了青春易逝,伤别怀旧之情。
其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传诵名句
• 关于“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由来,还有一个 传说: • 一次,晏殊来到维杨,住在大明寺中。他转来看去,忽然 发现墙上有一首诗写得很好,可惜没有作者的姓名。晏殊跑进 跑出,问个不停,终于打听到这首诗的作者名叫王琪,家就在 大明寺附近。由于晏殊从诗句中发现王琪文学修养较高,很会 写诗,所以,他立即决定要把王琪请来,一同探讨诗文。 • 王琪来了以后,发现晏殊善于赏诗论文,态度还很谦虚;晏 殊见王琪性格开朗,言谈投机,又请王琪入席用餐。二人边吃 边谈,心情特别舒畅。饭后,又一同到池边游玩。晏殊望着晚 春落花,随口说道:“我想了个诗句写在墙上,已经想了一年, 还是对不出来。”那个句子是:无可奈何花落去。王琪思索了 一下,不慌不忙地对道:似曾相识燕归来。 这一对句不但在词 面上对得切合时宜,很有特点,而且在含义上使二人的思想感 情如挚友重逢,一见如故。这怎能不使人格外高兴?因此,晏 殊一听,急忙称好!
• 4.本词中表现作者盎然得意之情、闲散寻欢 之志,有含蓄地表达作者感伤怀旧之一的 词句是: •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 5. 晏殊《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词中 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 句是: •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 6.《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中,着重写 今日的感伤的诗句是: •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这一联写出了人们心中所有但为笔 底所无的细腻感受,其中包含着看 似简单实则颇为深奥的哲理。
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 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 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只不过这种重现毕 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动地重现,它只是 “似曾相识”罢了。
• 【赏析】
• 1.诗人徘徊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 、 和 等景物,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图。把自然 的春光和人的青春年华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 情怀,这是运用了 的表现手法。 • 夕阳 落花 归燕 感时伤春 以景传情 •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 句,试简析这两句词好在哪里。 • (1)对仗工整,音调和谐,画面生动,通过对易逝 的自然春光的描写,(2)抒发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 感情浓郁,(3)寓意深刻,发人深省,揭示了人生 易逝,轮回无穷的人生哲理,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 句(千古奇偶)。
小园香径独徘徊
面对这一自然现象,作者止不住要在 铺满落花的小路上徘徊沉思了。这似 乎是对上片提出的问题作了回答,实 际上又似乎什么问题也没有回答。作 者把这一问题留给读者去沉思了。
小园香径独徘徊。 一个“独”字,点明主旨,写出了 词人的形影相吊,孤寂冷落的感 觉,更表明词人沙》赏析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只身一人,新词“一曲”,清酒“一 杯”,孤单冷寂,引起对往事的回忆。 新是唱新词,旧是喝酒唱词的环境— —旧亭台,新词旧景对比,抒发了今 是昨非的惆怅情思。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既写景,又是对心情的反映,词面 上写的是“西下”的“夕阳”,暗 示的却是整个人生。其中涵蕴着时 间永恒而人生短暂的叹息。
翻译诗文
•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 几时回?
• 唱一曲新词便饮一杯酒助兴,去年相聚也是这个天气, 也在这个亭台,眼前太阳将西沉,夕阳啊,你几时才 能回来再照天际?
•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 独徘徊。
• 花儿凋谢了,忍看着它伴随残春消逝,谁也无可奈何; 燕子又回来了,似曾相识,是新朋还是旧友,过眼迷 离。我在小园的花间小路上独自徘徊,满腔的孤寂怎 么也无法排除。
思想感情:
由自然规律的变迁更替,透露出 对美好景物及难以忘怀事情的流连, 同时也不免流露出对时光易逝的无限 惆怅。
衔接中考
• • • • 【理解默写】 1.表现作者怅然若失的句子是: 小园香径独徘徊。 2.本词中被后人传唱引用来表达思人之情的 千古名句是: • 夕阳西下几时回? • 3.本文中被后人誉为天然奇偶的词句是: •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