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一、数的拓展1.整数的认识:正数、负数、零。
2.数轴:用于表示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图形工具。
二、数的运算1.十进制加减法:竖式计算,注意进位、退位。
2.乘法的认识:乘法的定义。
3.乘法的计算:竖式计算,注意进位。
4.除法的认识:除法的定义。
5.除法的计算:竖式计算,注意退位。
6.整数之间的加减法:正数加负数,相同符号相加,不同符号相减。
7.整数之间的乘除法:正数乘除负数,结果符号的规律。
三、小数的认识1.小数的定义:介于整数之间的数。
2.小数的读写:小数点后的数应该读成个位数、十分位数、百分位数等。
3.小数的大小比较:将小数的小数位补齐,然后按照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比较大小。
4.小数的加减法:竖式计算,小数位对齐,注意进位、退位。
5.小数的乘法:竖式计算,小数位对齐,注意进位,最后结果小数位数的确定。
6.小数的除法:竖式计算,小数位对齐,注意退位,余数与小数位数的关系。
四、图形的认识1.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对角线相等。
2.矩形:四个内角均为直角。
3.正方形:四条边均相等,四个内角均为直角。
4.三角形:三边相加等于180度。
5.直线、射线、线段:直线上有无数个点,线段有两个端点,射线有一个起点。
五、容量的认识1.容量的基本单位:毫升,升。
2.容量的换算:1升=1000毫升。
3.容器的读数:读取刻度线上的容量数值。
4.相同容量的不同单位:不同容量单位中,数值不变。
六、时钟的认识1.钟面上的刻度:刻度的读法,时针与分针的关系。
2.五分制与一刻钟:时针所指的分钟数与刻度关系。
七、整数与小数的应用1.温度的计量:摄氏度、华氏度的相互转换。
2.海拔的计量:正数表示高于海平面,负数表示低于海平面。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所有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一、词语解释1. 诗歌:以语言和意象为主要表现手段,通过节奏和韵律来体现美感的文学体裁。
2. 双关语:一种修辞手法,指一句话或一段话具有两种以上的意思。
3. 对仗:指诗歌中一行与另一行在词语上、字义上或音节上相呼应的现象。
4. 排比:一种修辞手法,指在文章或诗歌中重复使用同样的句式或词语,以增强语言的气势和节奏感。
5. 情感描写:在作品中通过语言描写人物的情感状态,使读者对人物的内心活动有更深刻的了解。
二、修辞手法1. 比喻:以A物喻B物,表达一种隐喻的修辞手法。
2. 拟人: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特征和行为,使其产生生动的形象,增加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3. 夸张:以夸大的手法来表现事物的真实或想象的特点和情感的修辞方法。
4. 排比:指同一段落或同一篇文章重复使用同一句式、同一句型或同一词语,以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语势感。
5. 对仗:指诗歌中的一行与另一行在词语上、字义上或音节上相呼应的现象。
三、写作技巧1. 描写:运用生动具体的语言,对事物进行形象、生动、生动的表现。
2. 抒情:在作文中表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通过文字表达情感,具有感染力。
3. 叙事:叙述事件或故事的过程,通过描述、抒发情感,引起读者的共鸣。
4. 议论:运用不同的论证手法和文体,进行观点的陈述和分析。
四、诗歌鉴赏1. 诗歌的节奏和韵律2. 诗歌的意象和意境3. 诗歌的起承转合4. 体验诗歌所传达的情感与内涵五、作文技巧1. 如何提高作文的文采和表达能力2. 如何进行作文的题型分类和写作规律3. 如何设计作文的结构和布局4. 如何进行写作的思维拓展和语言修辞六、综合阅读1. 阅读文章的理解和归纳2. 阅读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3. 阅读文章的文学人物和情感表达4. 阅读文章的修辞手法和语言技巧在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的学习中,通过对诗歌的鉴赏、修辞手法的学习,作文技巧的掌握和综合阅读的训练,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学修养,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更加得心应手。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重点知识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重点知识一、分数乘法。
1. 分数乘整数。
- 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2)/(3)×3表示3个(2)/(3)相加的和是多少。
- 计算方法:用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
例如:(2)/(3)×3=(2×3)/(3) = 2;又如(3)/(4)×8=(3×8)/(4)=6(这里先将8和4约分,8÷4 = 2,再计算3×2 = 6)。
2. 分数乘分数。
- 意义:求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2)/(3)×(3)/(4)表示(2)/(3)的(3)/(4)是多少。
- 计算方法: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
如(2)/(3)×(3)/(4)=(2×3)/(3×4)=(1)/(2)(这里先将分子3和分母3约分)。
3. 小数乘分数。
- 可以把小数化成分数,然后按照分数乘分数的方法计算。
例如:0.5×(2)/(3)=(1)/(2)×(2)/(3)=(1×2)/(2×3)=(1)/(3)。
- 也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如果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再按照小数乘法计算。
例如:(1)/(4)×0.8 = 0.25×0.8=0.2。
4. 分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 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 乘法交换律:a× b = b× a。
例如:(2)/(3)×(3)/(4)=(3)/(4)×(2)/(3)。
- 乘法结合律:(a× b)× c=a×(b× c)。
例如:((1)/(2)×(2)/(3))×(3)/(4)=(1)/(2)×((2)/(3)×(3)/(4))。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一、多音字组词乐lè欢乐yuè乐曲的de他的的dì目的似sì似乎似shì似的担dān担心担dàn担子冠ɡuān桂冠冠ɡuàn冠军二、生字熟记瀑(pù)布津津(jīn)乐道邀(yāo)请俯(fǔ)身峭(qiào)壁(bì)躯(qū)体蕴(yùn)含侠(xiá)客小巷(xiàng)静谧(mì)俊俏(qiào)引逗(dòu)庞(pang)大烘(hōng)烤音韵(yùn)勤(qín)勉(miǎn)亲吻(wěn)三、近义词热闹-喧闹拘束-拘谨洒脱-潇洒参差-杂乱单薄-瘦弱文思-才思迷蒙-迷茫愁怨-忧愁顺心-遂心孕育-培育摇曳-摇摆旖旎-柔美馥郁-芬芳婆娑起舞-翩翩起舞心驰神往-梦寐以求顾影自怜-顾影弄姿孤芳自赏-自命清高四、反义词热闹-冷清洒脱-拘束羞涩-大方笨拙-灵活幽雅-粗俗参差-整齐迷蒙-清晰暮-晨赠予-索取硕大无朋-微乎其微顾影自怜-妄自尊大孤芳自赏-自惭形秽五、词语积累年过花甲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左冲右撞意味深长庞然大物行色匆匆奇妙无比不拘一格1.AABB式词语:熙熙攘攘、忽忽悠悠、高高兴兴、熙熙攘攘、浑浑噩噩、纷纷扬扬、洋洋洒洒、浩浩荡荡2.描写绿色的词语:一碧千里、翠色欲流、墨绿、豆绿、草绿、深绿、暗绿、碧绿、浅绿、淡绿、翠绿、嫩绿、橄榄绿、一碧千里、苍翠欲滴、翠色欲流、千山一碧、碧波荡漾、绿草如茵3.描写清高的词语:顾影自怜、孤芳自赏、自命清高、自命不凡、顾影弄姿4.跟想象有关的词语:黄粱美梦、痴心妄想、异想天开、浮想联翩、痴人说梦、漫无边际、胡思乱想六、词语搭配(波涛的)轰鸣(清新的)海风(狂风的)怒吼(撕破的)渔网(瘦小的)脸(唯一的)听众(隆重的)仪式(诗一般的)语言(独享的)幽静(慈祥的)眼神(奇妙的)电话(受伤的)手指(可爱的)小鸟(纸条上的)留言(温柔的)嗓音(泰然地)坐下(宽厚地)笑(无奈地)摇头(心跳得)厉害(飞快地)跑七、佳句积累1.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六年级上册英语知识点归纳

Unit 1 The king's new clothes1、一般过去时●一般过去时的概念一般过去时表示过去某个时间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
●一般过去时的形式○1be动词的一般过去时形式be动词的一般过去时的构成是“主语+be(was/were)+其他”。
例如:I was ill yesterday. 我昨天生病了。
The boys were happy last weekend. 男孩们上周末很开心。
○2实义动词的一般过去时形式实义动词的一般过去时的构成是“主语+动词的过去式+其他”。
例如:She went shopping last Sunday. 她上周日去购物了。
I caught a big fish on the farm last weekend. 我上周末在农场抓了一条大鱼。
●一般过去时的句型○1肯定句:“主语+谓语动词的过去式+其他”。
例如:It was rainy yesterday. 昨天下雨了。
We had a picnic last week. 上周我们去野餐了。
○2否定句:“主语 +was/were +not+ 其他”或者“主语+didn't+谓语动词原形+其他”。
例如:It wasn't rainy yesterday. 昨天没下雨。
We didn't have a picnic last week. 上周我们没有去野餐。
○3一般疑问句及回答:“Was/Were+主语+其他”或者“Did+主语+谓语动词原形+其他”,其肯定回答分别为“Yes,主语+did”或“Yes,主语+was/were”,否定回答分别为“No,主语+didn't”或“No,主语+wasn't/weren't”。
例如:—Was it rainy yesterday? 昨天下雨了吗?—Yes, it was. 是的,下雨了。
—Did you have a picnic last week? 你们上周去野餐了吗?—No, we didn't. 不,我们没有去。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考点总结

①、《草原》一课作者老舍。
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方法,描写了草原风光、喜迎远客、亲切相见、热情款待、联欢话别等场面,表现了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
②、草原的景色特点是:辽阔、碧绿;草原的人:热情、好客。
③、理解句子:“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意思。
答:这句话的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呢?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
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句。
我从欢迎远客、亲切相见、热情款待、联欢话别这些场景体会到“蒙汉情深”。
④、描写草原的成语:一望无际一碧万顷-马平川草长莺飞绿草如茵无边无际沃野千里万马奔腾漫无边际盘马弯弓疾风劲草美不胜收豪放不羁郁郁葱葱骁勇善战①、丁香结引发了我对人生怎样的思考?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答:丁香结是指人生解不开的愁怨。
结乃常态,要学会坦然面对。
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所以工香结年年都有。
我们在学习中会享受收获,同时也会遭遇挫折,我们应该笑对学习中遇到的丁香结。
②、阅读链接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答:春天刚来不久,芦芭蕉叶还未完全展开,丁香花也未绽放,打着丁香结儿。
在春风中它们都有着自己的忧愁。
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
一陆龟蒙《丁香》答:如果谁能够发现并且解开工香心中的那个结,他必然放纵地释放自己的情怀,自己才能飘香万里。
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
一冯延巳《醉花间》答:经过霜的树木全都只剩下谢落的枝条,最让人伤心的就是一个又一个的丁香结。
青鸟不传云外信,J香空结雨中愁。
一李璟答:信使不曾捎来远方行人的音讯,雨中的丁香花让我想起凝结的忧愁。
①、作者介绍:孟浩然(689 -740 年)襄州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
他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②、译文移舟泊烟渚,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客愁新。
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详细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详细知识点第一节数与代数1.1 数的读法与写法- 阿拉伯数字、汉字数字、大写数字的认读和写法- 整数的正数、负数、零的认识和读法1.2 数的比较和排序- 正数的大小比较- 负数的大小比较- 正数、负数与零的比较1.3 分数的认识- 分数的含义和分类- 分数的读法和写法1.4 小数的认识- 小数的定义和性质-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1.5 有理数的认识- 有理数的概念- 正数、负数、分数和小数的统一个人观点与理解: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的数与代数部分是初中数学的基础,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有很大的提升作用。
数的读法与写法是基础中的基础,学生要熟练掌握阿拉伯数字、汉字数字和大写数字的写法和读法。
在数的比较和排序中,正数、负数和零的比较是一个扎实的基础,它与后面的代数运算有很大的关系。
而分数和小数的认识则是引入有理数的概念,对学生来说可能会有点难度,但是掌握了这部分内容,对之后的数学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
总结回顾: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的数与代数部分,从最基础的数的读写和比较开始,逐步引出了分数和小数的概念,最终统一为有理数的认识。
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很好地贯穿了基础知识和进阶知识,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本文,你可以更全面、深刻地理解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的数与代数部分的内容,这对学习接下来的数学知识非常重要。
希望你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多加总结、思考,不断巩固和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
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的数与代数部分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基础,它为学生将来更深入的数学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学习了数的读写、比较和排序,以及分数、小数和有理数的认识。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数的读写是数学学习的基础中的基础。
我们需要熟练掌握阿拉伯数字、汉字数字和大写数字的写法和读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准确地表达和理解数字,这对我们以后的数学学习将有很大的帮助。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梳理(完整版)

六年级上第一单元知识盘点一、易读错的字渲染(xuàn) 勾勒(lè)迂回(yū) 鄂温克(è) 羞涩(sè)窥着(kuī)参差(cēn cī)单薄(bó)笨拙(zhuō)芭蕉(bā) 襟飘带舞(jīn) 妩媚(wǔ)烟渚(zhǔ) 苍穹(qióng)摇曳(yè)硕大(shuò)冠冕(guān miǎn)孕育(yùn) 琼浆(qióng)鸣啭(zhuàn)婆娑(suō)二、多音字勒:lēi(勒紧) lè(勾勒) 蒙:mēng(蒙骗) méng(蒙蒙) měng(蒙古)参:cēn(参差) shēn(人参) cān(参加) 差;cī(参差) chà(差劲) chāi(出差)三、易写错的字地毯衣裳马蹄豆腐稍微微笑缀满幽雅伏案笨拙单薄模糊恍然建德惊鹊鸣蝉四、四字词语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群马疾驰襟飘带舞断断续续硕大无朋婆娑起舞心驰神往顾影自怜孤芳自赏五、近反义词1.近义词明朗(晴朗) 渲染(烘托) 勾勒(勾画) 静寂(寂静) 迂回(曲折) 茂盛(茂密) 笨拙(愚笨)2.反义词明朗(阴暗) 静寂(喧闹) 迂回(笔直) 羞涩(大方) 浑浊(明澈)六、重点句子(排比句)1.梦想犹如一阵风,吹响未来;梦想犹如一艘船,驶向远方;梦想犹如一盏灯,点亮明天。
2.桂林的山真耸啊,像国旗一样圣神不可侵犯;桂林的山真齐啊,像白杨一样高大挺拔;桂林的山真美啊,像姑娘一样花容月貌。
七、课文回顾1.《草原》的中心句是: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2.《丁香结》作者以丁香结象征生活中解不开的愁怨。
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
生命给你芬芳的同时,也给你幽怨的“丁香结”。
这就是生命的常态。
3.《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4.《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nit1 T he king’s new clothes
一、词组
1.皇帝的新衣the king’s new clothes
2.很久很久以前long long ago
3.某一天one day
4.两个男子/女子two men/women
5.拜访国王visit the king
6.为你做新衣服make new clothes for you
7.给国王看他的新衣show the king his new clothes
8.这些魔法衣these magic clothes
9.聪明的人clever people
10.愚蠢的人foolish people
11.看见他们see them
12.穿过城市walk through the city
13.看着国王look at the king
14.穿着他的新衣in his new clothes/ wear his new clothes
15. 一个小男孩 a little boy
16.指着国王point at the king
17.嘲笑他laugh at him
18.非常合身fit well
19. 得到一张来自我好友的卡片get a card from my good friend
20. 来参加我的聚会come to my party
21. 一个美国牛仔an American cowboy
22. 穿着牛仔裤wear jeans
23. 一个苏格兰男士a Scottish man
24. 穿一条苏格兰裙wear a kilt
25.在山上on the mountain
26. 下一句the next sentence
27.给男孩讲了一个故事tell the boy a story
28. 努力地想think hard
29. 不得不重新开始讲故事have to start the story again
30. 住在森林里live in the forest
31. 在狮子的房子前面in front of the lion’s house
32. 在房子旁边散步walk by the house
33. 愤怒的狮子the angry lion
34. 对着老人大喊shout at the old man
35. 把你的孩子给我give me your child=give your child to me
36. 和狮子住在一起live with the lion
37. 对她很好be nice to her
38. 生病了be sick/be ill
39. 照顾他look after him
40. 变成一个王子turn into a prince
41. 背诵课文recite the text
二、句子
1.Long long ago, there was a king.很久以前,有一个皇帝
2.The king was happy.皇帝很高兴。
3.There were a lot of people in the street.在街上有许多人。
4.He liked new clothes.他喜欢新衣服。
5.Two men visited the king.两个人来拜访皇帝。
6. Each student says one sentence. 每个学生说一个句子
7. It is Bobby’s turn. 轮到Bobby了。
8. What’s next? 下一句是什么?
9. What beautiful clothes! =How beautiful the clothes are! 多么漂亮的衣服啊!
三、知识点梳理
1、一般过去时态
概念:是指过去发生的事情或是动作。
结构:主语+动词的过去式+其他。
一般过去时态的时间状语有:yesterday, just now, …ago, last…
2、动词过去式的变化规律:
a、动词过去式动词的规则变化
动词的不规则变化
规则动词的一般过去时的四种变化:
(1)一般情况下,在动词后直接+ed;
(2)以不发音的e结尾,在单词后+d;
(3)辅音+y结尾的,变y为i,+ed;
(4)以重读闭音节(或是r 音节)结尾的,末尾是辅音字母加一个元音字母和一个辅音字母的重读闭音节,应双写末尾的辅音字母,再+ed。
3、有关动词过去式的变化:
规则动词有:
不规则动词有:
4、规则动词过去式+ed的发音规律:清念/t/,元浊/d/,/t//d/之后读念/i d/。
5、there be结构在一般过去时的各种句型转换:
There be结构的组成:There be + 名词短语+方位短语.
(数量词+名词)
(1)肯定句:
e.g.: Long long ago, there was a king. / There were a lot of people in the street.
(2)否定句:在be动词was或were后+not, some要改成any.
e.g.: There were some people in the street.(否定句)
There were not any people in the street.
(3) 一般疑问句及其肯定和否定回答:
e.g.: A: Was there a house on the mountain?
B: Yes, there was. / No, there wasn’t.
(4)有关there be的特殊疑问句的问答:
A1:What was in front of the lion’s house?(针对名词短语提问)
B1: There were some flowers .
A2: How many houses were there on the mountain?(针对数量词提问)
B2: There was one.
6、感叹句的变化及用法
概念:一般是用来表示说话时的喜悦、惊讶等情感。
英语感叹句常用"what"和"how"引导
1、what 引导的感叹句:What+(a/an)+adj.+名词单数+主语+谓语。
What+ adj.+名词复数/不可数名词+主语+谓语。
如:
①What a clever girl!多么聪明的姑娘呀!
②What clever girl s! 多么聪明的姑娘们呀!
2、how引导的感叹句:How+adj.(adv.)+主语+谓语!
如:
③How clever the girl is!多么聪明的姑娘呀!
④How clever the girl s are! 多么聪明的姑娘们呀!
7、show sb. sth.=show sth. to sb.向某人展示某物
8、make sth.for...为...做某物
9、a lot of people=lots of people=many people people是集合名词,作为人讲,单复数一样。
但作为民族讲可以加s。
10、look at看look after照顾look for寻找
11、名词变复数不规则变化:man--men woman--women mouse--mice tooth--teeth foot--feet child--children
12、live in +地点居住...
with+人和某人居住...
13、each +单数名词
every +单数名词每一,(主语要看成单数)
14、in front of 在…前面(外部的)----behind在…后面
in the front of 在…前面(内部的)----at the back of在…后面
15、turn into变成turn off关上turn on打开It’s one’s turn.
16、be sic k= be ill 生病
17、成双成对的物品,如:jeans, trousers, socks, gloves, shorts, shoes,也可以用a pair of 来修饰。
18、Scottish苏格兰的/苏格兰人 Scotland苏格兰(国家)
19、tell sb. sth =tell sth. to sb.告诉某人某事
tell 讲述 talk讨论 speak说的语言/电话用语
say说的话(直接引语)
20、point at 指着(侧重于事物或是人)
Point to 指向(侧重于方向)
21、try on...试穿如果使用them,it,要放中间,如:try them on. 相似用法的还有pick up...
四、思维导图
五、小练笔续写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