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火攻篇
孙子兵法全解

孙子兵法全解《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一部关于军事战争的经典著作。
该书共13篇,全面论述了战争的本质、战争的原则、战争的策略和战争中的各种情况。
以下是《孙子兵法》全解:第一篇:始计篇此篇讲述了战争的本质,引导人们从小处着眼,从而理解大局思维的战略之重要性。
第二篇:作战篇此篇详细说明了战争的原则,强调了决策的正确性以及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应对措施的重要性。
第三篇:谋攻篇此篇教授了战争策略,涉及了攻守、兵法、人心等方面。
第四篇:形节篇此篇主要讲述战争中诸如兵士士气、战场形势、兵器装备等因素的影响。
第五篇:兵势篇此篇强调了不断适应战争(兵形)的形势,情况的变化以及草根分子(民间)观察事物的智慧与能力。
第六篇:虚实篇此篇主要论述如何通过在虚实之间转换,以克敌制胜的策略。
第七篇:军争篇此篇阐述军队在战争中的行动方针与决策流程,广泛涉及了军事作战的方方面面。
第八篇:九变篇此篇探讨了九个方面的变化,如气候、地形、人民、军队等因素,对于战争的影响。
第九篇:行军篇此篇论述了行军路线、粮食和饮水等方面的问题,以及军队快速行动的重要性。
第十篇:地形篇此篇讲述了地形对于战争的影响,警醒人们在战争中注重地形杀伤。
第十一篇:九地篇此篇论述了九种地形的特点与用处,展示出其对战争决策的重要价值。
第十二篇:火攻篇此篇强调了火攻的重要性,以及在利用火的同时必须考虑各种因素。
第十三篇:用间篇此篇涉及间谍及间谍活动的角色与重要性,以及对于对手之间的腐蚀和演练的影响。
总之,《孙子兵法》是一部不可缺少的军事著作,其中的许多原则和策略在当今社会和商业世界同样适用。
《孙子兵法·火攻篇》价值借鉴

(三)信息化战争的“借力”之道
孙子的借力之道为我们打开了一条通往未来 战争的思维窗口。人类可借用的自然力是有限的, 但社会化的自然力却是无限的。人类看到鸟的飞 翔而发明了飞机。人类为了实现追星之梦而开发 利用太空,大大扩展了人类的生存空间。各种技术 帮助人类实现了很多梦想。信息化战争,本身就是 技术催生的结果。打信息化战争,最大的特点是要 适应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在全球空间去思考如何 借力。
(二)自然之力与军事技术
人类在自身的发展中,发现了一种神秘之物— — 火,它既是人类 的朋友,也是人类的敌人。但最终人类从被神化的火中解脱并掌握了 它的自然属性,使火为人类自己服务。由孙子借用自然力的思想为起 点,中国古代军事装备从机械力到后来管形火器的使用,完全摆脱了 因自然力所产生的不确定性的束缚,最终走向了借用军事技术延长打 击手臂的创新道路。这在世界上所起的引领作用一直保持到明代中期。 而在西方军事力量发展的轨迹中,他们在中世纪以前主要依靠组合形 成超大规模的力量,其形式就是方阵。在中国,早在春秋时期,人们 就不再使用阵战这种模式,但西方国家却将他们的方阵一直延续到中 世纪。无论是古希腊方阵、斯巴达方阵还是罗马方阵,它们沿用了通 过扩大阵形规模以积聚力量的思路。开始古希腊方阵只有上千人,而 到罗马方阵,已发展到上万人。这其中的变化,逐步把力量模式发展 到了极限。此后,西方的方阵内涵发生了巨大变化,因为火器传到了 西方,他们用散兵线代替了密集的冷兵器时代的方阵。从中西方力量 发展的过程来看,从借助自然之力,到借助军事技术,反映了人类在 军事领域质的飞跃。今天,不断发展的军事实力中,技术含量越来越 高,所形成的打击力也越来越大。可见,研究人力之外的其他各种力 量的优势,是增强军事实力的重要方面。如今,把各种打击力量智能 化、精确化,又是军事斗争准备的新趋势。这也是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最具里程碑的重大转折。
孙子略解全文及译文

孙子略解全文及译文《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著作之一,被誉为兵学经典。
全文共有十三篇,包含了关于战争策略、军事组织、战术运用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是对每篇的简要解读及译文:1. 孙子兵法·计篇,强调了战争策略的重要性,包括了计谋、间谍、情报等方面的内容。
译文,《计策篇》。
2. 孙子兵法·作战篇,介绍了战争的基本原则和作战方法,包括了攻守、兵员、军队行动等方面的内容。
译文,《作战篇》。
3. 孙子兵法·谋攻篇,探讨了攻击敌人的策略和方法,包括了兵力运用、攻城略地、战争节奏等方面的内容。
译文,《攻敌篇》。
4. 孙子兵法·形篇,讲述了军队的组织结构和战斗队形的重要性,包括了兵种分类、兵员编制、兵力部署等方面的内容。
译文,《兵势篇》。
5. 孙子兵法·势篇,强调了军队在战场上把握有利位置和形势的重要性,包括了地理环境、天时、地利等方面的内容。
译文,《形势篇》。
6. 孙子兵法·虚实篇,讲述了如何利用虚实之间的变化来迷惑敌人,包括了假装退却、伏击、欺敌等方面的内容。
译文,《虚实篇》。
7. 孙子兵法·军争篇,探讨了军队应对战争变化和应急情况的策略,包括了兵力调动、战争节奏掌握、应战等方面的内容。
译文,《军争篇》。
8. 孙子兵法·九变篇,介绍了九种变化的原则,包括了敌我兵力对比、战争形势、战术应变等方面的内容。
译文,《九变篇》。
9. 孙子兵法·行军篇,强调了军队行军的重要性和技巧,包括了行军速度、补给、兵员疲劳等方面的内容。
译文,《行军篇》。
10. 孙子兵法·地形篇,探讨了地形对战争的影响和利用,包括了山地、水域、平原等地形的特点和应对策略。
译文,《地形篇》。
11. 孙子兵法·九地篇,介绍了九种地形的特点和利用方法,包括了险要地形、易守难攻等方面的内容。
译文,《九地篇》。
12. 孙子兵法·火攻篇,讲述了利用火攻战术进行战争的原则和技巧,包括了火源、火势、火攻对象等方面的内容。
《孙子兵法》火攻篇

火发兵静,,待而决攻与不攻。 火可发于外,无待于内,以时发之。 火发上风,无攻下风。
雀撒火种攻城
唐将薛礼(薛仁贵)征东时,高丽王盖苏文退守岩州城(今辽宁省辽阳地区)。 这座城非常坚固,城里粮草如山,有利于长期坚守。薛礼几次都没有攻 破,一筹莫展。这时,有人献计。薛礼听他如此这般讲了一遍,激动得 高声叫道:“妙极了!” 第二天,薛礼命所有的士兵去捉麻雀,然后放在笼子里饿着。同时,薛 礼又下令把城外四周的草垛全部烧光。 一天清晨,刮起了大风,薛礼吩咐士兵把硫磺和火药装在小纸袋里,用 纸绳系在麻雀爪子上。士兵们同时将成千上万的麻雀放了出来,由于城 外找不到草籽和粮食,麻雀都飞到了城里的草垛上,攫食时挣断了细纸 绳,一个个小纸袋就留在了草垛上。这时,从城外又飞来一群系着香火 头的麻雀,它们刚一落下,大火顿时冲天而起。整个岩州城顷刻大乱, 陷入一片火海。薛礼趁机挥兵攻城,盖苏文见大势已去,弃城夺路而逃。
鄱阳湖朱元璋大破陈友谅
朱元璋于是改用火攻的办法,调了七条小渔船, 满载芦苇火药,由敢死队员驾驶,驶近汉军大 船,占据上风头,等东北风一起,就点燃小船 冲去。汉军船大转动不灵,你推我撞,躲避不 及,被火船引燃,蔓延开去。霎时间便腾起熊 熊烈焰,几百艘战舰转眼化为灰烬。无数汉军 葬身在火海与湖水之中。陈友谅在乱军中中箭 而死。
火攻篇
主讲人:陈林 组长:陈景灏 组员:邵贤剑、李文开、简子云、 谢锐彬、林桂蓬、颜雄美
火攻
火攻对象
Hale Waihona Puke 火攻时机火攻之法火攻目标
人马 (火烧藤甲兵) 辎重 (器械,粮草) 道路
火攻时机
箕、壁、翼、轸
发火有时,起火有日
起风
(风助火势,火助风威)
火攻之法
十一家注孙子兵法

十一家注孙子兵法孫子兵法〖春秋〗孙武始計第一作戰第二謀攻第三軍形第四兵勢第五虛實第六軍爭第七九變第八行軍第九地形第十九地第十一火攻第十二用間第十三1/14页始計第一三?曹操曰:计者,选将、量敌,度地、料卒,远近、险易,计于庙堂也。
?李筌曰:计者,兵之上也。
太一遁甲:「先以计,神加德宫,以断主宠成败。
」故孙子论兵,亦以计为篇首。
?杜牧曰:计,算也。
曰:计算何事?曰:下之五事,道、天、地、将、法也。
于庙堂之上,先以彼我之五事计算优,,然后定胜负。
胜负既定,然后兴师劢众。
用兵之道,莫先此五事,故著为篇首耳。
?王皙曰:计者,谓计主将、天地、法令、兵众、士卒、赏罚也。
张预曰:管子曰:「计先定于内,而后兵出境。
」故用兵之道,以计为首也。
戒曰:兵贵临敌制宜,曹公谓「计于庙堂」者何也?曰:将之贤愚,敌之强弱,地之远近,兵之众寡,安得不先计之?及乎两军相临,变劢相应,则在于将之所裁,非可以隃度也。
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杜牧曰:传曰:「国之大事,在祀不戎。
」?张预曰:国之安危在兵,故讲武练兵,实先务也。
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李筌曰:兵者凶器,死生、存亡系于此矣,是以重之,恐人轻行者也。
?杜牧曰:国之存亡,四?人之死生,皆由于兵,故须実察也。
?贾林曰:地,犹所也,亦谓陈师、振旅、戓陈之地。
得其利则生,失其便则死,故曰死生之地。
道者,权机立胜之道,得之则存,失之则亡,故曰不可不察也。
书曰:「有存道者,辅则固之;有亡道者,推而亡之。
」?梅尧臣曰:地有死生之势,戓有存亡之道。
?王皙曰:兵丼,则死生、存亡、系之。
?张预曰:民之死生兆于此,则国之存亡见于彼。
然死生曰地、存亡曰道者,以死生在胜负之地,而存亡系得失之道也,得不重慎実察乎?五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曹操曰:谓下五事、七计,求彼我之情也。
?李筌曰:谓下五事也。
校,量也。
量计远近,而求物情以应敌。
?杜牧曰:经者,经度也。
五者,即下所谓五事也。
校者,校量也。
孙子兵法的智慧壹孙子兵法与中华权谋_火攻篇第十二

汉王“火积”破楚公元前204年,汉王自将兵拒楚兵于巩,使楚兵不能西进。
这时彭越杀了楚将军薛公,项王自己领兵击彭越。
汉王止于河内,另派刘贾、卢维率兵二万,骑数百,渡白马津,入楚地,助彭越,烧楚的积聚粮草。
楚军乏食,破楚之业。
皇甫嵩发火溃敌军公元184年,汉灵帝派皇甫嵩、朱俊各统一军,赴颖川征讨黄巾军波才。
波才进攻皇甫嵩,嵩暂退保长社,凭城固守。
波才率众进围长社。
皇甫嵩兵不过数千,波才拥众约有数万。
波才攻城数次,因城上矢石交下,不能得手。
时当仲夏,天气溽暑,敌人多结草为营,罢战乘凉,嵩召军吏,说:“兵有奇变,不在多寡,今敌人依草结营,正好用火破灭他。
”军吏问是什么计策,嵩不慌不忙地说出一条火攻的计策,且嘱咐道:“敌人借草自蔽,一遇火烧,必致四延,延烧以后,还有不慌乱的吗?我若乘势出兵,四面合击,田单之功可成了。
”嵩令军士各束草炬,每人一扎,待至黄昏大风起,都持炬登城,将火炬向敌营抛去,草遇火烧,火随风炽,霎时间烟焰冲天,敌众大惊。
嵩又令锐士开门出城,逼近敌营,再纵火大呼,城上也举燎相应,慌得敌众不知所措;嵩引兵从城中鼓噪而出,弛突敌阵,敌众溃败,觅路乱奔。
李陵以火对火公元前99年(天汉二年),汉武帝派李陵去侦察东浚稽山。
李陵率领着五千步兵到了浚稽山,被匈奴三万骑兵围困在两座山的中间。
汉军一面抵抗,一面往南退。
汉军到了一个山谷里,又杀了一阵。
匈奴八万骑兵继续追赶,汉军退到一个低洼地带,那边长的满是芦苇。
他们想躲在苇塘里打游击。
不料匈奴在上风放起火来。
李陵连忙叫士兵们在自己这边先放火,烧断那边芦苇,腾出一块烧过的空地,使那边的火不能烧到这边来。
沈庆之知守火之变公元450年,宋将沈庆之讨诸山犬羊蛮,缘险筑重城。
庆之连营山下,营内开门相通,又下令诸军各穿池于营内,早晚都不需从营外汲水,兼以防蛮纵火。
不久,风势甚猛。
蛮众趁夜下山,人各手持一炬,纵火烧营。
火起即汲池水浇灭,并令诸军多出弓弩射蛮,蛮众散退。
韩信借水败龙且公元前203年,韩信已经平定了临淄,项王派龙且为大将,带着人马,号称二十万,来救援齐国。
孙子兵法火攻篇的感悟与启发

孙子兵法火攻篇的感悟与启发兵法十三篇,“火攻篇”是第十二篇。
此篇很多人不太重视,其实内涵也非常丰富,值得研究。
今结合古代著名战争事例来解读一下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孙子曰: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积,三曰火辎,四曰火库,五曰火队。
行火必有因,因必素具。
孙子指出火攻的五个方法(对象),第一是用火攻击敌人营盘,烧敌将士兵卒。
直接攻击敌方部队,消灭其有生力量。
这种方法适合士兵集聚的战场,杀伤力极大。
比如吴蜀夷陵之战,刘备大军进攻到夷陵山地,陆逊率军据险要之处坚守。
当时六月炎热干燥,刘备大军不耐酷暑,结营积聚在茂密山林之下。
东吴大都督陆逊抓住机会,用火攻,烧了刘备连营。
不仅烧死大量士兵,也烧了蜀军积蓄的器材、粮草和军械营帐等宝贵物资,五种火攻对象全烧到了。
一把大火彻底断送了刘备伐吴大业!刘备在万分危急中,只带领少数人侥幸逃到了白帝城。
这种火攻是威力最大的,也是杀伤力最大的。
东吴陆逊能成此大功,离不开六月炎热天气,离不开茂密树林下蜀军连营驻扎的聚集地利,蜀军营寨的木栅和周围的林木都是易烧易燃之物。
离不开东吴将士以逸待劳、齐心守土卫国的团结奋战。
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全具备。
第二,火积。
就是军队用于打仗的必要积蓄和后备物资。
比如食物、医药、卧具、器械、粮草、军衣、车马等等。
如果用火攻焚烧了敌军这些积蓄物资,敌方军心必大乱。
如果不能及时补充积蓄,那么将帅和士兵的战斗意志就会很薄弱,坚持战斗就没有了底气。
这样很容易就被击败了。
比如隋朝初年,隋文帝采纳高颖破南朝陈国之策。
用火焚烧敌方钱粮积蓄,不断地派特种部队烧南朝各地积蓄,搞得整个国家人心惶惶,削弱了南朝陈国的国力,大大动摇了他们的战斗意志。
第三是火辎,烧敌方的辎重。
第四是火库,焚烧敌军仓库。
行军途中携带的物资叫辎重,在城里营寨里存储的物资叫仓库。
其实二者是大体相同的物资钱粮,用了不同的名称。
曹操和袁绍在官渡之战中,转折点出现在曹操亲自率领将士去乌巢焚烧了袁绍的辎重粮仓。
孙子兵法火攻篇解读

孙子兵法火攻篇解读
1. 孙子兵法的火攻篇啊,那可真是厉害得很呐!就好比一场战争中,火就像一把锐利的武器,能给敌人致命一击!想想看,赤壁之战不就是用火攻取得了巨大胜利嘛!
2. 火攻篇告诉我们时机太重要啦!这就像炒菜,火候不到不行,火候过了也不行,得恰到好处!比如官渡之战中曹操把握时机烧了袁绍的粮草,这多关键呀!
3. 火攻的条件也不能马虎呀!这就像你要去爬山,得准备好装备一样。
要是条件不具备就乱用火攻,那不就糟糕啦?像夷陵之战刘备不就吃了这方面的亏嘛!
4. 孙子兵法火攻篇还强调要知彼知己呢!你想想,要是不了解对方,怎么用火攻呢?就好像你要跟人打架,总得先知道人家的弱点吧!不然怎么能打赢呢?
5. 火攻之后的行动也很重要哇!不能烧完就不管啦,那可不行!这就像你放了一把火,得想好后续怎么处理呀,不然引发更大的灾难怎么办?
6. 火攻篇里的智慧那可真是无穷无尽呀!它就像一个宝藏,等着我们去挖掘!像历史上那么多经典战役,不都是从中受益嘛!
7. 运用火攻得灵活呀!不能死板,这就跟跳舞一样,得根据音乐的节奏来调整动作。
不然怎么能跳出精彩的舞蹈呢?火攻也是如此啊!
8. 孙子兵法火攻篇真的太值得研究啦!它就像一本秘籍,能让我们在战争中如鱼得水!想想那些善于用火攻的将领,多威风呀!
9. 火攻的风险也得考虑到呀!这可不是闹着玩的,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火烧身!就像走钢丝,得小心翼翼的。
火攻不也得谨慎对待嘛!
10. 总之,孙子兵法火攻篇是我们必须要好好钻研的呀!它能给我们带来太多的启示和帮助啦!让我们在面对各种情况时都能游刃有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火攻篇中主要讲的是火攻,虽然现在火攻已经逐渐被淘汰了,但还存在着许多危害大、条件苛刻、难以控制的作战方法,因此火攻战术同样也适用于这些作战方法,但仍然
不算普遍。
其核心思想就是作战前要有充分的准备,时机一成熟就能迅速发动攻势。
该篇还谈到了另一个重点,就是作战时要学会“守成”。
战争的根本目的是强大自身,如果战争不是为了扩充实力,而是因为仇恨、嫉妒等其他原因,就无法使自身获得利益,只能是两败俱伤。
战胜了对手,却不巩固战果,就是浪费先前的努力。
所以作战
之前一定要谨慎,如果没有足够的利益,不要轻易的下决定。
如果不能确保必胜,就
不要开战。
千万不可以因为愤怒而兴兵,因为人的心情总是持续短暂的时间,现在愤怒,以后也可以开心,现在生气,以后还能愉悦,而国家亡了就不能再存在了,人死
了就不能复生了。
因此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被仇恨蒙蔽了自己,发展壮大自
己再去碾压对手,才能常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