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身裙的结构设计原理与方法
裙装结构原理与设计(一)

裙装结构原理与设计(一)裙装原理一、测量部位腰围:腰部最细处水平围绕一周的长度臀围:臀部最丰满处水平围绕一周的长度裙摆围:裙子下摆周长裙长:腰节线至所需裙长的长度二、裙装基本结构线名称三、裙装的分类(一)按裙装的长度分类:超短裙,短裙,膝裙,中长裙,长裙等。
(二)按腰位高低分类:低腰裙,无腰裙,腰带裙,高腰带裙,高腰裙等。
(三)按裙外形分类:窄裙,直裙,A字裙,斜裙,圆裙等。
(四)按裙的片数分类:一片裙,四片裙,多片裙,节裙等。
(五)按褶的类别分类:单向褶裙,对褶裙,活褶,碎褶,立体褶等。
四、裙原型裙原型是取自女体直立状态下绕腰、臀部一周所形成的旋转体形态。
(一)作前中心线(1),上平线(2),下平线(3)。
(二)作臀围线(4),中臀围线(5),侧缝线(6),后中心线(7)。
(三)确定前腰侧点(8),后腰侧点(9),后中心点(10)。
(四)画顺前侧缝线(11),后侧缝线(12),前腰口线(13),后腰口线(14)。
(五)作前后省。
裙装结构分析一、裙装的放松量(一)腰围的放松量人在呼吸及站、坐时腰围会有2cm的差值变化。
从生理学角度讲,人体腰部周长缩小2cm时,人体不会产生强烈的压迫感,所以裙装的放松量可控制在0~2cm。
(二)臀围的放松量臀围放松量的大小直接影响裙装的造型风格。
人体一般坐立的变化需要,臀围的放松量一般控制在4~6cm左右。
(三)裙摆围的放松量裙摆围的大小由款式的造型而定。
宽松裙的摆围可呈A形,圆形,甚至超过360°。
运动类型裙摆围波浪起伏、飘逸、舒展,而合体的裙摆围设计则要考虑到人体的活动范围。
裙叉一般开在距腰口线40cm 以下为宜。
无裙叉的裙摆围应随裙长的增加而增加。
二、臀高线的确定臀高线与人体的高度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
一般认为臀高线距腰口线的距离为身高/10+1,也有按H/6计算的。
还可实际测量从腰节线至臀围线的长度进行确定。
三、腰省的确定(一)省量腰省量为腰臀围的差值。
服装结构设计4_裙装结构设计及原理

服装结构设计4_裙装结构设计及原理裙装是女性常见的一种服装类型,在时尚界备受瞩目。
裙装的结构设计非常重要,它不仅关乎到穿着者的外观美感,还与穿着的舒适度和功能性密切相关。
本文将从裙装的结构设计和原理两个方面来介绍。
一、裙装的结构设计1.裙子的长度:裙子的长度可以根据穿着者的身高、气候和场合来确定。
一般来说,短裙更加活泼、时尚,适合夏季或者派对等场合;中长裙则更加优雅、稳重,适合正式场合;长裙更加贵气、宫廷,适合重要场合。
2.裙子的裁剪:裙子的裁剪需要考虑到穿着者的身形和体型特点。
修身款式适合身材窈窕的女性,强调曲线美;A字裙适合身材较丰满的女性,能够很好地遮盖腰部和臀部的赘肉;直筒裙适合身材匀称的女性,简洁利落。
3.裙子的腰部设计:腰部设计是裙装的重要部分,它关系到裙子的松紧度和舒适度。
常见的腰部设计有松紧带、拉链、钮扣等。
不同的设计方式会给穿着者带来不同的穿着体验和外观效果。
4.裙子的面料选择:面料的选择与裙子的质感和整体效果密切相关。
如蓬松感强的裙子可以选择蓬松的纱网面料;修身感强的裙子可以选择有弹性的面料;质感要求高的裙子可以选择丝绸、缎子等高档面料。
二、裙装的原理1.空间感的运用:裙装的设计可以通过层次感、细节处理等方式来创造空间感。
层叠设计可以使裙子更加立体饱满;褶皱和褶饰的运用可以增加裙子的纵深感;细节设计如腰部装饰、绣花等可以使裙子更加精致。
2.身体与裙子的协调:裙子设计应考虑到穿着者身体的曲线和特点。
如高腰设计可以拉长身材比例;A字裙可以修饰臀部赘肉;适当加入缀饰可以吸引眼球,转移注意力等。
3.功能性的考虑:裙子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穿着的舒适性和实用性。
如裙子的下摆可以选择圆下摆、直下摆等来提高穿着的灵活性;裙子的面料要选用透气性好、柔软舒适的材料;裙子的内衬设计可以避免静电和闷热感。
综上所述,裙装的结构设计涉及到长度、裁剪、腰部设计和面料选择等方面,而裙装的原理则涉及到空间感的运用、身体与裙子的协调以及功能性的考虑。
第三章 裙的构成原理与制图

二、裙基本图平面结构制图
1/10腰臀差=3 1/4W+1+省 1/4W-1+省
1/4H+1
1/4H-1
• 制图步骤: • 1、作基础线 • (1)作长方形:
长边是裙长尺寸; 短边是H/2+2cm(最小的放松量)。 • 其中长方形的上下两条横线为上平线和下平线,左右两条 竖线为后中线和前中线。
• (2)臀围线: 从上平线向下量取腰长(18cm),并 作上平线的平行线。
一、人体的部位特征及分析:
• 腹部凸点的位置高于臀部 凸点的位置, • 腹部的凸出量小于臀部的 凸出量,
• 由此决定了前后省尖位置 与省量大小存在差异。
• 为了使裙的制图体现人体特征,对经过立裁产生 的平面图进行测源自后得出了腰省在不同位置的分 配比例。
• 前省省量=1/5臀腰差; • 侧省省量=2/5臀腰差; • 后省省量=2/5臀腰差
• (3)侧缝线: 的平行线。 量取臀围的1/2后移1cm点作前中线
2、作轮廓线 • (4)前腰线: 从前中线的上端沿上平线量取 W/4+0.5(放松量)+1cm(前后之差),把余下的 部分三等分,取其2/3为腰围大点,并画顺曲线。
• (5)后腰线: 从后中线的上端沿上平线量取 W/4+0.5(放松量)—1cm(前后之差),把余下的 部分三等分,取其2/3为腰为大点,并由后中心线下量 1cm点画顺曲线。
• 三、制图分析:
• (1)规格制定:净腰围为64cm、净臀围为90cm;腰 围放量是2cm、臀围放量4~6cm。臀长18~20厘米。 • (2)后腰中线下落1cm(0.5~1.5),为什么? • (3)侧缝起翘0.7cm(0.7~1),为什么? • (4)前后臀围大的分配 • (5)前后腰围大的分配 • (6)省的设计:省的位置、方向、大小、长度。 (单省省量不超过3厘米。一般前片单个省不超过2.5厘米)
裙装结构设计范文

裙装结构设计范文一、引言裙装是妇女最常穿的服装之一,有着丰富的种类和多样的款式。
裙装的结构设计直接影响到其舒适度、美观度以及穿着感受。
因此,合理的裙装结构设计对于设计出满足人们需求的优质裙装具有重要意义。
二、裙装结构设计的原则1.舒适性原则:考虑到人体的活动需求,裙装的结构设计应该保证穿着者的舒适感。
这就要求在裙装的摆裙部位和腰部设计上留出足够的空间,使穿着者可以自由地活动。
同时,材料的选择也应该舒适透气,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2.美观性原则:裙装作为一种时尚的服装,结构设计应该注重美观度。
这就要求裙装的设计要合理利用面料的特性,突出穿着者的身材优势,同时搭配合适的配饰,使整体效果更加美观。
3.功能性原则:裙装的结构设计需要与其功能相匹配。
不同的裙装应有不同的结构设计。
例如,长裙的结构应该注重保护腿部,防止受凉;短裙的结构应该注重活动性和展示腿部曲线;休闲裙的结构应该注重舒适度和方便性。
三、裙装结构设计的要素1.顶部设计:裙装的顶部设计包括领口、肩部和背部设计。
合适的领口设计不仅可以起到美观的作用,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款式突出穿着者的特点。
肩部和背部的设计要考虑到裙装的紧固性和舒适感,避免产生不适感。
2.腰部设计:腰部设计是裙装结构设计的重要部分,直接影响到裙装的舒适感和美观度。
腰部的设计应该符合人体工学原理,避免束缚腰部和呼吸困难。
同时,腰部设计还可以通过合适的尺寸和搭配腰带等配饰来突出穿着者的身材优势。
3.摆裙设计:摆裙设计是裙装结构设计中最容易变化的部分,可以根据不同的款式和要求来设计。
摆裙的设计可以通过不同的拼接方式、剪裁方式和裙子长度来实现。
同时,摆裙的设计也需要考虑到面料的特性,避免过于紧贴或过于松散,影响舒适度和美观度。
4.其他细节设计:除了上述要素,裙装结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其他细节部分的设计。
例如,裙装的口袋设计,裙装的开合方式以及裙装是否需要内衬等。
这些细节设计直接关系到裙装的实用性和功能性。
裙子设计与制作

裙子设计与制作裙装的施褶造型可分为自然褶和规律褶两大类。
自然褶包括波形褶和缩褶两种形式。
规律褶包括普力特褶(plait)和塔克褶(tuck)两种造型。
自然褶具有随意、丰富、多变、活泼的特点:规律褶表现出秩序感。
下面给大家介绍裙子制定与制作。
由于褶的特点.最合适于运用到裙装结构制定中。
因此,褶在裙装的结构制定中运用得最为广泛,而且有其独特的表现方法。
1)自然褶裙的制定(1)波形褶裙结构制定无论是功能性制定.还是装饰性制定,其原理是为了增加下摆的宽度。
其方法主要是采纳切展法,即在什么部位产生波浪就在什么部位进行切展.波浪越大,切展的分量也越大。
为波形褶裙。
首先采纳直裙的结构制定方法制定出基本裙型,再制定出弧线分割的位兰和形状。
由于前后片弧形制定为一体.则在运用切展处理时将其合为一体,使裙摆出的波浪更加均匀美观。
(2)缩褶裙结构制定缩褶裙。
进行缩褶裙结构制定时,先绘制出裙原型,然后按缩褶的部位确定其剪开线位置,再按褶的方向确定剪展方向,剪展线位五、剪展方向和裙装造型有很大关系.应按服装款式决定。
按褶量确定展开量,展开图的边缘轮廓线应修正为圆滑的曲线。
2)规律褶裙的制定制定规律褶裙时须遵循以下规律:①腰臀部的规律褶,必须合计省量均匀地制定在褶中。
②各褶量自上而下可平行制定。
也可在下摆处褶面宽于褶量,这样制定的裙装下摆扩大,具有美感。
③各褶裥必须熨烫定型,面料应选用一定可塑性的材料。
(1)普力特褶裙:为16褶普力特褶裙。
其特点为褶的方向都倒向一边,而且整个裙装都充满了褶,臀腹部褶比较服帖.褶摆自然展开排列.制定时要注意腰、臀及下摆的控制。
每一腰围褶面宽=腰围一褶数;每一臀围褶面宽=臀围令褶数,臀围的加放量一般状况下为4-6 cm:下摆褶面宽=臀围褶面宽+1. 2 cm.(2)塔克褶裙为塔克褶裙。
打褶明确而有规律,成型后显得很随意自然。
首先制定出八片分割裙的结构,然后运用切展法制定出裙装结构。
按照此方法制定的裙装,下摆有一定的扩大。
裙装结构设计原理与结构制图

一、裙子概述
①简述裙子的由来及对生活的影响和需求
• 裙是一种围在人体下身的服饰,无档缝。在古代 被称为下衫,男女通用,现在则多指女性穿的裙 子。裙子的款式千变万化,分类方法也五花八门。
• 裙子通常与衬衣、上衣、西服裙等搭配穿着,也 常与衬衣、上衣、西服裙相同的面料制成套装, 根据整体造型、工艺、面料的不同决定其穿着的 时间、场合、目的、适用范围很广,是现代女性 不可缺少的服装品种
后面中间下端开叉的一步裙,裙中间缝有 阴裥的西服裙等
• B斜裙,包括独步裙、两片裙及多片裙 • C裥裙,包括百褶裙、皱褶裙 • D节裙,包括两节式、三节式等
• 裙装结构上的造型方法:分割、抽褶、波 浪、垂褶等若干种变化结构
2、基础裙型的结构制图
• ① 规格设计 • 160/66A,即身高为160cm,净腰围为66cm,
• 2、前腰缝线 由前片腰口侧缝处向上起翘0.7cm 定点,省中线的上断定点,前中线与上平线的相 交处定点,用光滑弧线把以上三点连接起来,腰 缝线也侧缝线相交处为直角。
• 3、前侧缝弧线 用光滑弧线连接前腰口侧缝起翘点和臀围 点,然后顺势连接底边线上侧缝点,在臀围线以下呈直线, 侧缝线与腰口线相交处为直角。
裙装结构设计原理与结构制图
半身裙的结构设计原理与方法
目录
• 1、裙子的概述 ①简述裙子的由来及对生活的影响和需求 ②裙子的款式类别 ③外型结构
2、基础裙型的结构制图 ① 规格设计 ② 制图步骤
3、制图要领与说明 ①裙子的收省原理 ②裙长、臀围、摆围的关系
③为什么裙子的后腰缝线要低落1cm左右
• 在所有的服装品种里、裙子对人体的包装形式是 最简单的,因此就成为理解和掌握服装结构设计 和裁剪的基础。
服装结构设计裙装结构设计及原理

经典裙装结构设计
探索一些经典的裙装结构设计,如A字裙、直筒裙、包裙等,了解它们的特点和适用场合。
腰围设计
讨论腰围在裙装结构设计中的重要性,如高腰、低腰、松紧带等设计,以及它们对体型的影响。
裙摆设计
探讨不同裙摆设计的风格和效果,如直摆、A字摆、鱼尾摆等,以及如何选择 适合特定场合的裙摆。
褶皱设计
成本控制与裙装结构设计
讨论如何在裙装结构设计中控制成本,如选择适当的布料、装饰材料以及生 产工艺。
品牌符号设计与裙装结构设计
介绍品牌符号在裙装结构设计中的作用,如如何设计出与品牌形象相符合的裙装。
可持续性设与裙装结构设计
探讨可持续性设计在裙装结构中的应用,如如何选择环保材料和可持续生产工艺。
衬里设计
讨论衬里在裙装结构设计中的作用,如保暖、舒适和提升质感,以及如何选择适合的衬里材料。
裙装结构设计与风格特点
介绍不同风格的裙装结构设计,如甜美风格、复古风格、简约风格等,以及它们的设计特点和适用场合。
流行元素整合与创新设计
探索流行元素在裙装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如如何整合流行元素并加入创新设计来打造独特的时尚风格。
服装结构设计裙装结构设 计及原理
本演示将介绍服装结构设计和裙装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经典裙装结构 设计、腰围设计、裙摆设计、褶皱设计等。
服装结构设计简介
了解服装结构设计的重要性,深入探讨其在时尚设计中的影响因素和应用。
裙装结构设计基本原则
介绍裙装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如比例、尺寸、拼接等,以及如何运用这些原则来实现优雅和舒适。
布料选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讨论不同布料对裙装结构设计的影响,如轻薄、厚重、弹力等布料的特点和用途。
纹路设计
第一节 裙原型结构原理与结构制图

第一节 裙原型结构原理与结构制图
一、人体躯干下半部分的体型特征
从侧面看,人体躯干的下半部分最明显的特
腹凸
征是具有两个凸起部位,一个是前面的腹部 凸起,一个是后面的臀部凸起。腹部凸起的
臀凸
位置偏上,比较小;臀部凸起的位置偏下, 比较大。
二、裙子的穿着性
1、腰部和臀部的放松量
w/4-2(前后差)
w/4+2(前后差)
w/4-2(前后差)
w/4+2(前后差)
w/4-2(前后差)
w/4+2(前后差)
1、过省道中心线的端点,做倒向侧省线的垂直线。
2、垂直间隔相等,连接省尖,画辅助线,通到腰围线。将省道中心线 延长至跟这条辅助线等长。
3、用圆顺的弧线连接辅助线和省道中心线的端点,将省线延长至弧线, 两侧省线等长。
4、为什么前片2个省道大小不一样?靠侧缝的省量大 原因:靠侧缝处是大腿和小腹的交接处,曲度比较大,所以省道稍大。 (如果造型不是非常精确,前片两个省道也可以大小相同)
作业要求:(1:3、1:4、1:5以及1:1)
1、作业要完整,包括款式图(正、背面)、结构图、制图规格表、作业 说明。
2、制图准确,误差小。 3、曲线要圆顺。 4、结构线(包括外轮廓以及省线等)需要加粗,与基础线的粗细以及浓淡
尺寸( cm) 50 66 0 90 2 18
H/2+1
部位
成衣裙长 净腰围(W) 腰围松量 净臀围(H) 臀围松量 腰长(臀高 )
尺寸( cm) 50 66 0 90 2 18
w/4-2(前后差)
w/4+2(前后差)
1
w/4-2(前后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加裙子平面图提炼
总结
• 1、裙子分类 • 2、制图步骤 • 3、制图要领与说明
课后作业
• 请同学们根据课堂所学知识要点,用1:5比例在 牛皮纸和笔记本上绘制标准尺寸原型。
• 纸样设计:在牛皮纸上按1:1的比例绘制个人尺寸 女原型裙纸样。 制图要求: a、制图符合款式图要求,结构合理, 造型完美,符合人体活动规律。 b、轮廓线清 晰,线条流畅,局部结构与整体结构比例合理、 协调。 c、准确标明各部位数据。
4-制图要领与说明
• ①裙子的收省原理
A-裙子腰部收省是 由于臀腰的差量引起 的。
B-标准人体的臀 突围低于腹突围,所 以前后的省长、省大 均不同。
4-制图要领与说明
②裙长、臀围、摆围的关系
• 在裙长和臀围一定的情况下,裙摆围越小, 腰省越大,反之,越小(如斜裙)。
4-制图要领与说明
• ③为什么裙子的后 腰缝线要低落1cm 左右 与女性体腰际部位
服装板型设计
--之二半身裙的结构设计
原理与方法
本章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培养学生观察、收集和梳理时尚信息 的能力,提高学生提炼服装平面图的 艺术素养。
*掌握裙子基本造型的制作方法,并理 解人体与裙子之间的关系。
本章重点与难点
• 重点
裙原型制作
难点: 人体与裙原型之间的关系
内容简介
裙子的基础知识 1、裙子的分类 2、裙子尺寸关系人体部位
前后的差异有关。
从侧面观察,东方女性腰 际至臀底部呈S形。若没有 将后片下降1-1.5cm,裙子 穿在后面将出现裙摆前高 后低、裙身涌向前面的现 象,如此时的前中央开衩, 则将产生前叉“搅盖”的 弊病,而后中央开衩。则 将产生后叉“豁开”的弊 病。
4-制图要领与说明
④侧缝处裙腰缝需要起翘
• 起翘 目的 圆顺 画直 角
裙子原型的绘制 裙原型与人体的关系 裙原型的简单变形原理
1-半身裙的款式分类
A 按长短:
超短裙(迷你裙) 短裙 及膝裙 中长裙 长裙、 曳地裙(拖地裙)
半身裙的款式分类 B 按廓形:X型、 H型、T(Y)型 、A型、O型
• C 裙腰:装腰、无腰、连腰、低腰、高腰
半身裙的款式分类
• D、按裙摆 大小分类
紧身裙、 直筒裙、 半紧身裙、 斜裙 (A裙、 半圆裙、 整圆裙等)
半身裙的款式分类 • E、按裙子的外型结构来分类
分为:片裙、褶裙、节裙、裹裙 等
半身裙的款式分类 F:按裙子的工艺处理形式来分类
采用省道、褶裥、分割线等形式
半身裙的款式分类 • G:按款式效果分类:
鱼尾裙、花苞裙、螺旋裙、旗袍裙、 铅笔裙、太阳裙等
裙子轮廓变化 基本思路
人体模型
3-裙原型绘制
• ① 规格设计 • 160/68A,即身高为160cm,净腰围为68cm,
体型为A型 • 基本尺寸:
腰围 W=W*+2(放松量)=70cm 臀围 H=H*+4(放松量)=94cm 裙长 SL=0.4号-6=58cm
• 前后裙片基础线制图
②
基
本前
裙
后 裙
型
片 基
制
础 线
图
制 图
பைடு நூலகம்
步
骤
1、先 画 长方形 框 长:
裙长 宽: (H* +4) /2
2、 作臀 围线、
侧缝 线
3、计算腰省量及位置
4、侧缝起翘0.7cm、臀宽4-5cm
5、裙 原型完 成 省长: 后1112cm 前89cm 省垂直 于各自 腰节线
4-制图要领与说明
①裙子的收省原理 ②裙长、臀围、摆围的关系 ③为什么裙子的后腰缝线要低落1cm左 右 ④侧缝处裙腰缝需要起翘的原因
2-裙子纸样基本型与人体关系
裙 子 的 基 础 造 型
2-裙子纸样基本型与人体关系 省道意义:裙子由臀围收到腰围,需要去除的余量
余量 —省道
▲
▲
▲
▲▲
▲▲
▲
▲
▲
▲
▲
裙长
臀围
省道量:根据腰臀差量计算
共12个省:省道▲=[臀围-腰围]/12 其中:裙片上4个省,左右侧缝各1个省
2-裙子纸样基本型与人体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