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美术史20世纪以来现代主义艺术流派课修改9

合集下载

《外国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

《外国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
2.邀请国内外知名艺术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使学生接触到前沿的学术动态和艺术实践。
3.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审美判断力。
4.引导学生参与美术作品的创作实践,提高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
5.建立课程网络平台,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并及时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十五、课程效果评估与反馈
1.学生满意度调查:定期进行学生满意度调查,了解学生对课程教学的整体评价。
2.教学效果评估:通过期末考试、作品展示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学效果。
3.反馈机制: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确保教师能够及时了解教学效果,学生能够得到有效的学习指导。
十六、课程风险管理
1.教学风险预防:制定教学风险预防措施,如教案备份、设备故障应急预案等,确保教学活动不受意外影响。
《外国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外国美术史
2.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3.学时:32学时
4.学分:2学分
5.授课对象:艺术类相关专业本科生
二、课程目标
1.使学生了解外国美术史的基本发展脉络,掌握各时期美术的主要特点及代表作品。
2.培养学生对外国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趣味。
3.激发学生对艺术创作和研究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6. 20世纪美术: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艺术流派及代表作品。
四、教学方法
1.讲授法:系统介绍外国美术史的基本知识和发展脉络。
2.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典型作品的解析,使学生深入理解各时期美术的特点。
3.讨论法:引导学生发表观点,培养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实践法: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博物馆,实地感受艺术作品。

外国美术史第六章:20世纪美术

外国美术史第六章:20世纪美术

外国美术史第六章:20世纪美术被称为“现代主义”或“现代派”的美术,是指20世纪以来具有前卫和先锋特色、与传统美术分道扬镳的各种美术思潮和流派。

19世纪末即已开始流行的“绘画不作自然的奴仆”,“绘画摆脱对文学、历史的依赖”,“绘画语言自身的独立价值”,“为艺术而艺术”等观念,是现代主义美术体系的理论基础。

较为明显的现代主义绘画风格首先见于法国野兽主义画家们的作品。

以H·马蒂斯为代表的一群年轻画家,在1905年的巴黎秋季沙龙中,展出一批风格狂野、艺术语言夸张、变形而颇有表现力的作品,被人们称作“野兽群”。

1908年,另一群年轻画家以P·毕加索、E·布拉克为代表,在法国推出立体主义绘画。

立体主义的原则最初出现在毕加索的油画《亚威农少女》(1907)中。

这幅画被认为是传统美术与现代美术的分水岭。

立体主义用块面的结构关系分析物体,表现体面重叠、交错的美感。

野兽主义和立体主义都从非洲雕塑中吸收了养料,它们的艺术语言与传统法则相去甚远,标志着现代主义已进入自我确立的阶段。

与此同时,在德国有1905年组织的桥社,1909年成立的青骑士社。

它们的美学目标和艺术追求与法国的野兽主义相似,只是带着浓厚的北欧色彩与德意志民族传统的特色。

如果说立体主义受工业科技的影响,表现物体静态的美,那么在意大利兴起的未来主义(1909)则在现代工业科技的刺激下,用分解物体的方法来表现运动的场面和动的感觉。

他们还热衷于用线和色彩描绘一系列重叠的形和连续的层次交错与组合,并且试图用线来描绘光和声音。

与绘画思潮相对应,雕塑领域内也出现有现代风格特征的雕塑家,如含有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因素的比利时人格奥尔格·米内(Georg Minne,1866—1941)、德国人威廉·勒姆布吕克(Wilhelm Lehmbruck,1881—1919)。

意大利未来主义画家兼雕塑家博乔尼(Umberto Boccioni,1882—1916)于1912年4月签署了关于雕塑艺术宣言,并把未来主义的原则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代表作有《在空间连续的形》(1913)等。

中外美术史各流派介绍(中小学美术教师考教师资格证考编专用)

中外美术史各流派介绍(中小学美术教师考教师资格证考编专用)

中小学美术教师考教师资格证考编专用象征主义是19世纪末在法国及西方几个国家出现的一种艺术思潮。

主要表现于诗歌创作领域。

一般指创作方法,表达令人难以捉摸的幻觉,其内容则是神秘主义。

象征派主张强调主观、个性,以心灵的想象创造某种带有暗示和象征性的神奇画面,他们不再把一时所见真实的表现出来,而通过特定形象的综合来表达自己的观念和内在的精神世界。

在形式上则追求华丽堆砌和装饰的效果。

在法国象征主义的主要代表是摩罗、夏凡纳与雷东。

唯美主义唯美主义是十九世纪末流行于西欧的资产阶级文艺思潮。

它最初起于诗坛,后来渐及小说、戏剧,主要流行于英国。

所谓"唯美主义",就是以艺术的形式美作为绝对美的一种艺术主张。

这里所说的"美",是指脱离现实的技巧美。

因此,有时也将唯美主义称为"耽美主义"或"美的至上主义"。

唯美主义的真正代表是奥斯卡·王尔德,他是唯美主义创作的实践者,又是唯美主义理论的鼓吹者。

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是 19 世纪在西欧出现的与浪漫主义相对立的一种艺术思潮。

由于现实主义艺术家的作品大多对所处的社会的阴暗面进行揭露和批判,所以又被称为批判的现实主义。

画家库尔贝是其精神领袖。

现实主义坚决如是的表现画家所处时代的风格、思想和面貌,其中至关重要的是真诚。

拜占庭艺术是指约5到15世纪中期在东罗马帝国发展起来的艺术风格和技巧。

它融合了古典艺术的自然主义和东方艺术的抽象装饰特质。

大体来说,所有拜占庭的艺术都充满了精神的象征主义。

重视心象,不容有写实主义的存在。

圣索菲亚教堂是其在建筑上的典范之作。

哥特式艺术12至16世纪初期欧洲出现的一种以新型建筑为主的艺术,包括雕塑、绘画和工艺美术。

它包含了绘画、雕塑、建筑、音乐和文学等所有文化现象。

代表作品有法国的巴黎圣母院、意大利的米兰教堂等。

佛罗伦萨画派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形成的美术流派,13世纪末已经形成,早期代表画家有:乔托·迪·邦多纳、马萨乔、安杰利科、乌切洛、波提切利等。

外国美术史--7.二十世纪

外国美术史--7.二十世纪

20世纪美术1.现代艺术野兽主义艺术特点马蒂斯(法国)《舞蹈》《红色的和谐》《蓝衣女人》立体主义艺术特点毕加索(西班牙)《亚威农少女》第一件立体主义倾向的作品《格尔尼卡》《弹曼陀铃的少女》布拉克《埃斯塔克之屋》莱热《拿花瓶的女人》未来主义艺术特点巴拉《链子上一条狗的动态》《阳台上奔跑的少女》博乔尼《空间中连续的形式》表现主义桥社第一个组织蒙克(挪威)《呐喊》《青春期》青骑士社第二个社团康定斯基(俄罗斯)抽象艺术之父《论艺术的精神》《点线面》至上主义马列维奇《黑方块》构成主义塔特林(俄国)《第三国际纪念碑》模型荷兰风格派几何抽象主义画派蒙德里安《百老汇的爵士乐》《开花的苹果树》达达主义艺术特点杜尚“后现代艺术之父”《走下楼梯的裸女》《泉》《带胡须的蒙娜丽莎》超现实主义艺术特点写实手法达利《内战的预感》《记忆的永恒》抽象符号化米罗《哈里昆的狂欢》玛格丽特《戴圆顶礼帽的男子》巴黎画派夏加尔《吻》《我和我的村庄》莫德里阿尼《裸女》布朗库西《鸟》《波嘉尼小姐》2.后现代艺术艺术特点抽象表现主义波洛克《魔鬼》《薰衣草之雾》德库宁《女人与自行车》《粉红色的天使》波普艺术“新达达”“新现实主义”艺术特点安迪沃霍尔《玛丽莲梦露》丝网版画照相写实主义克洛斯3.20世纪现实主义美术珂勒惠支(德国)《职工暴动》《农民战争》7二十世纪美术.mmap - 2018/4/26 - PC。

20世纪西方现当代美术教学课件

20世纪西方现当代美术教学课件

空中之鸟
布朗库西
63
《吻之门》
64
亨利·摩尔
《侧卧像》
65
66
国王与王后
《行走的人》
贾科梅蒂
67
《狗》
68

69

70
总之,现、当代艺术以西方文艺复兴以来 一向的人文关怀传统作为,积极的探讨当代科 技、文化、生活、精神情感、生态环境等等与 人的关系。
71
当代三大国际视觉艺术展览:
卡塞尔文献 巴西圣保罗双年展、 威尼斯双年展
此外,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艺术展览还有:
韩国光州双年展、 悉尼双年展 、釜山国际美术双年展、汉城媒体艺术双年展、 约翰内斯堡双年展、伊斯坦布尔双年展、卡耐基国际展、 北京双年展、上海双年展、成都双年展等等
72
20
21
22
超现实主义:
内战的预感
23
记忆的永恒. 达利
24
错误的镜子. 马格里特
25
荷兰风格派
代表人物:蒙德里安 建筑师奥德 地点:荷兰。 特征:拒绝使用任何具象元素,追求艺术
的“抽象和简化”。反对个性,排除一切 表现成分而致力探索一种人类共通的纯 精神性表达,即纯粹抽象。简化物象直 至本身的艺术元素。平面、直线、矩形 成为艺术中的支柱,色彩减至红黄蓝三 原色及黑白灰三非色。
26
《红、黄、蓝的构成》
27
百老汇的爵士音乐
28
俄国至上主义和构成主义:
时 间:1912 代表人物:马列维奇、塔特林 产生地点:俄国
否定绘画中的主题、物象、内容、 空间。简化成为了最终的表现,人 们的意识在接近于零的内容之中,最后 在绘画的白色沉默之中,被表现出来。 “无”成为了至上主义最高的绘画原则。

外国美术史(艺术设计)教案

外国美术史(艺术设计)教案

一、外国美术史(艺术设计)教案二、教学目标:1. 了解外国美术史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脉络。

2. 掌握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性艺术流派和艺术家。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水平。

三、教学内容:1. 古代埃及艺术:金字塔、木乃伊、神庙壁画等。

2. 古希腊艺术:雕塑、建筑、绘画等。

3. 古罗马艺术:雕塑、建筑、壁画等。

4. 中世纪欧洲艺术:基督教艺术、拜占庭艺术等。

5.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意大利文艺复兴、北方文艺复兴等。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外国美术史的基本概念、发展脉络和代表性艺术流派。

2. 展示法:展示相关艺术作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艺术作品的看法和感受。

五、教学评价:2.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思考能力。

3. 期末考试:设置选择题和问答题,测试学生对外国美术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案示例:一、古代埃及艺术1. 基本概念:介绍古代埃及艺术的特点、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代表性作品:金字塔、木乃伊、神庙壁画等。

二、古希腊艺术1. 基本概念:介绍古希腊艺术的特点、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代表性作品:雕塑、建筑、绘画等。

三、古罗马艺术1. 基本概念:介绍古罗马艺术的特点、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代表性作品:雕塑、建筑、壁画等。

四、中世纪欧洲艺术1. 基本概念:介绍中世纪欧洲艺术的特点、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代表性作品:基督教艺术、拜占庭艺术等。

五、文艺复兴时期艺术1. 基本概念:介绍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特点、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代表性作品:意大利文艺复兴、北方文艺复兴等。

六、外国美术史(艺术设计)教案六、17世纪至18世纪欧洲艺术1. 基本概念:介绍巴洛克艺术、洛可可艺术的特点、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代表性作品:巴洛克时期的雕塑、绘画、建筑;洛可可时期的绘画、装饰艺术等。

七、19世纪欧洲艺术1. 基本概念:介绍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派的特点、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外国美术史填空题

外国美术史填空题

中外美术史1、19世纪英国画家以比较抽象的手法表现风景,用梦幻般的团块色彩营造光线气氛。

(透纳)2、20世纪初在欧洲掀起了“”,继而引发在工业设计史中占主要地位的德国工业联盟的创立和包豪斯的诞生。

(新艺术运动)3、《椅中圣母》描绘的是宗教故事中的和。

(圣母、圣婴)4、在罗丹的学生中,的作品充满激情和力量,擅长以丰满的女人体作为媒介表现不同的艺术境界。

(布德尔、马约尔)5、法国大革命以来西方美术史使我们对画家的个人风格留下了更为深刻的印象,19世纪上半叶,享受当时社会最高赞誉的画家是,他精于以冷静清晰的线条和细腻、深入的描绘来营造出一种符合古典细想的美。

(安格尔)6、善于运用光线和华丽色彩的画家是。

(布歇)7、欧洲中石器岩画以西班牙的岩画最为突出。

(拉文特)8、埃及古王国时期写实主义雕刻杰作是《》和《》(老村长像和书吏凯伊)9、古希腊建筑以神庙为主,其典型形式是式。

(围柱)10、特指欧洲中世纪绘制于板上的基督教神明和圣徒的画像。

(圣像画)11、以空间的体积感和女人体的柔美而具有永恒魅力的是产生于希腊化时期的雕刻《》(米洛斯的阿佛洛狄忒)12、梵·高《星月夜》属于主义艺术风格的作品。

(后印象)13、古罗马时期的绘画主要包括画和画。

(壁画和镶嵌画)14、《音乐课》是19世纪英国画家的作品。

(洛德·莱顿)15、哥特式教堂的突出标志是。

(玻璃窗画)16、17世纪荷兰绘画中,著名的肖像画家有,风俗画家有,风景画家有,静物画家有。

(哈尔斯、维米尔、霍贝玛、卡尔夫)17、的艺术家主张以大自然作为材料,代表人物是史密斯·克里托克。

(大地艺术)18、被称为工业设计之父。

(威廉·莫里斯)19、将深刻的精神内容与完整的人体塑造溶于一体,是雕塑艺术的特征。

(罗丹)20、19世纪英国“拉斐尔前派”的三位代表画家是、、。

(亨特、米莱斯、罗塞蒂)21、古埃及金字塔经历了一个从到,最后到方锥形金字塔这样一个演变过程。

外国美术史9—20世纪

外国美术史9—20世纪
20世纪美术
几何抽象画创始人蒙德里安、 荷兰画家特奥·凡·杜斯伯格、 苏联先锋派艺术家埃尔·利西茨基、 俄罗斯画家卡济米尔·马列维奇 包豪斯先锋艺术家拉兹洛·莫霍利-纳吉
野兽主义绘画
马蒂斯 《带绿色条纹的马蒂斯夫人像》 在这幅画中,马蒂斯在人物面部的正 中央画了一道绿色粗线;这条线成了 全画的核心。不仅整个脸部的造型结
阶段又被称作"塞尚式立体主义时期"。
《桌上的白兰地酒瓶和吉他》是布拉 克的经典之作,属于布拉克"桌子"系 列中的一件,布拉克常以桌子上的静 物为题材,从他开始立体主义的艺术 探索开始,这一题材就不断出现在他 的绘画中。
《二重奏》 将他们几何化为各种方形、圆柱
体、圆锥体等,并用平面的色彩
分割来表现这一场面,体现出关 于"二重奏"的心理立体形象,让
基里科 形而上画派 《一条街道的忧郁和 神秘》
《无限的乡愁》
维也纳分离派
1897年,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一批艺术 家、建筑家和设计师声称要与传统的美学 观决裂、与正统的学院派艺术分道扬镳, 故自称分离派。其口号是"为时代的艺术-艺术应得的自由"。
其代表作有绘画《吻》、 壁画《哲学》、《法 学》、《贝多芬雕像装
他的作品所展现的丰富而漫无
边际的想象力,对世界的荒诞
之感,汲取自日耳曼浪漫主义 和虚幻艺术的梦幻般的诗情画 意氛围,令全世界惊异不已。
这位不知疲倦的发 明家不断地更新着 自己的表现手法: 他运用拼贴画、摩 擦法、拓印法和刮 擦法,致力于创造 一个多变、彩色的 虚幻世界。被誉为 具有颠覆性的创新
艺术家。
《美术馆里的骚动》
《内心状态》
它描绘了拥挤不堪的车站场景,拥抱告别的人群和冒着烟的奔驰的火 车占据了全部画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呐喊》
卢梭 (1844-1910年)
亨利·卢梭出生于法国拉瓦尔,逝于巴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卢梭创作热衷于 创造一个幻想的世界,他的艺术很难归到哪一派,但他的画法属 超现实主义。他似乎总是生活在一个梦幻的世界,这种与生俱来 的爱幻想的天真性格,在他的日常生活中也充满天真烂漫,他的 画具有原始童话般的魅力。
维也纳分离派和克里姆特
《灰树》mengdelian
波洛克(1912-1956)
现代主义的新意
现代主义是一个比较驳杂的概念,它们之所 以被认定为一个整体,主要是因为它们的非传统 性。真正的现代主义艺术肇始于毕加索,随后又 出现了野兽派、表现主义、维也纳分离派、未来 派、抽象主义艺术、达达主义以及超写实主义等 等一系列的流派。但在对传统的反抗和否定上, 它们又是有所不同的。有的是全盘否定、有的是 针对传统的某些造型审美观念。
《夏都的住宅》
鲁奥 (1871-1958年)
乔治·鲁奥生卒于巴黎, 鲁奥是最杰出的现代版画家之一,他 创作木刻、彩色石版画和铜版画,所以在他的油画中也有版画的影 响,粗犷而有力度。他的画风有时被列入野兽派,但表现派对他来 说更为适合。
《老国王》
立体主义和毕加索
立体主义绘画是对传统形体表现的一场革命,它否定传统 绘画中的定点透视,以动点透视多方向去观察和表现物体, 将一个对象分解成多个视向的几何切面,然后再加以主观 的并置、重叠、组合,从而彻底摒弃自然物体的轮廓、体 积、明暗与统一的形象。
《两艘驳船》
杜菲 (1877-1953年)
拉乌尔·杜菲出生于法国的勒阿弗尔,逝于弗卡尔基埃。杜菲 从不看重荣誉,他只是一个为画画而活着的画家,他以其对现代艺 术的贡献受世人注目。
《赛船》
弗拉芒克 (1876-1958年)
莫里斯·德·弗拉芒克出生在巴黎一个佛兰德斯血统的家庭, 父母是音乐家,过着豪放不羁的生活 .在他全部的艺术生涯中, 他始终与北欧或德国表现主义有密切的联系。他后来独具特色 的风景画,用的是质感厚重的笔触,把我们带回到17世纪荷兰 风景画世界——看到雷斯达尔和霍贝玛。
《三女子(局部)》
布拉克 (1882-1963年)
乔治·布拉克出生在巴黎附近的阿根托尔,父亲是位业余画家。 布拉克与毕加索志同道合地共同探索创造新的绘画形式,拼贴和集 成法在两人的作品中相继出现。
第一次世界大战布拉克应征入伍,战后继续作画。后来逐渐脱 离了早期立体主义的刻板式,几何语言经修改变更为比较自由和轻 描淡写的形式,色彩朴素而又协调,画面上适度折衷自然主义的情 趣,平静和谐而优美,构成一种新的艺术境界。
毕加索(1881-1973)
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西班牙艺术家,也是法国现代 派艺术的主要代表。他一生的画法和风格几经变化,经 过了蓝色时期、玫瑰色时期、黑人时期和综合立体主义 时期从而成为欧洲画坛上的瞩目人物。
《亚威龙少女》
《格尔尼卡》
莱热 (1881-1955年)
费尔南·莱热出生于法国的阿尔让登。 莱热对机器的强烈 感受转化为将对象画成椎体、圆柱体、多面体。他在外部现实 的接触中,革新了自己的灵感和表现方法。莱热的创作题材多 来自工业文明所制造的物件,他把人的形象也引入机械世界, 画面具有机械的、无人性的感觉,有人把他的立体派称为“机 械立体派”。
《舞蹈》
《含羞草》
德朗 (1880-1954年)
安德烈·德朗出生于法国沙东,逝于加尔什。他和弗拉芒克 共用一间画室,19岁时结识马蒂斯,1905年和马蒂斯在法国南 部一带旅行作画,深受马蒂斯影响,是野兽派的先驱者。德朗 首先发现黑人艺术,认识到民间艺术的丰富和想像的浓郁;他 还发现原始艺术、庞贝绘画、中世纪哥特艺术和文艺复兴初期 大师们艺术的奥秘。他研究了古人艺术创造的秘诀,重新踏上 他们所走过的路,运用传统创造现代艺术。
野兽派和马蒂斯
野兽派原来是带有贬义的辱骂,这些作品大多是色彩狂野、 笔触飞扬、形象奇怪,强调色彩对比,大胆使用纯色,敢于突 破形体的拘束,追求强烈感情的表达和个性的解放。
马蒂斯(1869-)长期的艺术生涯使他成为一个富有独新精 神的图案家、雕塑家、版画家和设计家,晚期的作品造型夸张, 多用单纯的线描和色块的组合形成装饰感很强的画面。
《埃斯塔克的住宅》
表现主义和蒙克
表现主义注重内在情感的抒发,将艺术家的主观感受诉 诸于一切的描绘之中。艺术家因往往用变形、夸张、原始主 义、幻想以及其他强有力的、不和谐的形式因素达到表现的 效果。
蒙克(1863-1944):是挪威最具有影响的表现主义艺术 家。也是“表现主义之父”,童年的不幸对他的一生的创作 有深刻的影响,用线条和色彩强烈的表现力来画出活生生的 人,他们呼吸、感觉受难并彼此相爱。
——《吻》 《鲍尔》 《女人的三个阶段》 《达娜厄》
《吻》
《女人的三个阶段》
席勒(1890-1918) 他的一生较为短暂,受克里姆特的影响,后来形成了自己的几 何结构的风格,强调变形和艺术夸张。
——《维克多.鲍尔像》 《拥抱》 《自画像》
《拥抱》
未来派艺术一瞥
未来派是一次具有政治含义的艺术运动,它的主旨是要 将意大利从历史的重负中解放出来,转而赞美现代的世界— —机械、速度和力量。
维也纳分离派是反对保守的学院主义的“新艺术”运动。他们 并不主张某种特定的风格,不过偏爱装饰性和象征性,从而与学 院派的历史主义拉开距离。
克里姆特(1862-1918):是奥地利青年风格和维也纳分离派 代表画家。他将强烈轮廓的古典主义表现方式和服装的平面镶嵌 手法结合起来,创造出独特的富有感染力的绘画形式。
巴拉(1871-1958):意大利未来派的创始人之一,主 要借助于印象主义的创作技巧来赞美大都市的生活和现代工 业。
——《链条上的狗》
抽象艺术和抽象表现主义
抽象艺术是将自然的形体还原为最为简单的形式,以非再现性 的基本形式来构建艺术对象,以自发的和自由的方式达到表现内在 情感的目的。
康丁斯基(1866-1944):俄国画家和美学理论家。抽象艺术的 主要代表人物。作品中透漏出莫斯科的圣像画和沃洛格达民间美术 的痕迹。 ——《几个圆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