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十三五”规划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时期是湖北深入实施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决胜阶段。
为抢抓生态文化旅游发展黄金机遇,加快推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以下简称鄂西圈)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根据《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一)发展基础。
鄂西圈包括襄阳、宜昌、十堰、荆州、荆门、随州、恩施、神农架等8市(州、林区),2015年圈域常住人口2730.88万人,国土面积12.79万平方公里,分别占全省的47%和69%。
“十二五”时期,鄂西圈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圆满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2015年,圈域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523亿元,比“十一五”末翻一番,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0.3%,比“十一五”末提高1.3个百分点。
“十二五”期间,圈域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7%,高于全省平均增速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7.2∶49.7∶33.1调整为2015年的14∶52.7∶33.3,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5224元和12193元,年均增长16.3%和17.9%,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1.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旅游发展条件优化。
“十二五”期间,圈域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395亿元,年均增长25.8%,占全省投资总额的39.7%。
圈域综合运输能力显著增强。
高速公路系统基本建成,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415公里,占全省的55.1%。
高等级航道里程达到1182.4公里(含长江),占全省的72.3%。
武西高铁武汉至十堰段己开工建设,郑万高铁湖北段建设稳步推进。
神农架机场、武当山机场、三峡机场、恩施机场、襄阳机场分别建成通航、试航或提档升级。
重点旅游景区基础设施条件显著优化。
宜昌—恩施清江画廊整体开发、武当山文化旅游扩复建等重点工程建设稳步推进,三峡大坝—平湖半岛、武当山—太极湖等十大旅游区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加大,为旅游区提档升级提供了保障。
四川省十三五休闲度假旅游发展行动计划2021.4.21

四川省十三五休闲度假旅游发展行动计划2021.4.21 四川省“十三五”休闲度假旅游行动计划(讨论稿)发展休闲度假旅游,是适应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休闲度假需求,提高国民生活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经济的重要举措;是四川省旅游业转变发展方式,整合集成旅游发展要素,调整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加快全省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
作为休闲度假旅游资源大省,四川休闲度假旅游取得了长足进步,(十二五期间共创建旅游度假区....个,其中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个;省级旅游度假区...个)旅游度假服务设施日趋完善,市场营销和推广得到新拓展,服务质量显著提升,新型休闲度假主题与产品也不断涌现,截止2021年,全省共有...类休闲度假旅游主题,有....种休闲度假旅游产品。
十三五期间,随着带薪假期的逐步推进和2.5天周末休假模式的落实、全民休闲意识的进一步提升、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网络化高速化交通网络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市场营销力度的不断加大等利好因素的落地,未来四川休闲度假旅游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与此同时,我省在休闲度假产品开发方面存在的资源利用程度不够、产品层次不高、度假要素不全、品牌影响不广等问题也制约着四川休闲度假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21〕41号)、《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21〕31号)和《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21-2021年)》提出的有关要求,根据国家旅游局《2021年旅游产业促进行动方案》提出的工作要点和《四川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要求,为促进我省休闲度假旅游向特色化、规模化、规范化、品牌化、国际化方向发展,结合我省度假资源与产品开发实际,特制定十三五休闲度假旅游发展五年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按照“改革创新、突出特色、丰富业态、提升品质”的总体思路,以创建国家(省级)旅游度假区、旅游休闲示范城市、中国(四川)度假乡村、国家生态健养特色旅游目的地、创客与研学旅游基地、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等内容工作为重点,深化改革,强化统筹,整合资源,融合发展,把休闲度假旅游基础做牢、规模做大、业态做特、产品做精、服务做优、环境做美、产业做强、品牌做响,使我省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为促进和引领我省旅游行业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加快建设旅游经济强县和世界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

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
“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是指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旅游局于2015年发布的《“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该规划
对未来五年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目标和重点进行了明确规划。
根据旅游发展规划,中国将在未来五年内以提高旅游人数、增加旅游收入、改善旅游环境为目标,全面推进旅游业的发展。
具体的规划措施如下:
首先,在旅游业规模的发展方面,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
国内旅游人数将达到58亿人次,旅游总收入将达到7.5万亿元。
为实现这一目标,规划提出要继续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景区改造升级工程,加强旅游宣传推广,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开展文化旅游活动,增加旅游消费。
其次,在旅游产品的开发方面,规划提出要深入挖掘旅游资源,加强旅游产业发展。
具体措施包括优化旅游产业布局,调整产品结构,加快发展文化旅游和休闲旅游,推进旅游+各个领域
的融合发展,提升旅游产品的研发水平和竞争力。
再次,在旅游服务的提升方面,规划提出要加强旅游人才培养和服务质量提升。
具体措施包括加强旅行社、导游、酒店等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资质管理,推动旅游服务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加强对游客的安全保障和维权机制的建设。
最后,在旅游环境的改善方面,规划提出要加强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环境治理。
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对自然景区和文化遗产的保
护,推动旅游业的生态环保发展,加强对旅游地区的环境治理和涵养水源保护,建设绿色旅游示范区。
总之,“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旨在推动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提高旅游产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促进旅游业与其他领域的融合发展,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这将为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023十三五全国旅游公共服务规划图解

2023十三五全国旅游公共服务规划图解2023十三五全国旅游公共服务规划图解:1. 交通网络建设:- 高速公路网络将进一步完善,连接更多旅游景点,并加快对农村旅游公路的改善和建设。
- 铁路旅游线路将增加,提供更多方便快捷的交通方式。
- 机场和航班数量将增加,提高航空旅游的便利性。
2. 景区设施升级:- 重点景区将进行设施升级,包括景区内的交通、停车、餐饮、住宿等设施的改善,提高游客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 注重景区环境保护,加强对景区的管理和维护,确保景区的卫生、安全等公共服务水平。
3. 旅游信息服务:- 注重建设统一的旅游信息平台,提供游客查询、导航、订票等服务,提高旅游信息的透明度和可靠性。
- 加强对旅游业务人员的培训和规范,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4. 旅游安全保障:- 建立健全旅游安全应急机制,加强对旅游景点的安全监控和巡查,确保游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 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旅游业安全保障的能力。
5. 旅游市场监管:- 加大对旅游市场的监管力度,严查和打击不合法、不规范的旅游经营行为,维护旅游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 完善旅游价格管理制度,防止价格欺诈和不合理涨价现象。
6. 旅游服务品质提升:- 加强对旅游文化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提高旅游产品的质量和创新性。
- 提供更优质、多样化的旅游服务,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综上所述,2023十三五全国旅游公共服务规划旨在提升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保障游客的安全和权益,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交通网络建设、景区设施升级、旅游信息服务、旅游安全保障、旅游市场监管和旅游服务品质提升等举措,致力于打造一个便捷、安全、优质的旅游环境。
继续写:7. 旅游人才培养:- 建立起完善的旅游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专业知识的传授,提高他们的服务水平和专业素养。
- 鼓励高校开设旅游专业课程,并与实际旅游行业相结合,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
十三五国家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全文

十三五国家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全文索引号:000014349/2016-00252主题分类:商贸、海关、旅游\旅游发文机关:国务院成文日期:2016年12月07日发文字号:国发〔2016〕70号发布日期:2016年12月26日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7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2016年12月7日(此件公开发布)“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把握机遇迎接大众旅游新时代第一节“十二五”旅游业发展成就专栏1“十二五”旅游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第二节“十三五”旅游业发展机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旅游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我国旅游业将迎来新一轮黄金发展期。
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有利于旅游业成为优势产业。
旅游业具有内生的创新引领性、协调带动性、开放互动性、环境友好性、共建共享性,与五大发展理念高度契合。
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将进一步激发旅游业发展动力和活力,促进旅游业成为新常态下的优势产业。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通过市场配置资源和更为有利的产业政策,促进增加有效供给,促进中高端产品开发,优化旅游供给结构,推动旅游业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提升。
旅游业被确立为幸福产业有利于优化旅游发展环境。
旅游业作为惠民生的重要领域,成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将推动各级政府更加重视旅游业发展,促进更多的城乡居民参与旅游,带动企业投资旅游,旅游业发展环境将进一步优化。
良好外部环境有利于我国旅游业发展。
全球旅游业将持续稳定发展,增速将继续高于世界经济增速。
亚太地区旅游业保持强劲增长,全球旅游重心将加速东移,我国旅游业发展处于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之中。
政策法规第四章“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测试题题库(含答案)

一、判断题1.《“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要求,“十三五”时期,要通过大力提振出境旅游,有序发展入境旅游等措施,推进国际旅游合作,构建旅游开发新格局。
错误2.“十三五”时期,应从推进导游自由执业改革、加强导游队伍建设、加强“旅行社委派制”监管、改革导游保障体系这些方面着手,不断创新导游管理体制。
错误3.《“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要求,“十三五”时期,要实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环境整治行动,到2020年,完成50万户贫困户“改厨、改厕、改客房、整理院落”的“三改一整”工程。
正确4.“十三五”期间,要加快实施“旅游+”战略,推动旅游与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拓展旅游发展新领域。
正确5.“十三五”时期,坚持保护优先、有效管理的原则,强化旅游环境影响评价,推动绿色技术开发应用,实施绿色旅游开发。
错误6.“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要坚持政府主导,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遵循旅游市场内在规律,尊重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营造良好的基础环境、发展环境和公共服务环境。
错误7.《“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要求,“十三五”时期,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服从保护的方针,对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开发活动进行统一指导。
错误8.《“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要求,“十三五”时期,要构建新型住宿业,推进结构优化、品牌打造和服务提升,适度控制经济型酒店的规模,大力支持高星级酒店的发展。
错误9.“十三五”时期,必须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思路,加快由景点旅游发展模式向全域旅游发展模式转变,促进旅游发展阶段演进,实现旅游业发展战略提升。
正确10.《“十三五”旋游业发展规划》指出,“十三五”时期,自助游、自驾游成为主要出游方式。
正确11.“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要将旅游业培育成经济转型升级重要推动力、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引领产业、展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载体、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生力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重要贡献。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旅游休闲业发展“十三五”规

杭 州 市 人 民 政 府 公报
(
20 1 6
年 增刊 第
:
1
期
)
杭州 市 人 民 政 府 办 公 厅关 于 印 发 杭 州 市 旅游 休 闲 业 发 展 十 三 五 规 划 的 通 知
杭 政办
函
〔
“
”
20 1 6
〕
1
04
号
各区 县 市
、 (
)
人 民政
府 市 政 府 各部
、
2
“
.
空 间 格局 显書 优 化 金 域 旅 游稳 步 推 进
,
。
旅 游 扶 持 政 策力 度 持 续 加 大 区 县 ( 市 旅 游 发 展
,
、
)
十二 五 规 划
”
核
一 、
极 两 圏 两 轴 全域
、
、
> ,
环境 得 到 优 化 境 内 外 会 作 蒗 _ 不 断 扩 展
:
。
规 范全
均 增长 约
3
.
1 1
;
5
%
旅游 总 收 入 从 2 0
2 20 0
:
0
年的
02 6
亿
養
a
j#瘃 峰
、
大 明 山 五 大 景 区 快逮 歎
”
共 國构 建
日
元|是 升 臺
1
20 1 5
字勝
忆 元 年均 增速约
,
江 南 驀差 1& 高 逮公 路
w
”
。
6
.
5 ;
% 旅 游 产业 增加 值 占 GDP 的 比 重 由
四川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模板】

四川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目录第一章发展环境..................................................... - 7 -第一节“十二五”发展成就....................................... - 7 -第二节“十三五”发展形势...................................... - 11 -第二章发展要求.................................................... - 12 -第一节指导思想................................................ - 12 -第二节基本原则................................................ - 13 -第三节发展目标................................................ - 14 -第四节战略布局................................................ - 15 -一、5大区域 ................................................ - 16 -二、10大旅游目的地.......................................... - 18 -三、10大精品旅游线路........................................ - 25 -第三章发展举措.................................................... - 25 -第一节深化旅游业改革.......................................... - 25 -一、全面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25 -二、重点推进旅游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 27 -第二节实施全域旅游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 - 29 -一、创新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 29 -二、“旅游+第一产业”,推进城乡统筹........................... - 30 -三、“旅游+第二产业”,发展工业旅游与旅游工业................. - 32 -四、“旅游+第三产业”,构建以旅游为重要支柱的现代服务业 ....... - 34 -第三节推进旅游扶贫与乡村旅游 .................................. - 37 -一、大力推进旅游扶贫........................................ - 37 -二、深入实施乡村旅游提升行动计划............................ - 40 -第四节打造重点旅游产品........................................ - 43 -一、实施旅游精品工程........................................ - 43 -二、打造特色业态产品........................................ - 50 -三、大力发展红色旅游........................................ - 52 -第五节创新旅游营销............................................ - 53 -一、创新旅游宣传营销工作.................................... - 53 -二、大力拓展入境旅游市场.................................... - 55 -第六节加快“互联网+旅游”进程................................. - 57 -一、用互联网思维推动现代旅游业发展.......................... - 57 -二、夯实旅游信息化基础建设.................................. - 58 -三、强化智慧旅游行业监管.................................... - 59 -四、提升智慧旅游服务和营销.................................. - 59 -第七节提升基础与服务设施.......................................... - 61 -一、构建无缝对接的旅游交通体系................................................................... - 61 -二、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 - 64 -三、建立旅游安全保障体系............................................................................. - 66 -第八节扩大开放合作.................................................................................... - 68 -一、推进以“一带一路”为重点的国际旅游合作 .............................................. - 68 -二、强化省际旅游区域合作............................................................................. - 69 -三、深化省内旅游协作.................................................................................... - 69 -第九节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 70 -一、壮大市场主体 .......................................................................................... - 70 -二、强化旅游项目支撑.................................................................................... - 71 -三、促进产业投资 .......................................................................................... - 72 -四、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 73 -第十节优化发展环境.................................................................................... - 73 -一、深化依法治旅 .......................................................................................... - 73 -二、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 ................................................................................ - 75 -三、实施“绿色四川”旅游行动计划 ............................................................... - 77 -四、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 78 -第四章实施保障 .......................................................................................... - 80 -第一节注重规划衔接.................................................................................... - 80 -第二节纳入年度计划.................................................................................... - 81 -第三节强化政策保障.................................................................................... - 81 -一、用地政策 ................................................................................................. - 81 -二、入境旅游奖励政策.................................................................................... - 82 -三、创优奖励政策 .......................................................................................... - 83 -第四节加强监督考评.................................................................................... - 83 -一、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 - 83 -二、建立规划评估和调整机制 ......................................................................... - 84 -附件:1.5大区域主要旅游目标任务分解表2.各市(州)主要旅游目标任务分解表3.旅游厕所建设主要任务分解表4.在建及新建重点景区一览表5.重点培育的特色业态产品一览表依据国家《“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四川省旅游发展规划(2011—2025)》,制定《四川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planning
第一节 概述
一、《“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制定背景
1.战略性支柱产业基本形成 2.综合带动功能全面凸显 3.现代治理体系初步建立 4.国际地位、影响力大幅提升
Hale Waihona Puke 二、“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趋势
1.消费大众化(自助游自驾游成为主要出游方式) 2.需求品质化 3.竞争国际化 4.发展全域化 5.产业现代化
感谢您的观赏!
SUMMER PURE GREEN LEAF TEMPLEM
ADD YOUR TILTLE HERE
Please enter the textyouwanttoexpress,ot a large segment of text.Please enterthe text you want to express
第三节 主要目标与任务
“十三五”旅游业发展 的主要目标是: 1.旅游经济稳步增长 2.综合效益显著提升 3.人民群众更加满意 4.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
第二节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主题: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发展主线:推动全域旅游,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 改革
二、基本原则
OPTION 02
“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要遵
循以下原则:
1.坚持市场主导
2.坚持改革开放 3.坚持创新驱动 4.坚持绿色发展 5.坚持以人为本 OPTION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