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西村》练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陆游《游山西村》古诗词阅读理解(三)

陆游《游山西村》古诗词阅读理解(三)

陆游《游山西村》古诗词阅读理解(三)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诗人游山西村有哪些亲切感受?(答案不超过15个字)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广为流传的佳句,请自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答案及解析:1.景色幽美,风俗古朴,主人热情;2.(1)艺术:采用对偶句的形式,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诵记。

(或用对比手法,突出了柳暗花明给人的惊喜)(2)意境:前一句写山重水复无路可寻的无奈,后一句则写出了披花拂柳发现另一个村庄的喜悦。

(3)寓意:它写出了人们有时面对无路可走的境地,但突然事情有了转机,出现了新的希望,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困境中蕴含着希望)【解析】1.本题考查诗歌场景内容概括。

注意要求:答案不超过15个字。

“丰年留客足鸡豚”的意思是“丰收年景里待客准备了丰盛的菜肴”,从而表现出主人的热情;“山重水复”的意思是“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柳暗花明”的意思是“柳色深绿,花色红艳”。

作者写眼前所见,表现了景色的幽美;“古风存”的意思是“保留着淳朴的古代风俗”,从而写出了“春社”等风俗的古朴。

据此作答。

2.本题考查诗句赏析。

“山重水复”对“柳暗花明”,“疑无路”对“又一村”,是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诵记。

“疑无路”与“又一村”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柳暗花明给人的惊喜之感。

这两句诗又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疑无路”时,只要不放弃,努力寻找,就有可能“柳暗花明”,发现“又一村”,给人以深刻的思想启迪。

游山西村》练习题及答案

游山西村》练习题及答案

游山西村》练习题及答案游山西村》是陆游的一首诗歌,下面是对这首诗歌的赏析题及答案。

原诗】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译文】不要嘲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题】一、理解性默写:1、《游山西村》中写村民们在迎接神的箫鼓中来来往往祈求丰收的诗句是: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2、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写下的蕴涵丰富人生哲理的千古名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二、选择题:1、下面对《游山西村》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D)A.诗歌首联写农家拿鸡和猪招待客人,“足”字可见其热情好客。

B.颈联中的“春社”和鲁迅笔下的“社戏”一样,都是一种庆祝活动,表达了农民对春天的祈福。

C.“拄杖”说明诗人已年迈,加之去职回乡后的郁闷,所以诗人不愿乘月叩门叨扰人。

D.这首诗记叙村行沿途风光,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流露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解析】A、B、C选项都有错误,正确答案是D。

2、读《游山西村》这首诗,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D)A.诗歌朗读的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例:“衣冠/简朴/古风/存”。

B.“丰年留客足鸡豚”一句写出了农民热情好客、淳朴厚道的性格。

C.全诗生动地描绘了优美的农村风光,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D.全诗都是写实,按时间推移展开叙述,层次清晰。

解析】D选项有错误,正确答案是A、B、C。

三、赏析简答题:1、首联中的“莫笑”“足”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答:诗人通过“足”字表达了农家的盛情,也表达出诗人的满足;“莫笑”突出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的赞赏。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诗描绘了一种艰难险阻的旅程,但是在经历了困难后,又出现了一片美好的景色。

《游山西村》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题)

《游山西村》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题)

三、文言诗文阅读(21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完成16-17题,(5分)
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6.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2 分)
17. 你会在哪些情境下运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佳句?(3分)
答案:
16. (2分)“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时倾其所有的盛情,(1分)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主人的敦厚淳朴和诚挚好客。

(1分)
17. (3分) (1) 面对困境时 (1分) (2) 描绘或赞美山水美景时(1分) (3)事情有了转机时(1分)。

《游山西村》阅读答案

《游山西村》阅读答案

《游山西村》阅读答案《游山西村》阅读答案「篇一」三、文言诗文阅读(21分)(一)阅读下面的诗,完成16-17题,(5分)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6.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2分)17.你会在哪些情境下运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佳句?(3分)答案:16. (2分)“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时倾其所有的盛情,(1分)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主人的敦厚淳朴和诚挚好客。

(1分)17. (3分) (1)面对困境时(1分)(2)描绘或赞美山水美景时(1分)(3)事情有了转机时(1分)《游山西村》阅读答案「篇二」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蕴涵了什么哲理?请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谈。

答:这一句说明了事情到了最糟糕的时候往往出现转折。

联系实际谈只要符合诗句意思即可。

2、有人评价说这首诗除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其他诗句都是多余的,没有写的价值。

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3、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

答:村民的热情好客,优美的景色,淳朴的风土人情。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你认为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用它?为什么?答:(1)面对困境时。

因为这两句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即不放弃希望,经过努力,一定会有新的出路,进入新的天地。

(2)描绘或赞美山水美景时。

因为这两句诗描写了山环水绕、柳暗花明的美丽景色。

(答出一个方面即可。

)5、古典诗词讲究炼字,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1分)答:“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倾其所有的盛情。

6、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在现实生活中有何意义?答:颔联描写的是诗人置身于山水环绕的路上,信步而行,道理难辨,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

现实生活中人们常用来比喻在困境中出现希望或转机,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游山西村》试题及答案解析

《游山西村》试题及答案解析

《游山西村》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词在《游山西村》中意为“不要嘲笑”?A. 莫B. 笑C. 农家D. 腊酒答案解析:A. 莫。

在诗句“莫笑农家腊酒浑”中,“莫”字的意思是“不要”。

2. “丰年留客足鸡豚”中的“足”字的意思是:A. 足够B. 脚C. 满足D. 充足答案解析:D. 充足。

在这里,“足”表示数量很多,足够款待客人。

3. “山重水复疑无路”中的“疑”字的意思是:A. 怀疑B. 确定无疑C. 相信D. 悬念答案解析:A. 怀疑。

诗句表达了诗人行走在山水之间,对前方是否有路感到疑惑。

4. “柳暗花明又一村”中的“暗”字的意思是:A. 黑暗B. 昏暗C. 明亮D. 隐蔽答案解析:B. 昏暗。

这里形容柳树成荫,显得光线昏暗。

5. “箫鼓追随春社近”中的“春社”是指:A. 春天的集市B. 春天的祭祀活动C. 春天的节日D. 春天的庙会答案解析:B. 春天的祭祀活动。

春社是古代春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

二、解释字词1. “腊酒浑”中的“浑”指的是酒的颜色不纯,有些浑浊。

2. “鸡豚”指的是鸡和猪,泛指家禽家畜。

3. “复”在这里表示重叠、重复,形容山水的复杂和曲折。

4. “明”在这里指的是明亮、鲜明,形容花朵的颜色鲜艳。

5. “追随”在这里指的是随着、陪伴,形容箫鼓声伴随着春社的临近。

三、句子翻译1.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翻译:不要嘲笑农家腊月的酒浑浊,在丰收的年景里,他们待客有充足的鸡肉和猪肉。

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翻译:山峦重叠水流曲折,让人怀疑前方是否有路可走,但当你看到柳绿花红时,又会发现一个村庄。

3.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翻译:箫和鼓的声音预示着春天的社日即将来临,这里的人们服饰简朴,仍然保持着古代的风俗。

4.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翻译:如果今后有机会在月光下闲逛,我会随时拄着拐杖,在夜晚敲响朋友的家门。

四、默写填空1. 莫笑农家腊酒______,丰年留客足鸡豚。

《游山西村》精品习题及解析【部编版七下】

《游山西村》精品习题及解析【部编版七下】

《游山西村》精品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下】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原诗】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译文】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主题思想】这首诗写作者到山西村做客,生动地描画出一幅色彩明丽的农村风光,表达了诗人对农村纯朴民风的陶醉,及对秀丽清新的山村景色和淳朴农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习题及解析】一、理解性默写:1、《游山西村》中写村民们在迎接神的箫鼓中来来往往祈求丰收的诗句是:2、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写下的蕴涵丰富人生哲理的千古名句是:二、选择题:1、下面对《游山西村》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首联写农家拿鸡和猪招待客人,“足”字可见其热情好客。

B.颈联中的“春社”和鲁迅笔下的“社戏”一样,都是一种庆祝活动,表达了农民对春天的祈福。

C.“拄杖”说明诗人已年迈,加之去职回乡后的郁闷,所以诗人不愿乘月叩门叨扰人。

D.这首诗记叙村行沿途风光,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流露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2、读《游山西村》这首诗,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诗歌朗读的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例:“衣冠/简朴/古风/存”。

B. “丰年留客足鸡豚”一句写出了农民热情好客、淳朴厚道的性格。

C. 全诗生动地描绘了优美的农村风光,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D. 全诗都是写实,按时间推移展开叙述,层次清晰。

3、下面对《游山西村》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首联写农家拿鸡和鱼招待客人,“足”字可见其热情好客。

B.颈联中的“春社”和鲁迅笔下的“社戏”一样,都是一种庆祝活动,表达了农民丰收后的喜悦。

《游山西村》练习题及答案

《游山西村》练习题及答案

《游山西村》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下】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原诗】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译文】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习题及解析】一、理解性默写:1、《游山西村》中写村民们在迎接神的箫鼓中来来往往祈求丰收的诗句是: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2、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写下的蕴涵丰富人生哲理的千古名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二、选择题:1、下面对《游山西村》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D)A.诗歌首联写农家拿鸡和猪招待客人,“足”字可见其热情好客。

B.颈联中的“春社”和鲁迅笔下的“社戏”一样,都是一种庆祝活动,表达了农民对春天的祈福。

C.“拄杖”说明诗人已年迈,加之去职回乡后的郁闷,所以诗人不愿乘月叩门叨扰人。

D.这首诗记叙村行沿途风光,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流露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解析】A.诗歌首联写农家拿鸡和鱼招待客人。

错,泛指菜肴。

B.颈联中的“春社”和鲁迅“社戏”一样,都是一种庆祝活动,表达了农民丰收后的喜悦。

错,是一种祭祀活动。

C.“拄杖”说明诗人已年迈,加之去职回乡后的郁闷,所以诗人不愿乘月叩门叨扰人。

错,无去职后的郁闷,农家热情好客,随时来。

D.正确。

2、读《游山西村》这首诗,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D )A. 诗歌朗读的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例:“衣冠/简朴/古风/存”。

B. “丰年留客足鸡豚”一句写出了农民热情好客、淳朴厚道的性格。

C. 全诗生动地描绘了优美的农村风光,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D. 全诗都是写实,按时间推移展开叙述,层次清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 下册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 下册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含答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陆游的《游山西村》,完成下面小题。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一个“________”字,表达了农家待客尽其所有的盛情;一个“________”字,写出了山路曲折景色多变,点明这是诗人的主观感受所致。

(2)尾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答案】(1)足;疑(2)表达了对游览之地恋恋不舍之情,对农家好客习俗及古朴的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解析】【分析】(1)表达农家款待客人时尽其所有的盛情的诗句是: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

写出了山路曲折景色多变的诗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所以一个“疑”字写出了曲折多变的景色,点明这变化的景色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所致。

(2)“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尾联诗人故而笔锋一转,表明诗人已“游”了一整天,此时明月高悬,整个大地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月光之中,给春社过后的村庄也染上了一层静谧的色彩,别有一番情趣。

于是这两句从胸中自然流出:但愿从今以后,能不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把酒言欢,此情此景,不亦乐乎。

一个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诗人陶醉于在山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里,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恋恋不舍的情感。

诗人在语调极其自然亲切的诗句中向人们展示了农村自然风景之美、农民淳朴善良之美,并把自己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高尚情操美融于其中。

故答案为:⑴足;疑;⑵表达了对游览之地恋恋不舍之情,对农家好客习俗及古朴的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

回答本题时,需要掌握句子翻译,从而理解诗词内容,再进行概括即可;⑵本题考查分析作者情感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山西村》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本七年级下】
班级:姓名:
资料:【原诗】【翻译】【习题:理解性默写、选择题、赏析简答题】【答案】《游山西村》陆游
【原诗】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译文】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习题】
一、理解性默写:
1、《游山西村》中写村民们在迎接神的箫鼓中来来往往祈求丰收的诗句是: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2、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写下的蕴涵丰富人生哲理的千古名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二、选择题:
1、下面对《游山西村》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D)
A.诗歌首联写农家拿鸡和猪招待客人,“足”字可见其热情好客。

B.颈联中的“春社”和鲁迅笔下的“社戏”一样,都是一种庆祝活动,表达了农民对春天的祈福。

C.“拄杖”说明诗人已年迈,加之去职回乡后的郁闷,所以诗人不愿乘月叩门叨扰人。

D.这首诗记叙村行沿途风光,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流露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解析】A.诗歌首联写农家拿鸡和鱼招待客人。

错,泛指菜肴。

B.颈联中的“春社”和鲁迅“社戏”一样,都是一种庆祝活动,表达了农民丰收后的喜悦。

错,是一种祭祀活动。

C.“拄杖”说明诗人已年迈,加之去职回乡后的郁闷,所以诗人不愿乘月叩门叨扰人。

错,无去职后的郁闷,农家热情好客,随时来。

D.正确。

2、读《游山西村》这首诗,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D )
A. 诗歌朗读的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例:“衣冠/简朴/古风/存”。

B. “丰年留客足鸡豚”一句写出了农民热情好客、淳朴厚道的性格。

C. 全诗生动地描绘了优美的农村风光,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D. 全诗都是写实,按时间推移展开叙述,层次清晰。

【解析】D. 全诗都是写实。

错,虚实结合。

三、赏析简答题:
1、首联中的“莫笑”“足”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1、答:“足”字写出农家的盛情,也表达出诗人的满足;“莫笑”突出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的赞赏。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联写景中蕴含哲理,耐人咀嚼。

请简要分析。

2、答:诗人描述了山水萦绕的迷路感觉与移步观新景的喜悦之情;人们可以从中领悟到蕴含的哲理——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