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钢集团的仓储与运输需求分析

合集下载

上海宝钢集团物流系统分析

上海宝钢集团物流系统分析

上海宝钢物流分析一、上海宝钢物流有限公司简介上海宝钢物流有限公司是宝钢发展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隶属于宝钢集团,主要为宝钢及其它客户提供资材、备品备件、铁合金、废钢、钢材成品、化工产品、办公用品等仓储、运输(铁路、水路、公路)、加工等物流服务,是一家专业化运作,能为客户提供数字化、高效率、网络式的全流程物流解决方案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

公司本着“成为国内领先的数字化钢铁物流服务商”的发展愿景,以低成本、高效率的工厂物流为基点,通过整合和利用现有物流资源,延伸钢铁物流产业链,实现全流程管理模式,建设物流一体化运营平台。

公司目前拥有室内仓库面积32万平方米,室外堆场54万平方米,各类运输车辆315台,内河岸线长1.5千米、泊位5个,铁路线长32千米,已形成涵盖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及第三方物流的全流程管控的钢铁物流运作体系。

公司以战略物流设施为基础,以先进物流技术和物流组织体系为支撑,通过完善物流业务系统,以满足物流个性化需求为出发点,提升集成服务能力及专项物流的核心竞争力,为钢铁企业的物流运作树立标准,打造具有品牌影响力的物流企业,促进钢铁物流的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历程2002年7月,宝钢物料供应中心成立,由原宝钢物资采购部物料供应中心、设备部备件仓库、检测公司开检作业区共同组建。

2007年7月,宝钢物料供应中心划转至属于宝钢工业检测公司。

2008年2月,宝钢物料供应中心与原协力商业分公司、原建总商检部、原新事业外协管理作业队整合为宝钢发展有限公司仓储配送公司。

2008年12月,原生产作业公司下属的钢成品物流部、原料物流部以及在制品物流部划转至仓储配送公司,公司正式更名为宝钢发展有限公司上海物流分公司。

2010年12月,上海宝钢物流有限公司成立。

三、经营领域:1、供应物流:为宝钢及客户提供铁合金、废钢、原料、资材、备品备件、工程材料设备等仓储、运输物流服务,仓储具备完善的防盗监控系统且联网覆盖,拥有RFID射频技术的高架立体仓库近万平方米,配送车辆装备了GPS定位系统,提供门到门的一站式整体物2、生产物流:为宝钢不锈钢和特钢生产提供各类工序在制品短驳物流运输,包括股份公司本部热轧、钢管在制品仓储、集配、吊装和短驳运输,化工产品和原料的分包装、仓储和运输。

宝钢内部仓储与运输需求分析

宝钢内部仓储与运输需求分析

宝钢内部仓储与运输需求分析宝钢是中国著名的钢铁制造企业之一,拥有着强大的生产和销售网络,在国内市场占有很大的份额。

然而,随着市场的竞争不断加剧和客户需求的多样化,宝钢的内部仓储和运输需求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变革。

本文将从宝钢内部仓储和运输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宝钢内部仓储和运输的特点宝钢内部仓储和运输具有以下特点:1、规模大、品种多宝钢的生产涵盖了很多领域,所生产的钢材品种多样化,需要进行大量的仓储和物流操作。

而且,制造钢铁的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和原材料,这也要求其生产和仓储过程需要有一个完善的能源和物资供应链体系。

2、时间紧、任务重宝钢是一个长期运行的企业,生产和销售的时间都十分紧迫。

同时,客户对宝钢产品的质量和交货时间有很高的要求,所以企业需要尽快完成加工、仓储和物流等任务,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3、有一定的安全风险生产钢铁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安全风险,而运输和仓储过程中也有可能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例如,在运输过程中,如果钢材的落地点不稳定或者运输不到位,就会引起任何人员和机械设备的安全风险。

因此,在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和操作流程方面需要有一个相对完善的规范。

二、宝钢内部仓储和运输存在的问题1、人力、时间和成本空间低效在内部物流方面,宝钢缺乏高效和透明的运营管理平台,导致物流操作流程晦涩难懂、人力主导、操作过程经验主导的模式难以满足产能成长的需求。

在快速移动的制造业中,每秒钟计算成千上万的数据非常困难,高级数据分析和传感器技术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那些不同于普通区分的任务确实可能只有机器可以完成。

2、内部仓储和运输环节物流效率低下宝钢的物流系统尚未最大程度地实现智能化。

当前工厂系统的自动化只是用于最终生产和组装,仍需手动处理库存和配料过程,造成了物资堆积和利用率的低效问题。

同时,由于内部工作的复杂性和灵活性,简单的机器人操作须有人类补充。

3、内部安全管理措施不完善在企业运输和仓储过程中,安全管理措施不完善仍是一个问题。

中国最大的钢铁物流企业宝钢集团物流公司战略规划报告

中国最大的钢铁物流企业宝钢集团物流公司战略规划报告

目录总报告第一部分行业发展现状与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1)一、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1)二、我国钢材储运业概况及发展空间 (8)三、传统仓储型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的转变 (15)36四、宝铁今后的业务拓展方式 (71)五、宝铁经营业务量预测 (75)六、近期业务措施建议 (78)第六部分宝铁财务分战略及其相关措施 (81)一、宝铁2000—2002年上半年的财务分析 (81)二、宝铁今后3—5年内的财务战略 (86)三、财务战略下的各分部策略 (88)四、近期财务措施建议 (94)第七部分宝铁组织分战略及其相关措施 (97)一、企业组织结构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 (97)二、宝铁组织结构的现状分析 (98)三、宝铁组织结构的变迁模式 (99)四、宝铁治理机制的发展模式 (102)五、近期管理措施建议 (104)结束语 (144)第一部分行业发展现状与市场需求情况分析21世纪是物流挂帅的世纪。

物流发展的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促GDP由此可见,发展现代化的物流产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举措。

对于我国企业来讲,物流管理不仅在提高运输效率,降低库存水平和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方面卓有成效,更重要的是,物流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打破部门本位主义思想,协调各部门的努力,使之方向一致。

因此,物流管理问题对于企业来讲,应该放到战略角度来考虑,发挥企业的整体优势,充分发掘第三利润源。

(二)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现代物流在中国已经起步,标志主要有以下三点:(1)工商企业已经不满足于传统储运企业的单一、单项、分散的储运服务,正在向社会、向市场寻求现代物流服务。

(2)传统储运(运输、仓储、货代、邮电等)企业纷纷包装,改换门庭,向现代物流企业发展;工商企业内部的储运机构也有独立化的趋势,向物流企业发展。

生产企业的外包物流主要集中在干线运输,其次是市内配送;商业企业的外包物流主要集中在市内配送,其次是仓储,再次是干线运输,说明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的物流需求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宝钢集团内部仓储与运输需求分析报告

宝钢集团内部仓储与运输需求分析报告

第二部分宝钢集团部仓储与运输需求分析宝钢集团公司(下称“宝钢集团”)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授权投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试点单位。

于一九九八年十一月十七日在浦东揭牌成立,是“世界钢铁十强”之一。

公司部实行母子公司体制。

通过组建三年来的资产重组和整合,现有全资子公司26家,控股子公司24家,其中钢铁业子公司18家,贸易业子公司12家,金融业子公司3家,另有参股子公司25家。

依据公司经营业务的不同,可将宝钢集团的钢铁生产与贸易业务划分为三部分(如图2-1):宝山钢铁股份(下称“宝钢股份”),宝钢国际经济贸易(下称“宝钢国际”)及其他企业。

图2-1 宝钢集团组织结构图一、宝钢股份仓储与运输需求分析(一)宝钢股份基本情况介绍宝钢股份是中国最大的钢铁企业之一,是宝钢集团公司钢铁业的核心企业。

宝钢股份是根据《公司法》和《国务院关于股份境外募集股份及上市的特别规定》,由宝钢集团公司独家发起、经国家经贸委批准设立的股份,是宝钢集团的国全资子公司。

宝钢股份成立于2000年2月3日,并于当年12月份在证交所挂牌上市。

现有注册资本125.12亿元人民币,资产总额达580.42亿元人民币,现有职工总数为15,745人1。

宝钢股份的业务经营围包括钢铁冶炼、加工、电力、煤炭、工业气体生产,码头、仓储、1以上数据均来自宝钢股份2001年年度报告。

运输等与钢铁相关的业务,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和技术管理咨询服务。

宝钢股份实际业务主要从事高档钢材和其他钢铁产品的冶炼、加工和销售。

宝钢股份是全球生产同类产品的低成本钢铁生产企业之一,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高效的劳动生产率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是国最现代化的综合性钢铁公司。

(二)宝钢股份对于未来物流网络体系的构想宝钢股份致力于建立服务于其营销体系的最优化物流网络。

这一构想着重体现在信息技术应用和对承运公司的政策支持两方面。

1.加强对信息平台及网络技术的应用通过对基于intranet/internet的信息管理系统的利用,解决由于物流业务覆盖面广,异地办公造成的承运公司与宝钢股份、承运公司之间、承运公司与运输仓储企业之间以及各办事处之间信息不畅或通信费用高的问题,通过信息技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共享、资源整合与协同作业。

重磅出击宝山钢铁物流规划

重磅出击宝山钢铁物流规划

第五部分宝铁业务分战略及其相关措施一、宝铁业务组合分析——BCG分析宝铁是集仓储、加工、运输、维修于一体的钢铁物流企业,仓储业务在宝山钢铁物流市场已经占有相当的份额,同时,加工、运输业务也有一定的发展。

但宝铁下一步究竟应该怎么做,在此过程中不能仅凭印象,认为哪项业务有前途,就将资源投向哪里,而是应该根据利润分析各项业务在企业中所处地位来决定,这样才能识别各项业务对企业发展的意义和作用,从而对不同业务确定相应的政策(资源分配),达到各业务之间协同配合、提高企业长期获利能力和持久竞争优势的目的。

(一)分析方法简介在这一部分,交大欧姆龙宝铁项目组将采用BCG分析法(波士顿矩阵法)来具体分析宝铁的各项业务,以便为宝铁的下一步决策提供实际依据。

BCG分析法将宝铁的各项业务看作是一个系统,从市场增长率和相对市场份额两个维度来识别各项业务的性质和作用。

横轴表示宝铁在行业中的相对市场份额,即指宝铁某项业务的市场份额与这个市场上最大的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之比。

这一市场份额反映宝铁在市场上的竞争地位。

相对市场份额的分界线为1.0-1.5,划分为高、低两个区域。

纵轴表示市场增长率,即指宝铁某项业务前后两年市场销售额增长的百分比。

这一增长率表示每项经营业务所在市场的相对吸引力。

通常用10%平均增长率作为增长高、低的界限。

图中纵坐标与横坐标的交叉点表示企业的一项经营业务,而圆圈面积的大小表示该业务的收益与企业全部收益的比率。

(二)分析过程1、宝铁的主要业务:以下我们着重分析宝铁公司的四大业务,即仓储、运输、加工业务和贸易业务。

2、宝铁最近两年(2000-2001)四大业务基本情况表5-1 宝铁最近两年业务情况3、四种业务在宝铁所处的地位1仓储收入是剔除加工业务后的收入2仓储贡献率=仓储收入/公司总收入3运输贡献率=运输收入/公司总收入4加工贡献率=加工收入/公司总收入5原材料贸易贡献率=原材料贸易收入/公司总收入根据这四种业务行业市场增长率和企业相对市场份额标准,波士顿矩阵把宝铁经营业务定位在四个区域中,如图5-2所示:各个区域的业务所处地位不同,对它们所采取的策略也应有所不同。

环境分析

环境分析

宝钢集团的pest分析和swot分析企业物流班小组成员曾兴高(31) 郑诚智(7) 郑静(8) 李绍勇(3) 邱位民(10) 邱德唐(30) 胡厚珊(4)一PEST分析法PEST分析是指宏观环境的分析,P是政治(Political System),E 是经济(Economic),S是社会(Social),T是技术 (Technological)。

在分析一个企业集团所处的背景的时候,通常是通过这四个因素来进行分析企业集团所面临的状况。

(一)政治环境1环境与行业分析:政治与政策☐国家支持:初期建设、集团化☐支柱产业:国务院和国家政策支持☐产业政策:做大、做强(二)经济环境1 宏观经济环境环境☐国民经济:迅速发展时期,市场经济☐需求旺盛:多个行业对钢材的需求☐全球化与WTO:国内、国际市场(三)社会环境1环境与行业分析:社会与文化☐环境与行业分析:社会与文化☐民族产业:民族自尊与民族自信心2环境与行业分析:行业分析☐传统产业:数百年发展(或更遥远)☐中国的钢铁产量2002年成为世界第一(四)技术环境1环境与行业分析:技术☐环保、节能、科技含量☐技术更新:速度快,能量大☐行业内:国内、国外☐供应商:原材料价格上涨(铁矿石谈判)☐消费者:对新产品、产品质量的需求☐替代品:塑料等二SWOT方面的分析方法SWOT分析方法是一种企业内部分析方法,即根据企业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企业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之所在。

其中,S代表 strength(优势),W代表weakness(弱势),O代表opportunity(机会),T代表threat(威胁),其中,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

按照企业竞争战略的完整概念,战略应是一个企业“能够做的”(即组织的强项和弱项)和“可能做的”(即环境的机会和威胁)之间的有机组合。

(一)优势1宝钢集团的一系列数据均说明其优势是是高于同行竞争对手的2产业政策、资金、人才等(1)国内市场:需求旺盛,认可度高;(2)竞争:国际具有后发优势,国内竞争者(3)国家重视和支持:产业政策、资金、人才3国内经济持续增长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将不可避免的受到其所处宏观经济环境影响,钢铁工业作为中间投资品行业,更是属于典型的经济周期型。

宝钢集团内部仓储与运输需求分析

宝钢集团内部仓储与运输需求分析

宝钢集团内部仓储与运输需求分析宝钢集团是中国规模最大、最具竞争力的钢铁制造企业之一,拥有多个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

为了确保原材料供应和产品流通的顺畅,宝钢集团需要建立一个高效的仓储与运输系统。

以下是对宝钢集团内部仓储与运输需求的分析。

首先,宝钢集团的仓储需求主要来自于两方面。

一方面,宝钢集团需要储存大量的原材料,包括铁矿石、煤炭等。

这些原材料是钢铁生产的基础,因此需要有足够的仓储空间来保障生产的持续进行。

另一方面,宝钢集团还需要储存成品钢材,以便及时交付给客户。

因此,宝钢集团需要建立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仓库,以满足不同物料的储存需求。

其次,宝钢集团的运输需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首先,宝钢集团需要将原材料从供应商处运输到各个生产基地。

由于原材料通常体积较大,因此需要使用大型运输工具,如货车、铁路或船舶。

其次,宝钢集团还需要将成品钢材从各个生产基地分发到销售网络的各个销售点或客户处。

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物流系统,包括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建立运输路线、调度运输车辆等。

针对宝钢集团的仓储需求和运输需求,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宝钢集团应该合理规划仓库的数量和布局,确保原材料和成品钢材能够及时储存和分发。

其次,宝钢集团应该投资建设现代化的仓储设施,包括具备自动化设备和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仓库,以提高仓储效率和管理水平。

再次,宝钢集团应该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和运输路线,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输成本和时间。

最后,宝钢集团还可以考虑与物流公司合作,利用物流专业公司的经验和优势,进一步提升仓储与运输的效率和服务水平。

总结起来,宝钢集团内部仓储与运输需求分析显示,宝钢集团需要建立一个高效的仓储与运输系统,以确保原材料供应和产品流通的顺畅。

通过合理规划仓库数量和布局、投资现代化的仓储设施、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和运输路线,以及与物流公司合作等措施,宝钢集团可以提高仓储与运输的效率和管理水平,从而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继续写相关内容,1500字。

宝钢集团的仓储与运输需求分析

宝钢集团的仓储与运输需求分析

第二部分宝钢集团内部仓储与运输需求分析上海宝钢集团公司(下称“宝钢集团”)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授权投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试点单位。

于一九九八年十一月十七日在上海浦东揭牌成立,是“世界钢铁十强”之一。

公司内部实行母子公司体制。

通过组建三年来的资产重组和整合,现有全资子公司26家,控股子公司24家,其中钢铁业子公司18家,贸易业子公司12家,金融业子公司3家,另有参股子公司25家。

依据公司经营业务的不同,可将宝钢集团的钢铁生产与贸易业务划分为三部分(如图2-1):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宝钢股份”),上海宝钢国际经济贸易有限公司(下称“宝钢国际”)及其他企业。

图2-1 宝钢集团组织结构图一、宝钢股份仓储与运输需求分析(一)宝钢股份基本情况介绍宝钢股份是中国最大的钢铁企业之一,是宝钢集团公司钢铁业的核心企业。

宝钢股份是根据《公司法》和《国务院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募集股份及上市的特别规定》,由上海宝钢集团公司独家发起、经国家经贸委批准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是上海宝钢集团的国内全资子公司。

宝钢股份成立于2000年2月3日,并于当年12月份在上海证交所挂牌上市。

现有注册资本125.12亿元人民币,资产总额达580.42亿元人民币,现有职工总数为15,745人1。

宝钢股份的业务经营范围包括钢铁冶炼、加工、电力、煤炭、工业气体生产,码头、仓储、运输等与钢铁相关的业务,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和技术管理咨询服务。

宝钢股份实际业务主要从事高档钢材和其他钢铁产品的冶炼、加工和销售。

宝钢股份是全球生产同类产品的低成本钢铁生产企业之一,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高效的劳动生产率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是国内最现代化的综合性钢铁公司。

1以上数据均来自宝钢股份2001年年度报告。

(二)宝钢股份对于未来物流网络体系的构想宝钢股份致力于建立服务于其营销体系的最优化物流网络。

这一构想着重体现在信息技术应用和对承运公司的政策支持两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部分宝钢集团内部仓储与运输需求分析上海宝钢集团公司(下称“宝钢集团”)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授权投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试点单位。

于一九九八年十一月十七日在上海浦东揭牌成立,是“世界钢铁十强”之一。

公司内部实行母子公司体制。

通过组建三年来的资产重组和整合,现有全资子公司26家,控股子公司24家,其中钢铁业子公司18家,贸易业子公司12家,金融业子公司3家,另有参股子公司25家。

依据公司经营业务的不同,可将宝钢集团的钢铁生产与贸易业务划分为三部分(如图2-1):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宝钢股份”),上海宝钢国际经济贸易有限公司(下称“宝钢国际”)及其他企业。

图2-1 宝钢集团组织结构图一、宝钢股份仓储与运输需求分析(一)宝钢股份基本情况介绍宝钢股份是中国最大的钢铁企业之一,是宝钢集团公司钢铁业的核心企业。

宝钢股份是根据《公司法》和《国务院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募集股份及上市的特别规定》,由上海宝钢集团公司独家发起、经国家经贸委批准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是上海宝钢集团的国内全资子公司。

宝钢股份成立于2000年2月3日,并于当年12月份在上海证交所挂牌上市。

现有注册资本125.12亿元人民币,资产总额达580.42亿元人民币,现有职工总数为15,745人1。

宝钢股份的业务经营范围包括钢铁冶炼、加工、电力、煤炭、工业气体生产,码头、仓储、运输等与钢铁相关的业务,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和技术管理咨询服务。

宝钢股份实际业务主要从事高档钢材和其他钢铁产品的冶炼、加工和销售。

宝钢股份是全球生产同类产品的低成本钢铁生产企业之一,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高效的劳动生产率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是国内最现代化的综合性钢铁公司。

1以上数据均来自宝钢股份2001年年度报告。

(二)宝钢股份对于未来物流网络体系的构想宝钢股份致力于建立服务于其营销体系的最优化物流网络。

这一构想着重体现在信息技术应用和对承运公司的政策支持两方面。

1.加强对信息平台及网络技术的应用通过对基于intranet/internet的信息管理系统的利用,解决由于物流业务覆盖面广,异地办公造成的承运公司与宝钢股份、承运公司之间、承运公司与运输仓储企业之间以及各办事处之间信息不畅或通信费用高的问题,通过信息技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共享、资源整合与协同作业。

宝钢股份拥有强大的资金和技术力量,各承运商可以“搭乘”宝钢股份的“便车”,强化本企业的信息技术水平。

2.对承运企业的政策支持宝钢股份要将业务委托量向强势承运公司进一步倾斜。

目的在于:(1)加深承运公司对宝钢股份业务依赖程度,促使其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信息化建设步伐,以跟上宝钢股份的要求;(2)在宝钢股份的扶植和严格要求下,承运公司在中国物流行业的起步阶段就得以不断构筑并巩固其核心竞争力,这种竞争优势将转化为以宝钢股份为核心的供应链的综合竞争力;(3)协助有核心竞争力的承运公司整合分散或闲置的仓库、运力资源,建立真正的物流企业,树立钢铁行业标杆,在标杆物流企业试点间建立协同作业关系,覆盖当前物流体系的断点,形成销售物流网络的行业典范。

(三)铁路库、码头库介绍“物流”是继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之后的“第三利润源”。

宝钢股份作为中国最大的钢铁企业之一,要保持其全球生产同类产品的低成本钢铁生产企业之地位必须拥有高效的钢铁物流。

而仓储、运输是钢铁业物流环节的核心业务,用以缓解钢材产成品供给和需求矛盾。

宝钢股份目前拥有铁路库和码头库,两库是宝钢产成品储存距生产地最近也是最大的集配中心,具有十分优越的地理位置。

除仓储外,铁路库和码头库皆有辅助加工运输能力。

1.铁路库概况铁路库共分为3个区域7个垮别。

货场总建筑面积为31301m2,现在货场有效堆放面积为24823m2,利用率为84%。

主要存放各类管材,板材和线材。

设备具有桥式行车12台,由于装车货源不足,行车设备利用率在40%—45%,龙门吊机4台,卸料机2台,这些设备按其功能而有不同的种类。

铁路库共设6股道,其中每股道最多能停放车皮11节,一次能停放车皮60节。

2.码头库概况码头库分为2垮,每垮宽45m×200m。

建筑总面积为18000m2 ,有效堆放面积为12500m2,利用率为69%。

码头库可以按不同产品进行仓储,主要存放产品以出口、装船、轧硬卷为主。

码头库的设备具有行车4台,其作业方法95%使用二爪夹具吊装,5%使用人工吊带吊装。

宝钢股份立志成为“世界500强”之一,因此宝钢股份要专注于其核心业务——钢材生产的运作。

物流作为企业的新的利润源,宝钢股份应当渴望以更低的成本得到更高的物流服务能力。

因此宝钢股份对于铁路库和码头库的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两库的功能和空间得到更合理的使用,进一步降低其物流费用,增加企业的利润。

(四)1999-2001年宝钢股份对仓储运输需求情况分析宝钢股份作为中国最大的钢铁企业之一,对物流的需求之大人所共知,因此,宝铁作为一个钢铁物流企业就更加要了解宝钢股份在这方面的需求。

以下着重分析宝钢股份1999-2001年的钢材产量、原材料使用量以及对仓储、运输的需求情况。

1.钢材产量、仓储量及运输量依据宝钢股份公开的数据,1999-2001年宝钢股份钢材产量、仓储量及运输量的情况如下图所示:图2-2 1999-2001年宝钢股份钢材产量、仓储量及运输量(单位:万吨)依据上图的数据,可知,宝钢股份的产量在逐年稳定增长,1999—2001年宝钢股份的钢材产量平均增长率为5.3%。

此增长率高于全国钢铁行业的平均水平,其主要原因是宝钢三期的投产到达产。

宝钢股份钢材这三年的平均年仓储量为322万吨,平均年运输量为975万吨,其增长率与产量增长率大体相近。

同时,在宝钢股份的实际钢材运输方式中,按其交通工具的不同大体分成三类,公路、铁路和水运。

在宝钢集团内部,这三种运输方式所占比例如下饼图所示:图2-3 宝钢股份运输方式所占比例2.原材料使用量、仓储量及运输量依据公开数据,同样可得到宝钢股份的原材料使用量、仓储量及运输量,具体如下图所示:图2-4 1999-2001年的原材料使用量、仓储量及运输量(单位:万吨)依据上图数据,1999-2001年宝钢股份原材料的平均使用量和运输量为3791万吨,平均仓储量为1251万吨。

宝钢股份三年原材料使用量平均增长率为5.3%,与钢材产量增长率接近。

1999年原材料运输1中432万吨属铁路运输,2090万吨为公路运输;2000年的铁路运输量为453万吨,公路运输量2191万吨;2001年的铁路运输量为479万吨,公路运输量达2315万吨。

原材料仓储量和运输量的增长幅度与原材料使用量增长幅度同步。

这三年维持平稳增长的态势。

在今后的几年中,中国钢铁工业将积极实施“总量调控,结构调整,提高竞争力”的方针。

宝钢股份等大型钢铁企业带头关闭“三小”,调整后宝钢股份的钢铁产量保持平稳增长,我们拟将1999-2000宝钢股份对仓储运输的需求增长率1各种运输方式比例同钢材运输方式比例。

作为下一步预测的依据。

(五)2002-2004年宝钢股份对仓储运输需求情况预测1.预测假设1)假设钢材市场需求稳定增长,不会出现异常波动。

2)1999年到2001年是宝钢股份的三期设备从投产到达产的阶段,从2002年起宝钢股份设备利用已经比较充分,因此从2002年起宝钢股份的产量将保持稳定。

3)由于钢铁行业已经处于行业生命周期的成熟期,因此假设宝钢股份生产工艺不变,设备技术水平维持在前三年的平均水平。

如果宝钢股份改变了生产工艺,提高了技术水平,那么宝钢股份的产量还将有所增长。

4)假设宝钢股份的仓储运输能力没有出现较大的变化。

2.预测基础本预测所使用的是宝钢股份1999-2001年的数据。

3.预测结果1)由预测假设3,我们推定宝钢股份2002-2004年钢材产量、仓储量及运输量基本维持在2001的水平上,如图2-5所示:图2-5 2002-2004年宝钢股份钢材产量、运输量及仓储量(单位:万吨)如上图,宝钢股份在2002-2004年中其钢材产量、仓储量、运输量均维持在2001年的水平上。

同时,在各种运输方式的分配上,每年基本持平。

2002年至2004年钢材铁路运输为123万吨/年,公路运输为596万吨/年。

2)通过预测,我们得到宝钢股份2002—2004年原材料使用量、仓储量及运输量的增长情况,如图2-6所示:图2-6 2002-2004年宝钢股份原材料使用量、运输量及仓储量(单位:万吨)相对于钢材,宝钢股份对于原材料的使用量更大。

对于储运企业来说,未来原材料的储运也具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同时,宝钢股份原材料运输在不同运输方式的分配上,具体预测结果如下:2002—2004公路运输量为2315万吨/年;铁路运输量为479万吨/年1。

(六)结论1.宝钢股份由于三期的达产,钢材产量将维持在一个比较高且相对稳定的水平上,宝钢股份对原材料的使用量也不会有大的波动,因此对钢材仓储运输和原材料的仓储运输的需求也较为稳定。

但同时,随着我国GDP的增长以及国内钢材用量的增长,钢材储运量在三年内必然有一定的增长。

进入2000年以来,由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出现转折性1我们认为:以上预测虽然使用模型较为简单,预测的假设也较为理想,但仍可基本上反映出宝钢股份在2002—2004年的仓储、运输需求情况,因此基本可作为下文分析论述的基础。

增长,GDP增长达到8%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增长11%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加,消费钢材较多的建筑、机械、轻工、汽车等行业快速增长,有力地拉动了钢材需求的增长。

虽然2001年美国“9.11”事件后世界经济增速明显趋缓,导致了国际钢材市场需求低迷,严重的供大于求的局面使钢材价格一路走低。

美国、加拿大等国家提出反倾销,构筑贸易壁垒,从而使国内市场表现为进口增长迅猛,出口大幅下降。

面对不利情况宝钢股份积极实施ESI系统创新工程,全面推进管理创新,建立起面向用户的“快速响应”机制;宝钢股份还通过加强战略用户管理,提升用户服务技术含量,缩短交货周期,圆满完成国内销售目标。

针对国外反倾销调查,宝钢股份迅速反应,经济开展应诉工作,争取到有利的裁定结果;与此同时,积极开展欧洲和东南亚市场,使出口市场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2001年宝钢股份是全球盈利最强的钢铁企业之一。

在2002—2004年这三年内,宝钢股份的钢材产量将维持在2001年的水平上,相应地,宝钢股份对钢材、原材料仓储运输的需求也将比较稳定。

2.宝钢股份应做大做强核心业务,将仓储运输业务外包给有实力的第三方专业仓储物流公司据资料介绍,目前,第三方物流在整个物流市场中所占比重,日本已达80%,美国达57%。

而我国差距比较大,目前仅为18%。

第三方物流能够发挥集约化、专业化的优势,在更大程度上实现物流合理化,从而节约流通费用,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