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2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高明以一部()使得南戏从民间俚俗的艺术形式发展到成熟的阶段,在戏曲史上有重要的意义。
•A《荆钗记》•B《琵琶记》•C《白兔记》•D《杀狗记》正确答案:B(2)南宋爱国主义文学的最高代表,一个是伟大爱国诗人陆游,一个是伟大爱国词人()。
•A苏轼•B辛弃疾•C文天祥•D李清照正确答案:B(3)()是一部以知识分子为中心的小说,这一题材在长篇小说史上还从未出现过。
•A《绿野仙踪》•B《金瓶梅》•C《儒林外史》•D《镜花缘》正确答案:C(4)《镜花缘》的作者是()。
•A陈忱•B李汝珍•C汤显祖•D曹雪芹正确答案:B钟嗣成其一生最大成就,是撰写了()一书。
•A《人物志》•B《世说新语》•C《录鬼簿》•D《玉台新咏》正确答案:C(6)《救风尘》和()是专为风尘女子写照传神的作品,塑造了赵盼儿等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A《望江亭》•B《拜月亭》•C《西蜀梦》•D《东墙记》正确答案:B(7)()金代文坛最杰出的大家。
•A蔡珪•B党怀英•C王庭筠•D元好问正确答案:D(8)马致远最著名的散曲代表作是()。
•A《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B《四块玉·闲适》•C《双调·沉醉东风》•D《越调·天净沙》正确答案:D(9)李清照的()是宋代词史上第一篇系统的词学理论专论。
•A《漱玉词》•B《词论》•C《艺概·词概》•D《词律》正确答案:B(10)《古文辞类纂》的作者是()。
•A方苞•B刘大櫆•C姚鼐•D魏禧正确答案:C(11)“粉身碎骨浑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出自于谦年轻时作的()。
•A《石灰吟》•B《咏煤炭》•C《过零丁洋》•D《咏雪》正确答案:A(12)()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
•A《三国志》•B《三国演义》《隋唐志传》•C《北宋志传》正确答案:B(13)()取材于三国故事,描写关羽大智大勇,挫败了东吴的计谋,是七百多年来唯一的基本按杂剧原貌演出的剧目。
自考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全国)目录第一章北宋初期文学 (3)第二章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 (3)第三章苏轼的文学成就 (4)第四章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4)第五章柳永与北宋词坛 (5)第六章辛弃疾与辛派词人 (6)第七章陆游与南宋中期诗文 (6)第八章姜夔与南宋清雅词派 (7)第九章南宋后期文学 (7)第十章辽金文学 (7)第十一章元杂剧的兴盛和代表作家 (8)第十二章杰出的戏曲家关汉卿与王实甫 (9)第十三章元代散曲 (9)第十四章宋元南戏和话本 (10)第十五章元代诗文 (11)第十六章《三国演义》和《水浒传》 (12)第十七章《西游记》和《金瓶梅》 (14)第十八章明代白话短篇小说 (14)第十九章汤显祖与明代戏剧 (15)第二十章明代散文 (16)第二十一章明代诗歌 (17)第二十二章清代诗歌 (17)第二十三章清代文章 (18)第二十四章清词 (19)第二十五章清代小说 (19)第二十六章曹雪芹与《红楼梦》 (20)第二十七章清代戏剧 (21)第二十八章清代弹词 (22)第二十九章近代诗词 (22)第三十章近代文的新生面 (23)第三十一章近代小说与戏剧 (24)全书思维导图第一章北宋初期文学宋代古文运动先驱柳开,今河北大名县人,著有《河东先生集》。
原名肩愈,字绍先。
自觉地以恢复韩愈、柳宗元古文的传统为己任,反对五代浮艳文风,标举文统和道统,主张文道合一,有鼓吹复古、倡导质朴文风的筚路蓝缕之功。
穆修,字伯长,今山东东平人。
其文强调教化作用,力求结构章法的变化,多用散行单句,不务雕琢堆砌。
柳开之后专力写作古文。
王禹偁(1)王禹偁,字元之,今山东巨野县人。
宋初作家中,成就较大的一位。
(2)其五、七言古诗有意效法白居易的平易诗风,其近体诗、绝句不乏平淡清远的格调。
如《村行》。
其散文在追求平易自然的文风方面有开创之功,使中唐韩、柳切近现实的平易古风在宋初重现,成为欧阳修改革文风的先声。
今存《小畜集》30卷。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宋近代)知识点滴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宋近代)知识点滴▲南宋词坛,辛弃疾、吴文英、姜夔鼎足而三▲宋末元初四大家:张炎、王沂孙、周密、蒋捷▲张炎用“周情柳思”指代艳情;张炎是宋词的结束者▲晚明思想界两大教主:李贽、达观▲六才子书:金圣叹曾将《离骚》、《庄子》、《史记》、杜甫诗、《水浒传》、《西厢记》合称为“六才子书”。
▲清代的讲唱文学形式:元明以来的词话、鼓词、弹词、宝卷得以继承和发展,又出现了子弟书,近现代流行的快板、大鼓、道情、琴书、相声等也开始孕育萌生。
▲鼓词:流行于北方的以鼓板击节的一种讲唱文学形式;弹词:流行于南方的用琵琶、三弦伴奏的讲唱文学形式;子弟书:是清代由八旗子弟首创并流行的讲唱文学形式。
▲《词综》——朱彝尊、《词律》——万树、《词选》——张惠言、《词源》——张炎、《论词》一一李清照、《曲品》一一吕天成、《曲律》一一王骥德、《词辩》一一周▲《沧浪诗话》一一严羽、《沧浪亭记》一一苏舜钦、《喜雨亭记》一一苏轼、《快雨亭记》——姚鼐▲《古文辞类纂》一一姚鼐,《续古文辞类纂》一一黎庶昌▲姚鼐的义理(义理说来自方苞)、考证(考证说受到乾嘉时期汉学考证学派的影响)、文章(文章说来自刘大櫆)▲吴敬梓《文木山房集》,文天祥《文山先生全集》,恽敬《大云山房》▲邵灿《香囊记》、朱有燉《香囊怨》▲江左三大家: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岭南三家:屈大均、陈恭尹、梁佩兰▲清初三大家:侯方域、魏禧、汪婉▲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乾隆三大家:蒋士铨、袁枚、赵翼▲冯梦龙与兄梦珪、弟梦熊并称"吴下三冯"▲晚清经世文风的开创者梁启超,倡导者魏源▲清人将虞集与姚燧推崇为元文两大家▲钱谦益是顾炎武、黄宗羲的师辈,清代诗歌的宗宋倾向和感伤思潮,都是从他开始的。
▲《浙西六家词》:龚祥麟选举朱彝尊、李良年、李符、沈嗥日、沈岸登及他本人之词为《浙西六家词》,遂有“浙西词派”之名。
▲"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王国维《人间词话》▲"人不必有其事,事不必有其人"、"事真而理不赝,即事赝而理亦真" 冯梦龙《警世通言序》▲明•辛鞭《清平山堂话本》(《六十家小说》)是最早的话本专集,分《雨窗》、《长灯》、《随航》、《欹枕》、《解闲》六集。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名词解释)

(4)他重视句法,发展拗句、拗律体制,工于炼字用典,讲究语意老重。
(5)他的诗于苏诗外独树一帜,自成一家。
8.后山体:(1)这是陈师道的诗歌风格特征。
(2)作诗学黄庭坚,学力专精,讲苦吟,求奇拙。
(3)他标举“宁拙勿巧,宁朴勿华”,力求简省字句。
(4)其诗均为呕心沥血之作,其锤炼辛苦处与黄庭坚无异。
9.简斋体:(1)即指陈与义的诗歌特征。
(2)陈与义先后学习黄庭坚、陈师道及杜甫的诗歌,自创以直致、浅语入诗。
(3)其创作风格重意境、重白描,形成了雄浑沉郁的独特诗风。
10.诚斋体:(1)这是杨万里的诗歌特征。
(2)以日常生活中的小情趣为题材,采用白描手法写诗。
(3)具有想象新奇风趣,语言通俗明快,风格流转圆活的特点。
(4)一改宋诗瘦硬生涩的旧格,成为南宋诗风转变的一个关键。
11.易安体:(1)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是宋词婉约派大家。
(2)其词与苏豪、柳俗、周律之外别树一帜,语言通俗易懂,明白流畅,音调优美。
(3)既融入家国兴亡的深悲巨痛,又不失婉约词的本色。
(4)其作词有倜傥的丈夫气,柔中有刚。
(5)她的艺术成就很高,在当时就广为流传,被称为“易安体”。
12.稼轩体:(1)这是辛弃疾创立的词体。
(2)他很有才情,无论是婉约词还是豪放词,都是刚柔相济。
(3)喜议论好用典,是其显著特征。
(4)他的词是典型的英雄词,有报国豪情,也有壮志难酬的悲愤。
13.樵歌体:(1)又叫“朱希真体”,是宋代词人朱敦儒的诗歌特征。
(2)其词语言浅白如话,形象单纯、明净,风格飘逸自然。
(3)在当时词坛能自成一家,开南宋隐逸词派之先河。
14.词源:(1)是宋代词人张炎的作品。
(2)他精通音律,于词学颇有心得。
(3)他在书中精研词的音律、作法,评论诸家得失,多有胜解,堪称宋代词论第一力作。
:诸宫调:15.诸宫调(1)是宋金元时期流行的一种说唱艺术。
(2)歌唱部分是用多种宫调的若干不同曲调组成,杂以说白,表演长篇故事。
(3)它的语言通俗生动,在艺术上超越了以往的各种说唱艺术,获得了人们的喜爱。
中国古代文学史2重点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2重点整理中国古代文学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涵盖了诗、词、曲、赋、文言小说、戏曲等多种文学形式。
其中,中国古代文学史2重点是指中国古代文学史的第二个重要时期,主要涵盖了唐代和宋代这两个重要的文化时期。
本文将就中国古代文学史2重点进行整理和介绍。
一、唐代文学唐代被誉为中国文学的黄金时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
唐代文学包括了众多优秀的作品和文学家,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诗人杜甫、李白和白居易。
杜甫以其激昂的诗风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而闻名,他的作品充满了对贫苦百姓的关怀和对时局的忧虑。
李白则以其豪放洒脱的诗风和浪漫主义的情调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了壮丽的山水和美酒佳人,给人以豪情万丈的感觉。
白居易则是唐代文学史上的文坛巨擘,他的作品包括了诗、赋、骈文等多种文体,尤以其诗歌作品最为卓越。
除了这些著名的诗人外,唐代还涌现了许多其他优秀的文学家和作品。
如王勃的《滕王阁序》、刘禹锡的《陋室铭》等,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唐代文学的瑰宝。
二、宋代文学宋代是中国文学史上另一个重要的时期,它继承了唐代的文学传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发展。
宋代文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风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宋代文学强调了实用性和现实主义。
宋代文人以文化的功用为重,注重文学对社会的实际作用。
他们关注社会变迁、人情世故,并通过文学作品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宋代文学注重细腻的描写和精致的表达。
宋代文人追求精美细腻的艺术表达,注重细节的描写和形象的塑造。
他们以巧妙的语言技巧和艺术手法,展现出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审美观念。
宋代文学兼收并蓄,吸收了前代文学的精华,并进行了创新和发展。
宋代诗歌有了新的变革和突破,如陆游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情感表达方式,成为了宋代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宋代的散文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散文家和作品。
如苏轼的《东坡居士文集》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这些作品以其优美的文笔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宋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阶段测试三含解析】中国古代文学史(二)00539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单选B1、《白华楼藏稿》的作者是()。
A.茅坤B.归有光C.宋濂D.王慎中【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茅坤著有《白华楼藏稿》等。
参见教材P230。
2、被金圣叹称之为“第五才子书”的是()。
A.《三国演义》B.《红楼梦》C.《西游记》D.《水浒传》【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金圣叹把《水浒传》和《离骚》、《庄子》、《史记》、杜诗并列,称之为“第五才子书”。
参见教材P195。
3、()标志着中国神魔小说的最高成就。
A.《水浒传》B.《西游记》C.《儒林外史》D.《聊斋志异》【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西游记》是明代神魔小说的代表,它创造了一个令人目眩神迷的奇幻世界,标志着中国神魔小说的最高成就。
参见教材P197。
4、()被视为英雄传奇小说的典范。
A.《水浒传》B.《红楼梦》C.《三国演义》D.《西游记》【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水浒传》被视为英雄传奇小说的典范。
参见教材P193。
5、()被称作明朝“开国文臣之首”。
A.刘基B.袁凯C.宋濂D.杨士奇【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宋濂学识渊博,明初朝廷的礼乐制作多经他裁定,因而被称作明朝“开国文臣之首”。
参见教材P228。
6、百回本《西游记》大体可以分为()部分。
A.六个B.五个C.四个D.三个【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百回本《西游记》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参见教材P199。
C1、传奇《鸣凤记》表现忠奸斗争,其中正面人物是()。
A.严嵩B.赵文华C.董传策D.鄢懋卿【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鸣凤记》直接将嘉靖年间的政治斗争搬上戏曲舞台,一方面铺写严嵩、严世藩父子及其爪牙赵文华、鄢懋卿等人祸国殃民的罪行,另一方面描写杨继盛、董传策、邹应龙等十来位忠臣义士及其家人针锋相对的反严斗争,把他们前仆后继的斗争精神喻为“朝阳丹凤一齐鸣”,广泛而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的政治黑暗,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见教材P225。
2、茶陵诗派的代表作家是()。
中国古代文学史(2) 复习要点

中国古代文学史(2)第五篇宋代文学第一章北宋初期的文风与诗风名词解释:西昆体1.以杨亿等人为代表的西昆体,是宋初影响极大的重要文学流派。
2.“西昆”因创始人唱和的诗集称《西昆酬唱集》而得名。
3.代表作家以杨亿、钱惟演、刘筠为魁首。
4.作诗宗主李义山,讲究辞采,以偶丽为工,好用事,以表现才学和工力。
昆体功夫昆体功夫是西昆体在艺术上的表现。
一.以杨亿为代表的西昆体作家在艺术上讲究藻饰、多用故事。
二.作诗注意修辞,重格律和借代,颇具李商隐的“沉愽绝丽”之风。
三.大量用典第二章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简述欧阳修散文“六一风神”的美学风格1.欧阳修的散文措辞平易,用词造句精练而有变化,自然地叙事、自然地抒怀。
这标志着他的散文创作从崇尚骨力到倾心于风神姿态、从阳刚到阴柔的转变。
2.本质是散文的诗化和情感的外显。
3.文章结构层次清楚而转折,语言层次平易自然。
这些都是“六一风神”的构成要素,这种特点偏于阴柔之美。
简述王安石的“王荆公体”诗有何特点1.王安石《题张司业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中的“奇崛”,似瘦劲刚健为特征,是王安石追求的一种艺术境界,但进入老年后,却视奇崛为平常了。
即寓悲壮于闲淡,既有清新闲适,又有沉郁悲壮,被称为“半山诗”。
半山,是王安石晚年在江宁居住的地方,他这个时期的诗歌被编諚为《半山集》亦称“半山诗”,主要体裁是绝句。
2.“王荆公体”即“半山诗”或“半山绝句”,指王安石晚年的诗歌创作而言。
特点是重炼意,如《登飞来峰》通过写登临山塔远眺,反映出诗人高瞻远瞩、不畏艰险的胸襟气魄。
又重修辞,如《泊船瓜州》,还有用事、造语、炼字等。
主要载体是其晚年雅丽精绝的绝句。
“王荆公体”的长处是下字工、用事切、对偶精,既有深婉不迫处,也有生硬奇崛处,为江西派的先驱。
第三章苏轼试述苏轼散文的艺术成就宋代古文家苏轼各体散文众多,大致可分为议论文、记叙文和小品文等,这些散文的出现标志着宋代古文运动的最高成就和完全胜利。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一、选择题1、宋代最早提倡复古和文体复古的代表人物是(柳开)。
2、宋代文学创作开风气之先的作家是(王禹偁)。
3、前人说“元之独开有宋风气”,“元之”是指(王禹偁)。
4、欧阳修散文的主要风格是(平易纡曲)。
5、梅尧臣诗歌的主要风格是(平淡浑厚)。
6、苏舜钦诗歌的主要风格是(奔放豪健)。
7、王安石散文的主要风格是(雄健峻刻)。
8、曾巩散文的主要风格是(古雅平正)。
9、对苏洵散文风格影响最大的作品是(《战国策》)。
10、词集中,慢词数量超过二分之一的是(《乐章集》)。
11、批评宋人“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的作家是(严羽)。
12、具有“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词作风格的作家是(苏轼)。
13、陈师道评价苏词的风格是(以诗为词)。
14、下列诗学主张中,出于江西诗派的是(点铁成金)。
15、黄庭坚诗歌的主要风格是(生新瘦硬)。
16、被黄庭坚称“闭门觅句”的诗人是(陈师道)。
17、编列《江西宗派图》的作家是(吕本中)。
18、方回称江西诗派“三宗”是黄庭坚、陈师道与(陈与义)。
19、被周济称为擅长“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的诗人是(秦观)。
20、下列词语中较为准确地描述秦观词风的是(情致缠绵)。
21、婉约词最杰出的代表作家是(秦观)。
22、张耒称“幽洁如屈、宋,悲壮如苏、李”的词集是(《东山集》)。
23、词作风格浑成的作家是(周邦彦)。
24、被后人称为“正宗”、“集大成”的词人是(周邦彦)。
25、被人们称为“词中老杜”的是(周邦彦)。
27、张孝祥的号是(于湖居士)。
28、下列集子中,属于诗集的是(《江湖集》)。
29、诚斋体诗显示出杨万里(胸襟透脱)特点。
30、范成大的号是(石湖居士)。
31、组诗《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是(范成大)。
32、提倡“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的作家是(朱熹)。
33、陆游入蜀时(四十六岁)。
34、陆放翁自号放翁时,正任职于(四川)。
35、清代赵翼评价诗“言恢复者十之五六”的作家是(陆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前文学复习题名词解释:1.风雅颂:是《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也是根据地域和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
风也叫国风,是带有诸侯各国地方特色的乐歌,共有十五国风;雅是周王朝京都地区的乐歌,分大雅、小雅;颂是王室宗庙祭祀或举行重大典礼时的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三颂。
2.赋比兴:《诗经》常用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
赋指的是铺陈直叙事物的方法;比即比喻或比拟;兴即托物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3.四家诗:指汉初出现的传授《诗经》的齐、鲁、韩、毛四家诗。
前三家属“今文诗”,《毛诗》属“古文诗”。
4.楚辞:广义上,指以楚国地方特色的乐调、语言、名物创作的诗赋;狭义上,专指刘向所辑录的以《离骚》、《九歌》等为代表的诗歌总集。
5.九歌:是屈原在楚国民间流行的祭祀乐歌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歌,共十一篇。
6.九章:是屈原所作的一组抒情诗歌的总称,包括《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等九篇作品。
“九章”之名大约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订屈原作品时所加上的。
7.春秋三传:《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或《春秋左氏传》,它和《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并称为“《春秋》三传”。
8.春秋笔法:春秋笔法言简意赅,委婉含蓄,用词准确,浅显平实,人们把文笔含蓄蕴藉,带有“微言大义”并暗寓褒贬的文章称作春秋笔法。
9.战国策:共33卷,上接春秋,下迄秦并六国,采用分国记事的方法,记录了发生在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中的策士活动和当时的军政大事,侧面反映战国时期历史面貌,主要出自战国末期至秦汉间策士之手。
10.《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纂录孔子的言行而成,其编订成书应该在战国初年。
11.《孟子》: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主张和平,反对战争)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
12.《庄子》三言:寓言:虚拟地寄寓他人他物的言语,证明己说;重言:借重于长者尊者之言,借生活故事或荒诞的故事,寄寓要说的事理;卮言:出于无心自然流露之言,随时而出,自然不定。
13.汉乐府:即汉代乐府诗歌,在汉代最初是指掌管音乐的官署。
其中制作和收集的曲辞,当时称作“歌诗”,到六朝便被称作乐府诗。
是劳动人民的作品,多属下层劳动人民的作品,反映了汉代广阔的社会生活,具有较强的思想性。
14.古诗十九首:组诗名,最早见于梁代萧统所编的《文选》“杂诗”类,标名为《古诗十九首》并沿用至今。
15.《淮南子》:大约创作于景、武之际,又名《淮南鸿烈》,是淮南王刘安召集宾客所作。
内容广博,而且在思想上兼容并包。
16.汉大赋:也叫新体赋,汉初形成,汉武帝至东汉中期最盛。
它是汉赋的主要代表,居于主流地位。
代表作有枚乘《七发》,司马相如《子虚赋》等。
17.汉赋四大家:指汉赋的四位大作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其中以司马相如为杰出代表。
18.劝百讽一:是扬雄对汉大赋的批评,出自《法言》。
其意说赋中鼓励的成分过多,淹没了篇末的讽谏主旨,本末倒置,结果欲讽反劝,适得其反,助长了帝王的奢侈心理。
19.建安风骨:建安作家以三曹、七子为主,他们的创作一般说来雅好名物,慷慨多气,历来被称赞为“建安风骨”。
20.建安七子:指东汉建安年间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等七位文学家的并称。
他们均以诗文显赫当世,是曹魏文学集团核心成员,与三曹同为建安时代的重要作家。
其中以王粲、刘桢成就最高。
21.正始之音:魏晋之交时,文士生活在黑暗混乱中,只得向玄学寻求精神的安慰,并将哲理的思考带入了诗歌的领域,这一时期文学称正始文学。
22.太康诗风:指以陆机、潘岳为代表的西晋诗风。
把逞才作为创作目标,并形成拟古风气。
23.三张二陆两潘一左:指主要活动于西晋太康、元康年间的八位诗人的并称。
他们是:张载、张协、张亢兄弟,陆机、陆云兄弟,潘岳及其侄潘尼,还有左思。
24.玄言诗:顾名思义就是那些专述老庄哲理的诗,兴盛于东晋,代表作家为孙绰、许询等人。
他们的创作都“平典似道德论”。
25.大小谢:谢灵运和谢朓并称“大小谢”。
26.永明体:“永明”是南朝齐武帝年号,“永明体”就是指最初形成于这一时期的新诗体,主要指五言诗,其主要特征是讲求格律严谨、对偶规整。
27.宫体诗:南朝梁代为宫廷创作所形成的一种诗风。
盛行于梁后期和陈,代表作家为萧纲、萧绎等,内容主要以宫廷生活,尤其是贵族们游宴、游戏等娱乐活动为描写对象。
28.《咏怀》诗82首:是阮籍生平诗作的总题,不是一时一地所作。
29.《拟咏怀》27首:即庾信抒发“乡关之思”的代表作。
30.志人小说与志怪小说:志人小说是指魏晋六朝流行的记录人物逸闻琐事的“逸事小说”,志怪小说是谈鬼神怪异的小说。
31.世说新语:南朝刘义庆编,梁刘孝标注的一部笔记体轶事小说名。
全书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的遗闻轶事,对当时士族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多所反映。
问答题:1、诗经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思想内容:涉及的社会生活内容广泛,有很多爱情婚姻的咏唱;描写农业生产生活和相关的政治、宗教活动的的农事诗;还有的反映了贵族臣僚以及下层官吏的生活,主要是燕飨、战争和仕宦生涯等;还有不少反映社会不公、表达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宗庙祭祀诗。
艺术特色:(1)写实和抒情的融合①作者所抒发的情感是真实的。
②作者抒发情感的方式是坦率的。
③叙事性的诗作中也饱含着作者的感情。
(2)赋、比、兴的艺术手段(3)形式和语言方面的特点①重章复沓的结构形式。
②以四言为基本句式。
③节奏鲜明,音韵谐洽,有天然的音乐美感。
(4)语言也很有特色①词汇十分丰富。
②是大量运用双声叠韵的联绵词和叠字,不但增加了诗歌的韵律美,更细腻地传达出诗人曲折细微的情感和物象的活泼情状。
2、《左传》的文学成就。
(1)善于叙事,精于剪裁。
(2)善于刻画人物形象。
(3)语言简炼而丰润,含蕴而畅达,曲折而尽情,极富表现力。
3、举例说明《左传》战争描写的特点。
它叙述战争和复杂的历史事件时,真实生动,重点突出,有条不紊,委婉周详,富有故事性。
此书的目的强调道德和正义在战争中的决定性作用,在客观上有利于读者全面了解战争的背景和进展状况,了解交战双方的品质,较为全面地总结一场战争的经验和教训。
4、先秦诸子散文发展的阶段。
大约可分为三阶段:1.春秋末年和战国初年,主要有《论语》、《老子》和《墨子》。
多为语录体,语言简朴、警策。
2.战国中叶,主要有《孟子》、《庄子》。
由语录体向对话式论辩文和专题论文过渡。
3.战国末年,有《荀子》、《韩非子》。
代表性的文章都是长篇逻辑严密,结构缜密,文辞富赡。
5、《孟子》散文的艺术特色(1)雄辩色彩①把握对方心理,循循诱导,层层推进;②气势丰沛,是非鲜明,一旦对方被纳入,便铺张扬厉,纵横恣肆,步步逼近,不给对方辩驳的机会。
(2)善于在论辩中使用比喻和寓言故事说理①比喻,如为了说明“不能”与“不为”,以“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这折枝”。
②寓言故事,如《梁惠王》“五十步笑百步”、《公孙丑上》“揠苗助长”等。
6、《逍遥游》的主旨是什么?逍遥游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
全篇一再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
在庄子的眼里,客观现实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类本身都是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这就没有绝对的自由,要想无所依凭就得无己。
《逍遥游》篇旨在标榜一种自由的理想人生境界,并指出了达致这种境界的途径,即无为(主要是无己)。
这也是《庄子》全书的主旨所在。
7、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
1.追求超越现实的精神境界,以各种意象来启发人们打破时空的局限和物我的界限;2.书中充满了奇特的意象和各类寓言;3.文章的结构形式亦有与众不同的特点;4.语言具有浓郁的抒情意味。
8、楚辞的文体特点1.从诗风言,铺排夸饰,想象丰富,是楚辞的共同特征。
如《离骚》充满奇幻不拘的想象,抒发真情层进反覆。
2.从体式言,楚辞较之《诗经》,篇幅极大增长,句式也由四言为主变为长短不拘,参差错落。
3.就语言说,楚辞多用楚语楚声,楚地的方言词语大量涌现,另外,“兮”字、“些”字作为虚词叹语成为楚辞的一个鲜明标志。
9、《离骚》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
思想内容:(1)提出了“美政”理想,要求政治革新。
(2)诗中洋溢着热爱国家关心人民疾苦的强烈爱国激情。
(3)坚持正义,反对奸邪,表现出“九死不悔”的斗争精神。
艺术成就:(1)具有突出的浪漫主义风格。
(2)它以娴熟瑰丽的象征手法来表达思想和抒发感情。
(3)是屈原创造的一种新的诗歌样式,句式自由且富于变化,增加语气助词“兮”,构成五言或七言句式,显得委婉缠绵。
10、举例说明汉乐府诗的思想内容汉乐府诗内容最丰富、最富于生活气息和时代特色的属采自各地的作品。
有些反映了战争和徭役给人民造成的灾难;有些直接表现了人民的苦难生活;还有表现爱情和婚姻的作品;还有反映汉代社会生活特点的新题材,最为突出的是表现享乐生活的诗歌和游仙题材,还有一些作品赞美家庭生活的美满,表现人们的生活希求以及反映汉代的礼俗;还有反映动物题材的作品。
11、举例论述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点。
1.语言朴实自然。
汉乐府民歌多用生动的口语,亲切朴素,叙事同抒情结合,感情真摰动人2.押韵灵活。
汉乐府民歌的押韵自由,灵活多变。
有句句押韵的, 如《平陵东》:“平陵东, 松柏桐, 不知何人劫义公”,“心中恻, 血出漉, 归告我家卖黄犊”。
3.用对话或独白形式叙事。
如《上山采蘼芜》几乎全由弃妇同故夫的问答构成, 表现出妻子的善良性格。
也有全篇采用独白的,如《孤儿行》中用独白写出孤儿所受痛苦。
4.浪漫主义的色彩。
如《上邪》如山洪爆发似的激情和高度的夸张。
5.排偶句。
如《陌上桑》中的:“头上倭角髻, 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 紫罗为上襦”。
6.回环往复,音韵和谐。
如《江南可采莲》,此诗回环往复, 形象鲜明, 音韵和谐, 文字活泼, 正是民歌的本色。
12、《陌上桑》是如何塑造罗敷形象的?通过旁人的言行举止侧面烘托罗敷的美丽形象,以衬托的的修辞方法。
《陌上桑》舍弃了具体的肖像描写,独辟蹊径,截取现实生活的一个横断面,选取一个场面,调动多种艺术手段,或渲染烘托、或夸张、或铺陈,有实有虚地描绘了一种读者看得见、感受得到、想象得出的婀娜多姿、光彩照人、人人为之倾倒的美的典型。
13、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思想内容:一些作品写出他们漂泊之苦,思乡之切,有的表现家中妻子的孤凄哀愁,抒发离愁别恨;还有出现一些感慨知音难遇、抱怨朋友无情的作品;都是抒情诗,从不同角度唱出了作者的苦闷心声,反映那个散发腐烂气息、找不到任何希望的时代的面貌。
艺术特色:其显著特点是由缘事到缘情的变化。
它的作者在艺术上继承了诗经、楚辞的传统,从乐府民歌中汲取营养,运用各种方式抒发感情,创造浅近真挚而又深切感人的艺术精品;还善于采撷、提炼口语、俗语入诗,语言浅近自然,有典雅美,富于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