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西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1191中国旅游地理答案
西南大学1191中国旅游地理第四章答案

西南大学1191中国旅游地理第四章答案1、有关“西气东输”工程的表述,正确的是()[单选题] *A.进一步加剧东部环境污染的程度B.沿途生态环境将遭受重大破坏C.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和就业机会(正确答案)D.不能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2、23.西亚地区石油资源丰富,我国每年从西亚进口大量石油,主要的海上运输路线是▲[单选题] *A.地中海---红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大陆B.波斯湾---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大陆(正确答案)C.波斯湾---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大西洋---大陆D.波斯湾---阿拉伯海---中巴经济走廊石油专线---新疆3、29.利用智能灌溉(喷灌、滴灌)技术,在荒漠上发展灌溉农业的国家是()[单选题] *A.以色列(正确答案)B.伊拉克C.伊朗D.沙特阿拉伯4、4.怀宁路的走向大致为[单选题] * A.东西B.南北(正确答案)C.东北—西南D.西北—东南5、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是()[单选题] *A、平原、丘陵相间分布B、山高谷深、东西横列C、山地、高原交错分布D、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正确答案)6、有热带分布的是:()[单选题] *A. ①②(正确答案)B. ②③C. ③④D. ①④7、俄罗斯的工业描述不正确的是()*A、俄罗斯是一个轻重工业都发达的国家(正确答案)B、圣彼得堡工业区是俄罗斯最发达的工业区(正确答案)C、莫斯科工业区是俄罗斯食品和纺织工业最发达的地区(正确答案)D、乌拉尔工业区主要是以石油、钢铁等工业为主8、19.“新马泰”所在地区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天然橡胶、油棕等热带经济作物产地的主要原因是()[单选题] *A.热量、水分充足(正确答案)B.山地多,土壤肥沃C.种植历史悠久,生产技术高D.世界对热带经济作物需要量大9、俄罗斯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单选题] *A.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正确答案)C.温带海洋性气候D.极地气候10、15.贝贝去日本旅游回来,下面是他对日本之行的描述,哪一项是不真实的()[单选题] *A.享受美味生鱼片B.沙漠中骑骆驼(正确答案)C.游富士山,泡温泉D.观赏樱花11、下列关于我国人口与民族的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中、西部地区B.以漠河---腾冲一线为界,人口东多西少C.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藏族D.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特点(正确答案)12、15.中央电视台摄制的电视纪录片《同饮一江水》主要记录了湄公河沿岸国家人民的生活情境….据此回答湄公河号称“亚洲的多瑙河”,此称号主要针对湄公河的什么特点而言()[单选题]*A.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正确答案)B.是亚洲最长的河流C.是亚洲流量最丰富的河流D.是亚洲航运最发达的河流13、对图中①--④代表的各地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单选题] *A.①地科学种田,大力发展商品粮基地B.②地依托原有工业基础,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正确答案)C.③地优化草场,重点发展草原畜牧业D.④地保护天然林区,边采伐边补种14、若瑄假期到泰山旅游,为了更好的游览各景点,应选择[单选题] *泰安市交通路线图泰安市地形图泰山导游图(正确答案)山东著名景点分布图15、以下关于塔里木河的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是外流河B.位于丘陵C.水源来自于大气降水D.夏季进入丰水期(正确答案)16、19.南、北方地区划分的主导因素是( ) [单选题] *A.地势因素B.季风因素C.纬度因素D.气候因素(正确答案)17、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单选题] *A、水稻B、小麦C、水稻和小麦(正确答案)D、玉米18、2.按照地理方位,亚洲分为六大地理区域.下列关于国家与其所在地理区域对应错误的是()[单选题] *A.日本一一东南亚(正确答案)B.中国—东亚C.印度—南亚D.俄罗斯一一大部分在北亚19、25.聚落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其房屋的建筑材料、建筑结构等无不深深打上自然环境的烙印,下图是东南亚传统民居--干栏式民居(俗称高脚屋),该民居独特的结构是为了适应该地()[单选题] *A.湿热的气候(正确答案)B.干旱少雨的气候C.寒冷干燥的气候D.风沙大的环境20、去年暑假,有四位同学分别到亚洲四个不同的地点旅游,回校后他们各自描述了自己的所见所闻。
西南大学20春1191第三章中国自然旅游资源辅导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最大的堰塞湖是()。
镜泊湖西湖洞庭湖滇池2.黄山云海是哪类旅游资源?水景旅游资源气候气象旅游资源地质地貌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水景旅游资源气候气象旅游资源地质地貌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3.自然旅游资源形成的第一个条件是()。
地貌条件气候条件陆地水文条件动植物条件4.大于5000米的山地我们常常称之为()。
极高山高山中山低山5.以碳酸盐类岩石为主的可溶性岩石在以水为主的内外营力作用下形成的地貌,称之为()。
流纹岩地貌景观丹霞地貌景观岩溶地貌景观海景地貌景观6.()决定风景的骨架、气势和纹理的主要特征,也影响着动植物的生长。
水文气候地貌动物7.以碳酸盐类岩石为主的可溶性岩石在以水为主的内外营力作用下形成的地貌,称之为()。
流纹岩地貌景观丹霞地貌景观岩溶地貌景观海景地貌景观二、判断题8.陆地水文条件是自然旅游资源形成的重要条件。
对错9.气候的地域分异是形成自然旅游资源地域差异性最主要的条件之一。
对错10.地貌条件是自然旅游资源形成的第一个条件。
对错11.我国高原有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成为中外游客神往的地方。
对错12.地貌不仅对人类的生活产生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且是自然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错13.环境质量背景对旅游者产生的影响是环境质量高的地区吸引力强度更高。
对错14.选择高质量的环境,处理好利用和保护环境的关系是稳定性旅游客流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组。
对错15.优美的自然风光、有历史意义的文物、奇特的民族风情、良好的质量也是促使旅游者产生动机的原因。
对错16.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锋山以西不是我国的第二阶梯对错17.新疆的罗布泊、乌尔禾、将军崖是雅丹地貌景观。
对错18.旅游资源在不同纬度和经度上的地带性分布,以及在相同纬度上的垂直地带性分布,这是旅游资源的区域性特征。
对错19.西北甘、宁、青、新属于古丝路和唐蕃文化,以古文化为主,分布有麦积山石窟、须弥山石窟、敦煌莫高窟、西夏王陵、银川清真寺等等。
《中国旅游地理》 【1191】试卷答案

1、答:
1、宏观美与微观美相得益彰
黄山旅游景观宏观美包括山峰峻秀美,云海、雾凇、雪景奇特美,森林景观葱郁美等方面。景区整体美也体现宏观美特征,全区共分六个景区。温泉景区山水相映,楼台亭阁错落有致,尤以水景引人入胜;玉屏景区山峰雄奇,巧石玲珑,云海壮观,奇松多姿;北海景区风光绚丽,犹如盆景大观园;云谷景区茂林修竹,环境幽静,山峰雄奇,巧石玲珑,云海壮观,奇松多姿;北海景区风光绚丽,犹如盆景大观园;云谷景区茂林修竹,环境幽静;松谷庵景区松林葱郁,古木参天,环境清幽,以水景著称;钓桥庵景区峰、石、潭、洞俱全。宏观常态美具有博大、粗犷、线条清晰,概貌全景的特点。微观奇特美具有精湛、细腻、线条模糊,突出重点的特色。宏观常规美映衬微观奇特美,微观奇特美使宏观美锦上添花,它们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水作为旅游资源是构景的基本要素。无论是江河湖泊,还是飞瀑流泉,本身就可以形成生机勃勃的自然美景。同时水作为流动的形体,能够增加景区其他构景要素的活力与美感。所谓“山得水而活”就是这个道理。水和山,水和动植物,水和建筑物有机结合,相映成趣,构成景区优美的风景组合。
3、水的康乐作用
人的生活是离不开水的。一些温泉,矿泉,由于其含有的微量元素,加之洁净无污染,无论是饮用还是疗养,都对人体健康有益。一些水域还可以开展多种娱乐运动,如游泳、沐浴、垂钓、水球、划船、帆板、冲浪、潜水等等。
4、水的交通作用
江河、湖泊和海洋,一般都具有水上交通的作用,可以弥补其他交通方式之不足,也可以因此增加旅游情趣,使旅游者更好地领略景区自然或人文环境之美。
2、答:我国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活动的具体表现有水利如都江堰,郑国渠,运河如京杭运河;风能发电,太阳能烧水,水力发电,植树造林,种草(绿化沙漠)等。
\
1191《中国旅游地理》西南大学满分答案

1191《中国旅游地理》西南大学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答题卷学号:类别:姓名:网教专业:层次:专升本金融 201 5 年 12 月【1191】四五总分在人类文明发展较早的地区、人类活动较频繁的地区。
(2)现代城市、游乐项目多分布在现代经济较发达的地区。
4、简述宫廷礼制建筑的旅游价值。
答:(1)宫廷礼制建筑如皇城、宫城、庙坛,在改朝换代后,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
(2)课程名称【编号】:中国旅游地理题号得分一二三A 卷评卷人宫廷礼制建筑常常同最高统治者的命运息息相关,是重大历史事件的策源地,因而成为了发展会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而其发展规模、综合接待能力的形成又受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要求地方经济具有为旅游业提供交通、通信、卫生及其它生活设施的一定能力,和保证充足的食品及旅游商品的供应。
4、旅游资源评价:即是按照某些标准来确定某一旅游资源在全部旅游资源或同类旅游资源中的地位,也就是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对旅游资源进行比较 ,以确定某一旅游资源的重要程度和开发利用价值。
济发达程度、国家间地区经济贸易的程度、以及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电讯、邮电、信息传递手段的发达程度。
2、旅游资源因素组合:主要包括自然好人文旅游资源的数量、等级、空间组合状况以及可利用时间状况。
3、国家或地区的地理区位因素组(1)自然区位,在此要理解什么是自然区位?(2)行政区位:是否临近主要的旅游客源国或 4、环境质量因素旅游接待国。
(3)交通区位:是否位于国际或国内的交通要道上。
组: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选择环境;其二是保护环境。
选择高质量的环境,处理好利用和保护环境的关系是稳定性旅游客流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组。
3、简述旅游资源的分布规律呢?答:一是自然旅游资源的分布。
与各地自然条件相关,各地的自然条件与地球的形成、地壳-1-游资源,降低了环境质量,有时甚至造成游人伤亡。
3、旅游管理中的失误例如在某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塔林中,曾充斥着各种摊贩、算命者、乞讨者和的因素,从显而易见的建筑、服饰、饮食、礼仪、节庆活动、婚丧嫁娶、文体娱乐、乡土工粗俗的摄影摊;在天坛这一按照原建设意图应是神圣、肃穆的场所,曾举行商品交易会,还曾将废土和艺,到需要细心观察、深入体会的思维方式、心理特征、道德观念、审美趣味等。
1191 中国旅游地理西南大学19秋章节测试答案

课程名称:《中国旅游地理》【1191】一、单项选择题1.属于小尺度空间性的旅游者空间行为称为()。
点状空间行为2.自然地理背景的一级差异又称为()自然地带差异3.自然地理背景的差异性的一级差异称之为()。
基带景观差异4.旅游者的旅游活动行为层次是以下哪个学者提出的()。
陈传康5.钓鱼、打猎、滑冰、滑雪等按照旅游者活动层次可以称为()层次。
提高层次6.一次完整的旅游活动包括决策行为和()。
空间行为7.面状旅游空间行为称之为()。
小尺度空间行为二、判断题对8.地理背景对旅游者会产生影响。
错9.旅游者在决策过程中不会追求最大效益原则。
对10.对国际游客的界定一是时间上有要求;二是地域上有要求,三是旅游目的。
错11.自然地理背景是激发旅游者产生的主导因素之一,但不是激发人类旅游的最早的、也是最持久的因素。
对12.旅游者的旅游行为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基本层次、提高层次、专门层次。
对13.景观差异越大彼此间的吸引强度亦越大,异质文化之间最大、其次是同质文化区域的不同文化区中、再次是同一文化区内的不同族之间。
对14.经济地理背景促使旅游者的产生是因为一般来说经济发达的地区主要的旅游接待地,其次经济发达地区往往也是旅游客源地。
对15.环境质量背景对旅游者产生的影响是环境质量高的地区吸引力强度更高。
对16.文化地理背景由三要素组成,自然环境的物质基础要素、物质文化要素和精神文化要素。
对17.旅游者进入旅游目的地的难易程度称之为可进入性。
错18.文化地理背景和经济地理背景与旅游者没有密切的关系。
对19.大量学者主动参与的自觉研究旅游地理学研究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事情。
对20.线状旅游空间行为属于大尺度空间行为1.黄山云海是哪类旅游资源?气候气象旅游资源2.云南滇池、江西鄱阳湖、海南海口都是()地貌景观。
湿地地貌3.湖南武陵源是哪类地质地貌的典型区域()。
丹霞地貌景观4.自然旅游资源形成的第一个条件是()。
地貌条件5.以碳酸盐类岩石为主的可溶性岩石在以水为主的内外营力作用下形成的地貌,称之为()。
18春西南大学[1191]《中国旅游地理》作业标准答案
![18春西南大学[1191]《中国旅游地理》作业标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5413d8dd88d0d232d46a0e.png)
单项选择题1、阿房宫、唐长安、宋汴梁、清圆明园等都是因为()因素而遭受的破坏。
1.现实需求与保护的矛盾2.旅游发展所造成的破坏3.自然因素影响4.战争和政策失误的影响2、下列哪些因素不属于气象气候对旅游资源的影响的是()1.决定各地旅游活动项目的开发方向;2.决定各地旅游淡旺季交替变化的周期规律;3.决定旅游客流的流动方向及强度。
4.决定旅游地的地质地貌和骨架。
3、下列哪个功能不属于泉涌旅游资源的是()。
1.医药功能2.审美功能3.品茗酿造4.建筑功能4、秦阿房宫、唐长安、宋汴梁、清圆明园等资源遭受的破坏是下列哪种因素造成的。
()1.自然因素影响2.战争和政策失误的影响3.现实需求与保护的矛盾4.旅游发展所造成的破坏5、()年代以来,中国的现代人造景观相继问世。
1. 20世纪80年代2. 20世纪70年代3. 20世纪60年代4. 20世纪50年代6、下列哪个水利工程是李冰父子主持建筑的呢?1.都江堰2.灵渠3.京杭大运河4.坎儿井7、下列属于人造景观(主题公园等)等主要集中地是()。
1.黄河流域2.川鄂地区3.长江下游4.近代商业城市8、下列哪个因素()不是早期人类选择自己的政治中心的原因?1.自然条件优越2.区位良好3.交通便利4.百姓生活的要求9、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锋山以西是我国的第()阶梯。
1.第二阶梯2.第一阶梯3.第三阶梯4.第四阶梯10、旅游商为推销旅游线路所做的大量广告宣传,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对旅游业的报道,旅游报刊和1.直接的旅游信息传播2.间接的旅游信息传播3.网络传播4.全球定位系统11、滑竿、轿子、溜索、羊皮筏、牛皮船、桦皮船、乌篷船等属于下列哪种旅游交通?1.民俗型特种交通工具2.原始型特种交通工具3.仿古型特种交通工具4.现代型特种交通工具12、最早的索道于1894年建于下列哪个国家()。
1.意大利2.法国3.美国4.日本13、颐和园按性质来划分,属于以下哪类园林()。
2017年6月西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1191中国旅游地理大作业答案

4、简述工业旅游的发展。
答:1、工业旅游需特别注重旅游者的安全与生产的安全。对旅游者的参与活动必须做出必要的限制。
2、应谨防核心技术泄密。3、为提升我国的工业旅游水平,首先须实现观念的转变。有的生产单位对旅游不重视,认为旅游收入较主业收入很少而费力不小,没有看到旅游对企业的潜在作用。其次应扭转旅游活动多局限于参观、缺乏深度的现象;要注重讲解的科学性与知识性。最后要同旅游机构建立必要的协作关系,加强组织、推介与促销,构建专项旅游线路。
3、旅游业成熟期,旅游的有利影响逐步扩大。
(二)旅游影响的地域性
旅游业的两方面的影响对于不同地区的作用也不相同。对于经济比较落后地区,旅游经济的优势更为显著,而对于经济发达地区,因其原来经济水平较高,有些产业的投入产出比已经较高,旅游经济的优势就不很明显。一般经济落后地区地广人稀,旅游用地较易解决,且地价低廉;而在经济发达地区,原来人口密度较大,用地紧张,旅游接待设施用地将加剧矛盾,并且也使建设投资加大。
5、简述旅游影响的变化规律。
答:(一)旅游影响的阶段性
1、旅游业萌动期,都会导致旅游外汇收入的相当大的部分倒流了回去。旅游萌动期,在经济方面,投入很多而收益较少。开发者承受着巨大压力。
2、旅游业发展期,随着旅游档次的提高,必须兴建高档接待设施和开发新旅游点,从而进入高投入、高产出阶段,然后是螺旋式发展。
2、简述宫廷建筑的旅城、庙坛,在改朝换代后,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2、宫廷礼制建筑常常同最高统治者的命运息息相关,是重大历史事件的策源地,因而成为了“历史载体”。3、宫廷礼制建筑是其所属时代的建筑精华。4、有极其丰富的收藏品,也为极有价值的历史古迹。5、其所在地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故现在也是旅游中心,具有区位优势。
[1191]《中国旅游地理》作业参考答案
![[1191]《中国旅游地理》作业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e0b6736bd97f192379e957.png)
西南大学 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代码: 1191 学年学季:20182单项选择题1、()年代以来,中国的现代人造景观相继问世。
. 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60年代.20世纪50年代2、下列哪个水利工程是李冰父子主持建筑的呢?.都江堰.灵渠. 京杭大运河. 坎儿井3、下列哪个因素()不是早期人类选择自己的政治中心的原因? .自然条件优越.区位良好. 交通便利. 百姓生活的要求4、滇池、抚仙湖属于哪种湖泊。
() . 河迹湖.构造湖.堰塞湖.海迹湖5、湖南武陵源属于下列哪种地质地貌?().花岗岩地貌景观.丹霞地貌景观.流纹岩地貌景观.熔岩地貌景观6、除了黄果树瀑布、壶口瀑布之外,还属于我国三大瀑布的有哪个?().吊水楼瀑布.大龙湫瀑布.海螺沟瀑布.从化温泉7、滑竿、轿子、溜索、羊皮筏、牛皮船、桦皮船、乌篷船等属于下列哪种旅游交通?.民俗型特种交通工具.原始型特种交通工具.仿古型特种交通工具.现代型特种交通工具8、导致旅游外汇收入的相当大的部分倒流了回去是旅游发展的哪个时期().旅游业发展期.旅游业成熟期.旅游业萌动期.旅游业发展的衰落期9、自然灾害及人为因素引发的生态灾难,如气象、地质等灾害带来的旅游危机属于下列哪个危机?().自然生态危机.社会危机.突发公共卫生危机.政治危机10、工业旅游最早出现在下列哪个地区()?.德国鲁尔矿区及法国雪铁龙汽车制造公司.澳大利亚造币厂.美国废弃的金矿.日本汽车制造厂11、湖南武陵源是哪类地质地貌的典型区域()。
.丹霞地貌景观.花岗岩地貌景观.熔岩地貌景观.湿地地貌景观判断题12、水也称为人文资源的重要组成要素,例如在园林中常常利用水来装饰。
. A.√. B.×13、选择高质量的环境,处理好利用和保护环境的关系是稳定性旅游客流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组。
. A.√. B.×14、自然好人文旅游资源的数量、等级、空间组合状况以及可利用时间状况也会影响旅游客流的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旅游业萌动期,都会导致旅游外汇收入的相当大的部分倒流了回去。旅游萌动期,在经济方面,投入很多而收益较少。开发者承受着巨大压力。
2、旅游业发展期,随着旅游档次的提高,必须兴建高档接待设施和开发新旅游点,从而进入高投入、高产出阶段,然后是螺旋式发展。
3、简述文化艺术在旅游中的作用。
4、简述工业旅游的发展。
答:1、工业旅游需特别注重旅游者的安全与生产的安全。对旅游者的参与活动必须做出必要的限制。
2、应谨防核心技术泄密。3、为提升我国的工业旅游水平,首先须实现观念的转变。有的生产单位对旅游不重视,认为旅游收入较主业收入很少而费力不小,没有看到旅游对企业的潜在作用。其次应扭转旅游活动多局限于参观、缺乏深度的现象;要注重讲解的科学性与知识性。最后要同旅游机构建立必要的协作关系,加强组织、推介与促销,构建专项旅游线路。
答:1、有以水上红色砂岩山峰、峡谷和洞穴奇观、原始生态为主要特点的自然景观奇特,还有珍禽异草等生态景观以及古城风貌、苏区风采等人文景致。
2、地貌是构成区域性整体景观的支撑骨架,地势的高低起伏及其基本地貌形态,构成了大范围自然景观的基本轮廓地貌是风景的骨骼,地质地貌也是一切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和前提。由此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区域性整体景观的架构、纹理、意境和气势。
2、简述宫廷建筑的旅游价值。
答:1、宫廷礼制建筑如皇城、宫城、庙坛,在改朝换代后,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2、宫廷礼制建筑常常同最高统治者的命运息息相关,是重大历史事件的策源地,因而成为了“历史载体”。3、宫廷礼制建筑是其所属时代的建筑精华。4、有极其丰富的收藏品,也为极有价值的历史古迹。5、其所在地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故现在也是旅游中心,具有区位优势。
二、案例分析题(每小题28分,总计28分)
案例一 泰宁概况
泰宁位于闽西北,居两省三地市交界处。其自然景观奇特,以水上红色砂岩山峰、峡谷和洞穴奇观、原始生态为主要特点。境内千姿百态,既有丹崖、深谷、奇石等地景,又有碧湖、幽溪、飞瀑等水景,还有珍禽异草等生态景观以及古城风貌、苏区风采等人文景致,例如有江南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明代民居尚书第建筑群甘露岩寺,被文化部命名为“天下第一团”的梅林戏,以及原始粗犷的傩舞、灵趣盎然的桥灯等民俗风情等。该地环境质量优异,景区内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空气清新,水质优良,负氧离子含量高,为天然氧吧。阅读案例回答问题:泰宁主要有哪些旅游资源?阐述地貌是风景的骨架的原因。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
类别:网教专业:公共课2017年6月
课程名称【编号】:中国旅游地理【1191】A卷
大作业满分:100 分
一、简答题(每小题18分,选作4题,总计72分)
1、简述旅游客流形成的影响因素。
答:1、社会、经济因素(1)社会因素:人口数量及增长率、城市人口比例、人口文化素质的高低、旅游服务队伍素质的高低和社会安定状况等方面。(2)经济因素:经济发达程度、国家间地区经济贸易的程度、以及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电讯、邮电、信息传递手段的发达程度。2、旅游资源因素组合:主要包括自然好人文旅游资源的数量、等级、空间组合状况以及可利用时间状况。3、国家或地区的地理区位因素组(1)自然区位,在此要理解什么是自然区位?(2)行政区位:是否临近主要的旅游客源国或旅游接待国。(3)交通区位:是否位于国际或国内的交通要道上。4、环境质量因素组: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选择环境;其二是保护环境。选择高质量的环境,处理好利用和保护环境的关系是稳定性旅游客流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组。
3、旅游业成熟期,旅游的有利影响逐步扩大。
(二)旅游影响的地域性
旅游业的两方面的影响对于不同地区的作用也不相同。对于经济比较落后地区,旅游经济的优势更为显著,而对于经济发达地区,因其原来经济水平较高,有些产业的投入产出比已经较高,旅游经济的优势就不很明显。一般经济落后地区地广人稀,旅游用地较易解决,且地价低廉;而在经济发达地区,原来人口密度较大,用地紧张,旅游接待设施用地将加剧矛盾,并且也使建设投资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