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合集下载

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客货仓位,代客报关装货,代理水火保险,办理仓储堆栈,
欢迎监督,接受批评”等。从材料中能够获取的信息是 ( )
岳 麓 版 历 史
第二单元 ①中国近代航运业已经出现 ②轮船招商局业务范围较大
③列强垄断中国航运的局面彻底改变
④中国近代航运业发展深受西方影响 A.①②④ C.②③④ 【答案】 【解析】 A 列强垄断中国航运业的局面彻底改变显然 B.①②③ D.①③④
的第四计划中详加说明。孙中山提出的修筑铁路的计划非 常详备,准备修筑七大铁路系统。“西北”(实为北方)、 “西南”(实为南方)、“中央”等三大系统为纵向主干, 均起止于北方、南方、东方三大港,“东北”、“东南”、 “西北”(扩张)、高原等四大铁路系统,分布于东、南、 西、北四角,为横向辐射布局,并与三大主干系统连成一 体,从而形成一个内连全国,外通全球的网状体系。整个
国国门被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西方工业革命的成果
自然也随之而来,中国最初可以说是被迫接受了西方先进 科技的传入。然而西方科技的先进性是无法抗拒的,不管 中国愿不愿意,不可避免地卷入了世界科技快速发展的大 潮。中国传统的交通和通讯方式自然也不可避免地被先进 的交通和通讯方式所代替。
岳 麓 版 历 史
电车道而发展。”这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化进程的显著特
点是 A.以老城区为中心不断扩展 B.伴随交通方式的变化而发展 C.由城市周边的不断开发而发展 D.伴随工商业的发展而发展 【答案】 【解析】 B 由“沿河流”到沿“铁道线”再到“沿电 ( )
岳 麓 版 历 史
车道”,看出近代天津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第二单元 3.下图为中国近代上海轮船招商局的经营广告,其 上部文字为“宗旨:发展中国航运,促进对外贸易。预定
岳 麓 版 历 史

12.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13.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12.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13.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课题: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知识体系】【重难点解析】1.近代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①根本原因:西方的工业文明首先对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造成强烈冲击,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领域的变化共同影响的结果。

②具体原因:西方先进科技与西方自由、平等、民主思想的合力影响。

2.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①变化首先由通商口岸开始,逐渐向内地扩展。

这与帝国主义列强势力的深入路线相同。

②由于经济发展及风俗习惯存在极大差别,各地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平衡。

③中国的社会生活虽然变化,但始终保持着民族特色。

【巩固练习】1.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以下变化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的是:A.“竞尚洋装” C.西餐馆的出现B.“断发”与不缠足运动 D.西式洋房的出现2.中国传统的华冠儒服有着严格的等级规定,但从光绪三十一年起,清政府对传统的军服进行改革,陆续拟订了陆军、海军和巡警等新式服制。

这说明:①长袍马褂与西服革履并行相矛盾②民间服饰变革之风对官定服饰制度形成了巨大冲击③清政府主动顺应服饰变革的潮流④中西文化碰撞和交汇冲击着中国的社会生活A.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②④ D. ①②④3.西式服饰传入中国的时间是:A.鸦片战争以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C.太平天国运动以后 D.辛亥革命以后4.维新派人士发起女权运动的主要原因是:A .外国传教会的宣传 C .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B .民族危机的影响D. 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5.下列关于“断发”与不缠足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具有鲜明的反封建政治色彩B. 二者同时被取消C.“去辫”是中国留学生在西方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刺激下产生的D. 放足受外国传教会的极力宣传6.1930年,一人到广州玩耍,他不可能:A. 看到有人穿中山装B. 在西餐馆就餐C. 见一男士拖着长辫子D. 听到有人称呼他“同志”7. 中国近代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是A. 《申报》B.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C.《中国丛报》D.《绍文新报》8. 标志着中国无声电影历史结束的是A.《渔光曲》B.《定军山》C.《风云儿女》D.《歌女红牡丹》9. 近代以来,民众开始有了新闻观念具体是在A. 鸦片战争时期B. 洋务运动时期C. 太平天国时期D. 五四运动时期10.读报刊与看电影说明了近代文化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19世纪,中国出现近代报刊②太平天国运动后,报纸成为抢手货③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是《民报》④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的热情空前高涨⑤新文化运动以后,阅读报刊成为民众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清朝宣统皇帝溥仪退位后,仍住在紫禁城内。

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背诵8分钟
•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特点? •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影响? •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日常礼仪?婚礼 ?葬礼? • 以20世纪初为例,说明影响社会生活的因 素?
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课标: 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 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知识体系
趋势:推动近代化,但发展缓慢 (1).铁路 (2).水运(航运) (3).航空 (4).邮政 (5).电报电信事业
中国铁路发展史
时间 1876年 重大事件 英建泸淞铁路 自建唐胥铁路 结果及影响 赎回拆毁 中国人自建的第一条铁路
洋务派
1888年 1909年
宫廷铁路
京张铁路 铁路修筑权收归国有,但铁 路建设未转入正轨
人拉火车
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

民国
思考:探讨京张铁路修建背景?
国际: 国因: 交通: 西方工业文明传入;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抢夺路矿权。 中国人民掀起收回利权运动;清政府观念转变和支持。 速度快、动力快、费用低廉,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
(1).地域角度: (2).进程角度: 地区发展不平衡。 起步晚,发展缓慢;先个别试办,然后 政府推广。
(3).趋势角度:
带有殖民色彩,朝着近代化进程 发展。
探讨: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 进步给中国社会带来哪些影响?
1.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 念,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出行方式。 2.推动了近代化。 3.增强了中国同世界的联系。 4.促进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5. 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政治、经济侵略
以轮船招商局为例,探讨兴办条件?并分析其 影响? 条件: (1)西方工业文明传入。 (2)洋务运动推动。 影响: (1)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 (2)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3)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经济侵略,起到了分洋 利目的。 (4)没有实现自强、求富目的,是封建官办企业。

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课件(岳麓版必修1)

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课件(岳麓版必修1)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②①③④
D、③①②④
(二)电报电信事业的发展
_1_8_7_7_年,福建巡抚在台__湾___架设第一条电 报线,成为中国__自__办_电__报__的_开__端__.仅短短数年, 电报线遍及各省,__民__用_电__报___也普遍开展.
盛宣怀
电报总局迁移上海后的办公处所 (位于今上海外滩中山东一路)
古代官府传递公文
往往靠“马上飞递”,一 般就是日行300—800里。
何为驿传?
用马传送称“驿”
用车传送称“传”
(一) 近代中国邮政业的发展
问:下列对于我国近代邮政发展过程中有关 事件排序正确的是 ①中国首次参加万国邮联大会 ②清政府设立邮传部 ③中国“大清邮政局”宣告成立 ④外国在华“客邮”一律撤销
旧式沙船(流行于长江流域, 平底,甲板宽敞。船舷采用多根 大掳,从船首直压船尾,增强整 体结构强度。这种船在沙滩上搁 浅时不易损坏或倾覆。)
英国太古轮船 公司的“长沙”轮
(1)兴起

代 19世纪70年代,洋务运动民用工业开始兴起
水 标志:1_87_2_年_轮_船_招_商_局_的_成_立。
运 的
(2)清末的发展
问2:那铁路在我们中国的发展情况又是怎样呢?
19世纪70年代—19世纪末(甲午战争之前)
中国境内第一条铁路是_英__国__商__人__于 _1_8_7_6__年 非法修建的___淞__沪____铁路。
吴淞铁路在江湾附近压死一人,迷信风 水的人说这条铁路会破坏上海的风水,要求 清政府干涉。结果清政府把铁路给拆除了, 机车和车辆沉入江底。
国营招商局 的“新铭”轮
国营招商局的 江轮“江裕”号
1930年,国民政府将其改为国营;1932年归 属交通部,从此成为国民党四大家族垄断航 运的机构。

《第三节 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同步训练)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_鲁教版_2024-2025学年

《第三节 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同步训练)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_鲁教版_2024-2025学年

《第三节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随着交通运输方式的变革,以下哪个变化最直接地体现了交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A. 城市人口向市中心集中B. 城市用地向郊区扩展C. 城市商业中心向交通便利的地方迁移D. 城市绿化带面积增加2、通信技术的发展对地理信息传递的速度和质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A. 速度变慢,质量下降B. 速度加快,质量提高C. 速度不变,质量不变D. 速度下降,质量提高3、下列哪种通信方式改变了传统的通信模式,使得信息传递更为迅速和便捷?A、邮政系统B、电话通信C、无线电广播D、互联网4、交通与通信的发展对以下哪个方面影响最小?A、经济增长B、文化交流C、就业机会D、养殖业规模5、题干:下面哪项交通方式最有利于发展物流业?()A、铁路B、公路C、水路D、航空6、题干:以下哪个通信方式可以长时间传递信息?()A、电话B、手机C、无线网络D、邮政7、以下哪个选项不是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A、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B、加剧了环境污染C、促进了经济全球化D、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8、下列关于交通线路布局的叙述,错误的是:A、交通线路布局要遵循经济效益原则B、交通线路布局要遵循安全原则C、交通线路布局要遵循自然条件原则D、交通线路布局要遵循文化原则9、我国高铁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提高了出行效率。

截至2021年,中国高铁运营里程已经位居全球首位。

请问,中国高铁线路最长的铁路是哪一条?A、京沪高铁B、京广高铁C、哈大高铁D、兰新高铁 10、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使得信息传递更加便捷快速。

请问,下列不属于现代通信技术的是:A、电子邮件B、传统的书信C、微信交流D、视频通话11、我国高速公路的修建与发展对区域经济起到了什么作用?A. 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B. 工业化进程加快,促进产业升级C. 交通运输便利化,提高物流速度D. 劳动力流动加剧,带来人口红利12、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手机通信取代了固定的电话通信B. 电话通信更加不方便,因为通信设备更小、更便携C. 互联网通信整体上取代了传统通信D. 传统通信手段和互联网通信并存,各有优势13、题目:以下哪项不属于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A. 交通运输效率提高B. 人口流动增加C. 城市规模扩大D. 地理环境恶化14、题目:在交通运输与通信发展过程中,以下哪项不是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A. 交通运输网络布局B. 通信技术进步C.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D. 生态环境保护15、下列哪项不是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A、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B、促进了经济的发展C、增加了城市的污染D、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16、以下哪种交通方式最能体现高速和便捷的特点?A、自行车B、火车C、飞机D、电车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3课交通与通讯变化

13课交通与通讯变化


铁路

艰难求生 清朝末年和民国时期: 近代航运业出现但艰难 清朝末年和民国时期: 近代航运业出现但艰难求生
尝试: 冯如——中国第一架飞机 尝试:1909 冯如 中国第一架飞机 起步: 1918年 起步: 1918年
水上飞机
通 讯

大清邮政局“ 清末: 外商设”领事邮政代办处” 1896”大清邮政局 清末: 外商设”领事邮政代办处”; 1896 大清邮政局“ 民国: 1913年撤驿站 1920年参加万国邮联大会 撤销外国”客邮’ 民国: 1913年撤驿站 1920年参加万国邮联大会“撤销外国”客邮’ 年参加万国邮联大会“ 清末: 自办电报开端:1877年 清末: 自办电报开端:1877年 台湾 民国:发展缓慢 民国:发展缓慢
----陈旭麓 陈旭麓
这种变化是缓慢的,但足以说明当时的社会还是有所进步的。 这种变化是缓慢的,但足以说明当时的社会还是有所进步的。
类 别 项目发ຫໍສະໝຸດ 展 历 程传入: 传入: 自建 铁路 缓慢 发展
1876年 英商 淞沪铁路 1876年,英商—淞沪铁路 1881年 第一条铁路—1881年 第一条铁路 -唐胥铁路 1888年 1888年 宫廷专用铁路落成 1909年 1909年 京张铁路建成 到1911年90%铁路由外国修筑并控制 1911年90%铁路由外国修筑并控制 民国以后始终没有进入正轨 民国以后始终没有进入正轨
二、聚焦个案:探究近代交通与 聚焦个案: 通讯的发展
情境创设三: 情境创设三:阅读以下情景材料说出近代
交通与通讯发展缓慢的因素? 交通与通讯发展缓慢的因素?
• 材料1. 材料1. • 英国人杜兰德铺设了一里多长的小铁路 英国人杜兰德铺设了一里多长的小铁路……手持冷兵器的士 手持冷兵器的士 小铁路 手持冷兵器的 直奔短短的火车道。 一声令下, 兵,直奔短短的火车道。“拆——” 一声令下,雄赳赳大怪 物轰然倒 余下的只是杜兰德一脸茫然的表情。 茫然的表情 物轰然倒地,余下的只是杜兰德一脸茫然的表情。 1876年 清廷用28.5万两白银将怡和洋行修建的从上海到吴 1876年,清廷用28.5万两白银将怡和洋行修建的从上海到吴 28.5 淞的铁路购 而后拆除 掷入大海 拆除并 大海?! 淞的铁路购回,而后拆除并掷入大海?! 清政府只准许唐山至胥各庄的铁路以骡马曳引车辆。 清政府只准许唐山至胥各庄的铁路以骡马曳引车辆。世人称 骡马曳引车辆 马车铁路” 为“马车铁路”

高中历史 第14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课件 岳麓版必修2

高中历史 第14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课件 岳麓版必修2

(二)水运的发展(编写水运发展史) 水运的发展(编写水运发展史)
1、鸦片战争前后,外国轮船往来穿梭于中 、鸦片战争前后, 国内江和外海。 国内江和外海。 2、1872年,近代中国第一家轮船公司--轮船 --轮船 、 年 近代中国第一家轮船公司-- 招商局正式成立,标志中国新式水运业的诞生。 招商局正式成立,标志中国新式水运业的诞生。 3、1900年前后,民间兴起的各种轮船航运 、 年前后, 年前后 公司近百家,但在列强的压制下求生艰难。 公司近百家,但在列强的压制下求生艰难。 4、卢作孚与民生轮船公司 、 由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 由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 说明: 水运业发展也不平衡。 说明: 水运业发展也不平衡。
导入语
西风东渐,西方先进的交通工具、通讯 西风东渐,西方先进的交通工具、 手段逐渐传入中国, 手段逐渐传入中国,使中国的交通和通讯 发生了巨变。 发生了巨变。由于西方列强的压制和战乱 的环境,在艰难曲折中发展。 的环境,在艰难曲折中发展。新式交通和 通讯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通讯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三)中国近代航空业的发展
1、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提出“航空救国”的主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提出“航空救国” 张。 2、飞机设计师冯如 、 3、1918年,福建马尾造船厂的海军飞机工程处 、 年 开始研制水上飞机。同年,北洋政府设“ 开始研制水上飞机。同年,北洋政府设“筹办航 空事宜处”先后拟订民航线路。 空事宜处”先后拟订民航线路。 4、1920年,京沪线上的京津段试飞成功。随 、 年 京沪线上的京津段试飞成功。 后发展很快。 后发展很快。 5、日本人、美国人在中国建立的两家航空公司。 、日本人、美国人在中国建立的两家航空公司。 6、1949年,中国各航空公司总共拥有 架各种 、 年 中国各航空公司总共拥有70架各种 型号的飞机,航线总里程近8万千米 万千米。 型号的飞机,航线总里程近 万千米。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精品课件5: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精品课件5: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⑤清末四大小说期刊是《_小__说__林__》《月月小说》《绣像小 说》《新小说》。
⑥维新运动中,报纸成为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__政__治__斗__争__ 的武器。
⑦___新__文__化__运__动___后,阅读报刊成为民众生活的重要内容。
(2)电影: ①19 世纪末期电影传入中国,迅速成为民间喜闻乐见的新 式娱乐活动。 ②1905 年摄制的《_定__军__山____》,是中国人第一次尝试拍摄 影片。 ③1913 年的《___难__夫__难__妻___》是中国第一部故事影片。 ④1931 年,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摄制完成。 (3)作用:近代报刊和电影以丰富的内容和生动直观的形 象,及时传播时事信息,娱乐生活,促进了科学知识的普及, 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6.交通近代化的影响: (1)促进经济发展,改变人们的通信手段和出行方式,一定 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2)大大增强了中外联系,促进了经济与社会发展,使人们 的生活多姿多彩。
1.西式服饰传入中国,引发服饰变革,但并没有完全取代 中式服饰,而是中西服饰并行。
2.允许人们自由剪发的最早时间是清朝末年,而不是辛亥 革命后。
景;以“挑战与应对——百年来汉语的变迁”为主题,对表进 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 和分析逻辑清晰)
解析:时代背景:根据材料中提到的“20 世纪10 年代” 和《新青年》可以推断出1915 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 由此出发去思考,可以考虑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之一,即主张 否定传统文化来宣传西方新文化,由此出发得出答案即可。解 读:需要从材料提供的汉字出现新词汇的角度来提取出汉字面 临的挑战与应对,说明汉字的发展演变是与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同步进行的,与时俱进使得汉字和汉语不断焕发生机和活力。 例如,从音译外来词可以得出我们汉语发展过程一直在关注西 方文化;从繁体字到简化字的变化可以得出我们汉语和汉字在 不断地自身进行革新;从音译外来词到孔子学院则可以得出我 们在学习外来文化的同时也在不断输出我们的文化,扩大汉文 化的影响等。只要言之成理,表达符合逻辑即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中国人对铁路的
态度如何?理由是什么?
由此你可以得出什么认
识?
精选ppt
4
活动与探究
根据上述内容,总结解放前中国铁路事业 发展的特点,并思考出现这些特点的原因。
精选ppt
5
2、近代铁路事业发展的特点及出现原因
特点:起步晚,发展缓慢,分布不平衡; 被帝国主义控制和掠夺;地方保护主义色 彩浓厚
原因:中国的贫穷落后;观念保守;列 强把修建铁路作为资本输出、控制中国 经济命脉的方式,掠夺路权。
铁路发展原因、状 况
铁路建设成就 1.中国境内的第一条铁路
铁路开始出现,但 受到阻挠。
——淞沪铁路(1876,上海吴淞)
2.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
——唐胥铁路(开平胥各庄) 3.自建的宫廷专用铁路 ——紫光阁铁路(1888)
列强争夺在华铁路 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
修筑权,修铁路成 ——京张铁路
为中国人救亡图存 的强烈愿望。
精选ppt
6
二:近代中国水运业的发展
➢中国早时的水运主要靠沙船承运。鸦片 战争后,中国的水运方式发生了变化。 概述中国近代水运业的发展历程。
1.鸦片战争后:外国轮船逐渐挤占了中国 航运业。
2.洋务运动期间:水运交通的近代化开始 起步。
✓新式水运业诞生的标志:近代第一家轮 船航运公司——轮船招商局(1872年)
精选ppt
13
知识卡片:唐朝诗人杜甫的首诗“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古代烽火台是一种传递军情的重要 方式,此外,中国古代的通讯方式还有哪些?
达古
到人
传利
递用
情烽报火和台Fra bibliotek示燃精选ppt
警 烧14

飞鸽传书
精选ppt
15
驿传制度是我国古代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 古代重要的通讯手段。是在政府掌管下,利用固有道 路或开辟专门要道并设置馆舍、驿站、人员、车马, 并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规定。
情境二:庚子之变(指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后,结束了 西逃的慈禧太后乘着她一再反对的火车回到紫禁城,此后, 清政府终于开始修建自己的铁路。
情境三:京张铁路通车后,沿线出现了“昔日骆运货物, 皆为铁路所揽”局面。山西的皮毛制品出口增加,1909年 通过天津出口的商品价值较1908年大幅增加。
情境四:“火车一响,黄金万两,火车一开,吃穿都来。” 成为人们的口头禅.
毛, 除了官办的轮船招商局为规模最大外,
其中较大的有卢作孚的民生实业公司,虞洽
卿的宁绍轮船公司,杨管北的三北公司等。
精选ppt
8
毛泽东曾指出,在中 国有“四个不能忘记的实 业界人士”,他们是搞重 工业的张之洞,搞化学工 业的范旭东,搞交通运输 业的卢作孚,搞纺织业的 张謇。
卢作孚
(1925年创办民生轮船公司)
中国古代驿站
古代官府传递公文 往往靠“马上飞递”,一 般就是日行300—800里。
精选ppt
16
何为驿传?
用马传送称“驿”
用车传送称“传”
精选ppt
17
1、近代中国邮政业的发展
(1)晚清: A、列强开办“客邮“:鸦片战争后,通商
口岸,领事邮政代办所。 B、中国人正式开办近代邮政:1896年,
“大清邮政局”宣告成立,后又设邮传部。 (2)民国:1913年,北洋政府裁撤全部驿 站;1920年,中国首次参加万国邮联大会;
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精选ppt
1
一、铁路交通的发展
问1:铁路最早是在哪个时期出现的? 第一次工业革命 问2:那铁路在我们中国的发展情况又是怎样呢?
精选ppt
2
1、近代铁路的发展历程
历史时期 19世纪70年代— 19世纪末 (甲午战前)
19世纪末—1911 (甲午战后)
1912—1949 (民国时期)
材料二:当史蒂芬孙发明的火车将要在我国开辟运输新纪元的 时候,朝廷的大臣们却害怕这惊天动地的火车头会震坏了“皇 陵”的风水,竟指令用马匹来拖拉,结是演绎了一出世界铁路 历史上绝无仅有的“马拉火车”的笑话。
材料三:宫廷铁路落成后,慈禧迷信风水,害怕火车汽笛声 会破坏京城“气脉”不用蒸汽做牵引动力。每车以内监四人 拖拉。
数年后,撤销“客邮”。
精选ppt
18
2.近代电报电讯业的发展
(1)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1877年, 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 (2)民国时期:因战乱频仍发展缓 慢,30年代情况发生改变。
精选ppt
19
综合探究:近代交通与通讯变化的影响
情境一:1882年,顺天乡试发榜,《申报》记者以快马将 两江地区(江苏、江西、安徽)的中式名单送到天津,再 用电报传到上海,次日见报,江南士子仅隔24小时就获知 考试的结果。
精选ppt
11
1、历程:
(1)航空事业的起步:福建马尾海军飞 机工程处研制水上飞机(1918)
(2)民航业开始发展:北洋政府“筹办 航空事宜处”拟订以北京为中心的五大 民航线路。
2、特点:近代航空业起步较晚,并且
发展十分缓慢。
原因:因为旧中国经济落后,发展
航空业十分困难。
精选ppt
12
• 四、近代中国邮政电报业的发展
(1909,北京张家口,詹天佑)
各条商路修筑权收
归国有,但由于政 治动荡、社会经济 凋弊,铁路建设未
1.杭江铁路(杭州椒江) 2.同蒲铁路
入正轨。
精选ppt
3
材料一:吴淞铁路在江湾附近压死一人,迷信风水的人说这条铁 路会破坏上海的风水,要求清政府干涉。结果清政府把铁路给拆 除了,机车和车辆沉入江底。
精选ppt
20
➢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给中 国社会带来哪些影响?
1.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模式; 2.一定程度地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3.增强了中国同世界的联系; 4.促进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3.清末及民国期间:民办轮船航运公司在 列强联手压价、竞精选争ppt 排挤中艰难求生。 7
民国时期的水运
根据1936年中华民国交通部数据显示,
当时航政局登记有案的各式轮舶有749艘,排
水量532,723吨,其中钢壳船236艘,铁壳船
178艘,木壳船235艘,另有111艘不详。
当时中国人自己经营的航运公司多如牛
精选ppt
9
近代中国水运的特点
•①中国近代新式水运业的控制权始终 在列强手中,中国民办轮船航运公司 始终在列强联手压价、竞争排挤中艰 难求生; •②由于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 近代水运发展也不平衡。
精选ppt
10
三、近代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
• 思考: • (1)近代航空业发展的历程。 • (2)近代航空业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 • 分析其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