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国耻 爱我中华 主题班会
《勿忘国耻,强我中华》主题班会教案

《勿忘国耻,强我中华》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勿忘国耻,强我中华”这一重要主题,认识到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2. 掌握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和历史人物,了解他们的奋斗历程和贡献;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4. 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综合能力,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讲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引导学生认识到爱国主义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难点:如何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故事生动地呈现给学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
三、学情分析:学生年龄段在高中阶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和思辨能力。
但是,由于学生的兴趣和关注点不同,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了解程度也有所不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1. 教师播放一段相关的视频或音频,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例如,可以播放一段抗日战争的影片或者一首爱国歌曲。
2. 教师提问:“你们对‘勿忘国耻,强我中华’这一主题有什么理解?”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
讲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1. 教师介绍鸦片战争这一历史事件,并向学生解释这一事件对中国的影响。
例如,鸦片战争导致中国的国土被侵占,经济遭到破坏,国家面临严重的危机。
2. 教师介绍孙中山这一历史人物,向学生讲述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和他为中国的民主革命事业做出的贡献。
例如,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的思想,倡导建立一个自由、平等、民主的新中国。
3.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生动地呈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
例如,可以播放一段孙中山的演讲视频或者展示一些与鸦片战争相关的图片。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1. 教师通过讲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引导学生认识到爱国主义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解释中国的历史上曾经遭受过多次侵略和压迫,只有通过强大的国力才能保证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而这就需要每一个中国人都有强烈的爱国情感。
《勿忘国耻圆梦中华》主题班会教案

《勿忘国耻圆梦中华》主题班会教案
一、班会目标
1. 唤起大家为国家复兴自己积极参与作出贡献的责任感;
2. 鼓励大家勤奋学习,克服困难,创造美好的未来;
3. 加强大家之间的团结互助,共同实现理想。
二、班会内容
1.发言:由班长进行班会开场发言,发出“勿忘国耻圆梦中华”的号召;
2.影像:播放《勿忘国耻圆梦中华》的视频,引起大家爱国情绪;
3.讨论:就“为国家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进行一组研讨(3到5人一
小组);
4.主题班会:就《勿忘国耻圆梦中华》深入讨论,分析我们每个人在实现中华梦想上的责任与义务;
5.深度学习:分享发起人周鸿祎年轻时“为国家发展作出的贡献”的例子,鼓励大家勇于创新发展;
6.总结:结合“勿忘国耻圆梦中华”主题,教师总结班会,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原则。
三、结语
一份国耻、一份担当;坚持诚信、克服困难;健康成长、发展未来,唤起每一位学子的爱国情怀,大家一起勇敢地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为建设祖国发出最美好的祝愿!。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主题班会

2024/1/28
1
目录
• 引言 • 回顾历史,铭记国耻 • 振兴中华,责任担当 • 立足当下,奋发有为 • 展望未来,共创辉煌 • 结束语
2024/1/28
2
2024/1/28
01
引言
3
目的和背景
让学生了解国家历史 ,铭记国耻,激发学 生的爱国热情。
通过班会的形式,增 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和团队合作精神。
9
03
振兴中华,责任担当
2024/1/28
10
民族复兴的意义与内涵
2024/1/28
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民族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其本质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需要全体中 华儿女共同努力,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为 全球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
20
青年人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展望
01
02
03
04
拓宽国际视野,增强跨文化交 流能力,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
合作。
推动青年创新创业,促进青年 发展与合作,为世界各国青年
提供更多机遇和平台。
加强青年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 ,为青年成长成才提供更多支
持和保障。
倡导青年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 业和志愿服务活动,为推动全 球可持续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11
当代青年的责任与使命
01
树立远大理想,勇担 历史使命
当代青年是实现民族复兴的生力军和 中坚力量。他们应该树立远大理想, 坚定信仰信念,勇担历史使命,积极 投身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02
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 识,提高自身素质
三(3)班勿忘国耻_爱我中华主题班会ppt

历史上的 无数事实 表明,一 个贫穷落 后、弱小 的国家和 民族,只 能处于被 压迫、被 剥削、被 凌辱、被 掠夺的地 位。火烧 圆明园的 历史则再 次证明: 国家贫穷、 落后、软 弱就要挨 打
黄埔军校群英馆的配图加述说历史 红枪白马穿梭在密林里的妇女
一阵雷声从墓碑上碾过 像掌声 没有人愿意 在十八岁就永远睡去 唯独绿色的他们 为了保护身后 那群白鸽子的梦 自动匍匐在地下 筑起一座长城 忘记是罪过 但也不要用“永远年轻” 来安慰这些长眠的人
视频: /20101104/n277156976.shtml (07:28-11:10)
非人手段:活体解剖、人畜杂交、无麻醉拔牙、手 榴弹实验、冻伤实验、病菌对胎儿的影响、鼠疫 实验 等。
1940年5月,日军对重庆城进行了20天的轰 炸,死伤者无数,半个山城被炸毁。 1941年6月,日机夜袭重庆,在校场口防空 洞内躲避轰炸的3万多居民窒息而死。 从1938年10月至1940年10月日军逐步把 主力转移到解放区战场,动用50多万兵力对 我华北根据地进行100多次千人以上规模的 扫荡,实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 ”,我八路军官兵伤亡10余万人。这些血迹 班班的罪行,还仅仅是日本帝国主义几百年 侵华历史的一小部分。
1931年9月18日,日军在沈阳城北的柳条湖村,蓄意炸毁了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诬陷 是中国军队破坏。日军以此为借口,向东北军驻地和沈阳城发动进攻,并在第二天占领。 -----------九一八事变。
这是1939年9月18日,日军占领沈阳北大营。 日军占领沈阳城
这是1931年9月19日,“九一八”事变的第 二天,日军在沈阳外攘门上向中国军队进攻。
1937年7月7日,日军开枪开炮猛轰卢沟桥。
七七事变”发生后驻守宛平的29军紧急赴战
[最新《勿忘国耻》主题班会教案内容]勿忘历史主题班会
![[最新《勿忘国耻》主题班会教案内容]勿忘历史主题班会](https://img.taocdn.com/s3/m/2b5e320d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e8.png)
[最新《勿忘国耻》主题班会教案内容]勿忘历史主题班会内容摘要:以史为鉴,勿忘国耻;爱我中华,强我国防”,落后就要挨打,曾经的国耻是每个中华儿女心中永远的痛。
这里给以史为鉴,勿忘国耻;爱我中华,强我国防”,落后就要挨打,曾经的国耻是每个中华儿女心中永远的痛。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勿忘国耻》主题班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勿忘国耻》主题班会1师:1937年7月7日,北平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卢沟桥事变。
卢沟桥事变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标志着中国抗战全面爆发,中国人民从此走上了抵抗外侮、抗日救亡的道路。
今年是抗战全面爆发的七十周年,为重温历史,领会“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遵纪守法的观念,树立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思想,我们208班召开“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纪念全面抗战爆发七十周年主题班会”。
师:(展示多媒体课件)我们这次班会的目的是:1、回顾历史,牢记中华民族曾经承受过的深重灾难,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2、领会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正视当前现实,反对霸权,牢固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发的坚定信念。
3、培养学生理性看待问题的能力,培养同学们的爱国守法观念。
4、展望未来,要高瞻远瞩,以民族发展大计为重,刻苦学习,努力拼搏,报效祖国。
师:班会开始,请全体起立,奏国歌!播放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同时插入升国旗的Flah动画。
师:本次主题班会由方雷与李秀林两位同学主持,大家欢迎!主持人上台。
男: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女: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们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
男:一曲雄壮嘹亮的《义勇军进行曲》,把我们的思绪带到了硝烟弥漫的抗日战场。
女:这曲雄壮激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奋勇前进。
男:1937年7月7日,一个让历史永远铭刻的日子。
女:震惊世界的卢沟桥事变,揭开了中华民族反对侵略、全面抗战的历史序幕。
男:1945年9月9日,又是一个让历史永远铭刻的日子。
“勿忘国耻”主题班会教案

“勿忘国耻”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国耻的历史背景和具体事件,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视和平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增强国家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1. 国耻的历史背景及具体事件介绍。
2. 国耻对国家民族的影响和教训。
3. 当代中国的发展及国际地位。
4.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如何传承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国耻的历史背景、具体事件和影响。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历史中汲取教训,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国耻的历史背景、具体事件和影响。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就国耻教训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进行讨论。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国耻事件,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国耻对国家民族的影响。
4. 激励法:通过讲述新时代青少年如何传承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国耻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国耻的思考。
2. 讲解:详细讲解国耻的具体事件和影响,让学生了解国耻对国家民族的教训。
3. 讨论:分组讨论国耻对当代中国的启示,引导学生珍视和平、热爱祖国。
4.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国耻事件,让学生深刻理解国耻对国家民族的影响。
5. 激励:讲述新时代青少年如何传承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学生要勿忘国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国耻历史事件的了解和认识。
2. 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检验他们对国耻教训的领悟和思考。
3. 关注学生对当代中国发展的认识,判断他们对国家现状和未来的看法。
4. 观察学生在激励环节的反应,了解他们对爱国主义精神的认同和决心。
七、教学资源:1. 国耻历史事件的资料:包括书籍、文章、图片等,用于讲解和展示。
《勿忘国耻》主题班会教案内容

一、教案背景1. 主题:勿忘国耻2. 目的:通过班会活动,让学生了解我国历史上的国耻事件,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提高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近代中国所遭受的国耻事件,掌握相关历史知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讨论、交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历史使命感。
三、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鸦片战争及其影响教学重点: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和影响。
教学难点: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2. 第二课时:甲午中日战争教学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结果和影响。
教学难点: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教训。
3. 第三课时: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学重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教学难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对中国的危害。
4. 第四课时:九一八事变教学重点: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和影响。
教学难点:九一八事变对中国的影响。
5. 第五课时:南京大屠杀教学重点:南京大屠杀的起因、经过和惨状。
教学难点:南京大屠杀对中国人民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自主学习、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情感态度:关注学生在班会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勿忘国耻的认识和体会。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鸦片战争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和起因。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3.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鸦片战争的理解和感悟。
4. 教师讲解:教师总结鸦片战争的历史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国耻对中国的影响。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甲午中日战争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和过程。
《勿忘国耻》主题班会教案内容2

最新《勿忘国耻》主题班会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历史上的国耻事件,认识到勿忘国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和平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中国近代历史上的国耻事件。
2. 勿忘国耻的意义和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1. 国耻事件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2.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历史,激发爱国情感。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国耻事件的历史背景、经过和影响。
2.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国耻事件中的英雄人物和典型事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五、教学内容1. 中国近代历史上的国耻事件: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
2. 勿忘国耻的意义和重要性: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奋发向前。
3. 国耻事件中的英雄人物和典型事例:林则徐、邓世昌、孙中山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教学目标。
2. 提问:同学们对中国近代历史上的国耻事件了解多少?二、讲解国耻事件(15分钟)1. 鸦片战争: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导致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甲午战争:日本对中国发动甲午战争,揭开中国近代史新篇章。
3.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犯下滔天大罪。
三、讨论勿忘国耻的意义(15分钟)1. 提问:为什么我们要勿忘国耻?2. 引导学生从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奋发向前等方面进行讨论。
四、分析国耻事件中的英雄人物和典型事例(10分钟)1. 林则徐:虎门销烟,展示民族正气。
2. 邓世昌:甲午战争中英勇牺牲,成为民族英雄。
3.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五、总结和布置作业(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勿忘国耻的重要性。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观看历史纪录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国耻事件的历史背景和经过。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国耻事件对中国的影响,以及如何传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勿忘国耻爱我中华》主题班会设计方案
三(7)班
爱祖国是一种深厚的感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祖国。
对养育了本民族一代又一代人的祖国,对给了自己特有的历史传统、文化素养的祖国,对自己命运息息相关的祖国,谁能不抱有最深的热爱眷恋之情呢!特别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是我们中华儿女最亲爱的祖国。
千百年来,多少支美好的歌,多少首赞美的诗,多少个动人的故事。
都和"中国"这两个字紧紧地连在一起。
“以史为鉴,勿忘国耻;爱我中华,强我国防”,落后就要挨打,曾经的国耻是每个中华儿女心中永远的痛。
每一位中华儿女都要奋发图强,为建设富强的中国努力奋斗。
作为当代中学生就应该从现在起树立远大理想,学好本领,随时听从祖国的召唤。
一、班会主题:勿忘国耻爱我中华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树立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增强保家卫国的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把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爱国行为结合起来,学好本领,为报效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2、能力方面: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实践创新能力、主动参与探究的能力。
3、知识方面:了解祖国受人凌辱的屈辱历史、知道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性及当前国家统一安全方面的不安定因素、明确我国公民在维护国家统一安全方面的有关义务。
三、班会准备
1、思想准备:今年是抗日战争既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以此为契机做好全班同学的思想发动工作,提高同学的积极参与意识。
2、组织准备:搞好人员分工,分工负责、责任到人,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分头搜集材料,如搜集抗日故事、抗日歌曲、有关抗日的影视资料等,并通过报章杂志及电视网络等媒体了解当今的世界形势、了解日本今日对华的一些言论、了解中国在当今世界的位置及处境
等,并组织学生参与制定本次班会的活动方案。
安排学生布置黑板教室。
3、程序准备:确定班会活动步骤使活动落到实处。
1、主持人致词:同学们,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及世界人民反法西战争胜利70周年,当年日本侵略者长驱直入,在中国的土地上烧杀抢掠,肆意蹂躏,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就让我们来看看当时日军的暴行吧。
2、播放祖国屈辱历史的有关视频片断、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中影响国家统一安全的不安定因素的有关视频片段。
3、讲述抗战故事,以此来缅怀那些牺牲的勇者,也使我们铭记那段用鲜血刻下的历史。
4、当日军在我们的土地上作威作福之时,我们的人民在哭泣、在呐喊,请听王欣渝同学的《淞花江上》。
5、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时候,听中华儿女在呼喊,中华儿女在战斗,全班齐唱《黄河大合唱》
6、历史走到了今天,当德国人为自己在二战中所犯罪行真诚地道歉时,日本人却在修改教科书企图掩盖那段罪恶的历史,大大地伤害了中国人的民族感情,老师诵读水均益的文章《日本,请听我对你说》,让学生了解现在日本人对中国的态度以及中国民众的反映。
7、回忆历史,瞻望未来,如何在新时期搞好学习将来为国效力,同学们深情的朗诵一首诗来表达自己建设祖国的决心:《理想》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理想是芽,会有浓荫
理想要开花,桃李结甜果
请乘理想之马,挥鞭从此起程
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
7、全班齐唱《义勇军进行曲》,在雄壮有力的国歌声中结束班会。
8、主持人致结束语:通过这次活动,更激发了我们的爱国情怀,历史已经过去,明天是属于我们的,我们要用自己的努力来证明自己的爱国心。
我想无论以后我们走到哪里,我们都会以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2018.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