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无功补偿方式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合集下载

浅谈配电网无功补偿方式及应注意的问题

浅谈配电网无功补偿方式及应注意的问题
果。
为主 。集 中补 偿实 现变压 器本 身的无 功损 耗 , 并相 应减少 变 电所 以上输 电线路 的无 功 电力 。 分散 补偿能 降低配 电 网络 的无 功损耗 , 实现 变 电所 以下 的配 电线 路 向负荷端输 送 的低线 损 。 在 中 、 压 配电 网应 以分散 补偿 为主 。 低 3 . 补偿 的方式 无功 无 功补 偿通 常采 用 的方 法 主要 有 以下 几 种。 31 .低压 就地无 功补偿 . 根 据用 电设 备无 功 的产 生 量将 单 台或 多 台低 压 电容 器组 并连用 电设备 ,通 过控制 、 保 护装 置 与电机 同时投切 。 源头上 转化 了无功 从 能 量 , 少 大量 的线 路 损耗 能 量 , 减 提高 配变 利 用率 , 降低 了视 在功 率 ; 功补 偿 与用 电设 备 无 同进 同退 ; 个 设备 、 单 占位 小 、 安装 容 易 , 实 真 有 效地减 少大量 的视在 功率 , 电( 节 节能 ) 效果 显 著 , 是 一次 性投 资 金额 较 大 , 自动补 偿 但 对 控 制器 的 响应 要 求高 ,不 易测 量 单机 节 电效
( )网路 总 体平 衡 与节 点 局部 平 衡相 结 1 合, 以局部 为主 。 () 2 电力部 门总体补偿 与用 户个 体补偿 相 结合 , 尽 可能地实 现就地 补偿 、 要 就地平衡 。 ( ) 压补 偿 与低 压 补偿 相 结合 , 3高 以低 压 补偿 为主 , 并做 到分 散补偿 、 互补 充 。 相 () 4 系统 的降损 与 调压 相 结合 , 以降 损 为 主, 兼顾调 压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控制 电容器 的投切 。 压集 中 、 低 分组补偿 , 能 仅 补偿 无功 能量 对 变压 器 的“ 流效 应 ” 起 的 涡 引 配变利 用率过 低 , 在一 定程度 上提 高配 变利用 率; 同时对 无 功能 量起 到 阻 隔作 用 , 防止 无 功 能量 闯入上一 级 电网造成 电压 的波动 , 降低 网 损。 低压 集 中无功补偿 , 企业投 资大 而收益 少 , 主要起 到 的是 对低 压侧无功 的 阻隔作用 , 上 对 游 电 网的贡 献大 , 会效 益 大 , 社 而企业 节 约 电 费 的收益非 常有 限。 33并联 电容器组 .. 并联 电容器 组直 接装在 变 电所 的 6 1 k ~0 V 中压 母线 上 的中压集 中无功补 偿方 式 : 当用户 远 离变 电所或在 供 电线 路 的末 端 , 户本 身又 用 处 于一定 的高压 负荷 时 , 能减 少对 电力 系统无 功消 耗 , 到一 定 的补 偿 作用 ; 偿装 置 根据 起 补 负荷 的大小 自动投切 , 而合 理地 提高 了用 户 从 的功 率 因数 , 对无 功 能量 起 到阻 隔作 用 , 止 防 无功 能量 闯入上一级 电 网造 成 电压 的波动 , 降 低 网损 , 保护 上游 电网 。 时便于运 行维护 , 同 社 会效 益巨大 。 4当前 配电 网无 功补偿 应注 意 的问题 . 随着 人们 对 配 网建设 的重 视和 无 功补 偿 技术 的发展 , 压侧无 功补偿 技术 在配 电系 统 低 中也开 始普及 。从静 态补偿 到动 态补偿 , 从有 触点补偿 到无触 点补偿 , 都取 得 了丰富 的运行 经验。 但是 , 在实践 过程 中也暴露 出一些 问题 , 必须 引起重 视 。 41 .补偿方 式问题 . 目前 很 多部 门无 功补 偿 的 出发 点还 放 在

10kV配电网低压侧无功补偿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0kV配电网低压侧无功补偿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0kV配电网低压侧无功补偿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办法1. 引言1.1 介绍10kV配电网低压侧无功补偿的重要性和普遍存在的问题10kV配电网低压侧无功补偿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电力系统中,由于电动机、变压器等设备的存在,会导致电网中产生大量的无功功率,使得电网中的功率因数下降,影响电网的稳定运行。

低压侧无功补偿是为了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维护电网的稳定运行而设立的。

在10kV配电网中,低压侧无功补偿往往存在一些普遍问题。

最常见的问题包括:无功电流过大导致设备发热、设备寿命缩短;无功补偿容量不足导致电网功率因数仍然较低;无功补偿设备故障频繁导致停电等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电网的供电质量和稳定性,需要及时解决。

加强10kV配电网低压侧无功补偿的重要性不能被忽视。

只有合理规划和维护好无功补偿系统,才能确保电网的正常运行和稳定性。

通过对低压侧无功补偿系统的原理、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的深入了解,可以更好地指导实际工作中的操作和管理,从而提升电网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2. 正文2.1 低压侧无功补偿的原理及作用低压侧无功补偿是指在10kV配电网系统中,通过接入无功补偿设备,来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降低系统的无功功率,以改善系统的电能质量和稳定性。

其原理主要是通过调节无功功率的大小和方向,来使系统中的总功率因数达到设定值,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质量。

1. 改善电网功率因数:通过补偿无功功率,使系统的功率因数接近1,减少因谐波而导致的能量损失和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问题。

2. 提高电能质量:降低电网中的电压损耗和电流谐波,减少线路和设备的过载,提高供电质量和可靠性。

3. 节约能源和降低成本:减少系统中的无功功率流动,减少输电损耗,节约能源的同时也减少了电力系统运行的成本。

低压侧无功补偿对于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稳定性和经济性都具有重要作用。

合理选择和配置无功补偿设备,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是保障电网正常运行和供电质量的关键措施。

无功补偿常见问题

无功补偿常见问题

无功补偿常见问题1.考虑电网电压时,是按40OV考虑还是按380V考虑?采用就地补偿时,电容器是比较靠近负载,这时候按照380V 电压选取电容器;当电容器安装在配电间时,在母线上开展集中补偿时,按照40OV选取电容器。

2.电容器存放条件不要在腐蚀性的空气中,特别是氯化物气体、硫化物气体、酸性、碱性、盐质或含有类似的同类物质的空气中使用或存放电容器。

在有灰的环境中,为了防止发生相间或相对地(外壳)发生短路事故,特别需要定期对接线端子开展常规的维护和清洁。

3.电容器在现场初次投入运行时,为什么有时候会发出“吸吸”声?这是正常情况,不是质量问题;一般电容器在出厂前均按工艺要求开展通电测试,而在通电测试当中也同时开展“杂志电气去除“。

在这个电气去除的过程中,大多数杂质会被去除干净。

但是也有可能在某些情况下,当电容器在现场刚开始通电时,会发生某种“杂质再生”的过程,这时候,就会听到一种“噬吸”声,这是电容器在刚开始运行中的一种自愈合过程,持续几个小时后,这种声音就会自行消失。

4.影响电容器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实际工作电压、环境温度、谐波电流、投切次数都会影响到电容器的使用寿命;假定电容器的标称使用寿命为1.en,电容器的实际使用寿命为1.e那么,电容器的使用寿命同系统电压的关系如下:1.e-XvX1.enU=l.IOUn,Xv=O.5;U=l.05Un,Xv=O.7;U=1.OoUn,Xv=1.U=O.95Un,Xv=l.25;U=0.90Un,Xv=l.5;电容器的使用寿命同环境温度的关系如下:1.e-XtX1.enTaV=42℃,Xt=O.5;Tav=35o C,Xt=l;Tav=28o C,Xt=2;而7。

C的温度差,会导致一个很严重的后果!电容器的使用寿命同投切次数关系如下:1.e-XsX1.en5000次每年,并采用限流电阻,Xs=I.00;IOOOO次每年,并采用限流电阻,Xs=O.7;5000次每年,无限流电阻,Xs=O.40;IOOoo次每年,无限流电阻,Xs=O.20;采用晶闸管投切,Xs-I.00;如果投切次数每年超过5000次,必须要考虑动态投切方案!所以电容器的实际使用寿命1.e=1.en×Xv×Xt×XsXv:电压系数;Xt:温度系数;Xs:投切系数。

对电力系统无功补偿问题的思考

对电力系统无功补偿问题的思考

显, 是一种普遍采用 的方式 。 ③就地补偿装置的运行, 通 过将 电容量装设 在感性用 电设备 的旁边, 在个别补偿 的技术运行上 , 这种补偿 方式具有 很多 的优势 , 既能改变用 电设备 的电压质量 , 也 能提 高用 电设备 的供 电 回路的功率因数 。通过 三种补偿 方式的综合运行, 能收到更好 的经济和 社会效益, 提升整体 的功能 。
对 电力 系统 无功 补偿 问题 的思考
徐 耀 刘 丽 玲
摘 要: 随着 科学技术 的不 断发展 , 在无功补偿技术 的不断创新 与发展 中, 电力系统 中的无功补偿 技术对 于整个 电力运 行有着 重 要的作用 , 尤 其是结合 电力系统 的发 电、 变 电、 供配 电系统的强大作用发挥 , 都有着不可估 量的效果 , 这种技术 已经被广泛 应用于 系能 源发 电以及工业生产 各个领域之 中, 成为 了一个重 要的部分 , 因此 , 积极探 索 电力 系统 无功补偿 技术的全面 运用 , 将 具有重 要的现 实 意义 。本文 旨在从 电力 系统无功补偿 的具体方式 运行出发 , 围绕无 功补偿 中应该注意 的事项 以及各种 问题 的出现 , 探讨 电力 系统无功 补偿技术 的综合运用 , 更好 的提 升电力系统运行 的整 体效果。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无功补偿 ; 问题: 思考 中 图分类 号 : T M5 3 1 . 4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4 — 7 3 4 4 ( 2 0 1 3) 1 5 — 0 0 7 6 —偿 技术 的运用原 理
1 . 1 整 体 概 念 的分 析
2 分 析 电力 系统 无功 补偿 技术运 行 的问题
2 . 1 电压与无功补偿 的整体分析
电的压 力会 将电能从 电源端传 输到用户端 , 形成驱动 力, 在整个 技 在 电力 系统无功补偿技术 的应 用中 ,主要 是设置无功功 率补偿装 构建全 面化 的磁场管理 , 在这 个过程 中形成 能量的交换 处 置, 也就是要在变配 电所高压或者低压母线上 , 通过采用并联 的方式 , 调 术 的运用中 , 尤 其 是 在 外 部 电路 的技 术 处 理 中 , 这 种 没 有 做 功 的 无功 功 率 , 就 会 在 整相 机或者 电容量 , 在此基础上 , 补偿 负荷 所需的一部分 或者全部 的无 理 , 并 结 合 无 功 功 率 补 功 功率, 这样才 能提 高设置点用户 的功 率因数 , 并减少在 网络运输 中输 变 压 器 以及 线 路 的 电抗 上 产 生 相 对 突 出 的表 现 形 式 , 形成 电容性 的特 征, 并在 电容 与 电感并 联的过 送 的无功率 , 从而全面降低网络损 害带来 的不 良反应。其 中, 采用并联 电 偿转置的整体效用 发挥 , 构建相互促 进的吸收与释放模 式, 并对无功功率 的的及 时输出做 容量的方 式, 在运行 过程 中, 维护起 来也相 当方便 , 能全面节 省各种 开 程中, 支, 形成能耗 少、 投资少 、 安 装便 利等不 同的优势 , 并形成全面化 的系统 好 相 应 的补 偿 。 运用模式, 能起 到很好 的运行效果。 2 . 2 电 压水 平与 无 功 功 率 补偿 的相 互 作 用 原 理 电压水平与无功功率的补偿设计作用原理中 ,在具体的实施 中, 要 1 . 2 不同方式 的全面解读 在电力系统无功补 偿技术的运行上,可以采用不同的运行方式, 其 掌握相应 的技术 处理能力。在 输电线路以及 变压器传输功率的过程中 , 中最主要 的有 三种方式 , 分 别是集中补偿、 分组补偿和 就地补偿 三种运 电流就会将保 留在线路 以及变压器 阻抗的 电压损耗 , 在此基础上 , 特别 电抗的数值也会产生一 行模式 , 通过 对三种运行模 式的具体分析 , 更好 的推动无功补偿 技术 的 是输电线路中的高压超高压的等值电路运输中, 产生 电 全面发展。 ①其中 , 集中补偿是一种相对较宽 的运行模式, 主要是 电容量 定 的影响力。无功功率装置在没有受到负荷 中心的影响情况下 , 组集中装设在总降压别配 电所 的 l O k V母线上 ,通过 电容量组来提高整 容量 的加 剧, 不利于发 电机 的额定功率运用 , 也不能满足整个 无功功率 个变 电所 的功率 因数 , 并实现配 电所无功功率 的基 本权衡 , 这 样就可 以 电网运输功能的接受, 造成一些不 良现象的出现。 减少高压线路的无功损耗 , 提供整个配 电所 的电力运行质量和途径 的畅 3 探 讨 电力 系统 无 功补偿 系统 的总体 设计 方式 通。 ②分组补偿 的技术运用 , 将电容量进行相应 的装设 , 尤其是装设在配 3 . 1配 电线路设过负荷保护 电所功率 因数相对较低 的低压母线上 ,这种补偿装 置也 叫做分散补偿 , 负荷保护是有效 防止 电气起火 的重要措施 , 在配 电线路 上严格 按照 这种补偿方式具有容量和范 围相对较 小的优势 , 并且运行效 果也相 当明

无功补偿的多种方式及各自的优缺点有哪些

无功补偿的多种方式及各自的优缺点有哪些

无功补偿的多种方式及各自的优缺点有哪些无功补偿是指通过投入无功功率来改善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和电压质量。

无功补偿的多种方式根据实现的方法和装置的种类,可以分为静态无功补偿和动态无功补偿。

下面将对这两种方式及其各自的优缺点进行详细说明。

静态无功补偿常见的方式有电容补偿、电抗补偿和混合补偿等。

电容补偿主要通过并联接入电容器的方式进行,它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提高电源的容量利用效率,减小线路功率损耗,并改善电压的稳定性。

电容补偿的优点有:1.无需响应时间,能实现快速无功补偿;2.功率因数改善明显,系统稳定性较好;3.维护成本低,装置体积小;4.可靠性高,寿命长。

但电容补偿也存在一些缺点:1.稳态补偿效果受负荷变化的影响较大;2.补偿效果受谐波干扰的限制;3.对电源电压波动敏感,需配合电压调整设备。

电抗补偿主要通过串联电抗器的方式实现,它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电压质量,改善电网稳定性,减小潮流损耗,提高电能质量。

电抗补偿的优点有:1.对电源电压波动不敏感,较适合对电力系统进行长距离补偿;2.补偿稳态性能好,可适用于任意负荷;3.能抵抗系统谐波干扰。

电抗补偿的缺点是:1.响应速度较慢,不能实现快速的动态无功补偿;2.在低频部分容易产生谐振问题;3.需要较大的设备体积和投资成本。

混合补偿通常综合了电容补偿和电抗补偿的优点,通过同时串联接入电容器和并联接入电抗器的方式进行补偿。

混合补偿的优点有:1.能够综合利用电容补偿和电抗补偿的优点,使补偿效果更好;2.适用于各种负荷类型和负荷变化的场合;3.能够抑制谐波,提高电压质量;4.稳态和动态补偿效果均较好。

混合补偿的缺点是:1.需要更大的设备容量,增加了投资成本;2.响应时间相对较长。

动态无功补偿是指通过高速的开关装置来实现无功功率的补偿。

常见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包括静态无功发生器(SVG)、静止补偿装置(SSC)和可变补偿器(VSC)等。

动态无功补偿的优点有:1.响应速度极快,可以实现毫秒级的无功补偿;2.能够实现连续调整补偿功率,适应负荷变化;3.能够抑制谐波,提高电压质量;4.对电源电压波动不敏感。

关于电力系统电压与无功补偿问题探讨

关于电力系统电压与无功补偿问题探讨

关于电力系统电压与无功补偿问题探讨电力系统中无功补偿对电力系统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合理地投停使用无功补偿设备,对调整电网电压、提高供电质量、抑制谐波干扰、保证电网安全运行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果系统无功电源不足,则会使电网处于低电压水平上的无功功率平衡,即靠电压降低、负荷吸收无功功率的减少来弥补无功电源的不足。

同样,如果由于电网缺乏调节手段或无功补偿元件的不合理运行使某段时间无功功率过剩,也会造成整个电网的运行电压过高。

因此,要维持整个系统的电压水平,就必须有足够的无功电源来满足系统负荷对无功功率的需求和补偿线路和变压器中的无功功率损耗。

一、无功功率就地补偿的概念无功补偿装置的分布,首先要考虑调压的要求,满足电网电压质量指标。

同时,也要避免无功功率在电网内的长距离传输,减少电网的电压损耗和功率损耗。

无功功率补偿的原则是做到无功功率分层分区平衡,就是要做到哪里有无功负荷就在那里安装无功补偿装置。

这既是经济上的需要,也是无功电力特征所必需的,如果不这样做,就达不到最佳补偿的目的,解决不了无功电力就地平衡的问题。

二、无功功率的平衡在电力系统中,频率与有功功率是一对统一体,当有功负荷与有功电源出力相平衡时,频率就正常,达到额定值50Hz,而当有功负荷大于有功出力时,频率就下降,反之,频率就会上升。

电压与无功功率也和频率与有功功率一样,是一对对立的统一体。

当无功负荷与无功出力相平衡时,电压就正常,达到额定值,而当无功负荷大于无功出力时,电压就下降,反之,电压就会上升。

电压与无功功率之间的关系要比频率与有功功率之间的关系复杂得多,大体上有以下几点:2.1在一个并列运行的电力系统中,任何一点的频率都是一样的,而电压与无功电力却不是这样的。

当无功功率平衡时,整个电力系统的电压从整体上看是会正常的,是可以达到额定值的,即便是如此,也是指整体上而已,实际上有些节点处的电压并不一定合格,如果无功不是处于平衡状态时,那么情况就更复杂了,当无功出力大于无功负荷时,电压普遍会高一些,但也会有个别地方可能低一些,反之,也是如此。

无功补偿对电力系统电能质量的改善

无功补偿对电力系统电能质量的改善

无功补偿对电力系统电能质量的改善电能质量是指供电系统提供的电能与用户使用的电能之间的匹配程度,其涉及到电压波动、频率偏差、谐波含量以及功率因数等方面。

在电力系统中,无功补偿是一种重要的措施,可以有效改善电能质量。

本文将讨论无功补偿对电力系统电能质量的影响及改善效果。

一、电能质量问题及原因分析1. 电压波动:电压波动是指在电力系统中,电压的瞬时变化超过一定限度的现象。

电压波动的主要原因有负荷变化、短路故障等。

电压波动会对用户的电气设备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导致设备损坏。

2. 频率偏差:频率偏差是指供电系统的频率与标准频率之间的差异。

频率偏差的主要原因包括电源故障以及大功率负荷突然切除或接入。

频率偏差会对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产生不利影响。

3. 谐波含量:谐波是电力系统中频率为整数倍于基波频率的电压或电流成分。

谐波引起的问题包括电压波形失真、电能浪费以及设备寿命缩短等。

谐波通常由非线性设备引起,如电子设备、变频器等。

4. 功率因数:功率因数是指供电系统所消耗的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之间的比值。

功率因数低会导致电力系统负荷容量减小、输电损耗增加以及电能浪费等问题。

二、无功补偿原理无功补偿是通过调节电网中的无功电流来改善电能质量。

无功补偿装置通常采用静态无功发生器(SVC)或静止无功发生器(STATCOM)来实现。

这些装置可以实时调节无功功率,并产生与负载需求相匹配的无功电流。

三、无功补偿对电能质量的影响1. 电压稳定性提升:无功补偿可以保持电网的平衡,提供稳定的电压供应。

通过提供所需的无功功率,可以减小电网的变动范围,降低电压波动的可能性。

2. 频率控制能力增强:适当的无功补偿可以调整电力系统的频率,使其接近标准频率。

通过减小或增大无功功率的输入,在一定范围内控制频率的偏差。

3. 谐波过滤:无功补偿装置内置的滤波器可以有效过滤谐波电流。

通过消除谐波成分,可以减小电网的谐波含量,改善电能质量。

4. 功率因数改善:无功补偿可以调整负载所需的无功功率,使功率因数接近1。

电力系统中的无功补偿与功率因数校正技术

电力系统中的无功补偿与功率因数校正技术

电力系统中的无功补偿与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电力系统作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为各行各业提供了稳定、可靠的电能供应。

然而,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无功功率的产生和功率因数的失调。

这些问题既会对电力系统的运行产生不利影响,也会浪费大量的电能资源。

因此,在电力系统中,无功补偿与功率因数校正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一、无功补偿技术无功电流是一种与电压相位差90度的电流。

在电力系统中,无功功率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电感性负载所引起的。

电感性负载包括电动机、变压器、电感性炉等。

这些负载对于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必不可少,但同时也会产生无功功率。

无功补偿技术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减少或消除无功功率的产生。

其中,最常见的无功补偿技术包括串联无功补偿和并联无功补偿。

串联无功补偿主要通过改变负载的电感性来减少无功功率的产生。

这可以通过在负载端串联一个电容器来实现。

电容器具有负电感性,可以与负载的电感性相抵消,从而减少或消除无功功率的产生。

并联无功补偿则是通过在电源端并联一个电容器或电抗器来实现。

这样可以改变电源的电流相位,使其与负载的电流相位基本一致,从而减少或消除无功功率的产生。

二、功率因数校正技术功率因数是衡量电力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

功率因数越高,说明电力系统对于电能的利用效率越高。

反之,功率因数越低,说明电力系统对于电能资源的浪费越严重。

功率因数的失调主要是由于负载的无功功率所引起的。

因此,通过减少或消除无功功率的产生,可以有效地提高功率因数。

功率因数校正技术主要包括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和无源功率因数校正。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使用特殊的电力电子装置,如可控硅器件和功率电子变换器等,在电力系统中引入主动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装置。

这种装置可以通过实时监测负载的功率因数情况,并根据设定的目标来调节负载的无功功率,从而实现功率因数的校正。

无源功率因数校正则是利用电容器或电抗器对电力系统进行补偿,从而提高功率因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系统无功补偿方式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电力行业也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电网建设,负荷的快速增长对无功的需求也大幅上升,无功补偿对改善电压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采用先进的无功补偿装置,实现无功的动态自动无级调节,同时达到降低系统损耗和提高系统供电效率的目的。

采用无功功率自动无级补偿装置,能实现电网无功的自动平滑连续控制,内部有滤波回路,保证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

目前,电力系统无功补偿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同步调相机:同步调相机属于早期无功补偿装置的典型代表,它不仅能补偿固定的无功功率,对变化的无功功率也能进行动态补偿。

 2.并补装置:并联电容器是无功补偿领域中应用最广泛的无功补偿装置,但电容补偿只能补偿固定的无功,尽管采用电容分组投切相比固定电容器补偿方式能更有效适应负载无功的动态变化,但是电容器补偿方式仍然属于一种有级的无功调节,不能实现无功的平滑无级的调节。

 3.并联电抗器:目前所用电抗器的容量是固定的,除吸收系统容性负荷外,用以抑制过电压。

现已有可调并联电抗器在研制,需要在谐波、噪音、控制、散热等方面问题予以解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