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练习册答案 -
七年级下数学练习册答案【三篇】

七年级下数学练习册答案【三篇】【导语】学习对每个人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我们都知道学习代表未来,成绩代表过去,学习成就人生,学习改变命运。
搜集的七年级下数学练习册答案【三篇】,希望对同学们有帮助。
第四单元第1节用表格表示变量间的关系答案【基础•达标】1、冰层越厚;承受压力2、st;t;s3、(1)提出概念所用的时间;对概念接受的能力(2)59(3)13(4)(0≤x≤13)x>134、(1)时间与水位;时间;水位(2)4米(3)20小时——24小时5、(1)距离地面高度与温度;离地面的高度;温度(2)随h的增长二t减小(3)-10℃(4)-16℃【综合•提升】6、(1)1.59s(2)t逐渐增加(3)不同(4)t=1.26s第四单元第2节用关系式表示变量间的关系答案【基础•达标】1、(1)体积(2)y=9πx(3)增大(4)9π;36(5)45π2、变小;长度3、(1)自变量;因变量(2)s=4h(3)4;20(4)124、(1)x;因变量(2)5;6.2;14.6(3)20.6(4)4【综合•提升】5、(1)y=10x(2)如下表:x/cm123 (8)y/cm2102030 (80)(3)10cm26、(1)y=5+0.25×100=30(元)(2)55-5=50(元);50÷0.25=200(分钟)7、方案一:y1=99/4x-3000;方案二:y2=50x-25-0.5x×14=18x (2)当x=6000时;y1=118500;y2=108000;y1>y2第四单元第3节用图象表示变量间的关系答案【基础•达标】1、B2、C3、C4、A5、A6、B7、B8、C9、(1)正确(2)正确【综合•提升】10、(1)240千米;14.5小时(2)13.5—14小时(3)100千米(4)1小时(5)170-140=30;30÷1=30千米/时(6)240÷5=48千米/时11、(1)4.5千米(2)1-2千米(3)略12、(1)2小时;6(2)2(3)2小时;2小时(4)y=3x,当y=4, x=4/3时, 8-4/3=20/3小时(5)20小时13、(1)反映了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2)A表示3分时速40千米/时,点B表示第15分时时速0千米/时(3)开始逐渐增加,然后不变,再增加,不变,减小,不变,再减小(4)OA, CD下坡, AG, DE, FH平地, EF, HB上坡14、(1)不是(2)AB(3)小明放学回家,以某一速度匀速行进,用了10分钟到了书店,在书店买书用了30分钟,随后往家里赶但保持匀速行进结果用了10分钟赶回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练习册答案 -

2.敦煌莫高窟壁画除了大量佛教题材之外,也有不 少反映古代社会现实方面的内容。比如有反映农 民耕种的耕的最大优点是节省石料,减轻了桥身 的自重,提高了桥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增大流水通道,有 利于排泄洪水,而且大小拱相配,使桥的建筑造型更为轻 盈、均称。2.因为敦煌出土的这件残片仅题为“具注历”, 未标明确切年代,而《金刚经》标有确切的日期“唐咸通 九年”(868年),所以现行教材仍然说“《金刚经》是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的确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由 此可以看出史学界在治学上严谨、认真的态度。 第8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二) 1.颜真卿 柳公权 颜真卿 柳公权 2.阎立本 吴道子 画圣 3.敦煌莫高窟 课堂练习 一、1.(1)王羲之。 (2)颜真卿。 雄浑敦厚。2.(1) 吴道子。 “画圣”。(2)衣带飘飘若飞;吴带当风。 注重线条变化,立体感强,风格奔放。3.龙门石窟、云冈 石窟、敦煌莫高窟 。 学习延伸 1.(1)舞蹈艺术。 (2)说明唐朝舞蹈吸收了周边少数民 族的传统乐舞。
第六课 对外友好往来 课堂预习 1.唐人 2.鉴真 3.新罗 4.玄奘 大唐西域记 课堂预习 一、1.A 2.B 3.A 4.C 5.B 6.C 7.D 二、1.(1)文字:制度:服饰、 节日、习俗等社会生活方面至今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俗。(2)为 实现理想不屈不挠的精神;不畏艰险,敢于牺牲的精神;等等。(3) 不忘中日友好的历史,铭记战争给中日两国人民造成的巨大创伤;两 国中学生都应好好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在文化、学术、环保、 科技、媒体、影视、旅游等领域展开交流,互相取长补短,为推动世 界的和平、发展,增进中日友谊,共创美好未来而奋斗。(2)长安、 洛阳、广州、扬州 (3)A鉴真,B玄奘。路线略。(4)朝鲜半岛 印 度半岛 学习延伸 1.(1)①唐太宗统治时期,被誉为“贞观之治”;唐玄宗统治前期,史 称“开元盛世”。②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游等。 ③文成公主 入藏;金城公主嫁到吐蕃;东西各部首领称唐太宗为“天可汗”;等 等。(2)你怎样理解唐朝的对外交往?2.相同点:都具有远大的理 想和百折不挠的精神。不同点:①身世不同:历史上的唐僧是一位求 经的苦行僧,而小说中的唐僧是一位神僧;②取经过程不同:历史上 的唐僧是孤身一人前往天竺取经,而小说中的唐僧有神通广大的四个 徒弟护驾,许多故事情节被神话了;③人物形象不同:历史上的唐僧 意志坚定,而小说中的唐僧显得过于软弱。
七年级下语文练习册答案

七年级下语文练习册答案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菜畦qi:菜地。
确凿zdo:非常真切,真实可靠。
秕谷6「张得不饱满的稻谷或谷子。
也叫秕谷子。
渊博丫口@山形容学识深而广。
缠络小6山口6:枝条状物互相缠绕,连续不断。
桑椹$卜^比桑树的果实。
轻捷ji咨:轻快敏捷。
臃肿yGngzhbng:过度肥胖。
脑髓sui:大脑中柔软像胶的物质。
相宜丫一适宜。
蝉蜕tui:蝉的幼虫变为成虫时脱下的壳,中医可入药。
攒cudn:聚拢,拼凑。
宿儒suru:老成博学的读书人。
人声鼎沸ding:形容喧闹混乱,像水锅里沸腾一样。
方正:正直。
人迹罕至hdn:人的足迹很少出现到达的地方。
2《.爸爸的花儿落了》肿胀zhdng:肌肉皮肤或黏膜等组织由于发炎淤血或充血而体积增大。
叮嘱zh立:再三嘱咐。
油鞋:一种涂上桐油,用于下雨天穿的鞋。
挪窝儿nu6:离开原来所在的地方。
这里指起床。
鸡毛掸子dan:掸灰尘的用具,把鸡毛扎在藤或竹竿的一端制成。
有的地方叫鸡毛帚。
咻咻xi口:模拟挥舞鞭子时发出的声响。
雨篷p咨ng:遮蔽雨的设备,用竹木苇席或帆布等制成。
骊歌l一告别的歌。
玉簪花zdn:一种庭院观赏植物,花白色,气味芳香。
徘徊p6ihu6i:在一个地方来回的走。
蔽雨犹豫不决。
花圃p立:种花草的园地。
3《.丑小鸭》来势汹汹xiong:动作或事情到来时声势盛大的样子。
姊妹zi:姐妹。
沼泽地zhdo:木草茂密的泥泞地带。
沮丧j立:灰心失望。
恭恭敬敬gGng:对尊长或宾客严肃有礼貌。
弥漫m—充满布满。
泥泞口1口8:因有烂泥而不好走淤积的烂泥。
木屐)一木板拖鞋。
飕飕$03形容风声。
《诗两首》镇静zh^n:情绪稳定或平静。
忧郁yU:忧伤愁闷。
瞬息shUn: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
涉足sh^:指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
伫立zhU:长时间的站立着。
萋萋q-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幽寂ji:幽静寂寞。
回顾:回过头来看。
延绵:绵延。
5《.伤仲永》世隶耕:世代耕田为业。
隶,属于。
七年级下英语练习册答案

七年级下英语练习册答案Unit 1: My name is GinaExercise 1: Fill in the blanks with the correct form of the verb.1. I am a student.2. She has long hair.3. They play basketball every day.4. He watches TV in the evening.5. We like to read books.Exercise 2: Rewrite the sentences as questions.1. Are you a student?2. Does she have long hair?3. Do they play basketball every day?4. Does he watch TV in the evening?5. Do we like to read books?Unit 2: This is my sisterExercise 1: Match the names with the correct pictures.1. A - Sarah2. B - Tom3. C - Lisa4. D - MikeExercise 2: Complete the sentences with the correct possessive adjectives.1. This is my sister.2. That is his dog.3. These are their books.4. This is her pencil.5. Those are our bikes.Unit 3: Is this your pencil?Exercise 1: Choose the correct option to complete the dialogue.A: Is this your pencil?B: Yes, it is. / No, it isn't.Exercise 2: Answer the questions about the dialogue.1. Is the pencil B's? (Yes/No)2. What does A ask B?3. How does B respond?Unit 4: Where's my backpack?Exercise 1: Fill in the blanks with the correct prepositions.1. The keys are on the table.2. The cat is under the bed.3. The book is between the chair and the desk.4. The glasses are in the case.Exercise 2: Write sentences about the location of the following items.1. The notebook is on the desk.2. The shoes are under the chair.3. The apples are in the basket.Unit 5: 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Exercise 1: Answer the questions with the correct form of the verb.1. 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 Yes, I do. / No, I don't.2. Does she have a tennis racket? Yes, she does. / No, she doesn't.3. Do they have a basketball? Yes, they do. / No, they don't.Exercise 2: Write sentences about what you and your friends have.1. I have a soccer ball.2. She has a tennis racket.3. They have a basketball.Unit 6: Do you like bananas?Exercise 1: Choose the correct option to complete the sentences.1. I like apples.2. She doesn't like oranges.3. They like bananas.Exercise 2: Make sentences about what you and your friends like.1. I like strawberries.2. He doesn't like pineapples.3. They like watermelons.Unit 7: How much are these pants?Exercise 1: Fill in the blanks with the correct form of the numbers.1. I have fifteen dollars.2. There are thirty students in the class.3. She has eighty books.Exercise 2: Write sentences about the cost of the items.1. These pants are twenty dollars.2. The shoes are fifty dollars.3. The hat is ten dollars.Unit 8: When is your birthday?Exercise 1: Choose the correct option to complete the sentences.1. My birthday is in August.2. His birthday is on the 15th.Exercise 2: Write sentences about when your friends' birthdays are.1. Sarah's birthday is in June.2. Tom's birthday is on the 10th.3. Lisa's birthday is in November.Unit 9: Do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Exercise 1: Choose the correct option to complete the dialogue.A: Do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B: Yes, I do. / No, I don't.Exercise 2: Write sentences about what you and your friends want to do.1. I want to go to the movies.2. She wants to go to the library.3. They want to go to the park.Unit 10: Can you play the guitar?Exercise 1: Fill in the blanks with the correct form of the verb.1. I can play the guitar.2. She can sing.3. They can dance.Exercise 2: Write sentences about what you and your friends can do.1. I can play the piano.2. He can play soccer.3. They can swim.Unit 11: 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Exercise。
语文练习册七下参考答案

语文练习册七下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应和(hè)踌躇(chóu)哽咽(yè)瞠目结舌(chēng)B. 缄默(jiān)蓦然(mò)踌躇(chú)瞠目结舌(táng)C. 缄默(jiān)蓦然(mò)哽咽(yàn)瞠目结舌(chēng)D. 应和(hè)踌躇(chú)哽咽(yè)瞠目结舌(táng)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视野。
B. 他虽然年轻,但工作能力很强。
C. 这个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D.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乐于助人。
答案:D二、填空题1. 请填写下列诗句的上一句或下一句。
- “____,明月几时有?”-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答案:举头望明月2. 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成语。
- 形容说话或文章浮夸不实的成语是()。
- 形容事情发展得非常迅速的成语是()。
答案:夸夸其谈、飞速发展三、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文章内容略)1.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答案:文章的中心论点是...2. 作者通过哪些论据来支持其观点?答案:作者通过...来支持其观点。
四、作文题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作文内容略)结束语:通过本次练习,我们不仅复习了语文基础知识,还锻炼了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不断进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七年级下册语文练习册参考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练习册参考答案导读:本文七年级下册语文练习册参考答案,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散步一、1.B 2. 拆歧蹲霎3.折(zhé)折断拆(chāi)拆散歧(qí)分歧枝(zh ī)枝条颗(kē)颗粒棵(kē)一棵树4.委屈粼粼分歧5.略二、6.(1)把母子二人的情态显现出来,儿子诚恳、孝敬,母亲年迈顺从。
(2)表现“我”强烈的责任感,而下文的最终决定又反映了“我”对母亲的尊重和孝顺。
7.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提示了文章的叙事线索。
8.母亲老了,身体不好,要多走走。
9.我的儿子;天真、可爱、聪明伶俐。
10.“我”伴同儿子的时日还长。
11. A心情郁闷B借酒浇愁C心有余悸D忐忑不安12.一个是作者因一场噩梦而对父亲惦念不已,非得通过电话“听到父亲的声音”才安心。
另一个事例是父亲因为没人接电话竟疑心儿子全家是否煤气中毒了,特地赶来察看。
13.两件事情虽然琐屑却有典型意义,第一件事表现了作者深深的孝敬之情,第二件事表现了父亲对儿子彻骨的关爱之情,感人至深。
这种父子间无微不至的“牵挂”,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
正是这种亲情维系着我们这个世界,温暖着我们的心灵,并使人生放发出绚丽的色彩。
以小见大。
14.“劈头就问”表现了父亲焦急万分,担心儿子全家煤气中毒;“缓缓地说”是因为父亲得知没接电话的原因,儿子全家平安以后,内心感到轻松释然。
表情描写要抓住眼神和脸色,答案略。
15.示例:牵挂是风雨中的一把雨伞,黑暗里的一束亮光,保护、照亮着我们的生命。
2、秋天的怀念一、1 tānhuàn shìqiáocuìxuâ xiǔshàn 2 长--常忘—望坚—艰复—覆3 恳切地请求;形容说话啰嗦,唠叨;生理上或心理上对外界事物反应很快;水泼洒的样子,这里形容花开的茂盛。
4 史铁生《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我与地坛》《病隙碎笔》5 A 6仿写略二、(一)7(1)“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2)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8 .因为母亲觉得儿子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终于又有了兴趣;能使儿子得到快乐就是她的快乐,即使责备她,她也不放在心上;这说明母亲有着最伟大、无私的母爱。
初一下册语文练习册答案(人教版)

初一下册语文练习册答案(人教版)1.在山的那边1.①发呆地想②希望③喧闹沸腾,文中指呼喊、召唤2.①梦想②仍然③引诱(4)信念⑤浸湿⑥隐蔽3.略4.山那边是什么呢?妈妈,那个海呢?5.山;指困难,也可以指实现理想之路;海;自己追求的理想,也可以指一个全新的世界。
6,不能。
不停;表明在人生路上,我们不能停下脚步,一次次地:表明实现理想需要战胜许许多多的失望。
7.第1节:从小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第2节:为实现理想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的意志。
一是幼稚的幻想渐渐少了,二是双手(身体》在慢慢长大,三是有了更多的思想和感情。
此琶答案不要求一致,只要合理即可,如:写在童年,写童年的生活和成长的过程,10.此题为开放性题目,以下看法供参考:与好友分别的优郁,不被师长理解的烦恼,朦胧的初恋受挫后的痛苦。
11.缓慢一些,低沉一点,以表现成长中的"我"面对着大千世界的诱惑在等待,在思考。
12.以下思路供参考:海是如此辽阔,海的那边又是什么?海如此平静,如此深邃,海的下面藏着什么?站在大海边,人是如此渺小,人可以做些什么?经历了这么多的困难所见到的海却是平常而又平常。
2.走一步再走一步1. giao song chan jin han tan2.略3.①耸立(写高山一般用"耸立")②嘲笑("嘲笑"表示笑话别人"冷笑"不适用孩子)4.略5.①"我下不来!"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②这似乎能办得到。
我顿时有了信心。
③我的信心大增。
"我能办得到的。
"我想。
6.①恐惧和伤心。
②百感交集,有历险的余悸,有脱险的欢悦,有先前的委屈,有对父亲的感激,有战胜困难后的巨大成就感。
7.因为我克服了心理障碍,战胜了悬崖,从胆怯变得自信。
面对困难不要畏惧怯步,要冷静地分析困难,一步一步地去克服困难,积小胜为大胜。
初一年级下学期语文练习册参考答案

初一年级下学期语文练习册参考答案初一年级下学期语文练习册参考答案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还具有人文性。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同意,正体现了语文的性质。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初一年级下学期语文练习册参考答案的相关资料,仅供大家参考。
初一年级下学期语文练习册答案P7 母亲的诗10.母亲鼓励“我”克服困难去上学;母亲鼓励“我”正确对待人生的挫折,努力去创造成功。
11.第一件事:母亲教育“我”用欣赏眼光的去看待困难。
第二件事:母亲教育“我”正确对待眼前的困难,把困难看成机遇。
12.母亲随口说出的话语言朴实,却给我极大的教育和鼓励,因而在我看来,母亲的话就像诗一般优美,表现了我对母亲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13.(1).采用倒叙的方式,既揭示了我在母亲的教育下成才的的主题,又引人入胜。
文章主体部分采用大致相同的结构方式,这种循环往复的方式,突出了母亲对我的印象,产生了诗一般的意境。
(2).从小事写出母亲的大爱,将平凡化为奇妙,从小学时期到步入社会,母亲给了“我”无数的人生启迪。
14.略15.例:读书把知识的门推开了,知识把真理的门推开了,真理把道德的门推开了,道德把生活的门推开了。
温和的春天把炎热夏天的门推开了,炎热的夏天把清爽宜人秋天的门推开了,清爽宜人的秋天把寒冷刺骨冬天的门推开了,寒冷刺骨的冬天把来年好收成的门推开了。
星辰把黑夜的门推开了,勤劳把富裕的门推开了,真诚把爱的门推开了,爱把生活的门推开了。
P12 上帝没有看轻卑微15.1~4是一层,5~6是一层。
前一段是叙事,后一段是议论。
16.更能体现出两位名人的卑微,有利于中心的表达。
17.具体指向布拉格,梵高和安徒生一类的出身卑微但有着很大成就的人。
18.不应该因自己地位的低下而放弃儿时的梦想,更不应该因为被人歧视而消沉,为不被人赏识而苦恼。
19.苦难是一所大学,几乎每一个成功者都是从这个大学毕业的。
P22 只管向前奔跑8:聘骋9、不好。
“只管向前奔跑”既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体现了文章的中心,”金牌“则没有这种效果L0、“三十二岁”“不仅”表现他作为运动员年纪偏大,但面对困难,勇于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课 对外友好往来 课堂预习 1.唐人 2.鉴真 3.新罗 4.玄奘 大唐西域记 课堂预习 一、1.A 2.B 3.A 4.C 5.B 6.C 7.D 二、1.(1)文字:制度:服饰、 节日、习俗等社会生活方面至今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俗。(2)为 实现理想不屈不挠的精神;不畏艰险,敢于牺牲的精神;等等。(3) 不忘中日友好的历史,铭记战争给中日两国人民造成的巨大创伤;两 国中学生都应好好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在文化、学术、环保、 科技、媒体、影视、旅游等领域展开交流,互相取长补短,为推动世 界的和平、发展,增进中日友谊,共创美好未来而奋斗。(2)长安、 洛阳、广州、扬州 (3)A鉴真,B玄奘。路线略。(4)朝鲜半岛 印 度半岛 学习延伸 1.(1)①唐太宗统治时期,被誉为“贞观之治”;唐玄宗统治前期,史 称“开元盛世”。②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游等。 ③文成公主 入藏;金城公主嫁到吐蕃;东西各部首领称唐太宗为“天可汗”;等 等。(2)你怎样理解唐朝的对外交往?2.相同点:都具有远大的理 想和百折不挠的精神。不同点:①身世不同:历史上的唐僧是一位求 经的苦行僧,而小说中的唐僧是一位神僧;②取经过程不同:历史上 的唐僧是孤身一人前往天竺取经,而小说中的唐僧有神通广大的四个 徒弟护驾,许多故事情节被神话了;③人物形象不同:历史上的唐僧 意志坚定,而小说中的唐僧显得过于软弱。
“开元盛世” 课堂练习 一、1.D 2.B 3.D 4.B 5.A 6.D 二、1.(1)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时期)。“开元之治”。 (2)任用贤臣, 重视地方吏治,注意节约,重视农业生产。(3)“锐意求理”;“知人疾苦, 躬勤庶政。加之姚崇、宋璟、苏颋、卢怀慎等守正之辅,孜孜献纳”。 2.① 农业:修建了四十多处大型水利工程。农耕技术大发展,南方水稻广泛采用 育秧移植栽培。蔬菜有许多新品种。茶叶生产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制了新的 灌溉工具筒车。那时人们抗拒天灾的能力增强了,积极抗旱,治理蝗灾。② 手工业:丝织业、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刑窑白瓷和唐三彩 最为有名。唐三彩造型美观,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③商业:唐朝商业繁荣, 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长安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和国际性 的大都市。 3.(1)唐玄宗。 (2)唐玄宗统治时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一 个阶段由于他的励精图治开创了“开元盛世”,但在其后期统治中由于用人 不贤、贪图享受,导致了“安史之乱”,国家由此衰落。 学习延伸 1.(1)圆形方孔钱 小篆 郡县制。 “焚书坑儒”。 (2)“罢黜百家, 独 尊儒术”。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 较小的侯国。(3)开元盛世 长安 (4)B 2.唐太宗重用魏征、房玄 龄、杜如晦,虚怀纳谏,调整统治政策,出现“贞观之治”;武则天广揽人 才,破格用人,是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唐玄宗在开元年间,重视地方吏治, 任用姚崇等人,出现“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后期用人失当,宠信奸臣, 酿成“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 经验教训:国家要昌盛,民族要富强, 必须用德才兼备、敢于直谏的人;任人不当,姑息养奸,危害严重。
第5课 “和同为一家” 课堂预习 1.唐太宗 武则天 2.文成公主 金城公主 3.回纥 怀仁可汗 4.靺鞨 渤海郡王 5.
彝族 白族 云南王 课堂练习 一、1.C 2.B 3.C 4.D 5.B 6.B 二、1.(1)唐太宗。 这句话的意思是: 自古以来(的统治者),都重视中原的汉族 ,轻视少数民族,只有 我能对他们一视同仁。 (2)唐太宗在新疆地区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 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安西都护府。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了吐番首领松 赞干布。 (3)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民族友好有利于各 民族的发展,这种关系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 2.(1)吐蕃。 文成公主入藏。 (2)说明唐朝与西藏友好关系。 怀仁可汗 南诏 云南王 栗末靺鞨 渤海郡王 回纥 学习延伸 1.唐太宗。 密切了唐蕃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2.回纥、 吐蕃、六诏。
“贞观之治”
课堂练习 一、1. B 2.B 3.C 4.C 5.A 6.D 7. A 8.B 二、1.(1)隋炀帝的暴政和隋末农民大起义。(2)唐太宗。 有。 正是由于唐太宗亲眼目睹了隋炀帝的暴政,亲身经 历了隋末农民大起义和亲自参与了唐王朝的创建,所以他 才会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才有开明的治国思想和得力的 政策措施。 2.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 学习延伸 1.(1)秦始皇: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唐太宗:儒 家,代表人物:孔子(或:孟子)。 (2)秦始皇:①政 策:实行暴政,严刑峻法,赋役繁重。②结果:民不聊生, 社会矛盾激化,秦王朝二世而亡。 唐太宗:①政策:轻 傜薄赋,与民休息,提倡节俭。②结果:社会经济出现繁 荣景象,史称“贞观之治”。 (3)关注民生,爱惜民力, 王朝强盛;不恤民情,滥用民力,王朝衰亡。 2.①李世 民 ②魏征 ③贞观之治 ④武则天 ⑤周 ⑥贞观 ⑦盛世
学习延伸 1.(1)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赛者对时事的 看法,按考试的成绩选拔人才。(2)“长策”指 科举制度。影响: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2.(1)①隋朝 ②炀帝 ③ 武则天 ④国学 ⑤状元 ⑥ 武举 ⑦诗赋 ⑧科举 (2)科举制前,以出身和门第来选拔官员,造成 门阀政治的产生,削弱了皇权,也不利于选拔人 才;而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既改善了用人 制度,打击了门阀势力,也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 展,而且科举制还影响到邻国。
科举制的建立 课堂练习 一、1.A 2.C 3.B 4.C 5.A 6.C 二、1.(1)为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提供了施展才华的 平台和机会。 科举制度。 (2)隋炀帝。 进士科的设 置。 (3)扩大了官吏的来源,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社会基 础,打破了由世袭贵族垄断仕途的局面,把选拔各级官吏 的权力集中到了中央。 2.(1)采用科举制度后,天下读 书人都想通过考科举的方式博取功名,所以他说“天下英 雄,入吾彀中矣”。 科举制度的推行扩大了统治阶级的 社会基础,把选拔各级官吏的权力集中到了中央。 (2)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3)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 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科举制促 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之风盛行;科举制也 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是因为进士科考重视诗赋, 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繁盛一时的隋朝
学习延伸 隋朝和秦朝都是结束分割 分割局面。隋朝和秦朝都创立了一些对后世有深远影 响的重要制度,如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隋朝的 科举制等。隋朝和秦朝都有伟大的工程的建设,如秦 朝的长城、隋朝的大运河等。隋朝和秦朝都是短命王 朝,都由于暴政而被农民起义所推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