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胃解剖图
2024版解剖学胃ppt课件

胃癌的解剖学基础
胃黏膜上皮细胞恶性增生, 形成肿块,可向胃壁深层 浸润,累及全胃。
早期诊断意义
早期胃癌治愈率高,预后 良好,因此早期诊断对胃 癌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 意义。
胃癌的病理类型
腺癌、鳞癌、未分化癌等, 其中腺癌最为常见。
04
胃部手术入路及术式选 择依据
传统开腹手术入路优缺点分析
优点 暴露充分,便于操作
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02 03
胃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 重要意义。目前,研究者正在探索基于生物标志物和影像学的早期诊断 方法,以及针对胃癌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胃再生医学的研究
胃再生医学旨在通过细胞疗法和组织工程等手段,修复或替代受损的胃 组织。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仍面临许多挑战。
胃再生医学的临床应用前景
随着再生医学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完善,未来胃再生医学有望在临床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例 如,通过细胞疗法和组织工程等手段修复受损的胃组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THANKS
感谢观看
吸收功能
胃可吸收部分水分、无机盐和酒精等物质。
搅拌和研磨食物
通过胃的蠕动和胃液的化学作用,对食物 进行搅拌和研磨,使其变成食糜,便于肠 道的吸收。
02
胃的血管、神经及淋巴 分布
胃的血液供应及血管分布
动脉供应
胃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腹腔动脉的分支,包括胃左动脉、胃右动脉、胃网膜左 动脉和胃网膜右动脉。这些动脉在胃壁内形成丰富的血管网,为胃提供充足的 营养和氧气。
胃壁的组织结构
由内向外依次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其中黏膜层 具有分泌、保护和吸收功能。
胃的解剖医学课件

胃的机械消化功能
储存和混合食物
胃是消化系统的一个主要器官,它储存食物并与胃液混合,通过机械和化学作用将食物混合成半液态 的物质,为进一步的消化和吸收做准备。
初步消化
胃的机械消化功能还包括对食物进行初步的消化,通过肌肉的收缩和松弛,将食物进一步破碎和混合 ,有利于进一步的消化和吸收。
胃的化学消化功能
胃与食道、十二指肠 相连。
根据个体差异,胃的 位置可能有所变化。
02
胃的解剖结构
胃的外部形态
胃的形状
胃的外部形态呈一个弯曲的袋子,上端连接食道,下端连接十二指肠。
胃的位置
胃位于胸腔内,紧靠膈肌,略偏左侧,紧靠胸骨后方。
胃的内部构造
胃壁组织
胃壁组织由内向外分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
胃的细胞结构
胃溃疡是指胃黏膜的局限性组织缺损,通常由胃酸和 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引起,表现为周期性上腹痛、恶 心、呕吐等症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胃溃疡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因此需要进行幽门螺 杆菌检测和治疗。
胃癌
胃癌是一种恶性肿瘤,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细胞,通常 与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
胃癌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 上腹部疼痛、消瘦、食欲减退等症状。
THANKS
避免空腹饮酒
空腹饮酒会对胃黏膜造成刺激 ,易导致胃炎或胃溃疡。
慢慢进食
应细嚼慢咽,充分咀嚼食物,以减 轻胃的负担。
避免饭后立即运动
饭后应休息片刻,避免剧烈运动对 胃造成震动和牵拉。
注意饮食卫生
避免食用过期、变质食品
这些食品可能会导致食物中毒或细菌感染。
注意食品的贮存
食品应存放在清洁、干燥的地方,避免交叉污染。
胃运用解剖课件

胃癌
01
病因:遗传、 环境、饮食、 感染等因素
02
症状:上腹部 疼痛、食欲减 退、体重下降、 恶心呕吐等
03
诊断:胃镜检 查、活检、 CT扫描等
04
治疗:手术、 化疗、放疗、 靶向治疗等
05
预防:健康饮 食、查和治 疗
胃镜检查
01 胃镜检查是一种常见的胃 部检查方法,可以清晰地 观察到胃部的病变情况。
04
04
胃黏膜:表面有胃腺,分泌胃液, 参与消化食物
胃壁的层次结构
黏膜层:由上皮细胞、固有层和
01
黏膜肌层组成 黏膜下层:由疏松结缔组织、血
02
管和神经组成 肌层:由平滑肌纤维组成,分为
03
内环肌和外纵肌 浆膜层:由纤维组织和脂肪组织
04
组成,覆盖在胃壁的外面
胃的血液供应和神经支配
01
胃的血液供应:主 要由胃左动脉、胃 右动脉和胃网膜左 动脉提供
02 胃镜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胃 部疾病,如胃炎、胃溃疡、 胃癌等。
03 胃镜检查可以实时观察胃 部的病变情况,为医生提 供准确的诊断依据。
04 胃镜检查可以实时进行治 疗,如胃部出血、胃部息 肉等。
胃部疾病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使用 抗酸药、胃黏膜 保护剂等药物进 行治疗
内镜治疗:通过 内镜进行胃部疾 病的诊断和治疗
03
治疗:抗生 素治疗、抗 酸药治疗、 饮食调整等
04
预防:注意饮 食卫生、避免 刺激性食物、 保持良好的生 活习惯等
胃溃疡
01
病因:幽门螺 杆菌感染、胃 酸分泌过多、 药物刺激等
02
症状:上腹部 疼痛、恶心、 呕吐、食欲不 振等
03
治疗方法:药 物治疗、手术 治疗、饮食调 理等
消化道正常影像解剖之——胃

消化道正常影像解剖之——胃胃是一个囊状器官,上连食管,下连十二指肠,其大小和形态因胃充盈程度、体位以及体型等状况而不同,成年人胃在中等充盈时,平均长度为25~30cm,胃容量为1500ml。
分区贲门:食管与胃交界处胃底:贲门以上,含气体称为胃泡胃体:贲门→角切迹胃窦:角切迹→幽门幽门:长约5mm短管形态•牛角型胃:矮胖人,胃上宽下窄,位置高,张力高,呈横位,角切迹不明显。
•瀑布型胃:矮胖人较多见,胃大泡向后倾倒,胃泡大,胃体积小,张力高。
•钩型胃:正常体型,如鱼钩型,张力中等,角切迹明显,胃下极位于髂嵴水平。
•长型胃(无力型):瘦长体型、张力低、上窄下宽,犹如水袋,胃下极低于髂嵴水平。
•轮廓胃小弯侧光滑,胃体大弯侧由于横行、斜行粘膜呈锯齿状,胃窦大小弯侧均光滑。
粘膜胃底黏膜呈网状粗大弯曲,胃体小弯侧纵行平行,胃体大弯侧横行斜行,胃窦大多为平行于小弯,正常胃黏膜皱襞有可塑性,可以自行改变形状,一般胃体部粘膜皱襞宽度不超过5mm。
功能•蠕动波:自胃体上部开始,有节律向幽门方向推进。
正常胃有2—3个蠕动波。
胃窦没有蠕动波而呈向心性收缩呈细管状。
•排空:受胃张力、蠕动、幽门功能和精神因素影像。
正常胃排空有2—4小时。
•口服造影(胃窦、胃体下部充盈相,胃窦远段收缩排空):•钩型胃•胃体小弯侧、胃窦部轮廓光滑、连续。
•胃体大弯侧轮廓呈锯齿状。
•胃窦粘膜纵行、连续、光滑。
•胃壁柔软。
•口服造影(胃窦、胃体粘膜相,胃底充盈相):•小弯侧粘膜皱襞光滑、纵行、平行。
•胃体大弯侧粘膜皱襞呈斜行或横行。
•舒张状态胃窦粘膜横行,胃壁柔软,蠕动波通过。
常规消化道造影的造影剂主要采用医用硫酸钡作为对比剂,但下列情况禁用硫酸钡作口服胃肠道检查:1.急性胃肠穿孔;2.食管气管瘘和疑先天性食管闭锁;3.近期内食管静脉破裂大出血;4.结肠梗阻;5.咽麻痹。
胃的微皱壁:网格状胃小区(1—3mm)和胃小沟(1mm)。
编者注:消化道 CT 检查重点是要解决消化道管壁显影,在空腔脏器的容积效应;人体一些组织(如胃、十二指肠、胰头及壶腹)信号强度接近,对病变的大小、侵及范围的显示产生困难。
胃肠道解剖

• 3.水平部(horizontal part) 自十二指肠下 曲水平向左横行,越过下腔静脉、腹主动 脉的前方,于第3腰椎的左侧移行为升部。
• 4.升部(ascending part) 自第3腰椎的左 侧接水平部,斜向左前上方至第2腰椎体左 侧,再向前下方弯曲续于空肠,此弯曲称 十二指肠空肠曲。此曲被十二指肠悬肌固 定于腹后壁。十二指肠悬肌和其表面的腹 膜皱襞共同构成十二指肠悬韧带 (suspensory ligament of duodenum),又称 Treitz韧带,是确认空肠起始端的标志。
(2)胃的静脉
与同名动脉伴行,均汇入门脉系统。
胃左V
胃右V 胃网膜右V 胃网膜左V 胃短V 胃后V
肠系膜上V
脾
V
门V
6. 胃的淋巴
(1)胃左、右淋巴结: (2)胃网膜左、右淋巴结: (3)贲门淋巴结: (4)幽门上下淋巴结: (5)脾淋巴结:
一、小肠
•
小肠(small intestine)为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 也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盘曲在腹腔的中、 下部,上接幽门,下续盲肠,成人全长约5~7m。 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3部分。 • (一)十二指肠 十二指肠(duodenum)为小肠的首段,上接胃的 幽门,下续空肠,长约25cm。除起始部和终端外, 其余部分都紧贴腹后壁。十二指肠呈“C”字形从 右侧包绕胰头,全长分为上部、降部、水平部和 升部4部分。
结肠袋(haustra of colon)位于相邻两 条结肠带之间,由肠壁呈袋状向外膨出而成, 在X线平片上可借此区别大、小肠;
肠脂垂(epiploicae appendices)附于结 肠带的边缘,是脂肪组织及浆膜聚集成的大 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突起。上3种结构是肉眼 区别结肠和小肠的重要依据。
胃的解剖ppt课件完整版

05
胃的解剖变异与异常情况
Chapter
先天性发育异常
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
01
胃壁肌层先天性发育不良,导致胃壁薄弱,易于发生胃扩张或
胃扭转。
先天性幽门肥厚
02
幽门部肌肉增生肥厚,导致幽门狭窄或梗阻,引起呕吐、营养
处理方法
针对不同类型的胃的解剖变异与异常 情况,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先 天性发育异常多需手术治疗;后天性 获得性异常则需根据病因和病情选择 合适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内 镜治疗、手术治疗等。同时,保持良 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也有助于预 防胃的解剖变异与异常情况的发生。
06
实验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不良等症状。
先天性胃重复畸形
03
胃壁内出现与胃腔不相通的囊状结构,可压迫周围器官引起相
应症状。
后天性获得性异常
胃溃疡
胃黏膜防御机制减弱,胃酸和胃 蛋白酶对胃黏膜的自身消化形成 溃疡,可导致出血、穿孔等并发
症。
胃癌
胃黏膜上皮细胞恶性增生形成的 肿瘤,可引起胃痛、消瘦、贫血
等症状,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胃结石
胃的解剖ppt课件完整版
目录
• 胃的基本结构与位置 • 胃的血管、淋巴及神经分布 • 胃黏膜结构与功能特点 • 胃的生理功能与疾病关系 • 胃的解剖变异与异常情况 • 实验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01
胃的基本结构与位置
Chapter
胃的形态与分部
胃的形态
胃是一个中空的肌性器官,呈“J”形,分为 贲门部、胃底部、胃体部、幽门部四个部分 。
胃黏膜还能分泌黏液 和碳酸氢盐等物质, 中和胃酸,保护胃壁 免受损伤。
胃的解剖病理等大量图片综合

胃粘膜血流
胃粘膜血流(Gastric Mucosal Blood Flow,GMBF),在保护机制 中处于基础地位: ▪ 运输氧、养分、胃肠激素,维持胃 粘膜的结构功能与更新 ▪ 促进粘液生成和分泌 ▪ 胃粘膜毛细血管含有“窗孔”结 构,摄取壁细胞产生的HCO3-,运 输至上皮细胞分泌入粘液层 ▪ 如酸或其他损伤因子反流入粘膜, 将引起神经介导的GMBF升高,对 限制损伤促进修复意义重要
⒈可能的诊断是什么?请写出诊断依据 ⒉确诊应选用哪项检查? ⒊请写出治疗原则
病例二
男性,63岁,六日前因“感冒”而间断 服用“感冒”药,一日前黑便2次,伴头昏。 入院查体:上腹剑突下轻压痛,肝脾未触 及。
⒈ 可能的诊断是什么?请写出诊断依据 ⒉ 确诊应选用哪项检查? ⒊ 请写出治疗原则
急性糜烂性胃炎 的胃镜下表现
慢性浅表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
四、辅助检查
• (一)上消化道内镜检查
–是诊断溃疡病准确率最高的方法。
四、辅助检查
• (二)胃肠X线钡餐造影 – 检出率较成人为低,不够敏感和特异。
龛 影
胃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
活动期
愈合期
瘢痕期
诊断及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 功能性消化不良 • 肝、胆、胰腺疾病 • 胃癌
•中枢神经系统参与调节胃肠功能 大脑受损或刺激不同大脑区域可引起胃黏膜受损 毒性物质刺激胃黏膜可改变胃感觉神经元的钠离子流量,并诱 导孤束核及延髓最后区的c-fos mRNA表达
•低水平的中心迷走刺激诱导,并随之释放前列腺素、氧化亚氮及降 钙素相关肽来实现增强胃黏膜的抵抗力
Robert A, et al.Gastroenterology, 1979, 77, 433.
胃的解剖PPT课件

2
3
胃的生理功能
胃具有运动和分泌两大功能,通过其接 纳、储藏食物,将食物与胃液研磨、搅 拌、混匀,初步消化,形成食糜并逐步 分次排入十二指肠为其主要的生理功能。 此外。胃黏膜还有吸收某些物质的功能。
4
十二指肠的生理和解剖
12指肠位于幽门和12指肠韧带之间,长约25cm,呈C形环绕胰腺 头部,分为4部分,一:球部,长约4-5cm,是12指肠溃疡的好发 部位,二:降部,与球部呈锐角下行,固定于后腹壁,内侧紧贴 胰头,是胆总管和胰管得开口,三:水平部,长约10cm,自将部 向左走行,四:升部,于空肠相接,由12指肠术后梗阻、倾倒综合征、胆汁反流性胃炎、营养性 并发症等。 7、潜在并发症(迷走神经切断术):胃潴留、吞咽困难、胃小弯坏 死穿孔等。
12
手术治疗
①胃大部分切除术:胃大部分切除胃远 测2/3-3/4,包括部分胃体。胃窦部,幽 门,十二指肠球部的近胃部分。胃大部 分切除术术式:毕一式,即在胃大部切 除后将残胃与十二指肠吻合,毕二式, 即胃大部分切除后残胃与空肠吻合,十 二指肠残端关闭。 ②胃迷走神经切断术,目前临床少用。
13
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护理
1、疼痛的护理:遵医嘱给予抗酸、胃粘膜保护剂等药物,必要时给予解 痉止痛药。
2、恶心时指导病人进行缓慢的深呼吸。 3、呕吐的护理: (1)病人采取适当卧位。 (2)呕吐后协助病人漱口,及时清理呕吐物。 (3)及时更换衣物,室内通风。 4、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按消化道出血护理常规,遵医嘱给予输液、止
7
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 1、节律性疼痛:① 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特点是:胃痛与饮食关系密切, 表现为餐后延迟痛(餐后3~4小时发作)、饥饿痛和夜间痛,与基础胃 酸分泌量过高有关,服抗酸药物能止痛。胃痛在进食后能逐渐消失,多 因胃酸被食物所中和之故。疼痛多为烧灼痛或钝痛、锥痛,也可以为剧 烈疼痛。检查时,压痛点位于脐部偏右上方。疼痛具有周期性发作特点, 一般秋至早春为好发季节。急性剧痛持续数周后好转,间歇1~2个月而 再发。这样反复发作,使症状和病程逐次加重和延长,而间隔期相应缩 短。② 胃溃疡的临床特点是:胃痛节律性没有十二指肠溃疡那样明显。 进餐后不能很好止痛,餐后0.5~1小时疼痛即行开始,持续1~2小时; 也有进食反而更痛的。对抗酸药物疗效不明显。压痛点位于剑突与脐间 的正中线或略偏左。经内科治疗后较十二指肠溃疡容易复发,也容易引 起大出血、急性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约有5%胃溃疡病例可以发生恶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stomach,gaster是消化管最膨大的部分,上连食管,下续十二指肠。
其大小和形态因胃充盈程度、体位以及体型等状况而不同。
成年人胃在中等度充盈时,平均长度(胃底至胃大弯下端)为25~30cm,胃容量约1500ml。
一、胃的形态和分部
胃分上下口,大小2弯和前后2壁,并可分为4部。
胃的上口称贲门cardia,接食管。
下口称幽门pylorus 通十二指肠。
胃小弯lesser cur- vature of stomach,相当于胃的右上缘,自贲门延伸到幽门。
胃钡餐造影时,在胃小弯的最低处,可明显见到一切迹,称角切迹angular incisure,它是胃体与幽门部在胃小s弯的分界。
胃
大弯greater curvature of stomachg始于贲门切迹cardisc incisure,此切迹为食左缘与胃大弯起始处所构成的锐角。
胃大弯从起始处呈弧形凸向左上方,形成胃底的上界,此后胃大弯弧形凸向左,继而凸向前下方,直至第10肋软骨平面。
经防腐剂固定过的空虚的胃,其前壁与后壁十分明确,充盈的胃就不存在明显的前后二壁。
胃的4部即:贲门部、胃底、胃体与幽门部。
贲门部cardiac part 指胃贲门周围的部分,与胃的其它部分无肉眼可见的界限。
通过组织学的方法可以确定,因贲门部的胃粘膜内含有贲门腺,有别于胃其它部的膝体。
胃底fundus of stomach指贲门切迹平面以上的部分,亦称回穹窿fornix of stomach,其中含有咽下的空气(约50ml),X线摄片上可见此气泡,放射学中称之为胃泡。
胃体body of stomach上方与胃底相续,下界在胃小弯为角切迹,在胃大弯无明显界标,一般以胃大弯开始转为近于横向行走处为界,此处与角切迹之连线为胃体与幽门部的分界线。
幽门部pyloric part居胃体下界与幽门之问。
幽门的左侧份较为扩大,称幽门窦pyloric antrum;右侧份呈长管状,管腔变窄,称幽门管pylonc canal。
幽门塞通常居胃的最低部,幽门管长约2~3cm。
胃溃疡和胃癌多发生于胃的幽门窦近胃小弯处,临床上所称的“胃窦”即幽门窦,或是包括幽门窦在内的幽门部。
胃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
胃的前壁在右侧与肝左叶贴近,在左侧与膈相邻,为左助弓所掩盖。
介于肝左叶与左肋弓之间的胃前壁,直接与腹前壁相贴。
胃后壁与胰、横结肠、左肾和左肾上腺相邻,胃底与膈和脾相邻。
贲门与幽门的位置比较固定,贲门
位于第11胸椎左侧,幽门在第1腰椎右侧附近。
胃大弯的位置较低,其最低点一般在脐平面。
胃的位置因体型、体位、胃的虚盈等情况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变化,矮肥体型者的胃位置较高,瘦长型者胃的位置较低。
胃壁肌张力低、饱食后站立时,胃大弯最低点向下可达髂嵴水平。
胃,居于膈下,腹腔上部,中医将其分为上、中、下三部。
胃的上部称上脘,包括贲门;中部称中脘,即胃体部位;下部称下脘,包括幽门。
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纳与腐熟水谷,胃以降为和,与脾相表里。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
受纳是接受和容纳的意思。
腐熟是饮食物经过胃的初步消化,形成食糜的意思。
饮食入口,经过食管,容纳于胃,故称胃为“太仓”、“水谷之海”机体的生理活动和气血津液的化生,都需要依靠饮食物的营养,故又称胃为“水谷气血之海”。
《素问·玉版》说:“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是;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
”容纳于胃中的饮食水谷,经过胃的腐熟后,下传于小肠以进一步消化吸收。
如果胃的这一功能发生障碍,可出现食欲不振,食少,消化不良,胃脘胀痛等。
胃的受纳腐熟水谷功能必须与脾的运化功能相配合,故脾胃对饮食水谷的消化吸收功能概括为“胃气”。
胃气的盛衰有无,直接关系到人体的生命活动及其存亡。
因而又称脾胃为人的“后天之本”。
胃主通降,以降为和
饮食物经过胃的受纳腐熟后,必须下行而入小肠,以便进一步消化吸收。
所以说,胃主通降,以降为和。
在藏象学说中,胃的通降作用,还概括了小肠将食物残渣下输于大肠,以及大肠传化糟粕的功能在内。
若胃失和降,则影响食欲,并出现口臭、脘腹胀满疼痛等;胃气上逆则出现嗳气吞酸、呃逆、恶心、呕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