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精神题库全WORD版

合集下载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测试题及答案详细解析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测试题及答案详细解析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测试题及答案详细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在20xx年南非世界杯比赛中,夺冠实力并不突出的朝鲜队为什么备受瞩目就是因为他们身上有一股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这也引发了国人对民族精神的深深思考。

下面对民族精神认识正确的是( )①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②它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③中华民族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④民族精神是稳定的,没有变化的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解析】选A。

本题主要考查对民族精神的把握和理解。

我国的民族精神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变化而丰富和完善,因此①②入选。

③错误,中华民族精神不等同于革命精神。

④错误,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不断丰富和发展。

2.回眸20xx,风景这边独好。

这不仅在于中国拥有中国道路,也在于拥有中国精神。

正是中国精神造就了这个国家遇难不惧的定力、化危为安的魄力。

这说明中华民族精神( )①决定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变迁②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③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④其具体内容是永恒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选C。

本题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的考查。

①错误,经济政治决定文化;④错误,中华民族精神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②③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的正确表述。

故选C。

3.新时期,我们仍需要弘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主要是因为( )①民族精神不具有时代性,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时②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③这些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已成为现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④这些精神具有浓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解析】选D。

弘扬这些精神,主要是因为弘扬这些精神意义重大,是由它们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①表述错误,民族精神具有时代性;②不符合题意。

故选D。

4.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与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是( )A.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B.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C.文化建设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建设D.只有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才能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解析】选A。

中华民族精神-网课答案.doc

中华民族精神-网课答案.doc

如果没找到答案,请关注公众号:搜搜题免费搜题!!!1. 单选题 ()不是文化的三个层面。

(1.0分)主流文化2. 单选题法国人类学家()提出“中国人种西来说”(1.0分)拉克伯里3. 单选题美国政治学家萨缪尔.亨廷顿的作品是()(1.0分)《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4. 单选题下列文化中不属于外来文化的是()(1.0分)道教文化5. 单选题没搜到哦~6. 单选题“居安思危,思则有备,备则无患”出自()(1.0分)《左传》7. 单选题“居安思危,思则有备,备则无患”出自()(1.0分)《左传》8. 单选题 ()是对于取得事业成功的基础的错误说法。

(1.0分)人无诚信也可立9. 单选题 ()是对于取得事业成功的基础的错误说法。

(1.0分)人无诚信也可立10. 单选题在中国最早使用“中华民族”概念的人是()(1.0分)梁启超11. 单选题在中国最早使用“中华民族”概念的人是()(1.0分)梁启超12. 单选题电影《东京审判》中被绞死也不认错的是()(1.0分)东条英机13. 单选题电影《东京审判》中被绞死也不认错的是()(1.0分)东条英机14. 单选题 ()不属于爱国主义的类型。

(1.0分)形式爱国主义15. 单选题 ()不属于爱国主义的类型。

(1.0分)形式爱国主义16. 单选题以下对中国少数民族称谓正确的是()(1.0分)东夷、西戎、南蛮、北狄17. 单选题最早提出中国人面子观的是一位美国人他的职业是()(1.0分)旅行家18. 单选题中国人的宗教观是()(1.0分)因用而信19. 单选题以下哪些不是美国的法律原则()(1.0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0. 单选题民族精神的特征不包括()(1.0分)自强性21. 单选题三纲五常伦理道德是由谁提出来的()(1.0分)董仲舒22. 单选题下列选择诚实守信得当的是()。

(1.0分)委婉提醒别人的错误之处23. 单选题“因政教则成风俗,因风俗则成心理”是哪位学者的观点()(1.0分)章太炎24. 单选题 ()历史学家汤因比文明的产生是对环境的挑战和应战(1.0分)英国25. 单选题以下哪位名人是一位职业的爱国主义者()(1.0分)梁启超26. 单选题民族认同有多种层面,()不属于民族认同。

中华民族精神考试(答案)

中华民族精神考试(答案)

中华民族精神考试(答案)选择题(50分)1、中华民族“一元论”起源说认为中华民族的始祖是? (1.00分)A.黄帝 B.伏羲 C.少典 D.炎帝正确答案: C2、一个民族区别的其他民族的根本标志是什么? (1.00分)A.政治 B.经济C.文化 D.思想3、哪一项不是唐型文化的特征? (1.00分)A.雄阔高亢B.相对闭塞 C.相对外倾 D.色调热烈4、蒙古人种是什么颜色的 (1.00分)A.白 B.黑 C.黄 D.棕5、以下哪个人物提出了民族大同的主张?(1.00分)A.孙中山 B.梁启超 C.杨度 D.黄兴正确答案: D6、马斯诺认为,人区别于动物在于人有:() (1.00分)A.生活需要B.生存需要 C.安全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7、《离骚》是谁写的 (1.00分)A.屈原 B.顾炎武 C.东林党人D.文天祥8、以下哪个时期属于中华民族精神的锤炼时期? (1.00分)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正确答案: C 、9、中国社会最大的问题是? (1.00分)A.诚信缺失 B.技术核心能力竞争力差 C.科技发展慢 D.创新性弱10、科学理性是在中国()时确立的。

(1.00分)A.新文化运动 B.民国 C.五四 D.中国成立后正确答案: A11、清政府在经济上成为帝国主义的() (1.00分)A.守土官长 B.税吏C.附庸 D.太上皇正确答案: B12、二十世纪世界走向全球化的四个阶段,错误的是:() (1.00分)A.两次世界大战 B.两大阵营划分 C.冷战 D.三个世界的划分13、民族主义最早产生在()世纪。

(1.00分)A.16 B.17 C.18 D.19正确答案: B14、以下属于民族精神比较的基本视角的是? (1.00分)A.民族精神的历史渊源、寻根之比。

B.比较民族精神的内容结构和价值取向。

C.比较民族精神发展历程中代表性的人物。

D.以上说法都正确正确答案: D15、近代以来,越南曾是()的殖民地。

中华民族精神考试答案

中华民族精神考试答案

中华民族精神考试答案中华民族精神考试(88.0 分)选择题(60 分)1、关于信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2.00 分)? ? ? ?.信仰是人类精神生活中核心的东西。

B.信仰的重建需要长期积存的过程和磨练。

C.当代的ZG信仰发达。

D.信仰对人生的意义有重大的作用。

(2.00 分)2、“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这句话是谁说的?? ? ? ?.B.周恩来C.邓小平D.江泽民3、林维喜案负责审理的外国官员是(2.00 分)? ? ? ?.利玛窦B.马可波罗C.义律D.汤姆4、中华民族从人类学上有三大印记,哪一项不属于这三大印记?(2.00 分)? ? ? ?.铲形门齿B.XX斑C.内訾褶D.甲骨文5、什么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2.00 分)?.民族观念? ? ?B.民族素养C.民族情结D.思维方式6、精神文化认同的作用有(2.00 分)? ? ? ?.民族认同B.民族共同体的形成C.民族成员的团结D.都有7、爱国主义的类型有几种(2.00 分)? ? ? ?.1 B.2 C.3 D.48、哪一项不是从比较研究的视角来看民族精神的?(2.00 分) ? ? ? ?.比较历史渊源B.比较地理位置C.生存论的基础D.历史的转折点正确答案:B 、9、《日知录》是谁写的(2.00 分)? ? ? ?.顾炎武B.李贽C.朱熹D.王阳明10、哪一项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2.00 分)? ? ? ?.义利观念B.经济制度C.爱国主义D.思维方式11、《离骚》是谁写的(2.00 分)? ? ? ?.屈原B.顾炎武C.东林XX人D.文天祥12、“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去”是《围城》中的话,这部书的主人公是谁(2.00 分)? ? ? ?.钱钟书B.杨绛C.陈道明D.方鸿渐13、全球化的一个显著特征是GJ什么的让渡(2.00 分)? ? ? ?.领土B.领海C.领空D.主权14、哪一项的文化特色很鲜亮,有谋求政治独立的倾向?(2.00 分)? ? ? ?.XX族B.傣族C.回族D.蒙古族15、以下关于市场经济的说法错误的是?(2.00 分)? ? ? ?.市场经济是一种诚信经济。

中华民族精神试卷题目及答案

中华民族精神试卷题目及答案

中华民族精神试卷题目及答案1、近代以来,越南曾是()的殖民地。

A.西班牙B.法国C.英国D.美国2、“民族问题没小事的”,要树立正确的(),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A.民族观B.世界观C.价值观D.人生观3、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存在()年:A.近万年B.近千年C.近百年D.近十年4、《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作者是:()A.胡适B.严复C.唐德刚D.胡绳5、关于信仰,不正确的是:()A.人生的精神支柱B.具有净化灵魂的功能C.封建迷信D.人们逃避烦乱、嘈杂动荡的世界的避难所6、民族精神的核心是:()A.道德B.爱国主义C.文化D.情感7、爱国主义更多表现为()情结:A.文化B.道德C.思想D.政治8、“惟公乃有以存私,惟义乃可以存利,未有不自损而损人者,亦未有徒益人而无益于已者”是()的话:A.梁启超B.孙中山C.薛福成D.严复9、秦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阶段:A.形成B.定型C.开拓D.锤炼10、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的特性,不包括:()A.民主性B.君主专制C.东正教D.人民性11、“妇女地位的高低是判断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是()说的: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斯大林 12、《东西方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的作者是:()A.陈独秀B.李大钊C.梁漱溟D.季羡林13、彼得大帝时,建立首都()。

A.莫斯科B.彼得堡C.赤塔市D.圣彼得堡14、 2009年,长江大学学生群体救人事件,体现了生命的()价值。

A.劳动B.创造C.贡献D.超越正确答案:D、超越15、二十世纪世界走向全球化的四个阶段,错误的是:()A.两次世界大战B.两大阵营划分C.冷战D.三个世界的划分16、“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是()说的:A.孔子B.孟子C.范仲淹D.顾炎武17、科学理性是在中国()时确立的。

A.新文化运动B.民国C.五四D.中国成立后18、胡林翼是死于:()A.抑郁 B.被吓C.病D.忧虑19、“三武灭佛”,这三武不包括:()A.北魏太武帝B.晋武帝C.北周武帝D.唐武帝20、()认为,中国培养不出创新人才是因为中国没有核心竞争力。

中华民族精神考试题+答案

中华民族精神考试题+答案

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民族精神是什么?为什么今天我们仍然要继续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新的时代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怎样去做?1、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指民族性格中的正面和优秀部分,或民族道德与民族文化中的精华部分。

基本内涵有两个层面,一是相对于民族和民族社会的物质实质存在而言,指称民族精神存在。

民族精神存在包括它现存的精神面貌,主要表现在人类心理的不同层面及其积淀之上,因此,它与民族心理的涵义是相互沟通的。

二是民族精神的狭义使用,特指以既定民族和民族社会为背景的民族性格和民族文化中正面和富于肯定性价值的部分,它是对民族文化之优秀遗产的心理继承,是民族和民族社会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并具体地内涵在民族社会与民族文化历史的发展过程之中。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具有某种核心价值,成为某种向心力的源泉。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的集中体现。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中华民族精神再次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例如:大庆精神———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胸怀大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凝聚和激励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西方各种思想文化也对我国的民族文化、社会思想产生了广泛而复杂的影响。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我们必须把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让昂扬的民族精神成为提升综合国力、应对时代挑战、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巨大动力。

中华民族精神(考试题目整理)

中华民族精神(考试题目整理)

1.大陆漂移是由魏格纳提出来的。

2.全球化对民族精神积极影响包括:丰富了中国文化,拓展了民族精神,增强了民族精神的凝聚力。

3.了解基督教文化需要读的书籍是圣经4.诚实守信品质使人得以融入一个群体。

5.西方现代化全部思想精髓是解放思想。

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民不信不立出自论语。

7.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缔造者中列宁。

8.二战后,德国被一分为四,其中东德实行的是社会主议制度。

9.享廷顿认为21世纪有3种文明冲突。

10.中国传统文化的立足点和归属是现世关怀。

11.澳大利亚人是棕色人种。

12.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最在在区别是,民族主议具有政治性。

13.爱国主义更多表现为文化情结。

14.人类有4大古文明。

15.世界有4大人种。

16.民主离开了法治社会变成了无政府主义。

17.离骚是屈原写的。

18.民族意识是民族发展历史的反映。

19.原世贸组织总干事迈克尔认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从长远看最缺乏是信用。

20.中国人认同的是包含着中华民族精神的中华文化。

21.五四时期,胡适和李大钊展开了一场“主义”的争论。

22.河姆渡遗址的位置在浙江。

23.民族主义的实质是源于民族自豪感。

24.在美国买房要交不动产税,这也是其房地稳定的原因之一。

25.企业竞争力的增强不包括延长工作时间。

包括:加强管理,创新技术,提高效率。

26.近代中国第一个“民族”英雄是林则徐。

27.《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这本书是亨廷顿。

28.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存在近百年。

29.北魏孝文帝改革,把姓氏“拓跋”改为元。

30.钱学森认为中国培养不出创新人才是因为中国没有核心竞争力。

31.以下说法不正确是的C我国政府官本位思想很薄弱。

正确的是:我国政府缺少服务意识,我国政府权利监督缺失,我国存在腐败。

32.蒙古人种是黄颜色的。

33.“全球化”被广泛使用是在20世纪80年代。

34.近代以来,越南曾是法国的殖民地。

35.儒学以周礼为基础。

36.在中国哲学上,从董仲舒至康有为的时代被称为子学时代(错误)37.东德并入西德后,东德人对生活很满意(错)38.鸦片战争时,道光皇帝对英国已有所了解(错)39.21世纪是文明冲突的世纪(正确)40.华夏人最开始是不穿裤子的(正确)41.20世纪经辩明发展出现了亚洲七小龙(错误)42.匈妈人是北方的(正确)43.传统的中国也存在“民族”的区别(正确)44.清政府处理外务的软弱无能,体现了弱国无外交(正确)45.康有为最先喊出了民族救亡和“自强”的口号(错误)46.唐朝时,中国经济发展到相当高和程度,如果计算当时的GDP,唐朝要当全世界GDP的一半左右(错误)47.从反法西斯角度,美国在日本投放原子弹是正义的(正确)48.最先提出中国人的面子观的是明恩博(正确)49.彼得大帝喜欢水城(正确)50.儒学以孔子仁政为内核(正确)51.以下属于现休社会的特点的是:都正确生态化社会,全球化社会,市场经济社会。

大学中华民族精神考试题库

大学中华民族精神考试题库

大学中华民族精神考试题库大学中华民族精神考试题库一、选择题1.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什么?A. 爱国主义B. 集体主义C. 和谐主义D. 创新精神2. 下列哪项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A. 尊老爱幼B. 诚实守信C. 勤劳节俭D. 个人主义3. 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以下哪个历史时期无关?A. 春秋战国B. 三国两晋南北朝C. 明清时期D. 近代民主革命4.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的哪一方面?A. 爱国主义B. 勤劳节俭C. 自强不息D. 团结互助5. 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社会中的作用不包括以下哪项?A. 增强民族凝聚力B. 促进社会和谐C. 推动经济发展D. 消除文化差异二、填空题6. 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7.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对________的深厚感情和对________的坚定信念。

8. 中华民族的________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

9. 在新时代背景下,弘扬中华民族精神需要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发展,对于增强________、推动________具有重要意义。

三、简答题11. 简述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及其在当代中国社会中的意义。

12. 举例说明中华民族精神在历史上的体现,并分析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影响。

13. 论述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精神。

14. 阐述中华民族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15. 简述如何在个人生活和工作中践行中华民族精神。

四、论述题16. 结合当前国际形势,论述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对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重要作用。

17. 论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过程中,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及其实践路径。

18. 论述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通过教育和文化活动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1.11.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最高奖项授予了()。

C、长江大学见义勇为大学生群体2.杨叔子在华中科技大学针对理工科学生倡导()教育。

D、文化素质3.保护滇池生态环境的张正祥是一位()。

A、农民4.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中,获得表彰的都是中国人。

()×5.民族”一词是由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知识分子创造的。

()√1.21.区分一个民族与另一个民族的关键是:B、民族文化2.根据《论法的精神》,爱斯基摩人性格与东南亚人性格不同,主要是受到()的支配C、气候3.下面哪项不是民族精神的体现?()D、共同的语言特点4.任何人类创造的文化都归属于某一个民族。

()√5.赫尔德认为,民族的宗教、政体甚至民族的科学、艺术都具有民族精神的标记。

()×1.31.授课老师总结的理性化是以宣传()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革命。

C 资产阶级思想文化2.很多西方学者认为二十一世纪是()的世纪。

D 中国3.“9·11”事件反映了现代化过程中不同文明和文化的冲突。

()√4.授课老师认为现代化的历史始于英国工业革命。

()×5.“文化围城”的概念是由()提出来的。

B 欧阳康1.41.西方现代化过程中思想的解放引发了工业革命。

()√2.()与()构成了西方社会的文明体系。

C 民主、法治3.从现代化的角度看,郑和比哥伦布航海的时间早,意义也更大。

()×4.现代化过程中,工业化会带来(),市场化会带来()。

D 单一化、世俗化5.欧洲宗教改革后的变化不包括()。

A 人们更多地去教堂做礼拜6.民主化必定带来极端的个人主义……×1.51.下列哪项不是民主化过度发展带来的后果?()B 对公共服务的依赖2.学者普遍认为,全球化的真正前提是()。

C 信息的全球化3.美国参议两会议员联合签名要求人民币升值体现了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

()×4.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正视中国的影响。

()√5.东欧事变后,世界进入“一超多强”的格局,从经济上讲,“多强”通常是指()。

A 美国、欧盟、日本1.61.世界上第一个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都出现在中国。

()√2.亨廷顿预测二十一世纪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儒家文明将会扮演重要角色。

()√3.亨廷顿认为,二十世纪前半叶和后半叶世界的冲突分别是()和()的冲突。

D 意识形态、文明4.党的十六大报告对中华民族精神进行了概括,其核心是()。

B 爱国主义5.西方人把()翻译成“黄金律”。

C 中庸6.中国最早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1.71.“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是()的名言。

B 孟子2.叔孙豹的“三不朽说”指太上有(),其次有(),其次有()。

D 立德、立功、立言3.1949年制定的《共同纲领》规定了“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的“四爱”精神。

()×4.当今中华民族精神受到了全球化、市场化和多元化等的挑战。

()√5.辛亥革命至五四运动期间,先进思想家引入了西方文明()和()的精神。

C 科学、民主第二章2.11.中华民族需要自我奋起的时候,有必要借鉴先进文化的发展模式。

()√2.全球化对各个民族的挑战体现在()。

D 以上都是3.界定一个概念不是什么的时候,实际上是指它与其他物的区别。

()×4.梁漱溟先生认为印度文化的精神特点是()。

B 反身向后要求5.对民族精神进行比较研究的可能性中,()是基本前提。

C知识的储备2.21.一个民族引领世界的周期随着它自身的发展而不断延长。

()×2.人类漫长的演化过程中,从先到后的演变顺序是()。

D 个体人、群体人、民族人3.德意志精神的重要代表人物不包括()。

C 孟德斯鸠4.人类文明的四大源头不包括()。

A 古希腊文化5.文化本质上就是人化。

()√2.31.崇尚国际贸易自由体现了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

()×2.美国终身制的大法官有()位。

C 9.03.不能体现美利坚民族精神的是()。

D 反对纵欲4.英国民族精神的保守主义体现在()。

A 实行君主制5.美国建立的现代文明新体系的显著表现是三权分立的政治体系。

()√6.千年俄罗斯精神强调的是现代俄罗斯精神,……×2.41.俄罗斯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民族精神是()。

D、沙皇俄国精神2.()把俄罗斯从半农奴制国家引向了社会主义道路。

A、列宁3.2008年的金融危机最先从()爆发。

C、美国4.沙皇专制下,俄罗斯民众并不具备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地位。

()×5.新俄罗斯精神下,仍然有人想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来指导国家发展。

()√2.51.瓦西里大教堂是()的大教堂。

D 东正教2.1950年前后,()统治的德国区域结合起来形成西德。

A 英国、法国、美国3.德国统一后,东德人工资上涨、出国自由,很多人不愿意回到东西德时期。

()×4.二战后至德国统一期间,柏林在政治上属于()。

C 东西德共同管辖5.西德人相对东德人来说,教育程度普遍较低。

()√2.61.德国总理勃兰特曾就世界大战写过认罪书。

()×2.金日成认为,朝鲜共产党的基础是()。

C 工人、农民、知识分子3.卡斯特罗思想是()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D 古巴4.越南最早的历史是用()书写的。

B 汉语5.朝鲜的经济体制是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所有制共存。

()√6.改革开放是越南一次重要的革命√第三章3.11.中国近代最早提出“中华民族”这一概念的是孙中山。

()×2.以下哪项不是民族精神的主要特征?()C 文化性3.“华夏”的“华”代表的是一种()。

A 生产方式4.“习俗孝悌”中,“悌”指对兄弟长者的尊重。

()×5.决定各民族之间差异的是()。

D 民族精神6.中华民族形成的两大阶段分为自我民族……×3.21.梁启超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进行了总体解释。

()×2.1929年,()的发现表明了中国也是人类起源地之一。

A 北京猿人3.历史上对中国的不同称谓反映了其民族、国力、文化的影响。

()√4.以下哪项不属于中华民族在人类学上的印记?()D 黑色瞳孔5.费孝通认为,()之后,中华民族从自发的发展阶段过渡到了自发的民族实体发展阶段。

C 1840年6.中华民族的结构特征是一元多体,一元指文化具有共同点×7.中华民族精神的奠基是在轴心时代√3.31.人类文明只在自然条件最好的地方产生。

()×2.民族精神生存发展机制的基础不包括()。

A 文化教育传承3.《中国通史》对中国地理的介绍中,()构成了三大水系。

D 黄河、长江、珠江4.喜马拉雅山的隆起是()向()挤压的结果。

C 印度板块、亚洲板块5.高层次的民族通过发展和交流消除了分歧与矛盾状态。

()×3.41.汤因比认为,没有环境的挑战,人就不能够创造文明,因此挑战越大,文明越辉煌。

()×2.宗法社会是按照()组成的。

A 血缘关系3.“德”对应的是古代的()。

D 伦理学4.中华民族是一个农业民族,其民族特征不包括()。

C 尊卑有序5.中华民族的实用主义态度造成了各种宗教的和谐发展。

()√3.51.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天子”?()C 西周2.中华文化的根基奠定在什么时代?()B 春秋战国时代3.“兼爱”是()的观点。

D 墨家4.“未知生,焉知死”体现了儒家正视现世、对人生采取的积极态度。

()√5.“民为贵,君为轻”反映了孟子对民众的重视和对君主的轻视。

()×第四章4.11.中华民族精神的开拓时期是指()。

B 隋唐时期2.秦朝的统治思想是()。

C 法家思想3.“奉天承运”源自董仲舒“主权天授”的学说。

()√4.“唐宋转折论”的内容不包括()的转变。

D 疆土面积5.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政治一直延续到鸦片战争的爆发。

()×6.中华民族精神的定型在隋唐时代×7.学而优则仕是文官制度的起源√8.宋型文化的特点可以概括为相对开放、相对外倾、色调热烈、雄阔高亢×4.21.唐代道家、儒家、佛家三教并存,其代表诗人分别是()。

D 李白、杜甫、王维2.科举制度是()建立的。

C 隋朝3.唐朝的()影响了日语字母的创立。

A 行书4.唐朝文化的辉煌发展和便利的交通,吸引了大批日本留学生前往唐朝。

()×5.武则天称帝体现了唐代妇女地位的上升与自由开放的社会氛围。

()√4.31.()提出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思想。

A 张载2.以农耕为主的中国古代,()和()的矛盾是主要的内部矛盾。

C 土地、人口3.()的专制反映了专制主义集权的极致。

D 文化4文字狱出现并兴盛于清朝。

()×5.宋代理学成为统治思想后,摒弃了佛教和道教思想。

()×4.41.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起源于()。

D 明朝2.万里长城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特征是由于它()。

D 以上都是3.受治乱循环的历史周期律的影响,在历史衰落时期,中华民族精神会呈现勃发特点。

()×4.汉族人作为一个整体被称为“汉”是在()。

A 魏晋南北朝5.从秦朝到明朝,历朝历代都在修筑长城。

()√6.两种生产的内在矛盾是导致治乱循环的根本原因,也使得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分为两种时期√4.51.出于对现世和死亡的恐惧,追求长生不老的道教产生。

()×2.民族精神的提炼与践行需要依靠()。

C 文化精英、仁人志士3.体现汉唐开放进取民族精神的事例不包括()。

B 郑和下西洋4.佛教文化与儒家文化的冲突推动了佛教的中国化。

()√5.清朝对中华民族的贡献不包括()。

D 对长城进行了修缮6.东汉末年受佛教传入影响,在都城附近建立的寺庙是B白马寺第五章5.11.一个民族区别于另外一个民族的根本标志是()。

A 文化2.文化作为人类活动的表现体现在外在的实践活动和内在的特定思想意识。

()√3.甲午战争后,学者们从日本大量引进近代西方民族思想概念,其中有()。

D 以上均是4.“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出自古代哪位著名诗人的文章?()B 韩愈5.斯大林1913年提出的民族四大要素不包括()。

D 共同政治背景6“民族”这个概念被引进中国一定是来自日译西书这种形式。

()×7.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意识×8.在中国对于民族概念的研究和传播贡献最大的是康有为,他对民族概念的使用在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5.21.西周时期,只有中国和四夷之分,它们之间真正意义上的区别在于文化的差异。

√2.1912年3月是谁举办了中华民国民族大同会,并提出了”民族共同体“这一概念?()A 黄兴3.杨度在1907年提出了“文化共同体”这一概念,其中“文化”包括特性。

()D 以上均有4.在中国,对于民族概念的研究和传播贡献最大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