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通信(规约)
电力通信规约

电力通信规约电力通信规约是指在电力系统中用于传输和交换数据信息的标准化规范。
它是电力通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本文将从电力通信规约的基本概念、分类、应用以及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基本概念电力通信规约是指在电力系统中,为了实现电力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交互,所制定的一系列标准和协议。
它规定了数据传输的格式、通信协议、通信接口等内容,确保了电力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分类根据通信方式的不同,电力通信规约可以分为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两大类。
1. 有线通信有线通信是指通过电缆、光纤等有线介质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的一种方式。
有线通信具有传输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可以满足电力系统对数据传输的高要求。
常见的有线通信规约有Modbus、IEC 61850等。
2. 无线通信无线通信是指通过无线信号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的一种方式。
由于无线通信不需要布设电缆等设备,因此具有灵活性高、安装维护成本低等优点。
无线通信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的远程监测、无人值守等场景。
常见的无线通信规约有ZigBee、LoRa等。
三、应用电力通信规约在电力系统中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数据采集与监测电力通信规约可以实现电力设备的数据采集与监测,实时获取电力系统各个节点的运行状态、电量消耗等数据。
通过数据采集与监测,可以及时发现电力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处理,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2. 远程控制与调度电力通信规约可以实现电力设备的远程控制与调度,通过远程通信控制电力设备的开关、调整负荷等参数,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管理。
远程控制与调度不仅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还能够减少人工干预,降低了操作风险。
3. 故障诊断与维护电力通信规约可以实现电力设备的故障诊断与维护,通过实时监测设备状态、收集故障信息等,快速定位故障位置并进行维修。
故障诊断与维护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减少故障对系统运行的影响。
2024年电力系统通讯规约协议书范文

2024年电力系统通讯规约协议书范文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鉴于甲方为电力系统运营商,乙方为电力系统通讯服务提供商,双方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就电力系统通讯规约事宜达成如下协议:第一条定义1.1 “通讯规约”指为确保电力系统稳定、安全、高效运行而制定的一系列技术规范和操作标准。
1.2 “服务”指乙方根据本协议向甲方提供的电力系统通讯服务。
1.3 “协议书”指本协议书以及双方就本协议书内容所达成的所有书面补充协议。
第二条服务内容2.1 乙方应按照甲方的要求,提供电力系统通讯规约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数据传输、信号处理、系统监控等。
2.2 乙方应确保所提供的服务符合甲方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
第三条服务标准3.1 乙方应保证服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通讯规约的执行不出现中断。
3.2 乙方应保证服务的安全性,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数据泄露、篡改或丢失。
第四条服务期限4.1 本协议书的服务期限自____年____月____日起至____年____月____日止。
4.2 如双方同意,服务期限可以续签。
第五条费用及支付5.1 甲方应按照本协议书约定的标准向乙方支付服务费用。
5.2 服务费用的具体数额、支付方式和支付时间由双方另行商定。
第六条保密条款6.1 双方应对在本协议书履行过程中知悉的对方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6.2 保密期限为自本协议书签订之日起至服务期限届满后五年。
第七条违约责任7.1 如任何一方违反本协议书的约定,应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对方因此遭受的损失。
7.2 违约责任的具体承担方式由双方协商确定。
第八条争议解决8.1 双方因履行本协议书所发生的任何争议,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解决。
8.2 协商不成时,任何一方均可向甲方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九条其他9.1 本协议书的任何修改、补充均需双方书面确认。
9.2 本协议书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电力系统通信(规约)

§附1传输规约的分类
通信规约分类
循环传输规约(CDT) 按传输模式分
问答式传输规约(Polling)
面向字符的通信规约(须加起始位和停止位) 按传输基本单位分
面向比特的通信规约
§附1 传输规约的分类
循环传输规约(CDT) CDT属于同步通信方式,其以厂站RTU为主动方,
以固定速率循环地向调度端上传数据。数据依规定的 帧格式连续循环,周而复始地传送。一个循环传送的 信息字越多,其传输延时越长,传输内容出错剔除 后,在下个循环可得以补传。
表示信息内容
区分代表不同信息内容的各种 信息字
§附1 传输规约的分类
问答式传输规约 Polling属于异步通信方式,其以调度端主动向厂
站端RTU发送查询命令报文,子站响应后才上传信息。 调度端收到所需信息后,才开始新一轮询问,否则继 续向子站询问召唤此类信息。
RTU对遥信变为信息优先传送,模拟量超范围时传 送。
ETX
接收序列: DLE STX A DLE B STX C DLE E F G DLE ETX
§附2 面向字符的通信规约
BSC规程评价: 不足之处: (1)控制规程与特定的字符编码集关系过于密切,兼容性较 差; (2)半双工的停-等协议(反馈重传),传输效率较低,即使物 理链路可以支持全双工通信,BSC仍然不能加以利用; (3)数据块和控制序列格式不统一,易引起二义性,使用不 方便; (4)控制序列的差错校验能力仅依赖于控制字符本身的字符 奇偶校验能力,可靠性较低。 优点: 仅需要很少的缓存容量,规程简单,易于实现。
§附3 面向比特的通信规约
连有多个站点的链路通常使用轮询技术,轮询其它 站的站称为主站,而在点到点链路中每个站均可为主 站。主站需要比从站有更多的逻辑功能。
电力系统常用通信规约简介

电力系统常用通信规约简介电力系统通信规约是指为了实现电力系统中各个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则和标准。
这些规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使得电力系统能够进行高效、可靠的信息传输,为电力系统的运行与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本文将介绍电力系统中常见的通信规约及其特点。
1. Modbus通信协议Modbus通信协议是一种常见的工业通信协议,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各类自动化设备之间的通信。
Modbus通信协议具有简单易用、性能稳定等特点。
它定义了数据通信规约、数据传输方式、信息检验、网络传输容错处理等内容,通过网络传输数据实现设备之间的通信。
Modbus通信协议中包括了从机地址、功能码、寄存器地址、数据类型、数据长度等要素。
其中,从机地址和功能码用于识别被访问的设备及其数据类型,寄存器地址用于定位数据存储位置,数据类型和数据长度用于确定数据格式和数据长度。
Modbus通信协议可以基于串口、以太网等多种通信介质。
2. IEC 61850通信规约IEC 61850通信规约是指基于MMS(Manufacturing Message Specification,制造业信息规范)的一种通信规约,用于电力设备之间的通信。
IEC 61850通信规约标准化、模块化、灵活性高,可以实现快速、可靠的信息传输。
IEC 61850通信规约包括了各种功能模块,如GOOSE(Generic Object Oriented Substation Event,通用面向对象的变电站事件)和SV(Sampled Value,采样值)等。
其中,GOOSE是用于信息传递所需时间非常短的应用程序序列,主要负责保护数据传输。
SV则用于传输在每个采样周期内的电压、电流值等实时数据。
IEC 61850通信规约的优点在于可以实现快速、可靠的信息传输,从而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减少了对设备维护的需求。
3. DNP3通信规约DNP3通信规约是DesignaNet协议的简称,是一个可靠性高、安全性强的通信协议,主要用于智能配电网、远程自动化和监控等领域。
iec61850通信规约

iec61850通信规约
IEC61850通信规约是由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推动的一种新型电力系统通信协议。
本规约在设计上以解决常规电力系统之间的通信问题为目标,结合了智能电网(Smart Grid)技术、可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技术以及其他新兴技术,将他们整合到了一个系统,以使系统通信变得更加便捷、可靠且安全。
IEC 61850通信规约是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其核心是在一个统一的网络架构之内实施简化的分类系统,以实现不同的设备之间的数据的采集和交互,而且这些设备之间可以实现模块化的组合和交互。
它将设备之间的识别、测量、控制和保护联系在一起。
IEC 61850通信规约的基本特点有:
放性:IEC 61850通信规约使用开放标准,在电力传输和分配系统中允许不同厂家参与,从而将电力系统发展成为开放系统。
块化:IEC 61850通信规约使用模块化的标准,允许不同设备之间的定义和替代。
行性:IEC 61850通信规约中的设备之间存在高度的通信并行性,可确保多个设备之间的同步传输。
容性:IEC 61850通信规约基于同一种网络技术,设备之间可以实现全面的兼容性。
信安全:IEC 61850通信规约支持多种安全机制,比如网络隔离、加密和完整性检查,以保护电力系统中传输数据的安全性。
IEC 61850通信规约的出现为现代电力系统提供了一种便捷、
可靠、安全的网络技术,使电力系统运行变得更加灵活高效,同时也为电力企业提供了开放性的解决方案。
根据目前的进展,IEC 61850通信规约有望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服务于不同行业领域,改善人类生活。
电力系统通信规约及系列标准

电力系统通信规约及系列标准前言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智能化程度的提高,各类设备之间的交互越来越复杂。
为了保证数据的正确、高效传输,电力系统通信规约和系列标准应运而生。
本文将对电力系统通信规约和系列标准进行介绍。
电力系统通信规约电力系统通信规约是指用于电力系统的各类设备和系统之间信息传输及交互时所使用的标准化协议。
通信规约的建立可以规范电力系统设备的通信方式,使得不同厂商的设备之间能够互相通信、协作,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和安全性。
电力系统通信规约包括多种类型,如IEC、IEEE、国家标准等,不同类型的规约适用于不同用途和不同类型的设备。
下面分别介绍几种常见的通信规约。
IEC 61850IEC 61850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的面向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通信协议标准。
它使用面向对象、基于客户/服务器的通信方式,可以广泛应用于电力自动化中的多种设备之间的通信。
IEC 61850规定了IEC 61850-6和IEC 61850-7两部分。
其中,IEC 61850-6规定了通用数据模型(Common Data Model, CDM),而IEC61850-7规定了多种协议扩展。
IEC 61850通讯规约是国际上趋势性的标准,广泛应用于很多智能电网系统中。
IEC 60870-5IEC 60870-5也是IEC制定的一种通信规约标准,用于远距离监控和控制系统(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System)的通信。
它主要用于电力系统中的自动化、遥控、保护、故障检测等领域的设备之间的通信。
IEC 60870-5规定了通信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其中应用层又分为报文类型、数据类型、功能及地址等方面。
IEC 60870-5作为SCADA系统常用的通信协议,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和故障诊断等领域。
DL/T 634.5101DL/T 634.5101是国内电力系统通信规约标准之一,也称为DL 消息规约。
《电力系统实时动态监测系统技术规范》中的通信规约

《电力系统实时动态监测系统技术规范》中的通信规约A.1. 电力系统同步相量测量传输信息格式1A.1.1. 传输的信息PMU 能够和其他系统进行信息交换.PMU 可以和主站交换4种类型的信息:数据帧、配置帧、头帧和命令帧。
前三种帧由PMU 发出,后一种帧支持PMU 与主站之间进行双向的通讯。
数据帧是PMU 的测量结果;配置帧描述PMU 发出的数据以及数据的单位,是可以被计算机读取的文件。
头文件由使用者提供,仅供人工读取。
命令帧是计算机读取的信息,它包括PMU 的控制、配置信息。
所有的帧都以2个字节的SYNC 字开始,其后紧随2字节的FRAMESIZE 字和4字节的SOC 时标。
这个次序提供了帧类型的辨识和同步的信息。
SYNC 字的4-6位定义了帧的类型,细节如表1所示。
所有帧以CRC16 的校验字结束,而数据帧可以用校验和来结束。
CRC 16 用X 16+X 12+X 5+1多项式计算,其初始值为0(0000H ).所有帧的传输都没有分界符。
图1描述帧传输的次序,SYNC 字首先传送,校验字最后传送。
多字节字最高位首先传送,所有的帧都使用同样的次序和格式。
该标准仅定义数据帧、配置帧、头帧和命令帧,以后可以扩充其他的帧。
first ransmittedlast transmitted. . .422图D-1 帧传输的次序表D-1 不同帧的通用字段定义12003年2月发布的试行版A.1.2. 数据帧数据帧包含测量信息,数据帧的具体格式见表D-2和表D-3的定义。
表D-3 数据帧中特殊的字节定义A.1.3. 头帧该帧应是ASCII码文件,包含了相量测量装置、数据源、数量级、变换器、算法、模拟滤波器等的相关信息。
该类帧同样具有SYNC、FRAMESIZE、SOC时标、CRC16,但头文件数据没有固定的格式。
头帧结构如表D-4所示。
A.1.4. 配置帧配置帧为PMU和实时数据提供信息及参数的配置信息,为机器可读的二进制文件。
电力系统通信规约及系列标准汇总

IEC61850之前的所有协议都是面向点的。采用 IEC61850的系统只需在信息源进行数据定义,其他节点 可以通过报文交换建立相关数据库。 困惑:和IEC61970 CIM的数据模型不一致
IEC61850-7系列(2)
TC57在1999年9月召开的京都年会的战略会议 (SPAG)上决定在将来5-10年内TC57的工作重点是将该 标准作为整个电力系统传输的唯一国际标准,即“无缝 通信系统体系”,并定名为“变电站和控制中心通过 61850通信”. 采用面向对象的建模技术,面向未来通讯的IEC60870-5系列
• IEC TC57 WG03(远动规约) • 基本标准(共分5篇)
第 第 第 第 第 一篇 二篇 三篇 四篇 五篇 60870-5-1 60870-5-2 60870-5-3 60870-5-4 60870-5-5 传输帧格式 链路传输规约 应用数据的一般结构 应用信息元素定义和编码 基本应用功能
IEC60870-6系列(2)
• 由于MMS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所以TASE.2
•
比TASE.1适应性更强、更容易实现。 目前,国际电工委员会TC57委员会已采纳 TASE.2协议为控制中心间信息交换的标准协议。 中国国家标准委员会也已采纳TASE.2协议,将 它定义为国家标准以替代原来的我国电力行业 标准《电力系统实时数据通信应用层协议 DL476-92》。 TASE.2是应用层网络协议, 重要特点之一是通 过名字传输信息对象而不象其他众多通信规约 是通过地址(点号)传输信息对象。变量名单 端定义,双端使用。
电力系统通信协议及 系列标准
1. 电力系统数据通信协议体系
2. IEC 61970( EMS—API )
3. IEC 6196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的站地址 B11字节
校验码
B12字节
ELSD0 0 0 1
b7
b0
扩帧源 目
展长站 的
位定址 站
义定 址
说位义 定
明
位义
帧
位
类 别
E=0,帧类别取定义类别 E=1,帧类别另行定义类别
L=0,帧信息字数为0 L=1,帧信息字数为n
S=1,源站址为发信站地址 D=1,目的站址为收信站地址 D=0,目的站址内容为FFH,
§附3 面向比特的通信规约
面向比特(位)的通信规约 面向比特的链路控制协议为高级数据链路控
制协议(HDLC)。
§附3 面向比特的通信规约
HDLC一般帧格式
F: “01111110”——同步符号、 帧之间的填充字符。 A:地址字段:通信对方的地址 C:控制字段:用于区分帧的类型(数据帧、监控帧、无编号帧) I:信息字段:携带高层用户数据,可以是任意的二进制位串; FCS:校验码:对A、C、I字段进行循环校验。
校验码 1~2个字节
用报文头和数据区的字节按编码规则运算得到,用于检错 和纠错,可采用奇偶校验或CRC校验。
§附2 面向字符的通信规约
面向字符的通信规约 将数据和控制信息都编成字符,并以字符作
为信息传输基本单位的通信规约。由于字符有 独立的完整信息传输结构,传输中允许字符之 间有间隔,故异步通信规约属面向字符的。
§附2 面向字符的通信规约
控制字符和控制序列
§附2 面向字符的通信规约
字符的转义: 在控制字符之前增加一个转义字符(DLE),防止数据的二义 性。 BSC主要支持字符数据的传输,也可以支持二进制数据传 输,但二进制数据时必须被组合,例如:七位形成一个位组。 由于二进制位组合的随机性,可能出现等同控制字符组的位串 (例如:DLE SOH),为了保证数据的透明性(即数据中允许任 意的二进制数据),同时保证这些等同控制字符组的位串不会 导致控制的混乱,BSC采用了字符转义的方法——字符填充 法。
CDT采用可变帧长度,多种帧类别按不同循环周期 传送,变位遥信优先传送重要遥测量平均循环时间较 短,区分循环量、随机和插入量采用不同形式传送信 息。
8bit
校验码
32bit
信息码
8bit
功能码
循环式传输帧格式
§附1 传输规约的分类
用于检错和纠错,提高传输过 程的抗干扰能力,采用循环冗 余校验(CRC)。
§附4 循环式传输规约(CDT)
帧结构
48bit
48bit
48bit
同步字
控制字 信息字1 … 信息字n
3组EB90H
写入串口为
3组D709H
b7
b0
D7H(11010111B) B1字节
09H(00001001B) B2字节
b7
b0
控制字节
B7字节
帧类别
B8字节
D7H(11010111B) B3字节 09H(00001001B) B4字节
发广播信息
§附4 循环式传输规约(CDT)
b7
b0
控制字节
B7字节
帧类别
B8字节
信息字数n B9字节
源站地址 B10字节
目的站地址 B11字节
校验码
B12字节
§附4 循环式传输规约(CDT)
校验码
b7
b0
控制字节
B7字节
帧类别
B8字节
信息字数n B9字节
源站地址 B10字节
目的站地址 B11字节
b7 …
b0 Bn+2字节
b7 … b7 …
b0 Bn+3字节 b0 Bn+4字节
校验码
Bn+5字节
§附4 循环式传输规约(CDT)
同步字
帧的开始字符,用以保持发送端与接收同步。
控制字
帧的说明字符,用以说明帧的特征和地址。
b7
b0
控制字节
B7字节
帧类别
B8字节
信息字数n B9字节
源站地址 B10字节
主站可请求子站发送某一远动信息,也可请求发送 某些类型的信息,工作方式灵活,适用于点对点、一 点对多点、多点共多点环形或多点星形的远动通信系 统,但须全双工或半双工信道。
§附1 传输规约的分类
问答式传输的报文格式
报文头 3~4个字节 指出双方RTU地址、报文类型和数据区的字节数。
数据区 n个字节 表示报文要传送的信息内容
g(x)=x16+x12+x5+1 (CCITT和ISO使用); g(x)=x16+x15+x2+1 (IBM的SDLC使用)。 由于帧中至少含有A(地址)、C(控制)和FCS(帧校验序列)字段, 因此,整个帧长度应大于32位。
§附3 面向比特的通信规约
HDLC的操作方式 HDLC是通用的数据链路控制协议,当开始建立数 据链路时,允许选用特定的操作方式。所谓链路操作 方式,就是某站点以主站方式操作,还是以从站方式 操作,或者是二者兼备。 在链路上用于控制目的站称为主站,其它的受主站 控制的站称为从站。主站负责对数据流进行组织,并 且对链路上的差错实施恢复。由主站发往从站的帧称 为命令帧,而由从站返回主站的帧称响应帧。
§附3 面向比特的通信规约
HDLC规程评价: 特点: (1)使用统一的帧格式:实施数据、命令和响应传输方便; (2)采用‘0’位插入法(在发送端,发现有5个连续“1”,便在 其后插入一个“0”。在接收一个帧时,每当发现5个连续“1” 后是“0”,则将其删除以恢复比特流的原貌) :使得规程可以 支持任意的位流传输,保证了信息传输的透明性; (3)采用窗口机制和捎带应答:支持全双工工作方式,允许 在未收到确认的情况下,连续发送多个帧,提高了信息传输的 效率; (4)采用帧校验序列,并设置窗口序号:可以提高信息传输 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面向二进制位的控制规程比面向字符型的控制规程具有较高 的优越性。
校验码
B12字节
1000000000000000 10000111 —————————
11100000
01H 生成式
中间余式
采用CRC校验,其生成 式选择为:
G(x)=x8+x2+X+1 其二进制码为:
100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11 其陪集码为:
11111111 将前五个字节除以生成 式得余式R(x),余式加 陪集码,即余式二进制 逐位取反R(x)既为校验 码。
§附2 面向字符的通信规约
字符填充法: 发送方在可能产生争议的DLE位串之前再增加一个转 义字符(DLE),如 DLE DLE SOH;接收方每接收到两 个连续的DLE则丢弃其中的一个DLE。 发送序列: DLE STX A DLE B STX C DLE E F G DLE ETX 传输序列: DLE STX A DLE DLE B STX C DLE DLE E F G DLE
电力系统通信 附:传输规约
黄毛
§附1 传输规约的分类
电力系统远动通信规约
通信规约(协议)是指通信双方必须共同遵守的题 中约定,也称为通信控制规程或传输控制规程。
通信 ➢规约
内容
信息传送格式—收发方式、传送速率、帧结 构、帧同步字、位同步方式、 干扰措施等。
信息传送的具体步骤—将信息分类、分循环 周期传送,系统对时数据收 集方式和设备状态监视方式。
§附3 面向比特的通信规约
HDLC数据传输模式: (1)正常响应模式(NRM):主站具有选择、轮询次 站的能力,并可向次站发送命令或数据;次站只有在 主站询问时才能作为响应传输数据; (2)异步响应模式(ARM):主站具有初始链路,差
错 校正和逻辑拆链功能;次站可以主动传输数据; (3)异步平衡模式(ABM):任一组合站均可控制链 路,主动传送数据。
表示信息内容
区分代表不同信息内容的各种 信息字
§附1 传输规约的分类
问答式传输规约 Polling属于异步通信方式,其以调度端主动向厂
站端RTU发送查询命令报文,子站响应后才上传信息。 调度端收到所需信息后,才开始新一轮询问,否则继 续向子站询问召唤此类信息。
RTU对遥信变为信息优先传送,模拟量超范围时传 送。
§附1传输规约的分类
通信规约分类
循环传输规约(CDT) 按传输模式分
问答式传输规约(Polling)
面向字符的通信规约(须加起始位和停止位) 按传输基本单位分
面向比特的通信规约
§附1 传输规约的分类
循环传输规约(CDT) CDT属于同步通信方式,其以厂站RTU为主动方,
以固定速率循环地向调度端上传数据。数据依规定的 帧格式连续循环,周而复始地传送。一个循环传送的 信息字越多,其传输延时越长,传输内容出错剔除 后,在下个循环可得以补传。
信息字数n 源站地址
B9字节 B10字节
信息 数据
D7H(11010111B) B5字节
目的站地址 B11字节
09H(00001001B) B6字节
校验码
B12字节
低 b7 b6 b5 b4 b3 b2 b1 b0 B1字节
. .
b7
.
高
…
b0 B2字节
…
. .
.
b7
b0
功能码
b7
…
b0
Bn字节 Bn+1字节
g(x)=x16+x12+X5+1
校验内容同上。
§附2 面向字符的通信规约
数据块格式和控制字符
SYN—同步字符,实现接点之间点的字符同步,单同步,双同步。 SOH—序始字符,表示报文的标题信息或报头的开始,标题中包括源地址、
目的地址和路由指示等信息。 STX—文始字符,标志正文(数据块)开始。 ETB—组终字符,表示报文分成多个数据块的结束。 ETX—文终字符,标志报文文本的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