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廖版现代汉语下册第六章
现代汉语课后答案下册完整版(黄廖版)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四版)下册思考和练习一答案一、语法学里的词法和句法各研究些什么?语法学里的词法和句法各有研究范围。
词法以词为研究对象,研究词的内部结构、词的形态变化和词的语法分类。
例如语素构成词的类型有哪几种,词形变化的方式及其表示的意义有哪些,词能分多少类,每类词以至每个词有哪些功能或用法,等等。
句法以短语和句子为研究对象,研究语句结构的类型和规则。
例如短语、句子的结构层次如何,每层中各组成成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形成什么类型,表示什么意义,句子有什么语用条件,等等。
二、什么是语法体系?对语法体系的分歧应采取什么态度?语法体系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指语法结构成分的组合规则和关系所构成的整体。
在这个意义上,一种语言只能有一个客观的语法体系。
但是在语法学界,由于众多语法研究者的认识不尽相同,所使用的析句方法和术语也就不同,对同一语法现象分析的结果和解释会出现分歧,从而形成不同的语法体系,这一含义的语法体系应该说成语法学体系。
不同的语法学体系都是为了帮助大家认识和运用好各种语法结构的,它们往往大同小异,各有长短,因此学习的时候要细心观察,拿它来同语言实体相印证,采用符合事实的说法。
不能因体系分歧而否定学习语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语法学体系的分歧,是人类认识规律决定的,不可避免的。
只有通过对语法的深入研究才有可能逐步减少分歧。
我们有必要分清语法体系的两个含义,知道通常说的语法体系往往是指语法学体系。
三、举例说明语法的抽象性和稳固性。
语法的抽象性指语法不管词、短语和句子的具体意义,而只管其中的语法意义、语法形式和规则。
例如“牛、太阳、飞机、春天、经济、势力”这些词的词汇意义各不相同,而语法形式和意义有共同点,即指它们有常做主语、宾语、定语的功能,能单独受数量短语修饰,都有事物意义。
又如“蓝蓝的天、善良的愿望、奔跑的羊群、火车的速度、一本书”,这些短语的具体意义不同,但是语法不管这些,只注意每个短语都是有修饰关系的偏正结构,是定语性质不同的定中短语。
黄廖本现代汉语下课件

语法体系 一是指一种语言的语法系统。 二是指语法学体系。
(二)语法学的种类 1、传统语法、结构主义语法、转换生成 语法
2、理论语法、教学语法
第六页,共204页。
(三)语法的性质 抽象性
语法是从众多语言事实中抽象出来的规 则系统。 稳固性 语言的基础:语法构造和基本词汇 民族性
封闭类
第二十四页,共204页。
二、实词
(一)名词
1、名词的语法功能 名词在句子中经常充当主语和宾语,包括充当介词的宾语。
[用毛笔]写字 [向朋友]致意 [在国内]征集 [为将来]着想
名词一般可以用数量短语修饰。 (一桶)水 (一道)闪电 (两件)衣服 (两个)孩子
名词前一般不能加副词。 名词一般不能重叠。
2.大同小异的现象 他跑得快。 他跑得很快。 他早来了。 他来早了。 张老三是谁? 谁是张老三? 饭吃饱了。 饭吃多了。 饭吃光了。
饭吃完了。 十个人吃不了一锅饭。
一锅饭吃不了十个人。 他们来了客人。 他们来了三位。
第十五页,共204页。
(二)注重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的结合 语法意义是语法单位之间的关系意义,如“学习汉语”中两个词
第二十六页,共204页。
抽象名词:表示抽象概念意义的名词。如: 作风 道德 境界 气氛 风尚 思想 心灵
灵感 党性 友谊 观念 想法 原因 内容 形式 政治 文化 社会 革命 欲望 力量 交际 裨益 师资
修饰抽象名词的量词限于“种”、“点”、“类”等: (一种)观点 (一种)境界
(一点)灵感 (一点)裨益 个别抽象名词可以受动量短语修饰。例如:
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其基本作用是构词。
词根、词缀和词尾 单音节语素、双音节语素、多音节语素
黄廖版现代汉语下册第六章 修辞 1-3节

短句:是指词语少,结构简单的句子(包括复句
中的分句)。 其修辞效果是表意简洁、明快、灵活。
②表现形式
就长句的形式来看,一般包含下 列四种因素:一是修饰语较多,二是 联合成分较多,三是某一成分结构复 杂,四是分句中结构层次较多。
短句的表现形式则刚好相反。
试比较
他是一个身体健康、学习刻苦、 工作积极并且立志为四化奋斗终 身的三好学生。(一个长句)
原句为:
本着可开可不开的会议不开,可缓 开的会议缓开,必须开的会议作好准备、 缩短会议时间,能下去开的会议就下去 开的精神,第一季度就减少了四次全县 性的会议,需要召开的会议也缩短了召 开时间。
改为: 本着精简会议的精神,可开可不开的会 不开,可缓开的会缓开,必须开的会作好准 备,缩短会议时间,能下去开的会就下去开, 这样,第一季度减少了四次全县性的会议, 需要召开的会也缩短了会议时间。
创新精神:精心挑选,着力组合, 追求词语的艺术化。 注重锤炼思想。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 )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贾岛《题李凝幽居》)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玉楼春》
二、锤炼的内容
从意义和声音入手: 在意义方面,应力求:
1.提高观察、认识事物的能力
四、其他句式
1. 松句和紧句
中国人民是勤劳的勇敢的伟大的人 民。(紧句)
中国人民是勤劳的人民,是勇敢的 人民,是伟大的人民。(松句)
2.常式句和变式句
多美啊!北京的初冬! (变式句) 北京的初冬多美啊!(常式句)
他忍受着,不管是怎样的疼痛。 (变式句)
不管是怎样的疼痛,他都忍受着。 (常式句)
现代汉语教案(黄廖本)

现代汉语教案(黄廖本)第一章:绪论1.1 现代汉语的定义与特点介绍现代汉语的概念和范围分析现代汉语的特点,如语音、词汇、语法等1.2 现代汉语的起源与发展介绍现代汉语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分析现代汉语的发展趋势和变化1.3 现代汉语的规范化与标准化介绍现代汉语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意义和目的分析现代汉语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实践和应用第二章:语音2.1 现代汉语语音系统介绍现代汉语的音素和音节结构分析现代汉语的声母、韵母和声调的特点和分类2.2 语音的变调和异读介绍语音变调和异读的概念和原因分析语音变调和异读的规律和应用2.3 语音的记录和描写介绍语音记录和描写的方法和工具分析语音记录和描写的重要性和应用第三章:词汇3.1 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和分类介绍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和分类原则分析现代汉语词汇的实词和虚词的特点和用法3.2 词的构成和变化介绍词的构成和变化的方式和规则分析词的构成和变化的应用和语义变化3.3 词义和词义关系介绍词义的概念和特点分析词义的关系,如同义词、反义词等第四章:语法4.1 现代汉语语法的基本结构介绍现代汉语语法的基本结构和成分分析现代汉语的词类、短语和句子的结构4.2 词类和词性介绍词类的分类和特点分析词性的判断和应用4.3 句子的类型和结构介绍句子的类型和结构特点分析句子的构成和句型变化第五章:修辞5.1 修辞的概念和作用介绍修辞的定义和作用分析修辞的目的和效果5.2 修辞手法和技巧介绍常见的修辞手法和技巧,如比喻、拟人等分析修辞手法的应用和表达效果5.3 修辞格的分类和特点介绍修辞格的分类和特点分析修辞格的应用和表达效果第六章:语用学6.1 语用学的基本概念介绍语用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分析语用学在现代汉语中的应用和重要性6.2 语境与语言理解介绍语境的概念和种类分析语境对语言理解的影响和作用6.3 语用失误与语用策略介绍语用失误的原因和表现分析语用策略的种类和应用第七章:现代汉语方言7.1 方言与方言学介绍方言的定义和分类分析方言学的研究方法和特点7.2 现代汉语方言的分布与特点介绍现代汉语方言的分布情况分析不同方言的特点和差异7.3 方言与标准语的关系讨论方言与标准语的差异和关系分析方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和贡献第八章:现代汉语与文化8.1 语言与文化介绍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分析语言在文化传承和表达中的作用8.2 现代汉语中的文化元素介绍现代汉语中的文化元素,如成语、谚语等分析文化元素的意义和使用场合8.3 跨文化交际与现代汉语讨论跨文化交际中现代汉语的使用和适应分析跨文化交际中现代汉语的语用问题和文化差异第九章:现代汉语教学法9.1 教学法的基本原理介绍教学法的定义和原则分析教学法在现代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9.2 教学材料的选取与设计介绍教学材料的选取原则和标准分析教学材料的类型和设计方法9.3 教学评估与反馈介绍教学评估的方法和目的分析教学评估的结果和反馈的作用第十章:现代汉语教学实践10.1 教学计划与课程设计介绍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课程设计的原则分析教学计划和课程设计的实践和效果10.2 教学方法与技巧介绍教学方法和技巧的种类和实践分析教学方法和技巧的有效性和应用10.3 教学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教学案例,包括教学目标、内容、过程等总结教学案例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语音和词汇的教学:这是语言学习的基础,学生需要对汉语的音节结构、声母、韵母、声调以及词汇的构成和变化有深入的理解。
现代汉语笔记(黄廖版)

第一章绪论1.现代汉语,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现代汉语,这个词通常有广义与狭义两种解释。
广义的解释指现当代以来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包括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和方言;狭义的现代汉语则仅指普通话。
2.现代汉语七大方言:北方(北京话)、吴(苏州话)、湘(长沙话)、赣(南昌话)、客家(广东梅县话)、闽(福州话)、粤(广州话)。
3.现代汉语的特点:(一)语音方面:音节界限分明、乐音较多,加上声调高低变化和语调的抑扬顿挫,因而具有音乐性强的特点。
(2分)具体表现如下:⒈没有复辅音;⒉在音节中元音占优势;⒊有区别意义的声调。
4.音节总数有限,简短而明确。
(二)词汇方面:⒈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⒉广泛运用复合法构成新词;⒊双音节词占优势。
(三)语法方面:汉语是分析性的语言,缺乏表示语法意义的词类标志和词形变化,这就使现代汉语呈现出一系列的特点。
⒈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⒉语法(词法、句法)结构具有一致性;⒊词具有多功能性:某一类词往往可以充当多种句子成分;⒋词语组合受语义、语境的制约;⒌量词、语气词十分丰富:不同的名词所用的量词往往不同,语气词常出现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的细微差别。
第二章语音4.人的发音器官:肺和气管、喉头和声带、口腔和鼻腔。
5.语音的物理性质: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四要素)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声波的频率。
音高在汉语里的作用非常重要。
声调主要由音高构成,声调的高低能区别意义。
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决定于声波的振幅。
振幅大,声音就强。
而振幅的大小取决于发音时用力的大小。
普通话里的轻声与音强有关。
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时间。
音量与音高、音强、音长有关。
(汉语中)音强和音长在语调和轻声里也起重要作用。
音色又叫音质,就是声音的特色,是不同的声音能够互相区别的最基本的特征,它决定于声波振动的形式。
《现代汉语第六章》课件

部分单音节汉字没有声母,拼音只有韵母。
辅音变化
有些汉字的拼音中的声母与实际发音的声母有所变化。
拼音的应用与练习
掌握拼音不仅能正确发音,还可用于输入法输入和字母排序。
输入法
拼音输入法是中文输入法的一种 常用方式,方便输入汉字。
练习和测试
通过练习和测试,提高对拼音的 掌握和运用。
字母排序
按拼音字母对词语和名字进行排 序可以更好地组织信息。
四声的发音特点
汉语拼音有四个声调,每个声调都有独特的发音特点。
1
二声
2
升调,音调由低到高。
3
四声
4
去声,音调由低到高再到低。
一声
平声,声调平稳,音调不变。
三声
降调,音调由高到低。
拼音与实际发音的差异
拼音系统中,拼音字母与实际发音之间存在一些差异,需要理解和掌握。
1 字母“c”和“ch”
2 字母“r”
辅助学习工具
拼音是学习汉字的重要工具,特别对于非母语人士来说。
常用拼音规则
掌握拼音规则可以帮助学习者正确阅读和书写汉字。
声调标记
声母与韵母
声调标记是拼音系统的重要组成 部分,可以帮助区分不同的发音。
拼音系统中,每个汉字的发音由 声母和韵母组成。
拼写规则
拼音的拼写规则与字母发音规则 有一些不同之处,需要注意。
《现代汉语第六章》PPT 课件
本PPT课件将介绍《现代汉语第六章》的重要内容,包括汉字与拼音的关系、 常用拼音规则、四声的发音特点等。
汉字与拼音的关系
汉字是中国文字的核心,拼音系统是用拉丁字母标示汉字发音的方法。
图案与音节
每个汉字都是一个图案,代表一个或多个音节。
现代汉语笔记(黄廖版)

第五章语法第一节语法概说66、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语法这个术语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法结构规律本身,即语法事实;另一个指语法学。
语法学是探索并描写语法结构的科学,是语法学者对客观存在着的语法体系的认识和说明。
语法学分词法和句法两部分,词法的研究范围包括词的构成(同时也属词汇学范畴)、词形变化(形态)、和词类。
句法的研究范围是短语、桔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
67.语法体系也有两个含义:一个指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语法规律的系统性,每种语言的语法都是作为一个系统而客观存在的。
另一个含义是语法学体系,指语法学说的系统性,因此又叫“语法系统”。
它是语法学者研究和解释语法事实时所用的分析方法、分类术语等的系统性。
68.语法的性质(一)抽象性:语法不研究个别的、具体的的词、短语、句子等的思想内容,而是从众多的语法单位的组合里抽象出其中共同的组合方式或类型及如何表达语义。
如“心情舒畅、步调一致、前途光明”都是名词在前,形容词在后,直接组合,表示被陈述和陈述的关系,构成主谓短语。
可见,语法指的是抽象出来的公式,舍弃了个别的、具体的内容。
由词组合而成的短语和句子很多,但是组合的规则和格式是很有限的。
语法学的任务是描写、说明组成词、短语和句子的这些规则和格式,因此语法具有抽象性、概括性。
(二)稳固性:语法的变化比起语音、词汇来缓慢得多。
这是因为它是一个由抽象规则交织成的有紧密联系的体系。
如果废弃旧的规则而马上换上一套新的,会使人们不习惯,交流思想就难以进行。
很多语法手段和语法格式经历千年而不变,如,汉语把语序和虚词用作重要的语法手段。
语法的稳固性并不限制语法的演变,新的语法规则总会逐渐产生出来。
因此语法又具有时代特征。
(三)民族性:每种语言都有明显的民族特点,不同的语言语法有共性也有个性,个性是特点之所在。
例如印欧语用词形变化(形态)表示词的句法功能,语序就比较自由;而汉语里的词没有表示句法功能的形态,词在句子里充当什么成分,主要靠语序和(和虚词)来表示。
黄廖版现代汉语下册第六章

信息结构:主语是传递已知信息,谓语传递新信息。 1,不怕辣:以“怕”为中心词,“辣”是宾语,“不”是 状语
一般的语气,我喜欢吃不辣的菜,但是辣的也不怕,也能吃, 但是不一定很喜欢
2,辣不怕:以“辣”为主语,重点是“不怕”,语义重于 “不怕辣”。 我喜欢吃辣的,不管怎么辣,我都不怕,我还要继续吃
3,怕不辣:以“不辣”为中心词,强调“非辣不 可”。 最为夸张,意思是如果菜不辣,我就不敢吃,毕现“爱辣、耐 辣”的形象
唐朝以前 2000年以来
* 过去以来 * 将来以前
特点: ①组成“在/到+~”; ② 能用“when”提问; ③能用“这个/那个时候” 指代 。
(6)处所名词和方位名词
可以作“在、到”的宾语。可以用“什么地方,哪儿”提问。
在东面 到外边 一个在南,一个在北
处所名词表示绝对位置;方位名词表示相对位置。 方位名词一般跟在表实体的名词后面,指示处所/位置。
动词也可以做宾语,但动语通常是表心理活动的动词或判 断动词“是”、表示动作始终动词等。
3、动词的分类
不及物动词
及物动词
咳嗽 游行 休息 生存 劳动… 两个人咳嗽了— * 咳嗽了两个人
体宾动词 买 唱 驾驶 修理 属于…
单宾动词 谓宾动词 打算 以为 想要 感到…
准谓宾动词 进行 予以 加以 受到…
(2)意义标准
词语,特别是实词,都是有意义的,这些 意义可以帮助我们快捷地确定一个词的词 性。
比如,一个词如果表示数目和次序,基本 上可以断定它是数词,如果表示事物的名 称,多数会看作是( )词;如果表示动 作,一般会判为( )词;如果表示性质, 一般是( )词。
但意义往往是模糊的,其作用也是有限的。 有时意义会产生误导。例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饰或不能用量词短语修饰的名词。
(4)专有名词:一般不受量词短语修饰。
(5)时间名词
可以作“在、到”的宾语。可以用“什么时候” 提问。
在今天 到春节
有的时间名词可受数量成分修饰
两个下午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
• 绝对时间:唐朝
2000年……
相对时间:上午 下午 过去 将来 当代……
唐朝以前 2000年以来
* 过去以来 * 将来以前
特点: ①组成“在/到+~”; ② 能用“when”提问; ③能用“这个/那个时候” 指代 。
(6)处所名词和方位名词
可以作“在、到”的宾语。可以用“什么地方,哪儿”提问。
在东面 到外边 一个在南,一个在北
处所名词表示绝对位置;方位名词表示相对位置。 方位名词一般跟在表实体的名词后面,指示处所/位置。
(1)助动词
助动词,也叫“能愿动词”,是表示可能、 必要、必然、意愿、估价等意义的动词 。
表示可能:能 能够 会 可 可能 可以 得以
表示意愿:愿意 乐意 情愿 肯 要 愿 想要 要
想 敢 敢于 乐于
表示必要:应 应该 应当 得(dei) 该 当 须
得 犯得着 犯不着 理当
助动词的语法特点
二、现代汉语的词类系统
根据能否单独充当句法成分,先把汉语中所有的 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根据词和词之间的组合关系、词语充当句法成分 的能力,实词和虚词内部都可以进一步分类。
体词:主要充当主、宾语的词。名词、数词、量词 谓词:主要充当谓语、述语和补语的词。动、形 加词:主要充当定语和状语的词。区别词、副词
名词一般不能重叠,但少数单音节名词可以重叠。
(二)动词
1、动词的语法特点 1)主要作谓语,多数可带宾语。 2)能受“不”和“没有”修饰,心理动词可用“很”
修饰。 3)多数可以重叠。 表示短时、尝试意义。 4)多数可带“着”、“了”、“过”。
2、动词的语法意义:表示动作行为,事物的存现、变 化,及事物间的关系
(3)语法功能
一个词的语法功能指的是这个词在句法结构里 所能占据的语法位置,主要指词的组合能力与造 句功用。
形容词的功能有:a.前加“很” b.后加“的” C.后加“了” d.作谓语 e.作定语
组合能力
词的组合能力,指能跟一些什么词语发生组合关 系,不能跟一些什么词语发生组合关系。
过火
过问
过失
造句功用
判断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主要作用是对事物加以判断或 说明。
判断动词后面带体词性宾语,构成述宾短语。由判断述宾 短语的述语和宾语之间没有施受关系。
他是一个闲不住的人。 撞伤老王的车是民工骑的那种板车。 新任县委书记是个年轻人。 他是一米八的个子。 遍地是红山楂。 门外是一个小水塘。
不同的标准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语言。
(1)形态标准 形态——指体现一个词的语法功能的词法上 的形式,它包括 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
形态标志——一个词属于什么词类,往往可以 通过这个词的词头或词尾标示出来 。
英语语例: —ation —ment —ness —ity (名词词尾) —ful (形容词词尾) —ly (副词词尾)
助动词可以单独回答问题,但不能重叠, 不能带动态助词。有些能愿动词可以用在 “不~不”和“~不~”的格式中。例如:
能——不能不/能不能
要——不要不/要不要
会——不会不/会不会
可能——不可能不/可能不可能应该——不应该不/应该来自应该(2)判断动词“是”
现代汉语中的判断动词只有一个“是”,表示是非、有无 等意义。
动词也可以做宾语,但动语通常是表心理活动的动词或判 断动词“是”、表示动作始终动词等。
3、动词的分类
不及物动词
及物动词
咳嗽 游行 休息 生存 劳动… 两个人咳嗽了— * 咳嗽了两个人
体宾动词 买 唱 驾驶 修理 属于…
单宾动词 谓宾动词 打算 以为 想要 感到…
准谓宾动词 进行 予以 加以 受到…
(2)意义标准
词语,特别是实词,都是有意义的,这些 意义可以帮助我们快捷地确定一个词的词 性。
比如,一个词如果表示数目和次序,基本 上可以断定它是数词,如果表示事物的名 称,多数会看作是( )词;如果表示动 作,一般会判为( )词;如果表示性质, 一般是( )词。
但意义往往是模糊的,其作用也是有限的。 有时意义会产生误导。例如:
动| 宾
动| 宾
请记住:
“没”和“没有”在动 词 前都是副词;在名词 前都是动词。
请思考:动词能不能做主语和宾语?
游泳好。游泳最锻炼身体。 他就喜欢游泳。
主 ||谓
主 || 谓
主|| 谓
状] 中
状] 中
动 |宾
动| 宾
动词可以做主语,但谓语不能是动作动词,只能是形容 词、形容词性短语或者是“有” “是” “使” “让” “叫”等动词
忽然 + - - - -
并不~ + -
* 一块金(子) 一块银(子) 一块铜/铁/锡
失败 输 成功 赢 胜利
~了 很~
+
+
+
-
+
+
+
-
+
-
因此,根据词的意义来划分词类有两个问 题:
词义并不一定反映词的组合性质 词义无法直接观察,操作性不强
例如:大苹果可以出口。但是到底“大” 到什么程度才可以出口呢?
中间 当中 背后
思考题1: 从组合能力上看,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不”、“很”的修
饰。然而,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却出现了这样一些组合:
A组 人不人鬼不鬼 、中不中西不西 不前不后、不上不下 什么山不山的,只是一座小土堆! 什么报酬不报酬,没有报酬照样干。 管它台风不台风,我们都不怕!
• 副词和名词组合的特殊情况是:
习题
信息结构:主语是传递已知信息,谓语传递新信息。 1,不怕辣:以“怕”为中心词,“辣”是宾语,“不”是 状语
一般的语气,我喜欢吃不辣的菜,但是辣的也不怕,也能吃, 但是不一定很喜欢
2,辣不怕:以“辣”为主语,重点是“不怕”,语义重于 “不怕辣”。 我喜欢吃辣的,不管怎么辣,我都不怕,我还要继续吃
3,怕不辣:以“不辣”为中心词,强调“非辣不 可”。 最为夸张,意思是如果菜不辣,我就不敢吃,毕现“爱辣、耐 辣”的形象
双宾动词
送 教 借 问 骗 偷 告诉…
按意义和功能分(传统分类方法)
动作动词: 打 跑 跳 使令动词: 请 派 让 要求 心理动词: 想 爱 喜欢 妒忌 了解 存现动词: 有 在 增加 减少 趋向动词: 来 去 上来 回去 能愿动词: 能 肯 会 能够 可以 判断动词: 是 如 叫 姓 等于 形式动词: 加以 给以 予以 致以
• 1.个别副词加在名词前,但不能单用。园 子里净杂草。
• 2.成对列举或肯定否定连说。
不人不鬼 什么山不山的
• 3.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语言现象。很绅 士 太传统 非常专业 这类名词都包含一 种描述性语义特征。
B组 (1) 她很淑女地啜饮着高脚杯中的白酒。 (2) 我又见到了昨夜招待我的那位西藏小伙。……他告诉我,
如英语中:名词的复数形式是在单数 形式后面加-s或-es;形容词的比较级 是在原式后面加-er或 前面加more; 动词有“人称、时、数”的变化。
汉语语例:
名(指人)+们——不定量的复数 动+着/了/过——时态 形容词AB——AABB(老老实实)、ABAB(通红通红)
◆无论形态标志还是形态变化,在汉语中都缺乏普遍 性,也没有强制性。因此在汉语词类的划分中,形态 只能作为参考标准。
部分名词对举时可以重叠。山山水水、枝枝叶叶、瓶瓶罐罐、
条条框框、坑坑洼洼
少数已经定型为成语:婆婆妈妈 方方面面 风风火火(引申义
或比喻义)
3、名词的分类
根据名词与不同量词之间的关系,可以给名 词分类。
(1)一般名词:能用数量短语修饰 (2)抽象名词:用“种、类、点儿、些”或含有动量
词的 量词短语修饰。
• 动词的否定形式是“不,没、没有”。
问:今天晚上你看电视吗? 答:今天晚上我不看电视。
问:昨天晚上你看电视吗? 答:昨天晚上我没有看电视。 问:节目好极了,你怎么不看? 答:我没有时间。
问题:2、3两例中,斜体字部分应该怎样分析?
我没有看电视。 我没有时间。
主|| 谓
主|| 谓
状] 中
状] 中
(3)*看来我确实老了,不能思索,更不能情感了。 (4)*老人家很感触地说,这就是小柱儿的爷爷当年扛过
的红缨枪。”
结论:
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功能划分出来的词的类 别。词类不是词的内部结构分类。
汉语的词类划分,主要依靠功能标准。 形态是辅助标准,意义是参考标准。
划分词类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
管他飞机不飞机,冲上去再说。 画得山不山,水不水的。不男不女 不人不鬼 他们生活在最下层。 这个东西放得太前(太后)了一点。 昨天已经中秋了。 今天才星期三。
(2)名词重叠的例外情况
名词量化。有些名词可以表示单位,带有量词的性 质,如 “人、家、年、天”等可以重叠。表示 “每一”、“众多”。日日夜夜、分分秒秒等。
第二节 现代汉语的词类体系
一、汉语的词类及其划分标准 (一)划类标准
1、词类:是词的语法类别
2、划分词类的目的:为了说明现代汉语的结构规则
例1:
编写教材
打扫房间
学习文件
例2:
饭不热了。
(歧义句)
他原来是教师。 (歧义句)
一、汉语的词类及其划分标准
3、词类的标准: (1)形态标准 (2)意义标准 (3)功能标准
能不能充当句子成分,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