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与苍蝇的启示
有关问题思维的小故事

有关问题思维的小故事题目。
阅读下面这个关于问题思维的小故事,然后回答问题。
有位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他把一只蜜蜂和一只苍蝇同时放进一个玻璃瓶中,瓶底朝着窗户有光亮的方向,瓶口是敞开的。
蜜蜂凭借以往的经验,一直朝着瓶底有光亮的地方飞,试图找到出口,最终它力竭而死。
而苍蝇在瓶中乱飞乱撞,在偶然间发现了瓶口,从而飞了出去。
(1)从这个故事中,蜜蜂和苍蝇分别代表了哪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4分)(2)这个故事给我们在解决问题方面有什么启示?(6分)解析。
(1)蜜蜂代表了惯性思维方式。
蜜蜂凭借以往的经验,认为有光亮的地方就是出口,所以一直朝着瓶底光亮处飞,这种思维被以往的经验所束缚,缺乏对新环境的灵活应变能力。
(2分)苍蝇代表了随机探索式思维方式。
苍蝇没有固定的思维模式,在瓶中乱飞乱撞,通过不断地尝试不同的方向,最终偶然发现了瓶口得以飞出,这种思维更注重在实际情况中的随机探索,不依赖于既定的模式。
(2分)(2)启示一:不要过度依赖经验。
经验虽然在很多时候能够帮助我们快速解决问题,但在面对新的、特殊的情况时,经验可能会成为一种束缚。
就像蜜蜂,它因循旧有的经验而无法找到出口。
(2分)启示二:要勇于尝试新的方法。
在解决问题时,不能局限于传统的、常规的方法,要像苍蝇一样敢于尝试各种可能的途径,增加找到解决方案的机会。
(2分)启示三:保持灵活性。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情况可能会不断变化,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思维和方法,不能像蜜蜂那样固执地朝着一个方向努力,而忽略了其他可能的出口。
(2分)。
克洛洛夫苍蝇和蜜蜂的道理

克洛洛夫苍蝇和蜜蜂的道理
苍蝇和蜜蜂,这两种小昆虫,生活在我们周围,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它们却能带给我们一些深刻的启示。
让我们来看看克洛洛夫苍蝇。
克洛洛夫苍蝇是一种烦人的害虫,它们喜欢在垃圾堆中觅食,而且总是不停地嗡嗡叫,给人带来许多困扰。
它们的行为让我们想到了一个道理:不要沉迷于琐事。
就像克洛洛夫苍蝇一样,它们在垃圾堆中找到了食物,但却忽略了其他更有价值的事物。
我们人类也要学会分辨事物的轻重缓急,避免被琐事困扰,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更有意义的事情上。
接下来,让我们聊聊蜜蜂。
蜜蜂是勤劳的小动物,它们辛勤地采集花蜜,制作蜂蜜,为整个蜂群提供养分。
蜜蜂的行为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努力工作,为社会做贡献。
就像蜜蜂一样,我们也应该勤奋工作,为社会创造价值。
只有通过努力工作,我们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除此之外,蜜蜂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团结合作。
蜜蜂属于社会性昆虫,它们在蜂群中紧密合作,共同完成各项任务。
这给我们提供了另一个启示:团结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努力,实现更大的目标。
正如蜜蜂一样,团结合作可以创造奇迹。
克洛洛夫苍蝇和蜜蜂的道理,告诉我们不要沉迷于琐事,要努力工
作并为社会做贡献,同时要学会团结合作。
这些道理虽然简单,但却是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指导原则。
让我们从这两种小昆虫身上汲取智慧,成为更好的自己。
蜜蜂与苍蝇的故事

蜜蜂与苍蝇的故事在一个美丽的花园里,生活着许多蜜蜂和苍蝇。
它们在花丛中忙碌地飞舞着,为了不同的目标而努力着。
蜜蜂是勤劳的劳动者,它们飞到花朵上,辛勤地采集花蜜,然后再飞回蜂巢,将花蜜酿成甜蜜的蜂蜜。
它们一天天地重复着这样的工作,从不间断,从不懈怠。
蜜蜂们知道,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生存下去,才能为蜂群带来甜蜜的收获。
而与蜜蜂不同的是,苍蝇却总是懒散而贪吃。
它们不去采集花蜜,也不去为自己找食物,而是在别人的餐桌上觅食。
它们总是飞来飞去,到处找寻着食物的踪迹,一旦发现有食物,就会立刻扑上去,毫不客气地享用起来。
苍蝇们懒散的生活方式,让它们没有了自己的价值和尊严。
一天,花园里来了一只可怕的大蜘蛛。
它开始在花园里四处张网,准备捕食昆虫。
蜜蜂们看到了这一幕,它们立刻停下手中的工作,聚集在一起商量对策。
它们决定联合起来,一起对抗蜘蛛,保护自己的家园和蜂巢。
蜜蜂们纷纷飞向蜘蛛网,用自己的尖刺刺破了蜘蛛的网,最终成功地将蜘蛛赶走了。
而苍蝇们却没有参与到这场保卫战中,它们继续着自己的懒散和贪吃。
直到有一天,蜘蛛也将它们视为猎物,一网打尽。
苍蝇们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但已经为时已晚。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勤劳和懒惰的人生轨迹是完全不同的。
勤劳的蜜蜂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成功和幸福;而懒散的苍蝇却最终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正如古人所云,“蜜蜂虽小,却有勤劳的品质;苍蝇虽小,却有懒惰的习性。
”我们应该向蜜蜂学习,努力工作,勇敢面对困难,才能获得成功和幸福。
生活中,我们都要像蜜蜂一样,努力工作,勇敢面对困难,不断地提升自己,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而如果我们像苍蝇一样,懒散贪玩,最终只会陷入困境,无法摆脱。
让我们向蜜蜂学习,用勤劳和努力创造美好的未来吧!。
蜜蜂与苍蝇哲理故事

蜜蜂与苍蝇哲理故事蜜蜂与苍蝇哲理故事1一天,一只苍蝇遇见了以勤劳、聪明著称的蜜蜂。
苍蝇问蜜蜂:“高贵的蜜蜂啊,您是怎么保持飞行方向的?”蜜蜂骄傲地回答:“如果我迷了路,我就向着光亮的地方飞,那里总是正确的方向。
”正在它们说话的.时候,一个小男孩把它们抓住了,用一个玻璃瓶把它们倒扣在窗台上。
玻璃瓶的透光性很好,阳光照进了瓶子。
为了逃命,蜜蜂开始运用它那寻找光亮的智慧,而苍蝇则完全失去了方向,煽动着翅膀四处乱窜。
这时,一阵风吹来,玻璃瓶被刮倒了,瓶底冲向窗户,那正是阳光照进来的地方。
蜜蜂向着阳光的方向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冲击,却一次又一次地撞在厚厚的瓶底上。
而苍蝇撞来撞去,不到两分钟就撞到了出口,获得了自由。
当苍蝇再次来到玻璃瓶边上时,蜜蜂已经精疲力竭地昏倒在瓶壁上。
苍蝇不禁感叹:“这么聪明的蜜蜂,竟然没有找到逃生的路!”[启示]没有什么真理和经验是无界限的。
获得经验纵然是可贵的财富,但只有不断思考经验的边界,你才不会被其压垮。
蜜蜂与苍蝇哲理故事2在可口可乐的培训部,经常能够听到这样一个故事。
如果把六只蜜蜂和同样数量的苍蝇装进同一个玻璃瓶中,然后将瓶口敞口平放,让瓶底朝着窗户,此时的结果便是,蜜蜂不停地想在瓶底找到出口,直到它们力竭倒毙;而苍蝇则会在不到两分钟之内,穿过另一端的瓶颈逃逸。
究其原因,或许是因为蜜蜂以为,“囚室”的出口必然在光线最明亮的地方,所以它们才不停地重复着这种合乎逻辑的举动;而那些看似“愚蠢”的苍蝇则对事物的逻辑毫不在意,全然不顾亮光的吸引,四下乱飞,结果误打误撞反而碰上了好运气。
这个故事只是想说明,头脑简单者,往往会在智者消亡的地方顺利得救,比如苍蝇能最终发现那个正中下怀的出口,并因此获得了自由和新生。
可口可乐公司明确意识到,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当每个人都遵循规则时,创造力便会窒息。
这里的规则也就是瓶中蜜蜂所坚守的“逻辑”,而坚守的结局可能就是死亡。
蜜蜂与苍蝇的故事

蜜蜂与苍蝇的故事在这个世界上,蜜蜂和苍蝇是两种常见的昆虫。
它们生活在同样的环境中,但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蜜蜂是勤劳的昆虫,它们以采集花粉和花蜜为生,为了生存和繁衍后代,蜜蜂们不辞辛劳地飞来飞去,不停地采集着花粉和花蜜。
它们把采集来的花粉和花蜜带回蜂巢,用来喂养蜂王和蜂蜜。
蜜蜂们的生活充满了秩序和规律,它们为了整个群体的利益而努力工作,不断地为人类提供着珍贵的蜂蜜和花粉。
蜜蜂们的生活方式体现了勤劳、奉献和秩序的精神,它们被人们视为勤劳、勇敢和值得尊敬的昆虫。
相比之下,苍蝇的生活方式却大相径庭。
苍蝇是一种食腐昆虫,它们喜欢在垃圾堆和腐烂的食物上产卵和觅食。
苍蝇们飞来飞去,四处寻找着腐烂的食物和垃圾,它们的生活充满了混乱和肮脏。
苍蝇们不像蜜蜂那样为整个群体的利益而努力工作,它们只顾自己的口腹之欲,不顾一切地寻找着食物。
苍蝇们的生活方式体现了懒惰、贪婪和混乱的精神,它们常常被人们视为肮脏、讨厌和无用的昆虫。
蜜蜂和苍蝇的故事告诉我们,生活态度决定命运。
勤劳和奉献的蜜蜂得到了人们的尊敬和爱戴,它们为人类提供着珍贵的蜂蜜和花粉,成为了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懒惰和贪婪的苍蝇却常常被人们排斥和唾弃,它们的生活充满了肮脏和混乱,给人们带来了许多困扰和不便。
因此,我们应当向蜜蜂学习,努力工作,奉献社会,为整个群体的利益着想。
我们不应当向苍蝇学习,懒惰贪婪,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的感受。
只有通过勤劳和奉献,我们才能获得尊重和尊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和有意义。
蜜蜂与苍蝇的故事,给我们上了一堂深刻的生活课。
让我们向蜜蜂学习,努力工作,奉献社会,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努力奋斗吧!。
蜜蜂与苍蝇的启示

在高科技企业,人人都知道,哪怕只预测几个月后的技术趋势都是一件浪费时间的徒劳之举。如果你对混沌理论有一点点认识的话,你会懂得世界既不可知,也不可预测。过去的企业好像一条悠哉游哉的豪华游轮,而现在的企业则好像波浪滔天的大海里的一只独木舟。稍有不甚都会有颠覆的危险。每一次国家政策的调整和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动都会导致一批企业倒闭的浪潮。中国民营企业家对极度的自信和对以往成功经验的迷信直接导致了企业在经营方向的选择上出现了偏差。
那些愚蠢的苍蝇则对事物的逻辑毫不留意,全然不顾亮光的吸引,四下乱飞,结果误打误撞地碰上了好运气;这些头脑简单者总是在智者消亡的地方顺利得救。因此,苍蝇得以最终发现那个正中下怀的出口,并因此获得自由和新生。
上面所讲的故事并非寓言,而是美国密执安大学教授卡尔?韦克转述的一个绝妙的实验。韦克是一个著名的组织行为学者,著有《组织的社会心理学》等书。韦克总结到:"这件事说明,实验、坚持不懈、试错、冒险、即兴发挥、最佳途径、迂回前进、混乱、刻板和随机应变,所有这些都有助于应付变化。"
尽管现代人给企业赋予了各种新的使命和内涵;但千万别忽略了企业最基本的价值就是“赢利”。在合法的范畴内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是制定企业经营策略的根本意旨。利润的企业的血液,是企业得以维系和发展之源泉。本书《赢者为王》正是揭示出中国工业品企业在动态的市场竞争中如何调整其战略规划和产业结构,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
笔者并不是武断地认为:企业不需要战略规划。但所有的战略规划都不是静态的,固化的;而是伴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在不断调整中的。韦克的观点是,对付不确定性的办法,是在瞬变时刻赋予事物以合理性,就像上述实验中的苍蝇一样。这意味着,面对趋于复杂的世界,如果你想使之成理,就必须拥有随机性的智慧而不是教条式的智慧,随机的智慧在于能够在危机中发现机会,在问题中找到商机。
故事和启示

故事:美国密执安大学韦克教授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
他把六只蜜蜂和六只苍蝇各自装在一个玻璃瓶中,然后瓶底朝向窗户,结果蜜蜂不停地想在瓶底找出口,一直到它们力竭倒毙或饿死;而苍蝇在瓶内到处乱飞,却在不到两分钟之内,穿过另一端的瓶颈逃逸一空。
引申:职场;启示:有时你需要把经验搁在一旁。
人总有一段时间就像被关在瓶子的蜜蜂那样茫然失措,要紧的并不是急于找到摆脱困境的突破口。
当你不知道前方是什么时,横冲直撞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我们周围的那些成功者,都是在横冲直撞的尝试中寻找到机会的,虽然经常被撞得头破血流,但最终都找到合适自己的方向和空间。
(有时横冲直撞才是最佳选择)故事:一天夜里,饥饿的耗子溜出洞口,潜入一户人家的厨房偷食,被这家的狗逮住。
第二天,狗的壮举得到主人的充分肯定,还有一根大骨头的奖赏。
新闻界借此大加炒作,“狗咬耗子不是多管闲事”的报道铺天盖地。
猫听说很不乐意:“你真是的,不好好看门,抓什么老鼠,害的我天天遭主人白眼。
”狗不以为然,依然沉醉在“如何不更多的老鼠,得更多奖赏”的伟大构思之中。
令狗意外的是,它虽然很努力,但再也没捉到老鼠。
没过几天,主人突然对狗说:“看在你为我捕过一只鼠的面子上,就不修理你了,你走吧!”狗不解:“怎么了主人,我做错了什么?”主人说:“家里失窃,丢失了很多贵重物品。
”狗一脸茫然地离开主人。
从此,街上多了一条流浪狗。
引申:职场;启示:模仿别人不如做最好的自己话说那次狐狸凭着谎言巧脱虎口,在百兽面前大大微风了一把,羊啊,兔啊,甚至小狼都对它崇拜万分,碰见它就送秋波,想套它的话,但这狐狸是何等的精明,它牢记“祸从口出”的古训,面带“狐笑”守口如瓶。
所以等老虎知道这件事真相之时,已是十年后。
它一想到这件事,就恨不得马上抓住狐狸撕个粉碎。
但过后冷静下来一想,那种逮谁吃谁的好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现在时代变了,森林王国经过鹿哥,马叔,熊爷的流血牺牲,已很具民主风气,老虎每月五百只山鸡的俸禄,再也不能乱开杀戒了。
蜜蜂与苍蝇的实验哲理故事

蜜蜂与苍蝇的实验哲理故事
一位科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几只蜜蜂放在瓶口敞开的瓶子里,侧放瓶子,瓶底向光,蜜蜂会一次一次地飞向瓶底,企图飞进光源。
它们决不会反其道而行,试试另一个方向。
困在瓶中对它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情况,是它们生理构造所始料未及的,因此,它们无法适应改变后的环境。
这位科学家又做了一次实验,这次瓶子里放的是几只苍蝇,瓶底向光,不到几分钟,几只苍蝇都飞出去了。
它们多方尝试,向上、向下、面光、背光。
它们常会一头撞上玻璃,但最后会振翅飞向瓶颈,飞出瓶口。
然后,科学家解释这个现象说:横冲直撞要比坐以待毙高明得多。
【启示】:在人生的道路上,许多人因害怕失败而不敢轻举妄动。
这种恐惧的心理,使许多人更丧失了成就将来的大好时机。
实际上,在实现人生价值、人生理想的过程中,往往总是伴随着挫折、痛苦和失败。
所谓心想事成、一帆风顺,只不过是人们的美妙愿望而已民。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具备百折不回的意志品质或者叫做屡败屡战的勇气。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蜜蜂与苍蝇的启示
发布:2011-7-23 11:30:05 来源:模具网 编辑:佚名如果你把六只蜜蜂和同样多只苍蝇装进一个玻璃瓶中,然后将瓶子平放,让瓶底朝着窗户,会发生什么情况?
你会看到,蜜蜂不停地想在瓶底上找到出口,一直到它们力竭倒毙或饿死;而苍蝇则会在不到两分钟之内,穿过另一端的瓶颈逃逸一空。
事实上,正是由于蜜蜂对光亮的喜爱,由于它们的智力,蜜蜂才灭亡了。
蜜蜂以为,囚室的出口必然在光线最明亮的地方;它们不停地重复着这种合乎逻辑的行动。
对蜜蜂来说,玻璃是一种超自然的神秘之物,它们在自然界中从没遇到过这种突然不可穿透的大气层;而它们的智力越高,这种奇怪的障碍就越显得无法接受和不可理解。
那些愚蠢的苍蝇则对事物的逻辑毫不留意,全然不顾亮光的吸引,四下乱飞,结果误打误撞地碰上了好运气;这些头脑简单者总是在智者消亡的地方顺利得救。
因此,苍蝇得以最终发现那个正中下怀的出口,并因此获得自由和新生。
上面所讲的故事并非寓言,而是美国密执安大学教授卡尔•韦克转述的一个绝妙的实验。
韦克是一个著名的组织行为学者,著有《组织的社会心理学》等书。
韦克总结到:"这件事说明,实验、坚持不懈、试错、冒险、即兴发挥、最佳途径、迂回前进、混乱、刻板和随机应变,所有这些都有助于应付变化。
"
他进一步说:"我从大企业中所认识到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当每人都遵循规则时,创造力便会窒息。
"这里的规则也就是瓶中蜜蜂所坚守的"逻辑",而坚守的结局是死亡。
当众多的企业高举“定位”的大旗,忙于规划企业五年十年规划时;以当下的市场环境和发展趋势来规划企业未来的道路;其结果却是让企业走入了一条“不归路”。
理论界家们可以高谈“市场聚焦”“竞争优势提炼”等华丽的理论;但企业家而言却应该像“无头的苍蝇”,时时寻找新的突破点。
企业的执着不是“一条路走到黑”,有志者往往事竟不成;成功者无不是嗅觉灵敏,反映快捷之辈。
企业无变革不成功,无转型不成长。
企业在经营管理众多模糊性、不确定性;决定了管理变革业已成为当今企业面临的头号任务。
在高科技企业,人人都知道,哪怕只预测几个月后的技术趋势都是一件浪费时间的徒劳之举。
如果你对混沌理论有一点点认识的话,你会懂得世界既不可知,也不可预测。
过去的企业好像一条悠哉游哉的豪华游轮,而现在的企业则好像波浪滔天的大海里的一只独木舟。
稍有不甚都会有颠覆的危险。
每一次国家政策的调整和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动都会导致一批企业倒闭的浪潮。
中国民营企业家对极度的自信和对以往成功经验的迷信直接导致了企业在经营方向的选择上出现了偏差。
笔者并不是武断地认为:企业不需要战略规划。
但所有的战略规划都不是静态的,固化的;而是伴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在不断调整中的。
韦克的观点是,对付不确定性的办法,是在瞬变时刻赋予事物以合理性,就像上述实验中的苍蝇一样。
这意味着,面对趋于复杂的世界,如果你想使之成理,就必须拥有随机性的智慧而不是教条式的智慧,随机的智慧在于能够在危机中发现机会,在问题中找到商机。
布拉多印第安人在每一次狩猎时,都会有巫师施法,来祈求上天,用炙烤鹿骨来抉择狩猎的时间和地点。
狩猎是布拉多印第安人千百次进行的一项活动,他们得以积累丰富的有关猎物、追踪、天气和地形的经验。
通常情况下,他们会依靠狩猎队伍中经验丰富的猎手的知识和智力进行判断;然而在外界环境的变数加大或遭遇其他特殊情况时,布拉多印第安人便会把经验搁置一旁,转而求助于非逻辑性的"魔法"。
从现代的理性人的观念来看,这样做简直荒唐可笑,但布拉多印第安人的
魔法却带来了一些超出经验的新事物,使狩猎最终得以成功。
魔法为其固定的狩猎模式引入了一个随机的变数,狩猎的战术因此不会墨守成规,避免了由于一味遵从经验而可能造成的无效追逐,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因以往的成功经验而导致的失败"。
智者如蜜蜂往往正是因经验而陷入死地。
当企业生存的环境可能突然从正常状态变得不可预期、不可想象、不可理解,企业中的"蜜蜂"们随时会撞上无法理喻的"玻璃之墙"。
领导者的工作就是赋予这种变化以合理性,并找出带领企业走出危机的办法。
组织的本意是稳定自身的直接环境,从混乱中理出秩序;但在一个经常变化的世界里,混乱的行动也比有序的停滞好得多。
尽管现代人给企业赋予了各种新的使命和内涵;但千万别忽略了企业最基本的价值就是“赢利”。
在合法的范畴内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是制定企业经营策略的根本意旨。
利润的企业的血液,是企业得以维系和发展之源泉。
本书《赢者为王》正是揭示出中国工业品企业在动态的市场竞争中如何调整其战略规划和产业结构,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
本书试图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和固化的经典理论;从工业品企业的供应链整合,盈利模式的转换,成本控制以及竞争优势保持等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来阐述企业在动态的竞争环境中提升其赢利能力的主要途径,希望能帮助工业品企业找到一条广阔的“钱”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