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放花灯的故事是什么
2019中秋节花灯的来历 中秋节花灯的传说故事

2019中秋节花灯的来历中秋节花灯的传说故事我的中秋短信,收到的人春风得意,阅读的人工作顺利,存储的人爱情甜蜜,转发的人大吉大利,删除的人依然好运气,祝你中秋节快乐!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中秋节花灯的来历,欢迎借鉴参考。
中秋节花灯的来历中国花灯是多种技法、多种工艺、多种装饰技巧、多种材料制作的综合艺术,花灯种类繁多,有龙灯、宫灯、纱灯、花蓝灯、龙凤灯、棱角灯、树地灯、礼花灯、蘑菇灯等,形状有圆形、正方形、圆柱形、多角形等。
龙灯,亦称“龙舞”,是中国民间灯饰和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中国的很多地方。
龙灯前有龙首,身体中间节数不等,但一般为单数,每节下面有一根棍子以便撑举。
每节内燃蜡烛的就称为“龙灯”,不燃蜡烛的称为“布龙”。
舞时,由一人持彩珠戏龙,龙头随珠转动,其他许多人各举一节相随,上下掀动,左右翻舞,并以锣鼓相配合,甚为壮观。
宫灯,是中国驰名世界的特种手工花灯艺品。
宫灯因多为皇宫和官府制作和使用,故有此名。
现存最早的宫灯是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朝宫灯。
宫灯的制作十分复杂,主要用雕木、雕竹、镂铜作骨架,然后镶上纱绢、玻璃或牛角片,上面彩绘山水、花鸟、鱼虫、人物等各种吉祥喜庆的题材。
上品宫灯还嵌有翠玉或白玉。
宫灯的造型十分丰富,有四方、六方、八角、圆珠、花篮、方胜、双鱼、葫芦、盘长、艾叶、眼镜、套环等许多品种,尤以六方宫灯为代表。
1915年,北京宫灯首次被送到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展出,荣获金奖,受到国际好评。
其后,宫灯逐渐向实用方向发展,出现各种吊灯、壁灯、台灯和戳灯等。
中国的宫灯制作以北京最为着名。
走马灯是花灯艺术中一类独特的观赏灯种,其声誉传遍海内外,以广东走马灯为最佳。
走马灯通常是在灯中置一转轮,在其上贴好用彩纸剪成的各式人物、花鸟等形象,轮下点燃蜡烛,热空气上升,引起空气对流,使轮子转动,纸像也就随之转动,画面连续不断,动感很强,引人入胜。
纱灯是用麻纱或葛麻织物作灯面制作而成,多为圆形或椭圆形。
中秋花灯传递幸福与吉祥的象征之选

中秋花灯传递幸福与吉祥的象征之选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人们在这一天会赏月、吃月饼,还有一项重要的活动就是点亮花灯。
花灯作为中秋节的一种特殊装饰物,具有传递幸福与吉祥的象征意义。
本文将从花灯起源、花灯的种类以及花灯象征的幸福与吉祥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花灯起源花灯作为一种中国传统手工艺品的代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据史书记载,在公元前汉代的时候,人们就开始在中秋节点亮花灯,追溯至少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起初,花灯是为了祭祀神灵、祈求丰收和驱赶鬼魅而制作的。
随着时代的演变,花灯的用途也发生了变化。
如今的花灯不仅仅是一种装饰品,更是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
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中秋节都少不了花灯的身影。
二、花灯的种类花灯种类繁多,各具特色,这也体现了中国各个地区文化的多样性。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花灯种类:1. 提灯:提灯是最常见也是最基本的花灯种类,通常由纸或者丝绸做成。
提灯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和图案,如灯笼、动物、花鸟等,给人们的视觉感受带来了丰富多样的选择。
2. 灯笼:灯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之一,也是中秋节的代表性花灯。
灯笼一般由红纸或者彩纸制作,上面绘有写意或者吉祥图案,比如“团圆”、“喜庆”等。
在中秋夜晚,点亮的灯笼会照亮整个村庄或者城市,为节日增添了温馨的氛围。
3. 彩灯:彩灯是花灯中最绚丽多彩的一种。
它们通常由彩色水晶纸制作而成,形状各异,灯光闪烁。
彩灯一般会摆放在广场或者公园中,吸引着游客和当地居民的目光,营造出繁华和喜庆的氛围。
三、花灯象征的幸福与吉祥花灯不仅仅是一种装饰品,更是寓意幸福与吉祥的象征。
人们通过花灯传递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希望能吸引幸福与吉祥的到来。
首先,花灯象征团圆与和谐。
中秋节是一个家庭团聚的日子,人们点亮花灯,期望能够与亲人、朋友一同庆祝节日。
花灯的亮光象征着对团圆的向往和祈愿,也寓意着家庭的和睦与幸福。
其次,花灯象征幸福与平安。
花灯的照亮让人们在黑暗中看到希望与温暖,使人们心生喜悦。
中秋节玩花灯的由来

中秋节玩花灯的由来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庆祝。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会举办各种庆祝活动,其中包括打扮花灯。
花灯不仅仅是一种节庆装饰,它们背后也有着深刻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据史书记载,玩花灯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而中秋节玩花灯的由来,与中国古代的传说故事息息相关。
下面将分别介绍三个与中秋节玩花灯相关的故事。
故事一:嫦娥奔月相传古代有十个太阳,炎热难当。
后羿是个勇敢的射手,他射下了九个太阳,为人们带来了凉爽和安宁。
人们都很感激他,但后羿的妻子嫦娥却因此变得寂寞无聊。
一天,后羿得到了长生不老药,但他并不愿离开人间,于是将这颗药交给了嫦娥保管。
然而,一个嫉妒后羿的人偷偷地前来寻找长生不老药。
为了不让它落入他人手中,嫦娥决定吞下这颗药。
她吞下长生不老药后,立即飘了起来,最终飞到了月亮上。
为了怀念妻子,后羿在每年的中秋夜,向月亮上的嫦娥献上祭品,并放上点亮的灯笼,希望能够与她相聚。
故事二:文丑相传唐朝时有两位著名的兄弟文丑,他们非常相爱并常常一起旅行。
一年中秋节的晚上,他们决定出去玩耍。
他们在山上走着走着,突然迷路了,天黑了他们不能找到回家的路。
这时,文丑的哥哥不幸摔到了一个山洞里,不幸丧生。
文丑哭泣着带着灯笼寻找他的哥哥,但他一直找不到。
他放下灯笼,在山上用纸和树枝做了一个形似他哥哥的纸偶,并放在灯笼中,希望找到他的哥哥。
从那以后,人们就用各种形状的灯笼来纪念文丑的哥哥。
故事三:孔明灯在古代中国,有一个蜀国的军事家名叫诸葛亮,被称为孔明先生。
他是蜀国刘备的谋士,他非常聪明和智慧。
有一年的中秋节,蜀国正面临困难和危险,敌人的军队正在进攻他们的城池。
诸葛亮费尽心思,决定发明一种可以在空中飞行的信号装置。
他设计了一种特殊的灯笼,并称之为孔明灯。
孔明灯由薄纸和竹子制成,既轻便又耐用。
在每年的中秋节晚上,人们把孔明灯点燃并放飞到空中,希望它能够传达诸葛亮的智慧和军队的需要。
中秋节玩花灯的习俗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一直延续至今。
中秋节活动之赏花灯

中秋节活动之赏花灯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人们常常在这一天赏月、吃月饼、赏花灯。
赏花灯活动是中秋节的一项重要传统,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中秋节活动之赏花灯。
赏花灯活动起源于古代民间的习俗,最早出现在唐朝。
当时,人们在中秋节夜晚点亮各种灯笼,将其挂在家门口或者公共场所,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景观。
随着时间的推移,赏花灯逐渐成为中秋节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中秋赏花灯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也是人们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
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能从中体会到无穷的乐趣和激动。
赏花灯活动通常在夜晚进行,人们会提前准备好各种各样的灯笼,包括纸灯笼、彩灯、天灯等,装饰成各种形状,如动物、人物、花卉等。
在赏花灯的过程中,人们会欣赏到不同种类的灯饰。
有的灯笼造型精巧,线条柔美,如蝴蝶、花朵等;有的灯笼色彩斑斓,五光十色,如彩虹、龙等。
无论是何种形状和款式,花灯都以其独特的设计和精美的制作工艺吸引着人们的眼球。
赏花灯活动不仅仅是简单的观赏,它融入了许多有趣的游戏和互动。
人们可以一边走赏花灯展,一边猜灯谜,比拼智力;还可以参加灯笼展评选,展示自己的创意和制作能力。
在这种氛围中,人们往往会收获到快乐和欢乐的回忆。
此外,赏花灯活动还渗透了中国的民俗文化。
在一些地方,人们还会表演一些传统舞蹈和表演,如舞龙、舞狮等,以增添节日气氛。
同时,还有一些特色的节目、餐饮等供人们品味。
总的来说,中秋节活动之赏花灯既是一种传统习俗,也是一种文化传承。
通过欣赏各种灯笼和参与互动游戏,人们能够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增进家人和朋友间的感情。
赏花灯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也为青少年传递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在未来的中秋节,无论是身处家乡还是他乡,我们都应该参与到赏花灯活动中去。
让我们一起欣赏美丽的灯笼,感受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
祝大家中秋节快乐!。
中秋节的美丽传说

中秋节的美丽传说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全家团圆、共享团聚之喜的时刻。
在中秋节这一天,人们不仅会品尝美味的月饼,还会聚在一起观赏明亮的满月。
而在中秋节的背后,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和故事,给这个节日增添了独特的氛围和深远的内涵。
一、嫦娥奔月嫦娥奔月是中秋节最著名的传说之一。
相传上古时代,有十日并存,人类生活在极度的寒冷和刺骨的炙热中,生存十分艰难。
于是,大禹治水时决定将其中九日割掉,只留清爽宜人的一日。
然而,这九日化作毒火,向人们袭来。
为了拯救人类,嫦娥以仙女之身赐给大禹了一块可抵御毒火的药玉。
但是,因为善良的嫦娥不愿意看到人间百姓受苦,她偷偷将药玉吞入腹中。
嫦娥希望能够借助药玉的力量,消除人间的灾害。
然而,药玉的力量过于强大,嫦娥不仅得到了长生不老的能力,还升入了天宫。
为了安抚嫦娥的内心情感,玉帝将她派到了月宫。
从此,嫦娥每年的中秋之夜,都会在月宫度过,并以她的美丽祝福人间。
二、吴刚打桂中秋节还有一个著名的传说,那就是吴刚打桂。
相传,吴刚是个勤奋质朴的农夫,一年四季都在田间劳作。
然而,他的手笨拙无比,总是干不好活。
而在他家的后院里,有一棵美丽的桂树。
一次,吴刚正在田间劳作时,月宫的仙女来到凡间。
为了帮助吴刚,仙女将她的绣球送给了吴刚。
据说,只要吴刚将绣球握在手中,就能灵敏的控制自己的手。
随着仙女的帮助,吴刚变得灵巧起来,终于能够顺利地完成农活。
然而,吴刚并没有把这个绣球还给仙女,而是将其藏在了他的后院。
玉帝得知了这个事情后,非常生气,于是将吴刚变成了月宫的桂树。
从此以后,吴刚化为一棵树,并且每年中秋之夜,人们都能看到一轮明亮的月亮,正是吴刚变成的桂树。
三、嫦娥的荷花灯在中秋节的晚上,人们会点亮灯笼,并挂在屋外,增添节日的欢乐氛围。
而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嫦娥的荷花灯。
相传,在嫦娥奔月的时候,她在古人追求永恒美丽的愿望下变成了一个美丽的荷花,并点亮了古人心中的一盏灯。
因此,荷花灯也被人们誉为“嫦娥灯”。
中秋节玩花灯的来历

中秋节玩花灯的来历一、中秋节玩花灯的来历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中秋节是一个特殊而重要的节日。
中秋节通常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庆祝,而其中最受欢迎的活动之一就是玩花灯。
那么,中秋节玩花灯的来历是什么呢?下面将为您介绍。
二、古老的传统玩花灯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古老传统。
据史书记载,早在东汉时期,人们就开始在中秋节这一天点燃灯笼,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庆祝方式。
不仅如此,玩花灯还有一个特殊的目的,那就是表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丰收祈福的意义。
三、祭月思亲在古代中国,由于交通不便的原因,许多人常常会因为工作或其他原因而不能与家人团聚。
中秋节是一个特别的时刻,人们将月亮视为桥梁,与远离家乡的亲人心灵相连。
与此同时,人们通过玩花灯来向月亮祈福,表达思念和祝福的情感。
四、追求美好的寓意玩花灯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追求美好的寓意。
传统中国花灯通常以各种各样的形状和颜色呈现,代表着吉祥、幸福、健康和平安。
例如,花灯上的龙象征着权力和威严,鸟灯则象征着自由和希望。
人们相信,通过玩花灯可以带来好运和各种吉祥的象征。
五、展示创造力除了表达思念和寓意,玩花灯还给人们一个展示创造力的机会。
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创意制作独特的花灯,通过形状、灯饰和材料的选择来展示个人的才华和艺术品味。
这也成为了中秋节玩花灯活动的一大亮点,吸引了许多人的参与。
六、文化传承玩花灯作为中秋节的传统活动,在中国的各个地区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风格。
每年的中秋节,各地都会举办各式各样的花灯展览,吸引游客和当地居民前来观赏。
这对于文化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让年轻一代能够了解和参与其中,继承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七、结语中秋节玩花灯活动的来历可以追溯到古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
玩花灯既有表达感情和希望的意义,也是展示创造力和艺术才华的机会。
通过这个活动,人们不仅能够庆祝中秋佳节,还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魅力。
让我们在中秋节这一天,与亲朋好友一起玩花灯,共度一个温馨而难忘的时刻。
中秋节习俗之赏月与赏花灯

中秋节习俗之赏月与赏花灯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它寓意着团圆和祥和。
而在这个节日里,赏月与赏花灯成为了人们最为热衷的习俗之一。
赏月象征着思乡之情和团聚的渴望,而赏花灯则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幸福的追求。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中秋节习俗中的赏月和赏花灯的由来、意义以及演变。
一、赏月赏月作为中秋节的主要习俗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
据史书记载,赏月起源于古代的祭月仪式,最早出现在周朝。
那时人们将月亮视为明亮的神灵,认为月亮能给人们带来好运和光明。
为了表示对月亮的敬仰,人们在中秋这一天会围绕月亮祭祀,同时也欣赏它的美丽。
随着时代的变迁,赏月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民俗活动。
中秋节时,人们会在庭院或公园内摆放月亮型的灯笼,并点亮烛光,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
而观赏这些灯笼,便成为了赏月活动的一部分。
此外,人们还会将中秋节当作欣赏月亮的好时机,拿着月饼和茶水,在户外的露台或院子里静静地欣赏明亮的月光。
赏月的意义在于寄托了人们对亲人思念以及家庭团聚的情感。
在古代,由于交通不便,很多人无法回家与亲人团聚,而赏月便成为了他们表达思念之情的方式。
而如今,赏月则成为了人们亲朋好友聚会的时机,让大家在美好的夜晚共同欣赏月光,加深情谊。
二、赏花灯赏花灯也是中秋节的一项传统习俗。
据史书记载,最早的赏花灯可追溯到东汉时期。
那时,人们会在中秋节的晚上点燃花灯,串成一片灯海,形成壮观的景观。
这些花灯多为纸糊制成,上面描绘了各种吉祥的图案,如仙鹤、龙凤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花灯的制作工艺逐渐精湛,形态也更加多样。
现在的花灯不仅有传统的图案,还出现了各种新奇的形状,如动物、人物、建筑等等。
人们在中秋节时会组织花灯展览和比赛,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
赏花灯的意义在于它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幸福的追求。
花灯以其绚丽多彩的外观,给人们带来了视觉的享受和心灵的愉悦,成为人们美好生活的一种象征。
而在中秋节晚上,赏花灯的灯光照亮了黑暗的夜晚,给人们带来温暖和希望。
中秋节的故事与风俗

中秋节的故事与风俗中秋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有着丰富的传说故事和各地的独特习俗。
以下是一些关于中秋节的故事和风俗:1. 后羿射日:传说古代天空曾有十个太阳,它们轮流出现,给大地带来光明和温暖。
但有一天,这十个太阳突然同时出现在天空中,大地遭受了严重的旱灾和热浪。
天帝得知此事,命令善于射箭的后羿下凡协助人类。
后羿带着天帝赐予的红色弓和白色箭,以及他的美丽妻子嫦娥来到人间。
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留下一个太阳供人们生活所需。
从此,人们把射日的故事传颂千古。
2. 嫦娥奔月:后羿的妻子嫦娥,因误食了西王母赐予的不死之药,飞升月宫。
这个故事寓意着人们对团圆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每逢中秋节,人们会观赏明月、吃月饼、赏花灯,以此怀念嫦娥和她的奔月传说。
3. 祭月:古代帝王为了祭奠月亮,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亲自到京城外的坛庙祭祀月亮。
这种祭祀活动逐渐演变成了民间习俗,并在民间广泛流传。
现在,许多地方仍有祭月仪式,人们通过祭月、赏月、拜月等方式,表达对月亮的敬畏和感激之情。
4. 赏月:中秋节是观赏月亮的最佳时机,人们在这一天会聚集在一起,欣赏明亮的月亮,寓意家庭团圆和幸福。
5. 吃月饼:月饼是中秋节的代表性食品,寓意着团圆和美好。
民间有“八月十五月儿圆,吃了月饼过好年”的谚语。
6. 赏花灯:中秋节期间,各地会举行盛大的花灯游行。
人们制作各种造型独特、色彩艳丽的花灯,寓意着生活的繁荣和光明。
7. 舞龙舞狮:在一些地区,中秋节期间还会举行舞龙舞狮的表演,以求来年好运和五谷丰登。
8. 挂灯笼:中秋节前后,各地会挂起象征团圆和喜庆的大红灯笼,烘托节日气氛。
总的来说,中秋节是一个寓意美好、团圆的节日,各地的风俗习惯虽然有所不同,但都围绕着月亮、团圆和幸福展开。
在这一天,人们会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家庭、朋友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共同庆祝这个美好的节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秋节放花灯的故事是什么
中秋节和春节、元宵节一起被认为是我国三大灯节。
你知道中秋节放花灯的故事吗?一起看看吧!
中秋节放花灯的故事专家介绍,我国民间自古以来就有中秋举办花灯会的习俗。
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中,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
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都形成了树中秋、放天灯等习俗。
花灯不仅种类繁多,而且还常常配有剪纸、书画、诗词等装饰,是我国民间传统手工工艺的一种展示。
在广州、香港等地,“树中秋”活动就是将彩灯高竖起来之意,璀璨的彩灯不仅使节日的气氛更加浓厚,还成为城市独特的风景线。
在广西南宁一带,除了以纸竹扎各式花灯让儿童玩耍外,还有很朴素的袖子灯、南瓜灯、桔子灯。
而所谓“放天灯”,即孔明灯,用纸扎成的灯,灯下点燃蜡烛,热气上腾便可使灯飞到空中,引人欢笑追逐。
灯象征着希望。
中国传统节日中赏灯非常流行,正表明中华民族对生活的乐观、对未来的期盼。
当然,中秋节的习俗有很多,除了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还有很多,如:祭月、观潮、玩兔儿爷、走月、偷葱偷菜、吃鸭、螺和芋头、饮桂花酒等等,虽然形式完全各异,但是都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的祝愿。
中秋各地玩花灯习俗在广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进行树中秋活
动,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
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高技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再添一景。
孩子们多互相比赛,看谁竖得高,竖得多,灯彩最精巧。
另外还有放天灯的,即孔明灯,用纸扎成大形的灯,灯下燃烛,热气上腾,使灯飞扬在空中,引人欢笑追逐。
另外还有儿童手提的各式花灯在月下游嬉玩赏。
在广西南宁一带,除了以纸竹扎各式花灯让儿童玩耍外,还有很朴素的柚子灯、南瓜灯、桔子灯。
所谓柚子灯,是将柚子掏空,刻出简单图案,穿上绳子,内点蜡烛即成,光芒淡雅。
南瓜灯、桔子灯也是将瓤掏去而成。
虽然朴素,但制作简易,很受欢迎,有些孩子还把柚子灯漂入池河水中作游戏。
广西有简单的户秋灯,是以六个竹篾圆圈扎成灯,外糊白纱纸,内插蜡烛即成。
挂于祭月桌旁祭月用,也可给孩子们玩。
如今广西广东的不少地区,在中秋夜布置灯会,扎制用电灯照亮的大型现代灯彩,还有用塑料制成的各式新型花灯供儿童玩,但却少了一份旧时灯彩的纯朴之美。
另外南方还广泛流传着烧瓦子灯(或称烧花塔、烧瓦塔、烧番塔)的游戏,在江西、广东、广西等地都有流传。
如《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五记: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于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圆塔形,有多孔。
黄昏时于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烧之。
俟瓦片烧红,再泼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时四野火红,照耀如昼。
直至夜深,无人观看,始行泼息,是名烧瓦子灯”。
广东潮州的烧瓦塔,也是以砖瓦砌成空心塔,
填入树枝烧起火来。
同时还燃烟堆,就是将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结束后烧燃。
而在广西边疆一带的烧番塔,亦类似这种活动,但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清代抗法名将刘永福将逃入塔中的番鬼(法国侵略者)烧死的英勇战斗,颇有爱国的思想。
福建晋江亦有“烧塔仔”的活动。
中秋节禁忌1、如果近段时间身体很弱的朋友,那么,万年历小编建议你不宜在野外赏月、拜月。
2、你最近流过产、或者生育过宝宝,那么,也不宜赏月,即使在家中的阳台也不看月亮为宜。
3、最近刚刚搬家,而搬家后没有“闹房”,或者自己觉得搬家后身体、运势等不好者,谨慎赏月。
4、不论什么原因,刚刚男女分手者,男性朋友不得赏月,更不能在圆月的野外行动。
5、不论男女,都要谨慎当着圆月做男女那点事情、尤其是在室外、野外,更要谨慎再谨慎。
6、最近失意者,比如官场不顺、生意亏本、倒霉事情接踵而来者,请务必不要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