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危机公关成功案例及分析

合集下载

食品危机公关成功案例及分析

食品危机公关成功案例及分析

食品危机公关成功案例及分析
1、事件详情
2019年4月初,汉堡王在Instagram上发布的一条新品汉堡广告被指涉嫌“种族歧视”,视频中的演员用一双巨型筷子艰难吃汉堡。

画面存在恶搞突兀嫌疑,引发网友不满,谴责汉堡王涉嫌种族歧视。

2、涉事方回应
汉堡王在事件舆情处在发展阶段时迅速做出公关回应,从社交媒体上撤下这段广告。

该公司市场部负责人伍德布里奇表示:“我们对这则冒犯到(亚裔)社区的广告表示诚挚歉意。

它并不能体现我们追求多元化以及包容性的品牌价值观。

在该舆情事件中,不少自媒体或媒体会自发报道汉堡王的后续行为,且与杜嘉班纳事件性质类似,媒体会主动将二者进行比较,在与杜嘉班纳的比较中,汉堡王的公关行为容易获得好感。

汉堡王及时道歉和移除广告的行为,为自己赢得了转机,促使事件未进一步发酵,避免了舆情继续高涨造成更大影响。

中外危机公关经典案例

中外危机公关经典案例

中外危机公关经典案例公关危机是指组织或个人在经营过程中遭遇的可能对声誉、形象和利益造成重大威胁的事件或情况。

以下是一些中外经典的公关危机案例,我将从多个角度进行回答。

1. 联邦快递事件(中方案例):在2019年,美国联邦快递因将华为公司的包裹转运至美国而引发了公众的强烈不满。

这个事件引发了中国消费者的抵制行动,对联邦快递的声誉和业务造成了严重影响。

联邦快递的公关团队随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公开道歉、解释事件原因、停止相关服务等,以恢复公众对其的信任。

该事件的教训是,企业在处理公关危机时应及时回应、公开透明,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

2. 马来西亚航空MH370失联事件(外方案例):2014年,马来西亚航空MH370航班在飞行途中突然失联,引发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困惑。

这个事件成为了航空史上最大的谜团之一,对马来西亚航空的声誉造成了巨大冲击。

马航的公关团队在处理这一危机时面临了巨大的挑战,他们需要平衡与家属的沟通、媒体的追问以及公众的关切。

他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召开新闻发布会、提供最新信息、与家属保持沟通等,以应对危机。

这个事件提醒我们,在处理公关危机时,及时、准确地向公众和媒体提供信息是至关重要的。

3. 三鹿奶粉事件(中方案例):在2008年,中国发生了一起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即三鹿奶粉事件。

三鹿奶粉被发现含有有害物质,导致许多婴儿生病甚至死亡。

这个事件引发了公众的愤怒和抵制行动,对三鹿公司的声誉和业务造成了巨大打击。

三鹿公司的公关团队随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召开新闻发布会、道歉、召回产品、赔偿受害者等,以挽回公众对其的信任。

这个事件的教训是,企业应该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及时回应公众关切,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

4. 高盛公司金融危机(外方案例):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高盛公司因其在次贷危机中的角色而受到广泛批评。

高盛被指控在销售抵押贷款相关证券时存在欺诈行为,导致全球金融体系遭受重大冲击。

2019年公共关系成功案例

2019年公共关系成功案例

2019年公共关系成功案例20XX年10月21日,央视记者报道说,与北京,伦敦,纽约和孟买的星巴克生产的354毫升拿铁咖啡相比,北京最贵的咖啡是27,孟买最便宜的咖啡只有14.6。

元。

伦敦和芝加哥的价格分别为24.25元和19.98元。

此外,在增加关税和运输成本之后,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生产的杯子在美国市场上的价格仍然低于中国市场。

上海咖啡专业委员会主席王振东说,中型拿铁的材料成本要比中型拿铁的材料成本低。

为了回应4月23日闭路电视的报道,星巴克首席执行官舒尔茨告诉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星巴克对中国媒体对咖啡价格过高的抱怨感到震惊。

他说,在中国开展业务的成本结构以及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决定了星巴克在中国的价格略高于其他市场。

这只是“行货”的回应,但却吸引了众多中国网民的支持。

中央电视台对星巴克咖啡的曝光和批评不仅没有引起广泛的赞誉,而且引起了很多嘲笑。

这不仅不使星巴克成为“街上的老鼠”,而且报告本身甚至CCTV成为公众质疑的对象。

在怀疑者中,有“大V”和普通网民,一些专家学者和普通消费者。

甚至新华社也发表文章表示反对。

网民发出“去喝星巴克”。

它也已成为支持该品牌的流行术语。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微博和其他小伙伴批评星巴克之后,星巴克的股价在22日微涨0.73%,至79.31美元。

2,案例研究:星巴克在危机面前似乎并不十分紧张。

从表面上看,它似乎什么也没做。

但这恰恰是其危机公关处理的聪明之处。

星巴克巧妙地运用公共关系的技巧,尤其遵循处理危机公共关系的原则。

首先,首先分析危机的根源。

危机的根源不是竞争对手或消费者的爆发,而是代表政府力量的闭路电视。

事件的危机程度可以描述为最高级别。

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造成市场销售的巨大损失,甚至直接导致退出中国市场。

然后我们必须处理它。

星巴克遵循危机管理中积极行动的原则。

一是利用媒体关系开展媒体公共关系,引导网络舆情。

星巴克公司利用中国网民与政府之间的反叛心理,利用美国媒体资源发送文章反驳央视报道,并遵守网民的反叛心理,说中国网民似乎并不赞成央视,然后使用微博转发评论以指导在线舆论;并将网络舆论引导到对星巴克有利的一面。

2019年公共关系成功案例

2019年公共关系成功案例

2019年公共关系成功案例一、案例简介20XX年10月21日,央视记者在一份报道中称,对比北京、伦敦、纽约、孟买的星巴克一款354毫升拿铁咖啡的价格,北京最贵27元,孟买的最便宜,只有人民币14.6元,在伦敦和芝加哥的售价分别合人民币24.25元和19.98元。

此外,星巴克出售的由中国制造的马克杯,加上关税及运输成本之后,在美国市场的售价却仍旧低于其在中国本土市场上的销售价格。

上海咖啡专业委员会会长王振东表示,一杯中杯拿铁咖啡的材料成本不到4元。

10月23日,针对中国中央电视台报道,星巴克首席执行官舒尔茨对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表示,星巴克对中国媒体抱怨咖啡售价高感到“震惊”。

他说,在中国开展业务的成本结构以及该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已确定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售价略高于其他市场。

本只是个“行货”回应,却引来大批中国网友支持。

央视对星巴克咖啡的揭露和痛批,不仅没有引来多少叫好声,反而招致一片讥笑声不仅没让星巴克成为“过街老鼠”,反倒是报道本身乃至央视成为众人质疑的对象。

质疑者中,有“大V”也有普通网友,有专家学者也有一般消费者,连新华社也公开发文表达异议。

而网友发出的“走,喝星巴克去。

”也成为力挺该品牌的流行用语。

更讽刺的是,在央视、人民日报、微博等小伙伴对星巴克连篇累牍地批判后,星巴克的股票在22日微涨0.73%,达到79.31美元。

二、案例分析星巴克在应对此次危机面前并没有表现的很紧张,表面上看显得毫无作为。

但是这正是其危机公关处理的巧妙之处。

星巴克巧妙地运用了公共关系的技巧,尤其是遵循了危机公关处理的原则。

首先,先分析危机来源,本次危机事件的来源并非竞争对手爆出,也非来源于消费者,而是代表政府力量的中央电视台,事件的危机程度可谓是最高级别了,如若处理不当,可能带来极大的市场销售损失,甚至直接导致退出中国市场。

然后就要倣出应对处理。

星巴克遵循了危机处理的积极行动原则。

先是利用媒体关系,进行媒体公关,引导网络與论走向。

2019危机公关成功案例及分析

2019危机公关成功案例及分析

2019危机公关成功案例及分析2019已过半,回顾上半年的公关行业可谓风生水起,奔驰未开先漏油,消费者维权、视觉中国被主管部门约谈,网站关闭、618电商大战之格力举报奥克斯,甚至连国家与国家之间也上演了一场最大量级的公关战(中美贸易战)......危机公关一直是企业的痛处,一旦未能及时作出反应采取措施,危机就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结果被夸大甚至妖魔化,最终给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造成持续的负面影响。

在这些危机公关事件背后,作为企业的公关人而言,其实是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的。

下文将从企业危机公关角度分析一下2019上半年的危机公关事件,希望可以对大家的公关思维有一丝启发。

一、西安“哭诉维权”事件事件简介:起因于2019年2月25日,奔驰女车主在西安利之星奔驰4S店首付20多万购买了一辆奔驰车,还没开出4S店就发现车辆发动机存在漏油,和4S店沟通无果,既不能退款也不能换车,只能更换发动机,被逼无奈开始维权之路。

最终被西安高新区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处以合计一百万元罚款,奔驰女车主也和西安利之星汽车有限公司达成换车补偿等和解协议。

启发:对待危机公关,及时处理才是企业应该遵循的原则。

奔驰事件爆发后,奔驰的官方声明“姗姗来迟”,还是在西安工商部门宣布介入事件后。

如果奔驰的公关能力能够与其在汽车界的业界地位成正比,事件发生后及时作出反应,正确引导舆论,消除公众误解,或许企业形象还能及时挽回。

二、视觉中国版权门事件事件简介:2019年4月11日上午,主打“正版商业图片”的视觉中国网站上出现了黑洞在互联网上疯传一夜的“甜甜圈”照片,并打上了“视觉中国”标签。

而实际上黑洞照片原版权方属于欧洲南方天文台,署名标签也应该归欧洲南方天文台所有,视觉中国却擅将版权归于自己,因此引发公众质疑。

启发:面对危机除了及时处理,勇于担当、坦诚相待并保持克制也不可少。

视觉中国涉嫌侵权事件发生后,发表的声明把第一责任推给“供稿人”,自己却从直接获益者成为“第二责任人”、2天之内连发三份声明等等行为很显然没有表现出一个企业的担当与责任,看不到对公众坦诚相待,更是缺乏足够的克制。

2019年公共关系成功案例

2019年公共关系成功案例

中石化炒油亏损,5天市值减少520亿!2019年12月27日元旦前,国内财经媒体报道称,由于近期石油交易过程中的亏损,负责中国石化的石油和石化产品交易的两位负责人被撤职。

作为同时在上海,香港,纽约和伦敦上市的大型企业,中石化必须迅速披露信息,不要让谣言飞扬。

幸运的是,在这方面做得很好的中石化很快就发布了一个解释的公告,并避免进一步的猜测。

但是,根据危机公关24小时处理公共关系的原则,最好不要过夜,必须有官方新闻。

无论多么短,只要它出现,媒体将首先关注它,并有一份官方声明,投资者也将减少怀疑。

因此,中石化在晚上9点左右进行了首次信息披露。

并在一周内第二次披露,虽然时间有点长,字数不多,但信息量非常大!1月5日,中石化继续发布公告重新披露有关此事的信息。

联合石化为中国石化全资子公司,主要从事原油及石化产品贸易。

在日常监管过程中,中石化发现联合石化套期保值业务的财务指标异常。

在一些原油交易过程中,一些损失是由油价下跌引起的。

该公司正在评估具体影响。

目前,公司的年度外部审计师已开始进行现场审计。

中石化强调,公司和石化联合产业的生产经营都是正常的。

损失的具体数量基于公开信息,我们不推测。

中国石化从承认出现问题,到指出问题是在日常监管过程中发现。

主要原因是向外界透露一个重要消息:中石化的管理没有问题,日常监管非常严格,发现问题会及时解决,希望避免大众误解公司的管理混乱。

与此同时,外界显然想知道中石化在这件事上损失了多少。

中石化不得不采取进一步行动,不能拖延,因此中石化继续说审计员开始了现场审计;以及公司聘请的外部审计师,请放心,结果将确保公平。

2019危机公关成功案例及分析

2019危机公关成功案例及分析

危机公关致力于公司应对所属危机事件及危机管理之准则,包括指导公司之所属公共关系经理\危机公关小组(CRT),处理应对危机媒体公关以及危机后媒体公关的处理。

要求公司公共关系经理及处理危机事件的责任人必须熟知危机公关程序。

危机事件非常吸引公众的视线。

因此我们面对危机如何处理相关流程的设定、从媒体询问的方式上公众就足以形成对此次事件的认识以及对公司的印象,如果处理不好,媒体的报导比危机事件本身更可能损害本公司的形象。

因此,所有的媒体询问都必须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是至关重要的。

危机公关应对策略1. 传播源侦测对比策略危机的诞生都源自于企业各方面经营运作中存在或潜在的问题,企业内部公众凝聚力与文化价值观培养,外部妥善的服务管理流程与政策都可以减少问题的产生和发展,需要企业具备能够良好运作的信息收集与分析系统,掌握危机前后的主动权和反劣势为优势的契机。

信息的收集不仅要从新闻媒体与网络平台开展,同时也要从企业内部开展相应的信息收集,并经过整理统计与分析备案形成可作对比的基础参考信息。

一方面根据参考信息可以横向对比行业风险程度、垂直对比企业风险程度;另一方面信息对比可以为企业决策层提供经营发展的决策参考;不同的传播源代表着公众类型的差异,以及将在社会广泛舆论发展趋势中起到的方向、程度、速度等影响因素。

如权威新闻媒体的报道、微博热门话题、门户或知名网站的信息发布等,相对于影响力小的网站平台造成的舆论影响便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再有信息内容涉及的广度和深度、是否对应内部问题、影响竞争环境变化等各方面信息进行对比,可以使风险在酝酿成危机之前及时被发现识别并尽早应对消除问题。

另外在特殊情况下传播源的分析对比还能够从中获得舆论或事态发展的历史演变过程,这个过程对于应对和处理危机事件将是至关重要的内部依据信息,例如,在收集到的传播源信息中得出信息源开始于A平台且处在关注、转发、评论等较少关注的状态,而在短时间内又分别在B、C、D等平台出现同样的信息,基本可以确定是同一人或团体在散布相关信息。

典型的危机公关的案例

典型的危机公关的案例

典型的危机公关的案例危机公关是指企业在面临突发事件或负面传播时采取的一系列公关措施和策略来应对并改善企业形象以维护声誉。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危机公关案例和相关参考内容:1. 麦当劳“温暖逸品杯事件”:2019年,有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投诉麦当劳的热饮杯外墙产生裂纹,并发表了大量不满的评论。

麦当劳迅速回应并承认这是一种质量问题,退换了受影响的产品,并向受影响的消费者道歉。

此外,麦当劳还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了一系列信息,详细说明他们在检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解释了他们的改进计划。

通过及时回应和积极处理问题,麦当劳有效地控制了危机,保护了其品牌形象和声誉。

参考内容:- 处理问题迅速并承认错误- 提供解决方案并道歉- 透明公开并解释问题原因- 主动传播改进措施和计划2. 小米“手机爆炸”事件:2016年,有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小米手机爆炸的图片和视频,引发了公众的恐慌和质疑小米手机的安全性。

小米公司立即成立了一个危机公关团队,通过与媒体和消费者的紧密沟通,澄清了事件的真相。

小米通过发布声明表示,这些爆炸事件是由于外界的不正常使用方式和未经授权的改装所导致,并提醒消费者使用官方的充电器和电池。

同时,小米还承诺对涉及问题的手机进行彻底的检查和更换以确保用户的安全。

参考内容:- 迅速成立危机公关团队- 与媒体和消费者密切沟通- 澄清事件真相并辩解- 提醒消费者正确使用产品- 承诺进行检查和更换有问题的产品3. 高盛“毒品公关危机”:2019年,新闻曝光了高盛与马来西亚1MDB腐败案件的关联,并声称高盛涉嫌为1MDB提供支持,导致高盛声誉受损,股价下跌。

高盛立即回应并发表声明表示,他们没有向1MDB提供任何违法或不当的服务。

随后,高盛成立了一个独立委员会来调查和审查1MDB的案件并公布结果。

高盛还改革了他们的风控和合规程序,并与监管机构合作,以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通过积极的回应和主动的改革,高盛逐渐恢复了公众对其的信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没有良心的代价——民间秘方专注忽悠铸就“保健帝国”
在天津,有一条道路以“权健”二字命名,资本催生出更多玩法,洗白之术堪称奥斯卡。
在中超赛场上,有一支以“权健”命名的足球队。2014年,权健收购天津足球俱乐部。
董事长束昱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在中国,没有足够的资金和实力就不要搞足球。
不差钱的束昱辉,出资一亿元冠名天津泰达足球俱乐部。半年后,又全资受够了中甲赛场上的天津松江足球队,天津权健足球俱乐部就此诞生。
危机事件发生之后,消费者会对企业的信任度降低,变得疑心重重,忠诚度也直线下降,此时消费者再也不像原来那样认为产品是有保障的,而是会觉得这里不对那里不对,还有什么事情没有披露出来。
当拥有这样想法的消费者到达一定数量之后,企业的信任就会降低,从而影响企业经营的速度和成本,这就是所谓的信任经济效应。
古语有云: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在交通如此不发达的古代古人尚且能够得出此结论,更别说是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地球村”互联网时代了。
【危机公关】危机公关可以起到亡羊补牢降低企业公关危害的作用,有时候一个很小的产品问题或者是服务问题都有可能引发危机公关事件。
企业危机公关的概念,目前并没有一个既定概念,一般认为企业危机公关指的是企业通过有计划地实行一系列相关联的行为,达到减少或者避免危机给公司带来的损害。
足球产业只是天津权健商业版图的冰山一角
权健公司的一个宣传片称,有数千万人在使用权健公司的产品;
还有遍布在全国各地,大街小巷的权健加盟火疗店。根据新京报的报道,权健集团旗下有7000多家火疗养生馆。
庞大商业帝国的基本要素除了富可敌国的资金,还有前呼后拥的信徒。
权健的公关团队秉持着神秘主义“保健帝国”风范,在微信公众号发了一篇名为《权健已们支持谁?请投上一票!为权健正名!》的公关稿。
在危机公关中,领导人正面回应危机事件,主动认错,这是一种有效打消公众疑惑的方式。但是视觉中国创始人只是一句带过,一直强调的是侵权盗版问题,而忽视图片违规问题。这样的危机回应无疑是“火上浇油”。
随后事件的发展变得一发不可收拾,视觉中国平台上更多的违规照片被挖出。随后视觉中国致歉。
首次道歉信之后,视觉中国在次日凌晨3点多,又发了一封道歉信,道歉信中“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自愿关闭网站开始整改”和“自愿接受天津市网信办依法依规对我司的处理”看起来好像是自相矛盾。
权健凭借天价保健鞋垫和负离子卫生巾起家,在令人瞠目结舌的7000家加盟火疗店的掩护下,花了14年,在中国构建起一个年销售额接近200亿的保健帝国。
权健官方微信号披露的简介称,自2015年起,权健连续三年蝉联中国直销企业业绩排行榜内资企业第一名,其中权健2017年业绩为176亿。
不是什么企业都有资格称作帝国,暴利、庸众、救世主,吸收了这三个养分,方能称作帝国大叔,周洋的死只是权健商业帝国滚滚车轮下毫不起眼的牺牲品。而我们中的大多数,也就慢慢化作大树下的蚍蜉。
危机公关一直是不少企业的痛处,如果危机公关不能处理好,企业危机很有可能被夸大甚至往妖魔化方向发展。
危机公关可以起到亡羊补牢降低企业公关危害的作用,有时候一个很小的产品问题或者是服务问题都有可能引发危机公关事件。公关人员有效地处理公关危机对于一个企业的正常顺利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危机来临时刻越能考验一个公司的抗压能力,一个成熟的的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的差别在此展现。往往一个优秀的企业越是在危机的时刻,越能显示出这个公司的综合实力和整体素质。
长达51字的标题,6个感叹号,看来权健的公关团队并没有适应互联网媒体时代的标题秘诀。
文章中权健把自己和中兴、京东、华为一起并称为“各行各业民族企业的龙头大佬”,不自省的发笑还在后头,文章最后发起了一轮“权健自然医学vs丁香医生!你支持谁?请投上一票!”。
权健自取其辱的投票人数达到12万人,超过94%的投票者表示支持丁香医生。
权健压根就不需要公关
笔名“丁香医生”一篇名为《百亿保健帝国权健,和阴影下的中国家庭》的文章把权健推上风口浪尖。大众骤然发现,除了传递神秘力量“每天喝两口,疾病都溜走”的鸿茅药酒,还有个更隐秘更阴暗的商业帝国。
权健的真实缩影——一个由中国式营销吹起来的泡沫。
当知识分子呼吁着消费升级的时候,还是有很多人在权健塑造的“包治百病”的假象下,丧失了最基本的判断力。
但是企业如果觉得兹事体小,而对投诉事件放任不管,危机雪球就会越滚越大,一件很小的事件就很有可能就演变成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本文从危机公关角度分析一下2019年的危机公关事件,希望对大家的公关思维有所启发。
“村里才通网”的奔驰公关
奔驰事件的爆发,对于舆论说,让舆论沸腾的点,往往就是给大品牌贴负面标签的行为。
视觉中国“自毁式”危机公关
视觉中国因为一张刷屏·的人类首张黑洞照片的版权问题,被全网攻击。结果就是视觉中国的估价跌停,被主管部门约谈,网站关闭。
从黑洞照片事件来看,视觉中国触发网民愤怒点就在于拿地球上唯一性的黑洞来激发用户好奇心。但是给照片打水印、标记作者,准备维权。
网友对于视觉中国这样的“勒索”行为早就积怨已深,黑洞照片事件只是群众愤怒的一个出口。
视觉中国关闭网站实际上是一种危机公关策略。
视觉中国在短短几天内被网络口诛笔伐,说明其本身网站的问题很大,而如果此时不及时关闭网站,网友还会持续发现视觉中国网站上的其他问题,这些问题会持续不断地通过社交媒体进行深度发酵,无疑是给自己扔了一个炸弹。
以“整改”名义把网站关闭,其实是一种“自毁阵地”的危机公关做法,以为这样就能从源头上控制舆论发展。但是对于回归时间,视觉中国给资本市场的公告中表示“不能准确预期!”。
比如“奔驰漏油”、“店大欺客”、“乱收服务费”。
实际上出瓜群众并不是想要看到奔驰倒下,而是抱着一种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八卦心理来看待奔驰事件爆发。
奔驰事件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传播力,一是因为奔驰公关能力和其在汽车界的业界地位并不成正比。
二是因为基于群众“错误指控”的公众反映,“可算逮着你的毛病了”这样一种公众反应,在美国文化里有一种专有名词可以解释这样的公众反应,那就是“gotcha文化”,gotcha的口语化意思是“我可逮着你了”。
好产品自己会说话,产品就是最好的公关
企业与其担忧被负面舆论缠身,不如实实在在地把产品做好,更好地利用自己的产品服务大众,赢得消费者的的信赖。
经济学里有个理论,叫做信任经济效应。较高的信任水平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社会组织的运行效率,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当一个品牌建设良好、企业形象俱佳的公司出现一次危机公关,大多数用户都不会选择离开,而是会选择原谅,不管是忠实客户,还是大众用户。但是选择原谅不代表消费者心里没有芥蒂。
吃瓜群众喜闻乐见明星网红的那点绯闻事件,也喜见大品牌出现公关危机。
这些事件成了平时聊天的谈资,如果你连八卦都不会聊,又怎么能融入社交圈呢。聊八卦已经成为了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一种聊天技巧,八卦可以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资源互换,并建立自己的社交版图。
从D&G辱华到ZARA广告片亚洲模特选择舆论上来看,外资品牌有必要去反思自己的公关决策,本土化才是适应时代的。
危机公关如果处理得当,也有可能成为转机。公关人员在处理危机公关时,如果能迅速做出适当反应,采取及时的补救措施,主动地以危机事件为契机,可以采取品牌自黑的模式,变好事为坏事,灵活运用网络语言化“危”为“机”,借题发挥的基础上在进行真诚道歉。
这样而言,不但可以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还可以显示出公司的综合实力和整体素质。
“用于商业用途,可能存在风险”这是视觉中国对黑洞照片版权的说明,模棱两可。随后视觉中国被所谓的“合作伙伴”迅速打脸,新京报的一篇文章“视觉中国:未直接联系欧洲南方天文台,并非必须”。
黑洞版权事件还没结束,另一个更大的公关危机爆发了,那就是以@共青团中央为首的党媒,开始质疑视觉中国平台上其他照片的版权问题甚至是合法性问题。官媒提问视觉中国:“难道国旗也是你家的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