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文学常识
古代文学秦汉文学常识

古代文学秦汉文学常识
一、秦汉文学概述
秦汉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为重要的一个时期,其影响至今仍然存在,其中最重要的文学作品包括《诗经》、《楚辞》、《史记》、《易经》等。
秦汉文学的发展,标志着中国文学史上新的开端,以及中国文学史上一个新的阶段的开始。
二、秦汉文学的特点
1、以儒家为主
秦汉时期,儒家学说在思想上占据统治地位,儒家的思想也深深影响着秦汉文学的发展。
在秦汉文学中,儒家的思想体现在文学作品中,比如《诗经》中的“五经”、《史记》中的“四书”等。
2、以记叙文为主
秦汉时期,以记叙文为主,记叙文是当时最主要的文学形式,其中最著名的有《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
3、以诗歌为主
秦汉时期,诗歌是最主要的文学形式,其中最著名的有《诗经》、《楚辞》等,这些诗歌都是当时文学的精华,被称为“古文经典”。
4、以讽刺为主
秦汉时期,讽刺文学也占据重要地位,其中最著名的有《管子》、《荀子》、《庄子》等。
这些文学作品都以讽刺的方式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
中国古代文学史秦汉文学知识点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秦汉文学知识点整理
1. 秦汉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阶段,代表作品有《离骚》、《屈原》、《楚辞》、《淮南子》等。
2. 秦汉时期的文学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诗歌创作:诗歌成为文学的重要体裁,有灵秀华丽的风格,代表作品有《离骚》和《楚辞》。
(2)史书创作:史书成为文学的重要形式,有精彩生动的历史描写,代表作品有《史记》、《汉书》等。
(3)哲学著作:哲学成为文学的重要内容,对中国古代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代表作品有《淮南子》等。
(4)散文创作:散文成为文学的独立体裁,有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代表作品有《论语》、《孟子》等。
3.《离骚》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部珍贵的文化遗产,它表现了诗人辛辣的爱国情感和抵抗野心勃勃的暴君的决心和坚定的信念。
4.《楚辞》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另一部重要作品,它描绘了楚国人民的荣辱成
败,反映了人民反抗奴役统治的精神。
5.《淮南子》是传世文献中汉代文化的重要代表,内容涉及哲学、历史、自然科学等各个方面,具有很高的思想和文学价值。
6.总体来说,秦汉文学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秦汉文学常识

二、秦汉文学概说秦始皇统一中国,结束了诸侯纷争的局面,文学也随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在中国文学史上,秦汉文学是上古期的第二段。
然而,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并没有给文学的发展带来生机,相反,由于秦王朝实行极端的文化专制政策,文学创作空前冷落。
再加上秦朝时间短暂,所以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屈指可数。
由吕不韦门客集体撰写的《吕氏春秋》成书于秦王政八年(前239),这部著作体系完整,广泛吸收诸子百家的观点,客观上反映了战国末年即将实现国家统一的历史趋势。
秦王朝历时甚短而轻视文化,文学上可说的东西很少,流传下来的优秀作品大致只有一部《吕氏春秋》和李斯的一篇《谏逐客书》。
秦代唯一有作品流传下来的文人是李斯,他的《谏逐客书》铺陈排比,纵横议论,逻辑性强,富有文采。
记载秦始皇巡游封禅的刻石铭文也多出自李斯之手,除《琅邪台》铭文外,都是三句一韵的特殊诗体,质实雄壮,对后世碑铭文有影响。
两汉王朝总共四百余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昌盛时期。
汉代统治者认真总结秦朝迅速覆灭的历史教训,虽然在政治体制上沿袭秦朝,但在文化政策上有较大调整,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文学发展的措施;加之国力增强,社会进步,汉代文学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
无论是作家的文学素养,还是文学作品的数量和种类、思想深度和艺术水平都很值得注意。
汉代文学在价值取向、审美风尚、文体样式等诸多方面为后世树立了典范。
一、散文西汉政论散文,最早可以推及陆贾的《新语》。
★西汉前期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出于贾谊的笔下。
他的《过秦论》、《论治安策》最为著名,被鲁迅称为“西汉宏文”★西汉中期的散文,以司马迁的成就最高。
这不仅表现在他写的鸿篇巨制《史记》,而且表现在他的仅存的一篇单篇文章《报任安书》。
司马迁(前145—约前87)字子长,左冯诩夏阳(今陕西韩城)人。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东汉末始称《史记》。
它是古代第一部由个人独力完成的具有完整体系的著作①。
总共一百三十卷,五十二万余字,又是到那时为止规模最大的一部著作。
高考常考古代文学常识:秦汉文学

高考常考古代文学常识:秦汉文学一、秦汉文学概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统一了中国,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大帝国。
但是由于秦王朝实行思想文化专制,且历时短暂,因此“秦世不文”是秦代文学的主要特征。
两汉王朝历时四百余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昌盛时期,国力增强,社会进步,汉代文学也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
汉代文学样式丰富,许多文学形式在这一阶段孕育而生,为后世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秦汉文学的内容(一)秦与两汉散文1.秦与两汉散文综述秦汉是中国古代散文诸多文体渐趋完备的时期。
秦汉散文,一方面继承了先秦文学的旧传统,一方面又有所发展,呈现出了新的特点。
2.秦代散文(1)《吕氏春秋》《吕氏春秋》是秦丞相吕不韦的门客辑合百家九流之说编写而成的。
由于《吕氏春秋》出于众人之手,风格不完全统一。
但其中有些文章精练短小,文风平实畅达,用事说理颇为生动,可以称得上是优秀的文学散文。
《吕氏春秋》中还保存大量的寓言故事,全书的寓言故事共有两百多则。
《吕氏春秋》中的寓言大都化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故事而来,还有些是作者自己的创造,在中国寓言史上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2)李斯的散文秦代唯一的作家是李斯,楚上蔡(今河南)人。
曾从荀卿学,入秦为秦相吕不韦舍人。
因说秦王并六国,拜为客卿。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李斯为丞相,定郡县制,下焚书令,变籀文为小篆。
《史记》有传。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曾多次巡游各地并在泰山,琅玡、峄山等地刻石表功。
这些刻石文大多出自李斯之手。
内容虽没有更高的文学价值,但它是最古的碑文,对汉魏碑铭有直接的影响。
2.西汉散文(1)贾谊的政论文秦王朝虽然在文学上没有取得大的成就,政治上的失败却给西汉初年的思想家提出了一系列发人深思的课题,也使那些才华横溢的汉初文人有了发挥其聪明才智的广阔天地。
先是陆贾,早在刘邦称帝之初就在其面前时时称说诗书,并著文12篇纵论秦所以失天下、汉所以得天下和古代帝王的兴衰成败之理,号为《新语》。
中国古代文学史秦汉文学知识点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秦汉文学知识点整理一、秦汉文学的背景1. 秦汉政治背景•始皇统一中国,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解放农民,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度•秦朝灭亡后,刘邦建立了汉朝2. 秦汉社会经济背景•封建制度逐渐确立,社会等级分明•农业生产繁荣,手工业发展迅速•商业交流频繁,市场经济初步形成二、秦汉文学的特点1. 国家文化政策•秦朝提倡儒家思想,严禁其他学派•汉朝兴起,兼容并蓄各种文化流派2. 文学风格多样•豪放派:描写爱情、英雄壮志的作品多见•史诗派:反映历史事件和个人英雄事迹的史诗广泛流传•诗词派:对自然景物、人生哲理等进行抒发的诗词广泛传播3. 文人士大夫的地位•秦朝文化人地位低下,儒家思想受到打压•汉朝文人士大夫崛起,文化繁荣兴盛三、秦汉文学的主要作品1. 史书•《史记》:司马迁的代表作,有“史家之绝唱”之称•《汉书》:班固的著作,是中国历史书写的另一部重要作品2. 乐府文学•乐府诗:用以演唱的民间歌曲,描写爱情、战争、田园生活等•代表作品:《孔雀东南飞》、《木兰诗》等3. 诗词•秦朝:以《九歌》为代表,描绘神话传说和爱情故事•汉朝:诸葛亮的《桃园三结义》、曹操的《短歌行》等4. 鸿篇巨著•《鸿门宴》:描写刘邦和项羽的鸿门宴历史事件•《红楼梦》:清代作品,描绘官宦家族的衰落四、秦汉文学对后世的影响1. 文化传承•秦汉文学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后世文学的重要源泉•秦汉文学的经典作品广为流传,并影响了后来的文学创作风格和题材2. 文学思想的传承•秦汉时期的文学思想以儒家为主,对后世文化思潮产生了重要影响•秦汉文学中诗词抒发人生哲理的风格,影响了后世文学创作的观念3. 文化交流•秦汉时期,中国与西域、南洋等地区有着密切的文化交流•这种文化交流推动了汉字的传播和汉文化的发展,对世界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五、小结秦汉文学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时期,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多样的文学风格,使得秦汉文学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文学常识 2、秦汉

晁错 (前200年-前154年),汉族,颍川(今河南禹县)人,西 汉政治家、文学家。汉文帝时,任太常掌故,后历任 太子舍人、博士、太子家令;景帝即位后,任为内史, 后迁至御史大夫。晁错发展了"重农抑商"政策,主张 纳粟受爵,增加农业生产,振兴经济;在抵御匈奴侵 边问题上,提出"移民实边"的战略思想,建议募民充 实边塞,积极备御匈奴攻掠;政治上,进言削藩,剥 夺诸侯王的政治特权以巩固中央集权,损害了诸侯利 益,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诸侯以"请诛晁错,以清 君侧"为名,举兵反叛。景帝听从袁盎之计,腰斩晁 错于东市。
铺叙。
司马迁 (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字子长,夏阳(今 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中国 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谈之 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 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 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司马迁早年受学 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 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 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
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年—前118年),字长卿,汉族,蜀 郡成都人,西汉辞赋家,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 的代表。有明显的道家思想与神仙色彩。景帝(刘 启)时为武骑常侍,因病免。工辞赋,其代表作品 为《子虚赋》。作品词藻富丽,结构宏大,使他成 汉赋是在汉代 为汉赋的代表作家。与杨雄、班固、张衡合称“汉 涌现出的一种 有韵的散文, 赋四大家”。后人称之为赋圣和"辞宗"。他与卓文 它的特点是散 韵结合,专事 君的爱情故事也广为流传。
作 品 《古诗十九首》 组诗名,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 为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 《昭明文选》而成。《古诗十九首》深刻地再现了文人 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 的觉醒与痛苦。艺术上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 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同时,《古诗十九首》所抒 发的,是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令古 往今来的读者常读常新。
(完整word版)秦汉文学常识

二、秦汉文学概说秦始皇统一中国,结束了诸侯纷争的局面,文学也随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在中国文学史上,秦汉文学是上古期的第二段。
然而,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并没有给文学的发展带来生机,相反,由于秦王朝实行极端的文化专制政策,文学创作空前冷落。
再加上秦朝时间短暂,所以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屈指可数。
由吕不韦门客集体撰写的《吕氏春秋》成书于秦王政八年(前239),这部著作体系完整,广泛吸收诸子百家的观点,客观上反映了战国末年即将实现国家统一的历史趋势。
秦王朝历时甚短而轻视文化,文学上可说的东西很少,流传下来的优秀作品大致只有一部《吕氏春秋》和李斯的一篇《谏逐客书》。
秦代唯一有作品流传下来的文人是李斯,他的《谏逐客书》铺陈排比,纵横议论,逻辑性强,富有文采。
记载秦始皇巡游封禅的刻石铭文也多出自李斯之手,除《琅邪台》铭文外,都是三句一韵的特殊诗体,质实雄壮,对后世碑铭文有影响。
两汉王朝总共四百余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昌盛时期。
汉代统治者认真总结秦朝迅速覆灭的历史教训,虽然在政治体制上沿袭秦朝,但在文化政策上有较大调整,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文学发展的措施;加之国力增强,社会进步,汉代文学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
无论是作家的文学素养,还是文学作品的数量和种类、思想深度和艺术水平都很值得注意。
汉代文学在价值取向、审美风尚、文体样式等诸多方面为后世树立了典范。
一、散文西汉政论散文,最早可以推及陆贾的《新语》。
★西汉前期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出于贾谊的笔下。
他的《过秦论》、《论治安策》最为著名,被鲁迅称为“西汉宏文”★西汉中期的散文,以司马迁的成就最高。
这不仅表现在他写的鸿篇巨制《史记》,而且表现在他的仅存的一篇单篇文章《报任安书》。
司马迁(前145—约前87)字子长,左冯诩夏阳(今陕西韩城)人。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东汉末始称《史记》。
它是古代第一部由个人独力完成的具有完整体系的著作①。
总共一百三十卷,五十二万余字,又是到那时为止规模最大的一部著作。
中国古代文学史秦汉文学知识点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秦汉文学知识点整理1.秦汉文学的特点:-实用性强:秦汉文学强调实用性,注重表达观点和思想。
代表作品有《封禅书》、《留侯世家》等。
-群众基础强:秦汉文学强调群众基础,广泛吸收民间文学。
例如《楚辞》中融入了民间诗歌的元素。
-思想成熟:秦汉时期思想逐渐成熟,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法家思想并存。
儒家思想以孔子的学说为主,道家思想主要有老子和庄子的思想,法家思想则主张法治。
2.代表作品:-《史记》:史记是中国历史学和文学的巅峰之作,由司马迁撰写,内容包括了传记、宗教、神话等多个领域。
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认为是古代文学中的“圣经”。
-《汉武大帝碑》: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块真正意义上的碑文。
由于材质、雕刻技艺优秀,已成为研究汉代书法艺术的重要资料。
-《楚辞》:这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浪漫主义诗集,同时也是一部哲学性质的文集。
《夜行船》、《天问》等篇章被誉为中国古代诗的巅峰之作。
-《古文观止》: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讲求规范文笔的散文集,包括了楚辞、唐诗、宋词等各个时期的名篇佳作,是古代文学研究的重要参考书。
3.文学流派与代表人物:-刺客小说:《伤仲永传》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记载刺客行为的小说,讲述了伤仲永和宰相之间的故事。
-刘向:是西汉时期的一位文学家和文学评论家,他的作品为后世文学批评提供了范例。
-杨雄:是秦汉之际的一位重要哲学家和文学评论家,他提出了“文章体容”的概念,对后世文学批评产生了重要影响。
-班固:是西汉末年的一位文学家,他是《史记》编纂的重要人物之一,也是汉代最著名的文学评论家之一以上是对中国古代文学史秦汉时期的知识点进行了整理,由于篇幅有限,只能简要概述。
秦汉文学的繁荣和成就为后世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于理解中国古代文学和历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ay3秦汉时期
1.《史记》最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
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全书共130篇,分为本纪(12)、世家(30)、列传(70)、书(8)、表(10)五部分。
是“二十五史”
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散文家。
司马谈之子,任太史
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
发奋继续完成《史记》,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3.“汉赋四大家”是:扬雄《甘泉赋》;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
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归田赋》。
4.《孔雀东南飞》是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代最长的民间
叙事诗,它与北朝的《木兰诗》合称为“乐府双璧”,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
5.“三纲五常”:出自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
所谓
“三纲五常”,就是”纲常“,它是我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
➢三纲:“父为子纲”(父母是子女的纲领,领路人)、“君为臣纲”
(君为主,臣为从;臣不能违背君主);夫为妻纲(夫为主,妻为从)
➢五常:仁、义、礼、智、信
Day3秦汉文常练习
1.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乐府双壁”和“乐府三绝”分别指:____________________。
5.“三纲五常”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