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导游词
天鹅之城——三门峡

←仰韶文化 ↑虢国文化 →老子《道德经》
经济
2011年三门峡市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62.92亿 元,人均GDP47664元,位居全省第二在中部城市位居前列。
姚崇(公元650年-721年 )
资源
Add your title
黄(金)、白(铝)、 Add your title Add your title 铝矾土总储量达 1.3亿吨,是国内外 专家公认的全国最好 的高铝耐火原料基地; 原煤储量达26.9亿 吨。 三门峡西的温塘温泉日 排水量达6000吨,水温 高达62℃,内含42种对
三门峡地理位置
三门峡地处中原豫、晋、陕三省交界处,豫 西重镇,东与千年帝都洛阳市为邻,南依伏牛山 与南阳市相接,西望古城长安,北隔黄河与三晋 呼应,是历史上三省交界的经济、文化中心。
←三门峡地示意图 ↓三门峡市区示意图
行政区划
• 三门峡辖1区、3县、代管2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湖滨 区。
• 三门峡市 面积10309平方千米,人口245万(2011年)
谢
谢!
教育
(一)基础教育 共有学校1269所,其中普通高中21所、普通初中149所、 小学917所、幼儿园179所、特教3所;在校生406216人, 其中普通高中55769人、普通初中119915人、小学 190013人、幼儿园40519人;教职工25419人,其中专
任教师21978人。 (二)职业教育
交通与医疗卫生
国家东西铁路大动 脉郑西高速铁路客 运专线,欧亚大陆 桥陇海铁路,我国 三门峡市中心医院 、三门峡市中心医 院细胞移植中心
【写景】美丽的三门峡

【写景】美丽的三门峡三门峡,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是一座美丽峡谷风景区,素有“峡南有三峡,峡北有三门”之称。
这里山峦叠嶂,河流穿行,峡谷陡峭,景色壮美。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美丽的地方,感受一下三门峡的风光。
从远处望去,三门峡地区群山连绵,密林覆盖,气势磅礴。
山顶上的云雾飘荡,给整个景色增添了些许神秘感,仿佛便是进入了仙境。
盘旋在山间曲折的盘山公路也让人心旷神怡,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在山脚下,青翠的树林和郁郁葱葱的草地点缀在岩石之上,水清澈透亮的三门峡水域拍打着岩石,发出悠扬动人的声音。
清新的空气,清澈见底的水域,美丽迷人的风光令人心旷神怡,心无杂念。
峡谷内,千姿百态的奇石嶙峋,斑斓多彩的山花烂漫,古老的寺庙和瀑布,白鹭飞翔的湖面上,一切都给人一种恬淡宁静、灵活多变的感觉。
仿佛时间在这里凝固了,一切都那么美好。
爬上峡谷,登临山巅,就能更加清晰地领略到三门峡的壮丽景致。
山下的湖水宛若一面碧绿的镜子,湖面波光粼粼,仿佛天空也在湖里映照,令人心旷神怡。
山上草木葱茏,烂漫斑斓的花朵散发着迷人的芬芳,如诗如画。
此时此刻,站在山巅,望着遥远的山脉和峡谷中的湖水,内心不禁涌起一股豪情壮志,希望能够永远留在这美丽的地方。
但悠长的风啸,夕阳西下,渐行渐远,不得不离开这片美丽的天地。
三门峡,不仅有着壮美的自然风光,更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
这里有着6000年的史书记载,丰富的文化底蕴,丰富的历史积淀。
尤其是有着灿烂的商周文化、秦汉文化、唐宋文化等。
历史遗迹也是随处可见,不论是千年古刹,还是民俗风情,都展示着三门峡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这片土地上,还有着许多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如一年一度的七里台古战场纪念活动,涧沟村的石板戏表演等。
这些都是三门峡文化的瑰宝,为这座美丽的城市增添了浓厚的人文气息。
夜幕降临,星空灿烂。
此时的三门峡,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远处灯火阑珊,渐行渐远,渐行渐远,不断融入了这座美丽的城市。
整个城市在夜幕中变得更加神秘而美丽。
【写景】美丽的三门峡

【写景】美丽的三门峡三门峡位于河南省西部,是一座美丽的风景名城。
这里有雄伟壮观的黄河大峡谷,有险峻奇特的太行山脉,有丰富多彩的人文历史,是一片充满魅力的土地。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黄河大峡谷上时,整个大峡谷就仿佛笼罩在一片金色的光芒中。
远远望去,黄河蜿蜒曲折,夹在两山之间,壮美非凡。
黄河大峡谷走出黄河大坝,绿水青山相依相伴,映衬着蓝天白云,犹如一幅精美的画卷。
黄河大峡谷气势磅礴,让人感叹大自然的神奇鬼斧神工。
站在峡谷之中,远处的山峰如画,近处的水流如歌,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傍晚,太行山脉的余辉照在黄河大峡谷上,宛如一幅壮丽的油画。
太行山脉起伏连绵,如一条巨龙盘踞在大地之上,雄壮挺拔。
太行山脉的风景千姿百态,有陡峭高耸的悬崖峭壁,有奇岩怪石,有清澈碧绿的山泉溪流,更有影壁千米的绝壁峡谷,这些风景都让人流连忘返。
太行山脉以其雄奇秀美的景致和独特的风土人情吸引着无数游客。
三门峡不仅有雄伟壮美的自然景观,还有丰富多彩的人文历史,独有的地域文化更是让人驻足。
三门峡是中国黄河流域著名的文化古城,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
三门峡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摇篮之一,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其中尤以豫西古传统建筑、太山文化、关山文化受到人们的追捧。
三门峡还有着丰富的文学资源,以司马迁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与黄河文化有机结合在一起。
傍晚时分,三门峡的夜色渐浓,原来繁华的街道也变得寂静,灯火通明,古老的城墙在夜晚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宁静而神秘。
漫步在古老的街道上,古色古香的建筑错落有致,一派江南水乡的风格,仿佛穿越回了那个古老的时光。
沿街的夜市灯火辉煌,美食小吃、手工艺品应有尽有,吸引了众多游客。
夜晚的三门峡,是五光十色的夜市。
各种小吃摊贩灯火辉煌,人群熙攘,猜拳猜牌的人群声声笑语、小贩阵阵吆喝声,让人仿佛置身于商业的海洋之中。
夜晚的三门峡,不仅有着美丽的自然风景,更有着浓郁的人文气息。
三门峡的美丽,还体现在她那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文化艺术上。
导游资格证考试面试导游词河南三门峡函谷关

三门峡函谷关景区朋友们,现在我们就位于函谷关景区的大门口,函谷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年代最早的军事要塞,而且是道家鼻祖老子著写《道德经》的地方,因而被誉为“千古雄关,道家之源”,门额上“道家之源”这四个大字即是前任中国道教协会会长玉溪道人亲笔题写的,权威界定了函谷关在道教文化中的地位。
今天我们的参观分为太初宫、函谷关两大部分,首先我们来参观第一部分—太初宫。
太初宫是为了纪念老子当年在此著写五千言《道德经》而修建的。
所谓太初在道教中指天地最初形成的元气或最初形成的状态。
各位游客,请看前面这座青灰色门楼,它叫朱雀门。
上面雕有两只似凤非凤,似鹤非鹤的鸟雀,其为朱雀,它是中国道教四种护卫神之一,与青龙、白虎、玄武合称为四灵,它们来源于古人对自然崇拜中的星辰崇拜,本属于28座星宿,到了战国以后,逐渐根据其形状和方位的不同划分为四灵,分别镇守东、西、南、北四个方位,我们常说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就是这个意思.朱雀迎门有开门吉祥之意,在此先预祝各位游客吉祥如意。
据史书记载,当年函谷关关令尹喜善观天象,精通易经。
一天,尹喜登上一个土台,发现东方有一团紫气升起,知道有圣人要从函谷关经过,于是沐浴更衣,静静等候。
不久果然有一位皓首长髯的老者,骑着青牛,从东方徐徐而来。
他就是周朝的柱下史老子,因为看到周室衰微,朝政废弛,便决定经函谷关到西域隐居。
尹喜盛情款待了老子,恳请其著书立说,老子很高兴的接受了尹喜的挽留,著就了彪炳后世的五千言《道德经》。
"紫气东来"的成语就源于此。
后人为了纪念此事而修建了瞻紫楼,又叫望气台。
现在我们来到了景区中最高一部分——鸡鸣台。
鸡鸣台又叫田文台,田文就是战国时期四君子之一孟尝君。
据《史记》记载,公元前299年,秦昭襄王将齐国孟尝君招入秦国立他为相,后来听信手下谗言又要杀孟尝君,这时孟尝君的一个门客就用“狗盗”之术进入秦宫,偷得当初已献给襄王的千年宝贝白狐裘,贿送给襄王夫人,换得通关文书。
美丽三门峡 演示文稿

潇洒白衣抖落一地诗情,引颈高吭歌出陕州风情。从遥远的西坡利亚翩然 而至的白衣仙客,给古老的陕州大地又增添了一抹浪漫的画意。它的到来使这片 土地灵动飞扬起来,它的到来使古陕州的天空华彩异常。它的到来给我们这座黄 河岸边的北方小城有了一个浪漫的名字—天鹅之城。
地坑院是豫西一道独特的民居风景线,被称为地平线下的村庄。它是人类远古穴居形 式的延续,是研究民居的活化石。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地坑院不仅给豫西人民提供了舒 适的居住空间,它更在久远的岁月里积淀下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如今,它已是我们三门峡 地区一道别具特色风景,散发着无穷的魅力,彰显着古陕州的动人风情,吸引着海内外游 客纷至沓来的追慕脚步。
悠悠禅院传来涤荡尘嚣的钟声,袅袅檀香唤醒浊世苦难众生。坐落于西里村 熊耳山下的千年禅院空相寺。是禅宗初祖达摩坐化涅槃之地,被称为禅宗祖茔。 它潜藏于山岭深处,却名闻华夏,它置身世外却彰显了古老陕州大地源远流长的 中华文化。
函谷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因关在谷中,深 险如函,故称函谷关。这里曾是战马嘶鸣的古战场,素有 “一夫 当关,万夫莫开”之称。这里又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老子 著述五千言《道德经》的地方。千百年来,众多海内外道家、道 教人士都到这里朝圣祭祖。
随着万里黄河第一坝而崛起的新兴城市三门峡,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 在中原崛起的呦呦号角声里,如今已展现出了靓丽的青春姿容。厚重的黄河文化 滋育着它,古老的华夏文明濡染着它。风情万种的自然景观,厚重异常的人文景 观无不彰显着这座新兴城市的无穷魅力。我们走在陕州大地,感受着美景,我们 在白天鹅的歌声里带着开心的微笑幸福的生活如花儿一样倾情盛放。
黄河水如同一群在狭窄的峡谷里奔腾的骏马,挤在河滩中间那条只有五六十米宽的 河道里直泻而下。古桑干河,银波泛泛,晚霞蒙蒙。 淮河像一条翡翠缎带,在中原大地 金黄色的地毯上飘过;又像一条碧绿的玉带,紧紧系在巨人的袍子上。小河洋溢着满河 的春水,带着来自上游的残冰碎块,高兴地流淌着。每一个小小的漩涡,都是一片笑意, 蓝天白云,和两岸初春的嫩绿,流动着柔和欢快的声音啊!
我的家乡 三门峡

函谷关
函谷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 谷关。这里曾是战马嘶鸣的古战场,素有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这里又是我 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老子著述五千言《道德经》的地方。千百年来,众多海内外道 家、道教人士都到这里朝圣祭祖。
虢国墓地
虢国墓地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河南三门峡市区北面的上村岭,是周代诸侯 虢国国君及贵族墓地。整个墓区面积达4万平方米,共发掘出各类贵族墓234座,车马坑 60多座,出土珍贵文物达1万多件。其中两座国君墓中出土了很多的珍贵的一级文物,如 有“华夏第一剑”之称的玉菱铜芯剑、精美华丽的“缀玉面罩”等。虢国墓地的发现填补 了我国西周考古史上的空白,为研究当时的文化经济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美丽风光
三门峡大坝 蛤蟆塔 函谷关 虢国墓地
南省三门峡市区东北部。三门峡大坝北 邻山西省,西邻陕西省,被人们称为豫 西“金三角”。三门峡大坝距市区不足 20km,工程于1957年4月破土动工,仅 用了约4年时间就使大坝主体工程基本 竣工。三门峡大坝是我国在黄河干流兴 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三门峡 大坝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坝”。
天鹅之城-三门峡
历史文化
名字的由来
地处黄河流域母亲河南岸的三门峡市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先民们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成为华夏浩瀚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历史文化对于推进历史的前进乃至当今社会各个方面都产生了 重要及其深远的影响。仰韶文化、虢国文化及由老子《道德经》衍化而来的道家、道教文 化便是这诸多历史文化的典型代表。 相传大禹治水,使神斧将高山劈成“人门”、“神门”、“鬼门”三道峡谷,河道中 由鬼石和神石将河道分成三流,如同有三座门,三门峡由此得名。
【写景】美丽的三门峡

【写景】美丽的三门峡浩瀚的黄河之滨,有一座被誉为“黄河明珠”的城市——三门峡。
这座城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地处黄河中游,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被誉为“黄河生态屏障”。
它不仅有壮丽的自然风光,也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因此成为了旅游胜地。
下面,请跟我一起领略美丽的三门峡吧!一、黄河壮美风光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流,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三门峡最大的自然景观。
黄河两岸,险峻的崖壁、冲天的瀑布、滔滔不绝的河水、形态各异的岛屿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其中,最著名的景点莫过于熙岸洞。
这是一个天然的石灰岩溶洞,洞内水流潺潺,奇石林立,景色壮观。
二、丰富的历史文化三门峡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中原文化和川陕文化的交汇地。
这里曾是殷商文明的发源地、周原文化的发祥地。
古时,三门峡也是兵家必争之地,留下了很多战争遗迹。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古代著名战争之一的巨鹿之战,这场战争中两个军队马跃檀溪,被封为七大绝境之一。
三、风景秀丽的旅游胜地三门峡拥有众多的旅游景点,其中最著名的是伏羲庙。
这是一座集伏羲文化、传统建筑、山水风景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被誉为“黄河第一名胜”。
伏羲庙内的建筑精美,环境清幽,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一种宁静安然的氛围,还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景色。
除此之外,三门峡还有很多美丽的景点,如护国寺、庙峪关、徐霞客故居等,每一处景点都有着自己的特色和美丽。
四、美食文化三门峡的美食也是非常有名的,尤其是豫北菜系,特点是清淡、爽口、清香。
其中最著名的有焦油酱、黄河壳子、三门峡羊肉汤等特色美食,更是让人流连忘返。
历史壮观,文化丰富,旅游胜地,美食文化,这就是美丽的三门峡。
如果你还没有来过这里,赶紧来一次吧,相信你一定会因它的美丽而流连忘返。
介绍三门峡的解说词

介绍三门峡的解说词
大家好,欢迎各位来我的家乡三门峡观光旅游。
三门峡市位于河南省西部,北依中原,南临关中,东连陇海,西接关中平原,被誉为“华夏之魂”、“黄河明珠”。
总面积18400平方公里,人口85万人。
全市辖渑池、义马、湖滨三县及三门峡经济开发区、陕州区、豫西山区3个县级行政单位。
我们的三门峡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主要工业有有色金属矿、非金属矿、机械制造等。
有色金属矿主要有:黄金、锑、钼、铅等;非金属矿主要有:石灰石、石膏等。
机械制造主要有:汽车制造和摩托车制造等。
我们三门峡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
早在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三门峡就有先民生息繁衍;夏商时期,三门峡就是西周王朝的京畿重地和商朝的朝贡地;东周时,三门峡又是秦国东进中原的必经之地。
公元前473年,西周亡于秦。
公元
前256年,秦国将崤山以东的地区划为十五郡;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今三门峡设立了函谷关。
—— 1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门峡导游词篇一:20XX河南最新导游词(内部)黄河小浪底(沿途)各位游客:大家上午好,欢迎您来到河南参观游览。
我是您此次中原之行的随团导游员,我姓王,大家可以叫我小王。
我身边的这位是司机张师傅,接下来的几天将由我和张师傅陪大家一起度过,旅途中如果你有什么要求请尽管提出,我们一定会为你提供最诚挚的服务。
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保持车内卫生,在这里预祝大家玩得开心,游得尽兴!接下来我把咱们今天的行程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现在从郑州出发大约两个半小时到达黄河小浪底景区,中午在景区用餐,下午五点左右返回郑州,今天的行程就简单的为大家介绍到这里。
随着旅游车缓缓驶出郑州火车站,我们已经到了郑州最繁华的商业地段。
现在,请往您的右手位方向看,这就是郑州的标志性建筑二七纪念塔,它是为了纪念1923年京汉铁路大罢工和二七烈士而建造的,周围的这一代就是二七广场了,是郑州著名的商业圈,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郑州亚细亚为代表的各路商家在这里逐鹿中原,演绎了一场轰动全国的商战,郑州商业发达,素有商城之称。
不仅如此,郑州也是一座古城,它传承了3600年的古老文明,20XX年,被中国古都协会确认为中国第八大古都。
好了各位团友,说话间我们已经来到了孟津县境内,孟津县位于河南省中西部丘陵山区,孟津处于中西部连接的枢纽地带,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桥头堡。
国家大型水利枢纽小浪底工程因为位于孟津县的小浪底村而得名,正在建设的大型反调节水库西霞院工程因位于该县的西霞院村而得名,两大工程的建设,给县域经济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会。
同时孟津的文化积淀也非常深厚孟津是一个具有四千多年文明史的历史文化名县,是龙马负图之处,伏羲画卦之所。
八百诸侯会盟、楚霸王绝河亡秦、等历史上许多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事件都发生在孟津。
西汉大文学家贾谊、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等历史名人都曾出生或生活于孟津,成为孟津历史的骄傲。
洛阳是13朝古都,有6个朝代建都在孟津,故有“千年帝都半孟津”之说。
古人以“生在苏杭,葬在北邙”为荣,孟津的北邙山上有全国最大的皇家陵园和古墓葬群,堪称“地下博物馆”。
那么我们今天要参观的黄河小浪底风景区就位于孟津县,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河南省”三点一线”旅游的重要景点。
两岸皆属山区丘陵,主要山脉有南岸秦岭山系的崤山、韶山和邙山,北岸有太行山系的王屋山,地跨洛阳、三门峡、济源三市,景区总面积1262平方公里(其中水面296平方公里),全长175公里。
由小浪底大坝、荆紫山、八里峡、三门峡大坝四个片区,13个景区,113个景点组成,黄河小浪底水库下闸蓄水后,形成了”北方千岛湖”的壮观景象,是河南省以黄河中下游水利枢纽工程峡谷河流为主要特色,体现黄河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的大型山岳湖泊型风景区,是开展观光度假休闲旅游的最佳场所。
一路走来一路聊,说话间我们的汽车就要驶入景区停车场了,在到达景区之前给大家提几点注意事项:第一是时间问题,在景区游览的时候,请您严格遵守时间的安排,我们努力做到一个人也不能少,少一个人也不行。
第二是安全问题,为了您的安全,请做到“走路不观景,观景不走路”。
第三就是请您做景区的文明代言人,文明旅游从我做起,做文明游客。
好了,景区的停车场到了,请记住我们的车牌号码和停车位置,我们的车牌号是豫a50588,请拿好随身物品,随我下车。
(1330)景区讲解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看到的堤坝就是小浪底大坝了,全坝高280米,南起邙山,北连王屋山,坝体总长16667米,是目前我国江河上修建的一座最大的土坝。
库容量1256.5亿立方米,水域面积296平方公理,装机容量180万千瓦,平均年发电量5l亿千瓦时。
其工程结构异常复杂,施工难度亦非寻常,所有泄洪排沙和引水隧洞共16条,纵横交错的蜂窝状洞室巨大而又复杂,堪称世界之最。
在土石大坝下,有70米厚的沙卵石,为防止泄漏在坝下筑起了一道坚固的混凝土防渗墙,是目前我国最深的防渗墙,人们称其为”地下长城”。
工程完成后,下游防洪标准从60年一遇提高到1000年一遇,解决了对下游的洪水威胁。
同时每年可增加供水量40亿立方米,改善黄河沿岸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条件,由此看来,黄河小浪底工程确实是一个利国利民的时代工程。
每年的6月上旬到7月上旬,景区都会迎来旅游热潮――“观瀑节”。
它是利用小浪底工程一年一度调水调沙资源,策划打造的河南又一新的独具特色的“旅游节庆产品”。
调水调沙原理就是根据黄河下游河道的输沙能力,利用水库的调节库容,有计划地控制水库的蓄、泄水时间和数量,从而达到冲刷河床,减缓泥沙淤积的效果。
同时由于“观瀑节”正是盛夏时节,天气炎热,景区内温度比景区外温度要低10摄氏度左右,可谓是“消夏”的好去处。
我们沿河而上,随时随处都可以欣赏到黄河的美丽景观,现在我们停泊的这个地方,就是妯娌半岛,这下面是妯娌村。
虽然我们眼前已没了这个村庄,妯娌村的人们已经搬离他乡,但妯娌村里传奇动人的故事依然感染着每一个人。
1999年11月20日,妯娌村近年90岁的周玉珍老人指着这里的黄河边说:”这片黄河底下的桑树园怕是永远看不到了。
”黄河底下会有桑树园?大家听了大概不相信吧,但这确实是真的。
原来这一带向西是一道大平川,川地上长满了桑树,此地就叫桑树园。
大禹开山治水时,桑树园就被大水淹没了,河边只留下一棵高大的桑树。
20世纪60年代三门峡闸水黄河断流40多天,有的地方河底露了出来,村里人跑到传说的桑树园那里去看,一下子都愣住了。
这里许多巨大的石头,夹杂着许多一人多高的大树杆,木头大多还完好。
村里人把它们伐回来,稍微加工就可以当做实用的日常工具。
这位老人专门算了一下,桑树园有2里长、1里宽最少也有600多棵树。
4000多年的桑树默默地沉浸在黄河故道,不仅为我们描述了当时的环境状况,更让我们感到了古代文化的厚重。
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来到了黄河中游的最后一段峡谷——八里峡。
它是昔日大禹治水劈山而形成的,长八里,故称八里胡同,也叫八里峡。
八里峡包括大禹峡、龙凤峡和孤山峡,合称黄河小三峡,峡谷景观独特,兼具我国山水风光中“南雄北秀”两大特色,以雄奇、瑰丽的自然风光而著称,是黄河游览区中不可多得的美丽景观。
好了,游客朋友们,景点的讲解到这里就要结束了,在这里,我要多谢大家的支持与配合,现在请大家自由参观游览,拍照留念。
景区游人较多,请注意物品安全,不过希望大家注意把握时间,我们一个小时后,在景区门口准时集合登车,车牌号是豫a86206,祝大家玩的愉快,谢谢!(1321)康百万庄园(沿途)各位游客:大家上午好,欢迎您来到河南参观游览。
我是您此次中原之行的随团导游员,我姓王,大家可以叫我小王。
我身边的这位是司机张师傅,接下来的几天将由我和张师傅陪大家一起度过,旅途中如果你有什么要求请尽管提出,我们一定会为你提供最诚挚的服务。
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保持车内卫生,在这里预祝大家玩得开心,游得尽兴!接下来我把咱们今天的行程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现在从郑州出发大约一个半小时到达康百万庄园景区,中午在景区用餐,下午五点左右返回郑州,今天的行程就简单的为大家介绍到这里。
既然大家来到我们河南,就要对河南有所了解。
河南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中国已确定的八大古都中河南有四个,即殷商古都安阳、十三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商都遗址郑州。
新郑的黄帝故里、登封少林寺、洛阳龙门石窟、白马寺等大量名胜古迹,即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又有观赏价值的著名旅游景观。
河南人杰地灵,在历史长河中曾涌现出思想家老子和庄子、科学家张衡等杰出人物。
同时河南也是中国姓氏的重要发源地,《百家姓》中其中73个姓氏均源于河南,其中“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之称的海外四大姓氏均起源于河南。
好了各位团友好了各位团友,说话间我们已经来到了巩义境内,巩义市位于中岳嵩山北麓。
1992年以来综合经济实力连续18年位居河南省首位,连续九届跻身全国百强县,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名列全国第39位;20XX 年确立为河南10个省直管试点县市之一,是河南省人居环境范例市、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市、全国信息化试点城市、国家级卫生城市、国家级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在中国历史上,巩义曾出现过不少名人。
春秋时期哲学家程本,著有《子华子》传世;汉代尹勋,时称“八顾”之一,被誉为“天下英藩尹伯元”;晋代植物学家嵇含,所著《南方草木状》为世界上最早的区系植物志;唐代著名诗人——“诗圣”杜甫生在巩义;唐代诗人杜审言,著有文集传世;金代有文状元卢亚;清代有武状元牛凤山。
世界文篇二:河南导游词河南总体导游词少林寺、龙门石窟、云台山,这些词汇或许大家都不陌生。
看到它们你马上会联想到河南,因为它们是河南旅游的“王牌”景点。
你来过河南吗?你了解河南旅游的现状吗?今天我就给大家说一说河南的旅游。
河南的旅游曾经在全国有很高的地位。
旅游界流行一句话:中国旅游看“三南”:河南、海南和云南。
河南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海南得天独厚的热带风光以及云南少数民族的异域风情一直为国人所乐道,也是中国吸引海外客源的重要招牌。
河南地处中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的河南旅游业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劲头和日新月异的面貌。
按其特色,河南旅游大致有七个方面的特点:古、河、拳、根、花、红、绿。
说到河南的古,想必谁都不会怀疑。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同河南休戚相关,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直到今天,中国历史上几乎所有的历史兴衰都在中原大地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中国的八大古都河南占了四个,99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河南有七座,几千年历史的尘埃积淀成了我们脚下厚实的黄土地,里面埋藏着秦砖汉瓦和唐诗宋词。
地下一块不起眼的小瓷片没准是哪位皇上的御用品呢!河南的发展史就是中国历史的一个缩影。
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兴起于中原并且从这里四散开来。
河南的古老让人肃然起敬。
(代表景点:商城遗址、河南博物院)河是指黄河。
中国人习惯的把黄河比做是母亲,她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中华民族。
她的浩浩荡荡、一往无前的性格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象征和寄托。
黄河全长5464公里,流经中国九个省区,九省中她惟独钟情于河南,给这里的人民留下了许多美好和不美好的回忆。
许多统治者选择位于中原、濒临黄河的开封或洛阳作为自己的都城,给这里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
由于黄河携带大量的泥沙使得河床抬高,在历史上黄河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之说,豫东一带常年受黄河水灾之苦,人民生活流离失所。
河水过后的地面上一无所有,黄沙湮灭了曾经的繁荣,历史上诞生了“黄泛区”这个名词。
如今的黄河经过治理柔和了许多。
在三门峡你可以看到“高峡出平湖”的壮景,在郑州可以领略她“滚滚东逝水”的雄姿,到了开封又可欣赏到“地上悬河”的奇景,曾经的“黄泛区”商丘也大做黄河故道的文章发展生态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