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能测定
种猪性能测定技术及操作规程

种猪性能测定技术及操作规程生产性能测定是对种猪进行客观评定的基础工作。
种猪的评定是选种的基础,选种是实现遗传改良最重要的育种措施。
目前一般采用个体性能测定与同胞测定,或个体性能与后裔测定相结合的综合测定方法。
种猪生产性能测定主要包括:繁殖性能、生长发育性能、肥育性能、胴体性能及肉品质测定等。
春季是母猪产仔比较集中的季节,做好产房的饲养管理工作,对提高母猪哺乳力和仔猪成活率至关重要。
在这个阶段作为种猪性能测定方面主要是进行种猪繁殖性能测定及生长猪的生长发育测定。
一、测定条件与要求(一)饲养管理1.受测猪的营养水平和饲料种类应相对稳定,并注意饲料卫生条件。
2.受测猪的圈舍、运动场、光照、饮水和卫生等管理条件应基本一致。
3.测定单位应具有相应的测定设备和用具,并规定专人使用。
4.受测猪必须由技术熟练的工人进行饲养,有一定育种知识和饲养经验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
(二)在测定中,应按照有关规程的要求,建立严格的测定制度和完整的记录档案。
二、受测猪的选择1.受测猪个体编号清楚,品种特征明显,并附三代以上系谱记录。
2.受测猪必须健康、生长发育正常、无外形损征和遗传疾患。
受测前应由兽医进行检验、免疫注射、驱虫和部分公猪的去势。
3.受测猪应来源于主要家系(品系),从每头公猪与配的母猪中随机抽取三窝,每窝选1公、1阉公和2母进行生长肥育测定,其中1阉公和1母于体重100KG时进行屠宰测定。
4.受测猪应选择70日龄和体重25KG左右的中等个体。
测定前应接受负责测定工作的专职人员检查。
三、测定性状包括繁殖性状、生长发育及肥育性状。
现场测定哪些性状主要取决于种猪场的选育目标、测定技术及测定设备情况,全国种猪遗传评估方案中共规定了15个测定性状,其中必测性状有5个:总产仔数、21日龄窝重、达100 kg体重日龄、100 kg体重的活体背膘厚、眼肌面积(厚度)。
除必测性状外,我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实施方案中还建议对30-100kg日增重、饲料转化率、100kg肌内脂肪、采食量、活产仔数、产仔间隔、初产日龄进行测定或记录。
农业行业标准《家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和度量计算方法》编制

农业行业标准《家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和度量计算方法》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1 标准制定背景及任务来源1.1 标准制定背景家禽生产性能测定,是指在相对一致的环境条件和营养水平下对家禽目标性状进行度量的过程。
性状度量是获取测定对象某一时间段、某一性状的外在表型值,而表型值则是环境与遗传互作的结果,是透过表相评估家禽可遗传能力的客观依据。
因此,生产性能测定是家禽育种的基础,只有严格按照测定、评估、选种的流程开展育种工作,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遗传改良效果。
全国蛋鸡遗传改良计划(2012-2020)和肉鸡遗传改良计划(2014-2025)中都把性能测定工作作为重要内容,提出要完善生产性能测定技术与管理规范,保证生产性能测定数据准确性、规范性和可重复性。
家禽生产性能测定结果的判定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工作,首先一些家禽质量与数量性状的划定和度量非常复杂;其次不同禽类生理习性差异也较大,如鹅是季节性繁殖的,鸡鸭一般都能全年产蛋,再者即使同种禽类生产性能差异也较大,如生长速度较快的白羽肉鸡,42天可达2.8 kg以上,而达到相同重量的黄羽肉鸡优质型则要饲养到100天以上。
因此要有一套统一的家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和度量统计方法才能保证测定数据的规范性、可重复性和准确性。
现有标准《家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和度量统计方法》(NY/T 823-2004)的制定为我国家禽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在家禽资源保护与评估、新品种培育、生产性能测定以及推广应用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教学、科研和生产单位提供了较为科学、客观的依据。
然而标准制定已经有12年的时间,如今家禽品种培育技术较12年前已有较大进步,各种测定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原标准主要技术内容需要做较大修改才能适应当前家禽遗传资源保护、遗传育种、生产、质量监测和推广的需要。
现有标准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不够全面,如原标准中只涉及到鸡、鸭、鹅等禽种,对于近几年发展迅猛的肉鸽、鹌鹑等特禽未列入其中; 2、不够科学,如标准中快大型肉鸡、蛋鸭的育雏育成阶段的划分与实际生产中出入较大,黄羽肉鸡分为快速型、中速型和优质型,按照统一的阶段划分显然不符合生产实际;蛋重的概念部分,应规定某一统计期内平均蛋重及总产蛋重量等。
蛋鸡生产性能测定

3.母鸡成活率:入舍母鸡减去死亡数和淘汰数后的存活数占入舍母鸡 的百分比。
母鸡成活率=[ 入舍母鸡数-(死亡数+淘汰数)]÷入舍母 鸡数×100%
三、产蛋力指标与计算
1.开产日龄:从雏鸡出壳到成年产蛋时的日数。 2.母鸡的产蛋量:指母鸡在统计期内的产蛋数。 (1)入舍母鸡产蛋量=统计期内总产蛋数÷入舍母鸡数 (2)母鸡饲养只日产蛋量=统计期内总产蛋数÷平均饲养母鸡只数 (其中平均饲养的母鸡只数=统计期内累加饲养只数÷统计期天数)
4.健雏率:指健康的雏鸡占出雏数的百分比。 健雏率=健雏数÷出雏数×100%
5.种母鸡提供的健雏数:指在规定的产蛋期内,每只 种母鸡提供的健康雏鸡数。
二、成活率指标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算
1.雏鸡成活率:指育雏期(0~6周龄)末成活的雏鸡数占入舍雏鸡数 的百分比。
雏鸡成活率=育雏期末成活的雏鸡数÷入舍雏鸡数×100% 2.育成鸡成活率:指育成期(7~20周龄)末育成鸡数占育雏期末雏 鸡数的百分比。
5.饲料转化率:指母鸡在产蛋期内所消耗的饲料量与 产蛋总量之比,即每千克蛋所消耗的饲料量。
3.产蛋率:指母鸡在统计期内的产蛋百分比。 (1)饲养日产蛋率=统计期内总产蛋数÷统计期内总 饲养只日数×100% (2)入舍鸡产蛋率=统计期内总产蛋数÷(入舍母鸡 数×统计期天数)×100%
4.蛋重:通常用43周龄的平均蛋重代表全期的蛋重。 (1)平均蛋重:代表母鸡蛋重大小的指标,以克为单 位表示。 (2)总蛋重:即每只母鸡产蛋的总重量,以千克表示。 总蛋重(千克)=[平均蛋重(克)×平均产蛋量]÷1000
种蛋鸡的选育 蛋鸡生产性能测定
奶牛生产性能的测定

奶牛生产性能的测定张蓉郭方悦陈有谋王燕奶牛生产性能测定 (DHI)技术是通过技术手段对奶牛场的个体牛和牛群状况进行科学评估,依据科学手段适时调整奶牛场饲养管理,最大限度发挥奶牛生产潜力,达到奶牛场科学化管理和精细化管理。
DHI技术是奶牛场管理和牛群品质提升的基础。
通过对DHI技术报告层层剖析,使问题得以暴露。
主要着眼于反映出的奶牛隐性乳房炎、乳脂乳蛋白含量、泌乳天数变化等几个关键环节的指标数据,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适时调整奶牛场管理,从而提高牛群生产水平和生鲜乳质量,最终达到提高牛场经济效益的目的。
一、我国奶牛生产测定的简况我国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开始于1992年,最早开始于天津;1995年随着中国——加拿大综合育种项目实施,先后在上海、北京、西安、杭州等地开展;截止2008年底全国参加生产性能测定的奶牛超过30万头。
2008年,农业部立项在16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18个DHI实验室推广该项技术。
到2009年12月,全国参测的牛场1024个,参测奶牛52.8万头。
这项技术在我国起步虽晚,但正在迅速推广,越来越多的牛场开始接受和应用。
上海市1995--2005参加DHI技术应用的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和体细胞数变化情况如下表。
可明显看出日产奶量和乳脂率分别由1995年的19.1kg和3.68%提高到2005年的24.8kg 3.8%;乳蛋白率和体细胞数分别由1995年的3.13%和118.25万个/ml改善到2005年的3.01和51.09万个/ml。
二、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操作流程生产性能测定流程主要包括牧场的初期工作和实验室分析以及数据处理三部分。
(一)样本采集1、测定牛群要求参加生产性能测定的牛场,应具有一定生产规模,最好采用机械挤奶,并配有流量计或带搅拌和计量功能的采样装臵。
生产性能测定采样前必须搅拌,因为乳脂比重较小,一般分布在牛奶的上层,不经过搅拌采集的奶样会导致测出的乳成分偏高或偏低,最终导致生产性能测定报告不准确。
动物育种学第四章生产性能测定

14
1、测定站测定和场内测定的优缺点 测定站测定的优点: 1、测定结果具有客观性、中立性
2、被测畜群个体间的差异主要是遗传差异, 有利于遗传评定和遗传参数的估计:相同的
环境条件、测量工具和测量人员等
3、可以对需要特殊测量设备或较高技术要 求、较多测定人力的性状进行测量:eg.体
细胞数测定、氟烷敏感基因测定等
奶量和天数;
yt 为泌乳期产奶量。
32
4%标准乳( 4%乳脂校正标准乳):指校正为含 4%乳脂率的标准乳,即FCM(fat corrected milk)。 换算公式为 :
FCM yi (0.4 0.15F )
式中的 yi 为产奶量、 F 为平均乳脂率
FCM同时包含产奶量和乳脂率两个性状,是对 一头奶牛产奶量和乳脂率的综合评判,比较科 学合理,是奶牛育种工作中常用的产奶量指标
12
性能测定的基本形式
1、测定站测定和场内测定
2、个体测定、同胞测定和后裔测定 3、大群测定和抽样测定
13
1、测定站测定和场内测定的定义 是从性能测定实施场所的角度划分的测定形式 测定站测定( station test):指将待测的畜 群集中在一个专门的性能测定站、并在一定时 间内进行性能测定 场内测定( on-farm test): 指直接在各个畜 牧场内进行的性能测定
23
产奶性能测定 产奶性能是奶牛最重 要的生产性状,对乳 肉兼用牛而言也相当 重要。产奶性能测定 在所有家畜生产性能 测定中开始得最早
24
产奶性能测定
一、测定性状 1、产奶量:包括泌乳期产奶量、年产奶量、 305天产奶量、成年当量等指标 2、乳成分含量:包括乳脂率(量)、乳蛋白率 (量)等指标
3、综合指标:4%标准奶
遗传育种》重点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遗传育种》重点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动物遗传育种学》自学考试重点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一因多效:一个基因具有影响多种性状作用的现象。
(遗传学p123)2、杂种优势:不同种群杂交所产生的杂种后代往往在生活力、生长势和生产性能方面优于两个亲本种群均值的现象。
(育种学p255)3、近交:在畜牧学中,将交配双方到共同祖先的距离在6代以内(或其后代近交系数大于0.78%)的选配方式叫近交。
(育种学p214)4、世代间隔:子代出生时父母的平均年龄(上一代到下一代多经过的平均年限)。
(育种学p134)5、后裔测定:利用后裔信息估计个体育种值也叫后裔测定。
(育种学p150)6、数量性状:由微效多基因控制所决定的、表现为连续性变化且只能用度量衡测定的性状。
(遗传学p175)7、基因互作:非等位基因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影响某一性状的现象。
(遗传学p121)8、保种:就是尽量全面、妥善地保护现有家畜遗传资源,使之免受混杂和灭绝的育种工作。
其实质就是使现有畜禽基因库中的基因资源尽量得到全面的保存,无论这些基因目前是否具有利用价值。
(育种学p314)9、伴性遗传:某性状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从而表现出该性状的与性别有一定联系的遗传现象。
(遗传学p134)10、杂合子:个体体细胞内等位基因构成不同的细胞或个体。
(遗传学p113)11、选配:为了达到特定目的,人为确定个体间的交配体制叫选配。
(育种学p206)12、隐性:某一基因在其显性等位基因存在时,不再表现该基因作用效果,而当该基因纯合时却表现该基因作用效果的现象,叫隐性。
(遗传学p111)13、个体测定:利用个体自身信息估计个体育种值也叫个体测定。
(育种学p149)14、选择差:在数量性状选择过程中,选留种群与其所在群体平均值之间的差。
(育种学p123)15、平均日增重:在测定期内的平均每日增重,叫平均日增重。
(育种学p90)16、同胞测定:利用待测个体的同胞信息估计个体育种值也叫同胞测定。
家畜家禽生产性能测定

二、挤奶能力测定
排乳速度
– 用一定的泌乳阶段时平均每分钟的泌乳量来表示。
通常校正为第100个泌乳日的标准平均每分钟泌乳 量。
– 标准乳流速=实际乳流速+0.01×(测定时的泌
乳日-100)
前后房指数
– 在一次挤奶过程中前乳区的挤奶量占总挤奶量的
百分比。用于度量各乳区泌乳的均衡性。
三、次级性状测定:
三、临时性记录:
– 手工记录;自动记录
四、永久性记录:
– 数据库形式记录
五、育种资料的传递:
– 计算机网络系统
一性状的表型值进行测定的一种育种措 施,是对种畜进行遗传评估的最基本依
据,也是选种过程中决定选留与否的决
定因素。是育种工作的基础。
目 的
1、为家畜个体的遗传评估提供基础数据;
2、为估计群体经济性状的遗传参数提供信息;
3、为评价畜群的生产水平提供信息;
4、为牧场经营管理提供信息;
5、为各类杂交组合类型的配合力测定提供信息; 6、为制定育种规划提供基础信息
蛋重:
– 选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蛋鸡在产蛋期内产理想大小的蛋的
比例,就是要提高开产蛋的重量,使蛋重在短期内达到最 佳水平,且后期的蛋重不会太大。
蛋品质:
– 蛋壳强度、蛋白品质、血斑和肉斑含量、蛋白形状、蛋壳
颜色等
料蛋比:
– 与剩余耗料量(实际耗料量与理论耗料量之差)相对应
二、产肉性能的测定
1、生长发育测定
四 生长发育及肥育性能测定
生长发育性能测定为早期选择提供依据。主
要依据各生长阶段的体重
– 初生重、6月龄重、12月龄重、18月龄重和24月
奶牛生产性能技术与应用王老师

一、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简介
4.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的意义
完善奶牛生产记录体系 提高原料奶质量 指导牛场兽医防治 提高饲料利用效率 推进牛群遗传改良 科学制定管理计划
一、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简介
5 DHI的好处 管理(牛群结构 、产量、淘汰) 繁殖管理(产犊间隔、头次发情、配种次数等) 营养(饲料配方、酮病、酸中毒) 乳房炎的发现与控制(方法很多,但那几种方
成年当量:是指各胎次产量校正到第五胎时的 305天产奶量。一般在第五胎时,母牛的身体 各部位发育成熟,生产性能达到最高峰。利用 成年当量可以比较不同胎次的母牛在整个泌乳 期间生产性能的高低。
二、DHI基础知识介绍
根据不同牛场的要求,生产性能测定数 据分析中心可提供不同类型的报告,如 牛群生产性能测定月报告、平均成绩报 告、各胎次牛305天产奶量分布,以及实 际胎次与理想胎次对比报告、胎次分布 统计报告、体细胞分布报告、体细胞变 化报告、各泌乳阶段生产性能报告、泌 乳曲线报告等。
二、DHI基础知识介绍
奶牛耳号
42XXXXOOAAAA这是目前我国通用的格式。 42代表湖北省 XXXX是牛场的代号,由牛场名称前四个字的拼音
的第一个字母组成。 OO是奶牛出生年份的后两个数字,比如2007年
出生的牛,用OO就是07 AAAA是牛场自己给奶牛编的号。
二、DHI基础知识介绍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流程
2.4 将乳样从流量计中取出后,应把流量计中的剩乳完全倒空, 不能有叠乳现象。
2.5 每完成一次取样,确保采样瓶中的防腐剂完全溶解,并与乳 样混匀。
2.6采样结束后,样品箱必须放在安全的地方,天气炎热时,可将 乳样放置于冷藏室(2℃~7℃),不可冷冻,或放在通风阴凉处, 避免阳光直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损检测主要方法与基本原理 5. 核磁共振检测技术 核磁共振技术(NMR)是一种探测浓缩氢质子 的技术,它对农产品中的水、脂的混合团料状 态下的响应变化比较敏感。如果以适当频率的 电磁波照射在外加磁场中的自旋核,这时处于 低能态的自旋核就会吸收电磁波的能量,从低 能态跃迁到高能态。这种现象称为核磁共振。 这时的核产生一种核磁共振信号,从而给出核 磁共振谱,即NMR谱。根据此核磁共振谱可反 映分子中原子所处的状态,进而可以对农产品 的内部品质进行综合评价。
1、测定结果具有客观性、中立性、公正性
2、被测畜群个体间的差异主要是遗传差异,有 利于遗传评定和遗传参数的估计:相同的环境条件、
测量工具和测量人员等
3、可以对需要特殊测量设备或较高技术要求、 较多测定人力的性状进行测量:eg.体细胞数测定、
氟烷敏感基因测定等
测定站测定的缺点: 1、测定成本较高:运输费、检测费等 2、测定规模有限:选择强度小 3、容易传播疾病:不易对传染病进行控制
无损检测主要方法与基本原理 2. 声学特性分析法
农产品的声学特性是指农产品在声波 作用下的反射特性、散射特性、透射特性 和吸收特性、衰减系数和传播速度及其本 身的声阻抗与固有频率等,它们反映声波 与农产品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故根据农 产品的声学特性即可判断农产品品质。
无损检测主要方法与基本原理
3. 机器视觉技术检测方法
无损检测主要方法与基本原理 6. X射线检测技术
X射线具有较好的穿透能力,对于农 产品来讲其密度大小影响x射线的穿透量的 多少,通过对穿透量的分析,可探明物质 内部的情况。X射线适合于那些与密度变 化有密切联系的品质因素检测。由于农产 品的密度与金属等物质相比要小得多,所 以所需x射线强度很弱,通常称其为软X射 线。
1、测定站测定和场内测定的定义
从性能测定实施场所的角度划分的测定形
式
测定站测定(station test):指将待测的畜
群集中在一个专门的性能测定站、并在一定时
间内进行性能测定 场内测定(on-farm test):指直接在各个畜 牧场内进行的性能测定
2、测定站测定和场内测定的优缺点
测定站测定的优点:
预测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关系
(a)蛋白重量,(b)气室直径 ,(c)气室高度
无损检测主要方法与基本原理
1.光学特性分析法 由于农产品的内部成分和外部特性不 同,在不同波长光线照射下会有不同的吸 收或反射特性,即产品的不同状态分光反 射率或吸收率在某一特定波长内会比其它 部分大或小,根据这一特性结合光学检测 装置能实现农产品品质的无损检测。目前 用于品质的光学检测主要有3种方法:规 则反射光法、漫反射光法和透射光法。
• 这种对畜群表型进行的系统测定工作称之生产 性能测定(Performance Testing) 生产性能测定是家畜育种的最基本工作,是一 切育种工作的基础;是保证畜禽质量的措施。
二、生产性能测定工作的意义 • • • • • 生产性能测定所得的表型值可以: 1、为评价畜群的生产水平提供信息 2、为家畜个体遗传评定提供信息 3、为估计群体遗传参数提供信息 4、为评价不同杂交组合提供信息
肉品的变质过程,就是肉品外在感观性状和
内部成分逐渐腐败变化的过程。
本项研究运用电子鼻技术评定鸡肉新鲜度,
直接将肉整体风味作为指纹特征,就可以很好地
区分出不同保存条件和贮藏时间的鸡肉,是检测 鸡肉新鲜度快捷便利的有效方法。
实例2
基于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技术对鸡蛋新鲜度进行无损检测
利用鸡蛋的图像特征(蛋黄指数、气室等)与 实际特征建立相关性,研究表明禽蛋的蛋黄指数 和气室指数的特征可以得出未知禽蛋的新鲜等级、 预测禽蛋的大概储藏时间,其与禽蛋的实际储藏 天数的绝对误差不超过2天,结果基本符合实际 情况,从而得出用禽蛋的储藏期近似表示禽蛋的 新鲜度具有实际意义。
生产性能测定工作的意义
• 规范种畜禽生产经营市场秩序,推进种 畜禽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维护广大养殖 场户的合法权益 • 种畜禽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推进种畜禽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对于加 快建设现代畜牧业、保障畜产品有效供 给和促进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种畜禽生产中的问题 • 种畜禽场量多、面广。与之相配套的监 管机制不健全,执法力量薄弱、缺乏有 效执法手段,种畜禽生产经营秩序不规 范,假劣种畜禽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 • 加强种畜禽生产经营管理,对于规范市 场经营秩序,维护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合 法权益,提高种畜禽质量安全水平十分 必要,非常迫切。
三、检测方法
• 常规检测 • 无损检测技术(Nondestructive Determination Techonologies,简称NDT)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学 科,它是在不破坏或不损坏被检测对象的前提下,利 用农产品内部结构异常或缺陷存在所引起的对热、声、 光、电、磁等反应的变化,来探测各种农产品等内部 和表面缺陷,并对缺陷的类型、性质、数量、形状、 位置、尺寸、分布及其变化做出判断和评价。
2、测定方法要有广泛适用性:在保证测定结果
精确的前提下,应该既能在专门的性能测定站进行, 也能在一般农场直接进行
3、测定方法经济实用:降低测定费用 4、常用的测定方法:
六、测定结果的记录管理
1、性能测定结果要用专用的记录本记录:eg.产犊
记录本、体重记录本、体尺记录本等
2、测定结果的记录要准确、完整、简洁
四、选择测定性状的依据
1、性能测定的性状应具有足够的经济意义:
eg. 猪的背膘厚
2、测定的性状要有一定的遗传基础:
3、为选种而确定的衡量指标要有生物学基础:
eg. 泌乳期产奶量与年产奶量
4、性能测定的数据应符合统计分析的要求:
五、测定方法的确定
1、测定方法要保证测定结果的精确性:测定
场地条件的一致性、测定工具的精密性、测定人员的 专业性等,尽量减少误差
大群测定和抽样测定
按照性能测定的目的来划分的测定方式 大群测定:目的是为个体遗传评定提供信 息。指对种畜群中所有符合条件的个体都 进行测定 抽样测定:目的是为了从不同杂交组合中 筛选出一个最佳的杂交组合,以用于商品 生产。指的是根据统计学要求随机抽取一 定数量的个体进行性能测定
十、常用检测仪器
仪器名称 酸度计 电导率仪 液相色谱仪 气相色谱仪 自动电位滴定仪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红外分光光度计 卡尔费休水分仪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色差计 离子色谱仪 微量水份测定仪 测PH值 测电解质溶液电导率值 定性定量分析 定性定量分析 酸碱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络合滴定 测量物质对不同波长单色辐射的吸收程度,定量分析 测量物质对不同波长单色辐射的吸收程度进行定量分析 根据被测元素的基本原子对特征辐射的吸收程度进行定量分析 根据物质在红外光区的吸收光谱特征和朗伯比定律对物质进行 定性定量分析 测定含水量的仪器 定性定量分析 测产品颜色 定性分析 检测农产品中微量水份值 具体应用
3、标清影响性状表现的各种系统环境因素:年度、
季节、场所、测定操作人员等
4、测定结果的记录要便于经常调用和长期保存:
数据库
七、性能测定的具体实施
1、性能测定的实施应考虑测定费用的高低:包括 仪器和人员的费用、测定畜群的规模等
2、性能测定应由一个中立性、有权威的性能检 测机构来实施:保证记录结果的完整性、可靠性和客
相 关 政 策和工作方向 • 加强培育新品种、配套系的中间试验管 理,未经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 通过的新品种、配套系不得推广。 • 实行种畜禽场常态化监管,注重对种畜 禽场资质的复检,加强对种畜禽场销售 种畜禽出具的种畜禽合格证明、检疫合 格证明和家畜系谱“三证”的查验。行 业协会要倡导种畜禽行业自律,坚持依 法经营,共同维护健康有序的
4、遗传-环境互作:测定结果与场内测定有出入
场内测定的优缺点:刚好与测定站测定相反。
若场间个体缺乏遗传联系时,不能跨场进行遗传评定
3、测定站测定和场内测定的应用情况
测定站测定:上世纪60-70年代,鸡、猪、牛 等性能测定多用
场内测定:上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BLUP方法 的广泛应用(校正环境的影响),以及人工授 精技术的普及(不同畜场个体间建立了遗传联 系。 目前,场内测定已成为世界各国性能测定的主 要方式,测定站测定主要用于需要特殊设备才 能测定的性状以及…。eg.胴体品质、体细胞数
生产性能测定工作的意义
1、生产性能测定是种畜禽选育的基础,是提升种畜禽质量的重要手
段。制定生产性能测定方案,系统地测定与记录种畜禽生产性能 指标,确保测定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国家或省级生产性能测定中心有计划地开展集中测定,
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公正性和科学性。各地要积极 引导奶牛养殖场(区)参与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强化数 据分析,为种公牛后裔测定提供评估依据,同时根据测 定结果指导养殖场(区)改善饲养管理,做好选种选配, 提高奶牛生产水平。种猪生产性能测定中心应围绕全国 生猪遗传改良计划的实施,积极推动场间遗传联系的建 立。家禽?
九、生产性能测定方法 根据测定对象与待进行遗传评定的个体间的 亲缘关系进行划分的测定形式,图示:
同胞测定 (sib test) 个体测定 后裔测定 (progeny test)
个体测定、同胞测定和后裔测定的应用
基本原则:遗传评定时应尽可能同时利用一切可 以利用的信息,因此三种测定方式应结合起来同 时利用 三种测定方式侧重点不同: 个体测定:遗传力较高的性状,eg.日增重 同胞测定:多胎畜禽,如猪、鸡有较多全半同胞 后裔测定:影响较大的种公畜,eg.乳用种公牛
计算机视觉是以计算机和图像获取部分为工 具,以图像处理技术、图像分析技术、模式识别 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为依托,处理所获取的图像 信号,并从图像中获取某些特定信息。计算机视 觉技术无需接触特定对象便可从获取的图像中得 到大量的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得到物体 尺寸、表面缺陷、外观形状、表面色度等具体信 息,进而实现外观质量的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