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章节测试,南宋后期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章节测试,南宋后期文学

唐体、四灵体入手,刻琢精丽,风格清轻简淡。后来为了拓宽诗境,追求表现上的不拘一格, 刘克庄摒弃四灵诗风,转而尚古体,尊韩诗,努力向陆游靠拢,追求一种抑扬开阖、悲愤慷慨的 诗风,如《北人来二首》《戊辰即事》等。后期,刘克庄有意地追踪陆游、杨万里的大家气度, 对 深刻的诗。他晚年抒写个人情怀的诗歌,常于沉郁低回中含一种悲凉疏放的落寞情调,如《示 同志》。
第五编 宋代文学 第九章 南宋后期文学
一、单项选择题 1.“永嘉四灵”标举宗唐实际上学习的是( ) A.上官体 B.晚唐体 C.元和体 D.馆阁体 【解析】(P116):B 本题考查“永嘉四灵”学习的对象。“永嘉四灵”标举宗唐实际上学习 的是晚唐体。他们学习贾岛、姚合的苦吟诗风,专为格律诗,意平语诡,多有伧气,故选 B。 2.《秋崖集》是下列哪位诗人的诗集( ) A.刘克庄 B.戴复古 C.方岳 D.徐玑 【解析】(P120):C 《秋崖集》是方岳的诗集。 3.自号“所南”的诗人是( ) A.郑思肖 B.汪元量 C.刘辰翁 D.文天祥 【解析】(P124):A 本题考查作家字号的相关知识。郑思肖,字忆翁,号所南。汪元量,字大 有,号水云。刘辰翁,字会孟,号须溪。文天祥,字宋瑞,一字履善,号文山。 二、多项选择 1.“永嘉四灵”指的是( ) A.徐玑 B.徐照 C.翁卷 D.赵师秀 E.刘克庄 【解析】(P116):ABCD 本题考查“永嘉四灵”的成员。“永嘉四灵”指徐玑、徐照、翁卷、 赵师秀刘克庄是江湖派诗人。 2.下列诗人属于江湖诗派的有( ) A.翁卷 B.徐玑 C.刘克庄 D.戴复古 E.方岳 【解析】(P119):CDE 本题考查江湖派代表诗人。刘克庄、戴复古、方岳为江湖派诗人。翁 卷、徐玑为“永嘉四灵”成员。 三、简答题 1.简述刘克庄前后期诗歌的不同特点。 【解析】(P118):刘克庄的诗歌可以他 60 岁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刘克庄先从晚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高明以一部()使得南戏从民间俚俗的艺术形式发展到成熟的阶段,在戏曲史上有重要的意义。

•A《荆钗记》•B《琵琶记》•C《白兔记》•D《杀狗记》正确答案:B(2)南宋爱国主义文学的最高代表,一个是伟大爱国诗人陆游,一个是伟大爱国词人()。

•A苏轼•B辛弃疾•C文天祥•D李清照正确答案:B(3)()是一部以知识分子为中心的小说,这一题材在长篇小说史上还从未出现过。

•A《绿野仙踪》•B《金瓶梅》•C《儒林外史》•D《镜花缘》正确答案:C(4)《镜花缘》的作者是()。

•A陈忱•B李汝珍•C汤显祖•D曹雪芹正确答案:B钟嗣成其一生最大成就,是撰写了()一书。

•A《人物志》•B《世说新语》•C《录鬼簿》•D《玉台新咏》正确答案:C(6)《救风尘》和()是专为风尘女子写照传神的作品,塑造了赵盼儿等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A《望江亭》•B《拜月亭》•C《西蜀梦》•D《东墙记》正确答案:B(7)()金代文坛最杰出的大家。

•A蔡珪•B党怀英•C王庭筠•D元好问正确答案:D(8)马致远最著名的散曲代表作是()。

•A《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B《四块玉·闲适》•C《双调·沉醉东风》•D《越调·天净沙》正确答案:D(9)李清照的()是宋代词史上第一篇系统的词学理论专论。

•A《漱玉词》•B《词论》•C《艺概·词概》•D《词律》正确答案:B(10)《古文辞类纂》的作者是()。

•A方苞•B刘大櫆•C姚鼐•D魏禧正确答案:C(11)“粉身碎骨浑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出自于谦年轻时作的()。

•A《石灰吟》•B《咏煤炭》•C《过零丁洋》•D《咏雪》正确答案:A(12)()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

•A《三国志》•B《三国演义》《隋唐志传》•C《北宋志传》正确答案:B(13)()取材于三国故事,描写关羽大智大勇,挫败了东吴的计谋,是七百多年来唯一的基本按杂剧原貌演出的剧目。

自考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知识点总结

自考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全国)目录第一章北宋初期文学 (3)第二章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 (3)第三章苏轼的文学成就 (4)第四章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4)第五章柳永与北宋词坛 (5)第六章辛弃疾与辛派词人 (6)第七章陆游与南宋中期诗文 (6)第八章姜夔与南宋清雅词派 (7)第九章南宋后期文学 (7)第十章辽金文学 (7)第十一章元杂剧的兴盛和代表作家 (8)第十二章杰出的戏曲家关汉卿与王实甫 (9)第十三章元代散曲 (9)第十四章宋元南戏和话本 (10)第十五章元代诗文 (11)第十六章《三国演义》和《水浒传》 (12)第十七章《西游记》和《金瓶梅》 (14)第十八章明代白话短篇小说 (14)第十九章汤显祖与明代戏剧 (15)第二十章明代散文 (16)第二十一章明代诗歌 (17)第二十二章清代诗歌 (17)第二十三章清代文章 (18)第二十四章清词 (19)第二十五章清代小说 (19)第二十六章曹雪芹与《红楼梦》 (20)第二十七章清代戏剧 (21)第二十八章清代弹词 (22)第二十九章近代诗词 (22)第三十章近代文的新生面 (23)第三十一章近代小说与戏剧 (24)全书思维导图第一章北宋初期文学宋代古文运动先驱柳开,今河北大名县人,著有《河东先生集》。

原名肩愈,字绍先。

自觉地以恢复韩愈、柳宗元古文的传统为己任,反对五代浮艳文风,标举文统和道统,主张文道合一,有鼓吹复古、倡导质朴文风的筚路蓝缕之功。

穆修,字伯长,今山东东平人。

其文强调教化作用,力求结构章法的变化,多用散行单句,不务雕琢堆砌。

柳开之后专力写作古文。

王禹偁(1)王禹偁,字元之,今山东巨野县人。

宋初作家中,成就较大的一位。

(2)其五、七言古诗有意效法白居易的平易诗风,其近体诗、绝句不乏平淡清远的格调。

如《村行》。

其散文在追求平易自然的文风方面有开创之功,使中唐韩、柳切近现实的平易古风在宋初重现,成为欧阳修改革文风的先声。

今存《小畜集》30卷。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章节测试,元代诗文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章节测试,元代诗文

第六编辽金元文学第六章元代诗文一、单项选择题1.《静修集》的作者是( )A.耶律楚材B.刘因C.戴表元D.郝经【解析】(P173):B《静修集》的作者是刘因。

2.赵孟頫是()A.“元诗四大家”之一B.少数民族作家C.由金入元作家D.由宋入元作家【解析】(174):D本题考查赵孟频的相关知识。

赵孟颊是宋宗室,宋亡家居,后入元,深受元帝赏识。

3.著名诗人虞集、杨载、范椁、揭斯被称为( )A.“元诗四大家”B.“苏门四学士”C.“永嘉四灵”D.“中兴四大诗人”【解析】(P175):A 著名诗人虞集、杨载、范椁、揭斯被称为“元诗四大家”。

4.杨维桢的诗被称为( )A.“樵歌体”B.“铁崖体”C.“台阁体”D.“同光体”【解析】(P180):B 本题考查杨维桢诗歌的相关知识。

杨维桢,号铁崖,他的诗着意学李贺,追求新奇,在当时影响很大,被称为“铁崖体”。

5.下列诗句中,出自元代著名诗人萨都剌《芙蓉曲》的是( )A.鲤鱼吹浪江波白,霜落洞庭飞木叶B.吴中女儿颜色好,洗面看花花为俏C.花残鸟去人不归,细雨梅酸愁画眉D.楼船无柁是郎意,断桥有柱是侬心【解析】(P182):A 本题考查萨都剌的《芙蓉曲》。

B、C两项中诗句出自虞集的《吴中女子花鸟歌》,D项中诗句出自杨维桢的《西湖竹枝歌》。

二、多项选择题1.元代“儒林四杰”包括( )A.姚燧B.虞集C.揭傒斯D.黄溍E.柳贯【解析】(P176):BCDE 本题考查元代“儒林四杰”的知识。

元代中期的“儒林四杰”是指虞集、揭傒斯、黄溍、柳贯,其文是元中期文章的代表。

三、简答题1.简述元代诗文发展的分期。

【解析】(P171)元代诗文的发展可分为前、中、后三期。

具体来说,忽必烈去世、元成宗即位(1295)以前,是元代诗文发展的前期;从成宗元贞年到元顺帝即位以前(1295-1332),是元代诗文发展的中期;元顺帝时期(1333-1368)是元代诗文发展的后期。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宋近代)知识点滴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宋近代)知识点滴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宋近代)知识点滴▲南宋词坛,辛弃疾、吴文英、姜夔鼎足而三▲宋末元初四大家:张炎、王沂孙、周密、蒋捷▲张炎用“周情柳思”指代艳情;张炎是宋词的结束者▲晚明思想界两大教主:李贽、达观▲六才子书:金圣叹曾将《离骚》、《庄子》、《史记》、杜甫诗、《水浒传》、《西厢记》合称为“六才子书”。

▲清代的讲唱文学形式:元明以来的词话、鼓词、弹词、宝卷得以继承和发展,又出现了子弟书,近现代流行的快板、大鼓、道情、琴书、相声等也开始孕育萌生。

▲鼓词:流行于北方的以鼓板击节的一种讲唱文学形式;弹词:流行于南方的用琵琶、三弦伴奏的讲唱文学形式;子弟书:是清代由八旗子弟首创并流行的讲唱文学形式。

▲《词综》——朱彝尊、《词律》——万树、《词选》——张惠言、《词源》——张炎、《论词》一一李清照、《曲品》一一吕天成、《曲律》一一王骥德、《词辩》一一周▲《沧浪诗话》一一严羽、《沧浪亭记》一一苏舜钦、《喜雨亭记》一一苏轼、《快雨亭记》——姚鼐▲《古文辞类纂》一一姚鼐,《续古文辞类纂》一一黎庶昌▲姚鼐的义理(义理说来自方苞)、考证(考证说受到乾嘉时期汉学考证学派的影响)、文章(文章说来自刘大櫆)▲吴敬梓《文木山房集》,文天祥《文山先生全集》,恽敬《大云山房》▲邵灿《香囊记》、朱有燉《香囊怨》▲江左三大家: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岭南三家:屈大均、陈恭尹、梁佩兰▲清初三大家:侯方域、魏禧、汪婉▲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乾隆三大家:蒋士铨、袁枚、赵翼▲冯梦龙与兄梦珪、弟梦熊并称"吴下三冯"▲晚清经世文风的开创者梁启超,倡导者魏源▲清人将虞集与姚燧推崇为元文两大家▲钱谦益是顾炎武、黄宗羲的师辈,清代诗歌的宗宋倾向和感伤思潮,都是从他开始的。

▲《浙西六家词》:龚祥麟选举朱彝尊、李良年、李符、沈嗥日、沈岸登及他本人之词为《浙西六家词》,遂有“浙西词派”之名。

▲"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王国维《人间词话》▲"人不必有其事,事不必有其人"、"事真而理不赝,即事赝而理亦真" 冯梦龙《警世通言序》▲明•辛鞭《清平山堂话本》(《六十家小说》)是最早的话本专集,分《雨窗》、《长灯》、《随航》、《欹枕》、《解闲》六集。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名词解释)

(4)他重视句法,发展拗句、拗律体制,工于炼字用典,讲究语意老重。

(5)他的诗于苏诗外独树一帜,自成一家。

8.后山体:(1)这是陈师道的诗歌风格特征。

(2)作诗学黄庭坚,学力专精,讲苦吟,求奇拙。

(3)他标举“宁拙勿巧,宁朴勿华”,力求简省字句。

(4)其诗均为呕心沥血之作,其锤炼辛苦处与黄庭坚无异。

9.简斋体:(1)即指陈与义的诗歌特征。

(2)陈与义先后学习黄庭坚、陈师道及杜甫的诗歌,自创以直致、浅语入诗。

(3)其创作风格重意境、重白描,形成了雄浑沉郁的独特诗风。

10.诚斋体:(1)这是杨万里的诗歌特征。

(2)以日常生活中的小情趣为题材,采用白描手法写诗。

(3)具有想象新奇风趣,语言通俗明快,风格流转圆活的特点。

(4)一改宋诗瘦硬生涩的旧格,成为南宋诗风转变的一个关键。

11.易安体:(1)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是宋词婉约派大家。

(2)其词与苏豪、柳俗、周律之外别树一帜,语言通俗易懂,明白流畅,音调优美。

(3)既融入家国兴亡的深悲巨痛,又不失婉约词的本色。

(4)其作词有倜傥的丈夫气,柔中有刚。

(5)她的艺术成就很高,在当时就广为流传,被称为“易安体”。

12.稼轩体:(1)这是辛弃疾创立的词体。

(2)他很有才情,无论是婉约词还是豪放词,都是刚柔相济。

(3)喜议论好用典,是其显著特征。

(4)他的词是典型的英雄词,有报国豪情,也有壮志难酬的悲愤。

13.樵歌体:(1)又叫“朱希真体”,是宋代词人朱敦儒的诗歌特征。

(2)其词语言浅白如话,形象单纯、明净,风格飘逸自然。

(3)在当时词坛能自成一家,开南宋隐逸词派之先河。

14.词源:(1)是宋代词人张炎的作品。

(2)他精通音律,于词学颇有心得。

(3)他在书中精研词的音律、作法,评论诸家得失,多有胜解,堪称宋代词论第一力作。

:诸宫调:15.诸宫调(1)是宋金元时期流行的一种说唱艺术。

(2)歌唱部分是用多种宫调的若干不同曲调组成,杂以说白,表演长篇故事。

(3)它的语言通俗生动,在艺术上超越了以往的各种说唱艺术,获得了人们的喜爱。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章节测试,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章节测试,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四、简答题 1.简述黄庭坚词作的艺术特点
【解析】(P74.76):(1)雅俗并存。雅词颇得东坡豪放词的神韵,如《念奴娇》(段虹霁雨)。 俗词有学习柳永词的痕迹。其词之俗主要表现在写艳情而流于狎亵;运用下层社会的俚俗语 言和僻字、怪字。如《归田舍引》(对景还销瘦) (2)词作带有兀傲俊洁的个性色彩。这使他的词具有特殊的“精而险”的特点,在词史上独 树一帜。
第五编 宋代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学
第四章 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一、单项选择题 1.提出“无一字无来处”的是( ) A.吕本中 B.陈与义 C.陈师道 D.黄庭坚 【解析】(P71):D 本题考查黄庭坚的诗论主张。黄庭坚论诗喜言“无一字无来处”,讲“点 铁成金”和“脱胎换骨”。 2.“山谷体”指的是下列哪位诗人的诗歌( ) A.黄庭坚 B.陈与义 C.陈师道 D.吕本中 【解析】(P72):A 本题考查“山谷体”的相关知识。黄庭坚,号山谷道人,其诗被称为“山 谷体”。 3.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说中的“一祖”是( ) A.苏轼 B.杜甫 C.黄庭坚 D.陈与义 【解析】(P73):B 本题考查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一祖”为杜甫,“三宗”为黄庭坚、 陈师道、陈与义。 二、多项选择题 1.黄庭坚属于( ) A.北宋诗人 B.江湖诗派诗人 C.永嘉四灵 D.江西诗派诗人 E.苏门四学士 【解析】(P70):ADE 本题考查黄庭坚的历史定位。江湖诗派产生于南宋后期。永嘉四灵指 的是徐玑、徐照、翁卷、赵师秀。 三、名词解释 1.后山体 【解析】(P74):指北宋诗人陈师道的诗。陈师道号后山居士,他作诗全凭学力专精,讲 苦吟,求奇拙,诗风瘦硬。 2.简斋体 【解析】(P74、76):指北宋诗人陈与义的诗。陈与义号简斋,他作诗不墨守江西诗派的成 规,常以直致语、浅语入诗,重意境、重白描,能参透各家而融会贯通,诗风雄浑沉郁。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名词解释同光体—--由宋诗派在清末民初演化而来,其活动年代主要在光绪中期以后,一直延续至民国。

同光体诗人崇尚宋诗,强调学古而不呆板摹古,要有开拓创造,他们师法“力破余地”的精神。

同光体分为以陈衍、郑孝胥为代表的闽派,以沈曾植为代表的浙派,以陈三立代表的赣派。

谴责小说-----指清末出现的大量抨击时政、揭露官场黑暗的作品。

它们对现实肆意夸大,言过其实;暴露有余,批判不足;情绪渲染强烈,理性和冷静的立场不彰。

鲁迅认为这样的作品称不上讽刺文学,为之另立名目,称其为“谴责小说”。

代表作品有《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等。

鸳鸯蝴蝶派----是产生于清末民初的一个小说流派,这一派小说表现的是知识分子失望于政治革命,沉溺于个人的趣味世界,由此而痛苦、迷茫以致颓废堕落的心路历程。

以上海为大本营,主要阵地是《礼拜六》,故此又称“礼拜六派”,主要成员有周瘦鹃、徐枕亚、包天笑、王纯银、刘半农等。

梅村体――清初诗人吴伟业(号梅村)创作的把李商隐诗色泽农丽的特色,元白长篇叙事诗善于铺排、流丽婉转的风格和“初唐四杰”抒情歌行的结构方式结合起来的以人物命运为中心,注重情节,腾挪跳跃,挟以沧桑浮沉之感,极尽俯仰变幻之能事的诗作被称作“梅村体”。

《圆圆曲》是梅村体“的代表作。

神韵说――清代诗人王士禛本司空图、严羽之说提出。

“神”是指表现到恰到好处的诗味,“韵”是把诗引向一种余意不尽、悠闲淡清的境界。

合起来讲,所谓“神韵”,就是要使诗歌所表现的对象具有一种远景美。

艺术上,神韵说要求诗人将情感进行加工。

达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审美效果。

格调说-----清代诗人沈德潜为匡正王士禛“神韵说”的弊病而提出的一种诗歌理论。

沈氏认为诗歌创作要本于诗教,“原本性情,关乎人伦日用及古今成败兴坏之故者”;要求蕴籍,他推尊唐诗,偏袒七子派,尤重诗歌声音的美。

桐城派-----在清康熙年间,由安徽桐城人方苞开创,其同乡刘大魁、姚鼐等继承发展,使桐城派成为清代最大的散文派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文学史=(00539)1、易安体:这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种词风,因她号易安而得名。

其具体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情感真实动人。

真实地袒露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大胆而又真切。

第二,语言浅显自然,却又韵味无穷。

第三,情感表现形象具体而富有美感。

2、辛派词人:这是南宋受辛弃疾的影响而产生的一个词派。

主要有陈亮、刘过、刘克庄等。

他们在辛弃疾的影响F,用词来抒发爱国情感,豪放慷慨如辛弃疾,但题材不如辛词广,风格不如辛词多样。

多以议论为词,以文为词,过于直率,不如辛词蕴藉。

3、宋初三体:一以当时的一些达官贵人如徐铉、李叻等为代表,以自居易为师,诗风平易浅俗,是当时的主流诗歌,此为白体诗。

一以稍后的杨亿、刘筠、钱惟演为代表,以李商隐为师,辞藻华丽,讲究用典,是白体之后的诗坛主流,此为西昆体。

一以魏野、林逋等隐士为代表,以贾岛、姚合为师,多用白描手法写隐逸生活,涛风清苦,此为晚唐体。

4、半山体:王安石退居江宁后,诗风发生了重大变化,远离了政治、社会,多写山水自然。

形式上以绝句为主,很少长篇古体;艺术上讲究炼字、对仗,意境优美含蓄,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后人将他这一时期的诗风称为“半…体”。

5、点铁成金、夺胎换骨:这是黄庭坚的创作方法,就是对前人的作品加工改造,一是不改变前人作品的意思,但用新的语言来表达;一是袭用前人的语言,但表达的是新的意思。

6、江西诗派:南宋初,吕本中作《江婚诗社宗派图>,将黄庭坚、陈师道等二十余人列为江西诗派。

江西诗派是在黄庭坚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他们的创作具有与黄庭坚类似的众多特点,讲究用典生新瘦硬,是宋代影响最大的诗派。

7、南宋四大家(中兴四大家):南宋四大家,又称“中兴四大家”,指的是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

这四大家虽然早期曾受江西诗派影响,但除尤袤外,其他三人均能跳出江西诗派的樊篱,自创面目。

8、永嘉四灵:永嘉四灵。

指的是浙江永嘉(今温州)的四位诗人:徐照(字灵晖)、徐玑(号灵渊)、赵师秀(字灵芝)、翁卷(字灵舒)。

他们的涛以贾岛、姚合为宗,多为近体,喜用白捕,不用典,主要描写山水自然和自我感受,境界狭窄,讲究苦吟,诗风单一。

9、江湖诗派:江湖派是稍晚于四灵,并受四灵影响的一个诗派,因作品多收入《江湖集》而得名。

他们多为落第文人、江湖清客。

诗风不一,有的粗犷豪放,有的幽静清苦,有的新奇,有的旷达。

代表人物主要有刘克庄、戴复古、方岳等。

10、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宋时期的八位著名散文家,他们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

11、三苏:指的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

12、说话:在宋代城市的大众娱乐场所“瓦肆”中,有一种以讲故事、说笑话为主的活动,即“说话”。

“说话”分为四家,即小说、讲史、说经、合生。

13、话本:就是说话人说话的底本,它包括讲史和小说两大类。

前者是用浅近的文言讲述历史上的帝王将相的故事;后者指的是用通行的白话来讲述平凡人的故事。

14、《沦诗绝句三十首》:这是金代著名诗人受杜甫《戏为六绝句》的启发而作的一组沦诗之作,对建安以来的诗歌作了较系统的论述,表明了他喜爱淳朴自然,反对雕琢华绝的文学观。

15、诸宫调:所谓诸宫调,就是流行于宋金元时期的一种讲唱文学。

它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短套,用不同宫调的若干短套联成长篇,杂以叙述,讲唱一个长篇故事。

据传,其首创者是北宋末年的民间艺人孔三传。

《西厢记诸宫调》是现存唯一部完整的诸宫调作品。

16、旦本、末本:元杂剧中男主角称为末,女主角称为旦,根据主唱者角色的不同,分为旦本、末本。

一本戏只能由一入主唱,其他人一般只能说白。

17、元曲四大家:指的是元代的四位著名的杂剧作家,即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18、曲状元:马致远所作杂剧在当时的名气极大,有“曲状元”之称。

19、小令:散曲的一种形式,单独的一支曲子,称为小令。

20、套曲:散曲的一种形式,由几支同一宫调的曲子联缀而成的表演一个故事,称为套曲。

21、南戏:南戏原来是一种地方剧种,因为它流行于浙江温州(温州古名永嘉)一带,所以又称为“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

它内容多以家庭为主,曲调轻柔婉转,以管乐伴奏为主,剧中各个角色可以分唱或合唱,一部戏没有固定的场次限制,每出戏也不要求通押一韵,也不限用同一宫调中的曲牌。

因此,与杂剧相比,它要灵活得多。

22、《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即保存在《永乐大典》中早期三种南戏,即《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小孙屠》。

23、“荆刘拜杀”:元末明初,除《琵琶记》外,还有一些较著名的南戏剧作,其中《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被称为南戏四大传奇,简称为“荆刘拜杀”。

24、章回小说: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形式。

其特点是:分回标目,分章叙事。

首尾完整,故事连接,段落整齐。

25、“七实三虚”:这是关于《三国演义》艺术构思的一种说法。

章学诚在《章氏遗书外编?丙辰札记》中说《三国演义》具有“七分事实,三分虚构”的构思特点。

正因为《三国演义》的作者能较好的处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使作品产生J,巨大的艺术魅力。

26、“三绝”:《三国演义》在人物描写方面,采用类型化的写法,塑造了许多成功的人物形象,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毛宗岗所说的“三绝”,即最具智慧的诸葛亮、忠义之士关羽以及奸诈的曹操。

27、繁本和简本:指的是《水浒传》的版本可分为两大系统。

繁本文繁事简,均无平王庆、田虎情节。

简本文简事繁,有平王庆、田虎事。

28、金本:指的是明末清初,江苏吴县人金人瑞对《水浒传》进行评改,砍掉七十二回以后的部分,又把第一回改为“楔子”,形成新的版本,即七十回繁本《贯华堂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

金本流传广泛,成为通行本。

29、神魔小说: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首次提出“神魔小说”的概念,他说:“且历来三教之争,都无解决,互相容受,乃日‘同源’,所谓义利邪正善恶是非真妄诸端,皆混而又析之,统于二元,虽无专名,谓之神魔,盖可赅括矣。

”后来,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又进一步指出:“当时的思想,是极模糊的。

在小说中所写的邪正,并非儒和佛,或道和佛,或儒释道和白莲教,单不过是含糊的彼此之争,我就总括起来给他们一个名日,叫神魔小说。

”30、世情小说:即写世态人情为主的小说。

所谓世态,指的是整个社会状况和各种社会矛盾冲突;所谓人情,包含人的思想、情感、心理、愿望和理想等整个精神世界。

31、词话本与崇祯本:指的是《金瓶梅》版本的两个主要系统:一为现存最早的有万历四十五年(1617)东吴弄珠客及欣欣子序的《金瓶梅词话》,一百同,所谓“词话”是指书中插有大量的诗词曲赋和韵文,这个本子及其传刻本,统称词话本。

一为崇祯年间刊行的《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又称《原本金瓶梅》,故一般称这个本子及其传刻本为崇祯本。

32、三言_拍:指的是明代冯梦龙的《喻世明言>、《警世通占》、《醒世恒言》三部白话短篇小说集,简称“三言”。

它是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

“二拍”即《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是作者凌漾初对“三言”的模仿之作。

33、拟话本:明代中叶以后,随着活本小说的流行,一些文人在润色、加工宋元明旧篇的同时,开始有意识地模仿“话本小说”的样式而独立创作的一些新小说。

这类白话短篇小说,人们称之为“拟话本”。

从鲁迅起,一般又将“三言”之后的白话短篇小说都归属于“拟话本”一类。

34、《今古奇观》:“姑苏抱瓮老人”见“三言”与“二拍”“卷帙浩繁,观览难周”(《今古奇观序》),故从中选取40种成《今古奇观》。

后三百年中,它就成为一部流传最广的白话短篇小说的选本。

35、三灯丛话:是明代三部文言小说的合称。

包括瞿佑的《剪灯新话》、李昌祺《剪灯馀话》以及邵景詹的《觅灯因话》。

瞿佑的《剪灯新话》和李昌祺的《剪灯馀话》是明代文言短篇小说的代表作。

36、四声猿:是徐渭的杂剧作品。

《四声猿》,包括四部杂剧:《狂鼓史渔阳三弄》、《玉禅师翠乡一梦》、《雌木兰替父从军》、《女状元辞凰得风》,被誉为“明曲第一”。

王骥德《曲律》称《四声猿》为“天地间一种奇绝文字”。

37、明清传奇:“传奇”最早特指唐代的短篇文言小说,宋代话本小说中也有“传奇”一类;但元末明初的学者们也有人将元杂剧称为“传奇”,原因之一在于许多唐传奇都曾被元杂剧改编成剧本,而大部分杂剧也都带有浓郁的传奇色彩。

自从宋元南戏在明代规格化、文雅化、声腔化利全国化之后,传奇便渐渐成为不包括杂剧在内的明清中长篇戏剧的总称。

38、三大传奇:即明中叶李开先的《宝剑记>、梁辰鱼的《浣纱记》和无名氏的《呜凤记》的三部传奇作品。

它们分别是忠奸剧的定型、历史剧的新篇、时事剧的发轫,三大传奇的…现,标志着明代传奇创作的新时期的到来。

39、临川四梦:指的是汤显祖的四部戏曲作品。

即《紫钗记》、《牡丹亭》(亦名《还魂记》)、《邯郸记》、《南柯记》。

由于汤显祖是江西临川人,而这四部作品均有一个梦的情节贯穿其中,所以称“临川四梦”。

汤显祖最得意,影响最大的当数《牡丹亭》。

汤显祖自己也说:“-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40、台阁体:明初上层官僚间所形成的一种诗文流派。

代表人物是台阁重臣三杨,即杨士奇、杨荣、杨溥。

他们身居朝廷高位,当时社会政治又无太大的动荡,所以,他们的作品多反映上层官僚的生活,流连光景,歌咏太平,雅正平和而雍容冲淡,表现出陶醉悠然的满足心态,体现了上层官僚的精神面貌和审美趣味。

41、唐宋派:明代散文流派。

嘉靖时,归有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等散文家,极力反对前后七子的模拟主张,认为不一定“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特别是唐宋的散文更值得效法。

他们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散文创作上。

由于宗唐拟宋,所以被称为唐宋派。

庸宋派中成就最突出的是归有光。

42、公安派:明后期的文学流派。

代表人物是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因为他们都是湖北公安人,故称。

他们深受李贽“童心说”的影响,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袁宏道《叙小修诗》)。

强调文学情感的真实性,反对虚伪。

认为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特点,不必拟古,应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真情实感。

总之,强调真实与变化是公安派理论的核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