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管线一般布置原则Word 文档

合集下载

(精选文档)市政工程管线一般布置原则

(精选文档)市政工程管线一般布置原则

管线的常用布置原则:1.1给水工程管线给水管道一般布置在城市道路的东南侧(也有设置在道路东北侧的,此为地方做法)的人行道下面,距人行道路缘石0.5-0.8米,给水管管顶覆土深度大于当地冻土深度并满足规范规定的最小覆土深度,在人行道下覆土深度不小于0.6米,在车行道下不小于0.7米,一般埋深在1.5~2.0米。

1.2污水工程管线污水管道一般布置在道路西北侧(也有设置在道路西南侧的,此为地方做法)的非机动车道和车行道下,在人行道下覆土深度不小于0.6米,在车行道下不小于0.7米,一般埋深控制在2.5~5.0米,不宜超过7米,超过7米时应设置污水提升泵站。

1.3雨水工程管线雨水管道一般布置在道路中央,雨水管道沿道路布置。

雨水管道起始端覆土深度不小于0.7米,终端埋设深度不大于3.5米。

雨水排放口内顶尽量控制在常水位以上,尽量减少淹没出流。

1.4电力工程管线电力线路的布置尽量沿公路和区内道路,为减少占地和投资,配电线路一般布置在道路的东南侧以减少交叉、跨越和对电信线路的干扰。

1.5电信工程管线(弱电)电信布置于道路的西北侧非机动道下或人行道下。

1.6燃气工程管线燃气干管沿区内主要道路布置,主要燃气管道连成环网,保证供气安全。

中压燃气管通常布置在道路西侧、北侧慢车道、人行道或绿化带中;覆土深度在机动车道下不小于0.8米,在非机动车道下不小于0.6米,若与其它管道交叉时可作适当调整。

地方做法莆田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东峤村庄规划根据莆田市习惯做法,电力电缆设在道路的西(北)侧人行道上,并靠后道路红线;电信线和燃气管远离电力线设在道路的东(南)侧,电信线敷设于慢车道下,以利于机械化施工,而燃气管尽量安排在人行道下。

污水管远离燃气管布置在道路的西(北)侧;给水管远离污水管布置在道路的东(南)侧;雨水管布置在道路中心线下。

给水、污水等管线一般布置在道路路面下;电信、煤气等管线一般布置在人行道或绿化带下,其中电信管线原则上布置在道路的北侧和西侧;电力等管线原则上布置在道路的南侧和东侧。

工程管线综合布置原则

工程管线综合布置原则

工程管线综合布置原则第一篇:工程管线综合布置原则工程管线综合布置原则(1)压力管让重力自流管;(2)管径小的管线让管径大的管线;(3)易弯曲的管线让不易弯曲的管线;(4)临时性的管线让永久性的管线;(5)工程量小的管线让工程量大的管线;(6)新建的管线让现有的管线;(7)检修次数少的和方便的管线,让检修次数多的和不方便的管线。

工程管线从道路红线向道路中心线方向平行布置的次序:电力电缆、电信电缆、燃气配气,给水排水、热力干线、燃气输气、给水输水、雨水排水、污水排水。

工程管线在庭院内建筑线向外方向平行布置的次序:电力、电信、污水、排水、燃气、给水、热力。

工程管线从地面向下布置的次序:电力、电信、热力、燃气、给水、雨水、污水。

道路红线超过30m宽的城市干道宜两侧布置给水配水管和燃气配气管线,超过50m的城市干道应在道路两侧布置排水管线.第二篇:2017年上半年西藏城市规划师考试城市规划实务:工程管线综合布置原则考试题2017年上半年西藏城市规划师考试城市规划实务:工程管线综合布置原则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1、城市中专门用作储存物资釣用地类型是用地。

A:仓储B:工业 C:农业 D:居住 E:综合治理2、在城市架空电力线路与街道行道树之间最小垂直距离中,当线路电压为35~110 kV时,最小垂直距离为m。

A:1 B:1.5 C:3D:3.5 E:经济政策3、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本质特征是它作为一种的空间形式而存在。

A:基础性 B:综合性 C:区域性 D:多元性 E:经济政策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规划强制性内容的特点的是。

A:规划强制性内容具有法定的强制力,必须严格执行,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违反B:下位规划不得擅自违背和变更上位规划确定的强制性内容C:强制性内容必须落实上级政府规划管理的约束性要求D:涉及规划强制性内容的调整,必须按照法定的程序进行 E:综合治理5、普通消防站和兼有辖区消防任务的特勤消防站,水上消防站至辖区水域边缘距离不大于。

管线综合排布规则

管线综合排布规则

管线综合排布规则管线综合排布规则管线综合标准1.1 总则1.1.1 大管优先,小管让大管。

1.1.2 有压管让无压管。

1.1.3 低压管避让高压管。

1.1.4 常温管让高温、低温管。

1.1.5 可弯管线让不可弯管线,分支管线让主干管线。

1.1.6 附件少的管线避让附件多的管线。

1.1.7 电气管线避热避水,在热水管线、蒸气管线上方及水管的垂直下方不宜布置电气线路。

1.1.8 安装、维修空间应不小于500mm。

1.1.9 预留管廊内柜机、风机盘管等设备的拆装距离。

1.1.10 管廊内吊顶标高以上预留250mm的装修空间。

1.1.11 租赁线以外400mm距离内尽可能不要布置管线,用作检修空间。

1.1.12 管廊内靠近中庭一侧预留卷帘门位置。

1.1.13 各防火分区处,卷帘门上方预留管线通过的空间,如空间不足,选择绕行。

1.2 机电各专业细则1.2.1 给排水专业1.2.1.1 管线要尽量少设置弯头。

1.2.1.2 给水管线在上,排水管线在下。

保温管道在上,不保温管道在下,小口径管路应尽量支撑在大口径管路上方或吊挂在大管路下面。

1.2.1.3 冷热水管(垂直)净距15cm,且水平高度一致,偏差不得超过5mm(其中对卫生间淋浴及浴缸龙头严格执行该标准进行检查,其余部位的可以放宽至1cm)。

1.2.1.4 除设计提升泵外,带坡度的无压水管绝对不能上翻。

1.2.1.5 给水引入管与排水排出管的水平净距离不得小于1m。

室内给水与排水管道平行敷设时,两管之间的最小净间距不得小于0.5m;交叉铺设时,垂直净距不得小于0.15m。

给水管应铺设在排水管上面,若给水管必须铺设在排水管的下方时,给水管应加套管,其长度不得小于排水管径的3倍。

1.2.1.6 喷淋管尽量选在下方安装,与吊顶间距保持至少100mm。

(无吊顶区域可尽量走上方)1.2.1.7 各专业水管尽量平行敷设,最多出现两层上下敷设。

1.2.1.8 污排、雨排、废水排水等自然(即重力)排水管线不应上翻,其他管线避让重力管线。

市政管线综合规范

市政管线综合规范

市政管线综合规范篇一:市政工程管线布置规范集,很有用!市政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集第一章总则1.0.1 为合理利用城市用地,统筹安排工程管线在城市的地上和地下空间位置,协调工程管线之间以及城市工程管线与其他各项工程之间的关系,并为工程管线规划设计和规划管理提供依据,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总体规划(含分区规划)、详细规划阶段的工程管线综合规划。

1.0.3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确定城市工程管线在地下敷设时的排列顺序和工程管线间的最小水平净距、最小垂直净距;确定城市工程管线在地下敷设时的最小覆土深度;确定城市工程管线在架空敷设时管线及杆线的平面位置及周围建(构)筑物、道路、相邻工程管线间的最小水平净距和最小垂直净距。

1.0.4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应重视近期建设规划,并应考虑远景发展的需要。

1.0.5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应结合城市的发展合理布置,充分利用城市地上、地下空间。

1.0.6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应与城市道路交通、城市居住区、城市环境、给水工程、排水工程、热力工程、电力工程、燃气工程、电信工程、防洪工程、人防工程等专业规划相协调。

1.0.7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地下敷设2.1 一般规定2.1.1 城市工程管线宜地下敷设。

2.1.2 工程管线的平面位置和竖向位置均应采用城市统一的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

2.1.3 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要符合下列规定:2.1.3.1 应结合城市道路网规划,在不妨碍工程管线正常运行、检修和合理占用土地的情况下,使线路短捷。

2.1.3.2 应充分利用现状工程管线。

当现状工程管线不能满足需要时,经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后,可废弃或抽换。

2.1.3.3 平原城市宜避开土质松软地区、地震断裂带、沉陷区以及地下水位较高的不利地带;起伏较大的山区城市,应结合城市地形的特点合理布置工程管线位置,并应避开滑坡危险地带和洪峰口。

管线综合布置要遵循的六大原则

管线综合布置要遵循的六大原则

管线综合布置要遵循的六大原则“管线综合布置技术”是在未施工前先根据所施工的图纸在计算机上进行图纸“预装配”,有条件的可以采用3D直观地反映出设计图纸上的问题,尤其是模拟出施工中各专业之间设备管线的位置冲突和标高重叠情况。

根据模拟结果,结合设计图纸中管线的规格尺寸、走向以及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后,再对施工图纸进行深化,从而达到施工图纸深度。

管线综合布置要遵循以下六大原则:NO.1 小管让大管,越大越优先如空调通风管道、排风排烟管道、冷冻水主管道、冷却水管道等由于是大截面、大直径的管道,占据的空间较大,如发生局部返弯,施工难度大,施工成本大,应优先作布置。

NO.2 有压管道让无压管道如:生活污水排水管、粪便污水排水管、雨水排水管、冷凝水排水管等都是靠重力进行排水,因此,水平管段必须保持一定的坡度,这是排水顺利的充分必要条件。

有压管道主要指管道内的介质靠前、后端存在的压力差距来进行输送的。

所以有压管道与无压管道交叉时,有压管道应尽量避让无压管道。

NO.3 一般性管道让动力性管道由于动力性管道本身对于建筑功能的保证和影响范围都较大,为了保证整体的利益,一般性管道应避让动力性管道。

NO.4 强、弱电分开设置由于弱电线路,如:电信讯号、闭路电视、计算机网络和其它建筑智能线路等易受强电线路电磁场的干扰,因此强电线路与弱电线路不应敷设在同一个电缆槽内。

NO.5 电气避让热水及蒸汽管道在热水管道、蒸汽管道的附近因为有辐射热量,电缆、电线的绝缘层不宜受热。

因此热水及蒸汽管道的四周不宜布置电气线路。

NO.6 同等情况下造价低让造价高的对于不属于以上几条的管线,如发生位置冲突应以那种管线改造所产生的成本低作为避让的依据。

管线布置的原则和要求

管线布置的原则和要求

管线布置的原则和要求管线布置是指在工业设施或建筑物中,根据工艺要求和工程设计,合理安排和布置管道系统的过程。

合理的管线布置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能源的消耗,还能保障人员的安全和设施的正常运行。

本文将从设计的角度,介绍管线布置的原则和要求。

一、布置原则1. 管线布置应根据工艺流程进行。

在进行管线布置时,需要充分了解工艺流程和工艺要求,按照工艺流程的顺序,合理布置管道。

这样可以确保管道的连续性和流程的顺畅,避免因布置不当而导致的工艺异常或设备故障。

2. 管线布置应考虑安全因素。

安全是管线布置的首要考虑因素,应尽量避免管道与高温、高压设备或易燃易爆物质接触,并设置防火、防爆措施。

同时,还要确保管道的通风和疏水,并设置安全阀和泄压装置,以保障系统的安全运行。

3. 管线布置应考虑维护和检修的便利性。

在进行管线布置时,应充分考虑到设备的保养和检修需求,合理设置检修口和维护通道,以便于设备的维修和更换。

此外,还应设置监测装置,及时掌握管道的运行状态,以便进行维护和修理。

4. 管线布置应尽量缩短管道长度。

管道长度的增加会增加阻力和能源消耗,因此在进行管线布置时,应尽量减少管道的长度。

可以通过合理选择管道的走向和布置方式,使管道的长度最小化,从而降低能源的消耗和运行成本。

二、布置要求1. 管线布置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在进行管线布置时,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和施工,确保管道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还要考虑到工艺的特殊要求,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

2. 管线布置应合理安排管道间距和管道高度。

管道间距的设置要考虑到设备的安装和维护空间,以及人员的通行需求。

管道高度的设置要考虑到设备的高度和操作的便利性,避免出现高度过低或过高的情况。

3. 管线布置应根据流体的性质进行。

不同的流体具有不同的性质和要求,因此在进行管线布置时,需要根据流体的性质,选择合适的管道材料和管道直径,并设置相应的阀门和附件,以确保流体的正常运行和控制。

管线布置原则

管线布置原则

管线布置原则
管线布置原则
管线布置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因此,合理的管线布置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些管线布置原则。

一、安全原则
1.1 确定管道走向和位置时必须考虑到安全因素,如防止爆炸、火灾等危险情况。

1.2 管道应避免与其他设备或建筑物相交或接触,以免影响操作和维护。

1.3 管道应避免通过易燃易爆区域或有毒气体区域。

二、运行原则
2.1 管道应尽可能地缩短长度和减少弯头数量,以便减小压力损失和阻力。

2.2 管道应尽可能地保持水平或倾斜度小于3%。

如果必须上升,则应在上升前加装空气阀门以排除空气,并在下降前加装排水阀门以排除水分。

2.3 在长距离输送时,应根据流量大小选择适当的直径,以确保流量稳定。

三、维护原则
3.1 管道应设置检修孔或检查井,以便维护和清洁。

3.2 管道应设置排气孔或排气阀门,以便排除管道内的空气。

3.3 管道应设置放水孔或放水阀门,以便排除管道内的水分。

四、经济原则
4.1 管道的直径应根据流量大小选择适当的规格。

过大的管径会增加成本,而过小的管径会增加压力损失。

4.2 管道应尽可能地减少弯头数量和长度,以减少材料和安装成本。

4.3 管道应尽可能地利用现有设备和建筑物,以减少新设备和建筑物的
投资。

五、美观原则
5.1 管道应尽可能地隐藏在墙壁、地面或天花板等隐蔽处,以保持场所整洁美观。

5.2 管道颜色应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避免突兀感。

5.3 在必要时可以采用覆盖物或保护罩等措施来保护管道,并使其更美观。

2020年市政工程管线一般布置原则

2020年市政工程管线一般布置原则

作者:败转头作品编号44122544:GL568877444633106633215458时间:2020.12.13管线的常用布置原则:1.1给水工程管线给水管道一般布置在城市道路的东南侧(也有设置在道路东北侧的,此为地方做法)的人行道下面,距人行道路缘石0.5-0.8米,给水管管顶覆土深度大于当地冻土深度并满足规范规定的最小覆土深度,在人行道下覆土深度不小于0.6米,在车行道下不小于0.7米,一般埋深在1.5~2.0米。

1.2污水工程管线污水管道一般布置在道路西北侧(也有设置在道路西南侧的,此为地方做法)的非机动车道和车行道下,在人行道下覆土深度不小于0.6米,在车行道下不小于0.7米,一般埋深控制在2.5~5.0米,不宜超过7米,超过7米时应设置污水提升泵站。

1.3雨水工程管线雨水管道一般布置在道路中央,雨水管道沿道路布置。

雨水管道起始端覆土深度不小于0.7米,终端埋设深度不大于3.5米。

雨水排放口内顶尽量控制在常水位以上,尽量减少淹没出流。

1.4电力工程管线电力线路的布置尽量沿公路和区内道路,为减少占地和投资,配电线路一般布置在道路的东南侧以减少交叉、跨越和对电信线路的干扰。

1.5电信工程管线(弱电)电信布置于道路的西北侧非机动道下或人行道下。

1.6燃气工程管线燃气干管沿区内主要道路布置,主要燃气管道连成环网,保证供气安全。

中压燃气管通常布置在道路西侧、北侧慢车道、人行道或绿化带中;覆土深度在机动车道下不小于0.8米,在非机动车道下不小于0.6米,若与其它管道交叉时可作适当调整。

地方做法莆田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东峤村庄规划根据莆田市习惯做法,电力电缆设在道路的西(北)侧人行道上,并靠后道路红线;电信线和燃气管远离电力线设在道路的东(南)侧,电信线敷设于慢车道下,以利于机械化施工,而燃气管尽量安排在人行道下。

污水管远离燃气管布置在道路的西(北)侧;给水管远离污水管布置在道路的东(南)侧;雨水管布置在道路中心线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线的常用布置原则:
1.1给水工程管线
给水管道一般布置在城市道路的东南侧(也有设置在道路东北侧的,此为地方做法)的人行道下面,距人行道路缘石0.5-0.8米,给水管管顶覆土深度大于当地冻土深度并满足规范规定的最小覆土深度,在人行道下覆土深度不小于0.6米,在车行道下不小于0.7米,一般埋深在1.5~2.0米。

1.2污水工程管线
污水管道一般布置在道路西北侧(也有设置在道路西南侧的,此为地方做法)的非机动车道和车行道下,在人行道下覆土深度不小于0.6米,在车行道下不小于0.7米,一般埋深控制在2.5~5.0米,不宜超过7米,超过7米时应设置污水提升泵站。

1.3雨水工程管线
雨水管道一般布置在道路中央,雨水管道沿道路布置。

雨水管道起始端覆土深度不小于0.7米,终端埋设深度不大于3.5米。

雨水排放口内顶尽量控制在常水位以上,尽量减少淹没
出流。

1.4电力工程管线
电力线路的布置尽量沿公路和区内道路,为减少占地和投资,配电线路一般布置在道路的东南侧以减少交叉、跨越和对电信线路的干扰。

1.5电信工程管线(弱电)
电信布置于道路的西北侧非机动道下或人行道下。

1.6燃气工程管线
燃气干管沿区内主要道路布置,主要燃气管道连成环网,保证供气安全。

中压燃气管通常布置在道路西侧、北侧慢车道、人行道或绿化带中;覆土深度在机动车道下不小于0.8米,在非机动车道下不小于0.6米,若与其它管道交叉时可作适当调整。

地方做法
莆田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东峤村庄规划
根据莆田市习惯做法,电力电缆设在道路的西(北)侧人行道上,并靠后道路红线;电信线和燃气管远离电力线设在道路的东(南)侧,电信线敷设于慢车道下,以利于机械化施工,而燃气管尽量安排在人行道下。

污水管远离燃气管布置在道路的西(北)侧;给水管远离污水管布置在道路的东(南)侧;雨水管布置在道路中心线下。

给水、污水等管线一般布置在道路路面下;电信、煤气等管线一般布置在人行道或绿化带下,其中电信管线原则上布置在道路的北侧和西侧;电力等管线原则上布置在道路的南侧和东侧。

另一种做法——来源于江苏省院编制的江都小纪控规
各种管线的平面布置除必须遵守有关的技术规范外,还要考虑到地方的习惯做法,规划确定各种管线平面位置如下:
给水管道一般敷设在道路东侧或南侧非机动车道下;
污水管道一般敷设在道路西侧或北侧非机动车道下;
雨水管道一般敷设在道路中间机动车道下;
电力管道一般敷设在道路东侧或南侧的人行道下;
电信管道一般敷设在道路西侧或北侧的人行道下。

燃气管道也设置道路西侧或北侧的人行道下
江苏省院——通州城东新区控规
规划管道布置原则:给水管布置在路东和路南;
污水管布置在路西和路北;
综合电信管网、燃气管位于路西和路北;
电力管位于路东和路南,
埋地热力管位于路西和路北;
雨水管在三块板道路或道路红线宽度在36米以上时两侧布置,其余都布置在道路中间偏一侧。

现状管线位置维持不变。

管线位置可视实际情况做局部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