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基础药物过敏试验法(2)
护理学基础(第2版)PPT课件 第十八章 药物过敏试验

第二节 青霉素过敏试验
二、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
(二)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
1.过敏性休克 ▪ 过敏性休克—最严重、最快,以呼吸道症状和皮肤瘙痒 最早出现 ▪呼吸道阻塞症状 胸闷、气促、哮喘与呼吸困难 ▪ 循环衰竭症状 面色苍白、冷汗、发绀、脉搏细弱,血 压下降 ▪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头晕、面及四肢 麻木、意识丧失, 抽搐或大小便失禁
3.试验结果阴性者方可给药,醒目地标记注明青霉素 过敏试验阳性反应,告知病人及其家属。
4.曾使用青霉素,停药3天后再用者,以及更换药物批 号,均须重做过敏试验
5.皮试试验液必须现配现用
6.加强责任心,“三查”“七对”做好急救工作,观 察30分钟
第二节 青霉素过敏试验
五、青霉素皮试液的配制
每毫升皮试液含青霉素200-500u
蛋 白
烯噻 酸唑
酸
IgE 浆母细胞
慢反应物 血清素
cap通 透性
机体
T淋巴细胞致敏 B淋巴细胞分化积 增大
血浆渗出
胃肠道痉挛 皮肤过敏
第二节 青霉素过敏试验
二、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
(一)生物活性物质的作用
1.组胺的作用: ➢小动脉、毛细血管和小静脉舒张 ➢腺体分泌增多(胃肠道、呼吸道)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二)皮内试验法
2.皮内试验结果判断
阴性 局部无红肿、无异常全身反应
阳性 皮丘红肿,硬结直径大于1.5cm,红晕范围直 径超过4cm,有时出现伪足或有痒感
试验为阴性者,可将余液一次性肌内注射;试验结 果为阳性者,须用脱敏注射法或注射人破伤风免疫球蛋 白(human tetanus immunoglobulin, HTIG)
3.改善缺氧症状:吸氧,口对口呼吸,肌内注射呼吸 兴奋剂。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应立即准备气管插管或 配合施行气管切开术
给药技术—药物过敏试验法及过敏反应的处理(基础护理课件)

痒感
过敏性休克
4、注意事项
操作前询问“三史”,使用后停药超过3天或使 用时更改批号的,需重新做过敏试验
配制时方法准确 皮试后严密观察,并准确记录。试验结果阴性以
蓝色或蓝黑色(-)表示,阳性以红色(+)表示 ,并在体温单、医嘱单、门诊卡、病历卡、注射 卡及床头卡等注明 现配现用 如结果有怀疑,需做对照试验
加0.9%氯化 钠溶液 3.5ml
0.9ml
0.9ml
药物浓度
25万U/ml 2.5万U /ml
2500U/ml
要求 充分 溶解 混匀
混匀
试验方法、试验结果判断同青霉素
临床表现和处理
• 链霉素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与青霉素过敏反应大致相同 过敏反应的处理同青霉素过敏试验,结合钙剂治疗效果更好 • 长期、大剂量使用链霉素,还可以引起毒性反应。
二、头孢菌素过敏试验与过敏反应的处理
试液配制方法(500μg/ml)
步骤
先锋霉素ⅴ加0.9Fra bibliotek氯化 钠溶液溶解药 液
0.5g/支
2ml
1次稀释 取上液0.2ml 0.8ml
药物浓度 250mg/ml 50mg/ml
要求
充分溶 解 混匀
2次稀释 取上液0.1ml 0.9ml
5mg/ml
混匀
3次稀释 取上液0.1ml 0.9ml
一、青霉素过敏试验与过敏反应的处理
• 亚历山大.弗莱明 • (1881~1955年)
二战宣传画 感谢青霉素,伤兵可以安然回家
(一)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原因
青霉素
机体
全抗原
Ig E
肥大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组织胺
缓激肽
5-羟色胺
给药护理—药物过敏试验(基础护理课件)

(一)头孢菌素过敏试验
1.头孢菌素过敏试验 法 2.头孢菌素过敏反应 的处理
同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处理
(二)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
1.破伤风抗毒素过敏 试验法 2.破伤风抗毒素脱敏 注射法
破伤风抗毒素(TAT)是一种特异性抗体 ,临床上常用于破伤风疾病的预防和破伤风 病人的救治。在首次用药前必须做过敏试验 ,曾用过TAT但超过7天者,如再次使用时应 重新做过敏试验。
(三)碘过敏试验
1.碘过敏试验法 2.碘过敏反应的处理
偶有病人虽然过敏试验阴性,但在注射碘 造影剂时也可发生过敏反应,故在造影时仍 需备好急救药品,过敏反应的处理同青霉素 过敏反应处理。
(四)链霉素过敏试验
1.链霉素过敏试验法 2.链霉素过敏反应的 处理
链霉素对多数革兰阴性杆菌有较强的抗菌 作用。虽然链霉素引起的过敏反应临床上较 少见,但一旦出现过敏性休克,比青霉素过 敏反应更为严重,且死亡率很高。
(三)碘过敏试验
1.碘过敏试验法 目的 操作程序 注意事项
(1)评估:同青霉素过敏试验法 (2)计划:同青霉素过敏试验法 ,需将青霉素换成碘液
(三)碘过敏试验
1.碘过敏试验法
(3)实施: ①试验方法:
目的
口服法:口服5%-10%碘化钾5ml,每日3次,连续3
操作程序 注意事项
天,观察结果。 皮内注射法:皮内注射碘造影剂0.Iml,20min后观 察,判断结果。
(四)链霉素过敏试验
(3)实施: 1.链霉素过敏试验法 ①试验液配置:
目的
以每毫升含2500U的链霉素生理盐水溶液为标准
操作程序 注意事项
链霉素
100万U 取上液0.1ml 取上液0.1ml
加等渗 盐水 3.5ml 0.9ml
药物过敏试验法 青霉素过敏试验法(护理学基础课件)

80万u 取上液0.1ml 取上液0.1ml 取上液0.1ml
4ml→ 0.9ml→ 0.9ml→ 0.9ml→
20万u/ml 2万u/ml 2000u/ml 200u/ml
溶解 摇匀 摇匀 摇匀
青霉素试验液室温下保存4h,在冰箱冷藏可保存24h。 ❖方法:青霉素试验液0.1ml(含青霉素G20u)ID,20min后观察结果并记录
而死于严重的呼吸困难和循环衰竭。
二、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
(一)过敏性休克 (二)血清病型反应 (三)各器官或组织的过敏反应
二、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
(一)过敏性休克 发生时间:
一般在用药后数秒或数分钟内发生,呈闪电般出现 有时也可在半小时后发生 极少数病人发生于连续用药的过程
二、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
请问:(1)这位患者出现了什么现象? (2)你应如何处理?
一、青霉素过敏反应的特点
1.青霉素本身不具有免疫原性; 2.其发生率在各种抗生素中最高,约3%-6%; 3.四种类型的过敏反应都可出现,以皮肤过敏反应和血清样反应
较为多见。多不严重,停药或应用H1受体阻断药可恢复; 4.过敏性休克虽少见(5-10/万),但发生迅猛,可因抢救不及时
(一)过敏性休克
PG
致 (半抗原) 敏 过 程
青霉烯酸、青霉噻唑酸 组织蛋白
青霉噻唑蛋白 (全抗原)
再次刺激
肥大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吸附 IgE
释放
二、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
(一)过敏性休克 平滑肌收缩
支气管平滑 通透性增
+
血管扩张
加
有效循环 血容量不足
三、过敏性休克的处理
(4)根据医嘱给药:
激素:地塞米松或氢化可的松 升压药:多巴胺、间羟胺等 纠正酸中毒 抗组织胺类(盐酸异丙嗪、苯海拉明)药物等
《护理学基础》执业考辅导 第11节 药物疗法和过敏试验法

2013年专业实务84患者女,28岁。有习惯性流产 史。现妊娠8周,遵医嘱给予黄体酮肌内注射。正 确的操作是 A. 乙醇消毒皮肤 B. 消毒范围3cm C. 选择粗长针头注射 D. 进针角度为45º E. 见回血后方可推药
答案:C
(三)各种注射法
(二)药物的保管
1.药柜管理 通风干燥、光线充足,但避免阳光直射的地 方,专人负责,确保安全。 2.分类保管 按内服、外用、注射、剧毒药等分类保管。 按有效期的先后顺序使用。 剧毒药和麻醉药,加锁保管,专人负责,每 班交接。 个人专用特种药物,单独存放。
(二)药物的保管
3.标签明确 内服药用蓝色边,外用药用红色边,剧毒 药和麻醉药用黑色边。 注明药品名称、剂量、浓度。 4.定期检查 发现药品如有沉淀、浑浊、异味、变 色、变性、潮解等,标签脱落或模糊不清, 停止使用。
坐骨神经
尾 骨
十字法
联线法
臀大肌注射体位▲
侧卧位 俯卧位 仰卧位 坐位
上腿伸直
下腿弯曲
臀中、小肌注射定位法
1.示指与中指尖分 别放于髂前上棘和 髂嵴下缘(护士左 手对病人右侧) 2.髂前上棘外侧三 横指(病人的手指)
上臂三角肌注射定位法
上臂外侧, 肩峰下2-3指
2011年专业实务005.臀大肌注射部位为
医院常用外文缩写与中文译意▲
qd bid tid qid qod biw qm qn qh q4h am pm 每日1次 每日2次 每日3次 每日4次 隔日1次 每周2次 每晨1次 每晚1次 每小时1次 每4小时1次 上午 下午
12n 12mn ac pc Hs St DC prn SOS ID H IM或im IV或iv 中午12点 午夜12点 饭前 饭后 临睡前 即刻 停止 必要时(长期) 需要时(限用1次, 12h内有效) 皮内注射 皮下注射 肌内注射 静脉注射
22护资备考之基础护理学(药物疗法和过敏实验)

22护资备考之基础护理学(药物疗法和过敏实验)1.应用饮水管吸取的口服药液是A.口服铁剂(正确答案)B.止咳糖浆C.磺胺合剂D.颠茄合剂E.胃蛋白酶合剂答案解析:对牙齿有腐蚀作用和使牙齿染色的药物,如酸类、铁剂,服用时为避免和牙齿接触,可用饮水管吸入药液,服药后漱口。
2.正确指导患者服止咳糖浆的方法是A.饭前服,服后少饮水B.饭后服,服后多饮水C.睡前服,服后少饮水D.在其他药后服,服后不饮水(正确答案)E.咳嗽即服,服后多饮水答案解析:止咳糖浆对呼吸道黏膜起安抚作用,服后不宜饮水,以免冲淡药物,降低疗效。
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则应最后服用止咳糖浆。
3.用皮内注射法做药物过敏试验,不正确的是A.详细询问有无过敏史,有过敏史者不能做B.前臂掌侧下段皮肤用2%碘酊消毒后,70%乙醇脱碘后待干(正确答案)C.针头斜面向上穿刺进皮内D.推注药液0.1ml,局部形成圆形皮丘E.拔出外头,切勿按揉答案解析:用皮内注射法做药物过敏试验时,消毒皮肤忌用碘酊,以免影响结果观察。
4.超声雾化吸入后,下列哪项物品不需要消毒A.雾化罐B.口含嘴C.面罩D.水槽(正确答案)E.螺纹管答案解析:超声雾化吸入后安置病人,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倒掉水槽内的水并擦干,雾化罐、口含嘴、螺纹管浸泡消毒1小时,面罩用消毒液擦拭,再清洗擦干备用。
5.下列有关超声雾化吸入的目的,不正确的叙述是A.控制感染B.解除痉挛C.消除炎症D.稀释痰液E.缓解缺氧(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超声雾化吸入的目的包括:(1)湿化气道:常用于呼吸道湿化不足、痰液黏稠、气道不畅者,也可作为气管切开术后常规治疗手段。
(2)控制感染:消除炎症,控制呼吸道感染。
常用于咽喉炎、支气管扩张、肺炎、肺脓肿、肺结核等病人。
(3)改善通气:解除支气管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
常用于支气管哮喘等病人。
(4)祛痰镇咳:减轻呼吸道黏膜水肿,稀释痰液,帮助祛痰。
6.用皮内注射法接种卡介苗。
正确的步骤是A.注射前不需消毒注射部位皮肤B.进针部位在前臂掌侧上段C.进针时针头与皮肤呈5°角(正确答案)D.注入药物前要抽回血E.拔针后用干棉签轻压针刺处答案解析:卡介苗接种部位为上臂三角肌下缘,注射前消毒局部皮肤,针尖斜面与皮肤呈5°角,待针头斜面完全进入皮内后推药,不需要抽回血,注射毕,快速拔针。
基础护理学-实训12.药物过敏试验

药物过敏试验药物过敏试验是临床用于监测患者对所使用药物是否会发生过敏反应的方法。
临床上,使用某些药物常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
因此,作为一名护士,一定要熟练掌握常用药物过敏试验的方法,准确配制试验药液,认真观察反应,正确判断试验结果,并且事先做好急救的准备,熟知过敏反应的急救措施。
实训任务一青霉素皮试液配制【情景病例】患者,男,6岁。
因血尿3天,扁桃体肿大,诊断急性肾炎,扁桃腺炎入院。
医生开医嘱:青霉素皮试,作为当班护士,此时你应做如何准备工作?【实训目标】知识目标:掌握青霉素皮试液配制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能力目标:掌握青霉素皮试液配制的正确操作方法。
素质目标: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并在操作中贯彻执行安全、规范、高效原则。
【岗位技能目的】将小量药液注入表皮与真皮之间,用于各种药物过敏试验,预防接种,以观察局部及全身反应。
【操作程序】1.素质要求一一一一2.核对一一一一3.评估一一一一4.计划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5.实施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6.评价一一一一【注意事项】1. 青霉素皮试前须详细询问病人用药史、过敏史,已知青霉素过敏者禁止做过敏试验。
2. 操作过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认真检查药液。
3. 青霉素皮试液必须现配现用。
4. 观察局部情况及全身反应,认真询问,正确操作,发现过敏反应及时处理。
5. 可疑阳性者,需用生理盐水对照。
6. 首次用药或停药3天以上或中途更换批号必须做过敏试验。
7. 做好抢救准备。
注射后护理人员在旁观察半小时,以防迟缓过敏反应的发生。
护理故事附【评分标准】实训任务一青霉素皮试液配制评分标准考核时间监考老师。
药物过敏试验及注意事项

药物过敏试验及注意事项药物过敏试验是用于确定患者对某种药物是否过敏的一种常见方法。
这种试验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对特定药物的耐受能力,以便在治疗中正确选择药物。
下面将详细介绍药物过敏试验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药物过敏试验的常见方法包括皮肤试验和混合试验。
皮肤试验是将药物溶液滴于患者的皮肤上,然后观察是否出现红斑、水肿、瘙痒等过敏反应。
混合试验是将药物与患者的血清混合后观察是否发生凝集或沉淀反应。
这两种试验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避免可能的不良反应。
进行药物过敏试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合适的试验时间:药物过敏试验通常在患者停药后的一段时间内进行,以避免受试药物的影响。
停药时间的长度因药物种类而异,一般在停药后一周内进行试验较为合适。
2. 严格控制试验条件:药物过敏试验需要在干净、整洁的环境下进行,以避免其他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试验前要让患者保持身体清洁,避免接触其他可能引发过敏的物质。
3. 考虑患者的基本情况:在进行药物过敏试验时,要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过敏史等。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试验方案,并对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评估。
4. 慎重选择药物浓度:药物过敏试验需要用不同浓度的药物溶液进行,以获取准确的结果。
选择适当的药物浓度是十分重要的,过高的浓度可能导致严重的过敏反应,而过低的浓度则可能导致结果不准确。
5. 观察和记录反应:在进行药物过敏试验时,医生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并及时记录下来。
特别是对可能的过敏反应,如红斑、水肿等,要及时记录其发生的时间、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
6. 紧急处理准备:药物过敏试验中可能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低血压等。
在进行试验前,要做好紧急处理的准备工作,包括备好急救药物、设备以及通知相关医护人员。
总之,药物过敏试验是评估患者对某种药物是否过敏的重要方法。
在进行试验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试验方案,并严格控制试验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0
护理学基础药物过敏试验法(2)
● 1、青霉素过敏试验法。 ● 2、链 霉素过敏试验法。 ● 3、TAT 过敏试验法及脱敏注射法。 ● 4、普鲁卡因 过敏试验法。 ● 5、细胞色素C 过敏试验法。 ● 6、碘 过敏试验法。 ● 7、头孢菌素过敏试验法
PPT文档演模板
护理学基础药物过敏试验法(2)
青霉素皮内试验液
●皮内试验药液 100-500u/1ml ●注入剂量 10-50u/0.1ml
PPT文档演模板
护理学基础药物过敏试验法(2)
皮内试验液配制方法
80万u青霉素+生理盐水4ml,稀释后含青霉素 20万u /1ml
● 取0.1ml+NS至1ml, 含PC2万u/ 1ml
人体
•抗原
•结合
•Ig E
•肥大细胞 •嗜碱性粒细 胞
•平滑肌收缩
•效应器官
•毛细血管扩张 •通透性增高
•组织胺 •白三烯 •缓激肽等 •血管活性物 •慢反应物质
护理学基础药物过敏试验法(2)
● 过敏反应多发生在曾用过青霉素或接触过青霉 素者,也有首次用药即发生严重过敏反应者。
半合成青霉素(如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羧苄西 林等)与青霉素之间有交叉过敏反应,用药前同 样要做皮肤过敏试验
成一个皮丘,20分钟后看结果
PPT文档演模板
护理学基础药物过敏试验法(2)
●皮阴肤性试(-验)结果的判断
皮丘无改变,周 围不红肿,无红晕 、无自觉症状 ● 阳性(+) 皮丘隆起增大, 出现红晕,直径大 于1cm, 周围有伪足伴局 部痒感; 可伴有头晕、心 慌、恶心, 严重时 可发生过敏性休克
PPT文档演模板
PPT文档演模板
护理学基础药物过敏试验法(2)
● 概念:把药物稀释的一定浓度,作用于局部或 全身,在一定时间内观察局部或全身反应,判 断机体对此种药物是否过敏。
● 临床上使用某些药物的时候,常可引起不同程 度的过敏反应,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所以, 我们在使用致敏药物前,应详细询问三史,并 做过敏实验。
•致
物质 人体 蛋白质 全抗原
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多肽分子
•机体对抗原 •处于致敏状态
•青霉稀酸蛋白 多糖 •高分子聚合体 多肽
•使T淋巴细胞致敏
•皮肤微血管周围的肥大细胞
PPT文档演模板
•血液中的嗜碱性粒细胞表面
•刺激B淋巴细 胞
•的分化增殖
•黏 附 •产生抗体Ig E
护理学基础药物过敏试验法(2)
PPT文档演模板
护理学基础药物过敏试验法(2)
用过抗生素暂时别喝酒
● 第一类:头孢菌素胶囊(如先锋霉素Ⅴ先锋霉素Ⅵ、菌必治等)、痢
●
特灵、氯霉素、呋喃妥因、甲硝唑等。
● 第二类:镇静催眠类药物。
●
如苯巴比妥、水合氯醛、安定、利眠宁这些大脑抑制剂,可
●
使患者出现昏迷、休克、呼吸衰竭、死亡等。
● 第三类:解热镇痛剂类,如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
●
PPT文档演模板
护理学基础药物过敏试验法(2)
过敏反应的原因
● 青霉素过敏反应系抗原和抗体在致敏细胞上相互 作用而引起
● 青霉素本身不具有免疫原性,其制剂中所含高分 子聚合物(6-氨基青霉烷酸)、其降解产物(如青 霉烯酸、青霉噻唑酸等)以及某些霉菌(青霉菌) 均可成为半抗原
PPT文档演模板
护理学基础药物过敏试验法(2)
护理学基础药物过敏试验法(2)
PPT文档演模板
巨大荨麻疹
护理学基础药物过敏试验法(2)
各器官或组织的过敏反应
● 皮肤过敏反应 瘙痒、荨麻疹,严重者发 生剥脱性皮炎
● 呼吸道过敏反应 哮喘或促发原有的哮喘发 作
● 消化道过敏反应 过敏性紫癜,以腹痛和便 血为主要症状
PPT文档演模板
护理学基础药物过敏试验法(2)
●
对胃黏膜有刺激和损伤作用,而酒精也伤胃,两者双管齐下
● ,可导致胃炎、胃溃疡、胃出血等。
● 第四类:利血平、抗癌剂、异烟肿等药物。
●
服此类药后喝的是葡萄酒,则容易出事。皆因葡萄酒含有的
●
酪胺,服下此类药后,人体却无法成功破坏酪胺。导致头晕
● 头痛、恶心呕吐、腹泻、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甚至脑溢血。
●
PPT文档演模板
PPT文档演模板
护理学基础药物过敏试验法(2)
青霉素过敏试验 与过敏反应的处理
PPT文档演模板
护理学基础药物过敏试验法(2)
对青霉素过敏的人接触该药后,任何年龄、性别 、给药途径(注射、口服、外用等)、剂量和制 剂(钾盐、钠盐、长效、半合成青霉素等)均可 发生过敏反应。其发生率在各种抗生素中最高, 约3 %~6 %,多发生于多次接受青霉素治疗者, 偶见初次用药的患者。
PPT文档演模板
••支由于气周管围痉血挛管,扩 •致••及••••渗水所••因表张血••汗弱表表四头脑现出肿引导量、、胸面现现肢晕荨组为致不紫血。起、色闷为麻恶呕腹眼为麻织有足绀压肺苍因木、花心 吐 痛缺效、下疹白水喉、、气氧循降、肿意头面脉促所环、冷细、 识大••哮难烦丧小喘躁失便不与、失腹发安呼抽禁泻 热吸搐等或困
护理学基础药物过敏试验法(2)
青霉素过敏反应临床表现
● 血清病型反应 ● 各器官或组织的过敏反应 ● 过敏性休克
PPT文档演模板
护理学基础药物过敏试验法(2)
血清病型反应
● 用药后7~14天 发生
● 表现 :发热、 皮肤发痒、荨麻 疹、全身淋巴结 肿大、腹痛等, 严重可发生血管 神经性水肿
PPT文档演模板
● 实验过程中,配置要准确,正确判断实验结果 ,做好抢救工作。
PPT文档演模板
护理学基础药物过敏试验法(2)
药物过敏反应的特点
● 1、仅发生于用药人群中的少数,不具有普遍性。 ● 2、很小剂量即可发生过敏反应。 ● 3、与正常的药理反应或毒性反应无关。发、量正
常。 ● 4、一般发生于再次用药。 ● 5、与体质有关。
过敏性休克
特点 反应迅速、强烈、消失快。 可发生于用药后5-20分钟 甚至在用药数秒内发生 可发生于皮内试验过程中 多发生于初次注射时(皮试阴性) 也可发生于连续用药过程中
PPT文档演模板
护理学基础药物过敏试验法(2)
过敏性休克的表现
● 呼吸道阻塞症状 ● 循环衰竭症状 ● 中枢神经系统症
状 ● 其它过敏反应
● 取0.1ml+NS至1ml, 含PC2000u /1ml
● 取0.1ml/0.25mlNS至1ml,含PC200u/1ml
● 500u/1ml
配成肤试验溶液
●
每次配制时均需将溶液混匀
PPT文档演模板
护理学基础药物过敏试验法(2)
皮内试验方法
● 注射盘、皮内试验液 ● 询问有无青霉素过敏史 ● 前臂内侧皮内注射青霉素皮试液0.1ml,使局部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