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13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模拟试卷(解析版)

合集下载

2013语文模拟试题含标准答案

2013语文模拟试题含标准答案

2013年初中毕业班模拟考试语 文 试 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3.答案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

第 一 部 分 (1—6 题 25分)1.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6分)(1)关关雎鸠, 。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关雎》) (2) ,愁云惨淡万里凝。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人生自古谁无死, 。

(《过零丁洋》) (4)苔痕上阶绿, 。

(《陋室铭》) (5)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空谷传响,。

(《三峡》) 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问题。

(4分)每一颗心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憩息之所。

置身于一方有书的天地,触目那些或发黄或簇新的书籍,它睿智的灵光会将我们的眼睛映照得迥然有神。

打开书,走进五彩缤纷的思想丛林,我们会顿觉异香弥漫,沁人心脾,总能在油墨的芬芳中领悟到什么。

当我们与书中那形色各异的人和事交融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会发觉生命曾经隐忍的种种深义…… (1)根据汉字写出相应的拼音。

(2分)迥.然有神 ( ) 憩.息 ( ) (2)请仿照文中画线句子写一句话。

(2分)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 .这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有力地促进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孤儿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B.我们要把改善民生、保障民生、关注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目的和出发点。

C.2012年10月25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并发射升空。

D.新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规定:不按规定避让校车扣6分。

4.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中华儿女听到这个消息,忍俊不禁地流下了眼泪。

2013年初中学生学业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六)

2013年初中学生学业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六)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2013年初中学生学业模拟考试(六)语文试题(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得分评卷人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2分)词是诗歌阆苑中的一支奇pā,它粗犷.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婉约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①pā②犷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时值境外市场债务危机严重,境内市场经济增速减缓、资本市场低迷,因而今年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将关注。

②郭美美事件将中国红十字会卷入信任危机,我们期待一个透明、公正的绿色慈善组织迅速。

③真正的幸福并非拥有的太多,而是的极少。

A.倍受崛起追求B.备受崛起索求C.备受兴起追求D.倍受兴起索求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江南Sty1e》是在韩国经济持续低迷的背景下创作的,那时韩国的经济已经创下有史以来最长的低增长纪录,增长率更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最低值。

B.目前一些学校成立了学生行为自律仲戡庭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灌输式教育、别开生面的教育手段。

C.在这短短几天时间里,我们的身体和精神都有很大的收获,体重逐日增加,最高的达五公斤,精抻非常愉快。

D.透过全诗,能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在春江化夜月美景描写后面的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4.名著阅读。

(3分)《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集,其中的《》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二十孝图》批判了“”和“”的孝道。

5.填空。

(5分)①《观沧海》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

”②《口技》中极写声响的多杂,盛赞表演者口技之“善”的句子是,,;,,。

③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最能突现诗人摒弃尘俗,躬耕自食,归返自然志愿的诗句是“,”。

④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用“,”的诗句,表现了自己崇高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⑤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要做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_______ ,”所说的那种广阔胸襟。

2013年初中学生学业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三)

2013年初中学生学业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三)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2013年初中学生学业模拟考试(三)语 文 试 题(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题 号一 二 三 总 分 得 分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2分)当一场悄.然而至的雨滋润了龟裂的田地,当一曲静谧悠然的歌抚慰了喧嚣的心灵,当一首清新灵秀的诗点zhu ì了单调的生活,此时从心底油然涌起的感觉叫“幸福”。

①zhu ì ②悄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①弓拉得太满容易折,话说得太满易受窘,这么 的道理按说人人都应该明白,可总有人事到临头就犯晕。

②阿炳的《二泉映月》悲戚幽怨,如泣如诉, 在你的心房,让人不由心生悲悯。

③不要 生活中总是春风拂面鸟语花香, 遇到连日的阴雨不晴,我们的内心世界 要保留阳光和芬芳。

A .肤浅 氤氲 希望 虽然 但B .肤浅 弥漫 奢望 因为 所以C .浅显 氤氲 奢望 即使 也D .浅显 弥漫 希望 尽管 也3.右图是中国辽宁2013年第12届全运会会徽图案。

请仔细观察,写一段解说文字。

要求解说内容包含构成要素、造型特点、含义等;语言简练,至少用上一个成语。

(4分)4.名著阅读。

(3分)“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义释华容酬恩之谊重”这两句话与某古典名著里的故事情节有关,这部名著是《 》它称赞的是 ,所报答的“主”指 。

5.填空。

(5分)①《<论语>十则》中的“, ”,揭示了在危难时刻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品德和操守这一观点。

②《木兰诗》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巾帼不让须眉的句子是 ,得 分 评卷人。

,?③《三峡》中以马、风相比,间接表现江水湍急奔腾的句子是:“,。

”④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巧借地名,写出了形势险恶和境况孤苦的句子是:“,。

”⑤温庭筠在《望江南》中用“,”一句,生动地传达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6.综合性学习。

(6分)材料一12月12日下午,江苏省徐州市丰县首羡镇一辆核载52人的校车接送47名首羡镇中心小学学生回家,行至张后屯村附近时,因躲避一辆人力三轮车发生侧翻,造成车内23名学生伤亡。

2013年中考语文3套模拟试卷及答案

2013年中考语文3套模拟试卷及答案

2013年中考语文3套模拟试卷及答案摘要:复习与学习一样都需要讲究方式方法,小编整理了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来帮助同学们备战中考,在中考中发挥正常的水平!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题。

春,带来了芬芳艳丽的花朵,带来了pénɡ( )勃新绿的草木,带来了对未来的一份憧憬;夏,带来了缤纷绚丽的娇阳,带来了挺bá( )苍翠的树木,带来了奋斗的脚印;秋,带来了如金的落叶,带来了温柔的秋雨,带来了丰收的喜讯;冬,带来了洁白的雪花,带来了素雅的天地,带来了胜利后的沉思。

1.给下列词语中的拼音选择合适的汉字。

( )pénɡ( )勃挺bá( )A.篷拔B.蓬拨C.篷拨D.蓬拔2.选出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 )憧憬( ) 缤纷( )A.chōnɡ bīn B.chǒnɡ bīnC.chōnɡ bīnɡ D.chǒnɡ bīnɡ3.下列选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芬芳喜讯素雅新绿B.未来绚丽沉思缤纷C.艳丽温柔奋斗憧憬D.娇阳苍翠胜利脚印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此次整治工作不仅使城区的夜景更加靓丽,也为邵阳的城市综合整治工作再上新台阶提供了有力保障。

B.全国公安机关进一步开展严打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公安部还将进一步加大对食品安全犯罪的打击力度。

C.按照计划,到2013年,江西将通过新建、改建、扩建等方式,建设约1 200所左右的幼儿园。

D.为了避免道路交通不拥堵,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木兰诗》情节扑朔迷离,人物形象血肉丰满,不仅让中国的老百姓津津乐道,也让世界的“木兰迷”倍加赞赏。

B.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

C.回到家乡,我欣喜地发现昔日的土路已经被宽阔的马路代替,鳞次栉比的汽车川流不息。

D.柳宗元携弟一行游览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小石潭,其醉翁之意不在酒啊!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恰当,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3年初中毕业生毕业升学考试

2013年初中毕业生毕业升学考试

2013年初中毕业生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说明:1.此答案仅供参考,阅卷之前请做答案,答题中出现其他正确答案也可以得分。

2.凡主观性试题,大意正确,言之成理,言之有据即可给分。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30分)1.(1)pāng (2)mǎng (3)寐(4)惬 2.(1)提(2)韬(3)震(4)部3.D4.C5.①句修改为:评委们的理由是莫言的作品融合了民间传说、历史和现实(1分)。

②句修改为:在过去10年里,莫言是被出版商所偏爱的三位作家之一(1分)。

6.D7.答案不唯一。

内容相关,运用排比修辞(1分);语意连贯,无病句(1分)。

示例:因为海洋浩瀚,鱼儿才可以悠然畅游。

8.(1)骆驼祥子(祥子)(2)C 9.每空1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1)白露未晞(2)足蒸暑土气(3)千树万树梨花开(4)枯藤老树昏鸦(5)柳暗花明又一村(6)千里共婵娟(7)沉舟侧畔千帆过(8)闻说鸡鸣见日升(9)烟笼寒水月笼沙(10)芳草鲜美,落英缤纷(1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二、文言诗文阅读(满分20分)10.(1)通“增”,增加(2)犯错误(3)于是,就(4)因此,所以11.(1)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起(奋发创造)(2分)。

(2)《诗》三百篇,大多是圣人贤士为发泄(抒发)愤懑(愤怒)而写的作品(创作的)(2分)。

12.于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每断对一处得1分)。

13.(1)在国内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1分);在国外有足以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1分)。

(2)C14.生于忧患(或忧愁祸害足以使人生存)(2分)。

15.一只蝉落在高拔疏朗的梧桐树上,垂下像帽带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不时自在地长鸣,声音悦耳动听,传出很远(2分)。

16.本诗通过刻画人格化的蝉,热情地赞美了那种高洁(高尚或洁身自好等)的人格(2分)。

三、现代文阅读(满分40分)17.①陶醉②妈妈炖海带排骨给我吃③心痛(痛苦)④自责(懊悔)18.示例一:不能(1分);用台湾美食家蔡澜对妈妈做的菜的评价能够衬托出“我”对妈妈做的海带炖排骨一菜的感受(1分);这种共性促使“我”探究出其中的三个原因(1分);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主旨:赞美了母爱的细致入微,表达了作者在痛失母爱后的懊悔、自责之情(1分)。

2013年初三语文中考模拟题带答案

2013年初三语文中考模拟题带答案

2013年初三语文中考模拟题带答案摘要:中考如何复习是同学们现在所担心的问题,为大家分享2013年初三语文中考模拟题,希望同学们能做好练习,巩固复习学过的知识,能帮助大家提高成绩!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3分)A.玷污( zhān ) 肃穆( m ) 哺(fǔ)育巧妙绝伦(1 n )B.无垠( y n ) 畸形( q ) 啜(chu )泣相形见绌( ch )C.缄(xi n)默迸(b ng)发苗圃(pǔ) 津津(jīng)有味D.凋零( diāo ) 酝酿( ni ng ) 溃 ( ku )退参差不齐( cēn )2.下列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3分)A.称职气慨销声匿迹B.仰慕温馨心旷神怡C.辐射荒缪略胜一筹D.真缔阔绰妙手回春3.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 ▲ )( ▲ )( ▲ )(3分)最好的道路不是大道,而是▲ ;最慢的步伐不是小步,而是▲ ;最快的脚步不是跨越,而是▲ 。

A .徘徊 B.继续 C.坦荡4.古诗词名句填空。

(8分)(①--⑥题选做4道,第⑦题为必做题)①窈窕淑女,▲ 。

(《诗经关雎》)②长风破浪会有时,▲ 。

(李白《行路难》)③ ▲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④受任于败军之际,▲ 。

(诸葛亮《出师表》)⑤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李煜《相见欢》)⑥衣沾不足惜,▲ 。

(陶渊明《归园田居》)⑦月亮的圆缺象征人间的离聚,让人感慨万千:白居易在《望月有感》中,发出共看明月应垂泪,▲ 的悲苦慨叹;温庭筠在《商山早行》中,吟唱____▲ ,人迹板桥霜,抒写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李煜在《相见欢》中,抒发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的凄苦心境;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赏月怡情: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 ,盖竹柏影也。

5.名著阅读(6分)(1)初中三年,你一定读了很多名著。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题(卷)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题(卷)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题(卷)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A、提.防(dī)地窖.(jiào)肥硕.(shuò)觥.筹交错(gōng)B、哂.笑(xī)龌.龊(wò)戏谑.(xuâ)妄自菲.薄(fěi)C、怂.恿(cóng)消弭.(mǐ)单.于(chán)现象迭.生(d iã)D、倘.若(shǎng)陛.下(bì)不羁.(jī)背.水一战(bãi)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A、褶皱渊博一鼓作气奕奕生辉B、愚钝愉越夜不成眠溢于言表C、幽迳委屈心怀袒荡无与伦比D、摄取授予头晕目眩天高地厚3、依据词典解释,对横线处选填汉字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2分)A、于一炉(融熔)“融”有“融合、调和”的意思;“熔”有“熔化”的意思。

判断:横线处填“融”。

B、倒(塌、踏)“塌”有“(支架起来的东西)倒下或陷下”之意;“踏”有“用脚踩或下垂、落下”的意思。

判断:横线处填“塌”。

C、不知所(措错)“措”有“安置、处理”的意思;“错”有“过错、过失”的意思。

判断:横线处填“措”。

D、悔(奥、懊)“奥”有“含义深,不易理解”的意思;“懊”有“烦恼,悔恨”的意思。

判断:横线处填“懊”。

4、经典诗文默写(任选一组,若两组都做,以A组为准。

6分)【A组】⑴,二十三年弃置身。

⑵,零丁洋里叹零丁。

⑶潭中鱼可百许头,。

⑷最是一年春好处,。

⑸,白露为霜。

⑹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B组】⑴,随君直到夜郎西。

⑵,柳暗花明又一村。

⑶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⑷山气日夕佳,。

⑸优哉游哉,。

⑹怕会有鲛人在岸,。

5、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答题。

(3分)①读书与其有目的地读,不如无目的地随便翻翻。

②书海无边,只能有选择地读一些代表作,读得好不好,要看实践。

③读死书,死读书,结果只能是造就两脚书橱,“百无一用是书生。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doc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doc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清坪民族中学刘正平一、我的知识运用(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琴弦.(xián)格物至知(..zhī)根深蒂.(.dì)固载歌载.舞(zài)B、褴褛.(lǚ)孜.(zī)孜不倦歇.(xiē)斯底里以身殉.(.xùn)职C、挪.动(nuó)一杯.(pōu)黄土怒不可遏.(è)哄.堂大笑(hōng)D、铿锵.(qāng)合辙.(zhé)押韵不无裨益.(bì)戛.然而止(gá)2. 下边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卒不及防义愤填鹰迫不急待顶礼莫拜B.原形毕露玲珑剔透人声鼎沸人迹罕至C.中流砥柱粗制滥造家喻户晓莫衷一是D.荡然无存世外桃源断章取义呕心沥血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有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向长者请教,做到不耻下问....。

B、小明忽而看语文,忽而看数学,真是学而不厌....。

C、他喜欢打电游,虽经老师多次教育,他还是矢志不移....。

D、青少年要正确面对挫折和失败,不能怨天尤人....,自暴自弃4.下面句子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比喻)B、圆规一面愤愤地回转身,一面絮絮地说,慢慢地向外走。

(比喻)C、一阵风吹来,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拟人)D、巴掌大的小商店,却给附近村民带来了方便。

(夸张)5.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忽视母语修养会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日渐逐步消退。

B.为提高市民行车的舒适度,有关部门对多处路井部位进行了整修,解决了颠簸现象。

C.教育行政部门提出,要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

D.日前,分藏两岸六十余年的国画名作《富春山居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合璧”展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2013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模拟试卷本试卷全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和运用(共6小题,计1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D )(2分)A.煞.(shà)气诓.(kuāng)骗拮.(jié)据重蹈复.辙(fù)B.骈.(p ián)文遏.(è)制襁.(qiáng)褓根深蒂.(dì)固C.鄙.(bǐ)夷讹.(é)诈堕.(duò)落无与纶.(lún)比D.悬.(xuán)虚亵.(xiè)渎栈.(zhàn)道一抔.(póu)黄土解析:综合考查学生辨识汉字读音与书写的能力。

辨识汉字读音和书写要注意多音字、同音字和形似字,重在平时细心辨识,多积累记忆。

A项中“煞”为多音字,在“煞气”中应读“shā”;“复”为别字,正确写法应为“重蹈覆辙”。

B项中“襁”正确读音是“qiǎng”,读起来像阳平声,是因为两个上声字在一起时,第一个字的读音变调为阳平。

C项中“纶”属于别字,正确写法是“覆”。

D项为正确选项,但要注意“抔”的读音与书写,读音上常常误读为“bēi”,书写上误为“杯”。

2.结合语境,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解释有误的一项(A )(2 分)A.承载着亿万人民的殷切期待,肩负着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今天在北京隆重开幕(继往开来:继续往前走,不断开辟未来的道路。

)B.驾驶员酒后驾车,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5倍,驾驶员死亡档案中有59%与酒后驾车有关。

这些触目惊醒....的数字告诉我们,酒后驾车严重危害交通安全,害人害己害社会。

(触目惊心:看见某种严重情况,心里感到震惊。

)C.美国在中日钓鱼岛争端问题上的“模糊战略”,看上去似乎很精明,结果是弄巧..成拙..。

(弄巧成拙:本想耍弄聪明,结果做了蠢事。

)D.爸爸惦记女儿,女儿心疼爸爸,爷俩都在用不同的方式传递着那份秘而不宣....的爱。

(秘而不宣:把知道的消息、情况隐秘起来;不告诉别人。

)解析:考查成语的运用。

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其含义不是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具有意义的整体性。

答题时要注意成语固有的意义,以及它的感情色彩、适用范围等。

例如选项A属于错误项,正确解释应该为“继承前人的事业,开辟未来的道路。

”,出现错误的原因在于对“继往”理解上有偏差。

3.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话的中心内容。

(2分)据国家环保部发布的《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四次报告》统计,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100种恶性外来入侵物种中,超过一半已经入侵中国。

给我国造成的经济和环境损失高达每年1198.76亿元。

解析:概括题重在语感。

听说读写中无论句子长短,字数多少,都是围绕一个中心意思来表达的。

上文的中心意思就是“全球恶性外来物种超一半入侵中国”。

要正确迅速解答这类试题,一方面需要平时多读、多练,培养自己的语感,不断提高“听话”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掌握一定的压缩句子技巧,学会取其精华,剔除多余成分的方法。

4.经典诗文默写(任选一组,如果两组都做,以A组为准)(6分)A组⑶《天净沙·秋思》的结尾句是: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⑷曹操的《龟虽兽》中最能体现“老当益壮”之意的诗句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⑸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

(欧阳修《醉翁亭记》)⑹“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组⑴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⑷陆游《游山西村》中寓含哲理的诗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⑸孔子阐述学习与思考辨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⑹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故乡》)解析:经典诗文背诵、积累永远是学习语文的首要任务之一,也是全国各省市中考语文试题常设考查内容,大多以默写填空的方式出现。

陕西考题提供了两组试题供选择,体现了命题者对考生的考试权利的尊重,但答题时一定注意不要全答,而要选择最有把握的一组来答。

若两组均有最有把握的小题,以最有把握回答的小题数目为多的一组来回答,这样既避免浪费时间,又减少意外失分的可能性。

5.阅读下面的语段,按照要求完成后边的题目。

(3分)关中人在种地方面的细心和在生活方面的粗心正好形成强烈的反差。

来到关中,站在秦岭北麓,居高而望,可见秦川大地,沃野无边,平坦如镜。

条条道路,条条田埂,将良田划割得(b )(a井然有序b井井有条c有条不紊)。

这当然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造化有关,但是与关中人世世代代,精心修整是分不开的。

关中地区的农活一般只忙夏秋两季,整个冬天人们都清闲。

关中人又不善外出做事,也不善做生意,因而几乎把全部精力和心思都倾泻在了农田里。

平整土地时,他们精雕细琢,翻地时,他们甚至不用犁,觉得那样犁得不精细,因而用铁锨一锨一锨地翻耕,翻完之后,施上底肥,再用绳子将田埂打得端端正正,像花坛一样,非常适合作物生长。

种子播进去后,他们对庄稼的生长管理也十分认真,不管是浇水,施肥,还是打苗嫁接,样样都一丝不苟。

久而久之,他们不仅对每一寸土地都(c )(a心知肚明b如数家珍c了如指掌),而且几乎对每一棵长出的庄稼都能心中有数。

⑴从意义、语气、感情色彩等方面考虑,给语段中A、B两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⑵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存在语病,找出来加以修改。

⑶从语段中找出两个运用了比喻修辞方法的例句。

a b解析:以语段为载体综合考查了词语辨析、病句修改、修辞知识等内容。

遣词造句不仅要考虑它的意义,而且要注意它的语言环境,语气上,感情色彩上也必须与上下文贴切搭配。

如“井井有条”与上文“条条道路,条条田埂”语气连贯,意思相接,其余两个词通俗味略显不足。

第⑵题中“倾泻”用在这里不恰当,应改为“倾注”,赞美的感情色彩更浓。

第⑶题比喻的例句有“平坦如镜”“像花坛一样”。

6.名著阅读(2分)根据《水浒传》章回题目中的绰号(黑体字),分别写出四个人名。

第十二回青面兽北京斗武急先锋东郭争功(杨志)(索超)第三十七回及时雨会神行太保黑旋风展浪里白条(戴宗)(张顺)解析:《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第四学段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目的是推动学生扩大学习资源,增多语文积累,提高语文素养,为以后发展打下精神的底子。

为了更好体现课标要求,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自2004年始,各地中考语文试题中大都设置了名著阅读题。

时至今日,名著阅读题题型多样,内容丰富,从形式上看有选择题、填空题、填表题、简答题,从考查内容上看有识记积累题、归纳概括题、感悟理解题、欣赏评价题,这些试题为学生加强课外阅读,提高语文素养起着良好的导向作用。

这道题比较简单,而《水浒传》又家喻户晓,阅读过,或看过影视剧的同学应该轻松拣分。

二、综合性学习(7分)7.陕西是文化旅游大省,为了更好的唱响陕西旅游,打造精品,促进经济大发展,《陕西日报》《华商报》特举办“魅力陕西”评选活动,邀请你参加。

【活动一】为了体现公正、公平、科学的评选原则,请你设计两个评选办法。

(2分)例答:网络投票,专家评审。

【活动二】按照下面的分类,各推荐一个候选景点。

(2分)A.最能代表陕西厚重历史文化的景点()B.最具自然魅力的风景旅游区()例答:A秦兵马俑(大雁塔,法门寺等)B华山(壶口瀑布,红河谷野生动物园等)【活动三】为了更好的宣传推介陕西旅游,请你拟写一段精彩、上口,包含陕西历史、文化、自然的宣传语。

(3分)例答:人文始祖黄帝陵,世界奇迹兵马俑,佛教名刹法门寺,红色圣地宝塔山,丝绸之路驼铃响,雁塔晨钟千余年,自然风光美秦岭,西岳华山第一景,周秦汉唐代代传,魅力陕西看不完。

【活动四】有同学为“魅力陕西”编写了一幅对联,下联缺少一句,请你补充。

魅力陕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美名传千古,文化深厚,山清水秀,声誉闻九州例答:精彩三秦(锦绣三秦、辉煌古都)解析:从轩辕始祖到青铜文化,从丝绸之路到大唐帝国,从大秦岭到九曲黄河,陕西,一个天赋之地,历史悠久,文化深厚,了解陕西,知晓陕西,是每一个陕西考生必须的知识储备和技能。

围绕陕西本土特色命题,既切合学生生活实际,又有明显的导向性,同时考查语文能力,如,设计活动,编写广告宣传语等都是学习语文的基本功。

试题设计了三个活动,都以陕西的人文自然知识为考查对象,而且环环相扣,紧密联系。

答题时要充分联系课内外所学知识,节假日旅游见闻,尽量多的罗列出陕西风景名胜,再从中仔细筛选,寻找到符合活动要求的答案。

特别是活动三开放性很强,要求也高,其中“精彩、上口”是对语言的要求,“历史、文化、自然”又是对内容的要求,因此,答题时必须兼顾好这两个方面,缺少一个或弱化一个都不符合题意。

三、阅读(共15小题,计46分)【现代文阅读】(共9小题,计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12分)怀念路遥蓝天翔路遥走了二十年了,而我接触到路遥的作品还不到十来年的时间,那是在高中一年级的时候,我看了他的《平凡的世界》,看了他的《人生》,也就是说,在我认识到路遥这个名字的时候,他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但这并不妨碍我对他的景仰,对一位作家给予一颗纯真心灵以成长的力量的深深敬意。

高中的时候,我自信还很单纯,往往为了一些很小事情而感动,比如看了一篇编织出的感人的爱情或亲情故事,甚至都会落下几滴热泪,但路遥的作品给人的感动却大不一样,那是一种生命的力量摧动着一颗青春萌动的心灵,虽然在那个时候,我还不太懂得书中描写的一些情感纠葛,不太熟悉那个时代的生活场景。

即便如此,路遥给人心灵的,除了感性的体验外,更多的是让人有理性的思考。

他在《人生》中引用柳青的一段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

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这样的句子,对于一个在人生道路上刚刚开始有自主性的青年人来说,其警醒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记得自己当时读了这部作品,读了类似的话语,似乎一下子成熟了许多,做事情更加谨慎了,考虑问题更加周密了,在那个把学习当成第一要务的时代,对于学习,当然是更加不敢马虎了。

在今天看来,这些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平凡的世界》给了我太多前进的力量和生活的鼓励,作为一个不太富裕的农村家庭中的孩子,我从书中看到了比自己生活更加艰难的人,看到了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然后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的处境,感觉自己面临的那些困难真的是太微不足道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