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我中华教案详案
爱我中华主题班会教案[全文5篇]
![爱我中华主题班会教案[全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66e0c15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b6.png)
爱我中华主题班会教案[全文5篇]第一篇:爱我中华主题班会教案爱我中华主题班会三年级一班席三寿姐活动目标:在国庆刚刚结束之季,通过举行主题为“爱我中华”的班会活动,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活动过程:第一环节:男女主持人引言(男主持人:李生才,女主持人:张延霞)男主持人: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发展日新月异,从原来的石拱桥发展到现在的立交桥;从原来的平房建造成现在的高楼大厦。
女主持人:是啊!在我国古代,交通工具就只有马、马车、小舟,而今不同了,不管是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样样齐全。
就连古人幻想的嫦娥奔月,如今也一一实现。
第二环节:我爱我的祖国,我以祖国为傲女主持人:我国有哪些建筑或文化闻名于全世界?同学甲:我知道有长城、兵马俑、故宫等等。
(多媒体展示)男主持人:哪位同学能说出我国的四大发明?同学甲:我知道有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
第三环节:国庆中畅谈爱国情主持人:同学们知道今年的国庆是第几个周年吗?也请大家说说自己在国庆节期间都做过什么有意义的事情。
学生讨论交流小品表演:国庆节到了国庆节到了,三个好朋友去逛街,走到政府门口,正巧政府里在升国旗,小华停下脚步对着国旗行注目礼,小明和小亮若无其事走过去,还叫小华快点走,小华说“升旗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应该行注目礼”,小明觉得只有在国际社会中看见祖国的国旗升旗才有自豪感,小亮说新中国成立后,才有民族自豪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没有自豪感。
主持人:谁才是真正的爱国?评论三人的观点。
主持人:比一比你能想到哪些爱国名句? “国破则家亡,国兴则家昌。
”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死国生,我死犹荣,身虽死精神长生,成功成仁,实现大同。
——赵博生我是你的,我的祖国!都是你的,我的这心、这灵魂;假如我不爱你,我的祖国,我能爱哪一个人?——裴多菲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非久留之地。
归去来兮。
——华罗庚第四环节:深情朗诵主持人:请同学们朗诵下列关于爱国的诗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祖国啊!我是贫困我是悲哀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祖国啊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窝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祖国啊我是你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喂养了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第五环节:爱国典范课件上给出一些烈士照片:主持人:同学们认不认识他们是谁,给我们介绍下他们的英雄事迹。
爱我中华教案及反思(2篇)

爱我中华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继续练习写摘录笔记独立识字。
2、通过读后交流和有感情朗读,体会诗歌中强烈的民族情和爱国情。
3、体会歌词反复咏叹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通过歌词领悟民族之间和睦相处、爱我中华的美好感情,充分认识到我们的祖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整体,只有各民族兄弟姐妹相亲相爱,我们的祖国才会蒸蒸日上、兴旺发达。
一、歌曲导入,品读课题1、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在各大晚会上,我们经常听到这一首歌。
仔细听一听,会唱的同学请随着录音机一起唱。
2、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受?3、简介歌词作者、演唱者。
(出示课题)4、品读课题:读课题时,你想突出哪个词语?按照你的理解读一读。
(预设:可能突出“爱”或“中华”,从不同的情感角度读课文,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主旨。
)二、初读课文,交流摘录笔记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个人、同桌、小组等)读课文。
(要求: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2、全班汇报读,个别句子指导。
3、交流摘录笔记,出示新词,开火车带读。
4、交流自学生字时发现的难写字,当当小老师,提醒同学们注意。
重点突出“姿”“健”“伐”的写法。
三、品读课文,读中悟情1、出示“阅读金钥匙”:自读时,在重点词语下面画上“.”2、学生自由读歌词的第一部分,做好标记。
3、全班交流:你画的重点词语是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什么?重点交流:“五十六”(1)说话:“五十六个星座同时在天空中出现是多么。
”.“五十六枝花聚在一起是多么。
”.“五十六个民族生活在一起是多么。
”.(结合多多媒体进行说话训练,并理解这个比喻句的意思。
)(2) 在这个句子中,作者把五十六个民族比作什么?作者反复使用了“五十六”这个数字,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我们祖国是个泱泱大国,我们是一个有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团结的大家庭。
)(3)你知道我们祖国有哪些民族吗?(4)在歌声中认识这五十六个民族兄弟姐妹。
(多媒体展示五十六个民族的图片)(5)有感情朗读。
《爱我中华》教案(精选15篇)

《爱我中华》教案(精选15篇)《爱我中华》篇1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理解歌词内容。
2、凭借歌词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情和爱国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体会歌词结尾点题、首位呼应、反复咏叹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通过歌词领悟民族之间和睦相处的美好感情,充分认识到我们的祖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整体,只有各民族兄弟姐妹相亲相爱,我们的祖国才会蒸蒸日上、兴旺发达。
一、歌曲导入:1、同学们,喜欢听歌吗?希望老师今天播放的歌曲你们也会喜欢,但在播放歌曲前,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会唱的同学请随着录音机一起唱,好吗?听!(教师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2、你们知道歌曲的名字是什么吗?对了,《爱我中华》!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这首歌的歌词。
(教师板书课题)3、简介歌词作者、演唱者和写作背景。
4、学生交流搜集的各民族的资料。
(给予学生及时的评价)二、讲读课文:1、每个民族有每个民族的特色,五十六个民族的特色和风俗,我们就是说上三天三夜也不一定能说完,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教师范读课文)(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个人、同桌、小组等)读课文。
(要求:只要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3)学生读课文。
(指3——4名学生读后齐读)2、请同学们自由读歌词的第一部分:(1)你有什么发现或你读出了什么?a、比喻句b、情感表达:虽然五十六个民族各有特色,虽然五十六个民族语言存在差异,但是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的心声——爱我中华,是永远不会变的。
出示少数民族图片:(傣族、蒙古族、维吾尔族……)(2)学生朗读。
(学生自愿起来朗读后齐读)3、既然五十六个民族表达了一个意思——爱我中华,那都体现在哪里呢?请同学们默读歌词第二部分。
(1)组织交流:1)本文来自第1文秘网我读出了:体育健儿为了祖国的荣誉,在世界赛场上争金夺银。
a、师:你从哪句当中体会到的?生:从“爱我中华,健儿奋起步伐。
初中音乐教案教学设计【爱我中华】

初中音乐教案教学设计【爱我中华】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唱出歌曲《爱我中华》,并理解歌曲背后的意义。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歌曲《爱我中华》的学习。
2. 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介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歌曲《爱我中华》的学唱。
2. 理解歌曲背后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中华民族的音乐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介绍歌曲《爱我中华》的背景和意义,让学生了解歌曲背后的故事。
3. 学唱歌曲:教师示范,学生跟唱,重点讲解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4.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歌曲合唱练习,加强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记忆。
5. 课堂小结:通过歌曲《爱我中华》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自行练习歌曲《爱我中华》,加强歌曲的记忆。
2. 家长协助孩子,进行歌曲的合唱练习,提高学生的歌唱水平。
3. 学生可以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中华民族的其他音乐文化,丰富自己的音乐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歌曲演唱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以及民族自豪感的培养。
3. 教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七、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包括歌曲《爱我中华》的乐谱、图片、视频等资料。
2. 音响设备:用于播放音乐和录音。
3. 教学用具:如黑板、粉笔等。
八、教学时间1. 课堂授课时间:45分钟。
2. 课后作业时间: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安排。
九、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歌曲背景、音乐知识等。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歌曲演唱,学生跟随学习。
3. 实践法:学生分组练习,进行合唱。
4. 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提高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
爱我中华教案及反思

爱我中华教案及反思一、教案设计课题:《爱我中华》教案及反思年级:小学四年级科目:语文教学目标:1.了解《爱我中华》这首诗的作者和背景。
2.理解诗中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对中华文化的热爱。
3.能够正确朗读和模仿诗歌的语调和节奏。
4.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增强爱国意识。
教学准备:1.电子版或印刷版的《爱我中华》课文。
2.黑板、彩笔。
3.音乐设备,播放《爱我中华》的音频。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问答、图片展示等多种方式,导入课题,引起学生的兴趣。
2.背景知识(10分钟)介绍《爱我中华》这首诗的作者杨洪涛,以及创作背景,讲解诗中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对中华文化的热爱。
3.朗读诗歌(15分钟)老师朗读诗歌,引导学生一起跟读,注意语调和节奏的把握。
4.分组演唱(15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段诗歌,由小组一起演唱,加深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5.理解诗歌(10分钟)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表达的爱国情感和对中华文化的热爱。
6.书写操练(10分钟)学生将《爱我中华》这几个字的书写进行操练,学习正确的字形和笔画顺序。
7.展示活动(10分钟)学生自由发挥,可以进行配乐、舞蹈、绘画等形式的展示活动,表达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爱国情感。
8.反思(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思考自己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如何体现爱国情感。
9.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写一篇关于自己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爱国情感的作文。
二、反思本节课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通过了解《爱我中华》这首诗的作者和背景,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也更加深入。
通过朗读、演唱和展示活动等形式,培养了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爱国情感。
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时间有限,没有进行相关的延伸教学,希望下次可以在课后组织学生进行更多的课外阅读和活动,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通过学生的反思作业,可以发现部分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相关内容的教授。
《爱我中华》的教学设计(通用5篇)

《爱我中华》的教学设计(通⽤5篇) 作为⼀名⽼师,可能需要进⾏教学设计编写⼯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爱我中华》的教学设计(通⽤5篇),供⼤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爱我中华》的教学设计1 ⼀、教学⽬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2、了解歌词的创作背景,学习歌词的写作⼿法。
3、学习歌词,体会其中表达的强烈的民族情、爱国情。
4、⾃学⽣字词语,背诵课⽂。
⼆、教学准备:歌曲《爱我中华》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体会其中表达的强烈的民族情、爱国情。
2、引导学⽣读后交流朗读的感想,体会此类歌曲歌词表达感情的技巧。
四、课时安排:⼀课时 五、教学设计: (⼀)、激发兴趣,导⼊新课 1、播放歌曲《爱我中华》,欣赏后提问: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在我们国家⽣活着不同的民族,你们知道有多少个民族吗?(列举⼏个) 2、这些民族虽然语⾔不同,风俗也不⼀样,但他们相互尊重,情同⼿⾜,爱国爱家,就像⼀个⼤家庭⾥的兄弟姐妹⼀样和睦相处。
3、⽼师今天也想教你们唱这⾸歌,你们想学吗?当然要想唱好⼀⾸歌,⾸先要理解歌词的意思,那我们就⼀起来学习歌词吧! 4、板书课题:爱我中华。
(三)、教师⼩结补充。
(四)、⾃由读⽂: 1、选择⾃⼰喜欢的⽅式读课⽂,读准字⾳,读通顺。
2、提出⾃⼰不懂的问题,⽤“x”或“xx”画出来。
可在⼩组内与同学讨论交流。
(五)、汇报读懂的情况: 1、⽂中有多处重复的语句: (1)多处提到五⼗六。
(2)六处提到“爱我中华”⼀句 2、课⽂有两部分,分别写了什么? 第⼀部分有两句,将五⼗六个民族⽐喻成“星座”、“花朵”、“亲密的兄弟姐妹”,朴实的语⾔,体现了各民族的亲密团结。
他们的语⾔虽然存在差异,但有⼀句话的意思是⼀样的,那就是“爱我中华”。
第⼆部分共有五句话。
前三句分别勾画了三幅图画,哪三幅?第⼀幅,各族健⼉在赛场上为祖国摘⾦夺银、顽强拼搏的情景(结合刚结束的第⼆⼗九届奥运会及残奥会说⼀说);第⼆幅,各⾏各业的从业者为建设美好的家园⽽忘我⼯作(农民,建筑⼯⼈,环卫⼯⼈等);第三幅,讴歌了中华各族⼉⼥昂⾸阔步推动伟⼤的祖国进⼊⼀个崭新的时代。
爱我中华主题班会教案5篇

爱我中华主题班会教案5篇爱国主义班会的开展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感情,让学生懂得爱国与责任的关系,明白爱国就是承担起自己应负的责任。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爱我中华主题班会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爱我中华主题班会1一.活动目的:对学生进行一次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明白爱国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二.活动方式:班长主持,全体学生参与。
三、活动过程:1、教室里播放“歌唱祖国”,营造气氛主持人甲:一曲歌唱祖国唱的激动人心,荡气回肠。
60年前的十月,千千万万个中国人曾彻夜难眠!主持人乙:60年后的今天,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壮怀激烈。
主持人甲:中华雄鹰在展翅。
主持人乙:中国巨龙在腾飞。
主持人甲: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意气风发。
主持人乙: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欢乐安详。
主持人甲:身为华夏儿女。
主持人乙:同为炎黄子孙。
合:我们为拥有这样的祖国而自豪。
今天我们为祝福伟大的祖国聚在了一起,我宣布爱我中华主题班队活动课现在开始。
(班长)主持人甲:金秋的风吹来丰收的气息,十月的歌声荡漾在美丽的校园,祖国迎来了她的六十岁的生日,主持人乙:听,这熟悉的歌声,让我们深情地体会到作为新中国少年儿童,是多么的幸福和自豪。
请听歌曲《红旗飘飘》2、主持人甲:十一的鲜花绚丽多彩;十一的阳光和煦温暖。
美好的日子里,我们不会忘却烽火硝烟的抗战岁月;美好的日子里,我们一起唱响那首首烽火战歌。
共同去感受先辈曾经的激情,一起用歌声唱响我们的爱国情! 请听配乐诗朗诵《祖国,我爱你》。
生1:我爱你叮咚的驼玲,是它让丝绸之路愿远流长生2:我爱你嫩绿的草芽,是它覆盖了隔壁沙滩的荒凉生3:我爱你乡间的牧笛,是它把五彩的音符撒向四方。
生4:我爱你都市的高楼,是它把人民的理想拖向太阳生1:我爱你长江的碧波,是它把56个民族的心曲弹奏。
生2:我爱你黄河的波涛,是他把13亿人民哺育抚养。
生3:我爱你雄伟的长城,是它挺起了中华儿女的脊梁。
生4:我爱你巍巍的黄山,是它展现了祖国的秀美端庄。
爱我中华初中课本教案

爱我中华初中课本教案年级:初中学科:语文课时:2课时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壮丽的河山、丰富的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团结友爱、奋发向前的精神风貌。
3.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增强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一些生僻词汇的理解。
2. 课文中所涉及的历史、文化知识的掌握。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爱我中华》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齐读课文标题,体会题目中的情感。
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遇到不懂的词汇、句子做好标记。
2. 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疑问,指导学生理解课文。
三、课堂讨论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2.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四、课堂讲解1. 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重点解析课文中的生僻词汇、句子,以及所涉及的历史、文化知识。
2.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课文中所描述的风景、历史事件等,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课文。
五、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2. 教师批改课后练习题,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反馈。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学生齐读课文标题,激发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
二、深入探讨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热爱祖国。
2. 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给予点评、指导。
三、课堂讲解1. 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重点解析课文中的生僻词汇、句子,以及所涉及的历史、文化知识。
2.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课文中所描述的风景、历史事件等,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课文。
四、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2. 教师批改课后练习题,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反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我中华教案详案【篇一:爱我中华教学设计】九年级音乐《爱我中华》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歌曲《爱我中华》教具准备:钢琴、电视机、电脑、投影、vcd和打击乐器教学目标:1、通过歌曲《爱我中华》的学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及民族自豪感。
了解此歌在增进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方面所作的贡献。
2、通过学生欣赏以歌唱祖国为主题的歌曲以及为歌曲创编舞蹈动作等音乐活动的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歌曲的演唱处理及创编活动教具准备:钢琴、电视机、电脑、投影、vcd和打击乐器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创设情景导入:课件出示我国的体育健儿在国际奥运会上为祖国赢得荣誉,在奖台上赢得金牌,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激动人心的画面。
教师导入:每当我们的奥运健儿为祖国赢得荣誉,每当五星红旗随着庄严的国歌一遍又一遍地升起,我们的奥运健儿,我们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那就是——爱我中华!二、学习歌曲《爱我中华》1、提问学生:我国有多少个民族?答:有56个。
师总结:56个民族亲如一家,精诚团结,共同建设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祖国。
2、师播放《爱我中华》歌曲的mtv(同学们从画面上可以看到我国各族人民身着绚丽多姿的少数民族服装,舞姿婆娑,在鲜花盛开的辽阔大地上高歌一曲《爱我中华》。
这首歌赞颂了民族的大团结,赞颂了祖国的繁荣富强。
此歌歌词简洁生动,旋律欢快明朗,唱出了我国56个民族亿万人民的共同心声。
并且易唱易记,深受全国各族人民的喜爱,曾被定为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会歌。
)3、学唱歌曲:a、引导学生自主地学唱歌谱(单旋律慢速轻唱歌谱)b、找出歌曲的典型节奏。
c、把歌谱填词轻声哼唱。
d、配合歌曲的演唱,应该把连音和跳音结和起来。
4、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a、学生讨论应该怎样唱好此歌?讨论包括这首歌歌颂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应带着怎样的情绪情感来演唱?可分为几个乐段?(师总结:这首歌歌颂了民族的大团结,表达了56个民族的爱国热情,要带着自豪地、积极奋发地情感来演唱。
可分为三个乐段:第一乐段要唱得稍微平和。
第二乐段要用跳音来表现人们欢愉畅快的情绪。
第三乐段“爱我中华”的反复咏唱,使歌曲达到了高潮,要唱得情绪激昂。
)b、用欢快热情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
三、创造与实践歌曲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舞蹈性的节奏特点,我们如何把它充分地表现出来呢?音乐活动(1)师展示几个舞蹈动作,学生简单模仿。
分组学生创编舞蹈动作,随音乐自由歌舞。
音乐活动(2)师出示简单打击乐器,分组创编节奏,为第一乐段配节奏。
创作组合:全体学生在歌唱`舞蹈`节奏`音乐画面中共同展示出“爱我中华”的风采。
四、拓展1、你还听过哪些歌颂祖国的歌曲?(学生讨论回答)2、应学生要求欣赏《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和《中国人》等五、师生小结:“爱我中华”不能只是一句口号,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实际行动来爱我中华?第二课时《祖国颂》教学内容:欣赏《我爱你,中国》和《啊!中国的土地》教学目标: 1、聆听《我爱你,中国》和《啊!中国的土地》,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中所表达的丰富情感,启发学生想象音乐中蕴涵的美好意境。
2、认识区别我国艺术歌曲和群众歌曲的基本特点教学重点:体验感受歌曲的丰富情感教具准备:钢琴、电视机、电脑、投影、vcd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学生在《爱我中华》中进入教室二、复习导入1、教师伴奏学生轻唱2、用圆润的声音,热情的态度演唱《爱我中华》(这首歌唱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心声,今天老师再次为大家献上几首优秀的爱国歌曲。
)三、音乐欣赏1、师深情地朗诵《爱我中华》的歌词,学生感受。
(诗歌用了什么样的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学生有感情地朗诵一段3、如果将这首诗配上音乐会是什么样呢?欣赏《我爱你,中国》,学生仔细品味。
歌曲分几个乐段?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加入音乐后的词感染力如何?4、学生轻声视唱一段5、完整聆听一遍,找出最富激情的一句,表达的情感?让我们再来欣赏另外一首歌曲,你能否比较它们在情绪和风格上有什么不同?6、聆听歌曲《啊!中国的土地》,学生体验感受。
问:乐曲有几个乐段?每个乐段唱出了些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感情?7、学生轻声朗诵歌词,再跟琴轻唱歌曲,思考词曲配合后作品的意境?8、思考讨论两首歌曲的不同之处?(分组讨论并小结)(歌曲分别从不同的方面不用角度用不同的形式表达同一感情,那就是深深的爱国热情)四、认识区分艺术歌曲和群众歌曲我们欣赏了两首歌曲,结合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歌曲,这两类歌曲有些什么区别呢?(学生自由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什么是艺术歌曲?(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盛行一种抒情歌曲,通称艺术歌曲。
歌词多采用著名诗歌,侧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旋律表现力强,表现手法及作曲技巧复杂,歌曲伴奏占重要地位。
)什么是群众歌曲?(歌曲内容与社会活动有关,体现群众的理想和愿望。
旋律雄壮豪迈,结构不太复杂,歌词通俗简练,易唱易上口)五、分别聆听多首歌曲片段,学生加以区分六、总结【篇二:爱我中华教学设计】名师示范课《爱我中华》教学设计解放小学樊彩教学目标:1、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并学唱背诵,体会其中表达的强烈的民族情、爱国情。
教学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体会其中表达的强烈的民族情、爱国情。
教学过程:课前播放里约奥运会主题曲《众神降临里约》一、谈话导入1、奥运会是全世界人民的盛会,每届运动会的主题曲都深受人民喜欢。
除了奥运会之外,其他运动会的主题曲也为广大人民喜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
2、板书单元主题和课题。
师生同写课题,齐读。
3、出示目标。
二、自主读识。
1、交流歌曲的相关资料:介绍创作背景和作者2、自学提示:(1)自由朗读歌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上小节号。
(2)同桌互相读读课文和生字,互相纠正。
2、检查自读情况。
(1)认读词语和句子。
(2)强调”健”和“伐”的写法,学生练写。
四、合作读议1、自学要求:(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数字,用“”标出;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用“——”画出来。
(2)读读自己画的词句,体会作者每次重复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
2、汇报交流:重复数字:五十六(1)用了打比方的方法,把五十六个民族比作同一片蓝天下的星座,比作大花园里的五十六枝花,比作五十六个兄弟姐妹。
体会到民族团结亲如一家。
(2)有哪些少数民族?(3)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重复句子:爱我中华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想一想诗歌为我们展示了怎样的场景?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1)“爱我中华,健儿奋起步伐。
”可联系刚结束的奥运会谈谈自己所知道的,从中体会到了什么?看相关图片。
(2)“爱我中华,建设我们的国家。
”可让学生说说谁在建设我们的国家?可举出自己知道的人或事。
看相关图片。
(3)“爱我中华,中华雄姿英发。
”理解“雄姿英发”的意思。
可让学生想想是谁雄姿英发?(4)体会反复的作用:表达强烈而深情的热爱。
(5)指导有感情朗读。
四、拓展延伸:1、你作为一个小学生,你能为国家建设做什么?2、带着自己的体会朗读歌词。
试着背诵。
3、检查背诵五、课堂检测:1、看拼音写词语( ) ( )( )( )2、按课文内容填空。
“爱我中华”在文中反复出现,是为了表()的感情。
六、学唱歌曲。
观看视频,跟唱歌曲。
七、作业设计1、学唱这首歌。
2、查阅资料,搜集少数民族的谚语,并了解一到两个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篇三:歌曲《爱我中华》教学设计】第十三课《爱我中华》【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爱我中华》2. 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简单介绍你所了解的少数民族的音乐、风俗、人情。
【教学目标】1、用欢快、自豪的心情演唱《爱我中华》。
2、为歌曲创编律动或舞蹈,随音乐表演。
【教学重难点】1. 学唱歌曲《爱我中华》2. 了解少数民族的音乐、风俗。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首先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播放一段少数民族服饰展片断,请同学们抢答他们分别属于哪个少数民族?将学生说的各种答案总结归纳,并对积极举手发言的同学以充分地肯定、鼓励和表扬。
]二、学唱新课:1、由学生的回答引入。
师: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那么我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呢?生:五十六个民族。
师:分别有哪些呢?生:汉族、回族、藏族、壮族、白族、蒙古族、苗族等。
师:这五十六个民族由于生活的地区环境等的不同,因此他们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也不同,所产生的歌舞音乐肯定也不相同。
欣赏《爱我中华》2、师:欣赏完这首美妙动听的乐曲,同学们想不想学唱这首歌曲呢?(想!)3、跟琴学唱4、全体学生完整演唱此歌,注意:(1)、装饰音、修止符的运用。
(2)、控制整体音量。
二、创编舞蹈动作并随音乐进行表演。
1、师: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现在进行抢答比赛,比一比哪个小组知道的民族最多,发言的孩子一次只能说出一个民族的名称,不能重复说。
每说对一个可以为自己小组加一朵小红花。
开展抢答比赛。
师:好,紧张激烈的比赛就进行到这里。
看来同学们在课前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回答出了这么多民族的名称,真了不起呀!下面我们在来进行一个更加有趣的活动:听音乐选画面2、听音乐选画面师:老师这里有几幅各民族歌舞的图片,还有几段各民族的音乐,请你们边听音乐边记录这是哪个民族的音乐,看看哪副图片应该配合哪段音乐,全部听完了以后,请同学们来回答。
(1)教师播放课件,学生聆听并作好记录。
(2)当全部音乐片段结束后学生再回答,教师用课件展示正确答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
3、拓展(1)师:老师知道很多孩子在课前已经查找了关于各个民族的资料,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学生展示课前准备的资料,如各民族名称、图片、风俗习惯等。
4、小结师:孩子们,你们查找的资料真丰富呀,让我们大开眼界。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大家的心情都很高兴和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