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语言的锤炼(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作文训练:《语言的锤炼》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作文训练二语言的锤炼学科:高一语文组班级:姓名:课时:第1课时课型:作文课主备:时间: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能深入领会语言与思想、感情的关系,形成锤炼语言的意识,养成锤炼语言的习惯。
2.在写作实践中能够通过推敲字词、活用句式、巧用修辞等手段,进行语言的锤炼。
(重点)3.通过学习,能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初步形成自己的语言个性。
(难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篇文章首先打动人的,应该是她的情感,但孔子也说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一这里的问世什么意思?文采,也就是说文章如果缺少文采的话,就不能流传的很远,所以锤炼语言成了许多文人毕生探索的事业。
唐代贾岛曾说"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花了两年时间,就锤炼出两个句子,那读起来眼泪是哗哗呀,激动的,杜甫也曾说他”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同学们,你们在写作的时候这样深思熟虑,孜孜追求过吗?我们今天一起来就同学们曾写过的一个练笔来谈一谈"语言锤炼”中的“整齐与变化”的问题。
(板书课题)二、出示目标,明确任务。
1.深入领会语言与思想、感情的关系,形成锤炼语言的意识,养成锤炼语言的习惯。
2.在写作实践中能够通过推敲字词、活用句式、巧用修辞等手段,进行语言的锤炼。
(重点)3.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初步形成自己的语言个性。
(难点)三、学生自学,独立思考。
自主阅读所给内容,思考:什么是理性思考?四、自学指导,紧扣教材。
自学指导(一)1.语言的锤炼有哪两个层面?2. 如何锤炼语言?五、自学展示,教师点拨。
(一)1、语言的锤炼有两个层面:一是纠正、弥补自己的失误;二是打磨、润色、提炼和完善。
接下来,我们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一下语言的锤炼。
2、1.整齐与变化(1)整齐。
汉语讲究整齐,整齐的核心是对称,其在语言运用中的表现就是对偶与排比。
(2)变化。
这里的变化是指排比句中的变化。
它一是指重复,具有强调或呼应的作用;二是指字眼的变化或句式的变换。
作文训练:《语言的锤炼》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语言的锤炼》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语言锤炼的基本方法,提高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2. 通过作文训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语言锤炼的基本方法:用词、造句、修辞、句式、篇章结构等。
2. 作文训练的要求与评价标准。
3. 作文实践与修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语言锤炼的方法和作文训练的步骤。
2. 难点:如何运用语言锤炼的方法写出有深度、有新意的作文。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语言锤炼的基本方法和作文训练的要求。
2. 实践法:学生作文实践和修改。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写作心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名篇佳句的欣赏,引发学生对语言锤炼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语言锤炼的基本方法,如用词、造句、修辞等。
3.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作文,讲解作文训练的步骤和评价标准。
4. 课堂练习:学生现场作文,锻炼语言锤炼能力。
5. 分组讨论:学生互相评改,讨论提高作文质量的方法。
6. 总结与反思:教师点评,学生总结收获,布置课后作业。
六、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语言锤炼方法,选择一种方法进行实践,写一段话。
2. 根据课后作业指导,修改自己的作文,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七、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文,对作文的质量进行评价。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看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2. 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九、拓展学习1. 推荐学生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引导学生参加写作比赛或社团,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十、课程表1. 课程名称:《语言的锤炼》2. 课时:150分钟3. 授课时间:年月日4. 授课教师:X5. 授课对象: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学生十一、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包括教材、参考书、优秀作文范文等。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第三节 语言的锤炼》教学设计

妙用诗词巧铸佳文教学目标:1、搜集古诗古词,识记诗词名句。
2、培养学生古诗词的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提高学生对诗词的分析感悟和概括能力,并将其运用到具体写作中去。
3、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通过对有关古诗词的搜集、整理、探究,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精华。
2、如何将诗词融入写作,使之有意蕴,有内涵。
教学难点:如何将诗词融入写作,使之有意蕴,有内涵。
教学方法:诵读、赏析、讨论、自主合作、探究法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新课:古诗词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这些浩如烟海的诗词,或咏山川名胜,或颂边塞将士,或诉百姓疾苦,或鞭挞权贵腐败,或抒发人生情怀┅┅读之往往令人浮想联翩,感慨万千,回味无穷。
恰到好处地使用它们,能使文章内涵丰富,意境优美,文采飞扬,富有感染力,使文章锦上添花。
那么怎样使古典诗词名句“入文”,扮靓语言呢?这节课,我们仅从写作方法的角度来共同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二、听歌品词:请同学们认真聆听《青花瓷》,细细品味歌词。
说一说歌词哪些部分写得妙,为什么?三、感受经典:1、课前我让同学们把学过的诗词按话题进行了分类整理,现在请大家汇报成果,每个类别说三到五句即可。
学生交流展示整理成果,教师适当点评。
(1)描写四季的古诗词(2)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3)描写花鸟虫鱼的古诗词(4)抒发离情别绪的古诗词(5)表达友谊的古诗词(6)表达哲理的古诗词……2.我最喜欢的一句古诗词(自由发言,抒发感悟。
)四、寻招觅法:同学们读了古诗词,何不学以致用?在写作中,恰到好处地引用或化用古诗词,能让你的文章锦上添花,熠熠生辉呢!下面就来谈谈作文中如何引用古诗词这潭活水。
1、直接引用,为文章增添几分亮色例l:“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是李清照生命的色彩,幽怨、哀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是苏轼生命的色彩,雄浑、超旷。
那我的生命色彩是什么呢?点评:文章的首段直接引用古诗词,由李清照、苏轼的生命色彩谈起,既而转问自己的生命色彩,开篇就能展示作者的才情。
作文训练:《语言的锤炼》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语言的锤炼》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教案章节:一、导言教学目标:1. 了解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和内容;2. 理解语言锤炼的重要性;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1. 语言锤炼的概念和意义;2. 学习方法和策略。
教学难点:1. 学生对语言锤炼的理解和应用;2. 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和资源;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文具。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语言锤炼的重要性;2. 讲解:教师讲解语言锤炼的概念和意义,举例说明;3. 互动:学生参与讨论,分享对语言锤炼的理解和经验;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 学生对语言锤炼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语言锤炼的基本原则教学目标:1. 了解语言锤炼的基本原则;2. 学会运用基本原则进行语言锤炼;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语言锤炼的基本原则;2. 学生运用原则进行语言锤炼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学生对基本原则的理解和应用;2. 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和资源;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文具。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语言锤炼的基本原则;2. 讲解:教师讲解语言锤炼的基本原则,举例说明;3. 练习:学生进行语言锤炼的练习,教师指导;4. 分享:学生分享自己的语言锤炼成果;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语言锤炼基本原则的理解和应用能力;2.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1. 学会运用词语的锤炼方法;2. 提高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词语的锤炼方法;2. 学生词汇运用能力的提高。
教学难点:1. 学生对词语锤炼方法的理解和应用;2. 学生词汇运用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和资源;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文具。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词语的锤炼方法;2. 讲解:教师讲解词语的锤炼方法,举例说明;3. 练习:学生进行词语锤炼的练习,教师指导;4. 分享:学生分享自己的词语锤炼成果;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词语锤炼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2. 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之语言的锤炼教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之《语言的锤炼》教案一、导入:示例1:原稿:乡村比较闭塞落后,可以看作人们生活记录的事物只有蓑衣和草鞋,当他们披上蓑衣、穿上草鞋下地干活时,只是乡村生活的细微局部。
修改稿:乡村是一种古老的存在,蓑衣和草鞋是乡村里特有的文字,古朴而且韵味深远。
当三月的细雨唤醒早春的大地,蓑衣和草鞋便装点出了一份温馨的古朴,在细微处显出农家特有的诗意。
启示:语言形象、新鲜、有意蕴。
示例2:原稿:①友谊,是朋友之间的一种亲密的感情。
②认真,就是做事不马虎。
修改稿:①“友谊”:友谊是一种在朋友发生危机的时候才能体会到它的珍贵的美好情感;友谊是一种只有付出了真心才能得到真情回报的东西。
②“认真”:认真是一种决不容许自己的投入“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生活态度;认真是避免走弯路的最好的办法;认真是对自己的霎时间精力和尊严的最佳保护。
启示:修改稿的语言活泼生动,讲究文采,意蕴深沉。
不单比较深刻地揭示了“友谊”和“认真”的内涵,能给人以极大的启示,而且用语讲究,行文严密,有一种令人无可辩驳的力量。
这些极富文采的判断,是对亲身经历的概括,是对生活经验的提炼,是对工作教训的总结,是对生活感悟的升华。
但绝不可“为赋新词强说愁”,只能是思想和情感的自然流露。
二、内容讲授:(一)知识点透析●什么样的语言才是有文采?◇孔子说:“言而无文,行之不远”◇《考试说明》中说:“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通俗的理解:文采指的是词句的漂亮,行文的华丽,但更有一种内涵、一种韵味、一种光泽、一种气派。
◇专家评说:一篇高考作文,总得有“发光”之处。
没有“太阳”,也得有个“月亮”;没有“月亮”,也得有颗“星星”;没有“星星”,也得有个“萤火虫”。
如果连“萤火虫”都没有,那你就只能在“基础等级”里徘徊,与“发展等级”分无缘了。
——江苏省高考语文评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二)能力要求:1.整齐与变化:●激情铺排出文采我曾被“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相思所感动,我也曾被“相见无言,唯有泪千行”的真情所感动;我曾被梁祝化蝶的痴情所感动,也曾为王宝钏苦守寒窑十八年的执著所感动;我曾被苏州五义士舍生取义的从容所感动,也曾被荆轲易水诀别的悲壮所感动;我曾被《阳关三叠》那充满离愁的琴音所感动,也曾被《楚辞》那无奈的凄凉所感动。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作文语言锤炼》教案

作文语言锤炼第(1)课时课题:书法---写字基本知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1、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2、了解钢笔的性能: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
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1、基本笔画包括: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姿势正确)4、运笔的技法: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
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四、作业: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我的思考: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
基本笔画书写是整个字书写的基础,必须认真书写。
课后反思:学生书写的姿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训练,基本笔画也要加强训练。
总第(2)课时课题:书写练习1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2、使学生理解“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并用钢笔写出符合要求的的字。
重点:正确书写6个字。
难点: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
教学过程:一、小结课堂内容,评价上次作业。
二、讲解新课:1、检查学生书写姿势和执笔动作(要求做到“三个一”)。
2、书写方法是:写一个字看一眼黑板。
作文训练:《语言的锤炼》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语言的锤炼》教材版本: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语言锤炼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能够运用所学的技巧和方法,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教学内容:第一章:引言1.1 介绍作文训练的重要性1.2 介绍本单元的学习内容第二章:词语的选择与运用2.1 理解并掌握词语的基本含义和用法2.2 学会选择合适的词语,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第三章:句子的组织与表达3.1 理解并掌握句子的基本结构和成分3.2 学会组织句子,使文章条理清晰、表达准确第四章:段落的安排与过渡4.1 理解并掌握段落的基本结构和作用4.2 学会安排段落,使文章层次分明、过渡自然第五章:修辞手法的运用5.1 理解并掌握常见修辞手法的含义和作用5.2 学会运用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2.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写作实践,运用所学的技巧和方法。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作业的完成质量和速度。
3. 作文练习:评估学生的作文水平,对语言锤炼的掌握程度。
教学资源:1. 教材: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2. 参考资料:相关书籍、文章、网络资源等。
教学安排:1课时/章,共计5课时。
第六章:开头与结尾的写作技巧教学内容:6.1 理解并掌握开头的写作技巧,如引人入胜、提出问题、定义主题等。
教学方法:1. 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作文的开头和结尾,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应的写作技巧。
2. 模仿法:让学生模仿优秀作文的开头和结尾,进行写作实践。
教学评估:1. 写作样本:评估学生开头和结尾的写作技巧运用情况。
2. 同伴评价:让学生互相评价开头和结尾的写作技巧,给予反馈。
第七章:细节描写与情感表达教学内容:7.1 理解并掌握细节描写的基本方法和作用。
7.2 学会运用情感表达,使文章具有感染力。
锤炼议论文的语言4

语段二: 微笑是自信的体现。无论什么时候微微一笑 展现出的都是自信。李白是微笑者。“仰天大笑 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用微笑展现出 自信。博尔特是微笑者。当比赛开始前,在一个 个介绍参赛选手时,我们可以很容易在人群中发 现博尔特。他东张西望,一直带着最灿烂的微笑。 这种微笑就像阳光一般,充满着朝气,仿佛像世 人承诺着自己一定会成功。他相信自己能拿下冠 军,“火星人”和“闪电”这样的外号不是随便 叫的,不错,冠军就是属于我。博尔特用微笑展 现出自信。因此,我们要自己只要充满自信,就 能笑对人生。(吴同学《微笑》)
语段一不足: 1、不美。总体感觉,语言比较贫乏, 语言不具说服力。 2、不准。细节上关于《阿凡达》主题 的说法也不够准确。有关雕刻的例子 更多的是讲“做事要留有余地”,与 观点不符。
活动:
现学现卖, 试他一小手。
请利用所学针对该文 段论述语言的不足,对其 进行修改或重写。
示例一: 在处理事情的过程中,我们要把握分寸。分 寸是合适的鞋,不大也不小;分寸是春天的风, 不冷也不热;分寸是知时节的雨,不迟也不早。 (比喻,排比)触龙说赵太后,说话说得恰到好 处,不差毫厘,分寸拿捏极为准确。烛之武退秦 师,游说委婉又切中要害,态度谦逊又不卑不亢。 他们都取得了最佳的效果。(引用所学,准确严 密)体育运动中,足球备受人们喜爱。赛场上, 足球射门,底线传中,失之分寸,球就有可能到 了对方的脚下,把握分寸显得十分重要。在我们 的学习、生活中说话、做事也要力求把握分寸, 恰到好处,要知道率性而为不可取,急于求成事 不成,心慌难择路,欲速则不达。(精炼的短句, 极富表现力)
语段三: 懂得分担风雨的人,才能分享雨后阳光的喜 悦与温暖。阿里巴巴的首席执行官马云在公司创 立初期,只有少数的人愿意留下来和他一起奋战。 公司在最困难的时候,员工和马云一起吃饭,一 起休息,一起上街为公司宣传,许多人甚至拿零 薪也愿意为公司奉献自己的力量。在这样艰苦的 岁月中,大家不离不弃,团结一心,共同走过了 公司最困难的一段时期。后来,由于大家的同心 协力,终于使公司走出低谷,阿里巴巴也一跃成 为国内有名的网络公司,大家也共同沐浴在了成 功的喜悦之中。所以说,只要懂得分担风雨,就 一定能见到阳光和彩虹。(杨同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论文语言的锤炼(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
案教学设计
通过比喻论证和对比排比论证的方法使议论文语言更加形象生动,增加议论文的文采,操作性很强。
通过议论文语言的反复锤炼,使学生语言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议论文语言的锤炼
[训练要点]
1、将抽象的议论化作比喻,使之更形象、隽永
2、运用排比手法从正反两方面阐明道理
[训练点拨]
一、比喻论证法
1、先找一个恰当的喻体,构成比喻。
如:勤奋是桥。
2、再想其作用是什么。
如:桥的作用是通往彼岸。
3、在句中嵌入抽象的语言。
如:在“通往彼岸”之间嵌入“成功的”这一抽象的语言。
4、整理通顺,使之简练。
如:勤奋是桥,它可以通往成功的彼岸。
掌握上述步骤之后,还要熟记一批喻体。
可构成比喻的事物:利剑、清泉、钻头、砖头、大炮、良药、烈火、犁铧、播种机、收割机、明灯、火把、航船、风帆、桥梁、火箭、钥匙、推土机、加油站、春风、摇篮。
[例文]
勤奋是什么
勤奋是利剑,可以劈开困难的荆棘;勤奋是清泉,可以
浇灌智慧的鲜花;勤奋是钻头,可以开掘才华的宝藏;勤奋
是砖头,可以砌起知识的大厦;勤奋是大炮,可以摧毁学习
的障碍;勤奋是良药,可以治愈懒惰的疾病;勤奋是烈火,
可以焚烧愚昧的杂草;勤奋是犁铧,可以开垦事业的沃野;
勤奋是播种机,可以为我们播撒希望的种子;勤奋是收割机,可以为我们收获胜利的庄稼;勤奋是明灯,可以照亮人生的
道路;勤奋是钥匙,可以开启科学的大门。
[例文评析]
上述比喻句都是按“本体+喻体+作用之中嵌入抽象语”
这样的格式造出来的,嵌入语均未重复,显得错落有致。
这
段话精炼优美,富有哲理,值得背诵。
而且还可灵活运用,
比如遇到《论毅力》《论自信》《论自强》为类的议论文,
只须把上述句子的主语换掉,再想想是否合情合理,妥当的,可采用,不妥的,加以改造。
如:“勤奋是钥匙,可以开启
科学的大门。
”摇身一变,“毅力是钥匙,可以开启科学的
大门。
”便可运用。
这种句子能为议论文增添文采。
二、正反排比法
[训练点拨]
1、从正面提示外延:列举要领所涉及的各种具体表现,用肯定的形式构成排比句。
比如阐述“幸福”的外延:当你
阅读一本好书,让思想的骏马弛骋在知识的原野的时候,这
是幸福;当你踢进一个好球,在绿茵场上尽情欢呼的时候,
这是幸福;当你结交一位真挚的朋友,与其剖心腹、促膝长
谈的时候,这是幸福;当你创造了一项奇迹,为祖国作出卓
越贡献的时候,这是幸福;
2、从正面揭示内涵:针对上述概念所涉及的各种表现,概括出其本质,由具体到抽象,用肯定的形式构成排比句。
比如:幸福是一种如痴如醉地获取知识的快慰,幸福是一种
热血沸腾、青春焕发的豪情,幸福是一种纯洁无瑕、心心相
印的深情,幸福是一种在事业上刻苦钻研获得成功的喜悦。
3、从反面阐述:针对上述各种情形的对立面,结合生
活实际,用否定的形式构成排比句。
如:懒于读书,无所用心,不是幸福;懒于锻炼,萎靡不振,不是幸福;互相猜疑,尔虞我诈,不是幸福;碌碌无为,蹉跎岁月,不是幸福。
[例文]
论潇洒
蔺相如功高不自矜,不仅不与廉颇在朝延上“争列”,
而且外出望见廉颇还“引车避匿”。
这是气度的潇洒。
史可法在梅花岭上“誓与城为殉“,不愿落入敌人之手
以死,见部下有人愿助其成就殉国大节而面露喜色。
这是人
格的潇洒。
庖丁解牛时动作娴熟优美,“所解数千牛”,“而刀刃
若新发于硎”。
这是技艺的潇洒。
潇洒是不计他人之过,以大局为重的谦让宽容的生活态度;潇洒是不为外物所役,执著于自己内心追求而具有的一种精神优势;潇洒是为了民族大业,临危不惧,勇于献身的人格境界;潇洒是经过长期磨砺,掌握了客观规律之后达到的一种神奇的状态。
闹意气,泄私愤,不顾大局不是潇洒;珠光宝气,追求时髦不是潇洒;贪生怕死,卖国求荣不是潇洒;不学无术,吹牛炫耀不是潇洒;挥霍浪费,大摆阔气不是潇洒。
[例文评析]
这段文字前四部分是按照“具体表现(外延)+这是+概念”这样的格式造出来的。
第五段是按照“概念+是+本质属性(内涵)”这样的格式造出来的。
每段先选定一种结构,然后按这一结构造三句,这样就能构成排比句,使议论文的语言显得铿锵不力,富有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