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共28页
《中国近现代史》第五章_中国革命的新道路1

Page12
十里洋场的投机家
1919-1920年,蒋介石与张静江、陈果夫混迹于上海十里洋 广东商学院思教部 主讲:王衡军 场。在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当经纪人,从事证券投机买卖。
2016/3/15 Page13
蒋介石深谙统御厚黑之术 ,在面对孙中山时屡屡得手。 他深知孙中山视其为军事人才 ,一次次以受到排挤为名表示 不满而辞职回乡或回上海,甚 至在军事斗争最需要他的时候 不辞而别,又在孙中山督责劝 慰下归军复职。 1918年-1922年间,蒋介石 历任作战科主任、第二支队司 令、第二军参谋长等职,一步 步获得孙中山的重视,与此不 2016/3/15 无关系。
贺衷寒
戴笠
推行保甲制度
结构:10户为甲,10甲为保,10保以上为
乡镇 实行:联保连坐 联保就是各户之间联合作保,共具保 结,互相担保不做通共之事;连坐就是1 家有罪,9家举发,若不举发,10家连带 坐罪。 希望:民众支持政府→对工农红军进行军 事‚围剿‛ 结果:民众怨声载道→将全国变成大囚笼
实行文化专制 新闻出版的审查制度→→干涉舆论自由 宣传共产主义 = ‚反动宣传品‛; 批评国民党 = ‚危害民国‛; 对统治不满 = ‚反动言论‛; ‚他们的嘴就是法律,无理可 说。……一切刊物,除胡说八道的官办东 西和帮闲凑趣的‘文学’杂志而外,较好 的都要压迫得奄奄无生气的。‛——鲁迅
2016/3/15 Page7 广东商学院思教部 主讲:王衡军 少年蒋介石与母王氏 毛福梅、蒋经国与芬娜(蒋方良 )
姚冶诚与蒋纬国
姚冶诚是蒋介石从上海带回 的小妾,后来与毛福梅、陈洁 如一起被抛弃。
蒋介石故居陈列馆的介绍
2016/3/15
姚冶诚与蒋纬国邱爱伦 广东商学院思教部 主讲:王衡军
第五专题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中心 城市
朱德
林彪
刘伯承
贺龙
陈毅
聂荣臻
粟 裕
许 光 达
陈 赓
毛泽东: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1927年秋-1928年底
党领导武装起义100多次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我是一个知识分子,当一
个小学教员,也没学过军事,
怎么知道打仗呢? 在探索革命新道路的实践,中国共 产党人经历了一个实践、探索的艰 就是由于国民党搞白色恐 苦过程,逐步把成功与失败的经验 怖,把工会、农会都打掉了, 总结上升为理性认识,形成理论。 把五万共产党员杀了一大批,
思想路线
1937年夏
《实践论》、《矛盾论》
课后思考题
1.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 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2.为什么毛泽东同志能够在中国共产党人探索革 命新道路的过程中做出最突出的贡献?对我们 今天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哪些启示?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1945年4月24日)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宁汉合流
→
武汉国民政府 南京国民政府
汪精卫
蒋介石
“
1928年12月29日凌晨, 东北易帜
贯 彻 和 平 , 帅 帜 义 已 挫败了日本帝国主义企图肢解东北、图谋独占 遗 。 , 于 的诡计,维护民族利益和国家领土的完整; 年 ”服 即 志 实现国家统一,符合民心,顺应历史潮流。 , 从日 月 国起力 张学良 日 谋 民 宣 凌 统 “日方欺我甚,誓必易 晨 政 布 , 一 帜,即死于青白旗下, 、 吾亦甘心。”
4万多 3万多 3万多 7万多 8万多
约2.5:1 约7:1 约10:1 约4:1 约6:1
毛泽东
避敌主力 诱敌深入 集中优势 各个击破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讲稿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讲稿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上一章的内容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在共产国际、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下,1924年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
在革命前景一片大好的形势下,国内局势却风云突变,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导致国民大革命中途夭折。
大革命失败以后,面对国民党反动派举起的屠刀,中国共产党在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的同时,也开始了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教学内容一、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一)大革命失败以后的中国政局(二)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二、中国革命在曲折中前进(一)党内三次“左”倾错误出现的原因及危害(二)遵义会议及其历史作用(三)长征的胜利教学目的1.了解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新道路的艰苦历程,认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2.认识革命新道路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典范。
教学重点与难点1.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内容2.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创建的意义及现实启示史上“左”倾错误的思想根源及危害 3.党在历4.遵义会议----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1一、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出一条使中国革命走向复兴的新的革命道路。
这条革命新道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中国共产党人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如何探索并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它的创建有何历史意义与现实启示,带着一系列问题,我们来共同学习(一)大革命失败后的中国政局1.国民党统治在全国的建立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经过宁汉合流、东北易帜,国民党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
国民党上台后,在全国实行一党专政的军事独裁统治,全国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
具体表现如下:首先,为了镇压和控制人民,国民党建立了庞大的军队。
简述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历程

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历程
中国革命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它始于 19 世纪末期,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
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进行了不懈努力,但由于各种原因,革命最终失败了。
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开始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中国共产党认为,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取得了重大胜利。
二、建立人民民主专政
中国共产党认为,在革命胜利后,必须建立人民民主专政,以保证人民对政权的掌握。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三、进行土地改革和民族工商业的改革
中国共产党认为,在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土地改革和民族工商业的改革是实现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的重要任务。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土地改革和民族工商业的改革,取得了重大成果。
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中国共产党认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是实现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的重要任务。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斗争,为社会主义革命奠定了基础。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历程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也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ppt课件

PPT课件
8
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大革命失败后的艰难环境
❖ 在国民党的统治下,白色恐怖笼罩着全国城乡,中 国革命转入低潮,中国共产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 难。
❖ 国民党统治集团将捕杀的网罗张遍了全中国。据中 共六大时的不完全统计: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 半年,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达31万多人, 其中共产党员26000多人。
PPT课件
16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反'围剿'战争与土地革命
❖ 1、1927年,国共合作关系破裂,国民政府镇压中 国共产党,
❖ 2、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八七会议上,正式 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中国国民党反动派” 的总方针。
PPT课件
15
❖ 1930年5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发表署名 文件,明确提出共产党应当以大部分力量甚至全副 力量去发展乡村工作;认为革命势力占据了广大的 农村之后,即可以联合起来包围城市、封锁城市, 用广大的农村势力以想城市进攻。这样,革命必然 得着胜利。
❖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标志着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这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
PPT课件
12
❖ 1927年8月1日,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 会及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在南 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 治的第一枪。这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 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 同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随后 开始了创建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PPT课件
1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一、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难探索
(一)国民党政权对全国的反动统治
1.国民党政权的对外政策 对外投靠帝国主义,推行出卖国家主权和民族利 益的卖国主义政策。 2.国民党政权的对内政策 (1)政治上奉行法西斯专制独裁统治 (2)经济上奉行超经济的掠夺政策 (3)在思想文化领域内,实行文化专制主义 3.国民党政权统治下的中国社会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重点内容:
1、认识国民革命失败后建立的国民党政权 的反动本质,懂得为什么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 是中国革命的直接目标。 2、了解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艰苦历程,懂得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是以毛泽 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 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一次重大突破,是马克 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 3、了解“左”倾教条主义的危害,懂得只 有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走自己的路,才能取得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
(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第一,抗日战争的正义性、进步性, 因此得道多助,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第二,在国共两党合作的基础上实现 了全民族的抗战,这是抗战取胜的最重 要原因。 第三,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的中流 砥柱作用 。 第四,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支援。
(三)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
第一,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 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 量源泉。 第二,以爱国注意为核心的伟大民族 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
(三)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1.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1927 年革命失败后,开展武装斗争,以武装的革 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这一思想很快就成了全党的共 识。但中国武装斗争的主攻方向应该指向哪里?武 装斗争的重心是放在城市,还是放在农村?中国共产 党人并不是一开始就懂得的,而是付出了血的代价 后才认识到的 。
28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总之,革命失败,得了惨痛的教训,于是有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进入了创造红军的新时期。中国革命由此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即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或称十年内战时期。
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1 1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蒋介石的屠杀政策教育了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促使他们拿起武器进行战斗。但是党领导的武装斗争的主攻方向究竟是哪里?应当指向城市,还是指向农村呢?
革命工作应当以城市为中心,这是一个时期内全党的共同认识。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继续留在上海,党的工作重心仍然放在中心城市。然而,所有以占领中心城市为目标的起义很1央就失败了。这些起义失败后保留下来的部队,大都经过摸索,逐步转移到了远离国民党统治中心的农村区域,在那里发动农民群众、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和创建工农政权的斗争。
1929年4月,针对共产国际和中共党内某些人担心农村斗争超过城市斗争将不利于中国革命的观点,毛泽东指出:半殖民地中国的革命,只有农民斗争得不到工人的领导而失败,没有农民斗争的发展超过工人的势力而不利于革命本身的。
随着红军的发展和根据地的扩大,1930年1月,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进一步阐明了中国革命只能走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道路。他指出:那种全国范围的、包括一切地方的、先争取群众后建立政权的理论,是于中国革命的实情不适合的。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在1928年IO月和11月,毛泽东就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文章,论证了红色政权能培长期存在并发展的主客观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文章明确地指出,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中国革命,以军事发展暴动,是一种特征;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与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阐明工农武装割据长期存在并发展的条件非常重要,因为只有正确回答这个问题,才能同那种怀疑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的右倾悲观思想划清界限,又同那种认为可以无条件地在农村发动武装暴动的“左”倾盲动错误划清界限,虽然,就全党来说,这时还没有解决以农村为工作中心的问题,但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为解决这个问题奠定了基础。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3、1937年夏, 毛泽东从马克 思主义认识论 的高度总结中 国共产党的历 史经验,科学 地阐明了党的 马克思主义思 想路线。
毛 泽 东 在 抗 大 做 演 讲
第二节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参考文献
1、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1930年5月)
2、毛泽东:《论新阶段》(1938年12月) 3、胡锦涛:《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大会 上讲话》(2006年10月22日)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选举细则和选民证 第二节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2、革命根据地 着重发展农业生产,同时发展重工业生 产和商业贸易。 的经济建设
鄂豫皖苏区的农田水利建设
第二节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3、革命根据地的文 化教育事业
保长印
军 统 特 务 头 子 戴 笠
李 公 仆
闻 一 多
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一)大革命失败后 的艰难环境
两次反革命政变后,中 国革命转入低潮: 共产党被宣布为“非 法”,许多党员和干部 被捕被杀; 一些不坚定分子纷纷退 党,有的投降变节;
第一节
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3、左联文化运动
在军事上反“围剿”的同时,国统区的共产党员和进步 文化界人士还在文化战线上开展了反“围剿”的斗争, 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左翼文化运动(左联)。
鲁
迅
瞿秋白
聂耳
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