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2024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ppt课件完整版

生物力学因素
3
生物力学异常如关节不稳定、应力集中等被认为 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重要诱因,相关研究为预 防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2024/1/27
26
诊断技术改进和新型标志物发现
2024/1/27
影像学诊断技术 高分辨率MRI、超声等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为膝关节骨性关 节炎的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提供了有力支持。
加强专业培训
针对医护人员开展专业培训,提高他们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断 和治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有效的医疗服务。
加强科研力度
加大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相关研究的投入力度,鼓励科研人员开展深 入研究,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手段,为患者带来更多的福音。
2024/1/27
32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7
VS
机遇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对膝关节骨性 关节炎的认识不断深入,新的治疗方法和 手段不断涌现。例如,生物治疗、基因治 疗等新型治疗方法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 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2024/1/27
31
提高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认识和关注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媒体、宣传册、讲座等多种形式,普及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相 关知识,提高公众对该疾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01
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消炎止痛。
镇痛药
02
如对乙酰氨基酚等,缓解疼痛。
关节软骨保护剂
03
如硫酸氨基葡萄糖等,促进关节软骨修复。
14
手术治疗方法及适应证
关节镜清理术
通过关节镜进行关节内清理,去除增生滑膜、游离体等。
截骨术
改变关节力线分布,减轻疼痛。
2024/1/27
15
(完整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

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中医诊疗方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又称膝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病、增生性关节病、肥大性关节病,是一种常见の慢性、进展性关节疾病。
其病理特点为关节软骨变性、破坏、软骨下骨硬化、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骨赘形成。
临床上以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活动时可有摩擦响声为特征,属中医“膝痹病”范畴。
一、中西医病名中医病名:膝痹病(TCD编码:BNV090)西医病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ICD-10编码:M17.901)二、诊断(一)疾病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诊治指南》(2007年版)。
1、临床表现膝关节の疼痛及压痛、关节僵硬、关节肿大、骨摩擦音(感)、关节无力、活动障碍。
2、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骨关节炎のX线特点表现为非对称性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质增生和骨赘形成;关节内游离体,关节变形及半脱位。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蛋白电泳、免疫复合物及血清补体等指征一般在正常范围。
伴有滑膜炎者可见C反应蛋白(CRP)及血沉(ESR)轻度升高,类风湿因子及抗核抗体阴性4、具体诊断标准综合临床、实验室及X线检查,符合①+ ②条或①+ ③+⑤+⑥条或①+④+⑤+⑥条,可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5、骨性关节炎の分级根据Kellgren和Lawrecneの放射学诊断标准,骨性关节炎分为五级:(二)疾病分期根据临床与放射学结合,可分为以下三期:早期:症状与体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多见于内侧,上下楼或站起时犹重,无明显畸形,关节间隙及周围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活动可。
X线表现(0~I级)。
中期:疼痛较重,可合并肿胀,内翻畸形,有屈膝畸形及活动受限,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不稳。
X线表现(II~III级)。
晚期:疼痛严重,行走需支具或不能行走,内翻及屈膝畸形明显,压痛,髌骨研磨试验(+),关节活动度明显缩小,严重不稳。
X线表现(IV级)。
(三)证候诊断1、风寒湿痹证肢体关节酸楚疼痛、痛处固定,有如刀割或有明显重着感或患处表现肿胀感,关节活动欠灵活,畏风寒,得热则舒。
(完整版)痹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

痹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一、定义痹症是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血气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理、僵硬、肿大、变行等症状的一种疾病,包括西医学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二、诊断依据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5 年1 月1 日实施,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有关“骨痹”的诊断,其诊断依据为: “由于年老体衰,骨失滋养,气血失调,所致局部或全身骨关节退化改变。
临床表现以大关节疼痛,以关节活动不利,运作牵强,舌质偏暗,舌苔薄,脉滑或弦为次症。
多见于退行性骨关节病,肥大性改变。
”(2)发病及病情的轻重长与劳累以及季节、气候的寒冷潮湿等天气变化有关,某些痹症的发生和加重可与饮食不当有关。
(3)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不同年龄的发病于基本的类型有一定的关系。
(4)临床表现为肢体关节肌肉疼痛,屈伸不利,或疼痛游走不定,甚至关节剧痛,肿大、强硬、变行。
2.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 年版)》中的诊断标准:(1)近1 个月内反复膝关节疼痛;(2)X线片(站立或负重位)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关节缘骨赘形成;3、( 3)关节液(至少 2次)清亮、勃稠, wBc<2000个/ml; (4)中 老年患者 (多 40岁);(5)晨僵感 30min 、活动时有骨摩擦音 ( 感) 。
( 6)综合临床、实验室及 X 线检查,可诊断为膝骨关节炎。
辨证分型风寒湿痹 ( 1) 行痹: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酸楚,屈伸不利,可涉及 肢体多个关节,疼痛呈游走性,初起可见恶风、发热 等表证。
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缓。
( 2) 痛痹:肢体关机疼痛,痛势较剧,部位固定,遇寒则得热则痛缓,关节屈伸不利,局部皮肤或有寒冷感。
舌质淡,舌苔薄白,脉弦紧。
3) 着痹:肢体关节肌肉酸楚、重着、疼痛,肿胀散漫, 关节活动不利,肌肤麻木不仁。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课件

物理治疗方法
1
水疗
通过在水中进行运动,缓解身体的负担,加强肌肉和韧带。
2
体育运动
进行适当的运动,可以缓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引起的疼痛,例如游泳、瑜伽等。
3
物理理疗
通过物理因素的影响,减轻疼痛和水肿,例如电疗、拔罐、理疗等。
膝关节置换手术
手术介绍
膝关节置换手术是一种通过取出 已经受损关节并植入人工关节的 外科手术,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的患者带来极大的帮助。
适当运动
不要进行过大或大量运动,可以选择适当的运动方 法,如瑜伽等,来增强腿部肌肉。
专家指导建议
作为骨科专家,我建议患者尽早就诊并接受科学的治疗方式,同时注重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调整,以维 持健康的体魄和心态。
——骨科专家 张医生
术后恢复
膝关节置换手术后,需要适当的 恢复治疗,例如物理治疗、康复 训练等,避免出现并发症。
手术替代
对于某些患者,手术并不是必须 的,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 疗等方法进行控制,达到与手术 同等的效果。
饮食及营养保健
1 均衡膳食
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例如鸡肉、鱼类、蔬菜和水果等。
2 补充营养品
• 减轻关节炎痛
• 缓解关节肿胀
软骨保护剂
可以延缓和阻止软骨的进一步 破坏,缓解关节间的磨损。例 如氨基葡萄糖、软骨素、凝血 酸等。
• 刺激滑液分泌,润滑关节
• 促进软骨修复和更新, 保护关节
类固醇激素
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来控制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例如丙种 球蛋白、腓肠肌酸钠等。
• 有效的抗炎作用 • 改善关节强度
补充适当的维生素D、钙等,可以帮助控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展。
3 远离诱发食物
2024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临床表现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病史中应关注患者的年龄、职业、既往关节疾病等。体格检查可发现关节肿胀、压痛、活动受限等表现。影像学检查如X线、MRI等可显示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关节边缘增生和骨赘形成等特征性改变。
建议患者定期进行随访,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和调整治疗方案。
效果评价
通过疼痛评分、关节活动度等指标评价康复锻炼效果,及时调整锻炼计划。
并发症预防
关注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
定期随访和效果评价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关节疼痛
关节僵硬
关节肿胀
关节活动受限
临床表现评估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典型症状为关节疼痛,通常表现为钝痛或酸痛,休息后可缓解。
由于关节滑膜增生和关节积液,膝关节可出现肿胀。
患者在晨起或长时间休息后,关节会出现僵硬感,活动后可逐渐缓解。
随着病情发展,关节活动范围逐渐减小,严重者甚至出现关节畸形。
MRI检查
定义与发病机制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在中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包括高龄、肥胖、长期关节劳损、关节创伤、关节先天性异常、关节畸形等。此外,长期缺乏运动、不良的生活习惯等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可能导致行走困难,甚至需要借助拐杖或轮椅。
(医学PPT课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12
临床表现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主要症状是疼痛、肿胀、畸形病例都有膝部疼痛,根据疼痛程度从轻微
到严重可分为五度 • 活动痛 持续痛 夜间痛
14
• 1度:不痛:由于膝部其它症状而求医,活动不 痛,偶有疲劳感,或沉重感,或不适感。
• 2度:轻度疼痛: 各种动作刚一开始时稍有疼痛,完全能够忍 受,不妨碍生括与工作,或劳累后或远行后疼痛。
• 因其外观多伴有关节肥大或畸形,故有人称之为变形性 关节炎,也有人称之为肥大性关节炎。
• 因其从关节软骨退化开始,故有人称之为退行性关节炎, 也称之为骨关节病。
• 现在多数称之为骨性关节炎,
5
流行病学
• 骨性关节炎主要见于老年人。骨性关节炎 导致的痛苦和残疾严重地损害患者的生活 质量,并成为我们社会的一个最严重的社 会经济负担之一。
17
• 活动痛: 膝关节处于某一静止体位较长时间,刚一开始变换体 位时疼痛,活动后减轻,负重和活动多时又加重。
• 负重痛: 由于加重了膝关节负荷而引起的膝痛。上下楼、上下 坡时或由坐位或蹲位站起时痛,或是拉孩子、提担重物时膝 痛。游泳、骑自行车时膝不痛,如坐在戏剧院内,由于座位 限制较长时间被迫屈膝,精神又集中于看戏,戏终人散突然 站起,会感到骤然膝痛,甚至有跪落感,称为"戏剧院膝痛征", 它是始动痛与负重痛的共同作用所致。若负重前站起,先活 动一下不负重的腿膝,再站起则疼痛就会减轻或不痛。
• 种族:西方人髋OA多,东方人膝OA多 • 肥胖:关节负重过度 • 性别:女性的发病率为男性的8倍 • 关节先天/后天畸形:关节受力不当
引起软骨变形
8
发病因素(二)
• 诱发因素:
• 关节损伤,肌肉无力 • 气候因素:常居潮湿、寒冷环境的人多有症状。与温度低,引起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PPT课件)

2020-12-09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8
2020-12-09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9
三、病理改变过程
关节的基本结构:关节面、关节软骨、软骨下骨、关节腔、 关节囊
关节软骨:厚度约为2-7mm 软骨表面光滑,摩擦系数很小,故有利于关节活动。
2020-12-09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10
三、病理改变过程
关键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及关节超负荷使用和磨损, 黏多糖不断从关节中流失,合成黏多糖的能力不断减 弱。
• 终期
• 疼痛加剧 • 日常活动受限, • 关节严重畸形:“O”型腿或“X”型腿
2020-12-09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19
五、诊断
诊断要点
• 病史 • 症状体征 • 影像学检查 • 实验室检查
2020-12-09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20
•通
过
体征目检查
测
观
察
患
者
的
大
体
异
常
。
内
容
包
括 2020-12-09
4
一、概述—流行病学
2020-12-09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5
一、概述—流行病学
国内的一组统计无症状骨性关节病 的发病率为53%。
30-39岁 11% 40-49岁 27% 60-59岁 62% 60-69岁 71% 70岁以上 83%
2020-12-09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6
好发部位:1、活动多 2、负重大的关节
2020-12-09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17
临床表现
• 初期
• 发展缓慢,无强烈的自觉症状 • 疼痛从初期持续到终期,以膝盖用力是疼痛明显 • 疼痛导致挛缩
(完整版)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_3615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合适于西医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
一、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合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膝痹病(TCD编码: BNV09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ICD-10 编码:。
)(二)诊断依照1.疾病诊断参照 2007年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拟订的《骨关节诊治指南》。
(1)临床表现:膝关节的痛苦及压痛、关节僵直、关节肿大、骨摩擦音 ( 感) 、关节无力、活动阻碍。
(2)影像学检查x 线检查:骨关节炎的 x 线特色表现为非对称性关节空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囊性变,关节边沿骨质增生和骨赘形成;关节内游离体,关节变形及半脱位。
(3)实验室检查:血惯例、蛋白电泳、免疫复合物及血清补体等指征一般在正常范围。
伴有滑膜炎者可见 c 反响蛋白 (cRP) 及血沉 (ESR)轻度高升,类风湿因子及抗核抗体阴性。
(4)详细诊断标准①近 1 个月内频频膝关节痛苦②x线片(站立或负重位)示关节空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 ( 或 ) 囊性变、关节缘骨赘形成③关节液(起码2次)清明、粘稠,WBC<2000个/m1④中老年患者 ( ≥ 40 岁) ⑤晨僵≤ 3 分钟⑥活动时有骨擦音 ( 感)综合临床、实验室及 x 线检查,切合① +②条或① +③+⑤+⑥条或① +④+⑤+⑥条,可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2.疾病分期(1)初期 : 症状与体征表现为膝关节痛苦,常见于内侧,上下楼或站起时犹重,无显然畸形,关节空隙及四周压痛,髌骨研磨试验 (+) ,关节活动可。
(2)中期 : 痛苦较重,可归并肿胀,内翻畸形,有屈膝畸形及活动受限,压痛,髌骨研磨试验 (+) ,关节不稳。
(3)后期 : 痛苦严重,行走需支具或不可以行走,内翻及屈膝畸形显然,压痛,髌骨研磨试验 (+) ,关节活动度显然减小,严重不稳。
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要点专科协作组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断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因病理
? 病因至今未完全明了,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 年龄: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 ? 性别:女 >男 ? 体重:肥胖人多发 ? 气候:潮湿、寒冷之处多发 ? 也可能与遗传有关
? 内侧半月板呈C字形,前角薄而窄,后角宽而稍厚,其外 侧缘与胫侧副韧带后方紧密相连,故胫侧副韧带损伤常 合并内侧半月板撕裂。
? 外侧半月板近似O形,前后角相距较近。其外侧缘的股骨 髁稍下方有一腘肌腱沟,腘肌腱将半月板与关节囊与腓 侧副韧带隔开,使半月板有较大的活动度。
? 主要功能:加深胫骨髁的关节面,使膝关节更加稳定, 又有一定的活动性,有利于关节的运动,且有负重和缓 冲震荡的作用。
相关解剖
? 膝关节的韧带结构
? 膝交叉韧带:为膝关节稳定结构和旋转运动轴, 限制胫骨在股骨上的前后活动,协助胫骨在股骨 上的内外旋转。
膝关节韧带一览表
名称 髌韧带 髌内侧支持带 髌外侧支持带 胫侧副韧带 腓侧副韧带 腘斜韧带 前交叉韧带 后交叉韧带 膝横韧带 半月板股骨前韧带 半月板股骨后韧带 腘弓韧带
相关解剖
? 膝关节的腱围结构
? 滑液囊
? 前部:髌上囊、髌前皮下囊、髌下皮下囊、髌下深囊 ? 外侧:股二头肌腱下囊、腓肠肌外侧头腱下囊、肌腱下滑液囊、
腓侧副韧带与腘肌腱之间的滑液囊
? 内侧:鹅足囊、半膜肌囊、腓肠肌内侧头腱下囊、胫侧副韧带深 面与关节囊、内侧半月板及胫骨之间有时有多个滑液囊,腓肠肌 侧侧头浅面与关节囊之间、半膜肌与胫侧副韧带之间有时也存在 多个滑液囊
? 生物学 :软骨张力、压缩性和切变力以及透水性改变,含水量增加,过度肿胀, 软骨下骨板硬度增加
? 生物化学 :蛋白聚糖浓度减少,体积和聚合性可能改变,胶原纤维体积和弹性改 变,基质巨分子合成和降解
骨关节炎的概念
? 膝关节外科把膝关节分为三部分:
? 髌股关节:最多发生骨关节炎 ? 股胫内侧关节:次之 ? 股胫外侧关节:较少见
限胫骨后移
连接两侧半月板的前端
连接和稳定前端
外侧半月板的后部 外侧半月板后缘
股骨内侧髁 股骨内侧髁
减轻股骨外侧髁对半 月板的挤压
腓骨头的后面
前止腓肌外侧头愈合部; 增强囊后外侧壁 后止胫骨髁间后窝
连接半月板周缘与胫骨髁边缘
连结固定两侧半月板
膝关节韧带限制作用表
应力 外翻
内翻 过伸 前移 后移 外旋
下止胫骨髁关节面下缘。 ? 滑膜层:宽阔,衬于滑膜向关节腔内突出形成滑
膜襞(翼状皱襞),充填于相邻关节面之间,有 防止摩擦、刺激及吸收热量、缓冲震荡的作用。 部分滑膜向关节腔外突出形成滑膜囊(髌上囊、 髌下囊、腘肌囊等)。
相关解剖
? 膝关节半月板
? 为纤维软骨盘,有内侧和外侧两块,分别覆盖于胫骨髁 上端的两个关节面上;其外侧较厚,附着于关节囊的内 面,向中心逐渐变薄而游离。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国际学院 张壮涛
骨关节炎的概念
? 目前仍很难对骨关节炎作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义。 ? 比较通用的定义:是滑膜关节以伴有关节周围骨质增生为特点的软骨丧失所
致的疾病。亦称为退行性关节炎、骨关节病、骨关节骨质增生症。是增生性 关节炎的一种。 ?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NIH)的定义:
? 临床 :关节痛、压痛、活动受限、弹响、有时伴有关节积液,及不同程度的局部 炎症,但无全身症状
冠状韧带
起点
止点
作用
髌骨下缘
胫骨粗隆
防过屈
股内侧肌腱
胫骨上端内侧面
防髌骨侧脱位
股外侧肌腱
胫骨上端外侧面
同上
股骨下端内上髁
胫骨内上髁
限膝外展外旋
股骨外上髁
腓骨头外侧面及下方
限膝内收旋转
胫
股骨外侧髁内侧面上部 限胫骨前移
胫骨髁间隆起后部
股骨内侧髁外侧面
内旋
关节位置 伸直 屈曲 伸直 屈曲
伸直 屈曲 伸直 屈曲
起限制作用的韧带(依作用主次排列) 胫侧副/前后交叉/内侧关节囊韧带 胫侧副/前后交叉 前交叉/腓侧副/后交叉 腓侧副 前交叉/后交叉 前交叉/胫侧副 后交叉 前交叉/胫侧副 胫侧副/前交叉/腓侧副/内侧关节囊韧带 前交叉/腓侧副/后交叉 前交叉/后交叉/腓侧副
? 后侧:窝囊
? 脂肪垫
? 髌下脂肪垫 ? 髌上囊前、后脂肪垫 ? 腘部脂肪垫
? 髌下软骨垫
相关解剖
? 髌骨
? 功能:
? 保护膝关节,特别是股骨下端关节面及股骨髁 ? 增强股四头肌的力量 ? 有“车链”作用,增加膝的旋转度 ? 保护膝关节在半屈曲位的稳定性,防止膝关节过度内
收、外展及屈曲活动,防止膝内翻和膝外翻
? 后壁(顶):腘筋膜 ? 前壁(底):股骨腘面、关节囊后部、腘斜韧带和腘肌 ? 上内侧壁:半膜肌和半腱肌 ? 上外侧壁:股二头肌 ? 下内侧壁:腓肠肌内侧头 ? 下外侧壁:腓肠肌外侧头及不恒定的跖肌
相关解剖
? 膝关节的关节囊
? 薄而松弛,但坚韧。 ? 纤维层:上起股骨髁关节面周缘及髁间窝后缘,
相关解剖
? 关节软骨
? 可分为:滑动带、过渡带、放射带、钙化软骨带和软骨下骨板等层次 ? 软骨损伤的修复:软骨表层损伤,有细胞反应性增殖,可大致接近正
常;中层损伤,其软骨裂口缺损不能修复;损伤至软骨下骨板者,为 新生肉芽组织,可化生为关节软骨;损伤达髓腔时,如无摩擦刺激, 则新生肉芽不会化生成软骨。因此,关节软骨缺损深达骨髓时,应早 期活动,否则不可能长出新的透明软骨关节面。 ? 如新生的幼稚软骨细胞不足以修复软骨裂伤形成的缺损,缺损部位由 软骨表层的纤维母细胞填补,此为不完全修复。骨关节炎、类风湿关 节炎等的修复往往慢于破坏。
? 内/外侧为何不同?---关节结构特点不同
? 内侧关节面相互凸凹相应,外侧呈平面 ? 内侧半月板较薄弱,易磨损(内 C外O) ? 胫骨内髁平台骨质相对疏松 ----所以膝内侧疼痛比较常见
相关解剖
? 膝关节的肌结构
? 前面:股四头肌腱、髌韧带及两侧的髌内、外侧副韧带 ? 内侧:胫侧副韧带(其后内侧为缝匠肌和股薄肌) ? 外侧:腓侧副韧带(其后外侧为股二头肌) ? 后面:腘窝
? 病理生理 :见于负重部位的不规则状软骨丧失、软骨下骨硬化、囊性变、边缘骨 赘、干骺端血液增多,以及不同程度的滑膜炎症
? 组织学 :早期软骨表面碎裂、软骨细胞克隆形成、软骨垂直断裂、不同程度的结 晶沉积、重建,最后血管侵入;同时存在修复的表现,尤其是骨赘形成;后期软 骨全部丧失、硬化、软骨上骨板灶性坏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