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二节光反射导学案B4.doc

合集下载

《光的反射》导学案

《光的反射》导学案

《光的反射》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认识光的反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3、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学习重点:由光的反射定律作光路图学习难点:由实验探究得出光的反射定律二、课前预习【自主预习】1.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和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分居两侧;反射角入射角。

2.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三、课内探究:【学点一】光的反射现象1:人眼能够看到物体是因为( )A.物体一定是光源B.人眼发出的光反射到物体上C.物体反射或发出的光进入人眼D.物体和眼睛在一条直线上【学点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如右图所示,请根据图示回答:(1)反射光线是__________,入射光线是__________,法线是_________.(2)入射角是__________,反射角__________.(3)∠2与∠4的关系是__________,∠1与∠4的关系是__________例1、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第一步:改变的入射角度,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怎样改变.实验结论是: .第二步:把纸板的右半面FMN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是否还能看到 .实验结论是: .第三步:使入射光线从左侧射入,记下右侧反射光线的位置;再使入射光线从右侧记下的反射光线位置射入,观察左侧反射光线的位置.实验结论是: .跟踪练习:1、要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之间夹角是90°,入射角为() A.0° B.45° C.90° D.135°2、一束光线射在平面镜上,与镜面的夹角为30°,则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A.60°B.90°C.120° D .150°例2、完成下面的光路图,画出入射或反射光线,并标出入射或反射角。

【学点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1)、漫反射:表面凹凸不平的反射(平行光线射入反射光线朝________)(2)、镜面反射:光滑镜面的反射(平行光线射入,光线______射出)例3: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

光的反射导学案四

光的反射导学案四

光的反射导学案四
一。

学习目的:
(1)。

了解光的反射定律,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2) 经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体验和感悟我们是如何看见不发光的物体的。

(3在探求光反射时的规律进程中培育先生的迷信态度,鼓舞先生积极参与探求活动。

二、运用说明
用15分钟阅读课本73-75页并完成效果导学,A层全部完成,BC层完成探求局部,分层达标。

三、预习指点
1.重点难点剖析:本节的重难点是声响的发生和传达条件。

2.效果导学:依据启示性效果的引导,看法声响的发生和传达条件及声速。

四 .教学重点:了解光的反射定律。

解释一些复杂现象五。

教学难点:能用光的反射定律
六。

课内探求
引入:1、我们为什么能看到周围的物体?
2、我们为什么能看见太阳、电灯、火把?
3、我们为什么能看见月亮、镜子、黑板、人、树等许多自身并不发光的物体?
光反射时听从什么规律呢?
(一)[探求活动] 光的反射定律
1、实验装置的引见。

2、实验进程
(1)、观察反射现象。

定义:a.入射光线:
b.反射光线:
c.法线:
d.入射角:
e.反射角:。

光的反射导学案

光的反射导学案

光的反射导学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光的反射现象.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能应用反射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3.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并能用来解释一些简单现象.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实验,总结得出光的反射定律,培养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2.通过对光的反射定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通过光的反射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通过对光路图的应用,逐渐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情感目标通过生动有趣的光学现象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教学重点: 正确确定入射角、反射角;理解光的反射定律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索反射现象的规律教具:画有角度的可折叠的白色硬纸板、一面镜子、两个光源、一张白纸、大头针、铅笔、直尺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问题引入为什么我们既能看到发光的物体又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如在遮蔽门窗的教室内,打开电灯,我们不仅能看到发光的电灯,同时还能看到桌椅、墙壁、同学及周围一切本身不发光的物体,这是什么原因?从而引出“反射”的概念,还可举例我们看到月亮是因为它反射光,但它不是光源,有人说站在地球上看地球就像一个大月亮.引入反射后,可进一步引入“反射光”和“入射光”的概念,并提出问题:光线的反射遵从什么规律?引入新课教学.二、新课教学1.光的反射定律方法1:演示实验总结规律,按照书67页实验进行教学.演示前,将演示器材一一展示给学生.其中,硬纸板的可折叠性及硬纸板上的刻度一定要让学生看清楚.实验中,边演示,边介绍名词概念:入射点、法线、入射角、反射角.随后板书光路图,如图5-2-1,并标出入射角、反射角的度数.通过转动纸板F和改变入射角让学生回答下列问题: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是否一定在同一平面?反射光和入射光线是在法线的两侧还是在法线同侧?反射角的大小与入射角的大小有什么关系?教师引导总结得出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方法2: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使用)向学生介绍书67页的实验器材,并介绍基本概念:入射点、法线、入射角、反射角.提出问题:一束光射向镜面,反射光线的位置如何确定?(可提示学生从空间到平面的思路)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如何确定?反射角的大小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如何确定?学生猜想并设计实验(可超出书上所给的器材)实验探索并得出结论。

第2节 光的反射导学案

第2节 光的反射导学案

4、2光的反射导学案姓名:班级:学习目标1、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

2、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会根据光的反射定律正确作出光路。

3、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4、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课前复习1.在同一均匀介质中光沿传播。

2.我们通常用一条带有的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叫做。

3.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为。

问题探究一问题讨论:为什么我们既能看到发光的物体又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如在遮蔽门窗的教室内,打开电灯,我们不仅能看到发光的电灯,同时还能看到桌椅、墙壁、同学及周围一切本身不发光的物体,这是什么原因?1.光的反射:光射到介质的表面,的现象。

任何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

活动1:认识基本概念:入射光线、入射点、反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反射角如图,O是,AO是光线,OB是光线,ON是线。

入射角是和的夹角,在图中是,反射角是和的夹角,在图中是活动2: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猜想:(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在法线的什么位置?(选填两侧或同侧)(2)反射角、入射角在大小上有什么关系?。

(3)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探究步骤:(1)用激光笔沿硬板以600的入射角入射,找出反射光线,并读出反射角的大小。

(2)用激光笔沿硬板以450的入射角入射,找出反射光线,并读出反射角的大小。

(3)当入射角逐渐减小,观察反射角的变化。

(4)当入射角减小到0度时,找出反射光线,并说出反射角的大小。

(5)将硬板沿法线向后折,硬板上还能找到反射光线吗?这说明什么问题?总结:在光的反射现象中①、和在同一个;②、分居在的两侧;③等于,这就叫光的反射定律,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

问题探究二1、晚上关掉电灯,将一个平面镜平放在一张白纸上,用手电筒的光正对着镜面照射,从侧面看去,(镜面/白纸)更亮,从侧面看去,(镜面/白纸)更亮。

2.阅读课本P75,了解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两种常见的反射漫反射:由于物体的,凸凹不平的表面会把光线。

《光的反射现象》导学案

《光的反射现象》导学案

《光的反射现象》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光的反射现象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技能,激发学生对光学知识的兴趣。

一、导入问题:1. 什么是光的反射?2. 为什么我们能看到镜子里的自己?3. 光在不同表面上的反射情况有什么不同?二、知识讲解:1. 光的反射:当光线照射到光滑平面上时,根据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光线将按照相同的角度反射出去。

2.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镜面反射是指光线在光滑平面上反射,漫反射是指光线在粗糙表面上反射。

3. 光的反射规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三、实验操作:1. 布置实验:准备一面镜子、测角仪和光源,让学生观察不同角度下的反射现象。

2. 实验步骤:将光源对准镜子,观察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角度关系,逐渐改变角度观察现象。

3. 实验总结:让学生总结实验结果,验证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律。

四、拓展延伸:1. 观察其他光的反射现象,如水面上的反射、光线穿过玻璃的折射等。

2. 了解光的反射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反光背心、反光镜等安全用具。

3. 学习用光的反射知识设计实用的物品,如太阳能光伏板、反光标志牌等。

五、示范演练:1. 老师演示光线在镜子上的反射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互相观察、讨论和总结结果。

3. 学生展示拓展延伸的成果,分享光的反射应用的创意设计。

六、课堂讨论:1. 学生分享实验中的发现和体会,交流对光的反射现象的理解。

2.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3. 学生提出问题和疑惑,共同解决存在的疑惑和困惑。

七、作业布置:1. 完成实验报告,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总结光的反射规律。

2. 搜集相关资料,了解光的反射在光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3. 设计一个有趣的光的反射实验,向同学展示并解释规律。

八、小结回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光的反射现象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培养了观察力和实验技能,激发了对光学知识的兴趣。

《光的反射现象导学案》

《光的反射现象导学案》

《光的反射现象》导学案一、导入1.1 导入问题:你有没有注意到光线在不同材质的物体上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镜子里的自己会变得更清晰?二、探究光的反射现象2.1 实验一:光线在不同材质上的反射材料:手电筒、镜子、不同材质的物体(如纸张、玻璃、金属等)步骤:将手电筒对准不同材质的物体,观察光线的反射情况。

结果:不同材质的物体对光线的反射情况不同,镜子的反射效果最好。

2.2 实验二:光线在平面镜上的反射材料:平面镜、手电筒步骤:将手电筒对准平面镜,观察光线的反射情况。

结果:光线与平面镜的法线夹角相等,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2.3 实验三:光线在凹面镜和凸面镜上的反射材料:凹面镜、凸面镜、手电筒步骤:将手电筒对准凹面镜和凸面镜,观察光线的反射情况。

结果:凹面镜和凸面镜的反射效果不同,凹面镜会使物体看起来放大,凸面镜会使物体看起来缩小。

三、总结3.1 总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不同材质的物体对光线的反射情况不同,平面镜的反射规律为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凹面镜和凸面镜的反射效果也不同。

3.2 拓展:你能发现周围还有哪些光的反射现象?如何利用光的反射现象设计实用的物品?四、课后作业4.1 完成反射现象的实验报告,并总结实验结果。

4.2 观察周围的光的反射现象,记录下来并进行分析。

4.3 设计一个利用光的反射现象的实用物品,并写出设计理念和制作步骤。

五、延伸阅读5.1 《光的反射与折射》5.2 《几何光学基础》六、参考资料- 《物理实验教程》- 《光学原理》通过这个导学案,学生可以通过实验和观察,深入了解光的反射现象,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同时激发他们对物理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希望学生们能够认真完成实验和作业,加深对光学知识的理解。

《光的反射》导学案

《光的反射》导学案

《光的反射》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学目标1.了解光的本质及反射现象的基本概念;2.掌握光的反射规律和相关实验方法;3.理解光的反射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知识导入1.光的本质是什么?光是一种电磁波,是由电磁场和磁场交替产生、传播的波动现象。

2.什么是光的反射?光线从光疵射到表面上时,在遇到平面、曲面时,根据光的传播特点,反射回相同介质中称为光的反射。

3.光的反射规律是什么?光的反射规律包括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入射面法线、反射面法线和反射光线在同一个平面上等。

三、实验操作1.实验目的:观察光的反射现象;2.实验器材:平面镜、直尺、小灯泡;3.实验步骤:a)用直尺将小灯泡固定在桌子上;b)在小灯泡和平面镜之间放一张白纸;c)调整平面镜的角度,使光线射到白纸上;d)观察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关系。

四、实验结果与结论1.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结论;2.实验中我们也可以观察到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的规律。

五、知识拓展1.光的反射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光的反射在太阳能热能的利用、激光的制造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2.为什么镜子里的自己像是面镜形象?镜子里看到的自己是由于镜面的光滑性,使得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重合,从而形成像。

六、总结反思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光的反射现象及规律,认识到光的反射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希望同学们能够加深对光学知识的理解,不断探索光的奥秘。

第二课时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光的反射现象及规律,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一、导入1. 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看看哪些物体可以反射光线。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可以看到物体?光是如何让我们看到物体的?3.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光的反射”。

二、概念讲解1. 什么是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是指光线从一个介质射到另一个介质时,发生方向改变的现象。

2. 光的反射规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初二物理光的反射导学案

初二物理光的反射导学案

初二物理光的反射导学案白银四中物理第五《光现象》第二节《光的反射》导学案班级第组姓名:型:新授时:共3时一、学习目标:1、知道光的反射现象以及反射的类型;2、经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过程;3、知道光的反射定律;4、会画反射光路图。

二、学习过程:(一)、认知准备1、______ _的物体叫光。

光可分为:和。

发光的电灯、发光的镜子、点燃的蜡烛、太阳、月亮、萤火虫,其中属于光的是_________ _ 。

属于自然光的是,属于人造光的是2、光在___ ____中沿直线传播,用带_______的直线表示光线。

为了形象直观地表示光传播的路径和方向,物理上采用了什么方法?3、生活中见到的哪些现象都说明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二)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的概念: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表面时,有部分光返回原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中的名词:如右图所示,N表示反射面;射向反射面的光线A叫光线;被反射面反射的光线B叫光线;点叫入射点或反射点;过点又垂直于反射面虚线N叫;与的夹角i叫;与的夹角γ叫。

讨论:法线的特点是,,。

(三)、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器材介绍:如右图所示,把一块平面镜平放在桌面上,镜面向上。

再把一长方形的硬纸板对折,分为E板和F板,接缝标为N,E板与镜子固定在一起且与镜面垂直,这样F板就可以绕N旋转。

1、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关系让一束光(A)贴着E板射到点。

前后转动F板,当F板转到与E板不在一个平面的时候,F板上都没有反射光线,当F板转到与E板在一个平面的时候,F板上出现了反射光线。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1:光在发生反射时实验次数入射角/&rd;反射角/&rd;1232、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改变多次入射角,用量角器分别量出对应的入射角和反射角,并填入表格中分析表格我们可以得出结论1:光在发生反射时强调:改变多次入射角的目的是寻找光在反射时的普遍规律,避免偶然性。

综合结论1、2可得到光的反射定律:光在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反射角入射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银四中物理第五章《光现象》
第二节《光的反射》导学案
班级第组姓名:
课型:新授课课时:共 3 课时备课人:张忠武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光的反射现象以及反射的类型;
2、经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过程;
3、知道光的反射定律;
4、会画反射光路图。

二、学习过程:
(一)、认知准备
1、______ _ 的物体叫光源。

光源可分为:和。

发光的电灯、发光的镜子、点燃的蜡烛、太阳、月亮、萤火虫,其中属于光源的是_________
_ 。

属于自然光源的是,属于人造光源的是
2、光在 ___ ____中沿直线传播,用带_______的直线表示光线。

为了形象直观地表示光传播
的路径和方向,物理上采用了什么方法?
3、生活中见到的哪些现象都说明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xK b1.C om
(二)光的反射法线
1、光的反射的概念: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表N
面时,有部分光返回原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中的名词:如右图所示, M N 表示反射面;射向
反射面的光线AO叫光线;被反射面反射的光线 A i γ B
OB叫光线; O 点叫入射点或反射点;过O 点又垂入射光线反射光线
直于反射面虚线ON叫;与的M N
夹角 i 叫;与的夹角γ
O
叫。

讨论:法线的特点是,,。

(三)、探究光的反射定律E 板 F 板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1:光在发生反射时
2、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
改变多次入射角,用量角器分别量出对应的实验次数入射角 /o 反射角 / o
1
入射角和反射角,并填入表格中
2
分析表格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1:光在发生反射时
3。

强调:改变多次入射角的目的是寻找光在反射时的普遍规律,避免偶然性。

综合结论1、 2 可得到光的反射定律:光在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反射角入射角。

3、探究光路的可逆性
前面的实验中光线是沿AO的方向入射,沿 OB的方向反射。

如果现在我们让光线沿
BO的方向

射,反射光线是否会沿OA的方向反射呢?
结论:在反射是光路是的。

讨论 1: 当光垂直射向镜面时,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是的,此时的入射角是度,反
射角是度。

http://www.xk
眼睛
讨论 2、如右图所示,一个小灯泡S 发出的一束光经平面镜反射,反射S·
光线刚好射入了你的眼睛,由生活经验可知,你在镜子中看到了。

这就是平面镜成像,倒影也是一个道理。

所以说平面镜成像和倒影都是
由于形成的。

练习: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完成下列光路图
强调:①画反射面背面的小斜线时要画的均匀、整齐。

②每条光线都要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③每一条光线都必须有箭头,否则全图是错误的。

④有些图中要标出对应的角度。

(四)、镜面反射和漫反射w W w.x K b 1 .c o M
1、概念:
( 1)、镜面反射:一束平行光入射到光滑的物体表面上时,反射
实验器材介绍:如右图所示,把一块平面镜平放在桌面上,镜面向上。

再把一长方形的硬纸板对折,分为E 板和 F 板,接缝标为ON,E 板与镜子固定在一起且与
镜面垂直,这样 F 板就可以绕ON旋转。

1、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关系
让一束光 (AO) 贴着 E 板射到 O点。

前后转动 F 板,当
F 板转到与 E 板不在一个平面的时候, F 板上都没有反射光线,当时候, F 板上出现了反射光线。

O
F 板转到与 E 板在一个平面的
光线仍然 _______ ,这种反射叫 ________;(如:平静的水面、抛
光的金属面、平面镜发生的反射)。

因为反射光线只沿一个方向,镜面反射
所以观察者只有在有的区域才能看到这一束平行光。


板如果太光滑导致一部分学生看不清黑板上的字、皮鞋擦得锃亮是
由于发生了镜面反射。

(记住:太阳光就是平行光)
( 2)、漫反射:一束平行光入射到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上时,反射
漫反射
光线向着 _________,这种反射叫__________。

因为反射光线沿各
个方向,所以观察者在区域都能看到这一束平行光。

电影幕布用粗糙白布制作、黑板
的表面也做的粗糙是为了发生漫反射, 使各个方向的观众看清电影,看清黑板上的字。

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比较X| k |B| 1 . c |O |m
镜面反射漫反射(原因)反射面不同平整光滑粗糙不平不(结果)反射光线的
一个方向各个方向同方向不同
点(现象)看到的范围只有一个方向能看见其他方位看
各个方向都能看见
不同不见

同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都是反射

( 五) 、练习、巩固、展示
1、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是:
2、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30°,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度,如果入射光线垂直射到镜面上,那么反射角是____度,入射光线如反射光线的夹角是。

3、一束与镜面成30°角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则入射角是是度,反射角是度,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度;若入射角减小15°,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度。

4、光的反射有 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两种.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
因为光在物体表面上发生_____反射的缘故;在教室里,因“反光”从某个角度看不清黑板上的
字,这是光的 __________现象.
5、在黑暗的房子里,白色的墙上贴卓一块小平面镜,用手电筒正对着镜子照射,从旁边看时,
墙很亮是因为墙面发生的是____________ ;镜子很暗是因为镜面发生的是____________ 。

6、有一液面微变监视器,如右图,光束发射器始终以一定
的角度向被监视的液面发射一束细光,光束经液面反射,其
反射光被水平面光电转换接收器接受收,在通过显示器显示
出来,若反射到光电转换接收器的光点由S1移向 S2,则表
明被监视的液面,若接收器上接收到的光点由S2移
到 S3,则说明被监视的液面(填上升或下降 )。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X k B 1 . c o m
A. 入射角是 0°,反射角也是0°
B.入射角增加 20°,反射角也增加 20°
C.入射光线靠拢法线,反射光线也靠拢法线
D.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是30°,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30°
8、一条光线在物体表面上发生反射,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垂直,则( ) A.入射角为45 B .入射角为90° C.反射角为45° D .入射光线垂直物体表面
9、一束光斜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光束与镜面的夹角逐渐减小时,则( )
A. 入射角逐渐增大,反射角逐渐增大
B.入射角逐渐减小,反射角逐渐减小
C. 入射角逐渐增大,反射角逐渐减小
D.入射角逐渐减小,反射角逐渐增大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A、皮鞋蹭得锃亮,劣质黑板反光看不清字,是由于发生了镜面反射
B、电影幕布用粗糙白布制作是为了发生漫反射, 使各个方向的观众看清电影
C、漫反射不遵守反射定律
D、黑板用毛玻璃制作是为了发生漫反射,使学生看清字
11、甲从一面镜子中能看见乙的眼睛,那么乙从这面镜子中( )
A.一定见到甲的眼睛B.一定见不到甲的眼睛
C.可能见到,也可能见不到甲的眼睛D.镜子的位置不同,结果也不同
12、晚上在田地里走动,因为白天下雨,地面低凹处有积水,为了不致踩在水里,我们根据月
光应作出的正确判断是()
A.迎着月光走时,地面上发亮处有水
B .背着月光走时,地面上发亮处有水X| k |B| 1 . c |O |m
C.迎着月光走时,背着月光走时,地面上暗处都有水
D.迎着月光走时,背着月光走时,地面上亮处都有水
13、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完成下列光路图
14、如下图所示,太阳光线跟水平面成30°角,要利用太阳光垂直照亮井底,应把平面镜放在跟水平面成度角的位置,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反射光线。

三、收获与困惑
新课标第一网系列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