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分析及发展措施语文
水稻种植业区位条件和特点

水稻种植业区位条件和特点
水稻种植的区位条件和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气候条件:水稻种植需要适宜的气候条件,一般要求年均气温在15-30摄氏度之间,最适宜温度为25-30摄氏度。
其中,
水稻的生育期温度要求为营养生长期20-28摄氏度,伸长生长
期28-30摄氏度。
此外,相对较高的湿度也有利于水稻生长。
2. 土壤条件:水稻喜好稳定的地势和扎实的土壤。
水稻主要种植在潮湿、营养丰富的土壤上,例如河滩地、湖泊冲积平原、三角洲地以及河流、湖泊周边的低洼地区。
土壤的要求包括土壤深厚、肥沃,质地松软,有适宜的透水性和保水性,同时要求有一定的酸碱度(pH值一般在6-7之间)。
3. 水文条件:水稻的生长需要水分供应,对水分要求较高。
水稻种植一般要选择有水资源的地区,如河流、湖泊、水库等水源丰富的地方,这样可以利用灌溉方式供给水分,同时也可供给足够的雨水。
4. 耕地条件:水稻种植的耕地要求通风良好,没有积水和大量杂草。
同时,由于水稻种植需要进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所以要求有一定的土地平坦度,方便田间排水和灌溉。
5. 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水稻种植区位条件中也需要考虑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
政府对水稻种植一般会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如提供补贴、种子供应、技术支持等。
同时,市场需求也是水稻种植的重要考虑因素,需要考虑到市场对水稻的需求量、价
格等因素。
总的来说,水稻种植的区位条件和特点包括适宜的气候条件、稳定的土壤和地势、丰富的水资源、良好的耕地条件,同时也需要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
高考地理重要知识点: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分析及发展措施

高考地理重要知识点: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分析及
发展措施
高考地理考点剖析: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分析及进展措施考点2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分析及进展措施
1.小农经营
(1)成因分析:亚洲水稻生产要紧以家庭为单位。
由于人均耕地少,每户耕种的田专门少。
(2)进展措施:适度扩大生产规模,施行集约化生产。
2.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
(1)成因分析:通过农民精耕细作,水稻单产高,但由于耕种规模小,每户总产量不大。
受传统观念和经济水平的制约,农民将收来的稻谷相当一部分留作全家的口粮及家禽、家畜的饲料用粮,而专门少送到市场去出售。
(2)进展措施:操纵人口数量,增强人们的商品意识。
3.机械化水平低
(1)成因分析:由于田地规模小,经济水平低;再加上亚洲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农民要紧凭自己的人力来完成农活。
(2)进展措施:加快机械化进展,提高机械化水平。
4.水利工程量大
(1)成因分析:水稻生产过程需要大量的水,因此灌溉系统是必不可少的;加之,亚洲夏季风不稳固,水旱灾难频繁,对水稻生产威逼专门大,水稻区必须修建各种防洪、防旱的水利设施。
(2)进展措施:政府需大力投资并组织兴建水利工程。
5.科技水平低
(1)成因分析:农民文化科技素养低,要紧凭体会精耕细作。
(2)进展措施:政府加大科技投入,如全国各地建立一些农业科技站和推广系统等。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讲解:水稻种植业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讲解:水稻种植业一、知识点讲解水稻种植业(1)自身特征: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精耕细作的集约农业(2)分布: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平原和丘陵地区(3)区位条件:自然因素:气候全年或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水热条件好,多位于河流中下游的冲积平原上,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因素: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市场需求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单产高。
(4)生产特点:农户家庭经营(生产规模小);经验丰富,单产高;机械化水平低,商品率低;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低二、跟踪训练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镇周围农业分布示意图”,该城镇周围分布有种植业、花卉业、乳畜业和林果业。
读图完成1~2题。
1.有关图中a、b、c、d四地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地种植青稞 B.b地种植花卉C.c地饲养水牛 D.d地发展林果2.图中a地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形成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 )A.商品谷物农业地广人稀B.大牧场放牧业雨热同期C.乳畜业市场广阔D.季风水田农业劳动力丰富解析第1题,d位于丘陵山区,适宜发展林果业;a地地形平坦,可发展水稻种植业;b地靠近公路,可以发展乳畜业,养殖奶牛;c 地靠近城市,水源充足,可发展花卉业。
第2题,该地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人口密集,劳动力充足,适宜发展季风水田农业。
答案 1.D 2.D3.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读图完成下题。
下列选项中,符合乙地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是( )A.机械化水平高 B.水利工程量大C.经营方式粗放 D.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低解析乙地位于东南亚,其农业地域类型为季风水田农农业,生产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低,但劳动力丰富,精耕细作,粮食单位面积产量高,乙地为季风气候,降水不稳定,水利工程量大。
故选B项。
答案 B4.玉米是世界重要的农产品之一。
下图示意中国、印度、南非和巴西四国的部分地区,玉米种植、收获生产活动的时段。
读图,回答下题。
甲、乙、丙分别位于 ( )A.巴西、印度、南非 B.南非、巴西、印度C.印度、巴西、南非 D.巴西、南非、印度解析印度位于北半球,南非和巴西位于南半球,所以印度的种植时间与中国差不多,从图中即可找出甲应该是印度,从而不难选出C选项。
2019高考地理常考的区域经济知识点语文

高考地理常考的区域经济知识点一、考点1 分析亚洲水稻种植的区位优势1.自然条件(1)气候亚洲水稻种植区大部分分布在雨热同期的季风区,水分、热量、光照条件配合很好,非常适合水稻生长。
(2)地形亚洲水稻主要集中在一些河流的中下游平原、三角洲地区和滨海地区,总体说来,这些地区地形都很平坦,便于引水灌溉而且水源有保证。
2.社会经济条件(1)丰富的劳动力水稻种植业的生产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需要投入大量劳动来精耕细作,所以它是一种劳动密集型农业。
东亚、东南亚、南亚是世界上几大人口稠密地区之一,所以可以为亚洲的水稻种植业提供非常廉价的劳动力。
(2)种植历史悠久水稻种植业起源于亚洲,历史悠久,农民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通过精耕细作,能够很好地提高稻谷单产量。
(3)生活习惯的影响长期以来,稻米已经成为当地人们喜爱的主要食粮,市场需求量较大。
二、考点2 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分析及发展措施1.小农经营(1)成因分析:亚洲水稻生产主要以家庭为单位。
由于人均耕地少,每户耕种的田很少。
(2)发展措施:适度扩大生产规模,施行集约化生产。
2.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1)成因分析:通过农民精耕细作,水稻单产高,但由于耕种规模小,每户总产量不大。
受传统观念和经济水平的制约,农民将收来的稻谷相当一部分留作全家的口粮及家禽、家畜的饲料用粮,而很少送到市场去出售。
(2)发展措施:控制人口数量,增强人们的商品意识。
3.机械化水平低(1)成因分析:由于田地规模小,经济水平低;再加上亚洲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农民主要凭自己的人力来完成农活。
(2)发展措施:加快机械化发展,提高机械化水平。
4.水利工程量大(1)成因分析:水稻生产过程需要大量的水,所以灌溉系统是必不可少的;加之,亚洲夏季风不稳定,水旱灾害频繁,对水稻生产威胁很大,水稻区必须修建各种防洪、防旱的水利设施。
(2)发展措施:政府需大力投资并组织兴建水利工程。
5.科技水平低(1)成因分析:农民文化科技素质低,主要凭经验精耕细作。
高考地理考点: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分析

高考地理考点: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分析
1.小农经营
(一)成因剖析:亚洲水稻出产首要以家庭为单位。
因为人均耕地少,每户耕种的田很少。
(二)发展措施:适度扩展出产范围,实施集约化出产。
2.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
(一)成因剖析:通过农人精耕细作,水稻单产高,但因为耕种范围小,每户总产量不大。
受传统观念和经济程度的制约,农人将收来的稻谷至关一部分留作举家的口粮及家禽、家畜的饲料用粮,而很少送到市场去出售。
(二)发展措施:节制人口数量,加强人们的商品意识。
3.机械化程度低
(一)成因剖析:因为地步范围小,经济程度低;再加上亚洲生齿浓密,劳动力雄厚,农人首要凭自己的人力来完成农活。
(二)发展措施:加速机械化发展,进步机械化程度。
4.水利工程量年夜
(一)成因剖析:水稻生产过程必要大量的水,以是灌溉系统是必不可少的;加上,亚洲夏日风不稳定,水旱灾害频仍,对水稻出产威逼很大,水稻区必需构筑各种防洪、防旱的水利办法。
(二)发展措施:当局需鼎力投资并组织兴修水利工程。
5.科技程度低
(一)成因剖析:农人文化科技本质低,首要凭经验精耕细作。
水稻的特点

水稻的特点水稻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具有许多特点,包括生长环境、种植方法、产量和品质、适应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价值和发展前景等方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特点。
1.生长环境水稻生长需要特定的环境条件,如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土壤和水质等。
一般来说,水稻生长需要较高的气温和湿度,以及充足的光照和水分。
同时,水稻对土壤的要求也比较高,需要肥沃、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土壤。
2.种植方法水稻的种植方法包括育种、插秧、施肥、灌溉、除草和防治病虫害等环节。
其中,育种和插秧是关键环节,施肥和灌溉是保证水稻正常生长的重要措施,除草和防治病虫害是保证水稻健康生长的重要手段。
3.产量和品质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是评价水稻优劣的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优良的水稻品种具有较高的产量和品质,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
同时,水稻的品种也会对其口感、香味、加工性能等方面产生影响。
4.适应性水稻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够在不同的气候、土壤和环境条件下生长。
这使得水稻能够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并成为人们的主要粮食来源之一。
5.经济效益水稻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水稻的种植可以带来很多经济效益,包括稻谷销售收入、稻草销售收入、加工增值收入等。
同时,水稻种植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农药、化肥、农机等产业。
6.社会效益水稻的种植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粮食需求,还可以带来社会效益。
例如,水稻种植可以提供就业机会和增加农民收入,同时还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7.文化价值水稻不仅是一种粮食作物,还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水稻被视为农业文明的象征和农民智慧的结晶。
同时,水稻的种植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8.发展前景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水稻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发展水稻生产具有广阔的前景。
未来,需要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同时,还需要加强水稻的可持续生产,保护生态环境和农民利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学习实践】2018年高考地理重要知识点: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分析及发展措施

2018年高考地理重要知识点: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分析及发展措施
1.小农经营
成因分析:亚洲水稻生产主要以家庭为单位。
由于人均耕地少,每户耕种的田很少。
发展措施:适度扩大生产规模,施行集约化生产。
2.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
成因分析:通过农民精耕细作,水稻单产高,但由于耕种规模小,每户总产量不大。
受传统观念和经济水平的制约,农民将收来的稻谷相当一部分留作全家的口粮及家禽、家畜的饲料用粮,而很少送到市场去出售。
发展措施:控制人口数量,增强人们的商品意识。
3.机械化水平低
成因分析:由于田地规模小,经济水平低;再加上亚洲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农民主要凭自己的人力来完成农活。
发展措施:加快机械化发展,提高机械化水平。
4.水利工程量大
成因分析:水稻生产过程需要大量的水,所以灌溉系统是必不可少的;加之,亚洲夏季风不稳定,水旱灾害频繁,对水稻生产威胁很大,水稻区必须修建各种防洪、防旱的水利设施。
发展措施:政府需大力投资并组织兴建水利工程。
5.科技水平低
成因分析:农民文化科技素质低,主要凭经验精耕细作。
发展措施:政府加大科技投入,如全国各地建立一些农业科技站和推广系统等。
高考地理考前微专题探究-水稻种植业(共41张PPT)

知识梳理:
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 “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 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 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始终居世界领先 水平。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袁隆平毕生的追求。他积 极推动杂交水稻走出国门,致力于将杂交水稻技术传授并应用到 世界几十个国家,帮助提高水稻单产,缓解粮食短缺问题,为人 类战胜饥饿作出了中国贡献,获得了世界粮食奖。
典例探究:
【详解】 4.新疆喀什地区岳普湖县,紧邻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试种地块含盐度高 ,pH酸碱度超过8.0,属重度盐碱土地。海水稻获得高产,是因为袁隆平 院士带领的技术团队培育出耐盐碱水稻,所以是农业科学技术先进,故D 正确。 5.山东省青岛市是沿海城市,盐碱地多,能为“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提供 更多的试验田,故A正确。和其他选项的原因关系不大,故排除BCD。 6.“海水稻”适合种植在大面积的盐碱地上,所以沿海滩涂最适合,故A正 确,自然排除BCD。
1.季风水田农业的生产特点是 A.商品率高 B.机械化水平高 C.专业化程度高 D.精耕细作 2.与单纯种植水稻相比,稻田养蟹可以 ①减少耕地使用面积 ②进行大规模机械化生产③增加农产品的类型和产量 ④减少农 药和化肥的使用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下列地区中,适宜推广稻田养蟹的是 A.黄土高原 B.吐鲁番盆地 C.大兴安岭山区 D.长江中下游平原
1.小农经营 (1)成因分析:亚洲水稻生产主要以家庭为单位。由于人均 耕地少,每户耕种的田很少。 (2)发展措施:适度扩大生产规模,施行集约化生产。
知识梳理:商品谷物农业的生产特点
2.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 (1)成因分析:通过农民精耕细作,水稻单产高,但 由于耕种规模小,每户总产量不大。受传统观念和经济水 平的制约,农民将收来的稻谷相当一部分留作全家的口粮 及家禽、家畜的饲料用粮,而很少送到市场去出售。 (2)发展措施:控制人口数量,增强人们的商品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水稻种植业的特
点分析及发展措施
水稻是人类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耕种与食用的历史都相当悠久。
稻的栽培起源于中国,其历史可追溯到约西元前12019——16000年前的中国湖南。
在 1993年,中美联合考古队在道县玉蟾岩发现了世界最早的古栽培稻,距今约14000年—18000年。
水稻在中国广为栽种后,逐渐向西传播到印度,中世纪引入欧洲南部。
考点2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分析及发展措施
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分析及发展措施1.小农经营
(1)成因分析:亚洲水稻生产主要以家庭为单位。
由于人均耕地少,每户耕种的田很少。
(2)发展措施:适度扩大生产规模,施行集约化生产。
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分析及发展措施2.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
(1)成因分析:通过农民精耕细作,水稻单产高,但由于耕种规模小,每户总产量不大。
受传统观念和经济水平的制约,农民将收来的稻谷相当一部分留作全家的口粮及家禽、家畜的饲料用粮,而很少送到市场去出售。
(2)发展措施:控制人口数量,增强人们的商品意识。
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分析及发展措施3.机械化水平低
(1)成因分析:由于田地规模小,经济水平低;再加上亚洲人
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农民主要凭自己的人力来完成农活。
(2)发展措施:加快机械化发展,提高机械化水平。
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分析及发展措施4.水利工程量大
(1)成因分析:水稻生产过程需要大量的水,所以灌溉系统是必不可少的;加之,亚洲夏季风不稳定,水旱灾害频繁,对水稻生产威胁很大,水稻区必须修建各种防洪、防旱的水利设施。
(2)发展措施:政府需大力投资并组织兴建水利工程。
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分析及发展措施5.科技水平低
(1)成因分析:农民文化科技素质低,主要凭经验精耕细作。
(2)发展措施:政府加大科技投入,如全国各地建立一些农业科技站和推广系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