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统编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一分钟》(教案)

合集下载

一年级语文下册《一分钟》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一分钟》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一分钟》教案教案名称:一年级语文下册《一分钟》教案课时:30分钟教材: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一分钟》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时间的概念。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准确理解课文的内容。

3. 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课文的内容。

2. 学生能够从课文中理解时间的概念。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黑板、板书工具。

2. 学生准备课本、笔。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知识(5分钟)1. 教师出示课标题《一分钟》,并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一分钟是多长时间吗?有什么活动可以在一分钟内完成?”2. 学生回答后,教师简单解释一分钟的概念,并告诉他们接下来要读的课文中会有关于一分钟的故事。

步骤二:阅读课文(10分钟)1. 教师将课文《一分钟》分段朗读,学生跟读。

2. 教师再次朗读全文,学生仔细听。

3. 教师解释生词和词组,并让学生跟读熟悉。

步骤三:理解课文(10分钟)1. 教师随机提问学生关于课文内容的问题,例如:“小鸟一分钟能飞多远?”“男孩做作业需要多长时间?”学生回答。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有一分钟的时间,你会做什么?步骤四:巩固和拓展(5分钟)1. 教师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让学生用一分钟完成一个小任务,例如:画一幅简单的画、写一个句子等。

2. 学生完成后,教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一分钟内完成的任务,并共同讨论一分钟的重要性。

步骤五:课堂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2. 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珍惜时间,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

评估方式: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听学生的回答和参与度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

拓展延伸:1. 学生可结合自身经历写一篇关于自己在一分钟内做了什么事情的文章。

2. 学生可尝试通过观察时钟等方式来感受一分钟的流逝。

3. 学生可尝试用其他方式来理解时间的概念,如倒计时、读秒等。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语文《16 一分钟》优质课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语文《16 一分钟》优质课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语文《16 一分钟》优质课说课稿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关于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16 一分钟》一课。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听懂、读懂、并正确朗读课文《16 一分钟》;认识生字词并掌握相关语言表达技巧。

2.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对时间的重视意识,尊重时间、做事高效、善于珍惜每一分钟的生活态度。

3.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对文字的理解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朗读。

•难点:理解“一分钟”这个概念,学会正确表达相关内容。

四、教学准备1.课文《16 一分钟》的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料。

2.图表或举例来帮助学生理解“一分钟”这个概念。

3.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教学活动设计。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询问学生对时间的认知,引出“一分钟”这个时间概念。

2.学习任务:–学生阅读课文《16 一分钟》,理解文意。

–学生朗读课文,纠正读音错误。

3.重难点讲解:–结合图表示例,解释“一分钟”概念,帮助学生理解。

4.师生互动:–提问学生在一分钟内可以做哪些事情,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5.巩固提高:–分组活动,让学生编写一分钟的简短生活场景小故事,并进行朗读。

6.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仿照《16 一分钟》的形式,写一篇关于一分钟的作文。

六、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口头回答和书面作业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并及时反馈。

七、教学反思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应该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以上是本节课的说课稿,希朿能够帮助到您顺利开展教学工作。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16 一分钟》优质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16 一分钟》优质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16 一分钟》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

2.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复述故事内容。

3.能听懂教师提出的问题并能用完整句子回答。

4.能模仿课文中的语言风格,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2.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故事情节。

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内容。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

2.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四、教学过程1. 初步导入老师播放《16 一分钟》这个故事的动画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

2. 学习课文1.老师请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

2.老师解释课文中生字词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3.老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出现的问题,并引导学生用完整句子回答。

3. 学习活动1.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分角色表演《16 一分钟》中的对话。

2.老师布置阅读任务,让学生课外阅读一些与故事主题相关的小故事。

4. 总结反思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反思学习中的困难和收获。

五、教学内容扩展1.让学生通过绘画、手工等形式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2.组织学生参观相关展览或活动,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六、作业布置1.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习题。

3.完成相关练习册内容。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激发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和情感体验。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学习《16 一分钟》这篇课文。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一分钟》教案三篇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一分钟》教案三篇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忧考准备了《部编版⼀年级下册语⽂《⼀分钟》教案三篇》,供⼤家参考!篇⼀ 教学⽬标:(主要依据单元⽬标和课后题设计) ⼀、⽇积⽉累 (⼀)重点字词 1.应会读字:钟元迟洗背刚叹共汽决定已经 2.识字: 运⽤汉字构字规律识字:①叹:“ 叹⽓”要⽤⼝来完成,所以是⼝字旁;②钟:钟的材质为⾦属,所以是⾦字旁; 猜字谜:“过去⼀⼨,进来⼀尺” (迟)。

“夫⼈不在⼉做伴”(元) 两⼈坐在⼟堆上。

(坐) 熟字加偏旁: 钟、汽、迟。

换偏旁:快⼀决、 3.多⾳字:背 bēi(背着) bèi(背影) 4.易读错字:迟、钟(翘⾆) 零(后⿐⾳) 哈⽋(在这⼀词中⽋读轻声) 5.应会写字:钟元洗共已经坐 (1)写正确,易写错字: 钟:字⾦字旁的最后⼀笔不能穿过上横。

已:最后⼀笔露头。

(2)写美观,书写指导 ①指导书写的字:分类归纳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钟洗经 独体字:已元(元:上窄下宽。

两横略斜。

撇和竖弯钩舒展。

已:横折、横、竖弯钩,竖弯钩书写时要舒展。

) ②指导要点:(钟,⾦字旁,这⼀偏旁最后⼀笔为竖钩,不能穿过上横。

坐⾥⾯的“⼈”,末笔捺变点。

共:末笔由捺变成点。

) 6.需要重点积累的词语: 闹钟哈⽋迟到影⼦决定⼿表后悔叹⽓丁零零 (⼆)重点读背内容:能⽤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

⼆、理解运⽤ (⼀)了解词意 1.需要重点了解的词语:决定后悔 2.了解词意的⽅法:联系⽣活实际和课⽂理解“决定、后悔”:你⽣活中有没有需要你做出“决定”的重⼤事情,有没有让你后悔做过的事情,当时是⼀种怎样的感受。

(⼆)重点问题:你觉得⼀分钟重要吗? (三)仿写句⼦训练: 原⽂:要是早⼀分钟,就能赶上绿灯了。

要是能赶上绿灯,就能及时通过路⼝。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一分钟》教案三篇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一分钟》教案三篇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一分钟》教案三篇篇一教学目的:(主要依据单元目的和课后习题设计)一、与日俱增(一)重点字词1.应会读字:钟元迟洗背刚叹共汽决定已经2.识字:运用汉字构字规律识字:①叹:“ 叹气”要用口来完成,所以是口字旁;②钟:钟的材质为金属,所以是金字旁;猜字谜:“过去一寸,进来一尺” (迟)。

“夫人不在儿做伴”(元)两人坐在土堆上。

(坐)熟字加偏旁: 钟、汽、迟。

换偏旁:快一决、3.多音字:背bēi(背着) bèi(背影)4.易读错字:迟、钟(翘舌) 零(后鼻音) 哈欠(在这一词中欠读轻声)5.应会写字:钟元洗共已经坐(1)写正确,易写错字:钟:字金字旁的最后一笔不能穿过上横。

已:最后一笔露头。

(2)写美观,书写指导①指导书写的字:分类汇总左右构造,左窄右宽:钟洗经独体字:已元(元:上窄下宽。

两横略斜。

撇和竖弯钩舒展。

已:横折、横、竖弯钩,竖弯钩书写时要舒展。

)②指导要点:(钟,金字旁,这一偏旁最后一笔为竖钩,不能穿过上横。

坐里面的“人”,末笔捺变点。

共:末笔由捺变成点。

)6.需要重点积攒的词语:闹钟哈欠迟到影子决定手表懊悔叹气丁零零(二)重点读背内容: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

二、理解运用(一)了解词意1.需要重点了解的词语:决定懊悔2.了解词意的方法:联络生活实际和课文理解“决定、懊悔”:你生活中有没有需要你做出“决定”的重大事情,有没有让你懊悔做过的事情,当时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二)重点问习题:你觉得一分钟重要吗?(三)仿写句子训练:原文:要是早一分钟,就能赶上绿灯了。

要是能赶上绿灯,就能及时通过路口。

仿写:三、情感体验:感受元元心情的变化。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诵课文。

教学难点: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教学准备一、老师:(一)设计预习提纲(或学案)(二)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三)课前检查预习,搜集、剖析预习信息,进行二次备课。

二、学生(一)根据预习提纲仔细预习。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16《一分钟》教案(第二课时)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16《一分钟》教案(第二课时)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16《一分钟》教案(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故事情节,掌握故事中的关键词汇,能够听懂、
理解并复述故事内容。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聆听能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自
然环境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掌握关键词汇。

•难点:不熟悉的生词及句子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
•教具:课文《一分钟》,课件,图片素材。

•教学环境:整洁明亮的教室,教学板书。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 通过展示相关图片引入课文主题,引起学生兴趣。

2. 学习 - 第一步: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读。

- 第二步:解释生词,学生跟读并模仿语音语调。

- 第三步: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故事,加深理解。

3. 拓展 -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动物们能够保护自己? - 引导学生讨论,尝试给出自己的想法。

4. 总结 - 总结故事内涵及结尾,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感想。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不仅了解了《一分钟》这则故事的内容,同时也在语言表达和情感的发展方面得到了提高。

六、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背诵课文《一分钟》部分内容,并在下节课进行朗读。

以上是本课教学内容及设计,希望本节课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培养他们对自然环境的热爱。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一分钟〔教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一分钟〔教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一分钟(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快速朗读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所学课文和生字词。

2.能正确理解所学课文和生字词的意思。

3.能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快速朗读所学内容。

4.能将所学内容用简洁语言表述出来,展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快速准确地朗读所学内容。

2.理解所学内容,包括课文和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

三、教学难点1.快速准确地理解和运用所学内容。

2.发音准确度和语音语调的对应能力。

四、教学过程1.热身:通过快速绕口令的朗读和复述,让学生进入语言表达状态。

2.导入:通过播放课文录音或有趣的视频,向学生简要介绍所学内容。

3.正式学习:逐句逐词朗读课文,并对生字词进行解释和用法说明。

4.练习巩固:让学生分组进行交互朗读,借此提高发音准确度和语音语调的对应能力。

5.小结: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所学内容。

6.作业布置:让学生复述所学内容,并每天练习10分钟以提升朗读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方法1.教师讲解:通过口语或书面教学,向学生介绍所学内容。

2.技巧指导:针对学生在朗读上存在的问题,引导他们使用一些技巧,如语音练习、读音对照等方法进行纠正和提高。

3.互动交流:通过分类、分组、互相询问等方式,让学生彼此之间进行交流,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4.多媒体:通过播放录音和视频等方式,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六、教学提示1.教师应注意发音准确度和语音语调的对应关系,同时要耐心指导学生运用它们。

2.教师应注意课堂氛围与学生参与度,争取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表演。

3.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应注意语音语调和语速,避免出现口吃等现象。

七、教学评估1.朗读准确度:通过对朗读情况进行监测,评估学生的朗读准确度。

2.解释能力:通过对生字词的提问和解释,评估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3.表达能力:通过让学生用简洁语言表述所学内容,评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八、教学资源1.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一分钟》教学设计(部编版)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一分钟》教学设计(部编版)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一分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认识“钟、元”等13个生字。

2、会写“洗、共”等7个字。

(二)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情感目标:知道时间的宝贵,懂的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二、教学重点:认字和写字,练习朗读。

三、教学难点:理解课文。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游戏法问答法五、教学媒体:教学挂图,生字卡片,课件六、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谈话一分钟等于多少秒?一分钟等于60秒。

一分钟就是秒针在表盘上走一圈的时间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关于一分钟的。

二、课件出示或者图片出示本课的插图老师板书课题《一分钟》,请大家把课题读两遍。

同学们看图片,一分钟等于多少秒?一分钟等于60秒。

一分钟就是秒针在表盘上走一圈的时间,一分钟可以做什么呢?浪费一分钟,会有什么后果呢?让我们去读课文感受一下吧。

三、学习生字(一)初读课文1、你自己读读看。

请学生自己小声的读一遍,注意自己读自己的呦,不要齐读。

2、一边读一边圈出本课的生字。

(二)学习生字1、哪一位同学可以试着看拼音读一下本课的生字。

zhōnɡ yuán chí xǐ bēi ɡānɡ tàn ɡònɡ qì jué dìnɡ yǐ jīnɡ zuò钟元迟洗背刚叹共汽决定已经坐2、分析生字:一个一个生字分析:看生字看生字拼音是几拼音节,什么偏旁部首,什么结构,怎样组词。

是否多音字,反义词等。

例如学习生字刚:音节:两拼音节,偏旁:立刀旁,结构:左右结构,请同学组词,最少说三个词,可以一起说,也可以找学生说。

3、就这样一个一个学完本课生字。

多音字bèi背书背bēi背包反义词快——慢开——关前——后近义词眼看——马上后悔——懊悔(三)我书中的组词请学生圈出本课中的生字组词如果本课有现成的组词,就直接圈出来,如果本课的生字没有现成的组词,可以写一个,以备以后忘了组词可以随时翻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课《一分钟》(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认识“迟、叹”等9个字,会正确书写“钟、元”等7个字。

2.过程与方法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读中理解课文,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感悟“一分钟”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一分钟有多长吗?我们来感受一下吧!全体同学立正站好,看谁能坚持一分钟。

同学们,你们觉得一分钟长吗?(学生自由交谈)是啊,一分钟可以说很短,也可以说很长;在某种情况下,要能克制自己,坚持一分钟也是不容易的。

我们今天学了课文《一分钟》以后,对“一分钟”的体会一定会更深。

【设计意图】
用学生的亲身感受引入课文,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一分钟的体验更深刻。

二、初读感知
(一)自读课文,识记生字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边读边圈出生字词,把诗句读通读顺。

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

(1)我会认,我会连。

gāng chí bēi qì tàn dìng jué
迟背刚叹汽决定
(2)我来认生字。

zhōng xǐ yǐ zuò yuán gòng jīng21·cn·jy·com 钟洗已坐元共经
(3)我来找偏旁。

“钟”的偏旁是“钅”;
“洗”的偏旁是“氵”;
“经”的偏旁是“纟”。

(4)我来组词。

分钟钟表洗手洗脸已经早已坐下乘坐
一元公元一共公共已经经过
4.再读课文,读出节奏。

(1)教师示范朗读。

(2)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自由朗读。

【设计意图】低年级,识字是主要的教学任务。

在阅读教学中,要有充足的时间来帮助学生识记生字。

这一环节给了学生充分的自读课文的时间,使学生能够通顺、流畅地朗读课文。

调动了学生积极识字的兴趣,并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三、精读领悟
(一)整体感知课文
1.读课文,思考: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元元多睡了一分钟,赶上了红灯。

因此,元元没有赶上公共汽车。

结果,元元因为多睡了一分钟,迟到了二十分钟。

21教育网
(二)学习第1自然段
1.轻声自由朗读第1自然段。

说一说:早上,闹钟响了,元元是怎么想的?
出示:元元打了个哈欠,翻了个身,心想:再睡一分钟吧,就睡一分钟,不会迟到的。

一分钟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元元多睡了一分钟,造成了什么后果呢?
2.读第2自然段。

思考:元元在上学的路上遇到了什么事呢?
到了十字路口,他看见前面是绿灯,刚想走过去,红灯亮了。

他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师:他为什么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呢?
生:因为早一分钟他就能过马路了。

师:这一分钟给元元带来的是一路焦急的等待,让我们带着焦急的心情把这一段读一读。

(二)学习第3—6自然段
1.自由读第3自然段,思考:元元等了一会,才走过十字路口。

他向停在车站的公共汽车跑去。

他赶上公共汽车了吗?
元元向停在车站的公共汽车跑去,眼看就要到了,车开了。

元元又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2.师:他为什么又叹气了呢?
生:因为他晚了一小会儿,又没赶上公共汽车。

师:他是怎么叹气的呢?同学们学着他的样子做一做。

师:是啊,这一分钟给他带来的是不停的叹气,让我们带着遗憾的心情读读这一段吧!
3.等啊等,一直不见汽车的影子,最后他决定自己走到学校去。

你看,这一分钟带来的是步行的辛苦。

你能想像元元是怎么走进教室的吗?指名说。

(元元红着脸,低着头,坐到了自己的位子上。

)2·1·c·n·j·y
4.李老师看了看手表,说:“元元,你今天迟到了二十分钟。

”元元多尴尬啊!课文中有一句话写出了元元此时的心情,找出来读一读。

(元元非常后悔。


5.元元后悔什么?他为什么后悔?(后悔自己上学迟到了。

元元因为多睡了一分钟,迟到了二十分钟,所以他感到很后悔。


6.你想对他说点什么吗?(自由发言,领悟每一分,每一秒的重要)
7.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一边读一边体会元元的心情。

7.教师小结:多睡一分钟,换来的是二十分钟的迟到,是一路焦急的等待和不停的叹息,是步行的辛苦和脸红的尴尬,是深深的后悔和宝贵的教训。

(三)拓展
1.元元经过了这件事,第二天闹钟响后他应该会怎么做呢?
他一定不会再多睡一分钟了。

他一定会马上起床去上学。

他一定不会再迟到了。

2.学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一定要珍惜时间。

3.你知道哪些珍惜时间的名言吗?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
4.想一想:一分钟能做多少事?
可以阅读一篇二三百字的文章;
可以吃一个苹果;
做20多个仰卧起坐;
可以写一道数学题;
可以跑100米;
可以唱一首歌;
可以写20个字;
可以……
四、巩固提升
1.我会认字并组词。

钟(分钟)洗(洗手)
共(一共)已(已经)
坐(坐下)元(一元)
2.找找说说。

用下面的偏旁可以组成那些字?
门口尺欠合辶市又井
门——市——(闹)口——欠——(吹)口——合——(哈)门——口——(问)又——欠——(欢)辶——尺——(迟)辶——进——(进)
3.我会填。

要是早一分钟,就能赶上绿灯了。

要是能赶上绿灯,就能及时通过路口了。

要是能及时通过路口,就能赶上公共汽车了。

要是能赶上公共汽车,就不会迟到了。

五、课堂总结
请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懂了什么?
这篇课文讲了元元因为多睡了一分钟,结果迟到了二十分钟,他感到非常后悔。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

六、作业布置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题。

【板书设计】
一分钟
红灯亮了
多睡一分钟车子开了——走路上学时间宝贵、珍惜时间
迟到二十分钟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采取游戏导入。

上课开始,让学生双臂侧平举,使同学们体会一分钟的长短,再谈谈自己的感受,你觉得一分钟长吗?在游戏初步感知一分钟的长短后,巧妙地从同学们的切身感受迁移到课文中元元的感受,自然地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

抓住重点词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为朗读打下基础。

在仔细品读后,抓住元元的两次叹息作为朗读的重点;教学中,抓住元元在绿灯前的等待,在公共汽车站的等待,步行到校的辛苦无奈作为阅读点,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想象元元当时的心情。

先朗读后体会,再带着体会到的感情朗读。

体会元元焦急、悔恨的心情。

结合实践,课外延伸。

在学生找到元元迟到1分钟的原因后,让学生想象第二天闹钟响的时候元元会怎么做。

学生在反复阅读及想象中懂得了怎样珍惜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