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复习资料.doc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文学史二重点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文学史二重点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重点一、初唐1、王绩:长于五律,《野望》已是五律典型。

多吟咏隐居旷达之趣,寄寓激愤之情。

2、初唐四杰:(1)文学观:反齐梁的宫廷文学,提倡刚健有骨气的诗风,文章要有一定的经世教化的作用。

(2)创作成就:A诗歌:都是中下层文人,他们拓展了诗歌的表现领域。

B:对诗歌体式的成熟和完备做了贡献如七言歌行《长安古意》体式非常大;五律王勃C:开拓了新的诗风,以清新的诗风为文坛带来新鲜的风气。

D:骈文赋3、陈子昂:(1)文学成就:以汉魏的的五言古诗为主,诗的内容比较充实,有为而作,风格质朴刚健。

诗文理论代表新作:《与东方左使扎序》骨气端详,音情顿挫,光英郎练,有金石声。

以深刻的内容质朴刚健的风格破除六朝余袭,他的五古开启了李白等人的五古。

4、宫廷文人:(1)上官仪:五言诗,格律工整,内容空洞。

(2)文章四友:杜审言,崔融,李峤,苏味道。

作品多歌功颂德,宫苑游宴,风格典丽精工。

(3)沈宋:多奉和之作,他们的创作使五七律得以完型。

二、盛唐1、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源于东晋的谢灵运和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

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出现原因:开元社会安定,具备隐居的经济基础;以隐求士的终南捷径成为时尚;佛道的思想流行提供了思想基础。

2、孟浩然:布衣诗人,一度隐居鹿门山,曾作九龄门客。

山水田园特点:冲谈自然,语淡味醇;多白描,曲尽其妙;也有一些很浑阔。

3、王维:多才多艺,诗画乐精通。

前期抒报国心,后期以隐居修禅为主。

山水田园诗特点:(1)诗情画意的高度统一(2)音乐美,山营造意境(3)常以动衬静(4)既有陶潜的平淡自然,又有灵运的精工秀丽。

4、边塞诗: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以高岑为代表,境界开阔,雄奇悲壮。

边塞诗其实就是战争文学。

王昌龄:七绝圣手。

5、高适:内容充实,感情饱满意气豪迈;语言朴实、自然、风格沉雄悲壮。

中国古代文学第二册期末复习材料

中国古代文学第二册期末复习材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册(考题方向)一、填空(分值不确定)1.建安风骨中,被称为“七子之冠冕”的是王粲。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2.鲁迅称曹丕的时代为文学自觉的时代。

3.锺嵘评曹植的诗歌“骨气奇高,辞采华茂”。

4.阮籍的《咏怀诗》八十二首开创了政治抒情组诗的先河。

5.《与山巨源绝交书》是嵇康的作品。

与《幽愤诗》合读,能感受到诗人的词锋爽利、语气清俊。

6.太康诗人潘岳以美貌和歌赋权贵著称。

太康诗人以陆机和潘岳为代表。

7.左思的《三都赋》名动全城,一时洛阳纸贵。

8.陶渊明任彭泽令八十余日后,奔丧弃官,从此过上了隐居生活。

9.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

”10.南朝民歌保留在《乐府诗集》中,主要有吴歌和西曲两类。

11.谢灵运的山水诗大部分写在任永嘉太守后。

12.锺嵘在《诗品》中评鲍照“才秀人微,故取湮当代”。

13.南朝诗人谢朓注重声韵之美,说“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

14.杜甫称由南入北的诗人庾信:“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15.江淹的别赋和恨赋是南朝抒情小赋的名篇。

16.陶弘景被称为“山中宰相”。

17.《水经注》的作者是郦道元。

18.“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

19.《唐诗品汇》将唐诗分为四个阶段(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20.李泽厚的《美的历程》一书中称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蕴含着“得风气之先的伟大孤独感”。

21.王国维称李煜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公之词为士大夫之词。

”。

22.闻一多评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23.王昌龄被称作“七绝圣手”和“诗家天子”。

24.《辋川集》二十首是王维晚年隐居辋川别业写的一组小诗,将诗人自甘寂寞的山水情怀表露得极为透切。

25.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都是他第二次入幕的作品。

26.李白有着浓厚的神仙道教信仰。

27.元结的《箧中集》收了沈千运、赵微明、梦云卿、张彪、元季川、于、王季友的二十四首诗。

古国古代文学史二复习资料

古国古代文学史二复习资料

自考古文史二复习资料第一部分1 西昆体——北宋初期以杨亿﹑刘筠看来这种类型的人是你喜欢的对象钱惟演为主要代表人物的诗歌,其重要标志是《西昆酬唱集》,他们主要学习晚唐诗人李商隐的近体律诗,夸大了李诗的形式美,注重对偶,喜欢用典,堆砌辞藻,崇尚纤巧,追求华艳,在内容上歌功颂德,粉饰太平,总体来说,西昆体形式精美,内容空洞2 易安体——因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故其词称为“易安体”,其特点有三,其一,用通俗易懂的文学语言和明白流畅的音律声调作词其二,“易安体”融入了国家兴亡的深悲巨痛,又不失婉约词的本色,具有凄婉悲怆的格调其三,“易安体”有倜傥丈夫气。

3 山谷体——是指北宋诗人黄庭坚的诗,黄庭坚字山谷他的诗的特征是:生奇瘦硬,其艺术特色是:1以学杜诗为宗旨,重视句法发展了拗句﹑拗律的体制2强调“无一字无来处”,用典以故为新,变俗为雅,点铁成金,夺胎换骨3好奇尚硬,造语洗净铅华,独标隽旨,风格生新瘦峭峻,但兼有浏亮芊绵的一面。

4 一祖三宗——是指江西派标榜和效法的诗歌作家,一祖指杜甫,江西诗派标榜要向杜甫学习,特别是杜诗高度的艺术技巧,学习杜诗的句法﹑字法甚至模仿杜诗的七律形式,但却忽略杜诗的情感特征。

三宗指的是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其中以黄庭坚的诗歌理论和创作理论作为学习和模仿的关键,在作诗时强调“无一字无来处”,“点铁成金”,“夺胎换骨”。

5 江西诗派——指北宋以黄庭坚为主,以他的诗歌风格为特点形成的一个诗歌流派,因吕本中的《江西诗社宗派图》而得名,图中首列黄庭坚,次列陈师道,共二十五人,江西诗派远学杜甫,以黄庭坚的诗歌为典范。

6 骚雅词派——指的是姜夔词的艺术特征概括出来的,即“清空”与“优雅”。

7 诚斋体——杨万里创作的诗歌,被称为“诚斋体”,由江西入,不由江西出,是“诚斋体”得以成立的前提,以日常生活中的小情趣为题。

写得活泼自然,风趣淡谐,以新奇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一切,捕捉那稍纵即逝的景象,用敏捷灵巧的手法,描绘充满生活小情趣的特定场景,有想象新奇风趣,语言通俗明快,风格流转圆活的特点,“诚斋体”以绝句最为出色,主要学习借鉴了王安石的“半山体”和唐人的“晚唐体”。

中国古代文学(二)复习要点

中国古代文学(二)复习要点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复习纲要陈忻一、宋初三体,特别是西昆体二.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欧阳修是领袖三.欧阳修散文的特点(成就、贡献)四.梅尧臣、苏舜钦开创宋诗风格五.王安石“荆公体”(半山诗)六.苏轼散文的特点、苏轼诗歌的特色、苏轼词的革新意义七.江西诗派、一祖三宗、山谷体诗、黄庭坚主要文学主张八.陈师道后山体九.柳永慢词的意义贡献十.周邦彦词的集大成(艺术特色)十一.李清照“易安体”的特点、“词别是一家”的主张十二.朱敦儒“樵歌体”十三.辛弃疾词内容、艺术成就、辛派词人十四.中兴四大诗人十五.陆游的爱国诗、散文有哪些十六.杨万里“诚斋体”、“活法诗”十七.范成大对田园诗的贡献十八.姜夔白石词清空骚雅的特征十九.梦窗词的特色二十.清雅派词人二十一.永嘉四灵、江湖诗派二十二.吴蔡体、国朝文派、二十三.元好问《论诗三十首》、金元最有成就的诗人二十四.《西厢记诸宫调》的价值二十五.元曲四大家及代表作及其主要代表作品的意义和主要人物分析、四大爱情剧、五大历史剧二十六.元杂剧的体制、旦本、末本二十七.马致远神仙道化剧二十八.关汉卿公案剧、妇女生活剧、历史剧的代表作品二十九.《西厢记》故事的源起、王西厢的戏剧冲突、主要人物分析三十.散曲及其分类(小令、套数、带过曲)三十一.曲状元马致远、清丽派散曲代表人物乔吉、张可久三十二.南戏与杂剧的区别、元代四大传奇(四大南戏)、南戏之祖、三十三.话本、平话《水浒传》、《三国演义》的原始雏形。

三十四.元诗四大家、铁崖体三十五.明代长篇小说(四大奇书)及其各自的类型和思想倾向、艺术成就三十六.明代短篇小说(拟话本)三言二拍及其思想倾向、艺术成就三十七.明代杂剧:徐渭《四声猿》三十八.明代中期三大传奇、汤沈之争三十九.临川四梦、《牡丹亭》人物形象四十.明代诗文:台阁体、茶陵派、唐宋派、童心说、公安派、竟陵派张岱小品文集大成、前七子、后七子、复社几社诗歌四十一.清代诗歌:江左三大家、梅村体、神韵说、格调说、肌理说、袁枚性灵诗派四十二.清代文:学者之文、清初三大家、桐城派古文、阳湖派四十三.清代骈文:汪中四十四.清词:阳羡派、浙西派、常州派、精华三绝(纳兰性德)四十五.清代小说:才学小说《镜花缘》、清代拟话本小说家李渔四十六.《聊斋志异》思想内容、艺术四十七.《儒林外史》思想内涵、讽刺艺术四十八.《红楼梦》脂本、程甲本、程乙本四十九.《红楼梦》思想意蕴、人物形象五十.清代戏剧:李玉苏州派(一人永占、《清忠谱》)、李渔《闲情偶寄》五十一.南洪北孔、《长生殿》艺术特色、人物分析;《桃花扇》思想内涵五十二.弹词三大五十三.近代启蒙诗人龚自珍、魏源;同光体;五十四.梁启超诗界革命、黄遵宪新派诗、南社、苏曼殊、秋瑾、王闿运、樊增祥五十五.清词:清季四大词人、王国维“境界说”五十六.近代文:经世文派、湘乡派、“姚门四弟子”、“曾门四弟子”、梁启超“新文体”五十七.近代小说:侠义小说、狭邪小说、四大谴责小说五十八.京剧、话剧(春柳社、春阳社)。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复习资料最完整精要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复习资料最完整精要

第五编宋代文学气雄词峻,表现了极高的驾驭语言的能力。

4、柳永,世称“柳屯田”,著有《乐章集》。

王师又一年。

”第一章北宋初期的文风与诗风8、王安石词《桂枝香·金陵怀古》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5、柳永对宋词发展最具贡献的方面之一是慢词。

他是北宋第—个大 4.有“古今律诗第一”之誉的宋代诗人是陆游。

一、知识题答:1)思想内容:描写金陵萧瑟的秋景,感怀六朝的盛衰兴亡。

2)艺 量写作慢词长调的词人。

他是慢词体制的开创者。

5.杨万里多以日常生活小情趣为诗题,写得活泼自然,风趣诙谐,1.北宋初期倡导复古和坚持写作古文的作家有:柳开、田锡、穆修 术特色:立意高远,用字精审,苍凉悲壮。

6.柳永赢得“凡有水井处都能歌柳词”的声誉,所指的是俚俗词。

创作的诗歌被称为“诚斋体”,在当时影响很大,成为南宋诗风转变等人,他们的复古主张和实践,为后来宋代的古文运动揭开了序幕。

9、曾巩文章风格?7、北宋词自晏殊至欧阳修,因主要承续“诗庄词媚”的传统格局, 的一个关键。

2、柳开是宋初古文运动最早的先驱人物;田锡在古文运动中是过渡 答:1)强调六经为本源,借圣人之学加强文章底蕴,追求一种雍容典 已形成一种婉约的风格。

6.朱熹的文道观的主张,持“文道一体”的观点。

者;穆修是继柳开后专力作古文的作家,是响应者。

雅的艺术风格。

2)无论叙事,议论都冲和平淡、委曲周详,布局完整 8、至秦观则登峰造极,使婉约词风焕发出异彩,到了“炉火纯青” 7.杨万里诚斋体诗最为出色的是绝句。

4.在宋初诗风、文风的变革中提出“有害”“有文”的文论观点的作 严谨,节奏舒缓不迫,语言干净,思致明晰。

3)文章平易理醇,开阔、的境界。

如《鹊桥仙》中的名句:“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 8.下列属于陆游诗篇的有:1)《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2)《书愤》家 3456二1体 创3刘 三1答 古 文 到 会 2答 明 3答 取 4答酬 亿这 人 重 宋 第一1动 2其 3句 是 4之 56现 7作 891是 11诗 1淡 1瓜 1枝 1二1年体的 三1答 近 2答 字 53答 行 调评 日 命 的 4答 歌 的 5答 的面 他 追 其材 外 6答 品 作 界 调 7答 适重 宋 篇 议 议 而1、、..、)、、、、.、..、023456、、、)、、、、、.、、、《独“.单筠:革学了历心材唱在用人的散,宋美实品体如舟香诗人说常意新创革临仕求平枯的》,,要八还果论说是。

《中国古代文学(二)》重点知识

《中国古代文学(二)》重点知识

耐烦《中国文学史(二)》重点知识第一部分:魏晋南北朝文学一、填空题:1.从魏晋开始,南北朝及唐代前期,这段文学是以五七言古近体诗的兴盛为标志的;魏晋南北朝文学是典型的乱世文学。

2.魏晋南北朝文人在学习汉乐府的过程中将五言古诗推向高峰;抒情小赋的发展及其所采取的骈俪形式,使汉赋在新的条件下得到发展。

3.建安时代是文学开始走向自觉的时代。

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异常繁荣,文学理论与批评的兴盛是与文学的自觉联系在一起的。

代表:魏曹丕《典论·论文》,西晋陆机《文赋》,梁刘勰《文心雕龙》,梁钟嵘《诗品》等论著,以及梁萧统《文选》,陈徐陵《玉台新咏》等文学总集。

①刘勰《文心雕龙》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建立了完整的体系。

②梁萧统的《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

③曹丕的《典论·论文》是我国第一篇论文学的文章。

4.魏晋南北朝文学创作形成的共同主题:生死主题、游仙主题、隐逸主题。

5.魏文帝曹丕建立九品中正制,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6.门阀政治是士族与皇权的共治,是在东晋特定条件下出现的皇权政治的形态。

7.玄学三典:《庄子》、《老子》、《易经》。

8.“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三张:张载、张协、张亢;二陆:陆机、陆云;两潘:潘岳、潘尼。

9.建安时代,三曹、七子并世而出,为中国诗歌打开一个新的局面,并确立了“建安风骨”这一诗歌美学的典范。

10.曹操的诗全部都是“乐府诗”,其内容和写作方法与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汉书·艺文志》)的精神一脉相传。

11.曹操的部分诗歌由于反映现实深刻真实,被后人称为“汉末实录”(钟惺《古诗归》。

12.我国现存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是曹操的《步出夏门行·观沧海》13.曹操诗歌的特点:用古题写诗;发扬光大四言体诗。

14.曹丕的《燕歌行》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对后代歌行体诗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5.曹丕和文人诗酒唱和,开创了文人雅集的先河,具备了文人集团的性质(邺下文人集团)。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复习资料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复习资料

1 柳开的文章主要收集在《柳河东先生集》2 代表西昆体的杨﹑刘﹑钱等人,其共同创座特色是学李商隐的近体律诗3 被欧阳修称之为“穷塞主之词”的宋初诗人是范仲淹其作品是《渔家傲》4 北宋中叶的诗文革新运动,起着文坛盟主的领袖作用的人是欧阳修5 北宋中叶文学成就最高的是苏轼6 提出“词穷而后工”的古淡奇峭的人是欧阳修7 宋代最早把自己笔记式的诗评命名为诗话的是欧阳修《六一诗话》8 上承晚唐五代十国的诗风,影响到秦少游和苏东坡的词人是欧阳修9 《宋史》称文章“汪洋澹泊,似其为人”的是苏辙10 宋文学发展到巅峰时期的伟大代表作家是苏轼11 引出“乌台诗案”的人是苏东坡12 从根本上改变词的婉约风气,并指出向上一路的文学家是苏轼13 陈与义的诗歌称为简斋体14 北宋时期称为“富贵词人”的是晏殊15 称为“奉旨填词”的词人是柳永16 宋代的第一个专业词人是柳永17 “以赋为词”的人是柳永18 被誉为北宋词坛婉约派的“大家”是秦观19 北宋后期善写柔情﹑相思,并以华丽著称的词人是贺铸20 北宋词的“集大成者”是周邦彦21 “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是谁所写张先22 陆游和辛弃疾作品的内容的共同点:忠贞爱国23 南宋中期集大成的诗人陆游24 辽代初期最出色的契丹诗人是耶律倍25 收录金源一代的史料近百万言编成的著作是元好问《中州集》26 元好问的论诗绝句的写作特点是以诗论诗27 被称为北曲“压卷之作”的是王实甫的《西厢记》28 高文秀被时人称作“小汉卿”29 被称为“古今群英之首”的是马致远30 元杂剧中的多本杂剧《西厢记》31 元人水浒戏中最优秀的作品是《李逵负荆》32 元杂剧的奠基人是关汉卿33 在元代后期的杂剧作家里,声望最高﹑创作成就最大的一位是郑光祖34 周德清的《中原音韵》主要是研究当时汉语音韵的著作,在中国语音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但同时兼有曲韵﹑曲论﹑曲谱﹑曲选四种作用,也是古代曲学的开山之作35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专门为剧作家树碑立传的戏剧史著作是钟嗣成的《录鬼簿》36 元代后期专门致力散曲创作而产量最多的作家是张可久37 倡导“一祖(杜甫)三宗(黄﹑二陈)之说的由宋入元的南方文人是方回37 南戏成就最高的是施惠创作的《拜月亭记》,是根据关汉卿的杂剧《拜月亭》改编38 《琵琶记》的问世,标志着南戏创作在艺术上的成熟,所以《琵琶记》又有“南戏之祖”的说法39 明代初期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是刘基40《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高启为“一代巨擎”的明初诗人41 茶陵诗派的代表是李东阳42 被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的作家是宋濂43 公安派提出的口号是“独抒性灵,不拘格套”44 《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是拥刘反曹45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反映农民革命战争的长篇小说是《水浒传》46 明末清初对水浒进行重大评改并产生巨大影响的人物是金圣叹47 中国文学史上成就最高的神魔小说是《西游记》48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是《金瓶梅》49 长篇世情小说的开山之作是《金瓶梅》50 继《三国演义》后历史演义小说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列国志传》及其改作51 中国第一部有外文译本的小说是《好逑传》52 代表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最高成就的是冯梦龙编纂的《三言》53 明中叶最富盛名的杂剧作家是徐渭54 《南词叙录》是我国文学史上首部研究南戏的著作55 袁宏道称为“明曲第一”的是徐渭的《四声猿》56 孟称舜的《娇红记》标志着明代爱情戏曲由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转变57 明代最著名的喜剧大师是孟称舜58 《古今名剧(合)选》是孟称舜的作品59 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戏曲批评专著是吕天成的《曲品》60 我国第一部全面论述南北曲源流﹑宫调﹑作曲和唱曲方法的理论著作是王骥德的《曲律》61 明代开戏剧道学化的作品是《伍佗全备忠孝记》62 我国古代戏曲中第一部描写现实重大政治事件的时事剧是王世贞的《鸣凤记》63 中国文学史上首部有意识的以男女爱情故事表现一代兴亡的传奇作品是《浣纱记》64 吴炳的代表作是《绿牡丹》65 力图摆脱政治等社会因素对诗歌艺术的干扰,而更多的注重诗歌本身淡远清新的境界和含蓄蕴藉的语言的学说是神韵说66 袁枚“性灵诗派”的文学主张是晚明公安派思想的重振和延续67 《瓯北诗话》的作者是赵翼68 代表了清代骈文的最高成就的佼佼者是汪中69 《镜花缘》是才学小说70 集文言小说之大成,并代表中国文言小说创作最高成就的作品是《聊斋志异》71 《儒林外史》的创作宗旨是反对封建科举制度72 鲁迅评《儒林外史》:“虽云长篇,颇同短制”73 《闲情偶记》是李渔的代表作74 李渔戏剧创作收在《笠翁传奇十种》中75 龚自珍是才气过人而又得风气之先的文学家兼思想家76 “诗界革命”的代表作家是黄遵宪77 同光体诗人中以陈三立成就最高78 近代对“桐城派”加以改造并开创“湘乡派”的人是曾国藩79 报章文体的开拓者是王韬80 讨论社会问题﹑文化问题的文章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必备复习资料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必备复习资料

第五篇宋代文学第一章北宋初期的文风与诗风名词解释西昆体1、以杨亿等人为代表的西昆体,是宋初影响极大的重要文学流派。

2、西昆”因创始人唱和的诗集称《西昆酬唱集》而得名。

3、代表作家以杨亿、钱惟演、刘筠为魁首。

4、作诗宗主李义山,讲究辞米,以偶丽为工,好用事,以表现才学和工力。

昆体功夫昆体功夫是西昆体在艺术上的表现:一、以杨亿为代表的西昆体作家在艺术上讲究藻饰、多用故事。

二、作诗注意修辞,重格律和借代,颇具李商隐的沉博绝丽”之风。

三、大量用典第二章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简述欧阳修散文六一风神”的美学风格1•欧阳修的散文措辞平易,用词造句精练而有变化,自然地叙事、自然地抒怀。

这标志着他的散文创作从崇尚骨力到倾心于风神姿态、从阳刚到阴柔的转变。

2.本质是散文的诗化和情感的外显。

3.文章结构层次清楚而转折,语言层次平易自然。

这些都是六一风神”的构成要素,这种特点偏于阴柔之美。

简述王安石的王荆公体”诗有何特点1.王安石《题张司业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中的奇崛” 似瘦劲刚健为特征,是王安石追求的一种艺术境界,但进入老年后,却视奇崛为平常了。

即寓悲壮于闲淡,既有清新闲适,又有沉郁悲壮,被称为半山诗”半山,是王安石晚年在江宁居住的地方,他这个时期的诗歌被编諚为《半山集》亦称半山诗”主要体裁是绝句。

2.王荆公体”即半山诗”或半山绝句”指王安石晚年的诗歌创作而言。

特点是重炼意,如《登飞来峰》通过写登临山塔远眺,反映出诗人高瞻远瞩、不畏艰险的胸襟气魄。

又重修辞,如《泊船瓜州》,还有用事、造语、炼字等。

主要载体是其晚年雅丽精绝的绝句。

王荆公体”的长处是下字工、用事切、对偶精,既有深婉不迫处,也有生硬奇崛处,为江西派的先驱。

第三章苏轼试述苏轼散文的艺术成就宋代古文家苏轼各体散文众多,大致可分为议论文、记叙文和小品文等,这些散文的出现标志着宋代古文运动的最咼成就和完全胜利。

一、议论文,以政论、史论为突出。

他的议论文多雄辩滔滔气势纵横,议论与文采交融,感情与理智并注,语言明快畅达,长于形象的说理,颇具文学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柳开的文章主要收集在《柳河东先生集》2代表丙昆体的杨、刘、钱等人,其共同创座特色是学李商隐的近体律诗3被欧阳修称之为“穷塞主之同”的宋初诗人是范仲淹其作品是《渔家傲》4北宋中叶的诗文革新运动,起着文坛盟主的领袖作用的人是欧阳修5北宋中叶文学成就最高的是苏轼6提出“词穷而后工”的古淡奇峭的人是欧阳修7宋代最平把向己笔记式的诗评命名为诗话的是欧阳修《六一诗话》8上承晚唐五代十国的诗风,影响到秦少游和苏东坡的词人是欧m修9《宋史》称文章“汪洋澹泊,似其为人”的是苏辙10宋文学发展到巅峰时期的伟大代表作家是苏轼11引出“乌台诗案”的人是苏东坡12从根本上改变词的婉约风气,并指出向上一路的文学家是苏轼13陈与义的诗歌称为简斋体14北宋时期称为“富贵词人”的是晏殊15称为“奉旨填词”的词人是柳永16宋代的第一个专业词人是柳永17 “以赋为词”的人是柳永18被誉为北宋词坛婉约派的“大家”是秦观19北宋后期善写柔情、相思,并以华丽著称的词人是贺铸20北宋词的“集大成者”是周邦彦21 “云破月來花弄影,郎中”是谁所写张先22陆游和辛弃疾作品的内容的共同点:忠贞爱国23南宋中期集大成的诗人陆游24辽代初期最出色的契丹诗人是耶律倍25收录金源一代的史料近百万言编成的著作是元好问《中州集》26元好问的论诗绝句的写作特点是以诗论诗27被称为北曲“压卷之作”的是王实甫的《西厢记》28高文秀被时人称作“小汉卿”29被称为“古今群英之首”的是马致远30元杂剧中的多本杂剧《丙厢记》31元人水浒戏中最优秀的作品是《李逵负荆》32元杂剧的奠基人是关汉卿33在元代后期的杂剧作家里,声望最高、创作成就最大的一位是郑光祖34周德清的《屮原音韵》主要是研宄当时汉语音韵的著作,在屮国语音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但同时兼有曲韵、曲论、曲谱、曲选四种作用,也是古代曲学的开山之作35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专门力剧作家树碑立传的戏剧史著作是钟嗣成的《录鬼簿》36元代后期专门致力散曲创作而产量最多的作家是张可久37倡导“一祖(杜甫)三宗(黄、二陈)之说的由宋入元的南方文人是方回37南戏成就最高的是施惠创作的《拜月亭记》,是根据关汉卿的杂剧《拜月亭》改编38《琵琶记》的问世,标志着南戏创作在艺术上的成熟,所以《琵琶记》乂有“南戏之祖的说法39明代初期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是刘基40《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高启为“一代巨擎”的明初诗人41茶陵诗派的代表是李东阳42被朱元璋誉为“幵M文臣之首”的作家是宋濂43公安派提出的口号是“独抒性灵,不拘格套44《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是拥刘反曹45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反映农民革命战争的长篇小说是《水浒传》46明末清初对水浒进行重大评改并产生巨大影响的人物是金圣叹47中国文学史上成就最高的祌魔小说是《西游记》48中国文学史上笫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是《金瓶梅》49长篇世情小说的开山之作是《金瓶梅》50继《三国演义》后历史演义小说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列国志传》及其改作51中国第一部有外文译本的小说是《好逑传》52代表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最高成就的是冯梦龙编纂的《三言》53明中叶最富盛名的杂剧作家是徐渭54《南词叙录》是我国文学史上首部研究南戏的著作5 5袁宏道称为“明曲第一”的是徐渭的《叫声猿》56孟称舜的《娇红记》标志着明代爱情戏曲由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转变57明代最著名的喜剧大师是孟称舜58《古今名剧(合)选》是孟称舜的作品59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戏曲批评专著是吕天成的《曲品》60我国第一部全囬论述南北曲源流、宫调、作曲和唱曲方法的理论著作是王骥徳的《曲律》61明代开戏剧道学化的作品是《伍佗全备忠孝记》62我国古代戏曲屮第一部描写现实重大政治事件的时事剧是王世贞的《鸣风记》63中国文学史上首部有意识的以男女爱情故事表现一代兴亡的传奇作品是《浣纱记》64吴炳的代表作是《绿牡丹》65力图摆脱政治等社会因素对诗歌艺术的干扰,而更多的注重诗歌本身淡远清新的境界和含蓄蕴藉的语言的学说是神韵说66哀枚“性灵诗派”的文学主张是晚明公安派思想的重振和延续67《瓯北诗话》的作者是赵翼68代表了清代骈文的最高成就的佼佼者是汪屮69《镜花缘》是才学小说70集文言小说之大成,并代表中国文言小说创作最高成就的作品是《聊斋志异》71《儒林外史》的创作宗旨是反对封建科举制度72旮迅评《儒林外史》:“虽云长篇,颇同短制”73《闲情偶记》是李渔的代表作74李渔戏剧创作收在《笠翁传奇十种》中75龚A珍是才气过人而又得风气之先的文学家兼思想家76 “诗界革命”的代表作家是黄遵宪77同光体诗人中以陈三立成就最高78近代对“桐城派”加以改造并开创“湘乡派”的人是曾国藩79报章文体的开拓者是王韬80讨论社会问题、文化问题的文章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

多选:1宋初的古文家有:柳开田锡穆修石介2苏诗的突出特点有1以文为诗2以才学为诗3思想丰富,比喻广博4好议论,重理趣,好用典3 “山谷体”的突出特点是1求深务奇,大呈用典,少写现实2造拗句,押险句3点铁成金,夺胎换骨4江西诗派的重要人物有1陈与义2陈师道3吕木屮4潘大临5谢逸6韩驹5柳永词在艺术上的特点有1以赋为词,善于融合曲词和辞赋的长处2他的羁旅行役词不减唐人高处6南宋前期对豪放词起承上启下作用的文学家有1陈与义2陈亮3张元干4刘达5张孝祥7陆游词风中最为著称的风格是1绚丽2婉约3超爽豪放8属于两宋的理学家有1朱熹2朱敦颐9宋代消雅词派的代表人物有1姜夔2吴文英3周密4高观国10南宋后期著名的诗歌流派是1江湖诗派2永嘉叫灵(叫灵诗派)11严羽提出的文论观有1 “以禅喻诗”和“妙悟” 2 “别材”、“别趣”和“兴趣”说12宋末的遗民作家有1文天祥2汪元量3刘辰翁4郑思肖5谢翱13元曲四大爱情剧1《西厢记》2《拜月亭》3《倩女离魂》4《墙头马上》14元杂剧剧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1曲词2宾白3科范4宫调15马致远的神仙道化剧有1《黄梁梦》2《陈抟高卧》16元代前期演述书生与龙女的故事有1《柳毅传书》2《张生煮海》17关汉卿的爱情风月剧有1《救风尘》2《谢天香》3《金线池》4《调风月》5《拜月亭》6 《望江亭》7《玉镜台》18关汉卿的历史剧1《哭存孝》2《单刀会》3《西蜀梦》4《陈母教子》19关汉卿的公案剧有1《窦娥冤》2《魯斋郎》3《蝴蝶梦》4《绯衣梦》20在《中原音韵》里,被周德清称为“元曲四大家”的是1关汉卿2白朴3马致远4郑光祖21元代前期重要诗文作家有1耶律楚材2刘因3姚燧4方回5戴表元6赵孟俯22 “元诗四家”是指1虞集2杨载3范哼4揭溪斯23《永乐大典戏文三种》里存有早期南戏剧作1《张协状元》2《宦门子弟错立身》3《小孙屠》24元代后期出现的著名的南戏1《荆钗记》2《刘知远白兔记》3《拜月亭记》4《杀狗记》25明代中后期的诗文流派有1茶陵派2公安派3竟陵派4复社5唐宋派(文学)26“前七子”以1李梦阳2何景明为代表,包括3康海4王九思5边贡6王廷相7徐祯卿27“后七子”以1李攀龙2王世贞为首,包括3谢榛4宗臣5梁有誉6徐中行7吴国伦28竟陵派的首领是1钟惺2谭元春29明末著名爱国作家有1张采2张溥3陈子龙4夏元淳5张煌言30明代小说从题裁上大体可分为1历史小说2神魔小说3世情小说31《三国演义》的成书来源包括以下三个方而1以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注为代表的史传文学2魏晋以来民间传说及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等说唱文学3作者自己的发挥创造32对《西游记》题材有较大影响的话本小说是1《大唐西域记》2《大唐三藏取经诗话》3 3属于世情小说的作品有1《金瓶梅》2《红楼梦》3《玉娇梨》4《平山冷燕》5《好逑传》34关于《四声猿》的正确选项有1被誉为“明曲第一” 2由四个剧本组成3《渔阳弄》是单开短剧4《雌木兰》取材《木兰诗》5《女状元》写才女黄崇暇女伴男装考屮状元35王骥德曾盛赞《郁轮袍》《真傀儡》二剧“大得金元本色,可称一时独步”3 6明代嘉、隆年间出现的“三大传奇”指1李开先的《宝剑记》2王世祯的《鸣风记》3 梁辰鱼的《浣纱记》37沈璟的曲论核心是“场上之曲”的强调,表现在两个方面1格律至上2推崇语言“本色”38追随汤显祖艺术风格的临川派作家主要有1吴炳2孟称舜3阮大铖39明代重要的戏曲流派有1临川派2吴江派40在社会上影响最大,并奠定汤显祖作为中国古代戏曲大家地位的是《牡丹亭》41《临川四梦》包括1《紫钗记》2《牡丹亭》3《南柯记》4《邯郸记》42清初遗K诗人有1顾炎武2吴嘉纪3屈大均43清中期宗法唐宋的诗歌流派有1以沈德潜为代表的宗法唐人的“格调说” 2以厉鹗、翁方纲为代表的宗法宋诗派44淸代著名的词人有1陈维崧2米彝尊3纳兰性德4张惠言5周济45清代著名诗文流派有1桐城派2阳湖派3神韵派46桐城派的代表人物是1方苞2刘大槲3姚鼐47清代阳湖派代表人物有1恽敬2张惠言48清代小说的基本特征1小说观念不断更新2小说题材类型的不断扩大3小说编创方式的不断成熟49清代讲唱文学形式有1鼓词2弹词3子弟书50鲁编修2马二先生都是《儒林外史》中的人物51苏州派以1李玉为代表,包括2米素臣3朱朝左等人52《闲情偶记》的P、j容包括1立主脑2脱窠臼3减头绪4密针线5重机趣53近代著名的诗歌流派有1宋诗派2新诗派3同光体4南社5中晚唐诗派5 4 “南社”重要诗人有1陈去病2高旭3柳亚子4秋瑾55近代域外域外游记代表作家1王稻2郭嵩焘3黎庶昌4薛福成56近代讽刺小说的代表作是:1《官场现形记》2《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3《老残游记》4《孽海花》名词解释:1西昆体一一北宋初期以杨亿、刘筠看来这种类型的人是你喜欢的对象钱惟演为主要代表人物的诗歌,其重要标志是《西昆酬唱集》,他们主要学习晚唐诗人李商隐的近体律诗,夸大了李诗的形式美,注重对偶,爯欢用典,堆砌辞藻,崇尚纤巧,追求华艳,在内容上歌功颂德,粉饰太平,总体來说,西昆体形式精美,内容空洞2易安体一一因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故其词称为“易安体”,其特点有三,其一,用通俗易懂的文学语言和明白流畅的音律声调作词其二,“易安体”融入了国家兴亡的深悲巨痛,又不失婉约词的本色,具有凄婉悲怆的格调其三,“易安体”有倜傥丈夫气。

3山谷体一一是指北宋诗人黄庭坚的诗,黄庭坚字山谷他的诗的特征是:生奇瘦硬,其艺术特色是:1以学杜诗为宗旨,重视句法发展了拗句、拗律的体制2强调“无一字无来处”,用典以故为新,变俗为雅,点铁成金,夺胎换骨3好奇尚硬,造语洗净铅华,独标隽旨,风格生新瘦峭峻,但兼有浏亮芊绵的一面。

4 一祖三宗一一是指江西派标榜和效法的诗歌作家,一祖指杜甫,江西诗派标榜要向杜甫学习,特别是杜诗高度的艺术技巧,学习杜诗的句法、字法甚至模仿杜诗的七律形式, 但却忽略杜诗的情感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