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廖版现代汉语下册语法3虚词
《现代汉语》课后答案_下册完整版(黄廖版)电子教案

《现代汉语》课后答案_下册完整版(黄廖版)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四版)下册思考和练习一答案一、语法学里的词法和句法各研究些什么?语法学里的词法和句法各有研究范围。
词法以词为研究对象,研究词的内部结构、词的形态变化和词的语法分类。
例如语素构成词的类型有哪几种,词形变化的方式及其表示的意义有哪些,词能分多少类,每类词以至每个词有哪些功能或用法,等等。
句法以短语和句子为研究对象,研究语句结构的类型和规则。
例如短语、句子的结构层次如何,每层中各组成成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形成什么类型,表示什么意义,句子有什么语用条件,等等。
二、什么是语法体系?对语法体系的分歧应采取什么态度?语法体系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指语法结构成分的组合规则和关系所构成的整体。
在这个意义上,一种语言只能有一个客观的语法体系。
但是在语法学界,由于众多语法研究者的认识不尽相同,所使用的析句方法和术语也就不同,对同一语法现象分析的结果和解释会出现分歧,从而形成不同的语法体系,这一含义的语法体系应该说成语法学体系。
不同的语法学体系都是为了帮助大家认识和运用好各种语法结构的,它们往往大同小异,各有长短,因此学习的时候要细心观察,拿它来同语言实体相印证,采用符合事实的说法。
不能因体系分歧而否定学习语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语法学体系的分歧,是人类认识规律决定的,不可避免的。
只有通过对语法的深入研究才有可能逐步减少分歧。
我们有必要分清语法体系的两个含义,知道通常说的语法体系往往是指语法学体系。
三、举例说明语法的抽象性和稳固性。
语法的抽象性指语法不管词、短语和句子的具体意义,而只管其中的语法意义、语法形式和规则。
例如“牛、太阳、飞机、春天、经济、势力”这些词的词汇意义各不相同,而语法形式和意义有共同点,即指它们有常做主语、宾语、定语的功能,能单独受数量短语修饰,都有事物意义。
又如“蓝蓝的天、善良的愿望、奔跑的羊群、火车的速度、一本书”,这些短语的具体意义不同,但是语法不管这些,只注意每个短语都是有修饰关系的偏正结构,是定语性质不同的定中短语。
《现代汉语》课后答案_下册完整版(黄廖版)

WORD 格式-精品资料分享
歧而否定学习语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语法学体系的分歧,是人类认 识规律决定的,不可避免的。只有通过对语法的深入研究才有可能逐 步减少分歧。我们有必要分清语法体系的两个含义,知道通常说的语 法体系往往是指语法学体系。
三、举例说明语法的抽象性和稳固性。 语法的抽象性指语法不管词、短语和句子的具体意义,而只管其 中的语法意义、语法形式和规则。例如“牛、太阳、飞机、春天、经 济、势力”这些词的词汇意义各不相同,而语法形式和意义有共同点, 即指它们有常做主语、宾语、定语的功能,能单独受数量短语修饰, 都有事物意义。又如“蓝蓝的天、善良的愿望、奔跑的羊群、火车的 速度、一本书”,这些短语的具体意义不同,但是语法不管这些,只 注意每个短语都是有修饰关系的偏正结构,是定语性质不同的定中短 语。 语法具有稳固性,这是说许多语法规则经历千百年而不变,旧的 语法规则的变化和新的语法规则的产生都是比较缓慢的。例如汉语表 达语法意义的手段主要是利用语序和虚词,从古到今都如此;主谓结 构中主语和谓语是一前一后直接组合的,不用语法成分来连接,但是 主语后头停顿处,有时可以出现语气词,这些结构特点也是古今一致 的。又如在上古,名词可以做谓语,到了现代,名词一般不能直接做 谓语了,这可以看出旧规则虽有变化,但是变化很缓慢。
都|睡|着|了。
名词 春分 清明 科学 春天 臂 顶峰 之前 知
识 前面 东西 时 以后 事情 秋天 后半夜
月亮 太阳 天
动词 过去 到来 是 让 张开 拥抱 想要 研究
领会 要 动手 搞 下去 剩下 夜游 睡 着
形容
热烈 透彻 充分 乌蓝
词
区别
初步
词
数词 一
量词 双 个 片
副词 刚刚 即将 务必 还 没有 就 决
现代汉语黄廖版下册书语法课后习题答案[精选多篇]
![现代汉语黄廖版下册书语法课后习题答案[精选多篇]](https://img.taocdn.com/s3/m/09d4d031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0a.png)
现代汉语黄廖版下册书语法课后习题答案[精选多篇]第一篇:现代汉语黄廖版下册书语法课后习题答案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四版)下册一、语法学里的词法和句法各研究些什么?语法学里的词法和句法各有研究范围。
词法以词为研究对象,研究词的内部结构、词的形态变化和词的语法分类。
例如语素构成词的类型有哪几种,词形变化的方式及其表示的意义有哪些,词能分多少类,每类词以至每个词有哪些功能或用法,等等。
句法以短语和句子为研究对象,研究语句结构的类型和规则。
例如短语、句子的结构层次如何,每层中各组成成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形成什么类型,表示什么意义,句子有什么语用条件,等等。
二、什么是语法体系?对语法体系的分歧应采取什么态度?语法体系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指语法结构成分的组合规则和关系所构成的整体。
在这个意义上,一种语言只能有一个客观的语法体系。
但是在语法学界,由于众多语法研究者的认识不尽相同,所使用的析句方法和术语也就不同,对同一语法现象分析的结果和解释会出现分歧,从而形成不同的语法体系,这一含义的语法体系应该说成语法学体系。
不同的语法学体系都是为了帮助大家认识和运用好各种语法结构的,它们往往大同小异,各有长短,因此学习的时候要细心观察,拿它来同语言实体相印证,采用符合事实的说法。
不能因体系分歧而否定学习语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语法学体系的分歧,是人类认识规律决定的,不可避免的。
只有通过对语法的深入研究才有可能逐步减少分歧。
我们有必要分清语法体系的两个含义,知道通常说的语法体系往往是指语法学体系。
三、举例说明语法的抽象性和稳固性。
语法的抽象性指语法不管词、短语和句子的具体意义,而只管其中的语法意义、语法形式和规则。
例如“牛、太阳、飞机、春天、经济、势力”这些词的词汇意义各不相同,而语法形式和意义有共同点,即指它们有常做主语、宾语、定语的功能,能单独受数量短语修饰,都有事物意义。
又如“蓝蓝的天、善良的愿望、奔跑的羊群、火车的速度、一本书”,这些短语的具体意义不同,但是语法不管这些,只注意每个短语都是有修饰关系的偏正结构,是定语性质不同的定中短语。
3.黄廖本现代汉语下课件-短语.

勤劳、朴实、善良
红色的或者绿色的
宽敞而且干净
讨论并通过
又瘦又高
(二)短语的其他结构类型 1、连谓短语 连谓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谓词性成
分连用构成。这几个谓词性成分之间没有 语音停顿,没有关联词语,没有上述五种 结构关系;意义上可以具有动作行为先后 的关系,动作行为与方式的关系等。
结构式:VP1+VP2+…… 上山采花 看了心烦
所+V
所见 所闻 所说 所想
A(主)+所+B(谓)
古人所说、你所认为、教材所提到
有时需要借助“的”构成“的”字短 语:所知道的、所引用的、所认识的
上级知道他去黑龙江。 上级选派他去黑龙江。
我指定他作我的代表。 我同意他作我的代表。
老人感激警察帮助了他。 老人记得警察帮助了他。
三、短语的功能类 短语有两方面的功能:一方面是作句法
1、常见类型
(1)表示前后动作,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上街买菜
进城看戏
坐下来学习
上山采药
买个闹钟看时间
前面动词的受事宾语也是后面动词的受事。
倒杯茶喝 买本书看 做个菜吃
(2)肯定与否定两方面说明一个动作,有互
相补充的作用。
拉着手不放
站着不走
躲着不动
坐着不起来
(3)由动词“来/去”跟其他动词构成,“来
(花园似的)城市 (蛇一样的)恶人
[木头似地]站着
[触电一样]哆嗦了一下
浇得<落汤鸡似的> 心里慌得<猫抓一般>
前面可以用动词“像、好像”等词,引进比 喻的对象或表推测。
(像)小老虎似的 (像)雪花一样 天气燥热,好像要下雨似的。 颜色那么浓,浓得要流下来似的。
《现代汉语》课后答案_下册完整版(黄廖版)

二、试举例说明汉语组成短语的语法手段。 汉语组成短语的语法手段是语序和虚词。 有一些短语只靠语序组成。 例如主谓短语是主语在前, 谓语在后;
动宾短语是动于在前,宾语在后。有些短语既依靠语序,也依靠虚词。例如偏正短语和中补短语里都有一 部分短语不只靠语序,还要分别用上相应的结构助词。 三、指出《不老歌》中三字短语的结构类和功能类
他讲
明白了
形容词
完了
动词
得怎么样 代词
得很透彻 偏正短语
得深刻动人 联合短语
了两小时 量词短语
了两次两次 短语
得天花乱坠 主谓短语
得动人心弦 动宾短语
得好极了 中补短语
到哪儿了 介词短语
补语用来补充说明前面的 动词或形容词中心语。
二。 .指出下面句子的 主语和谓语,并说明永那种功能类的 词语充当。 ①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 ||是亿万人们群众的切身事业。 动宾 ||动宾 .
思考和练习五 159 页 一。了解各种句法成分的构成材料。从教材中归纳并加以补充,注意指出每个成分经常用什么词语充当, 有什么条件限制。
1.什么词语可以充当主语宾语?什么词语可以充当谓语?
名词性词语和谓词性词语都可以充当主语。名词性主语在用法上一般不受限制,只有一些词语,例如代词
量词短语做主语时受语言环境的限制。谓词性主语对谓语又有一定的
“上 ”改为 “方面 ”,
④窗前有一个小菜园,中游苋菜、豆角、黄瓜和许多种蔬菜。 此句犯了种概念和类概念并列的毛病, “苋菜 ”、“豆角 ”和“黄瓜 ”各是蔬菜的一种,不能与 “蔬菜 ”并列。应将 “和 ”改为 “等”或在 “许多种 ”前加上 “其他 ”二字。
⑤本校职工或学生出入校门要凭工作证和学生证。 “和 ”表示加合性并列, “或”表示选择性并列。 职工只能凭工作证, 学生只能凭学生证。 因此,“和 ”应改为 “或 ”。
《现代汉语》课后答案_下册完整版(黄廖版)

四、为什么说研究语法要注意民族特点。 不同民族的语言,既有共性又各有个性,如果忽视民族语言的个
-
WORD 格式-精品资料分享
性或特点,就不能深入认识一种语言的语法 结构规律。例如对汉语,
要研究“把”字句和“被”字句,不能只满足于说明哪是主语、哪是
谓语、哪是状语等,还要指出它的结构特点、构成条件和所表示的语
①在工厂、农村、学校我见闻了许多英雄,他们都在自己的岗 位上,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忘我地工作着。
原句中名词“见闻”被误用为动词,应当改为“看到”之类的 动词。
②小梅干活很卖力气,咱队的大人小孩没有一个不说她劳动不 积极。
原句中“没有一个不说”即“大家都说”,后面再加上一个否 定副词“不”来否定“积极”,意思就正好和原意相反了。应去掉最 后一个“不”字。
发生直接关系,因而配成一对,即:
主语——谓语:
差距‖很大
动语——宾语:
学好|本领
定语——定语中心语:(春节)前夕
状语——状语中心语:〔明显〕回落
补语中心语——补语:调查<出来>
七、分析出下列句子的句法成分。
中心词分析法:
①(这篇)文章 批判了(历史)唯心主义。
2.(黄廖)现代汉语下-词类划分标准

火红的太阳 明亮的月亮 凶猛的老虎 崭新的汽车
一个太阳 一轮月亮 一只老虎 一辆汽车
*很太阳 *特别月亮 *不老虎 *十分汽车
词的语法功能 1.实词在语句里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 即词的职位; 2.词与词的组合能力: (1)实词与另一些实词的组合能力,包括 这一类能不能跟另一类组合,用什么方式 组合,组合后发生什么关系; (2)虚词没有作句法成分的功能,但有依 附实词表示语法意义的能力,即与什么实 词结合,表示什么语法意义等。
词的意义
语法上同类词的概括意义或意义类 别。
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动词表 示动作、行为等,形容词表示性质、 状态等。
意义是词类划分的基础,但不能作为
词类划分的标准。词义不一定反映词的组
合性质,无法直接观察。词的概念意义属
于词汇意义范畴,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
词,其语法表现并不一定相同。如:
战争
打仗
太阳出来了。 月亮出来了。 老虎出来了。 汽车出来了。
天空出现了太阳。 夜空出现了月亮。 森林出现了老虎。 道路出现了汽车。
太阳的光芒洒下来。 月亮的银辉洒下来。 老虎的皮毛很有光泽。 汽车的尾气造成污染。
词的语法功能 1.实词在语句里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 即词的职位; 2.词与词的组合能力: (1)实词与另一些实词的组合能力,包括 这一类能不能跟另一类组合,用什么方式 组合,组合后发生什么关系; (2)虚词没有作句法成分的功能,但有依 附实词表示语法意义的能力,即与什么实 词结合,表示什么语法意义等。
置 (2)意义:表达词汇意义还是语法意义 (3)自由与粘着:是否能单独使用 (4)位置:参与组合时位置是否固定 (5)开放与封闭:实词是开放类;虚词
是封闭类
不同大类的词也有共性,可以归并成为 一个更大的类。
黄廖版现代汉语(下)笔记整理

黄廖版现代汉语(下)笔记整理来啦来啦,现代汉语的后续笔记来了~第一节语法概说三、语法单位和句法成分(一)语法单位1.语法单位主要有四级:语素、词、短语、句子2.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语素可以组合成合成词,有的可单独成词(成词语素、不成词语素)3.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组织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4.短语是由词组成的、没有句调的语言单位、是造句的备用单位5.句子是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句子前后有隔离性停顿(二)句法成分(主谓动宾定状中补)1.句法成分是句法结构的组成部分。
句法结构是有若干词按语法规律组成的。
句法关系是句法成分在结构和逻辑上的关系2.主语是被陈述的对象,谓语是陈述主语的3.动词在前,表示动作行为,是支配、涉及后面的宾语的成分,宾语位居动词后头,表示人、物或事情,是动作所支配、所涉及的对象4.定语是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状语是谓词性短语(动词、形容词)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中心语:偏正短语、中补短语里的中心成分定中(名)=名词性短语状中(动|形)=谓词性短语5.补语是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分6.划线分析法(参照课本表格)第二节词类(上)一.划分词类的依据1.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
划分此类的目的在于说明语句的结构和各类词的用法。
分类的一句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三个方面。
2.语法的功能是主要依据,形态和意义是参考依据,这三者是一个统一体的不同表现,合称为词性。
3.词的语法功能,即词的分布功能,主要是指实词在语句里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即词的职位4.实词都能充当句法成分,实词的语法功能还指词与词的组合能力,有两种表现:实词与另一些实词的组合能力,包括这一类能不能跟另一类组合,用什么方式组合,组合之后发生什么关系;虚词没有作句法成分的功能,但有依附实词表示语法意义的功能,即与什么实词组合,表示什么语法意义等。
5.词的形态:构形形态(语法意义上发生一点变化);构词形态(意义没有发生改变)6.词的意义:指语法上同类词的概括意义或意义类别7.划分词类的三种依据,在不同的语言中其重要性各不相同二.实词(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分为主体词(名动形)和功能词(数量副代区拟叹)(一)名词1.名词的意义和种类(名词表示人、事物或时地的名称)专有名词、普通名词、时间名词、处所名词、方位名词(参考课本了解详情)2.名词的语法特征1.经常放在动词前后分别作主语和宾语,多数能作定语和带定语,一般不作补语2.前面一般能够加上表示名量的数量短语,一般不能加副词3.一般不能用重叠表示某种共同的语法意义4.经常用在介词后头,组成介词短语5.汉语名词单复数同形3.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时间名词较特殊,除了能作主语、宾语和定于外,还经常作状语,表示事情发生的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中
介词短语 介词短语
作状语表处所
一 本 关于鲁迅的书
定 )
量词短语
中 ) 中 定
介词短语
介词短语作定语表对象
5.介词的语法特点
介词短语的功能: • 经常作状语; • 还能作补语; 有时也可以做定语。
作定语时在介词短语后要加“的”
练习
[1]要为群众着想。——你为谁?
[2]应该对事不对人。——要对人民负责。
状语的标志
“得”的主要作用
• 补语的标志
• 原来过得很快乐
(2)动态助词:了、着、过、的
• • • • 了 昨天早晨吃了饭,小王就去图书馆看书。 今天早晨吃了饭,小王就到教学楼上课。 明天早晨吃了饭,小王就去洛阳路考试书店。
“了” 表示完成
着
火烧云嗓子沙哑着,模仿老妇人的声 音腔调,说:“别张着大嘴,傻等着天上 掉馅饼!” 门开着,灯亮着。
(四)助词
1.助词的定义 附着在其他语言单位的前后,表示某种 语法意义的虚词。
2.助词的小类
(1)结构助词 (2)动态助词 (3)比况助词 (4)其他助词
(1)结构助词:的、地、得
①读音:轻声de ②作用 A “的”的主要作用——作定语的标志
伟大的祖国 明媚的春光 激烈的战斗
注意,有时用“的”和不用“的”,语义不同。
“了”的助词和语气词词性的区分方法:
(1)位于动词、形容词后的是助词,位于句末的是 语气词。 (2)既在句末,又位于动词、形容词后的既是助
词,也是语气词。 他掌握了三门外语了。
香山的枫叶都红了。
二、虚词的运用
(一)介词的运用 (二)连词的运用 (三)助词的运用
(一)介词的运用
1.对于、对
?
什么时候用“对” 什么时候用“对于”
新买的书被弟弟给弄脏了。
他把钱包给弄丢了。
连
连……也,都,还
这个汉字很简单,连三岁的孩子都认识。 他很努力,连星期天也不休息
(四)语气词
1.语气词的定义
2.语气词小类 陈述语气、疑问语气、 祈使语气、感叹语气。
3.语气词的语法特征
(1)附着性强
(2)一部分语气词可以表达多种语气
我们看电影
(1)我们看电影吗? (2)我们看电影吧? (3)我们看电影呢! (4)我们看电影啊?
滥用介词有如下现象, 一种是滥用造成无主语的毛病; 一种是“对”“对于”错用造成主客颠倒的毛病。
例1、从上述有目共睹的事实中,证明他们 的所作所为是无可指责的。 例2、焦玉禄这个名字对于青年人可能有些 陌生,但对于四十岁以上的人却是很 熟悉的。
(1)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 起有关部门重视呢? (2)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 后脸上勉强露出了一丝笑容。 (3)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对种种不爱惜人民币的错 误做法,以及随意将人民币放大后销售的违法 行为,尚未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3.连词的语法特点
• (1)连词不能单独做句子成分,只能在连 接词、短语、分句或句子时,表示各种关 系,起语法作用。 写不出来的时候不硬写,这是托尔斯泰和 鲁迅先生都说过的。 虽然是四月底的天气,可是夜间还是凉渗 渗的。
• (2)某些连词经常与副词配合成为一对关联词语, 表示连接关系。 如果马威再问,他就往车下跳啦。 无论研究哪样东西,他都能把研究的成果有条有 理地写成书。 您既然答应了租给他们房子,就得当正经事儿办。
“日本朋友”和“日本的朋友”
• B、构成“的”字短语。 • “的”字短语 = X+的 = 名词性短语
这本书是小王的,那本书是小李的。 窗台上有两盆花,红的是牡丹,黄的是茉莉。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还是你们 的,你们年轻人朝气蓬勃,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 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类型: (1).完全虚化,成为专用介词:
于、被、从、沿、趁、除了等。
(2).同音同形,意义区别明显:
把、给、打、问、跟、当等。
(3). 同音同形,意义很难区分:
在、到、替、靠、往、向、朝、比、 通过、按照、为了等。
1、于(於、乎)
“于”当是“吁”的本字,本义是口出气。假借来表示 存在义,并虚化为介词
3.介词由动词虚化而来
⑴把着大门 ——把门打开
⑵你别打小孩儿 ——打昨天开始就下雨
⑴他在北京。 他在北京工作。 ⑵两个人可以比一下。 你比他高。 ⑶大会通过了有关决议。 通过这件事,大家的认识提高了。
4.怎样区分介词和动词?
方法一: 谓语动词 有——介词
没有——动词。
王老师在家。 王老师在家备课。 王老师在备课 王老师坐在沙发上。
引入行为动作的处所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左传· 僖公二十二年》)
引入行为动作的时间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论语· 述而》)
引入行为动作涉及的对象
闻之,有献于公。(《郑伯克段于鄢》)
引入比较的对象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 劝学》)
引入行为动作的主动者
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荀子· 修身》) 引入时间 动词,存在 引入处所 引入对象 涉及的对象 比较的对象 行为主动者
指出下列各句中“和”、“跟”、“同”、“与” 的词性:
• • • • • • • • • 他的母亲和他的老师是对他影响最大的人。 校长和书记都赞同这一意见。 等我跟朋友协商一下再告诉你吧。 南端与苏州河相连。 小张没跟小李一齐来。 小张和小李都是北方人。 你去跟小李说说吧。 小李跟小王都来过我家。 你同小李都是安徽人吗?
第一章 语法
第三节 虚词
第三节 虚词
一、虚词
二、虚词的运用 三、词类小结
一、虚词
(一)虚词概说
(二)介词 (三)连词 (四)助词 (五)语气词
(一)虚词概说
1.什么是虚词
2.虚词的共同特点
1.什么是虚词
• 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 没有词汇意义 • 只有语法意义
2.虚词的共同特点
(1)只能依附于实词或语句,表示语法意义;
对于——不能
3.在
• 在……上 • 在……下 • 在……中
名词性成分
的
2.在老师和同学帮助下,他进步很快。 1.在改善学生生活上,学校总务部门采取了很多措施。
宝钢在建设中 新一代在茁壮成长中
进行
4.于
• 来自于 • 导致
5、误用:
(1) 滥用介词 :
介词在语言组合过程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但是要做到当用则用,不当用的时候不可滥用。
站在学校门口的那个小伙子是一个卖磁卡的。
• C、表示列举不尽 这阵子,他总算摆了个小摊儿,买点儿 烟卷儿糖果什么的,维持生计。
• D“是……的” • E、夹在动宾之间,表完成态。相当于动态 助词。 他是上周三去的北京。
“地”的主要作用
这尼姑有四五十岁,满脸横肉、两只 邪眼,手捻着—挂佛珠,皮笑肉不笑地问 道:“二位女施主,有何贵干?”
(2)漏用介词
应该使用介词的地方而没有使用,就是漏用 介词。漏用介词同样会使表意不清,句子不通。
前面加上"对于",否则句子的结 构和表意都不清楚。 (1)江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会议展开 了热烈的讨论。
问题:你注意到连词与介词中有相同的部分吗?是哪几个? “和、跟、同、与”既是介词,又是连词,共同点是在它们 两边都可以出现名词X和Y,怎样分辨?
快考试了,我和小张都很着急。 于是,我和小张商量了一下。
注意
1.交换位置法 2.插入成分法 3.省略法
在书面语中,一般把“和”用作连词,把“同” 用作介词。 我国根据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的原则,同其他国家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①我们做任何工作,都要对于人民负责。 *②科学著作,对我们这些粗通文字的人是看不懂的。 *③这种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对于具有文化教养 的人是不能容忍的。
“对”包括“对于” “对”—向、对待
2.关于、对于
(1)关于——关涉、涉及
对于——对象 (2)关于——主语之前 对于——主语前、后 (3)关于——可做标题
“着”表示进行、状态持 续
过
• 老哥俩鱼水相帮,配合默契,没闹过矛盾, 没红过脸。
• 火车开过南京,到了上海。
他走过小桥,来到河对岸。
他读过这本书。 过了小桥。 谁之过。
(3)比况助词:似的、一样、一般
• 构成比况短语,对事物或性状进行描写。
似的 北京大学是一所花园似的学校。 祥子傻子似的一气喝下去。(老舍《骆驼祥子》)
一样、一般
于是,小船轻飘飘地像流水落花,风 吹柳絮一般地飞驶起来。(刘绍棠《渔火》) 心潮象大海的波涛一样。
(4)其他助词:所、给、连
“所”字短语 = 所 + 动词 = 名词性短语 眼前的所见所闻 为……所 被……所 常年为疾病所累。 定将被后人所耻笑。
给
“给”——动词前,表被动,口语色彩
杯子我给打碎了。
[3]今天非跟他比个高低不可。——你比他差远了。
[4]我们到上海,你们到哪儿?——我们到上海参观。
[5]爸爸给他买一支金笔。 ——爸爸给他一只金笔。 [6]小王在家吗?——小王在家看书呢。 [7]窗户朝南开。——窗户朝南。 [8]朵朵葵花向太阳。——朵朵葵花向太阳开。
[9] 跟党走! ——跟上队伍! [10]这件事不能由你。——这活由你负责。 [11]请拿这本书!——拿这本书看!
[12]他们经过南京去上海。—到黄山经过南京吗?
[13] 让他说对了。 ——让他说! [14]叫他走!——叫他打了。
(三)连词
1.连词的定义
2.连词的区别 3.连词的语法特点
1.连词的定义
连词是连接词、短语、分句或句子的虚 词等,表示并列、选择、递进、转折、条 件、因果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