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二轮图像分析
中考物理坐标图像题例析

中考物理坐标图像题例析摘要:在物理当中,图像是能够包含丰富内容的,在解物理题时,通过利用图像的方法,可以达到快速解题的目的,而且通过图像解物理题时能够将复杂的运算过程变得简单,将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意思表达出来,因此,学会使用坐标图像法来解物理题,在实际解题过程当中是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的。
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掌握初中物理的解题技巧本文通过一些初中物理当中的实际例题,对图像法在中考物理试题当中的作用做了相应分析,希望能更好的促进初中生掌握并运用图像解题技巧。
关键词:物理;图像;试题解析【中图分类号】g633.7在初中物理当中,要解决关于图像类的物理问题,首先需要的就是明白图像当中不同图形的意思,就拿坐标系图形而言,对图形当中的横、纵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的意思的理解是必须的,其次,需要认真观察图像,找到图像当中相关量的变化特征,用心思考图像当中的图形反映的是一个怎样的物理过程,以及各图像线型所对应的数学表达式等,最后,需要根据图像的特殊变化点等要素,找到与其对应的实际数学关系,以便构造等式或方程,从而对题目进行解答。
物理图像题在初中物理学当中被广泛使用。
运动力学、热力学、电学等众多章节里都大量使用了图像解析法。
图像解析法可以用来分析路程、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可以被用来分析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可以被用来分析电压、电流、电阻的伏安特性关系……正是因为图像在初中物理当中被广泛的运用,所以图像解析法成为了解决物理问题的一种主要的解析方法。
分析近些年来各地的中考物理试题,不难看出,图像解析法作用越来越大。
运用了图像的物理试题不仅可以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可以考查学生分析问题、提取信息的能力。
下面通过一些实际的物理试题,对图像当中的坐标问题进行分析,希望对学生学习物理期到启发的作用。
例1.图1当中是汽车打捞水下物体的示意图。
将物体从水底拉到岸上的过程当中,汽车速度恒定,方向向右,忽略水对物体的阻力以及滑轮的摩擦,下列关于汽车功率p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当中正确的是()。
山东省潍坊市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攻略二物理图像专题

专题复习攻略二物理图像专题图像是一种形象、直观的语言,在物理学中应用十分广泛。
它能表达物理规律,能描述物理过程(如熔化图线等),能表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如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等),能使复杂问题变得简单明了。
近年来通过图像来考查同学们的相关能力已是一种趋势,也是各地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热点。
此类题目主要考查学生从图像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运用数学工具的能力以及灵活运用一些重要物理概念、规律和原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图像一般都含有题目所需的信息,或是问题成立的条件,或是问题产生和存在必备的数据等。
物理图像题一般分为以下两类:1.利用所给的实验数据作图像(1)确定坐标轴,注意符号和单位;(2)确定特殊点(起点、拐点、终点);(3)用平滑的直线或曲线连接各点。
2.利用图像获取信息解决实际问题(1)识别或认定图像横坐标和纵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对象),以便了解图像所反映的是哪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弄清情景所描述的物理过程及其有关的因素和控制条件。
(2)分析图像的变化趋势或规律,弄清图像所表达的物理意义(图像拐点、起点、终点的含义)。
(3)根据图像的变化情况确定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并给予正确描述或做出正确判断。
(4)结合题目和图像以及从图像中获取信息解决问题。
图像中各部分的物理意义:(1)“线”表示一个特定的物理量;(2)“线段”表示一个物理过程;(3)“点”表示一个物理状态;(4)“面”可能表示一个物理量。
有些物理图像的图线与横轴所围的面积的值,它常代表另一个物理量的大小。
如v-t图像中,图像与t轴所夹的面积代表路程。
物理图像的“斜率”代表两个物理量增量的比值,其大小往往代表另一个物理量。
如s-t图像的斜率代表速度等。
题型1 声学图像【例1】 (2016·益阳)如图专2-1所示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乙丙图专2-1A.甲、乙、丙三者的音色不同B.甲、乙、丙三者的响度不同C.甲、乙、丙三者的音调不同D.甲、乙、丙三者的音调、响度、音色都不同【解析】从题图中可以看出,相同时间内,甲、乙、丙振动的快慢相同,故频率相同,所以音调相同,故选项C错误;甲、乙、丙的振动的幅度相同,故响度相同,故选项B错误;甲、乙、丙的波形不同,故三者的音色不相同,故选项A正确,选项D错误。
初中中考物理专题十初中物理图像题考法及其解答技巧.docx

专题十初中物理图像题考法及其解答技巧利用图像分析处理物理问题是一种科学方法,各个版本物理教材在研究物理规律时,通过实验数据可以得到图像,这个图像能直观形象的给出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结合物理公式就能知道其它量的数值。
物理学科的力电热光知识体系的问题都离不开图像法。
每年全国各地每年中考试题里都含有图像题,重视图像法解决物理问题是毕业班学生提高成绩的不可忽视的创新举措。
一、物理图像题考什么与怎样考1.中考考什么对于图像类问题,主要考察温度——时间图像;路程——时间图像、速度——时间图像;质量——体积图像;电流——电压图像、电阻——温度图象、电阻——压力图象;压强——深度图像;像距——物距图像;力——时间图像;浮力——深度图像;大气压——高度图像等的认识和理解。
从而让学生在深层次上掌握图像和物理规律间的内在联系。
利用物理图象比较物理量、根据规律选择图象、利用图象获取信息、利用图象进行计算、绘制图象等。
利用图像处理物理问题是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一种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
是考试说明强调的每年必考的知识点。
2.中考怎么考图像问题涵盖面广,在选择题、填空题、分析简答题、实验与探究题、综合题中都能经常遇到图像问题,要高度重视。
解答图象题的总纲领是:先搞清楚图象中横坐标、纵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弄清坐标上的分度值;明确图象所表达的物理意义,利用图象的交点坐标、斜率和截距及图象与坐标轴所包围的面积等,进行分析、推理、判断和计算;根据图象对题目中的问题进行数据计算或做出判断性结论。
河北省在中考试卷中,每年都在最后两道大题其中的一道题里出现一个涉及利用图象提供信息的计算题。
分值可观,加强训练。
二、用图像法解决物理问题基本思路解答图象题的总纲领是:先搞清楚图象中横坐标、纵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弄清坐标上的分度值;明确图象所表达的物理意义,利用图象的交点坐标、斜率和截距及图象与坐标轴所包围的面积等,进行分析、推理、判断和计算;根据图象对题目中的问题进行数据计算或做出判断性结论。
初中物理图像专题---中考复习

常见图像类型:(1))s--t图像、(2)v--t图像竞技图像追击问题相遇问题匀速直线加速直线加速直线减速运动(3)m--v图像(4)G--m图像同种物质水的体积温度图像容器总质量与液体体积(5)压强:p--h图像:压强p与深度h 压强p与某点到容器底的距离h(6)F 浮---h 图像(7)浮力:F--h 图像FF 浮力随浸入深度 浮力随提升高度h (8)浮力:F 浮—t 图像 (9)浮力:F 浮--t 图像FF(10)浮力:拉力F-t图像(11)浮力:速度恒定时,P-t 图像 (12)功率:p--v 图像阻力一定时,p-v 图像(13)η-G 图像 (14)比热容:温度--时间图像 ,固态和液态时的比热容之比:(15)电学: U -- I 图像定值电阻的U-I图像电阻R1随温度的升高而(填“增大”,或“减小”)电阻R1随温度的升高而(填“增大”,或“减小”)滑动变阻器的电压随其连入电路的阻值、电路的电流的关系图像(17)电学:, I--U图像电阻R1随温度的升高而(填“增大”,或“减小”)电阻R1随温度的升高而(填“增大”,或“减小”)电阻R1随温度的升高而(填“增大”,或“减小”)(18)电学:P -- U图像小灯泡功率p与电压U的平方的图像是曲线(16)U--R图像小灯泡的电阻曲线是图中的.(19)电学:P -- R图像(20)电学:P -- I图像实例分析:第一部分力学部分1..某地在江面上修建一座大桥,如图中甲是使用吊车向江底投放底面积为长方形石料的示意图.在整个投放过程中,石料以v=0.2m/s的恒定速度下降.乙是钢绳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从开始投放到石料刚好接触湖底前).t=0时刻吊车开始下放石料,忽略水的摩擦阻力.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石料在t=20s时开始浸入水中B.石料的重力是1400NC.石料受到的浮力始终是500ND.石料完全浸没水后钢绳的拉力为900NE.石料距离水面的高度h1F.该石料的密度G.石料放入水底后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1H. 石料放入水底并松开钢绳后,石料对水平底面的压强P2J.从水中匀速提起该石料时电动机的功率K. 从水中匀速提起该石料至投放原处时,消耗的电能2、一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将圆柱体从盛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慢下降,然后将圆柱体逐渐浸入水中。
2021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之坐标图像专题

C.比赛途中,兔子和乌龟共相遇过三次
D.乌龟在比赛过程中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小结
观察的图像,要与审题过程相结合,首先要观察图像横纵坐标所对应的物理量、该物理量所 标注的单位、是否有科学计数法、横纵坐标轴是否都是从零开始标注等,这是识图的开始,也是 识图基础。
进而要观察图像中的线: ①图像中有几条线,它们分别是直线、折线还是曲线,图像中有没有虚线等, ②图像中线的变化趋势,是斜向上还是斜向下或者水平。 ③线的起点从哪里开始,与哪个坐标轴相交,线和线之间有没有交点。
“六步法”解决物理图像问题。即:一看轴,二看线,三看斜率,四看点,五看面积,六转换。
一看“轴”即先看坐标轴的物理意义,再看原点是否从零并始
例1. 在图示的图像中,AB段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是__做__匀__速_直__线__运动 ;BC段表示 物体的运动状态是__静_止______;EF段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是__做_匀__速__直__线__运_动 。
。
四看“点” ,即看图像的端点、转折点、切点、交点,着重对这些点的 物理过程进行分析
例5.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
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了m﹣V图象,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液体密度为2g/cm3 B. 该液体密度为1.25g/cm3 C. 量杯质量为40g D. 60cm3该液体的质量为60g
(1)电源电压 (2)定值电阻R的阻值
练一练
6.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右端滑到左端的过 程中,R1、R2的I-U关系图象如图所示。 (1)电源电压。(2)R1的阻值。(3)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
谢谢收看
2020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17 电学图像问题(解析版)

专题17 电学图像问题在物理中,常常用图像来反映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或描述某个物理过程,通过图像可以直观、简洁的反映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或物理过程,所以在中考中常常会出现电学物理图像问题。
电学图像以信息为载体,主要考查学生识别图像、从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图像类考题在中考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不会分析、处理,造成失分很多。
1、U -I 图像与I—U 图像:电阻两端的电压与流过电阻中的电流关系的图像:图像类型U—I 图像I —U 图像坐标意义图像的纵坐标表示电阻两端的电压,横坐标表示通过该电阻的电流。
图像的纵坐标表示通过该电阻的电流,横坐标表示电阻两端的电压。
图 像图像意义 及阻值计算当图像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直线时,表示定值电阻。
电阻大小等于图像上除原点以外的点的纵坐标和横坐标的比值。
R 1的阻值可以通过任意对应的U 、I 坐标计算:1111V =50.2AU R I ==Ω,或2222V=50.4AU R I ==Ω,或3333V =50.6AU R I ==Ω。
电阻大小等于图像上除原点以外的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的比值。
R 1的阻值可以通过任意对应的U 、I 坐标计算:1111V =100.1A U R I ==Ω,或2122V=100.2AU R I ==Ω,或3133V =100.3AU R I ==Ω,或4144V =100.4AU R I ==Ω。
当图像为一条曲线时,表示可变电阻,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电阻值大小只能通过图像上点的纵坐电阻值大小只能通过图像上点的横坐标与2、I—R图像:根据欧姆定律IR=可知:当电压一定的时候,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所以I-R图为反比例函数图像。
图像上每一点横纵坐标的乘积是个定值,即该电阻两端的电压值。
3、电学图像还有电压——电阻图像、电阻——温度图像、电阻——力图像、功率——电压图像、功率——时间图像等等,无论哪种图像,只要把握住坐标轴上的两个物理量,结合图像形状和相关物理知识就能从容的解决。
2023年中考物理复习图像信息题 二轮复习 课件 (共115张PPT)

真题深解读
备考练习
7
【题后总结】 关于凸透镜成像的问题,关键是从图像中得出焦距的大小
(u=v=2f )。物与像的动态关系(以透镜焦点处为参考点):物远像近
像变小,物近像远像变大。
专题精概述
真题深解读
备考练习
8
二、热学图像题
类型1 固体熔化和凝固图像
解题要领:
1.有固定熔点(有一段图线平行于t 轴)的是晶体,否则为非晶体。
14
三、力学图像题
s-t 图像
v-t 图像
类型1 s-t图像和v-t图像
解题要领:
专题精概述
真题深解读
备考练习
15
续表
s-t 图像
v-t 图像
①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倾斜 ①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倾斜度
度越大的速度越大)
越大的速度变化越快)
②表示物体静止,与参考点相距s2 ②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2
专题精概述
真题深解读
备考练习
11
类型2 液体沸腾图像
解题要领:从沸腾图像读出液体的沸点,抓住液体沸腾时继续吸热
且温度不变的特点进行分析。
专题精概述
真题深解读
备考练习
12
例3(2022·湖北襄阳)小明在“探究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
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了水沸腾时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图像如
图31-3所示。由图像可知,当时的气压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
小于
或“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在加热到第8 min时小明将酒精灯撤走,发
现 温 度 计 的 示 数 仍 为 98 ℃ , 但 沸 腾 却 停 止 了 , 上 述 现 象 说 明
2023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图像法专题训练

2023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图像法专题训练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自2022年至今,新冠疫情依旧肆虐全球。
世界各地人民对疫苗的需求日益增加。
疫苗生产中,对温度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条件。
如图甲所示,是一种电加热恒温箱的简化工作原理电路图。
工作电路由电压为220V的电源和阻值为R0=88Ω的电热丝组成。
控制电路是由电压U1=8V的电源开关、电磁继电器(线圈电阻不计)、电阻箱R1(电阻可在0-100Ω之间变化)和热敏阻R t组成的,热敏电阻R t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当控制电路的电达到50mA时,衔铁才吸合,从而切断右边工作电路,停止加热。
求:(1)电磁继电器是利用电流的______效应工作的,当控制电路中的热敏电阻的温度升高时,电磁铁的磁性将______(选填“增强”、“不变”、“减弱”);(2)工作电路正常工作时,功率为______W,工作5分钟,消耗______J的电能;(3)如果恒温箱的温度设定为50℃,则电阻箱应取多大阻值;(4)更新制造工艺后,需要将恒温箱的温度恒定在110℃。
为了达到要求,我们需要在电路中______(串联,并联)一个最少多少______Ω的电阻?2.在物理学中,磁感应强度(用字母 B 表示,国际单位是特斯拉,符号是T)表示磁场的强弱,磁感应强度B越大,磁场越强;磁感线形象、直观描述磁场,磁感线越密,磁场越强.(1)图甲为某磁极附近磁感线的方向和分布的示意图.由图可知,该磁极为________极,若在2处放置一个小磁针,当小磁针静止时,其指向应是图乙中的________;位置1处磁感应强度______ __位置2 处的磁感应强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如果电阻的大小随磁场的强弱变化而变化,则这种电阻叫磁敏电阻.某磁敏电阻R的阻值随磁感应强度B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根据图线可知,磁敏电阻的阻值随磁感应强度B的增大而______.(填“增大”或“减小”)(3)利用该磁敏电阻的R﹣B 特性曲线可以测量磁场中各处的磁感应强度.①将该磁敏电阻R放置在图甲磁场中的位置1处.小吴设计了一个可以测量该磁敏电阻R的电路,并连接成如图丁所示的实验电路,其中磁敏电阻所处的磁场未画出.②正确接线后,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格所示.该磁敏电阻的测量值为________ Ω.根据该磁敏电阻的R﹣B特性曲线(图丙)可知,位置1处的磁感应强度为_____ ___ T.3.如图甲是小园用来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不计绳重和摩擦,则:(1)如图甲中小园设计出相同的滑轮的不同绕法,更省力的是图 __ 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物理二轮讲练测系列专题07 图像分析(讲案)第一讲考点梳理图象信息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图象的识别与分析能力,运用所学数学知识,灵活运用一些重要物理概念、规律与原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要求考生依据所给的信息,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其进行整理、分析、加工和处理.“巧用图像”解题,常常可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使有些看似复杂的问题迎刃而解.综观近几年全国中考物理试题,物理图像信息题也成为中考命题的热点之一 .一、速度和时间图像:A图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B、C表示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二、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熔化过程:(1)AB段,物体吸热,温度升高,物体为固态;(2)BC段,物体吸热,物体温度达到熔点(50℃),开始熔化,但温度不变,物体处在固液共存状态;(3)CD段,物体吸热,温度升高,物体已经熔化完毕,物体为液态;凝固过程:(4)DE段,物体放热,温度降低,物体为液态;(5)EF 段,物体放热,物体温度达到凝固点(50℃),开始凝固,但温度不变,物体处在固液共存状态;(6)FG 段,物体放热,温度降低,物体凝固完毕,物体为固态。
三、密度问题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成正比四、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五、浮力与物体所处深度的关系甲乙图甲表示物体所受拉力与所处深度的关系;图乙是描述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所处深度的关系。
六、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当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七、灯泡的图像图甲所示为通过小灯泡L的电流随它两端电压变化的图像。
将小灯泡L接入图8乙所示电源两端电压不变的电路中。
闭合开关S后,小灯泡L实际消耗电功率为2W;再闭合开关S1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6A。
可知电阻R的阻值为 Ω。
【答案】40【解析】(1)由小灯泡的U-I图象可知,当电功率为2W时,U L=4V,I L=0.5A,电源电压:U=U L=4V;(2)合开关S1后,灯泡L与电阻R并联,由并联电路特点可知,流过电阻R的电流I R=I A-I L=0.6A-0.5A=0.1A,电阻R的阻值R= U/ I R=4V/0.1A=40Ω;故答案为:40。
第二讲重点解析解决图像分析问题应做到:(1)识别或认定图像横坐标和纵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弄清情景所描述的物理过程及其有关的因素和控制条件;(2) 分析图像的变化趋势或规律,弄清图像所表达的物理意义;(3)根据图像的变化情况确定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并给以正确描述或做出正确判断。
典例1 甲、乙和丙三辆小车在水平面上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
经过相同的时间,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甲车与乙车的距离等于乙车与丙车的距离B.甲车与乙车的距离等于乙车与起点的距离C.甲车与丙车的距离等于乙车与丙车的距离D.甲车与丙车的距离等于乙车与起点的距离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甲车的速度是10m/s ,乙车的速度是5m/s ,丙车的速度是2.5m/s 。
经过相同的时间,甲车与乙车的距离为(10m/s-5m/s )t =(5m/s )t ,乙车与丙车的距离为(5m/s-2.5m/s )t =(2.5m/s )t ,甲车与丙车的距离为(10m/s-2.5m/s )t =(7.5m/s )t ,乙车与起点的距离为(5m/s)t 。
故选B典例2 【上海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题】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地沿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甲比乙先运动2 秒,甲运动6 秒时通过的路程为 6 米,此时甲、乙间的距离为 2米。
在图 3所示的a 、b、c 三条图线中,乙的s-t 图( )A 、一定是图线a B.一定是图线b C.可能是图线b D.可能是图线c【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由于甲运动6 秒时通过的路程为 6 米,可判断出图线a 为甲的运动图像;甲比乙先运动2 秒,所以此时乙的运动时间为4s ,在图上另外两条图线4s 时的路程分别为6m 、8m ,根据此时甲、乙间的距离为 2米,可知乙的s-t 图可能是图线c ,故应选D 。
【考点定位】路程-时间图像典例3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液体的体积(V )及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 )可分别由量筒和天平测得.某同学通过改变液体的体积得到几组数据,画出有关图线,在下图中能正确反映液体和容器的质量跟液体的体积关系的是( )甲车0 t /秒乙车s /米1030丙车答案:B解析: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
本题中研究的是液体的体积与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的关系,在实验中,由于容器有自身有质量,当液体体积为零时,容器质量不为零。
在坐标图上体现出当横坐标为零时,纵坐标不为零。
同种液体,体积越大,其质量也越大,所以总质量是随着液体体积的增大而增大的,故选B。
典例4【广西玉林市、防城港市2015年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如图是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该晶体的熔点是()A.10℃B.40℃C.50℃D.60℃【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晶体的特点是有固定的熔点,在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由图像得该晶体的熔点是50℃。
故选C。
【考点定位】晶体熔化的特点典例5下图是甲、乙两电阻的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图像,现将甲、乙串联后接在电压为4.5V的电源两端。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甲的阻值是乙阻值的两倍B .通过乙的电流是甲的电流的两倍C .乙两端的电压是甲两端电压的两倍D .甲的电功率是乙的电功率的两倍 答案:C 解析:由有图像可知当甲的电压为3.0V 时,通过甲的电流为0.6A ,所以甲的电阻为:,由有图像可知当乙甲的电压为 3.0V 时,通过甲的电流为0.3A ,所以甲的电阻为:301003..U VR I A===W 乙乙乙,所以A 错误; 甲、乙电阻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的规律可知,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所以B 错误; 甲、乙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可知51102==U R U R W =W 甲甲乙乙,所以C 正确; 根据2P I R =可得2251102==P I R R P R I R W ==W 甲甲甲乙乙乙,所以D 错误; 选择C 。
第三讲 方法点睛图像分析问题的解题方法解答本类考题先要分析图像的变化趋势或规律,弄清图像所表达的物理意义(图像拐点、起点、终点的含义),再根据图像的变化情况确定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并给以正确描述或做出正确判断.第一练练实题——随堂小练1. 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方向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a、b、c三条图线中的两条,运动5 s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 m,则()A.甲的s-t图一定为图线aB.甲的s-t图可能为图线bC.乙的s-t图一定为图线cD.乙的s-t图可能为图线a2. 如图所示的是运动员在铅球比赛中的场景。
铅球离手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动能E K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最接近的是A B C D3. 有两个电路元件A 和B,流过元件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1(甲)所示,把它们串联在电路中,如图1(乙)所示.闭合开关S,这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2A,则电源电压和元件B 的电功率分别是()A.3V,0.4W B.3V,0.8W C.2V,0.4W D.2V,0.8W4. 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满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图1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温度升高的比乙液体温度升高的多B .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C .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D .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5. 【江苏省连云港市2015年中考物理试题解析】(10分)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定,R 0为定值电阻。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a 端滑到b 端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U 与电流表示数I 间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
求:(1)滑动变阻器R 的最大阻值; (2)R 0的阻值及电源电压;(3)当滑片滑到滑动变阻器的中点时,电阻R 0消耗的功率。
第二练 练原创——预测提升1. 如图2所示的图象中,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 ) A .A 与B B .A 与C C .C 与D D .B 与CU/V8.0乙V AabR 0R 甲2.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做功与所用时间的图像。
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 ) A .P 甲=P 乙 B .P 甲< P 乙C .P 甲>P 乙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3. 已知力F 所做的功是15焦,则力F 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 的图象大致是( )4、如图甲所示是某兴趣小组在做‘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分别作出R 1、R 2的U —I 图象。
小枫利用R 1、R 2两个电阻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电路,闭合开关,电流表示数为0.6A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电路中R 1消耗的功率为3.6W B .电路中R 2的阻值为12ΩC .此电路1m i n 内R 1、R 2消耗的电能之和为396JD .若将R 1、R 2串联接入6V 的电源两端,则电路中电流为0.27AW (J ) 甲乙t(S)5.【2015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物理试题】如图1所示是电阻甲和乙的I-U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阻乙为定值电阻B.当电阻甲两端电压为2V时,R甲=0.4ΩC.如图2所示,当开关闭合,电路电流为0.2A时,电路总电阻是15ΩD.如图3所示,当开关闭合,电源电压为2V时,电路总电流为0.4A图1 图2 图3。