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电容式传感器测量位移实验

合集下载

位移传感器实验报告

位移传感器实验报告

位移传感器实验报告位移传感器实验报告引言:位移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测量物体位移的装置。

它在工业自动化、机器人技术、医疗设备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位移传感器的实验研究,探索其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了解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为后续的工程设计和应用提供参考。

二、实验装置和方法实验所用的位移传感器是一种电容式位移传感器,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测量电容的变化来实现对位移的测量。

实验装置包括位移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数据采集系统等。

在实验过程中,首先将位移传感器固定在待测物体上,然后通过调整传感器的位置和角度,使其与被测物体保持良好的接触。

接下来,将信号调理电路与传感器连接,并将其输出与数据采集系统相连。

最后,通过改变被测物体的位移,观察位移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变化,并记录相应的数据。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通过改变被测物体的位移,观察位移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变化,并记录了相应的数据。

实验结果显示,位移传感器的输出信号随着被测物体位移的增加而线性增加,且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

进一步分析发现,位移传感器的灵敏度与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有关。

电容式位移传感器通过测量电容的变化来实现对位移的测量,其灵敏度受到电容变化量的影响。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位移传感器,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位移传感器还具有一定的温度特性。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位移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

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位移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对位移传感器进行温度补偿,以提高测量的精度和稳定性。

四、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位移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测量物体位移的重要装置,在工业自动化、机器人技术、医疗设备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位移传感器,并进行相应的温度补偿,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报告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报告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报告前言:位移传感器又称为线性传感器,是一种属于金属感应的线性器件,传感器的作用是把各种被测物理量转换为电量。

在生产过程中,位移的测量一般分为测量实物尺寸和机械位移两种。

按被测变量变换的形式不同,位移传感器可分为模拟式和数字式两种。

模拟式又可分为物性型和结构型两种。

常用位移传感器以模拟式结构型居多,包括电位器式位移传感器、电感式位移传感器、自整角机、电容式位移传感器、电涡流式位移传感器、霍尔式位移传感器等。

数字式位移传感器的一个重要优点是便于将信号直接送入计算机系统。

这种传感器发展迅速,应用日益广泛。

一、电容式传感器1、传感器照片(luoshida-m30)2、应用场景管件材质:ABS塑料安装方式:齐平/非齐平检测距离:2-20mm/2-30mm可调节工作电压:10-40VDC输出方式:NPN/PNP NO/NC/NO+NC连接方式:2M PVC线缆3、测量原理这种开关的测量通常是构成电容器的一个极板,而另一个极板是开关的外壳。

这个外壳在测量过程中通常是接地或与设备的机壳相连接。

当有物体移向接近开关时,不论它是否为导体,由於它的接近,总要使电容的介电常数发生变化,从而使电容量发生变化,使得和测量头相连的电路状态也随之发生变化,由此便可控制开关的接通或断开。

这种接近开关检测的物件,不限於导体,可以绝缘的液体或粉状物等。

4、比较优点:温度稳定性好,结构简单,适应性强,动态响应好,可以实现非接触测量,具有平均效应:缺点:输出阻抗高,负载能力差,寄生电容影响大,输出特性非线性二、霍尔式位移传感器1、传感器照片(MIRAN-WOA-C-R角度位移)2、应用场景供电电压24V DC,输出信号有4-20MA、0-5V、0-10V等3、测量原理如果马达角度传感器构造运转,而齿轮不转,说明你的机器已经被障碍物给挡住了。

此技术使用起来非常简单,而且非常有效;唯一要求就是运动的轮子不能在地板上打滑(或者说打滑次数太多),否则你将无法检测到障碍物。

电容式传感器测位移.

电容式传感器测位移.
作为一个团队分工就显得尤为重要完成了初步的工作后来到了实验室准备调试但第一次调试的结果就不是很理想于是我们反复的分析和修改还对电路模块进行了修改经过一次次的尝试之后我们把问题慢慢的解决了然后我们就针对这部分模块进行了深入思索和修改才能完成这次的课程设计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电容式传感器测位移
C=Ɛ /d = /d
式中,
C :电容(微微法);
Ɛ:极板间介质的介电常数,空气的Ɛ= 1;
:两个极板相互覆盖的面积(cm²);
d :两个极板间的距离(cm²);
:相对介电常数;
:真空介电常数; = 0.088542*10 F/cm。
由式可见,在3个参数中,只要改变其中一个参数,即可使电容C发生变化。如果保持其中两个参数不变,就可把另一个参数的单一变化转换成电容量的变化,即可以把3个参数中的任意一个的变化转换成电容C的变化。这就是电容式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本实验采用传感器为两组静态级片和一组动级片组成两个平板式变面积差动结构(两个平板是变面积电容变化量只△C=△C1-△C2)的电容位移传感器(具体平板式变面积电容式传感器原理参阅教课书),差动时一般优于单组(单边)式的传感器。它的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稳定性高。
电容量和两个极板的间隙、表面积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2、将模板上的Rw调节到中间位置(逆时针转到底再顺时传3圈)。
3、将主机箱上的电压表量程开关打到2v档,合上主机箱电源开关,旋转测微头改变电容传感器的动极板位置使电压表显示0v,再转动测微头(同一个方向)5圈,记录此时的测微头读数和电压表显示值为实验起点值。以后,反方向每转动测微头1圈即△X=0.5mm位移读取电压表读数(这样转10圈读取相应的电压表读数),将数据填入表1并作出X—V实验曲线(这样单行程位移方向做实验可以消除测微头的回差)。

电容式传感器测位移实验

电容式传感器测位移实验
电容式传感器的位移 特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理解差动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差动电容 式传感器电路的组成并会计算其精度,了解电容传感器 在位移测量中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
利用电容式传感器测位移
三、实验仪器
• 传感器检测技术综合实验台、电容传感器实验模块、 电容传感器、振动源实验模块、示波器、导线。
六、实验报告要求 • 1. 实验数据真实,准确,填入表格 • 2. 对数据进行处理,进行误差分析,求出 线性度,灵敏度,做出输入-输出特性曲线
七、注意事项
• 1.不要带电操作,请仔细检查电路及仪器连 接后打开电源;
• 2.传感器内外筒上导线较细,请大家轻拿轻 放,并注意在改变位移时小幅度增加,避 免拉断导线; • 3.实验完成后注意整理好仪器再离开。
四、实验原理
S 0 r S C d d
• 差动圆筒式 两个外筒不动 等电势 内筒可动

差动电容式传感器结构图
二极管环形充放电电路
cx1
a
c
cx2
五、实验步骤
1.连接电路
2. 螺旋测微仪安装示意图
2.调节脉冲调制单元的电位器W1,使其输出 方波 3. RW1调节到中间位置,旋动测微头推进电 容传感器移动至极板中间位置,使电压数显 表显示为最小值 4.旋动测微头,每间隔0.5mm记下位移X与输 出电压值,填入表

传感器实验大全(附思考题答案+实验过程+结果)

传感器实验大全(附思考题答案+实验过程+结果)

传感实验总结传感器技术与应用这门课虽只历时八周,但这却是第一次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同步的专业课。

实验室去了两次,也做了很久,然自己想法甚多,多么渴望能多做些实验让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活起来。

这次试验主要做了四个实验:差动变压器的位移特性、电容式传感器的位移特性、电涡流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光纤传感器的位移特性。

下面分别说明:一.差动变压器的性能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差动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及特性。

2. 基本原理:差动变压器由一只初级线圈和二只次线圈及一个铁芯组成,根据内外层排列不同,有二段和三段式,本实验是三段式结构。

当传感器随着被测体移动时,由于初级线圈(做为差动变压器激励用,相当于变压器原边)和次级线圈(由两个结构尺寸和参数相同的线圈反相串接而成,相当于变压器副边)之间的互感发生变化促使次级线圈感应电势产生变化,一只次级感应电势增加,另一只感应电势则减少,将两只次级反向串接(同名端连接),就引出差动输出。

其输出电势反映出被测体的移动量。

3. 需用器件与单元:差动变压器实验模板、测微头、双踪示波器、差动变压器、音频信号源、直流电源(音频振荡器)、电压表。

4.实验步骤:1)根据图1-1,将差动变压器装在差动变压器实验模板上。

图1-1 差动变压器电容传感器安装示意图2)在模块上按图1-2接线,音频振荡器信号必须从主控箱中的Lv端子输出,调节音频振荡器的频率,输出频率为4-5KHz(可用主控箱的频率表输入Fin来监测)。

调节输出幅度为峰-峰值Vp-p=2V(可用示波器监测:X轴为0.2ms/div)。

图中1、2、3、4、5、6为连接线插座的编号。

接线时,航空插头上的号码与之对应。

当然不看插孔号码,也可以判别初次级线圈及次级同名端。

判别初次线图及次级线圈同中端方法如下:设任一线圈为初级线圈,并设另外两个线圈的任一端为同名端,按图1—2接线。

当铁芯左、右移动时,观察示波器中显示的初级线圈波形,次级线圈波形,当次级波形输出幅度值变化很大,基本上能过零点,而且相应与初级线圈波形(Lv音频信号Vp-p=2v波形)比较能同相或反相变化,说明已连接的初、次级线圈及同名端是正确的,否则继续改变连接再判别直到正确为止。

电容式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报告资料

电容式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报告资料

电容式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报告资料一、实验内容:1、使用电容式传感器进行位移测量;2、采用锁相放大器,对位移测量进行信号检测,输出交流(AC)信号幅度和相位;3、掌握电容式传感器的阻抗和信号特性。

二、实验原理:1、电容式传感器:是将测量物体与一个接地电极分离,形成一个独立的电容二极管。

当测量物体发生位移时,该二极管电容Cc变化,即Cc=f(d),d是测量位移。

在保持传感器静态工作点C0不变的情况下,当Cc发生变化时,不受测物位移的干扰。

因此,电容式传感器可以实现高精度、无接触、无磨损位移测量。

2、锁相放大器:是一种适用于相位、频率、振幅等参数检测的精密电子测量仪器。

它可以对微弱的交流信号检测并输出信号幅度和相位。

三、实验器材:2、锁相放大器;3、信号调理器;4、多路开关;5、示波器。

四、实验过程:1、在传感器静态工作点时,接触传感器,调整微调电容,使电压稳定在一个固定值;2、调整开关,将传感器所测量的位移信号输入信号调理器内,进行信号调理,可以得到一个幅度为1V、频率为10kHz左右、带有微弱噪声的交流信号;3、将调理后的信号连接至锁相放大器的输入端,将锁相放大器的参考输入端连接至信号调理器输出端,调节锁相放大器的参考信号相位,使锁相放大器输出的交流信号幅度和参考信号相位一致;4、通过示波器连接至锁相放大器输出端,调节示波器测量参数,可以得到锁相放大器输出信号的AC幅度和相位值;5、通过多路开关改变传感器输入的位移值,重复以上步骤,得到传感器的位移特性曲线。

五、实验结果:在不同的测量点进行测量,在锁相放大器中得到具有不同幅度和相位的AC信号,通过信号处理以及调制,最终得到有关电容式传感器位移特性曲线,从中发现电容性传感器在不同测量点上具有不同的灵敏度,以及对于位移值的反应截然不同,这也是电容式传感器的特点,需要在实际应用中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设计。

六、实验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电容式传感器的测量值和测量量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仅仅是对于位移变化而产生的电容变化,同时也受到感应现象、环境噪声的影响。

电容式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

电容式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

电容式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电容式位移传感器实验是一种重要的引导应用考核技术,它要求用户在复杂的实验环境中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使用电容式位移传感器来测量和检验其变化。

电容式位移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好、良好的鲁棒性等优点,在工业控制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实验 content一、研究内容1、电容式位移传感器介绍:介绍电容式位移传感器的原理工作原理、接线结构以及精度要求等。

2、等效电路仿真:使用电路仿真软件,仿真输入电压的变化对电容式位移传感器的影响。

3、实验素材:利用工业电容式位移传感器,测量传感器的位移特性,探查其非线性特性以及如何改善精度。

4、仪器设备:利用函数发生器、数字万用表、模拟量信号示波器等常用仪器设备,分别检测典型电容器位移传感器的精度。

5、结论性评价:评价:分析电容式位移传感器的特性,对它的优缺点进行总结,指出如何提高其精度,进一步建立相关的计算模型。

二、实验原理1、电容式位移传感器由两个电容构成,其原理是由于特定环境改变时,电容之间的介质改变,会在电容上形成电容电势差而发生变化,从而使电容式位移传感器的内部电路受到影响,最终通过电容变化改变其输出电压。

2、实验中利用函数发生器产生跨越输入电压,观察输出电压的变化,研究电容式位移传感器的补偿特性和灵敏度。

3、设置正反向斜率的步进电压,控制正反向补偿电压间隔,观察其非线性特性,探究其实际特性。

4、模拟量信号示波器给出电容式位移传感器的不同输出电压,观察实际精度,辅助分析结果。

三、实验结果1、经过仿真计算,确定电容式位移传感器补偿特性曲线,补偿范围较大,灵敏度及时响应速度较快,补偿特性良好。

2、观察实验电路中电容式位移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发现其在正反向补偿斜率步进电压下,相应的响应有非线性变化,合理,可靠。

3、通过模拟量信号示波器的输出,可分析典型电容式位移传感器的精度,表明电容式位移传感器的精度较高,可以满足应用要求。

四、结论1、电容式位移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优、较好的精度等特点,在工业控制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电容式传感器测位移特性实验

电容式传感器测位移特性实验

电容式传感器测位移特性实验电容式传感器是一种常用的位移传感器,采用电容式将小的位移量变化,转变成模拟电压来发送,以实现检测和测量的目的,其具有快速响应、高精度和反应稳定的特点,被广泛应用到航空、航天、工业控制仪表等领域。

本实验将通过实验设备进行测量电容式传感器的位移特性,以更加深入的了解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特性。

实验装置是一台专业的电容测试仪,此外还配有一个线性位移模拟器、一个电容式传感器、一些实验电缆和接口线等辅助设备。

实验可分为三个步骤:绘制拟合曲线前的实验前准备工作、将电容式传感器的位移信号变为模拟电压的转换过程以及拟合测得的曲线。

1、实验前准备工作:首先,将位移模拟器接线连接到实验装置;随后,将电容式传感器接入实验装置,并将电容传感器安装在位移模拟器上;最后,调节电容测试仪偏置电路,矫正偏置电压,以设定有效位移信号范围。

2、将电容式传感器的位移信号变为模拟电压的转换过程:在实验中,将位移模拟器的调置电位从最小值(0mm)调至最大值(50mm),从而控制位移模拟器产生不同的位移量。

每次顺序调节时,实验装置将其位移量所产生的信号作为输入,经过转换后将电容式传感器的位移信号变成一定失真程度的模拟电压信号,从而可进行数据获取。

3、拟合测得的曲线:由于电容式传感器的反应特性的确定,在本实验中选择了一种标准的二次曲线进行拟合,以便更好地了解其工作原理。

在拟合曲线以及拟合曲线的过程中,采用的是软件的拟合算法,计算出最佳的参数并绘制拟合曲线。

实验结果表明,本次实验证明了电容式传感器位移特性测试实验使用电容式传感器和实验装置进行测量均具有可行性和准确性,为此类传感器的应用提供了足够的参考。

此外,本次实验也体现了软件算法拟合准确性以及实验数据在绘制曲线过程中的重要性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四电容式传感器测
量位移实验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电容式传感器测量位移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电容式传感器结构及原理。

(2)熟悉数据采集系统的结构与应用。

二、基本原理
(一)电容式传感器及其测量电路
1、电容式传感器
本实验采用的传感器为圆筒式变面积差动结构的电容式位移传感器,如图1所示:它是有二个圆筒和一个圆柱组成的。

设圆筒的半径为R;圆柱的半径为r;圆柱的长为x,则电容量为C=ε2?x/ln(R/r)。

图中C1、C2是差动连接,当图中的圆柱产生?X位移时,电容量的变化量为?C=C1-C2=ε2?2?X/
ln(R/r),式中ε2?、ln(R/r)为常数,说明?C与位移?X成正比,配上配套测量电路就能测量位移。

图1 实验电容式传感器结构示意图
2、测量电路
测量电路画在实验模板的面板上,其电路的核心部分是二极管充放电电路。

(二)数据采集系统
数据采集系统(数据采集卡)对实验数据(模拟量)进行采集并与计算机
(PC机)通讯,再用计算机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其原理框图如图2所示。

图2数据采集系统实验原理框图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
主机箱、电容传感器、电容传感器实验模板、测微头;数据采集通讯卡 (内置
式,已经装在主机箱内)、RS232连线、计算机。

附:测微头的组成与使用
测微头组成和读数如图3所示。

测微头读数图
图3测位头组成与读数
测微头组成:测微头由不可动部分安装套、轴套和可动部分测杆、微分筒、微调钮组成。

测微头读数与使用:测微头的安装套便于在支架座上固定安装,轴套上的主尺有两排刻度线,标有数字的是整毫米刻线(1mm/格),另一排是半毫米刻线(0.5mm/格);微分筒前部圆周表面上刻有50等分的刻线(0.01mm/格)。

用手旋转微分筒或微调钮时,测杆就沿轴线方向进退。

微分筒每转过1格,测杆沿轴方向移动微小位移0.01毫米,这也叫测微头的分度值。

测微头的读数方法是先读轴套主尺上露出的刻度数值,注意半毫米刻线;再读与主尺横线对准微分筒上的数值、可以估读1/10分度,如图3甲读数为3.678mm,不是3.178mm;遇到微分筒边缘前端与主尺上某条刻线重合时,应看微分筒的示值是否过零,如图3乙已过零则读2.514mm;如图3丙未过零,则不应读为2mm,读数应为1.980mm。

测微头使用:测微头在实验中是用来产生位移并指示出位移量的工具。

一般测微头在使用前,首先转动微分筒到10mm处(为了保留测杆轴向前、后位移的余量),再将测微头轴套上的主尺横线面向自己安装到专用支架座上,移动测微头的安装套(测微头整体移动)使测杆与被测体连接并使被测体处于合适位置(视具体实验而定)时再拧紧支架座上的紧固螺钉。

当转动测微头的微分筒时,被测体就会随测杆而位移。

四、实验步骤:
1、按图4将电容传感器装于电容传感器实验模板上并按图示意接线(实验
模板±15V电源端口接主机箱±15V电源;实验模板的输出VO1接主机箱电压表的Vin)。

图4 电容传感器测量位移实验安装、接线图
2、将实验模板上的Rw调节到中间位置(方法:逆时针转到底再顺时传3圈)。

3、将主机箱上的电压表量程(显示选择)开关打到2v档,合上主机箱电源开关,旋转测微头改变电容传感器的动极板位置使电压表显示0v,再沿同一方向(如测微头读数减小方向)转动测微头5圈,记录此时的测微头读数和电压表显示值,作为实验起点值。

之后,反方向转动测微头,每转动测微头1圈即△X=0.5mm位移读取电压表读数(这样转10圈读取相应的电压表读数),将数据填入表1并作出X—V实验曲线。

4、根据表1数据计算电容传感器的系统灵敏度S和非线性误差δ。

表1电容传感器位移与输出电压值
X(mm
)
V(mv
)
(1)准备10V电源:在主机箱上按图2接线。

将电压表的量程切换开关切到20V档,检查接线无误后合上主机箱电源开关,调节转速调节0~24V电源使电压表显示(调节好后保持转速调节旋钮位置不变)。

关闭电源。

(2)软件标定(以通道A为例):
分别按图6和图7示意接线,V和I选择按钮选择Vin。

检查接线无误后和上主机箱电源进行软件0V、10V标定(前提:电脑已安装好配套软件并已正常开机)。

按图6接线,合上主机箱电源后按电脑软件界面“0V”键三次;在转换成图4接线时不用关闭主机箱电源,而是带电接线后按电脑软件界面中“10V”键三次,然后再点击电脑软件界面中“保存标定”键。

图5 准备10V电源接线示意图
图6 软件0V标定接线示意图
图7 软件10V标定接线示意图
6、利用利用数据采集卡采集电容式传感器测量位移实验的实验数据。

记录和保存实验结果。

思考题:比较人工记录实验数据与计算机记录实验数据,如有差异,试分析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