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工艺标准设计计算参考

合集下载

AAO工艺设计计算

AAO工艺设计计算

1、缺氧池、好氧池(曝气池)的设计计算:(1)、设计水量的计算由于硝化和反硝化的污泥龄和水力停留时间都较长,设计水量应按照最高日流量计算。

Q=K•Q式中:Q——设计水量,m3/d;Q——日平均水量,m3/d;K——变化系数;(2)、确定设计污泥龄θC需反硝化的硝态氮浓度为N O=N-0.05(S0-S e)-N e式中:N——进水总氮浓度,mg/L;S0——进水BOD值【1】,mg/L;S e——出水BOD值,mg/L;N e——出水总氮浓度,mg/L;反硝化速率计算K de=N OS0计算出Kde 值后查下表选取相应的VD/V值,再查下表取得θC值。

活性污泥工艺的最小污泥龄和建议污泥龄表(T=10℃)【3】单位:d 反硝化设计参数表(T=10~12℃) X 00.102θC •1.072(T -15)(3)、计算污泥产率系数 Y 【2】Y = K [0.75 +0.6- S 0 1+0.17θC •1.072(T -15)]式中:Y ——污泥产率系数,kgSS/kgBOD ;K ——修正系数,取 K =0.9 ;X 0 ——进水 SS 值 mg/L;T ——设计水温,与污泥龄计算取相同数值。

然后按下式进行污泥负荷核算:L S =SθC •Y (S 0 - S e )式中:L S ——污泥负荷,我国规范推荐取值范围为0.2~0.4kgBOD/(kgMLSS • d )。

反应池 MLSS 取值范围 10003× t E(4)、确定 MLSS(X)MLSS(X)取值通过查下表可得。

取定 MLSS(X)值后,应用污泥回流比 R 反复核算R =X X R - XX R =0.7 • SVI式中:R ——污泥回流比,不大于 150%;t E ——浓缩时间,其取值参见下表。

浓缩时间取值范围工艺选择无硝化有硝化有硝化反硝化有深度反硝化浓缩时间<1.5~2h<1.0~1.5h<2h<2.5h (5)、计算反应池容积V=24QθC Y(S0-S e)1000X计算出反应池容积V后,即可根据V/V的比值分别计算出缺氧D反应池和好氧反应池的容积。

AAO工艺设计计算

AAO工艺设计计算

1、缺氧池、好氧池(曝气池)的设计计算:(1)、设计水量的计算由于硝化和反硝化的污泥龄和水力停留时间都较长,设计水量应按照最高日流量计算。

Q=K•Q式中:Q——设计水量,m3/d;Q——日平均水量,m3/d;K——变化系数;(2)、确定设计污泥龄θC需反硝化的硝态氮浓度为N O=N-0.05(S0-S e)-N e式中:N——进水总氮浓度,mg/L;S0——进水BOD值【1】,mg/L;S e——出水BOD值,mg/L;N e——出水总氮浓度,mg/L;反硝化速率计算K de=N OS0计算出Kde 值后查下表选取相应的VD/V值,再查下表取得θC值。

活性污泥工艺的最小污泥龄和建议污泥龄表(T=10℃)【3】单位:d 反硝化设计参数表(T=10~12℃) X 00.102θC •1.072(T -15)(3)、计算污泥产率系数 Y 【2】Y = K [0.75 +0.6- S 0 1+0.17θC •1.072(T -15)]式中:Y ——污泥产率系数,kgSS/kgBOD ;K ——修正系数,取 K =0.9 ;X 0 ——进水 SS 值 mg/L;T ——设计水温,与污泥龄计算取相同数值。

然后按下式进行污泥负荷核算:L S =SθC •Y (S 0 - S e )式中:L S ——污泥负荷,我国规范推荐取值范围为0.2~0.4kgBOD/(kgMLSS • d )。

反应池 MLSS 取值范围 10003× t E(4)、确定 MLSS(X)MLSS(X)取值通过查下表可得。

取定 MLSS(X)值后,应用污泥回流比 R 反复核算R =X X R - XX R =0.7 • SVI式中:R ——污泥回流比,不大于 150%;t E ——浓缩时间,其取值参见下表。

浓缩时间取值范围工艺选择无硝化有硝化有硝化反硝化有深度反硝化浓缩时间<1.5~2h<1.0~1.5h<2h<2.5h (5)、计算反应池容积V=24QθC Y(S0-S e)1000X计算出反应池容积V后,即可根据V/V的比值分别计算出缺氧D反应池和好氧反应池的容积。

AO生化池计算

AO生化池计算

合成总氮 Nw
=
被氧化氨氮
=
所需脱硝 量
=
NT
=
反硝化速
2 率qdn,T
=
3
缺氧区容 积
容积 V2
=
225.3 mg/L -193.3 mg/L
-200.3 mg/L
NW
0.124
Y(S0 S) (1 K dc )
-10.0 kg/d 0.076
kgNO3-N/kgMLVSS
-47.3 m3
停留时间 t
=
-22.7 h
4 5 (四)供气管道 1
2
(三)曝气池总容积
1 总容积 V
=
2 总泥龄 θ
=
346.0 m3 10.66 d
(四)碱度校核
1 剩余碱度 SALK1
=
1431.4 mg/L >100mg/L(以CaCO3计)
(五)回流比
1 污泥回流R
回流污泥浓度XR =
R
=
2
混合液回 流比R内
脱氮率 ηN
-46.9 kgO2/d
-28.6 kgO2/d 8.4 kgO2/h 0.8 kgO2/kgBOD 11.8 kgO2/h
3.8 m 138.54 kPa
9.12 mg/L 12.6 kg/h 17.6 kg/h 3.5 m3/min 4.9 m3/min
0.002 Mpa 0.038 Mpa
即0.2m, 据实际情 况
(七)回流污泥渠、管道
1
回流污泥 量Q
=
2.083333 m3/h
流道面积 A
管径 D
2
回流混合 液量Q
流道面积 A
管径 D

AO工艺设计参数

AO工艺设计参数

污水处理A/O工艺设计参数1.HRT水力停留时间:硝化不小于5~6h;反硝化不大于2h,A段:O段=1:3在 A/O工艺中,好氧池的作用是使有机物碳化和使氮硝化;缺氧池的作用是反硝化脱氮,故两池的容积大小对总氮的去除率极为重要。

A/O的容积比主要与该废水的曝气分数有关。

缺氧池的大小首先应满足NO3--N利用有机碳源作为电子供体,完成脱氮反应的需要,与废水的碳氮比,停留时间、回流比等因素相应存在一定的关系。

借鉴于类似的废水以及正交试验,己内酷胺生产废水的A/0容积比确定在1:6左右,较为合适。

而本设计的A/ 0容积比为亚:2,缺氧池过大,导致缺氧池中的m(BOD)/m (NO3--N)比值下降,当比值低于1.0时,脱氮速率反趋变慢。

另外,缺氧池过大,废水停留时间过长,污泥在缺氧池内沉积,造成反硝化严重,经常出现大块上浮死泥,影响后续好氧处理。

后将A/O容积比按1:6改造,缺氧池运行平稳。

1.1、A/O除磷工艺的基本原理A/O法除磷工艺是依靠聚磷菌的作用而实现的,这类细菌是指那些既能贮存聚磷(poly—p)又能以聚β—羟基丁酸(PHB)形式贮存碳源的细菌。

在厌氧、好氧交替条件下运行时,通过PHB与poly—p的转化,使其成为系统中的优势菌,并可以过量去除系统中的磷。

其中聚磷是若干个基团彼此以氧桥联结起来的五价磷化合物,亦被称为聚磷酸盐,其特点是:水解后生成溶解性正磷酸盐,可提供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磷源;当积累大量聚磷酸盐的细菌处于不利环境时,聚磷酸盐可分解释放能量供细菌维持生命。

聚β—羟基丁酸是由多个β—羟基丁酸聚合而成的大分子聚合物,当环境中碳源物质缺乏时,它重新被微生物分解,产生能量和机体生长所需要的物质。

这一作用可分为两个过程:厌氧条件下的磷释放过程和好氧条件下的磷吸收过程。

厌氧条件下,通过产酸菌的作用,污水中有机物质转化为低分子有机物(如醋酸等),聚磷菌则分解体内的聚磷酸盐释放出磷酸盐及能量,同时利用水中的低分子有机物在体内合成PHB,以维持其生长繁殖的需要。

(完整word)A_O工艺污水处理工程设计

(完整word)A_O工艺污水处理工程设计

化肥厂废水中的主要超标污染物指标为氨氮、硫化物、和总氰化物,水质具有氨氮含量高并含有有毒的总氰化物及硫化物的特点;且此类污水的可生化性较差(主要是化学需氧量较低和氨氮含量较高)。

A/O法生物去除氨氮原理:硝化反应:NH4++2O2→NO3-+2H++H2O反消化反应:6NO3—+5CH3OH(有机物)→5CO2↑+7H2O+6OH—+3N2A/O法处理工艺流程:化肥工业废水一、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及计算(1)中格栅1.设计参数:设计流量Q=15000/(24×3600)=0.174(m3/s)=174(L/s)则最大设计流量Q max=0.174×1。

53=0。

266(m3/s)栅前流速v1=0.6m/s,过栅流速v2=0。

8m/s栅条宽度s=0.01m,格栅间隙b=20mm栅前部分长度0.5m,格栅倾角α=60°单位栅渣量ω1=0.05m 3栅渣/103m 3污水(1)确定格栅前水深,根据最优水力断面公式2Qmax 121vB =计算得:栅前槽宽m v B 94.06.0266.02Qmax 211=⨯=,则栅前水深m B h 47.0294.021=== (2)栅条间隙数(n ):栅条的间隙数bhvQ n αsin max ==)(339.328.047.002.060sin 266.0条≈=⨯⨯︒⨯(3)栅槽有效宽度B=s (n-1)+bn=0.01(33-1)+0。

02×33=0。

98m (4)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m B B L 05.020tan 294.098.0tan 2111=︒-=-=α(α1为进水渠展开角)(5)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m L L 025.0212== (6)过栅水头损失(h 1)因栅条边为矩形截面,取k =3,则m g v k kh h 08.060sin 81.928.0)02.001.0(42.23sin 2234201=︒⨯⨯⨯⨯===αε其中ε=β(s/b)4/3h 0:计算水头损失 k :系数,格栅受污物堵塞后,水头损失增加倍数,取k=3 ε:阻力系数,与栅条断面形状有关,当为矩形断面时β=2.42 (7)栅后槽总高度(H )取栅前渠道超高h 2=0.3m ,则栅前槽总高度H 1=h+h 2=0.47+0.3=0.77m 栅后槽总高度H=h+h 1+h 2=0.47+0.08+0.3=0。

AAO工艺设计计算

AAO工艺设计计算

1、缺氧池、好氧池(曝气池)的设计计算:〔1〕、设计水量的计算由于硝化与反硝化的污泥龄与水力停留时间都较长,设计水量应按照最高日流量计算。

式中:Q ——设计水量,m 3/d ; Q ——日平均水量,m 3/d ;K ——变化系数;〔2〕、确定设计污泥龄C θ需反硝化的硝态氮浓度为 式中:N ——进水总氮浓度,mg/L ;0S ——进水BOD 值【1】,mg/L ; e S ——出水BOD 值,mg/L ; e N ——出水总氮浓度,mg/L ;反硝化速率计算计算出de K 值后查下表选取相应的V V D /值,再查下表取得C θ值。

反硝化设计参数表〔T=10~12℃〕〔3〕、计算污泥产率系数Y 【2】 式中:Y ——污泥产率系数,kgSS/kgBOD ; K ——修正系数,取9.0=K ;0X ——进水SS 值mg/L;T ——设计水温,与污泥龄计算取一样数值。

然后按下式进展污泥负荷核算: 式中:S L ——污泥负荷,我国标准推荐取值范围为0.2~0.4kgBOD/(kgMLSS •d)。

活性污泥工艺的最小污泥龄与建议污泥龄表〔T=10℃〕【3】单位:d〔4〕、确定MLSS(X)MLSS(X)取值通过查下表可得。

反响池MLSS取值范围取定MLSS(X)值后,应用污泥回流比R反复核算式中:R——污泥回流比,不大于150%;t——浓缩时间,其取值参见下表。

E浓缩时间取值范围〔5〕、计算反响池容积计算出反响池容积V 后,即可根据V V D /的比值分别计算出缺氧反响池与好氧反响池的容积。

2、厌氧池的设计计算:厌氧反响池的容积计算 式中:A V ——厌氧反响池容积,m 3。

3、曝气量的计算: 〔1〕、实际需氧量的计算 式中:2O ——实际需氧量,kgO 2/d ;C O ——去除含碳有机物单位耗氧量,包括BOD 降解耗氧量与活性污泥衰减耗氧量,kgO 2/kgBOD ;t S ——BOD 去除量,kg/d ; ht N ——硝化的氨氮量,kg/d ; ot N ——反硝化的硝酸盐量,kg/d 。

AO法工艺设计参数

AO法工艺设计参数

污水处理A/O工艺设计参数1.HRT水力停留时间:硝化不小于5~6h;反硝化不大于2h,A段:O段=1:3在 A/O工艺中,好氧池的作用是使有机物碳化和使氮硝化;缺氧池的作用是反硝化脱氮,故两池的容积大小对总氮的去除率极为重要。

A/O的容积比主要与该废水的曝气分数有关。

缺氧池的大小首先应满足NO3--N利用有机碳源作为电子供体,完成脱氮反应的需要,与废水的碳氮比,停留时间、回流比等因素相应存在一定的关系。

借鉴于类似的废水以及正交试验,己内酷胺生产废水的A/0容积比确定在1:6左右,较为合适。

而本设计的A/ 0容积比为亚:2,缺氧池过大,导致缺氧池中的m(BOD)/m(NO3--N)比值下降,当比值低于1.0时,脱氮速率反趋变慢。

另外,缺氧池过大,废水停留时间过长,污泥在缺氧池内沉积,造成反硝化严重,经常出现大块上浮死泥,影响后续好氧处理。

后将A/O容积比按1:6改造,缺氧池运行平稳。

1.1、A/O除磷工艺的基本原理A/O法除磷工艺是依靠聚磷菌的作用而实现的,这类细菌是指那些既能贮存聚磷(poly—p)又能以聚β—羟基丁酸(PHB)形式贮存碳源的细菌。

在厌氧、好氧交替条件下运行时,通过PHB与poly—p的转化,使其成为系统中的优势菌,并可以过量去除系统中的磷。

其中聚磷是若干个基团彼此以氧桥联结起来的五价磷化合物,亦被称为聚磷酸盐,其特点是:水解后生成溶解性正磷酸盐,可提供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磷源;当积累大量聚磷酸盐的细菌处于不利环境时,聚磷酸盐可分解释放能量供细菌维持生命。

聚β—羟基丁酸是由多个β—羟基丁酸聚合而成的大分子聚合物,当环境中碳源物质缺乏时,它重新被微生物分解,产生能量和机体生长所需要的物质。

这一作用可分为两个过程:厌氧条件下的磷释放过程和好氧条件下的磷吸收过程。

厌氧条件下,通过产酸菌的作用,污水中有机物质转化为低分子有机物(如醋酸等),聚磷菌则分解体内的聚磷酸盐释放出磷酸盐及能量,同时利用水中的低分子有机物在体内合成PHB,以维持其生长繁殖的需要。

AAO工艺设计计算

AAO工艺设计计算

AAO⼯艺设计计算1、缺氧池、好氧池(曝⽓池)的设计计算:(1)、设计⽔量的计算由于硝化和反硝化的污泥龄和⽔⼒停留时间都较长,设计⽔量应按照最⾼⽇流量计算。

Q K Q ?=式中:Q ——设计⽔量,m 3/d ; Q ——⽇平均⽔量,m 3/d ;K ——变化系数;(2)、确定设计污泥龄C θ需反硝化的硝态氮浓度为e e 0-)S -.05(S 0-N N N O =式中:N ——进⽔总氮浓度,mg/L ;0S ——进⽔BOD 值【1】,mg/L ; e S ——出⽔BOD 值,mg/L ; e N ——出⽔总氮浓度,mg/L ;反硝化速率计算S N K Ode =计算出de K 值后查下表选取相应的V V D /值,再查下表取得C θ值。

反硝化设计参数表(T=10~12℃)(3)、计算污泥产率系数Y 【2】]072.1θ17.01072.1θ102.0-6.075.0[)15-()15-(00T C T C S X K Y ?+?+= 式中:Y ——污泥产率系数,kgSS/kgBOD ; K ——修正系数,取9.0=K ;0X ——进⽔SS 值mg/L;T ——设计⽔温,与污泥龄计算取相同数值。

然后按下式进⾏污泥负荷核算:)-(θ00e C S S S Y S L ?=式中:S L——污泥负荷,我国规范推荐取值范围为0.2~0.4kgBOD/(kgMLSS ?d)。

活性污泥⼯艺的最⼩污泥龄和建议污泥龄表(T=10℃)【3】单位:d(4)、确定MLSS(X)MLSS(X)取值通过查下表可得。

反应池MLSS 取值范围取定MLSS(X)值后,应⽤污泥回流⽐R 反复核算XX XR R -=310007.0E R t SVIX ×?= 式中:R ——污泥回流⽐,不⼤于150%;E t ——浓缩时间,其取值参见下表。

浓缩时间取值范围(5)、计算反应池容积XS S Y Q V e C 1000)-(θ240=计算出反应池容积V 后,即可根据V V D /的⽐值分别计算出缺氧反应池和好氧反应池的容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1/0生物脱氮工艺一、设计资料设计处理能力为日处理废水量为30000m3废水水质如下:PH 值7.0~7.5 水温14~25 °C BOD5=160mg/L VSS=126mg/L(VSS/TSS=0.7) TN=40mg/L NH3-N=30mg/L根据要求:出水水质如下:BOD5=20mg/L TSS=20mg/L TN 15mg/L NH3-N 8mg/L根据环保部门要求,废水处理站投产运行后排废水应达到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规定的二级现有”标准,即COD 120mg/l BOD 30 mg/l NH -N<20 mg/l PH=6-9 SS<30 mg/l二、污水处理工艺方案的确定城市污水用沉淀法处理一般只能去除约25~30%的BOD5,污水中的胶体和溶解性有机物不能利用沉淀方法去除,化学方法由于药剂费用很高而且化学混凝去除溶解性有机物的效果不好而不宜采用。

采用生物处理法是去除废水中有机物的最经济最有效的选择。

废水中的氮一般以有机氮、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等四种形态存在。

生活污水中氮的主要存在形态是有机氮和氨氮。

其中有机氮占生活污水含氮量的40%~60%氨氮占50%~60%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仅占0%~5%。

废水生物脱氮的基本原理是在传统二级生物处理中,将有机氮转化为氨氮的基础上,通过硝化和反硝化菌的作用,将氨氮通过硝化转化为亚硝态氮、硝态氮,再通过反硝化作用将硝态氮转化为氮气,而达到从废水中脱氮的目的。

废水的生物脱氮处理过程,实际上是将氮在自然界中循环的基本原理应用与废水生物处理,并借助于不同微生物的共同协调作用以及合理的认为运用控制,并将生物去碳过程中转化而产生及原废水中存在的氨氮转化为氮气而从废水中脱除的过程。

在废水的生物脱氮处理过程中,首先在好氧(oxic)条件下,通过好氧硝化的作用,将废水中的氨氮氧化为亚硝酸盐氮;然后在缺氧(Anoxic)条件下,利用反硝化菌(脱氮菌)将亚硝酸盐和硝酸盐还原为氮气(N2)而从废水中逸出。

因而,废水的生物脱氮通常包括氨氮的硝化和亚硝酸盐氮及硝酸盐氮的反硝化两个阶段,只有当废水中的氨以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的形态存在时,仅需反硝化(脱氮)一个阶段.♦与传统的生物脱氮工艺相比,A/O脱氮工艺则有流程简短、工程造价低的优点。

该工艺与传统生物脱氮工艺相比的主要特点如下:①流程简单,构筑物少,大大节省了基建费用;②在原污水C/N较高(大于4)时,不需外加碳源,以原污水中的有机物为碳源,保证了充分的反硝化,降低了运行费用;③好养池设在缺养之后,可使反硝化残留的有机物得到进一步去除,提高出水水质;④缺养池在好养池之前,一方面由于反硝化消耗了一部分碳源有机物, 可减轻好养池的有机负荷,另一方面,也可以起到生物选择器的作用,有利于控制污泥膨胀;同时,反硝化过程产生的碱度也可以补偿部分硝化过程对碱度的消耗;⑤该工艺在低污泥负荷、长泥龄条件下运行,因此系统剩余污泥量少,有一定稳定性;⑥便于在常规活性污泥法基础上改造A1/0脱氮工艺;⑦混合液回流比的大小,直接影响系统的脱氮率,一般混合液回流比取200% ~500%,太高则动力消耗太大。

因此A1/O工艺脱氮率一般为70% ~80%,难于进一步提高。

三、污水处理工艺设计计算(一)、污水处理系统1、格栅设计流量:平均日流量Qd=3000m3/d=0.35m3/s则K2=1.42最大日流量Qmax=K2Qd=0.50m3/s设计参数:格栅倾角=60栅条间隙b=0.021m栅条水深h=0.4m过栅流速v=0.9m/s(1)栅槽宽度①栅条的间隙数n格栅设两组,按两组同时工作设计,一格停用,一格工作校核。

则n= ==31个②栅槽宽度B栅槽宽度一般比格栅宽0.2~0.3m取0.2m设栅条宽度S=10mm(0.01m)则栅槽宽度B=S(n-1) +bn+0.2=0.01 (31-1)+0.021 31+0.2=1.15m(2)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hl①进水渠道渐宽部分的L1。

设进水渠宽B仁0.85m其渐宽部分展开角仁20进水渠道内的流速为0.77m/sL1= = =0.41m②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出的渐窄部分长宽L2,mL2= = =0.21m③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h1,mh1=h0k(k一般采用3)h0= sin ,二h1= sin k=2.42 sin60 3=0.097m设=2.42)(3)栅后槽总高度H, m设栅前渠道超高h2=0.3mH1= h+h1+h2=0.4+0.097+0.3=0.797 〜0.8m(4)栅槽总长度L1, mL=L1+L2+1.0+0.5+ =0.41+0.21.1.0+0.5+ =2.52m(式中H1=h+h2) (5)每日栅渣量W, m/3dw=式中,w1为栅渣量m3/10 m污水,格栅间隙为16~25mm时w1=0.10~0.05m /10 m3 污水;格栅间隙为30~50mm 时, w仁0.03~0.1m3/103m3 污水本工程格栅间隙为21mm,取W1=0.07m3/10m3污水W= =2.18 (m3/d ) 0.2 (m3/d)采用机械清渣2、提升泵站采用A1/O生物脱氮工艺方案,污水处理系统简单,污水只考虑一次提升。

污水经提升后入平流式沉砂池,然后自流通过缺养池、好养池、二沉池等。

设计流量Qmax=1800m3/h,采用3台螺旋泵,单台提升流量为900m3/h 其中两台正常工作,一台备用。

3.平流式沉池砂(1)沉沙池长度L, mL=vt (取v=0.25m/s,t=30s)则L=0.25 30=7.5m(2)水流端面面积A, m2A= = =2m2(3)池总宽度B, mB=nb 取n=2, b=0.6m)贝S B=2 0.6=1.2m⑷有效水深h2, m h2= = =1.7m(5)沉砂池容积v, m3V=(取x=30m3/106m3 污水,T=2d k2=1.42贝S V= =1.83m3(6)每个沉斗砂容积V0,m3设每个分格有2个沉沙斗,共4个沉砂斗则V0二=0.46m3(7)沉砂斗尺寸①沉砂斗上口宽a,ma= +a1式中h/3为斗高取h/3=0.35m, al为斗底宽取,a 1= 0.5m,斗壁与水平面的倾角55 )则a= +0.5=1.0m②沉砂斗容积V0, m3V0=h/3(2a2+2aa1+2a12)= (2 12 2 1 0.5 +2 0.5)2 =0.2m3(8)沉砂室高度h3 ,m采用重力排沙,设池底坡度为0.06,坡向砂斗,沉砂室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沉砂斗,另一部分为沉砂池坡向沉砂斗的过滤部分,沉砂室的宽度为2( L2+sj) +0.2L2= = =2.65mh3=h/3+0.06 L2=0.35+0.06 2.65=0.51m(9)沉砂池总高度H, m取超高h1=0.3mH=h1+h2+h3=0.3+1.7+0.51=2.51m(10)验算最小流速Vmin m/s在最小流速时,只用一格工作(n1=1)Vmi n= Qmi n=二=0.25m3/s则Vmin= = =0.25m/s> 0.15m/s(11)砂水分离器的选择沉砂池的沉砂经排砂装置排除的同时,往往是砂水混合体,为进一步分离出砂和水,需配套砂水分离器清除沉砂的间隔时间为2d,根据该工程的排砂量,选用一台某公司生产的螺旋水分离器。

该设备的主要技术性能参数为:进水砂水分离器的流量为1~3L/S,容积为0.6m3,进水管直径为100mm,出水管直径为100mm,配套功率为0.25KW4、A1/O生物脱氮工艺设计计算(1)好氧区容积V1V1=取Y=0.6;Kd=0.05)①出水溶解性B0D5为使出水所含B0D5降到20mg/L,出水溶解性B0D5浓度S应为:S=20- 1.42 x x T SS(4 kt)=20- 1.42 x 0.7 x 2-X-0.23 x 5)=6.41(mg/L)②设计污泥龄。

首先确定硝化速率(取设计pH=7.2),计算公式:二[0.47e0.098(T—15)][ ][ ][1 —0.0833(7.2—Ph)]=0.47e0.098(14— 15) x=0.462 X 0.958 X 0.606=0.247(d硝化反应所需的最小污泥龄===4 05 (d)选用安全系数K=3;设计污泥龄二K =3X 4.05=12.2(d)③好氧区容积V1, m3V1= =7482.38(m3)⑵好氧区容积V2V2=①需还原的硝酸盐氮量。

微生物同化作用去除的总氮NW:NW=0.124 =0.124 X =7.2(mg/L)被氧化的NH3-N=ffi水总氮量—出水氨氮量—用与合成的总氮量=40 —8—7.2=24.8(mg/L)所需脱硝量二进水总氮量-出水总氮量-用与合成的总氮量=40-15 —7.2=17.8(mg/L)需还原的硝酸盐氮NT=30000< 17.8 X =534(kg/d)②反硝化速率qdn.T=qdn,20 ( qdn20取0.12kgNO -N/(kgMLVSSd);取1.08。

)qdn.T=0.12 X 1.0—40=0.076(kgN0 -N/(kgMLVSS)③缺氧区容积V2= =2509.4( m3)缺氧区水力停留时间t2= = =0.084(d)=2.0(h)⑶曝气池总容积V总,m3V 总二V1+V2=7482.32+2509.4=9991.78m3系统总设计泥龄二好氧池泥龄+缺氧池泥龄=12.2+12.2 X =16.29d ⑷污泥回流比及混合液回流比①污泥回流比R。

设SVI=15Q回流污泥浓度计算公式:XR= X r (取1.2)XR= X 1.2=8000mg/L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X (MLSS =4000mg/L污泥回流比R= X 100= X 100=100%(一般取50% ~100%)②混合液回流比R内。

混合液回流比R内取决与所要求的脱氮率。

脱氮率可用下式粗略估算:二二=62.5%r= = =167% ~ 200⑸剩余污泥量生物污泥产量:PX= = =1523.73kg/d对存在的惰性物质和沉淀池的固体流失量可采用下式计算:PS=Q( X1 —Xe) (Q 取30000m3/d)Ps=Q(X J Xe)=30000 X (0—80.126 —0.02)=1020kg/d剩余污泥量A X二PX+PS=1523.73+1020=2543.73kg/d去除每1kgB0D5产生的干泥量二二=0.61kgDs/kgBOD5⑹反应池主要尺寸①好氧反应池。

总容积V1=7482。

38m3,设反应池2组单组池容V1单===3741.19m3有效水深h=4.0m,单组有效面积S1单二二=935.30m3采用3廊道式,廊道宽b=6m,反应池长度L仁二=52m超高取1.0,则反应池总高H=4.0+1.0=5.0m②缺氧反应池尺寸总容积V2=2509.4m3设缺氧池2组,单组池容V2单二=1254.7m3有效水深h=4.1m,单组有效面积S2单二二=306.02m长度与好氧池宽度相同,为L=18 m池宽二二=17m⑺反应池进,出水计算①进水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