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酸雨危害大大班教案可怕的酸雨
《酸雨》教案

酸雨教案教案:酸雨教学目标:1. 了解酸雨的形成原因和危害。
2. 掌握酸雨的化学反应过程。
3. 了解酸雨防治的方法和措施。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或黑板。
2. 酸雨形成原因和危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酸雨化学反应过程的示意图。
4. 酸雨防治方法和措施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酸雨的概念,询问学生对酸雨的了解程度。
2. 展示酸雨形成原因和危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发学生对酸雨的兴趣和关注。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解释酸雨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与水蒸气和氧气反应形成硫酸和硝酸,降落到地面时形成酸雨。
2. 介绍酸雨的危害:酸雨对环境、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如腐蚀建筑物、污染水源、破坏植被和土壤,导致生物灭绝等。
三、化学反应过程(15分钟)1. 展示酸雨化学反应过程的示意图,解释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与水蒸气和氧气反应生成硫酸和硝酸的过程。
2. 强调酸雨的主要成分是硫酸和硝酸。
四、酸雨防治方法和措施(15分钟)1. 介绍酸雨防治的方法和措施: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如采用清洁能源、提高工业排放标准、加强车辆尾气治理等。
2. 展示酸雨防治方法和措施的图片或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实际应用的情况。
五、小结与讨论(10分钟)1. 对酸雨的形成原因、危害以及防治方法进行小结。
2. 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你认为酸雨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我们应该如何参与到酸雨防治中?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酸雨的作文,包括酸雨的形成原因、危害以及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
2. 提醒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并进行思考。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酸雨对环境和建筑物的影响。
2. 组织学生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如清洁活动、植树造林等,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行动能力。
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通过学生的回答和讨论,评估他们对酸雨的理解程度。
大学酸雨的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酸雨的形成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酸雨的形成原因及危害。
2. 酸雨的防治措施。
教学难点:1. 酸雨的形成原因及危害的讲解。
2. 酸雨的防治措施的提出。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料。
2. 学生准备收集关于酸雨的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展示酸雨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就是酸雨。
接下来,我们将一起学习酸雨的相关知识。
”二、新课讲解1. 酸雨的形成原因(1)教师展示酸雨的形成过程图,讲解酸雨的形成原因。
(2)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酸雨的形成原因。
2. 酸雨的危害(1)教师讲解酸雨对环境的危害,如破坏植被、污染水源、腐蚀建筑物等。
(2)学生结合教材,了解酸雨对人类生活的危害。
三、课堂活动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酸雨的防治措施。
2. 学生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成果。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酸雨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酸雨的短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酸雨的形成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二、课堂活动1. 教师展示一组关于酸雨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这些图片告诉我们什么?”2. 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解图片所反映的酸雨危害。
三、小组讨论1. 教师提出问题:“如何有效地防治酸雨?”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防治酸雨的建议。
四、课堂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防治酸雨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环保,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酸雨的形成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使学生了解到酸雨对环境的严重危害,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酸雨的形成与危害教学设计

酸雨的形成与危害教学设计酸雨是一种由于大气污染物排放而形成的降水,其PH值低于5.6,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本文将从酸雨的形成和危害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酸雨的形成酸雨的形成是由于大气中的污染物排放,其中主要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等。
这些污染物在大气中与水蒸气、氧气等反应,形成硫酸、硝酸等酸性物质,随着降水一起落下,形成酸雨。
二、酸雨的危害1.对环境的危害酸雨对环境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水体污染:酸雨中的酸性物质会流入河流、湖泊等水体,使水体的PH值下降,导致水中的生物死亡,影响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2)土壤酸化:酸雨中的酸性物质会与土壤中的钙、镁等离子交换,导致土壤酸化,使得植物无法吸收养分,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3)森林破坏:酸雨中的酸性物质会腐蚀树叶和树皮,使得树木无法正常生长,导致森林破坏和生态失衡。
2.对人类健康的危害酸雨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呼吸系统疾病:酸雨中的氮氧化物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形成臭氧和细颗粒物等有害物质,对人体呼吸系统造成刺激和损害,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
(2)皮肤疾病:酸雨中的酸性物质会腐蚀皮肤,导致皮肤疾病的发生。
(3)眼部疾病:酸雨中的酸性物质会刺激眼部黏膜,导致眼部疾病的发生。
三、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酸雨的形成原因和危害。
(2)掌握酸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3)提高环保意识,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2.教学内容(1)酸雨的形成原因和成分。
(2)酸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3)环保行动和个人责任。
3.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酸雨的形成原因和危害,让学生了解酸雨的基本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酸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让学生深入了解酸雨的危害性。
(3)讨论法:通过讨论环保行动和个人责任,让学生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4.教学评价(1)考试评价:通过考试测试学生对酸雨的了解程度和环保意识。
酸雨(教案)

2)土壤酸碱性增强,湖泊酸化,生态环境受损
酸湖形成,鱼虾难存
土壤酸化,作物减产
3)破坏建筑物
酸雨使非金属建筑材料如混凝土、 砂浆和灰砂砖等的水泥溶解,出现裂 缝,导致建筑物损坏,使古迹文物面 目全非。
4)更可怕的是 酸雨对人体也有不良的影响
眼角膜和呼吸道粘膜对酸类十分敏感,受酸 雨刺激,导致红眼病和支气管炎! 农田土壤的酸化,使土 壤矿化物中的有害重金属, 如汞及铅等再溶出,由食物 链的传送,人类食后,中毒 死亡!
要解决酸雨问题,最重要的是从燃料 入手,减少酸性物质向大气的排放的方法 有很多:
第一,使用清洁能源 第二,使用固硫型煤 第三,使用窝炉固硫和脱硫 第四,发展內燃机代用燃料 第五,在汽车安装催化净化器 第六,培植耐酸雨的农作物和树种
酸雨的基础知识
酸雨的pH小于5.6
包括雨、雪、雾、雹等降水过程
酸雨的类型 硝酸型 硫酸型 由SO2造成 国外 我国
酸雨的成因
O2 SO2 SO3 H2O H2SO4
H2O
H2SO3
O2
1)破坏森林、草原和农作物
酸雨会影响农作物稻子的叶子, 同时土壤中的金属元素因被酸雨溶解, 造成矿物质大量流失,植物无法获得 充足的养分,将枯萎、死亡。
酸雨教学设计实践活动课(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酸雨的形成原因、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 学生能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2.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探究,学会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的方法。
-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环保实验,提出合理的环保建议。
3. 情感目标:- 学生能够关注环境保护,关心社会热点问题。
- 学生能够树立环保意识,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酸雨的形成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 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力。
2. 教学难点:- 酸雨形成过程的微观机制。
- 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出有效的环保建议。
三、教学准备1. 教师:- 教学课件、实验器材(如PH试纸、酸碱指示剂、试管、滴管等)、实验报告模板。
- 相关视频资料、新闻报道等。
2. 学生:- 预习酸雨的相关知识,了解酸雨的危害。
- 准备实验记录本,记录实验数据。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利用多媒体展示酸雨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思考。
2. 提问:什么是酸雨?酸雨是如何形成的?酸雨有什么危害?(二)新课讲授1. 讲解酸雨的形成原因:- 工业废气排放- 汽车尾气排放- 燃煤等化石燃料的燃烧2. 讲解酸雨的危害:- 对植被的破坏- 对水体的污染- 对建筑物的腐蚀-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3. 讲解酸雨的防治措施:- 减少工业废气排放- 推广清洁能源- 使用环保型交通工具-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三)实践活动1. 实验一:酸雨对植物的影响- 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不同种类的植物。
- 将植物分别浸泡在正常水和酸雨模拟液中。
- 观察植物的生长状况,记录实验数据。
- 分析酸雨对植物的影响。
2. 实验二:酸雨对建筑物的腐蚀- 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不同材质的建筑材料。
- 将建筑材料分别浸泡在正常水和酸雨模拟液中。
- 观察建筑材料的腐蚀情况,记录实验数据。
酸雨教案精品

阅读:酸雨的发现。
流:酸雨的形成原因。
阅读:重大的酸雨事模拟活动:探究酸雨观看图片、思考:酸
观看视频:火力发电观看视频:广西柳州组织观看酸雨形成的
两段视频,引导学生总结酸雨形成的原因: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
当这些酸性气体上升并溶解于大气中的水蒸气, 使水蒸气呈酸性。
当下雨时,雨水就会呈现酸性。
板书:二氧化氮二氧化硫……溶解于箭头大气中的水蒸气
小结:酸雨的形成主要是人们排放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溶解在水蒸气中造成的。
所以,酸雨比普通的雨水酸性要强。
组织观看视频,了解酸雨的影响。
小结:酸雨的影响从河流到湖泊,从土壤到动植物,从腐蚀建筑物到破坏文物古迹,进而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
板书:河流、湖泊、土壤、动植物、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提供视频,组织观看。
了解火力发电厂防治酸雨措施。
提供视频,组织观看和交流,倡导学生防治酸雨也可以从自身做起,在平时生活中节约用电,减少私家车的使用,乘坐公共交通,进行绿色出行等,养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可怕的酸雨教案反思

可怕的酸雨教案反思
《可怕的酸雨》教学活动,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重视了幼儿的实践活动和认知发展。
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小实验,让幼儿动手、动眼、动鼻、动口、动脑来体验,从而感知什么是污染环境的主要原因。
整个活动从集体观察、讨论过渡到探索、体验,再到集体讨论,幼儿在获得亲身体验的基础上,观察能力、比较能力等都得到了发展。
教学活动,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重视了幼儿的实践活动和认知发展。
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小实验,让幼儿动手、动眼、动鼻、动口、动脑来体验,从而感知什么是污染环境的主要原因。
整个活动从集体观察、讨论过渡到探索、体验,再到集体讨论,幼儿在获得亲身体验的基础上,观察能力、比较能力等都得到了发展。
本节课课堂效果较好,预设目标基本达成。
幼儿兴趣浓厚,跟我的配合很默契。
幼儿对塑料袋的危害有了基本认识,并树立了初步的环保意识。
通过这次活动,孩子基本意识到良好的环境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增强了保护环境的意识。
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发言的机会较少,片段播放的比较抽象,不能更深刻的去理解这些问题。
作为幼儿的启蒙老师,我觉得很有必要从生活的点滴中教会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024年幼儿园健康教案酸雨

2024年幼儿园健康教案酸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教材第四章《环境与健康教育》第三节《大气污染与健康》,详细内容围绕“酸雨”现象展开,介绍酸雨的形成、危害及防治措施。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酸雨的概念,认识到酸雨对环境、生态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2. 培养幼儿环保意识,使幼儿学会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减少酸雨的形成。
3.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及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酸雨的形成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重点:酸雨的概念、危害及如何在生活中减少酸雨的形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片、视频、实物(如树叶、石头等)。
学具:画笔、画纸、环保袋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现象。
(2)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图片中的现象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危害?”2. 例题讲解(1)讲解酸雨的概念、形成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2)通过PPT、视频等辅助教学,使幼儿更直观地了解酸雨。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分组讨论,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减少酸雨的形成。
(2)邀请幼儿代表分享小组讨论成果。
(2)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幼儿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板书设计1. 酸雨的概念2. 酸雨的形成原因3. 酸雨的危害4. 防治措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你和爸爸妈妈一起调查,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的空气质量,并思考如何改善空气质量。
(2)以“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为主题,画一幅环保画。
2. 答案:(1)调查结果及改善措施。
(2)环保画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实践情景引入、详细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使幼儿对酸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参观环保设施,了解环保知识。
(2)开展环保主题活动,提高幼儿环保意识。
(3)鼓励幼儿向家长、亲朋好友宣传环保知识,共同为改善环境质量贡献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怕的酸雨危害大大班教案可怕的酸雨
绿豆种子、红豆种子、红绿灯鱼、白醋、带盖酱菜瓶、滴管、一次性杯子、量筒、尺、标签纸、pH试纸。
实验1 酸雨对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实验方法
(1)将绿豆种子放入一次性杯子中,再往烧杯中加入清水,浸没种子,24小时后取出种子,待用。
(2)配置模拟酸雨:用清水和白醋,通过pH试纸的测试调节,配置pH=3、pH=4、pH=5的模拟酸雨,以上每组模拟酸雨配置100毫升左右。
(3)准备4个干净的酱菜瓶,每个酱菜瓶中垫上等量的棉花,每个瓶中放置20粒颗粒饱满的绿豆种子。
(4)用滴管在4个酱菜瓶中分别滴入等量pH=3、pH=4、pH=5的模拟酸雨和清水,滴入的液体量以棉花刚刚湿透为准,盖上瓶盖。
将瓶子放在温暖处,一周后观察结果。
智慧花
为什么要设置在酱菜瓶中加清水的实验?
小贴士
本实验中将绿豆种子浸泡24小时,目的是让种子充分吸水,种皮软化,有助于萌发。
一周以后,可以通过观察不同液体环境
下绿豆种子的萌发情况,了解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危害程度。
实验2 酸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方法
(1)实验前先萌发一批红豆种子,并让它们长成幼苗。
(2)配制模拟酸雨,方法同实验1。
(3)准备4个一次性杯子,在每个杯子中,摆入10棵长势基本相同的红豆幼苗,并用一小团棉花包裹好幼苗的根,让幼苗竖立在一次性杯子中。
(4)每天往4个一次性杯子中加入等量的pH=3、pH=4、pH=5的模拟酸雨和清水。
将培养皿放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连续观察一周。
智慧花
为什么要取长势相同的红豆幼苗进行实验?
小贴士
你可以设计一张观察记录表,将每天观察到的小苗叶片的颜色变化、有无新芽出现、植株高度情况记录下来。
记录植株高度时,应测量每组中的每棵幼苗高度,再计算平均数。
实验3 酸雨对动物的影响
实验方法
(1)实验前1天,准备好大小基本一致,健康的红绿灯鱼。
(2)配制模拟酸雨,方法同实验1。
(3)准备4个一次性杯子,在每个杯子中分别加入100毫
升的清水以及pH=3、pH=4、pH=5的模拟酸雨。
(4)再在每个杯子中加入10条红绿灯鱼。
每5~10分钟观察小鱼的活动情况。
智慧花
为什么需要在实验前1天准备好红绿灯鱼?
小贴士
本实验中可以观察小鱼在水中活动情况,如游泳速度加快还是减慢、是否出现鱼腹上翻而死亡。
在记录数据时,你可以选择某一时间段的观测数据,在坐标轴上(横坐标为模拟酸雨的pH 值、纵坐标为死亡率),以曲线的方式画出来,再分析变化原因。
酸雨促使地下水酸化,而酸化的地下水就能腐蚀自来水管。
曾经在瑞典南部马克郡的西里那村发生了一件离奇的怪事。
当地有一户人家3个孩子的头发都从金黄色变成了绿色。
究其原因是:他们把井中的汲水管由锌管换成了铜管,而pH小于5.6的水对铜有较强的腐蚀性,产生铜绿。
所以经常用这种水洗浴的人,头发也就变成了绿色。
这种溶有铜或锌离子的水还能使婴幼儿发生原因不明的腹泻。
由于大多数瑞典人以地下水为饮水源,所以在马克郡的幼儿园还曾发生集体的“食物中毒”事件。
可见酸雨的危害有多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