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制度和管理规范

合集下载

中药饮片管理规范

中药饮片管理规范

中药饮片管理规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药饮片管理规范》(国中医药发〔2007〕11号)、《医疗机构处方审核规范》(国卫办医发〔2018〕14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饮片处方质量管理强化合理用药的通知》(国中医药发〔2015〕29号)、《关于印发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化药及生物制品)的通知》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及三级医院等价评审管理要求,结合医院等级评审要求,特制定本管理规范。

一、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医院中药饮片的采购、验收、保管、调剂、临方炮制、煎煮等管理。

毒性中药饮片的采购、存放、保管、调剂等,必须符合《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和《处方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

二、人员要求从事中药饮片技术工作应当是中药专业技术人员;班组长应为中药专业主管中药师及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其他组员原则上应为中药专业技术人员或者长期从事中药相关专业多年的人员;负责中药饮片验收的应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负责临方炮制工作的,应具有三年以上炮制经验;中药煎煮室煎煮操作人员应经过相应的专业技术培训,有中药调配、煎煮或制剂室等部门工作经验。

三、供货企业选择原则1.中药饮片供货企业原则上不能超过二家,其资质的核定必须经过科室采购小组的综合评价,报分管领导审批,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才可以作为采购供货企业。

2.每年科室采购小组应对供货企业进行综合评价,对反映问题较多、供货不及时、违反行风要求等的企业,提交药事会讨论决定是否剔除医院采购供货企业名单。

四、中药饮片引进原则1.以采购传统中药饮片为主。

采购部门应经常开展调研,参考同级医院使用品种价格,对同品种价格有较大差异,临床或者患者反映问题较多的品种应及时进行更换。

增加品种应有临床科室申请,科室采购小组讨论同意,科主任签字,报分管领导审批,药事管理委员会讨论同意才能进行采购。

2.新型中药饮片(如中药配方颗粒、破壁饮片、直接口服粉末饮片等)的引进,应充分考虑价格、使用范围、患者认可度等方面综合考量,经药剂科采购小组充分讨论评价后,科主任签字,报分管领导审核,经药事管理委员会讨论同意,方可以考虑适量引进。

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制度及细则

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制度及细则

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制度及细则随着人们对中医药的认知增加,中药饮片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使用。

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制度及细则的建立,对于规范中药饮片的处方和使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制度及细则展开详细的探讨。

一、中药饮片处方点评的意义1.规范中医处方:中药饮片是中医处方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点评制度,可以规范中医处方,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2.提高用药质量:通过点评制度,可以对中药饮片的质量进行评估,提高用药的质量和疗效。

3.促进临床实践: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可以促进中医药临床实践的发展,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中药饮片处方点评的原则1.临床合理性:中药饮片处方应符合中医药临床诊疗规范,保证处方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2.药物搭配合理:中药饮片搭配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特点进行合理搭配,避免不良反应。

3.用药安全性:中药饮片处方应遵循用药安全的原则,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可靠。

三、中药饮片处方点评的流程1.接诊与问诊:中医师应对患者进行全面问诊,了解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特点。

2.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中医师进行辨证施治,拟定中药饮片处方。

3.处方填写:中医师应按规定填写中药饮片处方,包括药名、药量、用法等信息。

4.审方和签字:处方填写完成后,中医师应进行审方和签字确认,确保处方的合理性和规范性。

5.点评审核:医院药事部门对中药饮片处方进行点评审核,评估处方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6.处方调剂:药剂师根据处方要求进行中药饮片的调剂和配制。

7.用药指导:药剂师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解释用药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

四、中药饮片处方点评的管理1.建立档案:对中药饮片处方进行统一管理,建立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

2.信息共享:医院内部各部门之间应建立中药饮片处方信息共享机制,保障处方审核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3.定期检查:医院药事部门应定期对中药饮片处方进行抽查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结语: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制度及细则的建立,可以规范中医处方、提高用药质量、促进临床实践的发展。

中药处方点评制度

中药处方点评制度

中药处方点评制度为了规范中药处方管理,确保合理用药,本文根据卫生部的相关规定制定了中药处方点评制度。

医务科应该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参与处方的评价工作。

处方评价的细则如下:1.中药处方包括中药饮片处方和中成药处方,应分别单独开具。

根据中医诊断结果,选用适宜的中成药。

2.中成药名称应使用经药品监管部门批准的药品通用名称,院内中药制剂名称应使用经省级药品监管部门批准的名称。

3.用法用量应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常规用法用量使用,超剂量使用时,应注明原因并再次签名。

4.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每一种药品应分行顶格书写,药性峻烈或含毒性成分的药物应避免重复使用,功能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中成药不宜叠加使用。

5.中药注射剂应单独开具处方。

6.中草药处方应体现“君、臣、佐、使”的特点,名称应按我院中药饮片处方用名与调剂给付的规定书写。

7.剂量使用法定剂量单位,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原则上应以克(g)为单位,单位名称紧随数值后。

8.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应注明在药品右上方,并加括号,如打碎、先煎、后下等。

9.对饮片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

10.根据整张处方中药味多少选择每行排列的药味数,并原则上要求横排及上下排列整齐。

11.中药饮片用法用量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无配伍禁忌,有配伍禁忌和超剂量使用时,应在药品上方再次签名。

12.中药饮片剂数应以“剂”为单位。

13.处方用法用量紧随剂数之后,包括每日剂量、采用剂型、每剂分几次服用、用药方法、服用要求等内容。

14.按毒麻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的使用应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

处方管理是医院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为了保证处方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医院应该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管理。

一般来说,处方的用量不应超过规定的限制,对于一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医师应当注明理由,并适当延长处方用量。

麻醉药品、毒性药品和贵重药品的使用情况需要进行评价,以确保其合理使用。

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制度及细则

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制度及细则

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制度及细则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中药饮片处方专项点评制度及实施细则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饮片处方质量管理强化合理使用的通知》要求,为了加强中药饮片处方管理,规范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工作,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根据《处方管理办法》、《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一、医院应组织相关部门和有关专家参加中药饮片处方的专项点评工作,每月开展一次中药饮片处方点评。

中药饮片处方应由主管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处方审核、核对、发药以及安全用药指导。

二、处方的点评及实施细则:﹙一﹚处方点评数量门急诊中药饮片处方的抽查率应不少于中药饮片总处方量的﹪,每月点评处方绝对数不少于100张,不足100张的全部点评;病房﹙区﹚中药饮片处方抽查率﹙按出院病历数计﹚不少于5﹪,且每月点评出院病历绝对数应不少于30份,不足30份的全部点评。

(二)处方书写1、开具中药饮片处方应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辨证论治和方剂配伍原则。

中药饮片处方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各地区有关中药饮片炮制规范要求,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和《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进行开具和书写。

2、按照中医诊断(包括病名和证型)结果,辨证或辨证辨病结合选用适宜的中药饮片。

3、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应书写完整,处方书写应规范、字迹清晰,医师签名、签章应与留样一致。

3、中药饮片处方应当体现“君、臣、佐、使”的特点要求;4、名称应当按我院中药饮片处方用名与调剂给付的规定书写;5、剂量使用法定剂量单位,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原则上应当以克(g)为单位,“g”(单位名称)紧随数值后。

6、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右上方,并加括号,如打碎、先煎、后下等。

7、对饮片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当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

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制度

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制度

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制度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制度是指医生对中药饮片处方进行评估和点评的一种制度。

通过对处方的评估,可以提高处方的科学性、合理性和个体化,进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性。

本文将从制度背景、具体内容和实施效果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制度背景1.中药饮片处方的特点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经破碎、加工等工序制成的粉末或颗粒剂型,使用方便、质量稳定,是中医药临床常用药物剂型之一、在临床应用中,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以及药物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拟定处方,饮片的煎煮可以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2.中药饮片处方存在的问题由于中药饮片处方的个体化、灵活性,加之医生的经验和知识水平的不同,导致中药饮片处方的质量参差不齐。

一些处方可能存在食药相悖、药物种类过多、剂量不合理等问题,不利于治疗效果的达到和患者的用药安全。

二、具体内容1.处方评估处方评估是对中药饮片处方的术前评价,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1)病情评估: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评估,包括疾病类型、病程、症状等。

(2)体质评估:通过辨证论治对患者的体质进行评估,确定患者的体质类型,以及针对性的调整饮片配方。

(3)药物评估:对处方中药物的种类、剂量、相互作用等进行评估,避免药物间的相互干扰。

2.处方点评处方点评是对中药饮片处方的术后评价,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处方进行点评:(1)疗效评价:对处方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包括疗效的明显性、持久性、安全性等。

(2)用药安全评价:对药物的不良反应、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等进行评估,提出合理的用药建议。

(3)个体化评价: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用药反应,对处方进行个体化的点评和调整。

三、实施效果1.提高中药饮片处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通过处方评估和点评,可以避免一些因个体化需求而过多、重复使用其中一种药物,或者种类单一、剂量不足等现象,提高处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个体化调整处方:通过处方点评,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反应,对处方进行个体化调整,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疗效。

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制度及细则

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制度及细则

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制度及细则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中药饮片处方专项点评制度及实施细则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饮片处方质量管理强化合理使用的通知》要求,为了加强中药饮片处方管理,规范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工作,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根据《处方管理办法》、《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一、医院应组织相关部门和有关专家参加中药饮片处方的专项点评工作,每月开展一次中药饮片处方点评。

中药饮片处方应由主管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处方审核、核对、发药以及安全用药指导。

二、处方的点评及实施细则:﹙一﹚处方点评数量门急诊中药饮片处方的抽查率应不少于中药饮片总处方量的0.5﹪,每月点评处方绝对数不少于100张,不足100张的全部点评;病房﹙区﹚中药饮片处方抽查率﹙按出院病历数计﹚不少于5﹪,且每月点评出院病历绝对数应不少于30份,不足30份的全部点评。

(二)处方书写1、开具中药饮片处方应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辨证论治和方剂配伍原则。

中药饮片处方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各地区有关中药饮片炮制规范要求,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和《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进行开具和书写。

2、按照中医诊断(包括病名和证型)结果,辨证或辨证辨病结合选用适宜的中药饮片。

3、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应书写完整,处方书写应规范、字迹清晰,医师签名、签章应与留样一致。

3、中药饮片处方应当体现“君、臣、佐、使”的特点要求;4、名称应当按我院中药饮片处方用名与调剂给付的规定书写;5、剂量使用法定剂量单位,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原则上应当以克(g)为单位,“g”(单位名称)紧随数值后。

6、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右上方,并加括号,如打碎、先煎、后下等。

7、对饮片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当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

中药处方点评制度

中药处方点评制度

中药处方点评制度一、为了加强中药处方管理,促进合理用药,根据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二、中药处方点评由药剂科负责,具体工作由临床药学室组织实施。

三、处方的评价细则(一)处方书写1、中药处方包括中药饮片处方、中成药处方及医院中药制剂处方,饮片与中成药应当分别单独开具处方。

2、按照中医诊断(包括病名和证型)结果,辨证或辨证辨病结合选用适宜的中成药;3、中成药名称应当使用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公布的药品通用名称,院内中药制剂名称应当使用经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名称;4、用法用量应当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常规用法用量使用,特殊情况需要超剂量使用时,应当注明原因并再次签名;5、片剂、丸剂、胶囊剂、颗粒剂分别以片、丸、粒、袋为单位,软膏及乳膏剂以支、盒为单位,溶液制剂、注射剂以支、瓶为单位,应当注明剂量;6、每张中成药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每一种药品应当分行顶格书写,药性峻烈的或含毒性成分的药物应当避免重复使用,功能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中成药不宜叠加使用;7、中药注射剂应单独开具处方。

8、中草药处方应当体现“君、臣、佐、使”的特点要求;9、名称应当按我院中药饮片处方用名与调剂给付的规定书写;10、剂量使用法定剂量单位,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原则上应当以克(g)为单位,“g”(单位名称)紧随数值后;11、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右上方,并加括号,如打碎、先煎、后下等;12、对饮片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当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 13、处方中药味每行排列的药味数四味中药名,并要求横排及上下排列整齐;14、中药饮片用法用量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无配伍禁忌,有配伍禁忌和超剂量使用时,应当在药品上方再次签名;15、中药饮片剂数应当以“剂”为单位;16、处方用法用量紧随剂数之后,包括每日剂量、采用剂型(水煎煮、酒泡、打粉、制丸、装胶囊等)、每剂分几次服用、用药方法(内服、外用等)、服用要求(温服、凉服、顿服、慢服、饭前服、饭后服、空腹服等)等内容,例如:“每日1剂,水煎取汁400ml,分早晚两次空腹温服”;17、按毒麻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的使用应当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

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制度及细则

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制度及细则

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制度及细则中药饮片处方专项点评制度及实施细则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饮片质量管理的规定》强化合理使用的通知》要求,为了加强中药饮片处方管理,规范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工作,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根据《处方管理办法》、《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一、医院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和有关专家参加中药饮片处方专项评审,每月进行一次中药饮片处方评审。

中药饮片的处方由主管中药师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审核、审核、发放和指导。

2、处方意见及实施细则:V-W处方意见数门急诊中药饮片处方的抽查率应不少于中药饮片总处方量的0.5,每月点评处方绝对数不少于100张,不足100张的全部点评;病房v区w中药饮片处方抽查率v按出院病历数计w不少于5,且每月点评出院病历绝对数应不少于30份,不足30份的全部点评。

(二)处方书写1.中药饮片的处方应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辨证论治和配伍原则。

中药饮片的处方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各地区中药饮片的相关加工规范的要求,并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和《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的规定签发和书写。

2、按照中医诊断(包括病名和证型)结果,辨证或辨证辨病结合选用适宜的中药饮片。

3.处方前注、正文、附言齐全,处方书写规范清晰,医生签字盖章与留样一致。

3、中药饮片处方应当体现“君、臣、佐、使”的特点要求;4、名称应当按我院中药饮片处方用名与调剂给付的规定书写;5、剂量使用法定剂量单位,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原则上应当以克(g)为单位,“g”(单位名称)紧随数值后。

6.配药和煎煮的特殊要求应在带括号的药物右上角注明,如破碎、先煎煮、后下等。

7、对饮片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当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

8、根据整张处方中药味多少选择每行排列的药味数,并原则上要求横排及上下排列整齐。

9.中药饮片的用法和用量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规定,不得有配伍禁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制度和管理规范
一、处方书写
1、中草药处方应当体现“君、臣、佐、使”的特点要求。

2、名称应当按我院中药饮片处方用名与调剂给付的规定书写。

3、剂量使用法定剂量单位,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原则上应当以克(g)为单位,“g”(单位名称)紧随数值后。

4、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右上方,并加括号,如打碎、先煎、后下等。

5、对饮片的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当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

6、根据整张处方中药味多少选择每行排列的药味数,并原则上要求横排及上下排列整齐。

7、中药饮片用法用量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无配伍禁忌,有配伍禁忌和超剂量使用时,应当在药品上方再次签名。

8、中药饮片剂数应当以“剂”为单位。

9、处方用法用量紧随剂数之后,包括每日剂量、采用剂型(水煎煮、酒泡等)、每剂分几次服用、用药方法(内服、外用等)、服用要求(温服、凉服、慢服、顿服、饭前服、饭后服、空腹服等)等内容,例如:每日1剂,水煎400ml,分早晚两次空腹温服。

10、按毒麻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的使用应当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

二、中药饮片用法用量
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对于
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应当注明理由。

三、特殊药品的使用评价
根据《处方管理办法》、《毒性药品管理办法》、《贵重药品管理办法》对毒性药品和贵重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价。

四、处方合理用药评价
根据处方中患者基本信息、中医诊断和证型,初步评价处方中药饮片使用的合理性。

信你自己罢!只有你自己是真实的,也只有你能够创造你自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