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是绘画入门的基础

合集下载

高中美术的素描教学

高中美术的素描教学

浅谈高中美术的素描教学摘要:素描是绘画入门的基础,它能帮助我们提高整体而全面地观察世界,准确而客观地表现对象的能力,是促进初学者眼、脑、手高度协调一致而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美术素描教学素描是绘画入门的基础,它能帮助我们提高整体而全面地观察世界,准确而客观地表现对象的能力,是促进初学者眼、脑、手高度协调一致而行之有效的方法。

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就“高中美术的素描教学”浅谈如下自己的看法,不当之处,敬请指正:一、素描教学是基础教学,应以培养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和技能为目的不管什么风格的基础素描,它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只是对素描造型诸要素各有不同的侧重而已。

我认为在基础素描教学中应本着现实主义的原则,要求用写实的手法表现对物象的真实感受。

作品应以客观物象为依据,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根据对物象的认识和感受,艺术地表现一定环境与光影下的具体物象。

学生的主观感受应依据客现物象并受制于客观物象,所谓”艺术地表现”是指概括、取舍、加强、减弱等艺术处理。

素描教学训练要以培养学生对物象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为目的,即要达到基础训练所必须具备的各项要求,掌握好基础知识和技能。

同时,又应指导学生以客观物象为依据,表现物象的真实,以写实的手法表现对物象的真实感受。

二、“脑”与“手”的训练相结合认识支配着对客观物象的表现,认识愈深刻,素描造型的表现也就愈深刻。

但是正确的认识理解,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形成技能而发展成为相应的能力。

在基础素描的学习中,“脑”与“手”的训练是相辅相成的。

脑的训练,是偏重于认识与理解的思维训练;手的训练是偏重于技能技巧的实践训练。

从某种意义上讲,造型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正是在脑与手的相互作用之中实现的。

基础素描训练的实践证明,脑的思维决定手的实践,手的实践反过来又可以影响促进脑思维的发展。

因此,将脑与手的训练结合起来,并贯穿于基础素描训练的始终,对于提高素描造型的技能技巧,促进造型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培养和提高审美判断能力等,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对于素描的认识

对于素描的认识

对于素描的认识素描是一种艺术技法,通过绘画工具在纸上勾勒出物体的形状、轮廓和阴影,以表达出真实世界的视觉效果。

它是绘画艺术的基础,对于提升绘画技巧和观察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素描是绘画的基础。

在学习绘画之前,了解和掌握素描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它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和描绘物体的形状、结构和比例。

通过素描,我们可以学习绘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的运用、明暗的表现和阴影的处理等。

这些技巧不仅适用于素描本身,也可以应用于其他绘画形式,如油画、水彩等。

素描对于提高观察力和表现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素描,我们需要仔细观察物体的形状和细节,并准确地将其表现在纸上。

这要求我们对于物体的形态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并能够准确地表达出来。

通过不断地练习素描,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和表现能力,使我们能够更好地观察和理解世界。

素描还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绘画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物体,还可以发挥想象力,创造出自己独特的形象和场景。

通过素描,我们可以将想象中的事物具象化,使其呈现在纸上。

这对于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是非常有益的。

素描也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素描作品可以以其独特的线条和明暗效果展现出艺术家的个人风格和情感表达。

素描作品可以通过简洁而有力的线条勾勒出物体的形状和结构,通过明暗的对比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和光影效果。

素描作品可以以黑白灰三色为主调,通过简洁而有力的线条和明暗的对比来表现出形态和空间感。

这种简洁而有力的表现形式使素描作品具有独特的魅力和艺术价值。

总结起来,素描是绘画的基础,对于提高绘画技巧和观察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描绘物体的形状、结构和比例,提高观察力和表现能力,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

同时,素描作品也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表现力。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练习素描,我们可以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绘画水平,创作出更加出色的作品。

孩子学画画的正确顺序

孩子学画画的正确顺序

孩子学画画的正确顺序
孩子学画画的正确顺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素描:素描是绘画的基础,主要练习“近大远小”、“透视的理解”、“明暗关系”、“主次关系的处理”和“体块思维”等。

拥有“美术思维”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为什么高等院校都需要学生练习几何素描。

因此,在开始阶段,孩子应该专注于学习素描。

2.速写(慢写):当素描学习达到初级水平后,可以开始见缝插针式的速写学习训练。

速写更侧重于手感和熟练度的积累和训练,所需的知识和上手难度没有素描那么高。

速写(慢写)主要练习概括能力。

3.色彩搭配:色彩的练习可以与素描同时进行,也可以在素描学到人头像之后、有扎实的造型基础后开始学习。

色彩搭配是一门永恒的学问,需要孩子不断练习和尝试。

4.记住肌肉结构:前期掌握人体肌肉结构,后期绘画人物会更顺畅,因为只有了解人体肌肉结构,画出来的人物才不会比例失调。

5.四肢练习:四肢练习是初学者的一个难题,可以多加练习以解决这个问题。

以上步骤仅供参考,建议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兴趣进行选择。

同时,需要强调的是,学习绘画是一个长期和持续的过程,需要孩子不断练习和学习,逐渐提升自己的绘画技能和艺术素养。

素描的教学方法

素描的教学方法

谈素描的教学方法美术是造型艺术,学习美术需要较长时间的基础训练。

素描是绘画入门的基础,它能帮助我们整体全面地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准确客观地表现对象的能力,是促进初学者眼、脑、手协调一致的方法。

因此各美术专业院校都将素描列为造型基础课,也是美术高考必考的一项。

因此,对素描教学的研究是高中美术教师教学的重中之重。

一、培养学生的视觉感受能力,调动学习积极性我们知道,没有感觉就没有艺术,丰富而敏锐的感觉才是艺术的生命所在。

因此,作为造型艺术基础的素描教学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把培养学生独特的视觉感受能力作为重点。

这是素描教学应起的作用和应达到的效果,能够体现出素描教学在基础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不同的学生喜爱绘画的初衷也是多种多样的。

要搞好教学就要调动起学生的兴趣。

教师应该积极地引导,逐渐地建立起学生对绘画的兴趣。

有了兴趣,教学工作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学过程中要保证始终贯彻严谨的作风在基础素描教学中基本上是以现实主义为前提的,要求用写实的手法表现物象的本来面貌。

在素描基础教学上应抓住造型准确和整体控制两个主要方面。

对造型的严格要求可以培养学生在学习上严谨的作风和求实的态度。

造型准确并不是说要在素描的第一阶段就细抠轮廓。

在素描训练过程中,应当要求学生在每一阶段都不断使造型更精确。

特别是要求初学的学生不要出现符号化的错误,应该在这个方面对学生严格要求,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否则将会为学生以后的发展留下隐患。

在绘画中,整体观察和整体表现是处理画面最普遍的方法,画面是否整体也是评价一张作品质量优劣的一般标准。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强调整体观察的重要性。

在这个阶段需要强调学生不要陷入各个局部,而忽略了最初对物象的整体感受,但并不是说只强调整体而忽视局部的刻画。

素描习作的整个进程大致是整体——局部——整体,也就是说,要求学生在描绘物象每一个局部细节的时候都要比较这个局部和整体的关系,使作品始终保持协调统一的状态,保持最初对物象的感受,要让学生养成自觉地进行整体观察的习惯。

素描基础入门知识点

素描基础入门知识点

素描基础入门知识点素描是绘画的基础技法之一,通过线条和阴影的处理来表现物体的形状、质感和空间感。

掌握素描的基础知识对于想要学习绘画的人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素描的入门知识点,帮助初学者逐步掌握这一技法。

步骤一:准备工作在开始学习素描之前,需要准备一些基本的绘画工具。

常用的素描工具包括铅笔、炭笔、修正液和橡皮擦。

铅笔可用于绘制线条和细节,炭笔则适用于绘制暗影和深色部分。

修正液可用于修正错误的线条,而橡皮擦则用于擦除不需要的痕迹。

步骤二:线条的练习素描的基础是线条的绘制。

通过掌握不同类型的线条,可以表达出物体的形状和轮廓。

常用的线条类型包括实线、虚线、粗细不一的线条等。

初学者可以先从直线开始练习,逐渐过渡到曲线和斜线。

练习时,可以使用不同硬度的铅笔,以获得不同的线条效果。

步骤三:阴影的处理阴影是素描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能够增加作品的立体感。

要学会处理阴影,需要观察物体的光源方向和光线的影响。

通常,光源会在物体的一侧,因此在绘制阴影时需要注意阴影的位置和形状。

较暗的阴影可以使用炭笔绘制,而较浅的阴影可以使用铅笔轻轻晕染。

步骤四:透视的运用透视是素描中用于表现物体空间感的重要技巧。

通过透视,可以使物体在画面中有远近之分,增强观者的视觉体验。

要运用透视,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透视原理,如消失点、主视线等。

透视的运用涉及到线条的透视收缩和物体的比例变化,因此需要多加练习和观察。

步骤五:实践与反思学习素描最重要的是实践。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画画,可以逐渐提升自己的绘画技巧和观察力。

在练习过程中,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作品,发现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同时,也可以参考优秀的素描作品,学习他人的技法和创作思路。

总结素描是绘画的基础技法,掌握素描的基础知识对于想要学习绘画的人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介绍了素描的入门知识点,包括准备工作、线条练习、阴影处理、透视运用等。

通过逐步的学习和实践,相信初学者可以逐渐掌握这一技法,创作出自己的素描作品。

素描教学反思

素描教学反思

在美术高考教学中素描教学的反思吴世前素描是绘画入门的基础,它能帮助我们提高对客观世界的再认识,准确而客观地表现对象的能力,是促进初学者眼、脑、手高度协调一致而行之有效的方法。

从而养成一种个人性的认识和思考方式,这是非常重要的,也是这门学科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之所在,因此各专业院校及系科都将其列为造型基础课,也是初学者迈入艺术殿堂的必考项目。

学习素描的方法与步骤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观察、构图、塑造大关系、深入刻划、整理完成。

一、观察对于初学者,由于他们缺乏长期性作业的训练和对事物深刻的观察认识,在考试中不是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全面推进,而是急于求成,急着出效果,在缺乏对整体效果的把握下一味死抠局部,因而造成局部相互之间关系无法很好地衔接。

常常是某一部分已经画得非常突出和完整,而其他部分还是空白的,其画面效果可想而知。

真正地学会观察实物,这几乎是极其必要的和相当困难的一点。

而许多初学画的同学们往往忽略了这一点,还没坐稳就急着开始动笔画起来,像这样认为画的成败主要靠手头表现功夫,或者依靠数量积累的认识与方法是十分有害的,逐渐养成一种难以纠正的习惯性毛病,而一旦个人的观察方法形成,再改变它是十分困难的,因为个人本身已经形成了一种先入为主的思维观念形式,要改变这种固有的观念和习惯是很困难的,教师也在教学当中也要十分注意这一点,以达到艺术教育的初始目的——再认知世界。

1.将眼光视野放开,一眼看到整个被面对的对象,而不是将视点焦聚对准整个对象的某一部分,就好像是在看着整个对象想心事发呆一样,而对各个局部的细节视而不见。

由于不能将视点焦聚对准整个对象的某一局部,所以迫使我们的视觉只能得到一个似乎清楚又模糊的整体印象,这种印象也恰好正是我们所要求的整体感觉。

而在这种整体感觉中,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全面感受到对象大的基本形特征、动态与神态气势、比例、结构及大的体面明暗深浅对比和虚实关系。

当把眼光张大到整体,一切多余的东西都消失了,只剩下必要的、基本的东西。

素描教学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浅谈素描教学摘要:素描是绘画入门的基础, 素描教学也成为艺术教育的基础,素描教学最常用的方法又是素描习作练习。

素描习作的方法与步骤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观察、构图、打轮廓、深入刻画、整理完成.关键词:素描造型教学方法今天的造型艺术,以其多元的视觉形态冲击着我们的眼球。

绘画、摄影、电影、建筑、雕塑、装饰、服装、表演、行为艺术等使造型艺术世界不断扩大蔓延,甚至无法定义。

而素描是绘画入门的基础,它能帮助我们提高整体而全面地观察世界,准确而客观地表现对象的能力;也是促进初学者眼、脑、手高度协调一致而行之有效的方法。

因此素描成为造型的基础课,也是初学者迈入艺术殿堂的必学项目。

素描教学也成为艺术教育的基础。

一、素描既是思想也是方法素描是思想方法,也是一种思维方式。

历史上中外艺术家的素描杰作,无不反映了大师的思想及独特的看法;素描是要解决造型问题,但更重要的是解决观念认识问题。

如在一些新的媒体造型艺术中素描仅是一些辅助手段而已,并不一定需要有很强的素描“造型”能力;素描是视觉的看法,也是技术方法。

有什么看法就有什么样的技术方法。

素描教学技术训练是基础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是这个技术训练要有相应的思想观念作指导。

艺术院校设置造型艺术基础课由三部分组成。

即素描、色彩及工具材料的应用。

这三部分既有分工也有联系,是一个整体的三个方面不可或缺。

素描训练离不开工具材料及对色彩的感觉;同样色彩训练也离不开工具材料及对素描的认识;而工具材料就是一切艺术创造的物质基础。

二、素描表现形式的多样性素描的多样性是在现代社会趋于多元化的观念下形成的。

过去的古典艺术,一个时期或一个地域的风格样式基本接近,越成熟的艺术越具有程式化的特点。

如:古埃及、古印度以及中国的传统艺术都有一套完整的技术程序和固定的风格样式。

素描的多样性是在人的认识不断发现不断创造的过程中形成的,可以说,是在尊重个体人的创造才使素描的多样性成为可能。

我们的教学,是以培养健康的人为前提的。

素描绘画入门的基础

素描绘画入门的基础

素描绘画入门的基础素描绘画是绘画的基础,也是入门绘画的必备技能。

通过学习素描绘画,可以了解基本的绘画技巧和素描工具的使用方法,加强观察能力,提高绘画水平。

本文将介绍如何入门素描绘画。

一、素描绘画的基本概念和技法1. 素描绘画素描绘画是指通过铅笔、炭笔或墨汁以黑白灰色调表现物体表面的明暗、质感和形态的绘画形式。

2. 素描绘画的技法素描绘画的技法包括线条、阴影、质感等,其中最基本的技法是线条,它可以表现出物体的轮廓和形态。

阴影则可以表现出物体的明暗变化和体现出物体的空间感。

质感可以表现出物体的材质和表面的纹理。

二、常用素描工具的介绍1. 铅笔铅笔是素描绘画中常用的工具之一,由木材和石墨粉制成,可以从4B到6H的硬度之间选择。

2. 炭笔炭笔是素描绘画中用于表现暗影的工具,可以产生浓重的黑色和灰色。

炭笔由煤炭粉和木质制成。

3. 橡皮擦橡皮擦是用来去除错误或者调整素描的工具,在素描绘画中非常常用。

它有硬和软两种类型。

4. 刮刀和修图刀刮刀和修图刀主要用于刮木板上的墨汁或切割薄纸来创造各种效果。

在素描绘画中,刮刀和修图刀可以用来刮出黑白的浮雕效果或者进行精细修整。

三、素描绘画的基本技法1. 画线画线是素描绘画的最基本技法,它可以表现出物体的轮廓和形态。

在画线时应该考虑线条的粗细、长度和角度,并根据物体的形态和明暗关系进行适当的修整。

2. 表现阴影阴影可以表现出物体的明暗变化和体现出物体的空间感。

为了表现出阴影,需要分析物体的形态和光源的位置,并根据物体的形态和明暗关系进行适当的添加和修整。

3. 表现质感质感可以表现出物体的材质和表面的纹理。

表现质感时需要注意细节,如节点和纹理的变化,并尽可能在画面中使用不同的铅笔和墨汁硬度来模拟各种材质。

四、素描绘画的实践技巧和方法1. 熟悉素描工具在素描绘画之前,需要熟悉各种素描工具,如铅笔、炭笔、橡皮擦、刮刀和修图刀等,以便在绘画时更加得心应手。

2. 加强观察在开始绘画之前,需要仔细观察物体的形态、纹理和明暗变化,以便更加准确地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素描是绘画入门的基础,它能帮助我们提高整体而全面地观察世界,准确而客观地表现对象的能力,是促进初学者眼、脑、手高度协调一致而行之有效的方法。

因此各专业院校及系科都将其列为造型基础课,也是初学者迈入艺术殿堂的必考项目。

为了考生能对我们学校的要求有所了解,在素描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我们对历次考试中,考生暴露的问题加以归纳总结,分列如下:
缺乏整体观念
这是不少初学者和考生共同的毛病,由于他们缺乏长期性作业的训练,在考试中不是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全面推进,而是急于求成,急着出效果,在缺乏对整体效果的把握下一味死抠局部,因而造成局部相互之间关系无法很好地衔接。

常常是某一部分已经画得非常突出和完整,而其他部分还是空白的,其画面效果可想而知。

一个整体是由若干个局部组成的,没有局部的整体,是空洞的不真实的;然而,没有整体的局部,再精彩、再深入也是毫无意义的。

因为素描的目的,不光是练就一手“好活”,而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种艺术思维的“想法”和如何观察事物的“看法”。

离开了这两点,素描练习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有人说:“素描就是比较,比较,再比较。

”这话虽然有点片面,但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既然整体是关系到一幅素描作业的成败,那么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就显得非常重要。

如何解决这种关系,就是靠比较的方法,比色调的深浅,比形体比例的长短、宽窄、大小,比透视关系的远与近、虚与实。

根据这种比较画出来的物象,才是客观对象真实存在的一面。

缺乏理解对象
物体的起伏凹凸,明暗虚实关系,都是光线作用于物体的内在结构的外部表现。

要想深入地刻划对象,必须要做到“知其所以然”,要研究其内在结构关系。

有的同学面对模特儿,不是积极主动地由表及里地分析研究对象,不去研究外部表象的内在成因,而是机械被动地抄袭对象,哪些地方深点,哪些地方浅点,他就把这种深浅变化照抄下来,至于这深和
浅意味着什么,却知之甚少,或一无所知,因此,很难深刻地、真实地表现对象。

缺乏敏锐感受
有人说世上所有的人,没有绝对相同的面孔,每一个人都有区别于他人的相貌特征,即使是双胞胎也不例外,他(她)们也都有别人不易察觉的差异。

捕捉对象的特征和独具个性的差异,是素描训练的根本任务。

但是在素描写生的过程中,常常看到有的学生不管画谁,不管对象的长相如何,气质怎样,都画得像一个人,模特儿似乎成了摆设,成了他们胡编乱造的参照物。

这种现象有一定的代表性。

这里有初学时期老师指导上的失误,还有考生自己认识上的误区。

有的考生错误地认为:模特儿像不像没有关系,只要画面效果好就行,反正评分的老师也不知模特儿什么样。

像不像确实不是衡量一张素描作品优劣的惟一标准,但它却能检验一个学生对事物所具备的敏感性和表现能力。

如果一个学生长时间脱离对象去感受,去编造所谓的画面效果和废弃对客观对象感知能力的训练,那么他就有可能造成感知能力的退化,失去一个艺术家所应有的敏感性。

具体到素描写生中的表现就是千人一面,概念化,脸谱化等等。

而这些毛病一旦形成就很难纠正。

这是因为作为一个画家重要条件的眼睛已经退化了。

无疑,这样的试卷是无法得到高分的。

缺乏画面把握
在最后画面调整时,最容易出现画面灰,效果不强烈,和画面锁碎的毛病。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毛病呢?这是因为光线照射下的物体都会产生三种基本的色调:黑(最深的色调)、白(最亮的)、灰(色调丰富的中间色)。

有了三种不同的色调,画面的层次就清晰,画面的效果就响亮,至于哪一种成分多点,哪一种成分少点,都要视客观给你的感受而定。

但不管怎样的比例关系,三大基本色调都不应缺少其中的一个。

造成画面灰的原因很多。

比如模特儿的面部大部分都处在亮部里,于是,画面上基本都是亮和灰的色调;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画灰。

这时,应强调深灰的作用,尽量拉开深灰和浅灰的距离,使之保持画面的层次感。

还有一种情况:模特儿的皮肤比较深,黑和深灰色调占其面部的大部分面积,而浅灰和亮面所占的面积很少。

处理不好也容易造成画面灰暗、沉闷,影响作业成绩。

对此,考生应主动减少中间色调的深度,提高画面(脸部)的亮度,保持画面的层次感。

写生的过程当中,
在整体尊重客观对象的前提下,允许对局部的色调进行调整、或减弱、或加强的艺术处理。

素描写生的对象,或明或暗,或强或弱,或虚或实,都有着它的规律和秩序。

写生时如果打乱了这种客观秩序,就会出现零乱琐碎,因而影响画面的整体感。

比如,暗部里的反光,画得太亮超出了它所在的范围,就破坏了局部的整体。

一个画面是由若干个局部所组成的,如果每个局部都出现类似的情况,那么这个画面就会支离破碎。

还有一种情况,每个局部都画得很好很完整,但局部和局部之间没有联系,互不统属,互不相让,像一盘散沙。

一个物体在一个固定光源的照射下,必然会出现强弱、远近和虚实的物象。

因而就产生了物象主次关系———秩序感。

这个秩序是客观存在的,不是人为安排的。

如果画面上没有这个秩序,那就是画者的观察方法和思想方法存在着某些问题。

如果认为每一个部位都重要,都要强调和突出,那么秩序就被打乱,画面的整体感就被破坏。

没有整体感的素描,是不能算作成功的作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